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9159A - 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9159A
CN114849159A CN202210622581.7A CN202210622581A CN114849159A CN 114849159 A CN114849159 A CN 114849159A CN 202210622581 A CN202210622581 A CN 202210622581A CN 114849159 A CN114849159 A CN 1148491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mechanism
height adjusting
screw
iii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258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珊
佘伟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ebei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21062258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91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91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91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5/00Miscellaneous features of sport apparatus, devices or equipment
    • A63B2225/09Adjustable dimensions
    • A63B2225/093Heigh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包括小腿固定机构,所述小腿固定机构上端转动连接有大腿支撑板,所述大腿支撑板右侧从右到左一侧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Ⅰ、背部支撑板、手臂支撑杆,所述大腿支撑板、背部支撑板与高度调节机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手臂支撑板下端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Ⅱ,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高度调节机构Ⅱ上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高度调节机构Ⅰ上端设置有支撑杆以对用户腰部支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本装置通过支撑杆带动用户腰部向下向左运动,带动用户手臂向下向右做弧线运动从而帮助用户根据动作规范实际模拟下腰过程从而帮助用户锻炼肌肉,形成肌肉记忆。

Description

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舞蹈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背景技术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的,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跳健美操来进行锻炼,在跳健美操的时候,一般都会进行健美操形体的训练。在健美操形体训练的中,都会通过做一些动作,来对形体进行训练,其中就有一项是对舞者的腰部进行训练,就是训练腰部的柔软性。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111298387B公开了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其利用支撑筒对用户腰部进行支撑,通过倾斜支撑筒左右两侧的支撑板对用户双手、双脚进行位置、高度调整进而来训练用户腰部柔韧度,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技术装置仅能够强制性对用户腰部脊椎进行弯曲而不能够帮助训练用户腰部肌肉,也不能够帮助用户建立正确的下腰姿势从而使得用户始终不能够自主完成下腰动作,从而使得用户对下腰类舞蹈动作始终不能够正确做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具有从实际意义出发,根据实际下腰动作对用户进行指导从而帮助用户锻炼腰部肌肉,形成肌肉记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装置仅能够对用户腰部柔韧度进行强制性训练而不能够帮助用户建立正确的动作姿势的缺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