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1696A - 输送结构及具有其的捕栓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结构及具有其的捕栓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1696A
CN114831696A CN202210485857.1A CN202210485857A CN114831696A CN 114831696 A CN114831696 A CN 114831696A CN 202210485857 A CN202210485857 A CN 202210485857A CN 114831696 A CN114831696 A CN 114831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telescopic
supporting part
section
deliv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858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辰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 K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 K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 K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 K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8585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1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1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1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743Type of operation; Specification of treatment sites
    • A61B2017/00778Operations on blood 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831Material properties
    • A61B2017/0084Material properties low friction
    • A61B2017/00849Material properties low friction with respect to tissue, e.g. hollow org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2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17/22094Implements for squeezing-off ulcers or the like on the inside of inner organs of the body; Implements for scraping-out cavities of body organs, e.g. bones; Calculus removers; Calculus smashing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removing obstructions in blood vesse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rossing total occlusions, i.e. pierc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输送结构,包括:支撑部、伸缩部及输送导丝,伸缩部为显影性材质,穿设固定在输送导丝靠近远端位置处,支撑部为显影性材质,穿设固定在输送导丝上,至少位于伸缩部的一侧设置,且支撑部与伸缩部相贴付或者支撑部与伸缩部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支撑部在保证力学传递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伸缩部进一步施加轴向力用以控制支撑部的限位定位,避免在释放、回收过程中产生元件失效。同时,伸缩部具有较高的顺应性,用以提高器械整体的柔顺性,降低器械整体刚度,提高器械的通过能力,降低推送过程中的阻力,提高术者操作手感,降低临床风险。

Description

输送结构及具有其的捕栓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送结构及具有其的捕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微创介入手术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一种常见治疗手段。目前对于颈内动脉狭窄的主要治疗技术有球囊扩充、球扩支架植入、自膨式支架植入等不同方法。其中,支架植入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技术。
然而,在狭窄病灶的治疗过程中,器械对斑块的处理会导致细小斑块脱离,并被血流冲向大脑远端血管造成远端血管的堵塞。故在治疗过程中,需使用栓子捕获装置对逃逸栓子进行抓捕,避免其堵塞远端血管。基于此,对于捕栓装置而言,其作用部位均位于病灶远端,用以起到阻拦作用。故对捕栓装置到位能力,通过狭窄病灶的能力有较高要求。而这需要合适的输送系统配合,满足力学性能传递的前提下,具有较佳的柔顺性,保障捕栓装置可顺利通过病灶并到达理想位置。
