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9694B - 多功能收纳系统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收纳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9694B
CN114829694B CN202080086368.8A CN202080086368A CN114829694B CN 114829694 B CN114829694 B CN 114829694B CN 202080086368 A CN202080086368 A CN 202080086368A CN 114829694 B CN114829694 B CN 1148296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fan
air
flows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63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9694A (zh
Inventor
徐荣柱
姜相宇
李炫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weiy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weiy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1658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10074771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1658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10074797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1658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10074760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901658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10074796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Kaweiyi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weiy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29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9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9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9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10Drying cabinets or drying chambers having heating or ventil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61/00Wardro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67/00Chests; Dressing-tables; Medicine cabinets or the like; Cabin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draw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73/00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 D06F73/02Apparatus for smoothing or removing creases from garments or other textile articles by formers, cores, stretchers, or internal fram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heat or steam  having one or more treatment cha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3Laundry condition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Ventilation (AREA)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80);循环流路(4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收纳室(180)连通,使得循环空气流动;以及流路流入部(300),用于将循环空气引入所述循环流路(400),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和所述循环流路(400)之间,并且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连通。

Description

多功能收纳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倾斜流路流入部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具体涉及用于将空气引入循环流路的流路流入部形成为倾斜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背景技术
通过在用于存放衣物、鞋子和杯子等各种物品的储物柜内部添加额外的机械装置来去除污染物或恶臭物并且改善褶皱(又名“衣物管理”、“衣物处理”或“衣物清洁”)的各种技术正得到开发。其中之一是使用可以吸收沾在衣物等的污染物或恶臭物的高温加湿空气。
本发明人的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8-0124746号提出了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该多功能收纳系统可同时执行空气净化功能和去除衣物等的污染物或恶臭物的衣物管理功能。
该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和位于收纳室下方的机械室。机械室包括加湿部和除湿部。当外部空气流入机械室时,外部空气被由除湿部产生的热量加热并被加湿部加热而产生高温加湿空气(亦称“自然加湿空气”),由此产生的高温加湿空气流入收纳室内侧,从而去除搁置衣物等的污染物和恶臭物。当去除操作完成时,除湿部工作以对收纳室进行除湿。
并且,由于在引入外部空气的机械室部分设置了过滤器,因此即使不进行去除衣物等的污染物或恶臭物的操作,也可以使流入的外部空气通过过滤器过滤后排放到外部,从而可以执行空气净化操作。这种空气净化操作可以与管理衣物等操作同时进行或独立地进行。
这样的多功能收纳系统体积比较大,与一般的衣柜家类似,可达到180厘米左右。这是因为收纳室应达到可以容纳外套的大小,并且位于收纳室下方的机械室应达到可以容纳各种部件的大小,部件具体包括:风扇,用于引入空气并使空气流动;过滤器,用于执行空气净化功能;水箱,用于补充加湿水;水槽,用于储存在除湿期间产生的要丢弃的水。
此外,在机械室位于收纳室底部的结构中,自然加湿空气只能通过收纳室内侧底部的开口部流入或流出,因此,为了使自然加湿空气在收纳室内部整体循环,需要在收纳室顶部安装单独的风扇,由此增加了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整体高度。
这些因素使得紧凑的多功能收纳系统难以被开发。还有一种现有技术省略了机械室的大部分部件,并且实现了简单的空气流动或通风,但这种技术虽然可以实现小型化,但是会降低去除衣物等的污染物或恶臭物的效果,并且无法执行空气净化功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即为了在小型多功能收纳系统中加强空气净化功能和衣物管理功能,可以通过使用多个风扇使外部空气充分地流通。
然而,当安装多个风扇时,由于小型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尺寸,外部空气被引入的位置可能存在差异。由于引入外部空气的位置不同,可能存在流入多个风扇中的每个风扇的外部空气的量不同的问题。
因此,还需要一种在小型多功能收纳系统中向多个风扇中的每一个均匀地进行供应的方法。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8-0124746号
(专利文献2)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8-0136806号
(专利文献3)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08-0004028号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旨在提出一种小型化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由于难以降低收纳室的高度,因此将通过改变机械室的布置或调整空气的流动路径等各种方法,提出一种在保持收纳室高度的同时可以实现小型化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理所当然地,将提出一种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保持衣物管理功能和空气净化功能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此外,将提出一种在使用多个风扇时可以采用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内部的布置方法。
此外,将提出一种在使用多个风扇的同时,均匀地供应流入到多个风扇中的每一个的外部空气的方法。
尤其,作为适用于小型化的多功收纳系统的方法,由于难以降低收纳室的高度,因此将通过改变机械室的布置或调整空气的流动路径等各种方法,将提出一种在保持收纳室高度的同时均匀地供应流入到多个风扇中的每一个的外部空气的方法。
理所当然地,将提出一种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保持衣物管理功能和空气净化功能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此外,将提出一种能够控制供应到多个风扇的空气的流动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此外,将提出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该多功能收纳系统通过使用多个风扇并对其进行控制,可在有效去除存放在收纳空间的衣物等的灰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并提高电力效率。
解决课题的方法
作为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课题的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收纳室180;循环流路4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收纳室180连通,使得循环空气流动;以及流路流入部300,用于将循环空气引入所述循环流路400,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和所述循环流路400之间,并且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连通,其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形成为向上延伸,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为形成在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之间的空间,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至少一部分为朝向上方逐渐缩小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路流入部300形成为具有与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和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且上部的水平截面积形成为小于下部的水平截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包括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的多个风扇420,所述多个风扇420包括:第一风扇421,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下部连通;以及第二风扇422,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上部连通,其中,所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可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吸入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以将其供应到所述循环流路4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包括:倾斜部180a,包括面向所述第二风扇422的部分,并且形成为朝向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倾斜,其中,所述流路流入部300可以形成为由于所述倾斜部180a而在朝向上方的方向上具有减小的水平截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部180a朝向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倾斜角可以取决于所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各自的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包括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的多个风扇420,所述多个风扇420设置在彼此不同的高度,并且可以设置在相互对角的方向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倾斜部180a形成为朝向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