包括小腿固定机构,小腿固定机构上端转动连接有一个大腿支撑板,小腿固定机构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所述大腿支撑板一侧竖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Ⅰ,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支撑杆,高度调节机构Ⅰ上端通过连接机构Ⅰ与大腿支撑板上端面转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上端相对远离大腿支撑板一侧通过连接机构Ⅱ转动连接有一个背部支撑板,所述背部支撑板相对远离高度调节机构Ⅰ一端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手臂支撑杆,所述手臂支撑杆相对远离背部支撑板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高度调节机构Ⅱ,并且手臂支撑杆相对远离背部支撑板一端上侧转动连接有一个握把,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高度调节机构Ⅱ与支撑板滑动连接,相对于支撑板做左右直线运动。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数量为两个,前后设置,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包括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内部设置有一个螺杆Ⅰ,所述螺杆Ⅰ与内螺纹管螺接。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Ⅱ包括螺杆Ⅱ,所述螺杆Ⅱ外套设有一个安装环Ⅰ,所述安装环Ⅰ与螺杆Ⅱ螺接,安装环Ⅰ相对靠近手臂支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嵌入手臂支撑杆内,所述螺杆Ⅱ下端面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Ⅰ,并且驱动电机Ⅰ输出轴与螺杆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杆Ⅱ下端外部套设有一个锥齿轮Ⅰ,所述锥齿轮Ⅰ相对靠近高度调节机构一端竖直设置有一个锥齿轮Ⅱ,所述锥齿轮Ⅱ相对远离锥齿轮Ⅰ一端水平设置有一个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相对远离锥齿轮Ⅱ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竖直设置的锥齿轮Ⅲ,所述内螺纹管外套设有一个锥齿轮Ⅳ,所述锥齿轮Ⅰ与锥齿轮Ⅱ、锥齿轮Ⅲ与锥齿轮Ⅳ相适配并相互啮合。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高度调节机构Ⅱ前侧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螺杆Ⅲ,所述螺杆Ⅲ外部套设有一个安装环Ⅱ,所述安装环Ⅱ与螺杆Ⅲ螺接,所述内螺纹管外部、螺杆Ⅱ外部套设有一个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与对应安装环Ⅱ固定连接。
优选的,与高度调节机构Ⅰ连接的螺杆Ⅲ为第一螺杆Ⅲ,与高度调节机构Ⅱ连接的螺杆Ⅲ为第二螺杆Ⅲ,所述第一螺杆Ⅲ与第二螺杆Ⅲ螺纹方向完全相反,且螺距不同,第一螺杆Ⅲ与第二螺杆Ⅲ固定连接,水平轴心重合,所述第一螺杆Ⅲ相对远离第二螺杆Ⅲ一端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Ⅱ,所述驱动电机Ⅱ输出轴与第一螺杆Ⅲ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小腿固定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相对远离高度调节机构Ⅰ一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数量为两个,前后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Ⅰ、连接机构Ⅱ结构一致,包括U型架,所述U型架的U型开口内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一个安装板。
优选的,所述背部支撑板包括上背部支撑板、下背部支撑板,并且上背部支撑板与下背部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上背部支撑板与下背部支撑板内部针对连接杆设置有滑槽,所述连接杆数量为两个,前后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小腿固定机构对用户小腿进行限位,保证用户小腿不会随意移动位置,同时使得用户小腿部分可稍微向右倾斜以抵消用户大腿部位向左倾斜导致的反关节力,通过高度调节机构Ⅰ与位置调节机构使得支撑杆能够向下且向左运动,通过支撑杆对用户腰部进行支撑、引导从而保证在下腰过程中用户腰部向下运动且向远离小腿部分移动以保证用户大腿能够倾斜从而保证用户大腿、臀部不会与用户腰腹部行程冲突,通过高度调节机构Ⅱ与位置调节机构使得手臂支撑杆能够做弧线运动,从而带动用户手臂位置做弧线运动且用户手掌在下腰动作过程中尽量贴近地面从而保证用户腰部挺立且下腰动作规范。