综上所述,捕栓装置经输送导丝的输送,可以在血管内向前推进或者撤出,但是当通过狭窄病灶较为严重的血管时,现有技术中对于捕栓装置的推送及回撤的顺畅度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输送结构,适用于在血管内输送或回撤,包括支撑部、伸缩部及输送导丝;所述伸缩部为显影性材质,穿设固定在所述输送导丝靠近远端位置处;所述支撑部为显影性材质,穿设固定在所述输送导丝上,至少位于所述伸缩部的一侧设置,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伸缩部相贴付或者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伸缩部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伸缩部的两侧时,所述支撑部包括输送元件与回收元件;所述输送元件设置在所述伸缩部的远端,所述回收元件设置在所述伸缩部的近端,所述输送元件的结构与所述回收元件的结构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送元件与所述回收元件在所述伸缩部的两侧对称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伸缩部呈中空圆柱结构,所述支撑部呈中空圆柱状,且所述伸缩部与所述支撑部的直径相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伸缩部一端的端面至远离所述伸缩部一端的端面面积逐渐增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呈海波管结构;其中,所述支撑部上间隔开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呈长条状,所述镂空孔沿所述支撑部的径向或者在与所述支撑部径向具有预设倾斜角度处开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伸缩部为变节距弹簧,所述伸缩部中段的节距长度大于所述伸缩部两侧的节距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伸缩部为变径弹簧,所述伸缩部中段的半径长度大于所述伸缩部两侧的半径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间隙小于等于1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送导丝呈圆柱丝,包括从近端方向至远端方向顺次连接的近端段、锥形段及远端段;所述近端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远端段的直径,且所述远端段的末端具有柔性段;所述锥形段的直径从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所述伸缩部及所述支撑部均穿设在所述远端段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部在所述输送导丝轴向的长度与所述伸缩部沿所述输送导丝轴向的长度具有预设比例,所述预设比例在[1∶1.5,1∶5]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设比例为1∶3。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捕栓输送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的输送结构、捕栓部件及鞘管;所述捕栓部件内部中空,两端通过固定点固定在所述输送结构上,且所述伸缩部及所述支撑部的设置位置位于两个所述固定点之间,所述伸缩部及所述支撑部不与所述捕栓部件相干涉;所述鞘管套设在所述输送结构以及所述捕栓部件整体的外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捕栓部件、所述伸缩部及所述支撑部沿所述输送导丝同轴设置。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通过相贴付或者具有预设间隙在输送导丝上设置的支撑部以及伸缩部,术者在操作该输送结构进行机械推送时,在支撑部与伸缩部相结合的方式,支撑部的设置使输送导丝的端部在机械推送时能够更加顺畅的沿其轴向进行推送或者回收,伸缩部的设置能够保证该输送结构整体具有一定柔韧性,便于在狭窄血管内移动,从而达到远端病灶部位。不仅如此,支撑部在保证力学传递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伸缩部进一步施加轴向力用以控制支撑部的限位定位,避免在释放、回收过程中产生元件失效。同时,伸缩部具有较高的顺应性,用以提高器械整体的柔顺性,降低器械整体刚度,提高器械的通过能力,降低推送过程中的阻力,提高术者操作手感,降低临床风险。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输送结构的侧视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捕栓输送装置的剖视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圆柱结构的支撑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锥形结构的支撑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海波管结构的支撑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海波管结构的支撑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较大节距伸缩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变节距伸缩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变径伸缩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输送结构的侧视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捕栓输送装置的剖视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圆柱结构的支撑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示出本申请实施例锥形结构的支撑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海波管结构的支撑部的局部放大图;图6示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海波管结构的支撑部的局部放大图;图7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较大节距伸缩部的局部放大图;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变节距伸缩部的局部放大图;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变径伸缩部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图9所示,该输送结构,包括:支撑部100、伸缩部102及输送导丝420,伸缩部102为显影性材质,穿设固定在输送导丝420靠近远端位置处,支撑部100为显影性材质,穿设固定在输送导丝420上,至少位于伸缩部102的一侧设置,且支撑部100与伸缩部102相贴付或者支撑部100与伸缩部102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在此实施例中,通过相贴付或者具有预设间隙在输送导丝420上设置的支撑部100以及伸缩部102,术者在操作该输送结构进行机械推送时,在支撑部100与伸缩部102相结合的方式,支撑部100的设置使输送导丝420的端部在机械推送时能够更加顺畅的沿其轴向进行推送或者回收,伸缩部102的设置能够保证该输送结构整体具有一定柔韧性,便于在狭窄血管内移动,从而达到远端病灶部位。不仅如此,支撑部100在保证力学传递稳定性的前提下,通过伸缩部102进一步施加轴向力用以控制支撑部100的限位定位,避免在释放、回收过程中产生元件失效。同时,伸缩部102具有较高的顺应性,用以提高器械整体的柔顺性,降低器械整体刚度,提高器械的通过能力,降低推送过程中的阻力,提高术者操作手感,降低临床风险。