倾斜,并且可以沿对角方向倾斜以对应于沿对角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湿部200,所述加湿部200的一端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收纳室180的下部连通,其中,所述加湿部200可以使流路形成为循环空气依次流过所述收纳室180、所述加湿部200以及所述流路流入部300,通过所述加湿部200形成的加湿空气可以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包括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的多个风扇420,所述多个风扇420由第一至第N风扇构成,所述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每一个可以形成为将空气排放到所述收纳室180内部空间中的第一至第N位置,并且所述第一至第N风扇的功率可以独立地被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风扇420形成为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向上排放空气,并且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相对于平面的不同位置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引导流路隔板440,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在循环流路400上延伸形成,用于划分所述循环流路400,以便通过所述多个风扇420中的每一个流入的循环空气被分离并流动,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的延伸长度可以根据所述多个风扇420的功率和位置决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风扇420包括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设置在彼此不同的高度的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中的每一个与在循环流路400上由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划分的部分连通,并且可以分别向所述收纳室180内部空间中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排放空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除尘模式下,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的功率因被彼此不同地设定而可变,并且可以重复地将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中的任何一个的功率先设置为高于另一个后再设置为低于另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去污模式下,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可以设置为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中的任何一个的功率高于另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除皱模式下,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的功率可以设置为彼此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包括:可变隔板441,形成为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的一部分,并且可以以旋转轴442为中心相对于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旋转,通过所述可变隔板441相对于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的旋转,可以关闭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所述被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中,在去污模式下,所述可变隔板441关闭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所述被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位于被所述可变隔板441关闭的所述被划分的部分的相反部分的风扇420的功率上升;在去污模式下,所述可变隔板441交替地关闭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所述被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由此,位于被所述可变隔板441关闭的所述被划分的部分的相反部分的风扇420的功率上升并且位于打开的所述被划分的部分的风扇420的功率下降的过程将被重复。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加热部450,所述加热部450设置在所述循环流路400,用于加热通过的空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通过加湿部200与所述收纳室180的下部连通,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出口端通过可变流路模块500与所述收纳室180的上部连通,所述加湿部200中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下部,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中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上部,所述加湿部200中的另一部分、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中的另一部分以及包括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机械室可以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可以包括排气流路520,所述排气流路520可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器151,所述过滤器151位于所述收纳室180与外部空气接触的一侧,所述过滤器151所在的所述收纳室180的外表面可以设置有所述收纳室180的门150。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下流路163,所述下流路163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使得外部空气直接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而不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所述下流路163上设置有下过滤器161,所述下过滤器161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外表面以外的部分,外部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过滤器151流入后依次流过所述收纳室180、所述加湿部200以及所述流路流入部300并到达所述循环流路400,外部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所述下过滤器161流入后流过所述流路流入部300并到达所述循环流路400。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多功能收纳系统的衣物管理方法。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多功能收纳系统的空气净化方法。
此外,作为利用前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包括(a)外部空气向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流入;(b)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到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的循环流路400并流动;以及(c)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重新流入到所述收纳室的内侧;的步骤的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b)步骤包括:(b1)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到加湿部200中以被加湿;(b2)被加湿的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以及(b3)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通过所述多个风扇420以流入到所述循环流路400并流动,所述(b3)步骤包括:(b31)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分别流入到多个风扇420;(b32)分别流入到多个风扇420的所述循环空气通过由引导流路隔板440划分的所述循环流路400中的一部分划分并流动;以及(b33)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的一部流动的循环空气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的另一部分汇合并一起流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步骤包括:(c1)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流入到可变流路模块500并流动;以及(c2)在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重新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内侧,所述(c2)步骤选择性地包括:
(c21)在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排气流路520排放到外部;以及(c22)在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中的另一部分重新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
此外,作为利用前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x)执行循环模式;以及(y)执行排气和净化模式;的步骤,所述(x)步骤包括:通过设置在收纳室180与外部空气接触的一个表面上的过滤器151将外部空气引入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经加湿部200加湿后流入到位于所述收纳室180后方的循环流路400流动,并且在流动的过程中被加热部450加热;以及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通过可变流路模块500再次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的步骤,所述(y)步骤包括:外部空气通过所述过滤器151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内侧;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循环流路400并流动;以及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循环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位于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的排气流路520向外部排气,循环空气中的另一部分重新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z)执行净化模式的步骤,所述(z)步骤包括:外部空气通过所述过滤器151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内侧;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循环流路400并流动;以及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并且通过所述排气流路520向外部排气。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z)执行净化模式的步骤,所述(z)步骤包括:外部空气通过下过滤器161流入到流路流入部300;以及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外部空气流入到所述循环流路400并流动,并且通过所述排气流路520向外部排气。
发明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高度低的小型多功能收纳系统。同时,其功能毫不逊色于普通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这可以通过将机械室设置在收纳室后方,并且采用外部空气直接流入到收纳室的方式实现。
循环空气沿循环流路以较高速度流动,同时通过适当布置的加湿部和加热部,可以自然地产生高温加湿空气。这样,即不妨碍流路,也不违反压力布置,因此可以减少施加到机械部件上的负载并延长寿命。
此外,在本发明中,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循环空气的高速流动,可以此采用位于不同高度的多个风扇,由此,不仅可以实现多功能收纳系统小型化,还可以通过产生复杂的流动而提高除去衣物上的污染物的效果,并且通过提供倾斜的流路流入部,可以将多个风扇之间的干扰降至最低,从而实现风扇效率的最大化。
通过净化模式,可以在不使用循环模式时用作空气净化器。另外,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或根据外部空气质量来选择性地采用通过收纳室内部的流动。
在使用多个风扇的同时,可以均匀地供应流入到多个风扇中的每一个的外部空气。
并且,通过调节位于循环流路的隔板的长度,可以控制从多个风扇排出的空气的流动。
