CN114849810B - 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9810B
CN114849810B CN202210378913.1A CN202210378913A CN114849810B CN 114849810 B CN114849810 B CN 114849810B CN 202210378913 A CN202210378913 A CN 202210378913A CN 114849810 B CN114849810 B CN 1148498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ing
plate
biochip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89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9810A (zh
Inventor
赵强
王晓强
王森
杜昕昕
彭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n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n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3789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98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9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98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98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98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93Microreactors, e.g. miniaturised or microfabricated rea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28Moving reactors, e.g. rotary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0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 B01L3/502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 B01L3/5027Containers for the purpose of retaining a material to be analysed, e.g. test tubes with fluid transport, e.g. in multi-compartment structures by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structures, i.e. dimensions of channels and chambers are such that surface tension forces are important, e.g. lab-on-a-chi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涉及是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内部活动连接有光热灯,所述支撑装置上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面板将光热灯打开,进而即可通过聚光环将光热灯的光照传递到多个聚光镜上,之后即可通过多个聚光镜将光照的热量均匀的反射到导热筒外侧面上,进而通过导热筒均匀的受热以及均匀的导热对导热筒内部的放置筒均匀加热,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均匀加热结构,进而则不能在辅助相应工作人员在加热生物芯片的过程中,稳定的对生物芯片进行均匀的加热,进而给生物芯片加热反应的整体性带来了一定影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工程用加热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芯片,又称DNA芯片或基因芯片,它们是DNA杂交探针技术与半导体工业技术相结合的结晶,该技术系指将大量探针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后与带荧光标记的DNA样品分子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每个探针分子的杂交信号强度进而获取样品分子的数量和序列信息,生物芯片技术起源于核酸分子杂交,所谓生物芯片一般指高密度固定在互相支持介质上的生物信息分子(如基因片段、DNA片段或多肽、蛋白质)的微阵列杂交型芯片(micro-arrays),阵列中每个分子的序列及位置都是已知的,并且是预先设定好的序列点阵,而生物芯片的加工制作有时需要在移动的稳定下进行,进而则需要用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
但是目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具体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下:
1、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均匀加热结构,进而则不能在辅助相应工作人员在加热生物芯片的过程中,稳定的对生物芯片进行均匀的加热,进而给生物芯片加热反应的整体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观察装置支撑结构,进而则不能方便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加热生物芯片过程中观察生物芯片变化,进而给相应工作人员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3、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生物芯片放入引导结构,进而则不能方便相应的工作人员将生物芯片快捷准确的放入合适位置,进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放置生物芯片的不便;
4、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保温结构,进而则不能在生物芯片加热后对生物芯片保温,进而则会因为温度骤然改变导致生物芯片损坏;
5、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生物芯片转动调节结构,进而则不能辅助工作人员在同一位置进行平面内多角度观察,进而给相应的工作人员多角度观察生物芯片变化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均匀加热结构,进而则不能在辅助相应工作人员在加热生物芯片的过程中,稳定的对生物芯片进行均匀加热,进而给生物芯片加热反应整体进行性带来了一定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内部活动连接有光热灯,所述支撑装置上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上端活动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内部活动连接有放置装置,所述放置装置上端对应设置有遮光装置,所述遮光装置固定连接在加热装置上侧面上,所述加热装置内部下侧面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后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隔热筒,所述隔热筒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套,所述旋转套活动连接在支撑装置上端,所述隔热筒内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塞架,多个所述卡塞架内均活动连接有聚光镜,多个所述聚光镜反射角度均匀的对应导热筒外侧面设置,所述导热筒上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套下侧面上,所述转动套上端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圈,所述旋转圈活动连接在旋转槽,所述旋转槽开设在隔热筒上端内壁上,所述导热筒以及转动套内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