更具体的,支撑部100与伸缩部102之间的预设间隙小于1mm,具有预设间隙的支撑部100与伸缩部102之间,其在输送导丝上轴向的长度更长,便于适配更长的捕栓部件202,在确保其在输送导丝420的轴向力学传递具有足够稳定性的前提下,支撑部100与伸缩部102的两端间距更长,以便适配并作用于长度较长的捕栓部件202。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部100在输送导丝420轴向的长度与伸缩部102沿输送导丝420轴向的长度具有预设比例,预设比例在[1∶1.5,1∶5]内。
在此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支撑部100在该方案中可以作为伸缩部102的两端头,而过短的伸缩部102则无法为本申请的输送结构整体起到柔顺性更佳的效果,故限定此预设比例在[1∶1.5,1∶5]内,在确保本申请的输送结构在保证其设计合理的前提下,伸缩部102具有较高的顺应性,以提高器械整体的柔顺性,在颅内血管内的通过性较好,并且能够在推送或者回撤时,未捕栓部件202提供足够支撑强度。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部100与伸缩部102在输送导丝420轴向的长度之比为1∶3。
支撑部100与伸缩部102在输送导丝420轴向长度的比例1∶3的输送结构能够应对绝大多数的输送或者回撤捕栓部件202的使用场景,此比例下的输送结构可以作为常规装置使用,此比例可以较好的兼顾零部件批量化生产和绝大多数非极端使用场景或者个例。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支撑部100设置在伸缩部102的两侧时,支撑部100包括输送元件101与回收元件103,输送元件101设置在伸缩部102的远端,回收元件103设置在伸缩部102的近端,输送元件101的结构与回收元件103的结构相同。
在此实施例中,优选的,支撑部100设置在伸缩部102的两侧,且互相贴附设置,支撑部100包括位于伸缩部102远端的输送元件101及位于近端的回收元件103,位于远端的输送元件101在推送时为捕栓部件202提供较好的推进力,位于近端的回收元件103在整体撤出时,能够为捕栓部件202提供较好的回撤力,二者之间相贴付的伸缩部102通常为弹簧,设置在输送元件101与回收元件103之间的弹簧在确保轴向力学传递稳定性的前提下,便于对输送元件101及回收元件103相对固定,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避免出现元件滑移、失效的现象。
更具体的,相较于与伸缩部102具有预设间隙设置的支撑部100,二者相贴付可以确保其推送或者回收时沿输送导丝420所传递的推送力或者回撤力能够更有效的传递,在手术时减少远端力的损耗,进而节省术者体力,减低手术中的失误率。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输送元件101与回收元件103在伸缩部102的两侧对称设置。
在此实施例中,输送元件101,可选的,材料为铂金,铂铱,铂钨,钽等显影性材料,输送元件101与输送导丝420可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回收元件103,可选的,材料为铂金,铂铱,铂钨,钽等显影性材料,与输送导丝420通过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输送元件101以及回收元件103结构相同,且关于伸缩部102对称设置,在确保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的前提下,相同结构的输送元件101与回收元件103利于生产制备。显影性材质的输送元件101、伸缩部102以及回收元件103有助于术者从外界环境了解到部件在远端病灶部位的到位情况,利于手术时的细节操作,提高手术效率。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伸缩部102呈中空圆柱结构,支撑部100呈中空圆柱状,且伸缩部102与支撑部100的直径相同。
在此实施例中,中空圆柱结构的伸缩部102力学传递较为稳定。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部100靠近伸缩部102一端的端面至远离伸缩部102一端的端面面积逐渐增大。
在此实施例中,锥形方向为从邻近伸缩部102至远离伸缩部102方向,支撑部100的端面逐渐增大,采用锥形设计的支撑部100,能够合理、有效的提高端面的卡合能力,避免器械向远端推送过程及捕栓后撤过程所受力部位脱载。
捕栓部件202从圆周方向是与伸缩部102及支撑部100同轴设置,在其外侧,且捕栓部件202与伸缩部102、支撑部100相互独立。中空设置的捕栓部件202,可以保证其不相干涉,仅支撑部100远离伸缩部102一端的端面在推送或者回撤时,其能够与捕栓部件202相接触,将推送力或者回撤力传递至捕栓部件202。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部100呈海波管结构,其中,支撑部100上间隔开设有镂空孔,镂空孔呈长条状,镂空孔沿支撑部100的径向或者在与支撑部100径向具有预设倾斜角度处开设。
在此实施例中,输送元件101及回收元件103可以为海波管结构,其截面形状包括矩形、梯形,亦或含有螺纹切割花纹的矩形等。海波管状通过在其上开设的镂空孔结构,提高了两端支撑部100在迂曲血管中的柔顺性,降低推送阻力,同时兼具一定的刚性,不易变形。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伸缩部102的伸缩特性在输送或者回撤过程中并不能产生作用,在本申请中伸缩部102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更佳效果的柔顺性,利用此特性有助于输送结构的输送或者回撤。所以对于伸缩部102,其固定在输送导丝420上采用单点固定、多点固定以及填充式固定的方式,均不会影响其柔顺的特性。