由于可以实现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多种模式,因此可以有效地去除容纳在收纳空间中的衣物等的灰尘、褶皱、恶臭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主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后立体图。
图3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中移除外面板后的正面分解立体图。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中移除外面板后的后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剖视图,也是图1的沿线A-A’截取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流路的概念图。
图7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中移除部分部件后分离收纳室的正面分解立体图。
图8是在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中移除部分部件后分离收纳室的后部分解透视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加湿部的立体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加湿部的剖视图,也是图7的沿线B-B’截取的剖视图。
图11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加湿部和下部流路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流路流入部的立体图。
图13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可变流路模块的立体图。
图14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可变流路模块的仰视立体图。
图15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可变流路模块的可变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16a和图16b是用于描述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可变流路模块的剖视图,也是图13的沿线C-C′截取的剖视图。
图17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流路引导件的仰视立体图。
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拆解的流路引导件的仰立体图。
图19a至图19d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各种动作模式的概念图。
图20a和图20b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收纳室排出口的循环空气流量的概念图。
图2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隔板的立体图。
图22a和图22b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可变隔板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进行说明。
下文中,“前部”、“正面”或“前方”是指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门所在的部分或方向,是用户在使用时面对的部分和面对的方向,“后部”、‘背面’或‘后方’是指前部或前方的相对部分或其方向。然而,这些仅用于描述本发明,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提供的本发明的概念的基础上,即使存在轻微的方向上的修改,也应理解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在下文中,“循环空气”是指流入到多功能收纳系统内部的空气的总称。当室外空气流入多功能收纳系统时,会在包括收纳室在内的整个流路中持续循环,此时处于循环状态的空气即为循环空气。部分循环空气将作为清洁空气排放到外部,在排放到外部之前的空气也称为循环空气。
下面,风扇的“功率”是根据风扇的大小和每分钟转数(rotation per minute)而变化的值,控制风扇的功率包括但不限于控制风扇的动力或通过其它部件控制风扇的转速。
1.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概念及整体结构说明
首先,根据本发明,将描述在使多功能收纳系统小型化的同时用于保持功能的必要的技术概念。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采用外部空气直接流入到收纳室180并且流入的外部空气通过收纳室180后部的循环流路400持续循环流动的方式。即,收纳室180与循环流路400连通,其中,‘连通’不仅包括各个部件直接接触的连接方式,还包括间接地流体窜槽(fluid communication)的连接。例如,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通过加湿部200与收纳室180的下部连通,循环流路400的出口端通过可变流路模块500与收纳室180的上部连通。
为了实现小型化,重点在于将循环流路400置于收纳室180的后部。多功能收纳系统小型化的难点之一是位于收纳室180下方的机械室,然而通过将机械室的位置改变到收纳室180的后部,可以降低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高度。然而,可能有一些无法变更到收纳室180后部的部分部件。例如,需要用户持续供水的加湿部200的水槽210优选位于收纳室180的前部,而不是位于后部。并且,可变流路模块500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到收纳室180的通道,由于其结构的制约,其一部分也不能位于收纳室180的后部。
并且,为了实现小型化,流路流入部300的位置也很重要。收纳室180具有水平截面在从上到下的方向上逐渐变窄的形状,流路流入部300位于收纳室180的最外缘与最内缘之间的空间内。由此,无需另外确保用于设置流路流入部300的空间。
下面将描述具体细节。
将参照图1和图2示意性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外表面和部件。
多功能收纳系统的上部具有上表面110,排气格栅115位于上表面110,用于向外部排放在多功能收纳系统内部循环的空气中的一部分或者通过多功能收纳系统过滤的净化空气。排气格栅115连接到稍后将描述的排气流路520。
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每一侧上设置有侧面120,后部设置有背面130,底部设置有底座140。
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正面设置有门150。门150可以以铰链方式打开和关闭,其外部材料可以是反射光的材料,例如镜子,但不限于此。门150的外部可以设置供用户操作的操作面板或显示器(未示出)。
将参照图3至图5示意性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部件。在图3和图4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了上表面110、侧面120和背面130的图示。
设置在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正面的门150下方设置有过滤器151,用于过滤外部空气。过滤器151的内侧设置有过滤器门152,通过控制过滤器门152的开放程度,可以控制过滤的外部空气量。例如,通过关闭过滤器门152,可以仅实现内部循环而不使外部空气流入。过滤器门152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各种操作模式进行不同的控制,这将在背面描述。
当门150从外面移除时,一侧打开以便用户可接近的收纳室180将被暴露。收纳室180的内侧上表面可以设置有流路引导件600,流路引导件600可以包括向收纳室内侧排放循环空气的部分,以及附接有衣架700以通过衣架内侧(即,朝向内置的衣架衬里)排放循环空气的部分。稍后将参照图17和图18描述流路引导件600和衣架70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正面的门150下方额外安装下过滤器161,以便额外引入外部空气。通过下过滤器161流入的空气可以流入稍后描述的流路流入部300流动而不流入收纳室180的内侧,或者可以通过收纳室180作为循环空气一起流动。
收纳室180的内侧下表面设置有收纳室过滤器171和加湿部流入口172。收纳室过滤器171过滤从收纳室180分离的诸如灰尘的污染物。用户可以在拆下收纳室过滤器171后重新安装。加湿部流入口172是供收纳室180内侧的循环空气向收纳室180外侧排出的开口,加湿部流入口172与加湿部200连接。当稍后将描述的风扇420在流路中形成压力时,收纳室180内部的空气自然地通过加湿部流入口172被引导至加湿部200。稍后将参照图10至图12描述加湿部200。
流入到加湿部200的循环空气被加湿并流入到流路流入部300。
流入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即被加湿的循环空气将流入到循环流路400。循环流路400位于收纳室180的后部,并且包括为空气的循环和流动提供动力的多个风扇420。并且,包括加热部450,用于加热循环空气。在图4和图5所示的示例中,循环空气沿着循环流路400上升。
在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到达可变流路模块500。排气流路520从可变流路模块500的一侧分岔,使得循环空气的一部分排放到外部。可变流路模块500的一端与流路引导件600连接,使得循环空气流入到收纳室180的内侧。
循环空气通过这种方式持续地在多功能收纳系统内部的流路中循环,将参照图6更详细地进行描述。
2.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流路的说明
将参照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流路。为了便于描述,在图6中划分主要部件并用箭头连接进行说明,这里的箭头用于描述空气的流动而不是单独的流路,并且各个部件可以直接相互连接。
当风扇420运转时,外部空气被引入或循环空气开始流动。
通过风扇420的操作,收纳室180的内部形成负压,并且通过部分或全部打开的过滤器门152流过过滤器151的外部空气将流入收纳室180。当过滤器门152关闭时,只有流路中的循环空气持续循环,外部空气自然不会流入,或者,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外部空气可以通过下过滤器161流入。
由于风扇420的操作所形成的压力差,流入到收纳室180内侧的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动至加湿部200。加湿部200对循环空气进行加湿。
其中,重点在于加湿部200被设计成作为循环空气的流路的一部分,而不是从循环空气的整个流路中分岔出来。如果加湿部从循环空气的流路中分岔出来,当风扇420操作时,循环空气在流路内部的压力将比加湿部200内部的压力大,因此从加湿部产生的加湿空气将逆流至加湿部200,而不会流入到循环空气的流路内部。在本发明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加湿部200作为循环空气的流路的一部分包括在内,尤其,如稍后将描述的,加湿部200的加湿部排气流路230的下端设置为在水槽210中被淹没在水面之下。
另一方面,由加湿部200加湿的循环空气从加湿部200排出并被流入流路流入部300。类似地,这是由于风扇420的运转所形成的压力差导致的。
流入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流入到循环流路400后,可以通过风扇420到达引导流路410。在设置有多个风扇420的情况下,通过各个风扇的空气流过由引导流路隔板440划分的独立流路,然后在没有引导流路隔板440的引导流路410中汇合。加热部450位于此处以加热循环空气。
被加热的循环空气被引入可变流路模块500。根据可变流路模块500的操作,可以排出全部或部分循环空气,或者全部或者部分可以通过流路引导件600重新流入收纳室180内侧并循环。
流入到收纳室180内侧的循环空气与流入的外部空气一起(打开过滤器门152的一部分或全部)或不包括流入的外部空气(关闭过滤器门152的)而重新流入到加湿部200,通过这种方式,循环空气继续循环直到风扇420的操作停止。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外部空气可以进一步通过下过滤器161流入。通过下过滤器161流入的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可以通过下流路163直接流入到流路流入部300,而不会流入到收纳室180和加湿部20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下过滤器161流入的外部空气可以先流入收纳室180,然后再通过加湿部200流入到流路流入部300。
3.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各个部件的说明
3.1收纳室180
接下来,将参照图7至图8描述收纳室180。
收纳室180是收纳衣物等的空间,收纳室180的上部内侧设置有用于悬挂衣物的衣架700,以及上开口175,在所述上开口175设置有流路引导件600,所述流路引导件600用于向收纳室180内部或衣架700内侧排放空气。
收纳室180的下部内侧设置有收纳室过滤器171和加湿部流入口172,所述收纳室过滤器171用于滤除收纳室180的灰尘等污染物,所述加湿部流入口172于将循环空气引入加湿部200。加湿部流入口172气密地连接到加湿部200的加湿部流入流路220。
收纳室180内的空气能够流动的敞开的部分是上开口175和加湿部流入口172,上开口175是用于将循环空气引入收纳室180的部分,加湿部流入口172是用于将循环空气排放到收纳室180外部的部分。
另外,收纳室180的水平截面具有从上到下逐渐变窄的形状。这具有以下三个优点。
第一,由于面积会从上到下地减小,因此会出现压力差,这可以引起循环空气自然向下流动。即,由于循环空气在收纳室180内部像一种淋浴(又名“空气淋浴(air shower)”)的形式向下流动,因此适合向下抖掉诸如衣物之类的污染物。这是因为,在向上流动的情况下,向上飘起的灰尘等可能重新附着在衣物上。
第二,横向截面的变化使收纳室180内的空气流动变得复杂。形成涡流或形成随机方向的流动。这样,当收纳室180内的气流变得复杂时,悬挂在收纳室180中的衣物可以向多个方向摇晃,这可以有效去除污染物,并且循环空气(被加热和加湿的空气)均匀分布在衣物的所有部位,从而可以提升对衣物的清洁效果。
第三,考虑到长方体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可以在收纳室的空气变窄的下部外侧形成用于安装机械部件的空间。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是为小型化而设计的,由于省略了通常设置在收纳室底部的机械室,因此重点在于确保用于安装机械部件(例如,流路流入部300)的空间,而改变收纳室180面积刚好可以确保所需空间。