本发明通过高度调节机构Ⅱ与位置调节机构使得用户手臂能够相对用户小腿向下向右运动从而使得用户整体处于一个倾倒状态,根据人体实际运动习惯能够保证用户腰腹部肌肉始终处于发力状态以应对用户倾倒状态,从而能够帮助用户训练腰部肌肉,形成肌肉记忆。
本发明通过锥齿轮Ⅰ、锥齿轮Ⅱ、锥齿轮Ⅲ、锥齿轮Ⅳ、传动杆之间相互配合使得螺杆Ⅱ与内螺纹管之间转动速率呈等比数列关系,即手臂支撑杆相对远离背部支撑板一端下降速率与支撑杆下降速率呈等比数列,并且通过第一螺杆Ⅲ与第二螺杆Ⅲ相互固定连接使得螺杆Ⅱ左右移动速率与内螺纹管3左右移动速率,即手臂支撑杆相对远离背部支撑板一端左右移动速率与支撑杆左右移动速率之间关联,从而使得本装置能够根据实际下腰动作准确调整用户手部与腰部的相对高度,同时避免本装置内部构件损坏导致本装置对用户额外限制从而导致用户受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点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背部支撑杆与手臂支撑杆连接示意图;
图4位本发明螺杆Ⅱ与位置调节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小腿固定机构;101、固定环;102、限位板;2、大腿支撑板;3、支撑杆;4、高度调节机构Ⅰ;401、螺杆Ⅰ;402、内螺纹管;5、背部支撑板;501、上背部支撑板;502、连接杆;503、下背部支撑板;6、手臂支撑杆;7、位置调节机构;701、安装环Ⅱ;702、螺杆Ⅲ;703、驱动电机Ⅱ;704、连接环;8、高度调节机构Ⅱ;801、驱动电机Ⅰ;802、锥齿轮Ⅰ;803、锥齿轮Ⅱ;804、螺杆Ⅱ;805、安装环Ⅰ;806、传动杆;807、转轴;808、锥齿轮Ⅲ;809、锥齿轮Ⅳ;9、支撑板;10、连接机构Ⅰ;1001、U型架;1002、销轴;1003、安装板;11、握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考图1-4,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包括小腿固定机构1,通过小腿固定机构1可对用户小腿进行限制,保证用户小腿不能够随意移动,当用户进行下腰训练时,用户小腿将作为身体主要支撑点所以必须能够处于稳定状态。
所述小腿固定机构1包括竖直设置的限位板102,所述限位板102相对远离高度调节机构Ⅰ4一侧设置有固定环101,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限位板102紧贴用户小腿左侧,用户脚掌进入固定环101内,通过限位板102与固定环101相互配合可保证用户脚掌不能够移动位置,同时用户小腿不能够向左移动,同时对于训练过程中的用户小腿能够轻微向右移动符合实际下腰过程用户肢体状态。
所述固定环101数量为两个,前后设置以分别对用户两只脚掌进行固定,同时保证用户小腿之间的间距符合实际下腰过程用户肢体状态,即两腿分开,与肩同宽的肢体状态。
所述小腿固定机构1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9。
所述小腿固定机构1上端转动连接有一个大腿支撑板2,通过大腿支撑板2能够对用户大腿进行支撑,在实际下腰过程中用户大腿需保持倾斜状态,即大腿下端与小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大腿上端位于小腿左侧以使得用户能够下腰,不至于因大腿不能倾斜而导致用户受伤。
所述小腿固定机构1与大腿支撑板2之间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转动连接,例如转轴807、万向节等实现大腿支撑板2与限位板102之间的转动连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转动连接部分应当与用户膝盖位置相匹配从而避免本装置对用户起到额外限制作用。
所述大腿支撑板2一侧竖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Ⅰ4,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上端通过连接机构Ⅰ10与大腿支撑板2上端面转动连接,即大腿支撑板2上端与高度调节机构Ⅰ4上端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腿支撑板2上端与高度调节机构Ⅰ4上端都对应用户臀部偏下的位置,随着高度调节机构调整相对位置以及相对高度可控制大腿支撑板2调整相应倾斜度从而使得大腿支撑板2能够始终对用户大腿起到良好支撑作用。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支撑杆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用户腰部与支撑杆3上端应当紧密贴合,通过支撑杆3对用户腰部进行支撑。