更具体的,对于伸缩部102进行粘接或焊接时,可以采用两端固定在输送导丝420上进行固定连接,也可以把内腔全部填充,如采用填充胶水、锡球等方式,故伸缩部102的固定方式在本文中不做更多限定。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伸缩部102为变节距弹簧,伸缩部102中段的节距长度大于伸缩部102两侧的节距长度。
在此实施例中,伸缩部102为中段的节距长度大于伸缩部102两侧的节距长度的变节距弹簧,即伸缩部102的两端松散缠绕,中间紧密缠绕,与两端元件形成刚度从大到小,再到大的过渡。在保证伸缩部102固定效果的前提下提高部件整体柔顺性。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伸缩部102为变径弹簧,伸缩部102中段的半径长度大于伸缩部102两侧的半径长度。
在此实施例中,伸缩部102采用变外径设计,伸缩部102中部外径增大设计,保证更大内腔,用以增强伸缩部102与输送导丝420的连接,避免伸缩部102脱载导致装置失效,两端外径与输送及回收元件103保持一致,用以保护伸缩部102端部不被破坏。并且相较于整体增大伸缩部102的外径,变径设计的伸缩部102可以避免其刚性过大,在推送或者回撤时带来过大的阻力,影响手术的进程。
在上述实施例中,伸缩部102可选的,材料可为铂金,铂铱,铂钨,钽等显影性丝材,亦或不锈钢,镍钛,钴铬等常用金属丝材,亦或者硅胶,聚氨酯等高分子丝材,与输送导丝420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输送导丝420呈圆柱丝,包括从近端方向至远端方向顺次连接的近端段、锥形段及远端段,近端段的直径大于远端段的直径,且远端段的末端具有柔性段305,锥形段的直径从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伸缩部102及支撑部100均穿设在远端段上。
进一步的,输送导丝420远端段的末端具有柔性段305,柔性段305的设置可以有效的避免本申请的输送结构对人体造成伤害,起到缓冲作用。
在此实施例中,输送导丝420的材质可以为不锈钢,镍钛,其末端的软软段材质可以为铂金,铂铱,铂钨,钽等显影性材料,与输送导丝420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捕栓输送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的输送结构、捕栓部件202及鞘管270,捕栓部件202内部中空,两端通过固定点固定在输送结构上,且伸缩部102及支撑部100的设置位置位于两个固定点之间,伸缩部102及支撑部100不与捕栓部件202相干涉,鞘管270套设在输送结构以及捕栓部件202整体的外侧,捕栓部件202与伸缩部102沿输送导丝420同轴设置。
基于前面任一所述的输送结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捕栓输送装置。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捕栓输送装置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输送结构。通过将前面任一所述的输送结构穿设套管内,且捕栓部件202安装在支撑部100以及伸缩部102外,在术者通过输送导丝420进行机械推送或机械回撤时,能够有效保证输送导丝420轴向力学传递稳定性及对支撑部100的相对固定,从而在使该捕栓输送装置更易于术者操作,在近端操作更加流畅,进而提高手术效率。
在此实施例中,捕栓部件202两端固定点的中心点,与输送元件101、回收元件102以及回收元件103三者的中心点相重合,即输送元件101、回收元件102以及回收元件103设置在捕栓部件202的正中间位置处。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捕栓部件202的具体结构在本申请中并未做出改动,只需确保在推送时,支撑部100远离伸缩部102的端面能够与捕栓部件202相接触,将力传递至捕栓部件202即可确定本申请的捕栓输送装置能够适配此捕栓部件202,故在本文中对于捕栓部件202的结构并未做出更具体的限定。
综上所述,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中,本申请的捕栓输送装置的具体工作流程为:
1、捕栓部件202压缩在鞘管270内,经0.014微导丝率先到达狭窄病灶远端血管,随后从近端推送输送导丝420,使输送元件101接触捕栓装置并将其推出鞘管270;
2、待捕栓部件202完全释放在颈内血管并顺利打开后,经捕栓部件202输送导丝420导引植入颈动脉支架,将颈动脉支架释放于狭窄病灶处,在支架释放过程中,狭窄病灶处的不稳定斑块会随之脱离,并顺着血流冲向血管远端,此时位于病灶远端顺利打开的捕栓装置即可将血流中栓子捕获,避免其进入颅内血管造成颅内血管堵塞;
3、待栓子捕获完成后,回撤输送导丝420,使回收元件103与捕栓部件202接触,并略微用力后撤,使捕栓部件202顺利回收进鞘管270内,此时捕获的逃逸栓子与捕栓部件202一起被回收进鞘管270;
4、随后将整个捕栓输送装置回撤,直至撤出体外,顺利完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以及术中捕栓操作。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4)

1.一种输送结构,适用于在血管内输送或回撤,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伸缩部及输送导丝;
所述伸缩部为显影性材质,穿设固定在所述输送导丝靠近远端位置处;
所述支撑部为显影性材质,穿设固定在所述输送导丝上,至少位于所述伸缩部的一侧设置,且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伸缩部相贴付或者所述支撑部与所述伸缩部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部设置在所述伸缩部的两侧时,所述支撑部包括输送元件与回收元件;
所述输送元件设置在所述伸缩部的远端,所述回收元件设置在所述伸缩部的近端,所述输送元件的结构与所述回收元件的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元件与所述回收元件在所述伸缩部的两侧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呈中空圆柱结构,所述支撑部呈中空圆柱状,且所述伸缩部与所述支撑部的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伸缩部一端的端面至远离所述伸缩部一端的端面面积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呈海波管结构;