在示出的视图中,考虑到门150为平面,收纳室180的一侧(正面侧)是竖直的,而另一侧(内侧)则是弯曲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收纳室180的水平截面积可以向下逐渐变宽,或者可以重复更窄后再变宽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同样具备上述第二和第三优点。虽然难以获得自然向下流动的第一优点,但可以通过改变风扇420的RPM、功率等来克服。
观察收纳室180的背面可以发现,背面的下部形成流路流入部300的一个表面,而背面的上部形成循环流路400的一个表面。
为了形成流路流入部300,引导流路引导部181位于收纳室180的后下部。引导流路引导部181从收纳室180的背面后侧突出并且与循环流路400的隔板430气密接触以形成流路流入部300。
形成循环流路400的一个表面的收纳室180的背面上侧形成有隔板引导部182,以便形成循环流路400。隔板引导部182通过与循环流路400内的隔板440气密地接触,用于将循环流路400划分成所希望的高度。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中,外部空气流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门150直接流入到收纳室180,另一种是通过下过滤器161流入。第一种方法是主要方法,第二种方法是可选的。
将描述通过门150流入的第一种方法。
观察收纳室180的正面可知,门150位于与外部空气接触的一个表面上,并且过滤器151位于门上。因此,通过过滤器151流入的外部空气直接流入到收纳室180。
现有技术中的多功能收纳系统采用外部空气流入到机械室而不是收纳室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机房必须具有预定的高度,以确保外部空气流入的面积和过滤面积。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旨在实现小型化,因此采用了使外部空气直接流入到收纳室180以去省略机械室的这种高度的方法。因为外部空气不经过机械室而流入收纳室180,因此当室外空气中有很多污染物时,可能直接流入到收纳室180,因此在确保此过滤器151的性能的同时,还可以采用过滤器门152。
将描述通过下过滤器161流入的第二种方法。以下是选择性流入方法。
如图11所示,下过滤器161位于收纳室180的下部。即,在收纳室180中,位于设置有过滤器151的外表面以外的部分。通过下过滤器161流入的空气通过由下分隔板162划分的下流路163到达流路流入部300。因此,通过下过滤器161流入的外部空气不通过收纳室180而直接到达流路流入部300和循环流路400。
与第一种方法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不经过收纳室180而流入到流路,因此可以以多种方式加以利用。例如,当需要引入大量外部空气或需要同时排放净化空气并实现用于衣物管理的空气循环时,可以与通过过滤器151的第一种方法一起使用(参见图19b)。并且,即使空气因过滤器门152关闭而无法通过收纳室180流入时,也可以执行稍后将描述的净化模式(参见图19d)。
3.2加湿部200
接下来,将参照图9至图11描述加湿部200。
加湿部200包括水槽210、加湿部流入流路220、加湿部排气流路230和超声波震荡器240。
水槽210将水盛载到预定高度。盛载水的高度可以使用单独的水位传感器(未图示)等来检测,因此制造商可以将盛水高度控制在所需范围内。或者,可以通过在水槽210内打印来提示用户最大水位。用户可将水倒入杯中后外向水槽210供水,或者可以将水槽210从多功能收纳系统中取出并在盛满水后重新进行安装。
加湿部流入流路220是收纳室180内的循环空气通过加湿部200流入的流路。为此,加湿部流入流路220的上端气密地连接到收纳室180的加湿部流入口172。
循环空气流入口221位于加湿部流入流路220的水槽210内下侧。由此,收纳室180的内部循环空气流入水槽210的内侧。
水槽210内侧具备超声波震荡器240。超声波震荡器240利用水槽210内的水形成湿空气,使得水面的上部充满湿空气。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没有超声波震荡器的情况下以另一种方式提供湿空气。例如,可以使用加湿过滤器等。
加湿部排气流路230的下端位于水槽210的内侧,更具体地,位于水槽210的水位下方,加湿部排气流路230的上端设置有加湿空气排出口231,加湿空气排出口231与流路流入部300的内侧连接。因此,随着循环空气通过循环空气流入口221流入水槽210的内侧,在水槽210内侧形成并填充水槽210的湿空气被推动,并且通过加湿空气排出口231排放到流路流入部300。
在此,由于加湿部排气流路230的下端位于水槽210的水位下方,因此即使风扇420形成高压力流,也可以防止空气进入水槽210内侧的现象。换言之,由加湿部200产生的湿空气在任何压力条件下都被供应到循环流路400,并且可以防止循环流路400的循环空气逆流到加湿部200。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顺畅地排出被加湿的循环空气,当从正面观察时,加湿部200可以位于左侧,并且加湿部排气流路230可以具有朝向右侧弯曲为字形的形状(参照图11)。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顺畅地排出被加湿的循环空气,加湿部排气流路230可以具有截面从水槽210朝向加湿空气排出口231逐渐变窄的形状。
3.3流路流入部300
将参照图12描述流路流入部300。
流路流入部300是由加湿部200加湿的循环空气流入到循环流路400的空间。由于通过加湿部排气流路230排出的循环空气在流路流入部300中大面积地扩散,因此循环空气可以相对均匀地分布到多个风扇420中的每一个。如果没有流路流入部300,大部分循环空气将流入到最靠近加湿部排气流路230的一个风扇420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负载集中在多个风扇420中的一个上,因此可能会对设备的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流路流入部300利用循环流路400与收纳室180之间的空间。换言之,流路流入部300位于收纳室180的后方以及循环流路400的前方。
在流路流入部300的多个风扇420中,可以形成位于下侧的风扇在所述收纳室180侧水平方向的截面大于位于上侧的风扇在水平方向的截面。
流路流入部300可以具有向上逐渐缩小的形状,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收纳室180可以形成为与流路流入部300相对。
当流路流入部300如上所述地形成时,与上下侧的截面积没有差异的情况相比,由于空气的移动距离减小,空气可以更快地流动到位于上侧的多个风扇420,因此空气可以更均匀地分布到多个风扇420中的每一个。
如上所述,收纳室180具有水平方向的截面朝向下侧逐渐变窄的形状,因此能够利用由此产生的中间的空间(参照图5)。换言之,流路流入部300位于收纳室180的最外缘和最内缘之间的空间中。因此,不需要确保用于形成流路流入部300的额外空间,这是形成紧凑的多功能收纳系统时的重要优点。
流路流入部300的正面方向的一侧是收纳室180的背面,流路流入部300的背面方向的一侧是循环流路400的正面方向的外侧。
观察流路流入部300的侧壁可知,侧面的一部分是设置在收纳室180的背面的引导流路引导部181,另一部分是从循环流路400突出的部分。
在循环流路400的所述外表面上相当于风扇420的部分形成有开口部,流入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通过开口部流入到循环流路400。当包括多个风扇420时,由于多个风扇420中的每一个设置有多个开口,循环空气可以通过多个开口均匀地流入,因此循环空气可以均匀地流入到多个风扇中。
3.3-1倾斜的流路流入部300
将参照图5至图8详细描述上述流路流入部300的具体结构。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为了使体积最小化,循环流路400设置在收纳室180的后方。循环流路400与收纳室180的下部连通,并且收纳室180的背面与循环流路400之间形成有流路流入部300,循环空气从收纳室180流入到流路流入部300。
优选地,流路流入部300为形成在收纳室180的背面与循环流路400的正面之间的空间,而不是形成为单独的构造。从收纳室180的后部向上延伸的循环流路400中设置有多个风扇42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将以设置有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沿循环流路400的延伸方向位于不同的高度,第一风扇421位于下部,第二风扇422位于第一风扇421的上方。这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安装双风扇所占用的空间(尤其是厚度)。
此时,当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都运行时,更多的循环空气可以流入到更靠近收纳室180的下部的第一风扇421侧,由于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位于相互对角的方向,因此当流入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循环空气的量不同时,位于收纳室上侧的循环的流路引导件600的左右两侧的循环空气排气量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平衡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循环空气吸入量,在本发明中,通过将流路流入部300形成为沿特定方向倾斜,可以实现流入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循环空气的平衡。
如上所述,由于流路流入部300是形成在收纳室180背面与循环流路400的正面之间的空间,因此流路流入部300的形状取决于收纳室180的背面和循环流路400的正面的形状。由于循环流路400的形状与循环空气的流动直接相关,因此本发明具有收纳室180的背面的形状倾斜的结构。收纳室180的背面具有从预定高度形成倾斜部180a的结构,倾斜部180a包括与第二风扇422相对的部分,并且以朝向循环流路400的正面倾斜的方式形成。受到倾斜部180a的影响,流路流入部300的水平截面沿向上的方向逐渐减小,简言之,流路流入部300形成为空间逐渐变窄的结构。
如上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具有朝向下方进一步向收纳室180侧凹陷的形状,因此当以收纳室180的内部空间作为参考时,收纳室180的内部空间朝向下方逐渐更窄。这是因为,当使用多功能收纳系统时,用于悬挂衣物的衣架700位于上方,在用户的使用便捷性以及确保衣物的清洁空间的方面,收纳室180的内部空间中上侧部分相对而言更为重要。本发明可以通过这种结构,确保用户的使用便捷性并实现多功能收纳系统体积的最小化。
另外,从循环空气在收纳室180的内部流动的方面观察时,排放循环空气的收纳室180沿朝向下侧的方向具有更窄的内部空间,因此可以增加收纳室180的出口端的循环空气的排出压力,由此能够使收纳室180与循环流路400之间的循环空气顺畅地循环。
设置在本发明的循环流路400中的双风扇421和422布置成水平地吸入流入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并且沿水平方向流入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循环空气全部沿垂直方向(意指向上)在循环流路400中流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加湿部200本身构成循环空气的流路的一部分,而不是从循环空气的流路中分岔的结构,因此循环空气在收纳室180的内部向下流动并依次通过加湿部200。
此时,由于循环空气从加湿部200排出的部分(加湿空气排出口231,参见图9)与位于相对下侧的第一风扇421相邻,因此需要在流路流入部300的空间中用于将循环空气引入第二风扇422的空间形成为倾斜。通过在收纳室180背面中面向第二风扇422的部分形成倾斜,能够减小直接受到第二风扇422影响的空间的体积,并且实质上可以由此增加流入到第二风扇422的循环空气的吸入压力,因此能够维持向第一风扇421的循环空气的吸入量与向第二风扇422的循环空气的吸入量的平衡。
另一方面,作为本发明的变形例,考虑到彼此设置在对角线方向的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位置,倾斜部180a的倾斜方向可以形成为与所述对角线方向相对应。即,倾斜部180a的倾斜方向应考虑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之间的位置关系而立体地形成,而不是仅形成在一个方向上,由此可以提高吸入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循环空气的均匀性。
应用于本发明的倾斜部180a的具体倾斜角度可以考虑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各自的功率来确定(作为参考,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可以设计为具有不同的输出功率),并且可以进一步考虑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位置关系(距离和对角线角度)进行优化设计。
3.4循环流路400
将再次参照图7至图8描述循环流路400。
循环流路400包括风扇420。风扇420通过旋转提供使循环空气连续地循环得动力。
可以设置多个风扇420,附图中示出了两个风扇420。一般来说,风扇的动力与风扇的直径和厚度成正比,为了在小型多功能收纳系统中提供必要的动力,优选包括比尺寸大的一个风扇尺寸小的多个风扇。当设置三个或更多个风扇时,循环流路400可能变得过于复杂,在本发明中,采用两个风扇420作为最佳数量。然而,只要包括在本发明的构思以内,本发明的范围不受风扇420数量的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风扇420可以位于不同的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交替设置多个风扇420。即,多个风扇420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并且可以交替设置而不是简单地堆叠。
循环流路400可以分为设置有风扇420的组件部分和引导流路410部分进行说明。引导流路410再次被划分为被引导流路隔板440分隔的部分和未被引导流路隔板440分隔的部分。
多个风扇420组件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正面侧表面与流路流入部300连通。由此,流入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朝向风扇420反向流动并进入多个风扇420组件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循环流路400。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示出了两个风扇420进入每个组装部的结构。此外,如上所述,得益于流路流入部300,循环空气可以均匀地分布并流入到多个风扇420的组件部分中。