出轨,两个所述推出轨内均活动连接有放置装置,所述导热筒下端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热筒为不透光材料,所述旋转套上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拨动齿,所述转动套上侧面边缘处为齿牙设置,所述隔热筒下侧端开设有四个卡环槽,四个所述卡环槽一侧均对应开设有接入孔,四个所述卡环槽背离四个相应接入孔的一侧均为越来越窄小设置,四个所述卡环槽内均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置装置包括放置筒,所述放置筒下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透光板,所述放置筒上侧面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活动连接有多个调节板,多个所述调节板靠近放置筒中心处的一段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柱,多个所述活动柱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拉动板,多个所述活动柱下端均活动连接有压板,多个所述活动柱上均套接有弹簧,多个所述弹簧上下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多个压板与对应调节板的相对面上,所述透光板为高透光硬质玻璃材质,所述放置筒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出柱,两个所述推出柱相背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推出轨内,所述放置筒前后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两个所述导向块均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板内开设有异形槽,所述异形槽中心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齿板传动连接有两个齿轮,所述齿板的齿距为0.5至1cm,两个所述齿轮均活动连接在异形块下侧面上,所述异形块上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收纳套,所述收纳套内活动连接有伸缩板,所述收纳套左侧面上开设有三个通孔,三个所述通孔内均活动连接有摩擦块,三个所述摩擦块左端均固定连接在活动框右端内壁上,所述活动框前后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轨,两个所述限位轨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收纳套前后侧面上,所述收纳套左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一的一端,所述弹簧一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收纳套右侧面上,所述伸缩板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与伸缩板左端夹角处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水平板上侧面左端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对应设置有夹持夹,所述夹持夹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拉板,所述推拉板前后侧面上均为三角牙设置,且多个三角牙的间距为0.5至1cm,所述推拉板右端穿过连接孔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设置在水平板右端,所述推拉板上下侧面上均开设有辅助槽,两个所述辅助槽内均活动连接有辅助块,两个所述辅助块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孔上下侧内壁上,所述推拉板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两个弹性夹,四个所述弹性夹均为三角形设置且与推拉板前后两端设置的多个三角牙适配,四个所述弹性夹均为弹性塑料材质,四个所述弹性夹前后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孔前后侧内壁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光装置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接块,四个所述卡接块与四个接入孔适配,四个所述卡接块活动连接在四个卡环槽内,所述固定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聚光环,所述聚光环对应多个聚光镜设置,所述聚光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环,所述旋转环上端活动连接在导热筒下端,所述旋转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平光板,所述平光板与隔热筒下侧面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环上端内侧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轨,两个所述导向轨内均活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平光板为高透光保温玻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内活动连接有光热灯,所述支撑环上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柱,三个所述支撑柱上端均匀固定连接在转动轨的下侧面上,所述转动轨活动连接有转动套,所述转动轨外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块,三个所述连接块内均开设有定位槽,三个所述定位槽内均活动连接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遮光环,所述遮光环上均匀开设有三个滑动孔,三个所述滑动孔内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遮光环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拨动环,所述拨动环外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定位板,三个所述定位板分别活动连接在三个定位槽内,三个所述定位槽与三个定位板过度配合,所述遮光环内壁为折射光热的铝箔材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光装置包括三个遮光镜,三个所述遮光镜前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三个所述转动块活动连接在三个转动槽内,三个所述转动槽均匀开设在固定柱外侧面上,三个所述转动槽前端对应导热筒上端设置,三个所述转动槽为260度设置,三个所述转动槽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孔,六个两两一组所述固定孔均对应设置有定位块,六个两两一组所述定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三个转动块前后两侧面上,三个遮光镜均为透光性差的塑料片,所述控制面板输出端电连接有光热灯。
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生物芯片放置到透光板上,同时拉动板带动相应的活动柱移动,进而将带动调节板在调节槽内移动,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则可拉动相应的拉动板向上移动,进而将通过活动柱带动相应的压板克服弹簧的弹力向上移动,进而即可利用压板与生物芯片连接将生物芯片一端固定到透光板上侧面上,之后即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复上述操作夹持生物芯片其余位置,然后即可转动转动套带动导热筒在旋转环内转动,转动套转动将带动两个推出轨转动,进而将通过两个推出柱配合两个导向块以及导向轨将放置筒向下移动,进而将放置筒收纳进入到导热筒内,从而即可达到导向放置生物芯片的功能;