其中,所述支撑部上间隔开设有镂空孔,所述镂空孔呈长条状,所述镂空孔沿所述支撑部的径向或者在与所述支撑部径向具有预设倾斜角度处开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为变节距弹簧,所述伸缩部中段的节距长度大于所述伸缩部两侧的节距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部为变径弹簧,所述伸缩部中段的半径长度大于所述伸缩部两侧的半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间隙小于等于1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导丝呈圆柱丝,包括从近端方向至远端方向顺次连接的近端段、锥形段及远端段;
所述近端段的直径大于所述远端段的直径,且所述远端段的末端具有柔性段;
所述锥形段的直径从近端至远端逐渐减小;
所述伸缩部及所述支撑部均穿设在所述远端段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在所述输送导丝轴向的长度与所述伸缩部沿所述输送导丝轴向的长度具有预设比例,所述预设比例在[1∶1.5,1∶5]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比例为1∶3。
13.一种捕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意一项所述的输送结构、捕栓部件及鞘管;
所述捕栓部件内部中空,两端通过固定点固定在所述输送结构上,且所述伸缩部及所述支撑部的设置位置位于两个所述固定点之间,所述伸缩部及所述支撑部不与所述捕栓部件相干涉;
所述鞘管套设在所述输送结构以及所述捕栓部件整体的外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捕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栓部件、所述伸缩部及所述支撑部沿所述输送导丝同轴设置。
CN202210485857.1A 2022-05-06 2022-05-06 输送结构及具有其的捕栓输送装置 Pending CN114831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5857.1A CN114831696A (zh) 2022-05-06 2022-05-06 输送结构及具有其的捕栓输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5857.1A CN114831696A (zh) 2022-05-06 2022-05-06 输送结构及具有其的捕栓输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1696A true CN114831696A (zh) 2022-08-02

Family

ID=82567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85857.1A Pending CN114831696A (zh) 2022-05-06 2022-05-06 输送结构及具有其的捕栓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16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3736A (zh) * 2022-08-05 2022-11-22 上海玮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脉冲消融导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63736A (zh) * 2022-08-05 2022-11-22 上海玮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脉冲消融导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18868B1 (ko) 뇌경색 치료를 위한 응혈 제거 장치
CN217566214U (zh) 输送结构及具有其的捕栓输送装置
JP4339246B2 (ja) 先端が保護されたガイドワイヤ
EP1401354B1 (en) Temporary intraluminal filter guidewire
US11607301B2 (en) Intravascular blood filters and methods of use
US7651514B2 (en) Nose rider improvement for filter exchange and methods of use
US846033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scular filter retrieval
US6716231B1 (en)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US6540768B1 (en) Vascular filter system
JP4444949B2 (ja) ガイドワイヤストッパを備え、スネアによる回収が可能な塞栓予防用フィルタ
EP1284681B1 (en) Vascular filter
US20070149996A1 (en) Low profile filter
US20090198269A1 (en) Device for the Removal of Thrombi From Blood Vessels
JP2008535588A (ja) 縮小された着床区域を備えた塞栓保護フィルタ
EP3538020B1 (en) Embolic protection system including multiple filter bodies
CN114831696A (zh) 输送结构及具有其的捕栓输送装置
CN215384918U (zh) 一种血流导向支架输送系统
EP3922197A1 (en) Connection of intravascular interventional elements and elongate manipulation members
EP1149566A2 (en) Vascular filter systems with guidewire and capture mechanism
US20100191273A1 (en) Embolic protection device with no delivery catheter or retrieval catheter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211633755U (zh) 一种自膨式支架输送系统
CN112741708B (zh) 一种血管内滤器置中植入装置
CN112353535A (zh) 一种适用于颅内静脉窦的自膨支架及其传送系统
CN219289793U (zh) 栓塞保护装置
CN219375074U (zh) 一种血管治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