进入多个风扇420组件部分中的每一个的循环空气通过风扇420的动力沿着引导流路410移动。
引导流路410的预定长度被引导流路隔板440划分。分别进入多个风扇420组件部分中的每一个的空气在相当于引导流路隔板440长度的部分被划分而流动。
被引导流路隔板440划分的引导流路410的长度可以进行各种调整。当引导流路隔板440短时,从多个风扇420组件部分分别流入的空气快速汇合,而当引导流路隔板440长时,相反地,流入的空气的汇合将被延迟。如果流入的空气快速汇合,则空气会快速且静态地流动,从而可以通过加热部450进行均匀加热。如果流入的空气的汇合延迟,由于加热是动态的,因此加热可能相对不均匀,因为它是动态流动的,然而由于流入到收纳室180的空气流动更为复杂,因此可以形成随机的流动,从而可以有效地去除衣物内的灰尘。因此,制造商可根据产品规格及实际循环流路400的形状及长度适当地调整引导流路隔板440的长度。
此时,引导流路隔板440在循环流路400上延伸的长度可以根据多个风扇420的功率和位置来确定,但不限于此。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风扇420的功率可以是指多个风扇420的大小、转数、以及风扇的动力,但不限于此。
加热部450位于引导流路410的末端。加热部450加热循环空气。因此,被加热和加湿的循环空气流入到收纳室180。被加热和加湿的循环空气执行去除安装在收纳室180中的衣服的恶臭物和污染物的功能。
在附图中,加热部450位于没有引导流路隔板440的引导流路410中,但也可以设置在由隔板440的部分中。此外,加热部450位于循环流路400中,但也可以位于稍后将描述的可变流路模块500的循环流路400之外的部分中,并且可以位于可变流路模块500中排气流路520分岔以后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具有由加热部450加热的空气均流动到收纳室180而不被排放到外部的优点。
3.5可变流路模块500
将参照图13至图16描述可变流路模块500。
可变流路模块500将流过循环流路400的循环空气的一部分或全部排放到外部,或者将部分或全部循环空气引入收纳室180内部。换言之,可变流路模块500的一端连接至循环流路400,循环空气由此流入,而另一端通过流路引导件600连接至收纳室180并由此排放循环空气。
可变流路模块500包括:可变流路510,连接循环流路400与收纳室180;排气流路520,从可变流路510分岔并与外部连通,并且可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可变引导件530,用于改变循环空气的流动方向;以及动力构件540,用于向可变引导件530提供动力。
可变引导件530控制通过分岔而被设置的排气流路520的打开和关闭。可变引导件530可以关闭排气流路520以便所有循环空气到收纳室180(图16a),或者可以打开可变引导件530以将一些循环空气排出到外部(图16b)。此时,如果由于稍后将描述的流路引导件600关闭而无法使循环空气向收纳室180的内侧循环空气时,所有的循环空气将被排出。排气流路520根据可变引导件530的控制打开和关闭,这可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各种操作模式,稍后将参照图19对其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中,循环流路400安装在收纳室180的后部以实现小型化,因此可变流路510形成为倒U字形以连接循环流路400和收纳室180。然而,可变流路510可以是将循环流路400连接到收纳室180的任何形状。
排气流路520是从可变流路510分岔出来的分支。如上所述,当可变流路510具有倒U字形状时,排气流路520可以位于形成曲线的拐角的一端。
可变流路510和排气流路520的形状在图16a中更具体地示出。
用于确定空气流动方向的可变引导件530设置在排气流路520分岔出来的部分。
如图15所示,可变引导件530可旋转移动,并且以旋转轴535为中心包括第一引导件531、第二引导件532和第三引导件533。旋转轴535直接或间接地与动力构件540连接以转动。
当可变引导件530的旋转轴位于可变流路510的内侧时,由于受到可变引导件530旋转时流动的空气造成的较大负荷,将需要更大的动力,这不利于设备的耐久性。反之,当可变引导件530的旋转轴位于可变流路510的外侧时,难以制造为可变流路510的内表面平滑地连接以不阻碍空气流动的连续的形状。需要额外的构件。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变引导件530的旋转轴535位于可变流路510的边界面上,而不是位于可变流路510的内侧或外侧。具体而言,位于可变流路上表面511的延长线上,更具体而言,位于可变流路510上的排气流路520被分岔出来的界面上。由此,当可变流路510关闭排气流路520时(图16a),循环空气的流动不受干扰,并且可变引导件530工作时不需要大的动力。
当可变流路510关闭排气流路520时(图16a),用于关闭排气流路520的引导件,即第一引导件531和第二引导件532的内表面优选地与可变流路上表面511的延长线上的内表面具有连续的形状,以便可变引导件530不干扰循环空气的流动。
另外,如图16a所示,第一引导件531优选为具有内截面比外截面长以从内侧突出的形状,并且与第一引导件531接触的可变流路上表面511部分优选为相应地具有外横截面形成为比内横截面长以从外侧突出的形状。这可以防止在循环空气流动时使得可变引导件530由于循环空气而自行转动并造成循环空气被排出的现象。如图16a所示,当处于可变引导件530关闭排气流路520的状态时,即使附图中沿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循环空气中的一部分朝向可变引导件530流动并通过,由于第一引导件531的形状,可变引导件530可以不被打开,并且可以具有加强的气密性。
出于同样的原因,第二引导件532具有内截面比外截面长以从外侧突出的形状,因此优选为具有从内侧突出的形状,并且与第二引导件532接触的可变流路上表面511部分优选为相应地具有内横截面形成为比外横截面长以从内侧突出的形状。
当可变引导件530旋转以打开排气流路520时(图16b),第三引导件533与可变流路上表面511接触并且执行将排出的循环空气仅按预定方向引导的功能。
为了使第三引导件533更有效地与可变流路上表面511接触,第三引导件的固定端优选为位于第一引导件531或第二引导件532中的一个,而不是位于旋转轴535。换言之,第三引导件533的旋转轴与可变引导件530的旋转轴535不同,存在预定程度的偏心。由此,第三引导件533的长度可以形成为比从旋转轴535到可变流路上表面511的长度长,使得第三引导件533被牵强地塞入并可以更有效地引导循环空气仅在一个方向上排出。
另一方面,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加热部450位于循环流路400上,但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中,加热部450还可以位于可变流路模块500上。尤其,当加热部450安装在可变流路模块500上并且设置在分岔形成的排气流路520的后端时,可以使得被加热部450加热的空气中的一部分不被排出而全部流入到收纳室180的内侧,从而可以比对循环空气或收纳室180除湿时更有效。
3.6流路引导件600
将参照图17至图18描述流路引导件600。
流路引导件600安装在收纳室180的上开口175中,并且连接可变流路模块500与收纳室180。
流路引导件600包括:空气喷射排出口610,用于从衣架700的内侧排放循环空气,以实现将空气喷射到悬挂于衣架上的衣物的内侧的所谓空气喷射(air shot);收纳室排出口620,将循环空气直接排放到衣架700外侧的收纳室180内部,用于向悬挂的衣物外侧喷射空气;以及引导构件650,用于更好地将循环空气引导至空气喷射排出口610和收纳室排出口620。
流路引导件600下表面对应于收纳室180的上开口175并且被气密地连接。
空气喷射排出口610和收纳室排出口620位于流路引导件600的下表面。可以连接衣架700的联接部可以位于空气喷射排出口610的下端。可以提供多个收纳室排出口620。为了将循环空气均匀地排放到悬挂在衣架700上的衣物的左右侧,收纳室排出口620优选为以空气喷射排出口610为中心对称,虽然所图示的附图中左右侧分别具有一个,但是不限于此。
空气喷射排出口610和收纳室排出口620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可打开和关闭的格栅,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一个或多个排出口或所有排出口。也可以通过以上构造实现各种操作模式,这将在背面参考图19进行描述。
由于引导构件650需要通过流路引导件600的整个上表面将循环空气引导至各个排出口610和620,因此引导构件650优选地位于各个排出口610和620之间的边界处,并且优选为具有扁平的三棱柱形状以分配空气。
3.7衣架700
将再次参照图17至图18描述衣架700。
衣架700包括:结合部710,与流路引导件600结合;弹性部720,位于结合部710的下端,所述弹性部720由弹性材料制成;以及悬挂部730,用于悬挂衣物。
通过结合部710,用户可以悬挂或取出衣架700。因此,用户可以采用在取出衣架700之后将衣物方便地悬挂在收纳室180中的方法。此外,用户可以选择性地使用各种衣架700中的任何一种。除了图18所示的一般衣架外,还可以任意地使用例如裤架、裙架、套装衣架等,具体不受限制。
弹性部720允许衣架700被通过流路引导件600供应到收纳室180内部的循环空气摇晃。由此,可以达到抖掉衣物上的污染物的效果。尤其,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用于形成循环空气的随机流动的各种结构特征(收纳室180的水平截面积具有从上到下逐渐变窄的形状,利用隔板440使得两个风扇420的混合变慢的循环流路400等),通过结合使用这些特征,可以更有效地去除污染物。
4.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操作模式的说明
将参照图19a至图19d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操作模式。应当注意的是,这里描述的操作模式仅仅是示例,并且记载于权利要求书中且包括在本发明的构思中的任何其它操作模式的实施都是可能的。
图19a示出了“循环模式”下的气流。加湿的高温循环空气流入到收纳室180。通过该构造,可以有效地去除悬挂在收纳室180中的衣物上的灰尘等污染物和恶臭物等。
图19b示出了“排气和净化模式”下的气流。在从悬挂在收纳室180中的衣物上去除灰尘等污染物和恶臭物的同时,向外部排放循环空气中的一部分。排出到外部的循环空气是通过过滤器151过滤的净化空气。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使用已经通过下过滤器161的空气。
图19c示出了“净化模式”下的气流。加湿的高温循环空气不流入收纳室180内部。通过过滤器151过滤的所有净化空气不通过收纳室180(仅在流入时通过)而被排出,从而执行与空气净化器相同的功能。通过不同地控制加湿部200和加热部450的操作,不仅可以使用普通的净化模式,还可以使用加湿净化模式、除湿净化模式等。
图19d示出了净化模式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气流。使用已通过下过滤器161的空气,并且空气不流入到收纳室180。该模式适合在多功能收纳系统外部的空气质量较差时(如厨房有油烟味时)保护收纳室内存放的衣物。
这些操作模式可以以多种方式组合或以多种方式应用。
例如,循环模式运行预定时间,之后排气和净化模式运行预定时间,接着,当多功能收纳系统处于空闲(idle)状态时,可以自动地以净化模式运行。
当进行排气和净化模式时,可以使外部空气仅通过过滤器151流入,但如果由于外部空气质量差而需要引入大量外部空气并排出大量净化空气,则还可以通过下过滤器161使得外部空气流入。
又例如,如果在净化模式运行期间检测到室外空气质量差,则可以执行关闭过滤器门152以防止外部空气流入收纳室180并且在保护已悬挂的衣物的同时通过下过滤器161引入外部空气的方法。
净化模式或者排气和净化模式等将循环空气供应到收纳室180内部的操作还可以执行例如除尘模式和除皱模式等衣物管理模式。这将在背面描述。
5.衣物管理模式的描述
5.1用于描述衣物管理模式的构造的描述
为了描述衣物管理模式,将再次描述上述配置。
多个风扇420可以设置在循环流路400的下部并且可以设置在循环流路400开始的位置处,但不限于此。
多个风扇420可以设置在收纳室180的背面。
多个风扇420可以由第一至第N风扇构成(N是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数)。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每一个可形成为将空气排放到收纳室180内部空间中的第一至第N位置。
从第一至第N风扇排放的空气可以排放到收纳室180中并且朝向衣架700排放。
此时,从第一至第N风扇排出的空气可能会接触到衣架700上的互不相同的位置,从而改变衣架700的重心。
例如,当N为2时,如图20a所示,从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排出的空气可以分别向衣架700的上侧朝向左侧和右侧排出,此时,当施加于衣架700的左侧和右侧的流量不同时,衣架700将上下摇动并且重心将会改变。
即,多个风扇420可以由第一至第N风扇构成,并且可以改变衣架700的重心。稍后将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至第N风扇可以具有不同的位置和功率,但不限于此。
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一至第N风扇构成的多个风扇420的功率可以被独立地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一至第N风扇构成的多个风扇420中的每一个并不意味着相同的风扇。
此时,随着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N的数量增加,排放位置将增加为第一至第N位置,此时在收纳室180中可能出现涡流。
多个风扇420形成为在循环流路400上向上排放空气,并且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相对于平面的不同位置处。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不同的高度,但不限于此。
循环流路400的一部分被引导流路隔板440分隔,使得由多个风扇420中的每一个引入的循环空气被分离并流动,并且多个风扇420中的每一个的出口侧与由引导流路隔板440分隔的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所述一部分被划分的部分中的每一个连通,所述被划分的部分分别与所述流路引导件600连通。
此时,如上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的长度可以被调整。
可变隔板441可以形成在引导流路隔板440的一部分中。可变隔板441可以围绕旋转轴442左右旋转。
可变隔板441可以封闭循环流路400的被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
此时,可变隔板441的位置不限定于特定的位置,只要能够设置引导流路隔板440且形成为其一部分的位置即可。例如,在图22a和图22b中,可变隔板441的位置存在差异。
此时,可变隔板441的长度可以设定为足以封闭循环流路400的任何一个划分部分的长度,并且即使在空气与可变隔板441碰撞的流动状态下,也被控制或固定为保持封闭的状态。
稍后将描述可变隔板441的旋转。