S2、之后即可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光热灯打开,进而即可通过聚光环将光热灯的光照传递到多个聚光镜上,之后即可通过多个聚光镜将光照的热量均匀的反射到导热筒外侧面上,进而通过导热筒均匀的受热以及均匀的导热对导热筒内部的放置筒均匀加热,进而即可对生物芯片均匀加热来避免生物芯片因受热不均匀导致的反应不同步性,进而降低生物芯片出现损坏的几率,而且在对生物芯片加工观测过程中需要对导热筒内部的散热时,即可通过拨动环带动遮光环由三个滑动孔以及支撑柱辅助下上下滑动,而且在遮光环上下滑动时将通过三个定位板以及三个定位槽对调节后的遮光环调节,进而即可调节聚光环下侧的散热空间,进而达到加速散热的目的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而且还可通过遮光环遮挡光照的程度来加速或者减慢光照进入到聚光环内的量,进而来调节多个聚光镜反射光照热量到导热筒上的量,进而来达到调节该装置加热速度的目的;
S3、而且在安装生物芯片并收纳进入到导热筒内后,即可通过拉环带动推拉板移动,在推拉板移动时将通过推拉板前后两侧设置的凹槽配合四个弹性夹产生顿挫感,进而来辅助工作人员确定拉动推拉板的量,而且在推拉板移动时还将通过连接孔内部上下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配合推拉板上下侧面上开设的辅助槽保证自身的相对位置,而且在移动合适位置后还可通过四个弹性夹将推拉板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即可将夹持夹的位置调节并固定,进而即可配合弹性板将显微镜筒夹持固定到夹持槽内,之后则可推动活动框克服弹簧一的弹力向左侧移动,进而将带动三个摩擦块从三个相应的通孔中推出,之后即可通过水平板向上拉动,进而带动伸缩板向上移动伸出收纳套内,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即可松开活动框将三个摩擦块复位,进而将伸缩板在收纳套内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即可将水平板的位置相对固定,然后即可推动收纳套带动异形块在异形槽内移动,在异形块在异形槽内移动时,将通过两个相应的齿轮配合齿条产生顿挫感来辅助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高精度的收纳套位置调节,进而来将显微镜筒的观察头对应遮光装置上侧,并且通过上述精确调节可达到微调显微镜筒的目的,进而达到辅助工作人员精确的对准生物芯片进行观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控制面板将光热灯打开,进而即可通过聚光环将光热灯的光照传递到多个聚光镜上,之后即可通过多个聚光镜将光照的热量均匀的反射到导热筒外侧面上,进而通过导热筒均匀的受热以及均匀的导热对导热筒内部的放置筒均匀加热,进而即可对生物芯片均匀加热来避免生物芯片因受热不均匀导致的反应不同步性,进而降低生物芯片出现损坏的几率,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均匀加热结构,进而则不能在辅助相应工作人员在加热生物芯片的过程中,稳定的对生物芯片进行均匀的加热,进而给生物芯片加热反应的整体性带来了一定影响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通过拉环带动推拉板移动,在推拉板移动时将通过推拉板前后两侧设置的凹槽配合四个弹性夹产生顿挫感,进而来辅助工作人员确定拉动推拉板的量,而且在推拉板移动时还将通过连接孔内部上下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配合推拉板上下侧面上开设的辅助槽保证自身的相对位置,而且在移动合适位置后还可通过四个弹性夹将推拉板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即可将夹持夹的位置调节并固定,进而即可配合弹性板将显微镜筒夹持固定到夹持槽内,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观察装置支撑结构,进而则不能方便相应的工作人员在加热生物芯片过程中观察生物芯片变化,进而给相应工作人员的研究带来了一定不便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设置拉动板带动相应的活动柱移动,进而将带动调节板在调节槽内移动,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则可拉动相应的拉动板向上移动,进而将通过活动柱、压板以及弹簧将生物芯片一端固定到透光板上侧面上,之后即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复上述操作夹持生物芯片其余位置,然后即可转动转动套带动导热筒在旋转环内转动,转动套转动将带动两个推出轨转动,进而将通过两个推出柱配合两个导向块以及导向轨将放置筒向下移动,进而将放置筒收纳进入到导热筒内,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生物芯片放入引导结构,进而则不能方便相应的工作人员将生物芯片快捷准确的放入合适位置,进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放置生物芯片不便的问题。
4、本发明通过设置遮光环向下移动到最下端,进而即可将聚光环下端的空气流动相对控制,同时还将通过隔热筒以及三个遮光镜将导热筒内部温度进一步锁死,进而即可达到将导热筒内部保温的目的,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保温结构,进而则不能在生物芯片加热后对生物芯片保温,进而则会因为温度骤然改变导致生物芯片损坏的问题。
5、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拨动齿带动旋转套旋转,在旋转套转动时可通过转动轨来保证自身的相对位置,进而即可带动隔热筒转动,隔热筒转动将通过四个卡环槽配合四个卡接块带动旋转环转动,进而将带动两个导向轨转动,两个导向轨转动将带动两个导向块转动,进而即可带动放置筒转动,放置筒转动即可带动生物芯片转动,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在同一平面内观测不同角度,从而解决了现今大多数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均不具备生物芯片转动调节结构,进而则不能辅助工作人员在同一位置进行平面内多角度观察,进而给相应的工作人员多角度观察生物芯片变化带来了一定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支撑装置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调节装置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遮光装置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导光装置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加热装置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B-B剖面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放置装置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夹持装置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C-C剖面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D-D剖面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装置、11支撑环、12支撑柱、13转动轨、14连接块、15定位槽、2调节装置、21遮光环、22滑动孔、23定位板、24拨动环、3导光装置、31固定环、32卡接块、33聚光环、34旋转环、35导向轨、36平光板、4加热装置、41拨动齿、42旋转套、43隔热筒、44转动套、45推出轨、46旋转圈、47旋转槽、48导热筒、49卡环槽、410接入孔、411聚光镜、412卡塞架、5放置装置、51导向块、52推出柱、53调节槽、54调节板、55拉动板、56弹簧、57压板、58活动柱、59放置筒、510透光板、6遮光装置、61遮光镜、62转动块、63定位块、64转动槽、65固定孔、66固定柱、7夹持装置、71支撑板、72异形槽、73齿板、74异形块、75收纳套、76活动框、77通孔、78摩擦块、79限位轨、710伸缩板、711水平板、712弹性板、713夹持夹、714夹持槽、715推拉板、716辅助槽、717连接孔、718拉环、719齿轮、720限位块、721加强筋、722辅助块、723弹性夹、724弹簧一、8控制面板、9光热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的技术方案:
支撑装置1内部活动连接有光热灯9,支撑装置1上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装置2,支撑装置1上端活动连接有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内部活动连接有放置装置5,放置装置5上端对应设置有遮光装置6,遮光装置6固定连接在加热装置4上侧面上,加热装置4内部下侧面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3,支撑装置1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7,夹持装置7后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8,控制面板8的设置是为了控制光热灯9的开关,同时也是为了连接电子显微镜筒等设备和电源。
加热装置4包括隔热筒43,隔热筒43的设置是为了避免多个聚光镜411放射热量导致隔热筒43内部过热烫伤使用的工作人员,隔热筒43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套42,旋转套42的设置是为了连接支撑装置1,同时保证隔热筒43的转动调节,进而来达到调节生物芯片的功能,旋转套42活动连接在支撑装置1上端,隔热筒43内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塞架412,多个卡塞架412内均活动连接有聚光镜411,卡塞架412的设置是为了连接聚光镜411,进而方便更换聚光镜411,进而来达到方便更换材料将该装置维修的功能性,多个聚光镜411反射角度均匀的对应导热筒48外侧面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将导热筒48均匀的利用光照加热,导热筒48上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套44下侧面上,转动套44上端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圈46,旋转圈46活动连接在旋转槽47,旋转圈46以及旋转槽47的设置是为了保证转动套44的相对位置,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转动套44的转动稳定性,旋转槽47开设在隔热筒43上端内壁上,导热筒48以及转动套44内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出轨45,推出轨45的设置是为了连接两个推出柱52,进而保证将放置装置5推出以及收纳进入导热筒48内,两个推出轨45内均活动连接有放置装置5,导热筒48下端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3。
导热筒48为不透光材料,其目的为了将导热筒48仅仅下端具有强光,进而将生物芯片利用强光穿透,进而便于显微镜筒观察生物芯片内的结构,旋转套42上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拨动齿41,拨动齿41的设置是为了方便使用工作人员带动隔热筒43转动,进而调节生物芯片的角度方便使用人员多角度光差生物芯片在加热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转动套44上侧面边缘处为齿牙设置,其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工作人员转动转动套44,进而将放置装置5推出或者收纳,隔热筒43下侧端开设有四个卡环槽49,卡环槽49的设置是为了连接卡接块32,进而将固定环31与隔热筒43下端连接,四个卡环槽49一侧均对应开设有接入孔410,接入孔410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卡接块32进入卡环槽49内,四个卡环槽49背离四个相应接入孔410的一侧均为越来越窄小设置,其目的是为了将卡接块32与卡环槽49过盈连接,进而将固定环31相对固定的与隔热筒43下侧面活动连接,四个卡环槽49内均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3。
放置装置5包括放置筒59,放置筒59的设置是为了方便使用工作人员放置生物芯片,放置筒59下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透光板510,透光板510的设置是为了将光照穿过,进而保证显微镜筒对生物芯片的观测,放置筒59上侧面上开设有调节槽53,调节槽53内活动连接有多个调节板54,调节槽53以及调节板54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多个压板57的位置调节,进而压紧夹持不同形状的生物芯片,多个调节板54靠近放置筒59中心处的一段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柱58,活动柱58的设置是为了限位弹簧56,同时也是为了带动压板57的移动,多个活动柱58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拉动板55,拉动板55的设置是为了拉动压板57上下移动,同时也是为了调节调节板54的位置,多个活动柱58下端均活动连接有压板57,多个活动柱58上均套接有弹簧56,弹簧56和压板57的设置是为了压紧不同形状的生物芯片,多个弹簧56上下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多个压板57与对应调节板54的相对面上,透光板510为高透光硬质玻璃材质,其目的是为了将光穿过保证显微镜筒的观测,放置筒59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出柱52,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旋转将放置筒59推出导热筒48内,进而达到方便导向放入生物芯片的功能,两个推出柱52相背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推出轨45内,放置筒59前后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51,导向轨35以及导向块51的设置是为了配合推出轨45以及推出柱52将放置筒59推出导热筒48或者收纳进导热筒48内,进而来达到导向方便放置生物芯片的功能性,两个导向块51均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3。
夹持装置7包括支撑板71,支撑板71的设置是为了连接支撑异形块74,支撑板71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1,支撑板71内开设有异形槽72,异形槽72的设置是为了连接异形块74保证异形块74的移动稳定性,异形槽72中心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板73,齿板73传动连接有两个齿轮719,齿板73的齿距为0.5至1cm,两个齿轮719均活动连接在异形块74下侧面上,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收纳套75移动位置时的顿挫感,进而来保证收纳套75的精准调节,进而来达到精确调节显微镜筒的目的,收纳套75异形块74上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收纳套75,收纳套75内活动连接有伸缩板710,收纳套75以及伸缩板710的设置是为了调节水平板711的高度位置,进而来适应不同的显微镜筒,收纳套75左侧面上开设有三个通孔77,三个通孔77内均活动连接有摩擦块78,其目的是为了将调节后的伸缩板710位置相对固定,进而来达到调节水平板711高度位置的功能,三个摩擦块78左端均固定连接在活动框76右端内壁上,活动框76前后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轨79,两个限位轨79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块720,限位轨79以及限位块720的设置是为了定位活动框76的移动稳定性,两个限位块720分别固定连接在收纳套75前后侧面上,收纳套75左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一724一的一端,弹簧一724的设置是为了将摩擦块78与伸缩板710左侧面紧密连接,进而将伸缩板710的位置相对固定,弹簧一7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收纳套75右侧面上,伸缩板710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板711,水平板711的设置是为了连接显微镜筒,水平板711与伸缩板710左端夹角处设置有加强筋721,加强筋721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伸缩板710与水平板711的连接紧密性,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水平板711水平稳定性,水平板711上侧面左端开设有夹持槽714,夹持槽714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板712,弹性板712预计夹持夹713的设置是为了稳定具有防护性的连接显微镜筒,弹性板