所述支撑杆3上端应当为弧形结构以保证用户下腰过程中,用户腰椎弯曲不会与支撑杆3结构发生行程冲突导致用户受伤。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包括内螺纹管402,所述内螺纹管402内部设置有一个螺杆Ⅰ401,所述螺杆Ⅰ401与内螺纹管402螺接,利用螺纹连接使得当用户限制螺杆Ⅰ401转动,转动内螺纹管402时能够改变螺杆Ⅰ401没入内螺纹管402内的相对长度从而改变高度调节机构的相对高度。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数量为两个,前后设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螺杆Ⅰ401与支撑杆3下端面固定连接,通过支撑杆3可限制螺杆Ⅰ401不能够转动,通过两个螺杆Ⅰ401相互制约可保证支撑杆3不能够随意转动。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与支撑板9滑动连接,相对于支撑板9做左右直线运动,在实际下腰过程中,当用户腰部紧贴支撑杆3时,通过移动高度调节机构Ⅰ4可带动用户腰部移动,通过移动腰部可保证用户下腰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上端相对远离大腿支撑板2一侧通过连接机构Ⅱ转动连接有一个背部支撑板5,通过背部支撑板5可对用户背部进行支撑,在用户开始下腰到完全下腰的过程中用户背部肌肉与腰腹部肌肉共同发力帮助用户稳定身形,通过对用户背部提供支撑可帮助用户快速掌握下腰技巧。
所述连接机构Ⅰ10、连接机构Ⅱ结构一致,包括U型架1001,所述U型架1001的U型开口内通过销轴1002转动连接有一个安装板1003,通过U型架1001与安装板1003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保证大腿支撑板2、背部支撑板5仅能够相对于高度调节机构Ⅰ4上下摆动从而避免行程冲突。
所述背部支撑板5相对远离高度调节机构Ⅰ4一端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手臂支撑杆6,通过手臂支撑机构可为用户手部提供支撑,在用户完成下腰过程中用户需利用手臂支撑躯体从而对身体起到稳定效果。
所述手臂支撑杆6相对远离背部支撑板5一端上侧转动连接有一个握把11以便于用户抓握,以便于为用户提供支撑,同时通过抓握握把11使得本装置可通过握把11引导用户下腰,帮助用户训练,并且握把11的设计使得用户可随时松手恢复正常状态,当装置损坏时能够保证用户安全。
所述背部支撑板5包括上背部支撑板501、下背部支撑板503,并且上背部支撑板501、下背部支撑板50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02,上背部支撑板501、下背部支撑板503内部针对连接杆502设置有滑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连接杆502可没入滑槽内从而改变上背部支撑板501与下背部支撑板503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改变背部支撑板5的相对距离从而改变握把11到支撑杆3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使得本装置能够具有普适性。
所述连接杆502数量为两个,前后设置以保证上背支撑板9与下背支撑板9之间不会扭转。
所述手臂支撑杆6相对远离背部支撑板5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高度调节机构Ⅱ8,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高度调节机构Ⅱ8与支撑板9滑动连接,相对于支撑板9做左右直线运动。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Ⅱ8与支撑板9滑动连接,相对于支撑板9做左右直线运动,通过改变高度调节机构Ⅱ8的相对高度以及相对位置可使得用户手臂以及上身呈弧形运动从而符合正常下腰过程。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Ⅱ8包括螺杆Ⅱ804,所述螺杆Ⅱ804外套设有一个安装环Ⅰ805,所述安装环Ⅰ805与螺杆Ⅱ804螺接,利用螺纹连接使得当限制安装环Ⅰ805不能够转动时,转动螺杆Ⅱ804可改变安装环Ⅰ805与螺杆Ⅱ804之间的相对位置,即改变安装环Ⅰ805的相对高度。
所述安装环Ⅰ805相对靠近手臂支撑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转轴807,所述转轴807嵌入手臂支撑杆6内以使得既能够使高度调节机构Ⅱ8能够与手臂支撑杆6转动连接,避免行程冲突,还能够通过安装环Ⅰ805带动手臂支撑杆6改变相对高度以及相对位置,同时手臂支撑杆6的存在也使得安装环Ⅰ805不能够相对于螺杆Ⅱ804转动。
所述螺杆Ⅱ804下端面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Ⅰ801,并且驱动电机Ⅰ801输出轴与螺杆Ⅱ804固定连接,通过驱动电机Ⅰ801能够带动螺杆Ⅱ804转动。
所述螺杆Ⅱ804下端外部套设有一个锥齿轮Ⅰ802,所述锥齿轮Ⅰ802相对靠近高度调节机构一端竖直设置有一个锥齿轮Ⅱ803,所述锥齿轮Ⅰ802与锥齿轮Ⅱ803相适配并相互啮合,即锥齿轮Ⅰ802与锥齿轮Ⅱ803之间能够同步转动,保持运动趋势一致。