当N为2时,由于循环流路400被引导流路隔板440划分,所以从第一风扇421排出的循环空气可以流动到第一位置,并且从第二风扇422排出的循环空气可以流动到第二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循环流路400中的引导流路隔板440的长度增加,已经通过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中的每一个的循环空气可以不被混合。
当N为2时,从收纳室排出口620a排出空气的位置是由第二风扇422排出的第二位置,从收纳室排出口620b排出空气的位置是由第一风扇421排出的第一位置,但不限于此。
此时,如果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功率较低,它们可以在可变流路模块500中充分混合,使得通过第二风扇422的循环空气通过收纳室排出口620b大量地流动,反之亦然。
在这种情况下,向空气喷射排出口610流动的循环空气可以是已经通过所有多个风扇420的空气的混合物,但不限于此。
5.2衣物管理模式的描述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每种模式。稍后要说明的各个模式中重点描述的功能是对相应模式中特别有效的功能的描述,各个模式的功能可以在其它模式中实现。
在下文中,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的多个风扇420可以设置为多个,但为方便起见,如图所示,下面将描述N为2的情况,并且将以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设置在循环流路400上的不同高度的情况进行描述,但不限于此。
将描述可以在净化模式或者排气和净化模式下执行的将外部空气供应到收纳室180的操作。
衣物管理模式是通过将室外空气供应到收纳室180而执行的操作,衣物管理模式可以包括除尘模式、除皱模式和去污模式。
除尘模式是可以重点执行从收纳室180中的悬挂在衣架700上的衣物的外侧和内侧去除灰尘的功能的模式。
在除尘模式下,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功率被通过不同地设置并改变,并且可以重复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中的任何一个的功率先设置为高于另一个,之后再设置为低于另一个。
即,由于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功率被不同地设置,分别流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循环空气的流量可能会出现差异,由于向衣架的左侧和右侧排放的循环空气的流量存在差异,因此衣架700可能会上下左右晃动。
例如,图20a示出了从收纳室排出口620a和620b排出的流量不同并且在收纳室排出口620a处的流量更高,而图20b示出了由于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功率相同,因此排放到收纳室排出口620a和620b的循环空气的流量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重复将多个风扇420的功率设置为先高后低可以意指,例如,重复在第一风扇421的功率高于第二风扇422的功率时在预设时间之后设置为第一风扇421的功率低于第二风扇422的功率,并在预设时间后再次设置为更高。
在这种情况下,预设时间间隔并不总是相同,衣架700一旦开始摇晃就会产生惯性,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预设时间间隔,但不限于此。
此时,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功率设置为较高,使得它们不会相互混合,并且大部分可以分别流向各个收纳室排出口620a和620b,但不限于此。
此外,可以通过控制可变隔板441的操作来执行除尘模式。
可变隔板441可以交替地封闭循环流路400的被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
例如,图22a和图22b示出了可变隔板441可以封闭循环流路400的被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
当可变隔板441关闭被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时,从位于关闭的划分部分下方的风扇420排出的空气继续排出,但较流向打开的划分部分。
因此,随着任一划分部分被关闭,位于关闭的划分部分的相对部分的位置,即沿打开的划分部分排放到收纳室180内部的空气的流量会增加。
如上所述,当可变隔板441交替地关闭划分部分时,向衣架700的左侧和右侧排放的循环空气的流量存在差异,因此衣架700会上下左右地晃动。
此时,位于被可变隔板441所关闭的划分部分的相对部分的风扇420的功率可以增加以进一步增加空气的流量,但不限于此。
此时,位于被可变隔板441所关闭的划分部分的风扇420的功率可以减少,但不限于此。
除皱模式是可以重点执行从收纳室180中的悬挂在衣架700上的衣物的外侧和内侧去除褶皱的功能的模式。
在除皱模式中,可变隔板441可以不移动,并且在除皱模式中,从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两侧流动的空气可以充分混合。
此时,在除皱模式下,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的功率可以位置为相同。
由于在除皱模式下施加到衣架700上侧的压力相同,因此衣架700可以不左右晃动。由于衣架700不会上下左右晃动,因此循环空气造成的压力可以持续地作用于衣物的外侧和内侧,使得空气规则地流动,从而可以有效去除衣服上存在的褶皱。
另一方面,除了除尘模式和除皱模式之外,还可以额外执行去污模式。
去污模式是指当衣物的内侧或外侧的特定方向被污染时,将循环空气沿污染方向集中排放的模式。
在去污模式中,将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中的一个设置为比另一个具有更高的功率,从而可以将循环空气集中地朝污染方向排出。
此外,在去污模式中,可变隔板441关闭循环流路400的任何一个划分部分,以将循环空气集中排放到特定的污染方向。
此时,位于被可变隔板441所关闭的划分部分的相对部分的风扇420的功率可以增加以进一步增加空气的流量,但不限于此。
以上,在本说明书中以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为参考进行了描述,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理解并再现本发明,但这只不过是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可进行各种变型并实施其它等同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书确定。
附图标记说明
110:上表面
115:排气格栅
120:侧面
130:背面
140:底座
150:门
151:过滤器
152:过滤器门
161:下过滤器
162:下分隔板
163:下流路
171:收纳室过滤器
172:加湿部流入口
175:上部开口
180:收纳室
180a:倾斜部
181:引导流路引导部
182:隔板引导部
175:上部开口
200:加湿部
210:水槽
220:加湿部流入流路
221:循环空气流入口
230:加湿部排气流路
231:加湿空气排出口
240:超声波震荡器
300:流路流入部
400:循环流路
410:引导流路
420:风扇
421:第一风扇
422:第二风扇
430:分隔板
440:引导流路隔板
441:可变隔板
442:旋转轴
450:加热部
500:可变流路模块
510:可变流路
511:可变流路上表面
520:排气流路
530:可变引导件
531:第一引导件
532:第二引导件
533:第三引导件
535:旋转轴
540:动力构件
600:流路引导件
610:空气喷射排出口
620:收纳室排出口
650:引导构件
700:衣架
710:结合部
720:弹性部
730:悬挂部

Claims (27)

1.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
收纳室(180);
循环流路(4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收纳室(180)连通,使得循环空气流动;以及
流路流入部(300),用于将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下侧引入的循环空气引入所述循环流路(400),
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和所述循环流路(400)之间,并且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连通,
其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形成为向上延伸,
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为形成在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之间的空间,
其中,所述流路流入部(300)形成为具有与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和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并且上部的水平截面积形成为小于下部的水平截面积,
其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包括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的多个风扇(420),所述多个风扇(420)包括:
第一风扇(421),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下部连通;以及
第二风扇(422),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上部连通,所述第二风扇(422)与所述第一风扇(421)设置在相互对角的方向上,并且设置在比所述第一风扇(421)更高的位置,
其中,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包括倾斜部(180a),所述倾斜部包括面向所述第二风扇(422)的部分,并且配置为朝向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倾斜,
所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形成为沿水平方向吸入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以将其供应到所述循环流路(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倾斜部(180a)的朝向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倾斜角取决于所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各自的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倾斜部(180a)形成为朝向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正面倾斜,并且沿对角方向倾斜以对应于沿彼此对角的方向布置的所述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还包括:
加湿部(200),所述加湿部(200)的一端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收纳室(180)的下部连通,
所述加湿部(200)使流路形成为循环空气依次流过所述收纳室(180)、所述加湿部(200)以及所述流路流入部(300),
通过所述加湿部(200)形成的加湿空气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风扇(420)由第一至第N风扇构成,所述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将空气排放到所述收纳室(180)内部空间中的第一至第N位置,
所述第一至第N风扇的功率分别独立地被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风扇(420)形成为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向上方排放空气,并且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每一个设置在相对于平面的不同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还包括:
引导流路隔板(440),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延伸形成,用于划分所述循环流路(400),以便通过所述多个风扇(420)中的每一个流入的循环空气被分离并流动,
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的延伸长度根据所述多个风扇(420)的功率和位置决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风扇(420)包括: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设置在彼此不同的高度的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
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中的每一个分别与在循环流路(400)上由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划分的部分连通,并且分别向所述收纳室(180)内部空间中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排放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在除尘模式下,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的功率因被彼此不同地设定而可变,并且重复地将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中的任何一个的功率先设置为高于另一个后再设置为低于另一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在去污模式下,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设置为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中的任何一个的功率高于另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在除皱模式下,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的功率设置为彼此相同。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包括:
可变隔板(441),形成为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的一部分,并且以旋转轴(442)为中心可相对于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旋转,
通过所述可变隔板(441)相对于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的旋转,关闭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所述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在去污模式下,所述可变隔板(441)关闭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所述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位于被所述可变隔板(441)关闭的所述划分的部分的相反部分的风扇(420)的功率上升,
在去污模式下,所述可变隔板(441)交替地关闭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所述划分的部分中的任何一个,由此,位于被所述可变隔板(441)关闭的所述划分的部分的相反部分的风扇(420)的功率上升并且位于打开的所述划分的部分的风扇(420)的功率下降的过程将被重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还包括:
加热部(450),所述加热部(450)设置在所述循环流路(400),用于加热通过的空气。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通过加湿部(200)与所述收纳室(180)的下部连通,
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出口端通过可变流路模块(500)与所述收纳室(180)的上部连通,
所述加湿部(200)中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下部,
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中的一部分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上部,
所述加湿部(200)中的另一部分、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中的另一部分以及包括所述循环流路(400)的机械室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其中,
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包括排气流路(520),所述排气流路(520)可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还包括:
过滤器(151),所述过滤器(151)位于所述收纳室(180)与外部空气接触的一侧,
所述过滤器(151)所在的所述收纳室(180)的外表面设置有所述收纳室(180)的门(15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还包括:
下流路(163),所述下流路(163)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使得外部空气直接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而不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
所述下流路(163)上设置有下过滤器(161),
所述下过滤器(161)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外表面以外的部分,
外部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所述过滤器(151)流入后依次流过所述收纳室(180)、加湿部(200)以及所述流路流入部(300)并到达所述循环流路(400),
外部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所述下过滤器(161)流入后流过所述流路流入部(300)并到达所述循环流路(400)。
19.一种多功能收纳系统,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
收纳室(180);
循环流路(4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收纳室(180)连通,使得循环空气流动;以及
流路流入部(300),用于将循环空气引入所述循环流路(400),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和所述循环流路(400)之间,并且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连通,其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形成为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为形成在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之间的空间,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至少一部分为朝向上方逐渐缩小的形状,
其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包括与所述流路流入部(300)连通的多个风扇(420),
所述多个风扇(420)由第一至第N风扇构成,所述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每一个形成为将空气排放到所述收纳室(180)内部空间中的第一至第N位置,
所述第一至第N风扇的功率分别独立地被控制,
其中,所述多个风扇(420)形成为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向上方排放空气,并且第一至第N风扇中的每一个设置在相对于平面的不同位置处,
其中,引导流路隔板(440),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延伸形成,用于划分所述循环流路(400),以便通过所述多个风扇(420)中的每一个流入的循环空气被分离并流动,
其中,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的延伸长度根据所述多个风扇(420)的功率和位置决定,
所述多个风扇(420)包括: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上设置在彼此不同的高度的第一风扇(421)和第二风扇(422),
所述第一风扇(421)和所述第二风扇(422)中的每一个分别与在循环流路(400)上由所述引导流路隔板(440)划分的部分连通,并且分别向所述收纳室(180)内部空间中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排放空气。
20.一种衣物管理方法,
所述衣物管理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21.一种空气净化方法,
所述空气净化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2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外部空气向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流入;
(b)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到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的循环流路(400)并流动;以及
(c)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重新流入到所述收纳室的内侧。
23.一种使用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方法,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
收纳室(180);
循环流路(4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收纳室(180)连通,使得循环空气流动;以及
流路流入部(300),用于将循环空气引入所述循环流路(400),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和所述循环流路(400)之间,并且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连通,其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形成为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为形成在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之间的空间,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至少一部分为朝向上方逐渐缩小的形状,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外部空气向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流入;
(b)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到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的循环流路(400)并流动;以及
(c)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重新流入到所述收纳室的内侧,
所述(b)步骤包括:
(b1)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到加湿部(200)中以被加湿;
(b2)被加湿的所述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以及
(b3)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通过多个风扇(420)以流入到所述循环流路(400)并流动,
所述(b3)步骤包括:
(b31)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循环空气分别流入到多个风扇(420);
(b32)分别流入到多个风扇(420)的所述循环空气通过由引导流路隔板(440)划分的所述循环流路(400)中的一部分划分并流动;以及
(b33)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的部分流动的循环空气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的另一部分汇合并一起流动。
24.一种使用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方法,所述多功能收纳系统包括:
收纳室(180);
循环流路(4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分别与所述收纳室(180)连通,使得循环空气流动;以及
流路流入部(300),用于将循环空气引入所述循环流路(400),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位于所述收纳室(180)和所述循环流路(400)之间,并且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入口端连通,其中,所述循环流路(400)形成为向上延伸,
其中,所述流路流入部(300)为形成在所述收纳室(180)的背面与所述循环流路(400)的前表面之间的空间,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至少一部分为朝向上方逐渐缩小的形状,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外部空气向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流入;
(b)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到位于所述收纳室(180)的后部的循环流路(400)并流动;以及
(c)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重新流入到所述收纳室的内侧,
所述(c)步骤包括:
(c1)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流入到可变流路模块(500)并流动;以及
(c2)在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重新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内侧,
所述(c2)步骤选择性地包括:
(c21)在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排气流路(520)排放到外部;以及
(c22)在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中的另一部分重新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的步骤。
2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多功能收纳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x)执行循环模式;以及
(y)执行排气和净化模式;的步骤,
所述(x)步骤包括:
通过设置在收纳室(180)与外部空气接触的一个表面上的过滤器(151)将外部空气引入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
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经加湿部(200)加湿后流入到位于所述收纳室(180)后方的循环流路(400)流动,并且在流动的过程中被加热部(450)加热;以及
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通过可变流路模块(500)再次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
所述(y)步骤包括:
外部空气通过所述过滤器(151)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内侧;
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循环流路(400)并流动;以及