712对应设置有夹持夹713,夹持夹713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拉板715,推拉板715前后侧面上均为三角牙设置,其目的是为了配合四个弹性夹723将自身位置相对固定,且多个三角牙的间距为0.5至1cm,其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工作人员将显微镜筒紧密连接,推拉板715右端穿过连接孔717固定连接有拉环718,拉环718的设置是为了将推拉板715拉出推入,进而方便使用工作人员夹持定位显微镜筒,拉环718设置在水平板711右端,推拉板715上下侧面上均开设有辅助槽716,两个辅助槽716内均活动连接有辅助块722,辅助槽716以及辅助块722的设置是为了将推拉板715的水平位置相对固定,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推拉板715移动的稳定性,两个辅助块722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孔717上下侧内壁上,推拉板715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两个弹性夹723,弹性夹723的设置是为了定位推拉板715,同时也是为了产生顿挫感,进而辅助使用工作人员确定推拉定位,四个弹性夹723均为三角形设置且与推拉板715前后两端设置的多个三角牙适配,四个弹性夹723均为弹性塑料材质,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对推拉板715的定位,四个弹性夹723前后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孔717前后侧内壁上。
导光装置3包括固定环31,固定环31的设置是为了连接隔热筒43,同时也是为了保证该装置的保温功能性,固定环31上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接块32,四个卡接块32与四个接入孔410适配,卡接块32的设置是为连接隔热筒43,进而方便使用人员更换聚光镜411,同时对隔热筒43内部进行检修,四个卡接块32活动连接在四个卡环槽49内,固定环3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聚光环33,聚光环33对应多个聚光镜411设置,聚光环33的设置是为了将光热灯9产生的光照热量导向进入到多个聚光镜411上,进而利用多个聚光镜411将光热放射传导到导热筒48外侧面上,进而对导热筒48均匀加热,聚光环3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环34,旋转环34上端活动连接在导热筒48下端,旋转环34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平光板36,其目的是为了将光线传导,平光板36与隔热筒43下侧面活动连接,旋转环34上端内侧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轨35,导向轨35的设置是为限位导向块51的位置,两个导向轨35内均活动连接有导向块51,平光板36为高透光保温玻璃。
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环11,支撑环11内活动连接有光热灯9,其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工作人员更换检修光热灯9,支撑环11上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柱12,三个支撑柱12上端均匀固定连接在转动轨13的下侧面上,转动轨13活动连接有转动套44,其目的是为了支撑隔热筒43,同时保证隔热筒43的转动稳定性,转动轨13外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块14,三个连接块14内均开设有定位槽15,定位槽15的设置是为连接定位板23将遮光环21的调节位置固定,三个定位槽15内均活动连接有调节装置2,调节装置2包括遮光环21,遮光环21上均匀开设有三个滑动孔22,三个滑动孔22内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柱12,遮光环21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拨动环24,其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工作人员拨动调节遮光环21的位置,拨动环24外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定位板23,三个定位板23分别活动连接在三个定位槽15内,三个定位槽15与三个定位板23过度配合,遮光环21内壁为折射光热的铝箔材质,其目的是为了调节光热灯9的照射以及对加温速度的调控,同时也是为了将保证该装置的保温。
遮光装置6包括三个遮光镜61,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光照过强影响显微镜筒的观察,三个遮光镜61前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62,转动块62的设置是为了连接三个遮光镜61,进而保证三个遮光镜61的位置,三个转动块62活动连接在三个转动槽64内,三个转动槽64均匀开设在固定柱66外侧面上,固定柱66的设置是为了利用转动槽64配合转动块62支撑遮光镜61的相对位置,三个转动槽64前端对应导热筒48上端设置,三个转动槽64为260度设置,其目的是为了方便使用工作人员将遮光镜61直接移动到最左侧或者最右侧,进而即可将遮光镜61对应导热筒48或者错开导热筒48,进而方便三个遮光镜61的位置调节,三个转动槽64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孔65,六个两两一组固定孔65均对应设置有定位块63,六个两两一组定位块63分别固定连接在三个转动块62前后两侧面上,固定孔65以及定位块63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三个转动块62调节后的位置固定性,三个遮光镜61均为透光性差的塑料片,其目的是为了避免遮光镜61过重导致固定柱66弯折影响该装置的使用,控制面板8输出端电连接有光热灯9。
首先将生物芯片放置到透光板510上,同时拉动板55带动相应的活动柱58移动,进而将带动调节板54在调节槽53内移动,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则可拉动相应的拉动板55向上移动,进而将通过活动柱58带动相应的压板57克服弹簧56的弹力向上移动,进而即可利用压板57与生物芯片连接将生物芯片一端固定到透光板510上侧面上,之后即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复上述操作夹持生物芯片其余位置,然后即可转动转动套44带动导热筒48在旋转环34内转动,转动套44转动将带动两个推出轨45转动,进而将通过两个推出柱52配合两个导向块51以及导向轨35将放置筒59向下移动,进而将放置筒59收纳进入到导热筒48内,从而即可达到导向放置生物芯片的功能,之后即可通过控制面板8控制光热灯9打开,进而即可通过聚光环33将光热灯9的光照传递到多个聚光镜411上,之后即可通过多个聚光镜411将光照的热量均匀的反射到导热筒48外侧面上,进而通过导热筒48均匀的受热以及均匀的导热对导热筒48内部的放置筒59均匀加热,进而即可对生物芯片均匀加热来避免生物芯片因受热不均匀导致的反应不同步性,进而降低生物芯片出现损坏的几率,而且在对生物芯片加工观测过程中需要对导热筒48内部的散热时,即可通过拨动环24带动遮光环21由三个滑动孔22以及支撑柱12辅助下上下滑动,而且在遮光环21上下滑动时将通过三个定位板23以及三个定位槽15对调节后的遮光环21调节,进而即可调节聚光环33下侧的散热空间,进而达到加速散热的目的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而且还可通过遮光环21遮挡光照的程度来加速或者减慢光照进入到聚光环33内的量,进而来调节多个聚光镜411反射光照热量到导热筒48上的量,进而来达到调节该装置加热速度的目的,而且在安装生物芯片并收纳进入到导热筒48内后,即可通过拉环718带动推拉板715移动,在推拉板715移动时将通过推拉板715前后两侧设置的凹槽配合四个弹性夹723产生顿挫感,进而来辅助工作人员确定拉动推拉板715的量,而且在推拉板715移动时还将通过连接孔717内部上下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722配合推拉板715上下侧面上开设的辅助槽716保证自身的相对位置,而且在移动合适位置后还可通过四个弹性夹723将推拉板715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即可将夹持夹713的位置调节并固定,进而即可配合弹性板712将显微镜筒夹持固定到夹持槽714内,之后则可推动活动框76克服弹簧一724的弹力向左侧移动,进而将带动三个摩擦块78从三个相应的通孔77中推