所述内螺纹管402外套设有一个锥齿轮Ⅳ809,所述锥齿轮Ⅳ809相对靠近螺杆Ⅱ804一端竖直设置有一个锥齿轮Ⅲ808,所述,锥齿轮Ⅲ808与锥齿轮Ⅳ809相适配并相互啮合,即锥齿轮Ⅲ808与锥齿轮Ⅳ809能够同步转动,保持运动趋势一致。
所述锥齿轮Ⅲ808与锥齿轮Ⅱ803之间水平设置有一个传动杆806,通过传动杆806使得锥齿轮Ⅰ802、锥齿轮Ⅱ803、锥齿轮Ⅲ808、锥齿轮Ⅳ809能够同步转动,保持运动趋势一致从而使得安装环Ⅰ805相对高度变化速度与支撑杆3相对高度变化速度具有关联,从而使得用户手部相对高度下降速度与用户腰部相对高度下降速度具有关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用户身体状况调整其下降速度可保证用户整体始终处于正确的下腰姿势,同时具有关联还能够避免单个机构损坏导致用户受伤。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高度调节机构Ⅱ8前侧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7以实现高度调节机构Ⅰ4、高度调节机构Ⅱ8相对于支撑板9做左右直线运动。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7包括水平设置的螺杆Ⅲ702,所述螺杆Ⅲ702外部套设有一个安装环Ⅱ701,所述安装环Ⅱ701与螺杆Ⅲ702螺接,通过螺纹连接使得当安装环Ⅱ701不能够转动时,通过转动螺杆Ⅲ702可使得安装环Ⅱ701相对于螺杆Ⅲ702做左右直线运动。
所述内螺纹管402外部、螺杆Ⅱ804外部套设有一个连接环704,所述连接环704与对应安装环Ⅱ701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安装环Ⅱ701带动连接环704,进而带动内螺纹管402、螺管2移动,并且连接环704水平设置也能够限制安装环Ⅱ701不能够相对于螺杆Ⅲ702转动,同时连接环704套设也使得连接环704不会阻碍内螺纹管402、螺杆Ⅱ804正常转动。
与高度调节机构Ⅰ4连接的螺杆Ⅲ702为第一螺杆Ⅲ,与高度调节机构Ⅱ8连接的螺杆Ⅲ702为第二螺杆Ⅲ;
所述第一螺杆Ⅲ与第二螺杆Ⅲ固定连接,第一螺杆Ⅲ与第二螺杆Ⅲ水平轴心重合以使得第一螺杆Ⅲ与第二螺杆Ⅲ能够同步转动,保持转动速率一致。
所述第一螺杆Ⅲ与第二螺杆Ⅲ螺纹方向完全相反,螺距不同以使得第一螺杆Ⅲ与第二螺杆Ⅲ同步转动过程中,内螺纹管402与螺杆Ⅲ702能够相向运动且移动速率不同从而能够与实际下腰过程相匹配。
所述第一螺杆Ⅲ相对远离第二螺杆Ⅲ一端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Ⅱ703,所述驱动电机Ⅱ703与第一螺杆Ⅲ固定连接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螺杆Ⅲ、第二螺杆Ⅲ转动。
工作原理:本发明通过限位板102与固定环101对用户小腿进行限位,保证用户小腿不会随意移动位置,同时不阻碍用户小腿向右弯曲,本装置通过支撑杆3相互配合对用户腰部进行支撑,保证用户腰部能够借力保持挺立状态,本装置通过背部支撑板5、手臂支撑杆6能够对用户上身进行支撑、引导,保证用户上身能够按照标准下腰姿势正确运动。
本装置通过高度调节机构Ⅰ4、高度调节机构Ⅱ8、位置调节机构7相互配合使得手臂支撑机构、支撑杆3能够在调整相对高度的同时按照下腰动作调整相对位置,在对用户进行支撑的同时能够对用户身体各部分进行引导,即用户小腿部分稍微向右倾斜以抵消用户大腿部分向左倾斜导致的反关节力,用户腰部向下运动且向远离小腿部分移动以保证用户大腿能够倾斜,保证用户大腿、臀部不会与用户腰腹部行程冲突,用户手臂位置做弧线运动且用户手掌在下腰动作结束后尽量贴近地面以保证用户腰部挺立且下腰动作规范,从而帮助用户完成正确的下腰动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腿固定机构(1),小腿固定机构(1)上端转动连接有一个大腿支撑板(2),小腿固定机构(1)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板(9);
所述大腿支撑板(2)一侧竖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Ⅰ(4),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水平设置的支撑杆(3),高度调节机构Ⅰ(4)上端通过连接机构Ⅰ(10)与大腿支撑板(2)上端面转动连接;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上端相对远离大腿支撑板(2)一侧通过连接机构Ⅱ转动连接有一个背部支撑板(5),所述背部支撑板(5)相对远离高度调节机构Ⅰ(4)一端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手臂支撑杆(6);