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循环空气中的一部分通过位于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的排气流路(520)向外部排气,循环空气中的另一部分重新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的内侧。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z)执行净化模式的步骤,
所述(z)步骤包括:
外部空气通过所述过滤器(151)流入到所述收纳室(180)内侧;
流入的所述外部空气作为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循环流路(400)并流动;以及
在所述循环流路(400)中流动的循环空气流入到所述可变流路模块(500),并且通过所述排气流路(520)向外部排气。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z)执行净化模式的步骤,
所述(z)步骤包括:
外部空气通过下过滤器(161)流入到流路流入部(300);以及
流入到所述流路流入部(300)的外部空气流入到所述循环流路(400)并流动,并且通过所述排气流路(520)向外部排气。
CN202080086368.8A 2019-12-12 2020-12-11 多功能收纳系统 Active CN114829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65823A KR20210074771A (ko) 2019-12-12 2019-12-12 경사진 유로 유입부를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1020190165859A KR20210074797A (ko) 2019-12-12 2019-12-12 복수의 팬을 이용한 제어방식을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10-2019-0165800 2019-12-12
KR10-2019-0165823 2019-12-12
KR1020190165800A KR20210074760A (ko) 2019-12-12 2019-12-12 순환 유로를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10-2019-0165859 2019-12-12
KR10-2019-0165858 2019-12-12
KR1020190165858A KR20210074796A (ko) 2019-12-12 2019-12-12 복수의 팬을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PCT/KR2020/018206 WO2021118313A1 (ko) 2019-12-12 2020-12-11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9694A CN114829694A (zh) 2022-07-29
CN114829694B true CN114829694B (zh) 2023-11-24

Family

ID=76330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6368.8A Active CN114829694B (zh) 2019-12-12 2020-12-11 多功能收纳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7420A1 (zh)
CN (1) CN114829694B (zh)
WO (1) WO2021118313A1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16552A2 (en) * 1996-06-26 1998-01-07 Whirlpool Corporatio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JPH11270887A (ja) * 1998-03-24 1999-10-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換気乾燥機
JP2002124793A (ja) * 2000-10-18 2002-04-26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電子機器の冷却構造
CN1376880A (zh) * 2002-01-14 2002-10-30 梁振朴 水帘除尘换热式空气交换机
CN1536160A (zh) * 2003-04-11 2004-10-1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冷凝式衣类烘干机用冷凝器冷却风扇的排出流路
CN1637201A (zh) * 2003-12-19 2005-07-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干衣机的气流结构
JP2006055654A (ja) * 2005-09-30 2006-03-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08039270A (ja) * 2006-08-04 2008-02-21 Kondo Kogyo Kk ガーメントストッカー
EP2436832A2 (en) * 2010-09-30 2012-04-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Drying apparatus
CN104790189A (zh) * 2014-01-16 2015-07-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热泵的衣物处理装置
CN107142698A (zh) * 2017-07-20 2017-09-08 江苏元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衣库
CN107518612A (zh) * 2017-09-30 2017-12-29 明光源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衣柜
GB2558981A (en) * 2016-09-26 2018-07-25 New Asia Far East Ltd Dehumidifying apparatus for storage cabinet and damp proofing storage cabinet therewith
KR20180097326A (ko) * 2017-02-23 2018-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KR20180124746A (ko) * 2017-05-11 2018-11-21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자연가습공기를 이용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20190084569A (ko) * 2018-01-08 2019-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류 관리기
KR20190131258A (ko) * 2018-05-16 2019-1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처리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52077A (en) * 1991-08-16 1992-10-06 Liang Chao Jung Cloth drying machine
KR102136647B1 (ko) * 2013-06-10 2020-07-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16552A2 (en) * 1996-06-26 1998-01-07 Whirlpool Corporatio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JPH11270887A (ja) * 1998-03-24 1999-10-0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換気乾燥機
JP2002124793A (ja) * 2000-10-18 2002-04-26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電子機器の冷却構造
CN1376880A (zh) * 2002-01-14 2002-10-30 梁振朴 水帘除尘换热式空气交换机
CN1536160A (zh) * 2003-04-11 2004-10-1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冷凝式衣类烘干机用冷凝器冷却风扇的排出流路
CN1637201A (zh) * 2003-12-19 2005-07-13 Lg电子株式会社 干衣机的气流结构
JP2006055654A (ja) * 2005-09-30 2006-03-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ドラム式洗濯乾燥機
JP2008039270A (ja) * 2006-08-04 2008-02-21 Kondo Kogyo Kk ガーメントストッカー
EP2436832A2 (en) * 2010-09-30 2012-04-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Drying apparatus
CN104790189A (zh) * 2014-01-16 2015-07-22 Lg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热泵的衣物处理装置
GB2558981A (en) * 2016-09-26 2018-07-25 New Asia Far East Ltd Dehumidifying apparatus for storage cabinet and damp proofing storage cabinet therewith
KR20180097326A (ko) * 2017-02-23 2018-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KR20180124746A (ko) * 2017-05-11 2018-11-21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자연가습공기를 이용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CN107142698A (zh) * 2017-07-20 2017-09-08 江苏元隆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智能衣库
CN107518612A (zh) * 2017-09-30 2017-12-29 明光源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衣柜
KR20190084569A (ko) * 2018-01-08 2019-07-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의류 관리기
KR20190131258A (ko) * 2018-05-16 2019-11-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 처리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继娟 ; .我国整体衣柜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西北林学院学报.2012,(第04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8313A1 (ko) 2021-06-17
CN114829694A (zh) 2022-07-29
US20230027420A1 (en) 2023-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96797B2 (en) Dryer for clothes
KR102024873B1 (ko) 상이한 토출 방향의 양방향 팬들을 구비한 공기 청정기
CN112368440B (zh) 包括再循环模块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KR20120016900A (ko) 벽걸이용 공기청정기
CN112503682A (zh) 空气调节机
KR102219254B1 (ko) 전열교환기
EP3054227A1 (en) Air purifier
CN114829694B (zh) 多功能收纳系统
KR20070060501A (ko) 공기조화기
KR20120033590A (ko) 필터 간격을 조절할 수 있는 공기청정기
JP7209843B2 (ja) 流路制御部材を含む空気清浄機
KR101667850B1 (ko) 가습기
CN210801440U (zh) 包括双向排出流路的空气净化器
CN215014801U (zh) 用于强化衣物流动具有流路分支模块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CN216316382U (zh) 包括滑动开关结构的多功能收纳系统
KR20210074797A (ko) 복수의 팬을 이용한 제어방식을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20210074771A (ko) 경사진 유로 유입부를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20210074772A (ko) 회전식 가변 유로 모듈이 구비된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CN112469859A (zh) 用于防止门内侧形成水滴的多功能收纳系统及利用此烘干门内侧的方法
KR20210074796A (ko) 복수의 팬을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20210074760A (ko) 순환 유로를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20210074799A (ko) 유연한 연결부위를 가지는 옷걸이를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20210074761A (ko) 가습부를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20210074773A (ko) 최적 위치에 배치된 히팅부를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KR20210074798A (ko) 분리형 구조를 가지는 옷걸이를 포함하는 다기능 수납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