出,之后即可通过水平板711向上拉动,进而带动伸缩板710向上移动伸出收纳套75内,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即可松开活动框76将三个摩擦块78复位,进而将伸缩板710在收纳套75内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即可将水平板711的位置相对固定,然后即可推动收纳套75带动异形块74在异形槽72内移动,在异形块74在异形槽72内移动时,将通过两个相应的齿轮719配合齿条产生顿挫感来辅助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高精度的收纳套75位置调节,进而来将显微镜筒的观察头对应遮光装置6上侧,并且通过上述精确调节可达到微调显微镜筒的目的,进而达到辅助工作人员精确的对准生物芯片进行观察,在加热观测生物芯片的过程中需要调节生物芯片的角度来辅助观察不同位置时,即可通过多个拨动齿41带动旋转套42旋转,在旋转套42转动时可通过转动轨13来保证自身的相对位置,进而即可带动隔热筒43转动,隔热筒43转动将通过四个卡环槽49配合四个卡接块32带动旋转环34转动,进而将带动两个导向轨35转动,两个导向轨35转动将带动两个导向块51转动,进而即可带动放置筒59转动,放置筒59转动即可带动生物芯片转动,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在同一平面内观测不同角度,在加热结束后即可通过控制面板8将光热灯9关闭,之后将遮光环21向下移动到最下端,进而即可将聚光环33下端的空气流动相对控制,同时还将通过隔热筒43以及三个遮光镜61将导热筒48内部温度进一步锁死,进而即可达到将导热筒48内部保温的目的;
需要加热生物芯片时,首先将生物芯片放置到透光板510上,同时拉动板55带动相应的活动柱58移动,进而将带动调节板54在调节槽53内移动,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则可拉动相应的拉动板55向上移动,进而将通过活动柱58带动相应的压板57克服弹簧56的弹力向上移动,进而即可利用压板57与生物芯片连接将生物芯片一端固定到透光板510上侧面上,之后即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复上述操作夹持生物芯片其余位置,然后即可转动转动套44带动导热筒48在旋转环34内转动,转动套44转动将带动两个推出轨45转动,进而将通过两个推出柱52配合两个导向块51以及导向轨35将放置筒59向下移动,进而将放置筒59收纳进入到导热筒48内,从而即可达到导向放置生物芯片的功能;
之后即可通过控制面板8控制光热灯9打开,进而即可通过聚光环33将光热灯9的光照传递到多个聚光镜411上,之后即可通过多个聚光镜411将光照的热量均匀的反射到导热筒48外侧面上,进而通过导热筒48均匀的受热以及均匀的导热对导热筒48内部的放置筒59均匀加热,进而即可对生物芯片均匀加热来避免生物芯片因受热不均匀导致的反应不同步性,进而降低生物芯片出现损坏的几率,而且在对生物芯片加工观测过程中需要对导热筒48内部的散热时,即可通过拨动环24带动遮光环21由三个滑动孔22以及支撑柱12辅助下上下滑动,而且在遮光环21上下滑动时将通过三个定位板23以及三个定位槽15对调节后的遮光环21调节,进而即可调节聚光环33下侧的散热空间,进而达到加速散热的目的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而且还可通过遮光环21遮挡光照的程度来加速或者减慢光照进入到聚光环33内的量,进而来调节多个聚光镜411反射光照热量到导热筒48上的量,进而来达到调节该装置加热速度的目的;
而且在安装生物芯片并收纳进入到导热筒48内后,即可通过拉环718带动推拉板715移动,在推拉板715移动时将通过推拉板715前后两侧设置的凹槽配合四个弹性夹723产生顿挫感,进而来辅助工作人员确定拉动推拉板715的量,而且在推拉板715移动时还将通过连接孔717内部上下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722配合推拉板715上下侧面上开设的辅助槽716保证自身的相对位置,而且在移动合适位置后还可通过四个弹性夹723将推拉板715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即可将夹持夹713的位置调节并固定,进而即可配合弹性板712将显微镜筒夹持固定到夹持槽714内,之后则可推动活动框76克服弹簧一724的弹力向左侧移动,进而将带动三个摩擦块78从三个相应的通孔77中推出,之后即可通过水平板711向上拉动,进而带动伸缩板710向上移动伸出收纳套75内,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即可松开活动框76将三个摩擦块78复位,进而将伸缩板710在收纳套75内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即可将水平板711的位置相对固定,然后即可推动收纳套75带动异形块74在异形槽72内移动,在异形块74在异形槽72内移动时,将通过两个相应的齿轮719配合齿条产生顿挫感来辅助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高精度的收纳套75位置调节,进而来将显微镜筒的观察头对应遮光装置6上侧,并且通过上述精确调节可达到微调显微镜筒的目的,进而达到辅助工作人员精确的对准生物芯片进行观察;
而且在加热观测生物芯片的过程中需要调节生物芯片的角度来辅助观察不同位置时,即可通过多个拨动齿41带动旋转套42旋转,在旋转套42转动时可通过转动轨13来保证自身的相对位置,进而即可带动隔热筒43转动,隔热筒43转动将通过四个卡环槽49配合四个卡接块32带动旋转环34转动,进而将带动两个导向轨35转动,两个导向轨35转动将带动两个导向块51转动,进而即可带动放置筒59转动,放置筒59转动即可带动生物芯片转动,进而方便工作人员在同一平面内观测不同角度;
在加热结束后即可通过控制面板8将光热灯9关闭,之后将遮光环21向下移动到最下端,进而即可将聚光环33下端的空气流动相对控制,同时还将通过隔热筒43以及三个遮光镜61将导热筒48内部温度进一步锁死,进而即可达到将导热筒48内部保温的目的;
在显微镜筒观测生物芯片时,若是光照过强时,即可转动三个遮光镜61,三个遮光镜61转动时,将通过三个转动块62以及三个相应的转动槽64保证自身的相对位置,而且在转动时还将通过六个两两一组的定位块63以及三个固定孔65将转动块62调节后的位置相对固定,而且通过转动槽64对应导热筒48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遮光镜61对应或者错开导热筒48,进而方便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调节来达到方便观测的目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包括支撑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内部活动连接有光热灯(9),所述支撑装置(1)上侧活动连接有调节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1)上端活动连接有加热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4)内部活动连接有放置装置(5),所述放置装置(5)上端对应设置有遮光装置(6),所述遮光装置(6)固定连接在加热装置(4)上侧面上,所述加热装置(4)内部下侧面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1)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7),所述夹持装置(7)后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8);