所述手臂支撑杆(6)相对远离背部支撑板(5)一端转动连接有一个高度调节机构Ⅱ(8),并且手臂支撑杆(6)相对远离背部支撑板(5)一端上侧转动连接有一个握把(11);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高度调节机构Ⅱ(8)与支撑板(9)滑动连接,相对于支撑板(9)做左右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数量为两个,前后设置;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包括内螺纹管(402),所述内螺纹管(402)内部设置有一个螺杆Ⅰ(401),所述螺杆Ⅰ(401)与内螺纹管(402)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Ⅱ(8)包括螺杆Ⅱ(804),所述螺杆Ⅱ(804)外套设有一个安装环Ⅰ(805),所述安装环Ⅰ(805)与螺杆Ⅱ(804)螺接,安装环Ⅰ(805)相对靠近手臂支撑杆(6)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转轴(807),所述转轴(807)嵌入手臂支撑杆(6)内;
所述螺杆Ⅱ(804)下端面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Ⅰ(801),并且驱动电机Ⅰ(801)输出轴与螺杆Ⅱ(80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Ⅱ(804)下端外部套设有一个锥齿轮Ⅰ(802),所述锥齿轮Ⅰ(802)相对靠近高度调节机构一端竖直设置有一个锥齿轮Ⅱ(803),所述锥齿轮Ⅱ(803)相对远离锥齿轮Ⅰ(802)一端水平设置有一个传动杆(806),所述传动杆(806)相对远离锥齿轮Ⅱ(803)一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竖直设置的锥齿轮Ⅲ(808),所述内螺纹管(402)外套设有一个锥齿轮Ⅳ(809),所述锥齿轮Ⅰ(802)与锥齿轮Ⅱ(803)、锥齿轮Ⅲ(808)与锥齿轮Ⅳ(809)相适配并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Ⅰ(4)、高度调节机构Ⅱ(8)前侧设置有位置调节机构(7);
所述位置调节机构(7)包括水平设置的螺杆Ⅲ(702),所述螺杆Ⅲ(702)外部套设有一个安装环Ⅱ(701),所述安装环Ⅱ(701)与螺杆Ⅲ(702)螺接;
所述内螺纹管(402)外部、螺杆Ⅱ(804)外部套设有一个连接环(704),所述连接环(704)与对应安装环Ⅱ(70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与高度调节机构Ⅰ(4)连接的螺杆Ⅲ(702)为第一螺杆Ⅲ,与高度调节机构Ⅱ(8)连接的螺杆Ⅲ(702)为第二螺杆Ⅲ;
所述第一螺杆Ⅲ与第二螺杆Ⅲ螺纹方向完全相反,且螺距不同,第一螺杆Ⅲ与第二螺杆Ⅲ固定连接,水平轴心重合;
所述第一螺杆Ⅲ相对远离第二螺杆Ⅲ一端设置有一个驱动电机Ⅱ(703),所述驱动电机Ⅱ(703)输出轴与第一螺杆Ⅲ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固定机构(1)包括竖直设置的限位板(102),所述限位板(102)相对远离高度调节机构Ⅰ(4)一侧设置有固定环(101);
所述固定环(101)数量为两个,前后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Ⅰ(10)、连接机构Ⅱ结构一致,包括U型架(1001),所述U型架(1001)的U型开口内通过销轴(1002)转动连接有一个安装板(100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支撑板(5)包括上背部支撑板(501)、下背部支撑板(503),并且上背部支撑板(501)与下背部支撑板(503)之间设置有连接杆(502),上背部支撑板(501)与下背部支撑板(503)内部针对连接杆(502)设置有滑槽;
所述连接杆(502)数量为两个,前后设置。
CN202210622581.7A 2022-06-02 2022-06-02 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Pending CN1148491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2581.7A CN114849159A (zh) 2022-06-02 2022-06-02 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2581.7A CN114849159A (zh) 2022-06-02 2022-06-02 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9159A true CN114849159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42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2581.7A Pending CN114849159A (zh) 2022-06-02 2022-06-02 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915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302210U (zh) * 2019-06-20 2020-04-14 南昌师范学院 一种健美操腰部韧性训练装置