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隔热筒(43),所述隔热筒(43)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套(42),所述旋转套(42)活动连接在支撑装置(1)上端,所述隔热筒(43)内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卡塞架(412),多个所述卡塞架(412)内均活动连接有聚光镜(411),多个所述聚光镜(411)反射角度均匀的对应导热筒(48)外侧面设置,所述导热筒(48)上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套(44)下侧面上,所述转动套(44)上端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旋转圈(46),所述旋转圈(46)活动连接在旋转槽(47),所述旋转槽(47)开设在隔热筒(43)上端内壁上,所述导热筒(48)以及转动套(44)内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推出轨(45),两个所述推出轨(45)内均活动连接有放置装置(5),所述导热筒(48)下端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筒(48)为不透光材料,所述旋转套(42)上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拨动齿(41),所述转动套(44)上侧面边缘处为齿牙设置,所述隔热筒(43)下侧端开设有四个卡环槽(49),四个所述卡环槽(49)一侧均对应开设有接入孔(410),四个所述卡环槽(49)背离四个相应接入孔(410)的一侧均为越来越窄小设置,四个所述卡环槽(49)内均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装置(5)包括放置筒(59),所述放置筒(59)下侧面上固定连接有透光板(510),所述放置筒(59)上侧面上开设有调节槽(53),所述调节槽(53)内活动连接有多个调节板(54),多个所述调节板(54)靠近放置筒(59)中心处的一段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柱(58),多个所述活动柱(58)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拉动板(55),多个所述活动柱(58)下端均活动连接有压板(57),多个所述活动柱(58)上均套接有弹簧(56),多个所述弹簧(56)上下两端分别活动连接有多个压板(57)与对应调节板(54)的相对面上,所述透光板(510)为高透光硬质玻璃材质,所述放置筒(59)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推出柱(52),两个所述推出柱(52)相背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推出轨(45)内,所述放置筒(59)前后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51),两个所述导向块(51)均活动连接有导光装置(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7)包括支撑板(71),所述支撑板(71)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1),所述支撑板(71)内开设有异形槽(72),所述异形槽(72)中心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板(73),所述齿板(73)传动连接有两个齿轮(719),所述齿板(73)的齿距为0.5至1cm,两个所述齿轮(719)均活动连接在异形块(74)下侧面上,所述异形块(74)上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收纳套(75),所述收纳套(75)内活动连接有伸缩板(710),所述收纳套(75)左侧面上开设有三个通孔(77),三个所述通孔(77)内均活动连接有摩擦块(78),三个所述摩擦块(78)左端均固定连接在活动框(76)右端内壁上,所述活动框(76)前后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轨(79),两个所述限位轨(79)均活动连接有限位块(720),两个所述限位块(720)分别固定连接在收纳套(75)前后侧面上,所述收纳套(75)左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一(724)的一端,所述弹簧一(7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收纳套(75)右侧面上,所述伸缩板(710)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板(711),所述水平板(711)与伸缩板(710)左端夹角处设置有加强筋(721),所述水平板(711)上侧面左端开设有夹持槽(714),所述夹持槽(714)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弹性板(712),所述弹性板(712)对应设置有夹持夹(713),所述夹持夹(713)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推拉板(715),所述推拉板(715)前后侧面上均为三角牙设置,且多个三角牙的间距为0.5至1cm,所述推拉板(715)右端穿过连接孔(717)固定连接有拉环(718),所述拉环(718)设置在水平板(711)右端,所述推拉板(715)上下侧面上均开设有辅助槽(716),两个所述辅助槽(716)内均活动连接有辅助块(722),两个所述辅助块(722)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孔(717)上下侧内壁上,所述推拉板(715)前后两端均活动连接有两个弹性夹(723),四个所述弹性夹(723)均为三角形设置且与推拉板(715)前后两端设置的多个三角牙适配,四个所述弹性夹(723)均为弹性塑料材质,四个所述弹性夹(723)前后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孔(717)前后侧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装置(3)包括固定环(31),所述固定环(31)上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四个卡接块(32),四个所述卡接块(32)与四个接入孔(410)适配,四个所述卡接块(32)活动连接在四个卡环槽(49)内,所述固定环(3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聚光环(33),所述聚光环(33)对应多个聚光镜(411)设置,所述聚光环(33)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旋转环(34),所述旋转环(34)上端活动连接在导热筒(48)下端,所述旋转环(34)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平光板(36),所述平光板(36)与隔热筒(43)下侧面活动连接,所述旋转环(34)上端内侧均匀固定连接有两个导向轨(35),两个所述导向轨(35)内均活动连接有导向块(51),所述平光板(36)为高透光保温玻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包括支撑环(11),所述支撑环(11)内活动连接有光热灯(9),所述支撑环(11)上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撑柱(12),三个所述支撑柱(12)上端均匀固定连接在转动轨(13)的下侧面上,所述转动轨(13)活动连接有转动套(44),所述转动轨(13)外侧面上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块(14),三个所述连接块(14)内均开设有定位槽(15),三个所述定位槽(15)内均活动连接有调节装置(2),所述调节装置(2)包括遮光环(21),所述遮光环(21)上均匀开设有三个滑动孔(22),三个所述滑动孔(22)内均活动连接有支撑柱(12),所述遮光环(21)外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拨动环(24),所述拨动环(24)外侧面均匀固定连接有三个定位板(23),三个所述定位板(23)分别活动连接在三个定位槽(15)内,三个所述定位槽(15)与三个定位板(23)过度配合,所述遮光环(21)内壁为折射光热的铝箔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装置(6)包括三个遮光镜(61),三个所述遮光镜(61)前侧面均固定连接有转动块(62),三个所述转动块(62)活动连接在三个转动槽(64)内,三个所述转动槽(64)均匀开设在固定柱(66)外侧面上,三个所述转动槽(64)前端对应导热筒(48)上端设置,三个所述转动槽(64)为260度设置,三个所述转动槽(64)两端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孔(65),六个两两一组所述固定孔(65)均对应设置有定位块(63),六个两两一组所述定位块(63)分别固定连接在三个转动块(62)前后两侧面上,三个遮光镜(61)均为透光性差的塑料片,所述控制面板(8)输出端电连接有光热灯(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生物芯片放置到透光板(510)上,同时拉动板(55)带动相应的活动柱(58)移动,进而将带动调节板(54)在调节槽(53)内移动,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则可拉动相应的拉动板(55)向上移动,进而将通过活动柱(58)带动相应的压板(57)克服弹簧(56)的弹力向上移动,进而即可利用压板(57)与生物芯片连接将生物芯片一端固定到透光板(510)上侧面上,之后即可根据具体情况重复上述操作夹持生物芯片其余位置,然后即可转动转动套(44)带动导热筒(48)在旋转环(34)内转动,转动套(44)转动将带动两个推出轨(45)转动,进而将通过两个推出柱(52)配合两个导向块(51)以及导向轨(35)将放置筒(59)向下移动,进而将放置筒(59)收纳进入到导热筒(48)内,从而即可达到导向放置生物芯片的功能;