CN111298387A (zh) * 2020-03-25 2020-06-19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CN211561736U (zh) * 2020-01-15 2020-09-25 焦作大学 一种用于舞蹈训练的下腰装置
CN212187637U (zh) * 2020-01-17 2020-12-22 乐山师范学院 一种辅助舞蹈练习的装置
CN112546556A (zh) * 2020-11-27 2021-03-26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舞蹈训练用下腰装置
CN215653659U (zh) * 2021-04-16 2022-01-28 杨露 一种用于舞蹈教学的下腰训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0302210U (zh) * 2019-06-20 2020-04-14 南昌师范学院 一种健美操腰部韧性训练装置
CN211561736U (zh) * 2020-01-15 2020-09-25 焦作大学 一种用于舞蹈训练的下腰装置
CN212187637U (zh) * 2020-01-17 2020-12-22 乐山师范学院 一种辅助舞蹈练习的装置
CN111298387A (zh) * 2020-03-25 2020-06-19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一种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CN112546556A (zh) * 2020-11-27 2021-03-26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舞蹈训练用下腰装置
CN215653659U (zh) * 2021-04-16 2022-01-28 杨露 一种用于舞蹈教学的下腰训练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2028A (en) Running exercise machine
US8419598B2 (en) Adjustable total body cross-training exercise device
US7704192B2 (en) Elliptical exercise equipment with adjustable stride
CN110037894A (zh) 一种神经内科康复训练装置
US5876308A (en) Running exercise machine
CN104324480B (zh) 多功能、多固定模式综合训练器
GB2391180A (en) Yoga balance trainer
US10265576B2 (en) Lower body fitness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muscle engagement, body stability and range of motion
CN108143586A (zh) 联动爬行脊柱康复训练装置
EP3522999B1 (en) Elliptical exercise device for simultaneous training of shoulder girdle, pelvic girdle and trunk muscles in a human
JP4478208B1 (ja) 運動補助装置
CN111672053B (zh) 一种坐卧式多功能健身康复机
CN108325165A (zh) 一种医疗用骨科恢复用锻炼装置
US8425381B2 (en) Exerciser and rehabilitative device
CN206745587U (zh) 联动爬行脊柱康复训练装置
CN111658474A (zh) 多功能健身床
KR101711208B1 (ko) 허리트위스트가 가능한 물구나무서기 운동기구용 등받이
CN114849159A (zh) 健美操形体训练教学装置
GB2371997A (en) Spine exerciser with hand and foot pedals rotating in an elliptical orbit
US20200360760A1 (en) Folding biokinetic ski fitness machine for workout of the spine in horizontal position and for strengthening whol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US20200360762A1 (en) Biokinetic ellipsoid for dinamic workout in a complex of the spine in horizontal position and entir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CN103083864A (zh) 坐式椭圆机
CN112190874A (zh) 一种多功能体育田径训练装置
CN106512304B (zh) 立式扭腰机
CN112957671A (zh) 一种竞技健美操柔韧类练习器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