S2、之后即可通过控制面板(8)控制光热灯(9)打开,进而即可通过聚光环(33)将光热灯(9)的光照传递到多个聚光镜(411)上,之后即可通过多个聚光镜(411)将光照的热量均匀的反射到导热筒(48)外侧面上,进而通过导热筒(48)均匀的受热以及均匀的导热对导热筒(48)内部的放置筒(59)均匀加热,进而即可对生物芯片均匀加热来避免生物芯片因受热不均匀导致的反应不同步性,进而降低生物芯片出现损坏的几率,而且在对生物芯片加工观测过程中需要对导热筒(48)内部的散热时,即可通过拨动环(24)带动遮光环(21)由三个滑动孔(22)以及支撑柱(12)辅助下上下滑动,而且在遮光环(21)上下滑动时将通过三个定位板(23)以及三个定位槽(15)对调节后的遮光环(21)调节,进而即可调节聚光环(33)下侧的散热空间,进而达到加速散热的目的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而且还可通过遮光环(21)遮挡光照的程度来加速或者减慢光照进入到聚光环(33)内的量,进而来调节多个聚光镜(411)反射光照热量到导热筒(48)上的量,进而来达到调节该装置加热速度的目的;
S3、而且在安装生物芯片并收纳进入到导热筒(48)内后,即可通过拉环(718)带动推拉板(715)移动,在推拉板(715)移动时将通过推拉板(715)前后两侧设置的凹槽配合四个弹性夹(723)产生顿挫感,进而来辅助工作人员确定拉动推拉板(715)的量,而且在推拉板(715)移动时还将通过连接孔(717)内部上下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辅助块(722)配合推拉板(715)上下侧面上开设的辅助槽(716)保证自身的相对位置,而且在移动合适位置后还可通过四个弹性夹(723)将推拉板(715)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即可将夹持夹(713)的位置调节并固定,进而即可配合弹性板(712)将显微镜筒夹持固定到夹持槽(714)内,之后则可推动活动框(76)克服弹簧一(724)的弹力向左侧移动,进而将带动三个摩擦块(78)从三个相应的通孔(77)中推出,之后即可通过水平板(711)向上拉动,进而带动伸缩板(710)向上移动伸出收纳套(75)内,在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即可松开活动框(76)将三个摩擦块(78)复位,进而将伸缩板(710)在收纳套(75)内的位置相对固定,进而即可将水平板(711)的位置相对固定,然后即可推动收纳套(75)带动异形块(74)在异形槽(72)内移动,在异形块(74)在异形槽(72)内移动时,将通过两个相应的齿轮(719)配合齿条产生顿挫感来辅助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高精度的收纳套(75)位置调节,进而来将显微镜筒的观察头对应遮光装置(6)上侧,并且通过上述精确调节可达到微调显微镜筒的目的,进而达到辅助工作人员精确的对准生物芯片进行观察。
CN202210378913.1A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48498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8913.1A CN114849810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8913.1A CN114849810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9810A CN114849810A (zh) 2022-08-05
CN114849810B true CN114849810B (zh) 2023-12-12

Family

ID=82629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8913.1A Active CN114849810B (zh) 2022-04-12 2022-04-12 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981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5858Y (zh) * 2005-02-24 2006-07-12 穆海东 一种生物芯片反应仪的载物台和恒温反应装置
CN106647893A (zh) * 2016-12-11 2017-05-10 余姚市智达教仪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芯片智能监测记录装置
CN112275769A (zh) * 2020-09-30 2021-01-29 邓玉欣 一种无污染的塑料降解装置
CN212894747U (zh) * 2020-05-26 2021-04-06 朱晓真 一种生物试剂与生物芯片反应时所需的加热装置
CN214004645U (zh) * 2020-12-15 2021-08-20 昆明寰基生物芯片产业有限公司 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00767A1 (de) * 2006-06-27 2008-01-03 Zenteris Gmbh Kühleinrichtung für eine reaktionskammer zum prozessieren eines biochips und verfahren zum ansteuern einer solchen kühleinrichtung
US10914660B2 (en) * 2017-01-06 2021-02-09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othermal heating of nanoscale environment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95858Y (zh) * 2005-02-24 2006-07-12 穆海东 一种生物芯片反应仪的载物台和恒温反应装置
CN106647893A (zh) * 2016-12-11 2017-05-10 余姚市智达教仪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芯片智能监测记录装置
CN212894747U (zh) * 2020-05-26 2021-04-06 朱晓真 一种生物试剂与生物芯片反应时所需的加热装置
CN112275769A (zh) * 2020-09-30 2021-01-29 邓玉欣 一种无污染的塑料降解装置
CN214004645U (zh) * 2020-12-15 2021-08-20 昆明寰基生物芯片产业有限公司 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9810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41345A1 (en) Microscope Stage and Microscope Observing Unit
CN111139179B (zh) 一种可独立控温的便携式等温扩增快速检测仪
CN114849810B (zh) 一种用于生物工程的生物芯片反应加热装置及方法
JP7442875B2 (ja) Pcr反応検出システム及びpcr検出方法
CN106770114A (zh) 一种高通量测序碱基荧光识别系统装置与方法
WO2022160998A1 (zh) 分子诊断平台
CN113999768A (zh) 一种高效荧光定量pcr仪
CN208795586U (zh) 一种多方位同步加热的消解仪
JP4597375B2 (ja) 可動試料棚を有する閉鎖反応室への供給システム
CN211972346U (zh) 一种自动核酸提取与实时定量pcr装置及配套反应盒
CN211947024U (zh) 一种pcr试管
CN208829682U (zh) 一体化dna分析仪
CN111117869A (zh) 一种pcr试管
CN215769193U (zh) 一种生物试剂研发用显微镜
CN110971093A (zh) 一种用于电机壳体的热套机台
CN220558597U (zh) 一种脱气仪加热装置
CN216063372U (zh) 一种工作台可拼接式Endorphin管观察器
CN217418755U (zh) 一种金属材料加工用退火炉
CN211586738U (zh) 一种医疗检验用拼接式组合试管架
CN219603575U (zh) 一种荧光定量pcr仪的加热组件
CN218842165U (zh) 一种实时荧光pcr检测仪
CN216236670U (zh) 一种光学玻璃用精密退火炉
CN218470524U (zh) 一种基于全自动渗透系统技术的检测仪器用固定机构
CN210090816U (zh) 一种荧光显微镜
CN215726396U (zh) 手持式红外热像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