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4877B -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4877B
CN114824877B CN202210155632.XA CN202210155632A CN114824877B CN 114824877 B CN114824877 B CN 114824877B CN 202210155632 A CN202210155632 A CN 202210155632A CN 114824877 B CN114824877 B CN 114824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slot
contact part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5563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4877A (zh
Inventor
周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5563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4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24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4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4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4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外壳具有自其对接面向下凹设的插槽,供第一元件插入;至少一导电组件固持于绝缘外壳且位于插槽的至少一侧,导电组件包括导电率高的第一导体和弹性好的第二导体,第一导体的导接部用以导接第一元件,第二导体具有固定部、自固定部向下延伸形成的弹臂,弹臂设有接触部与抵接部,接触部位于固定部与抵接部之间,接触部用以向下弹性抵压第二元件,抵接部用以在前后方向上弹性抵压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具有在固定部与接触部之间延伸的第一长度以及在接触部与抵接部之间延伸的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公开了包括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及连接二者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缩短了第二长度,有利于大电流的传输。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适用于传输大电流的电连接器以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已知的一种电连接器,用于传输大电流,其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和固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个导电组件,每一所述导电组件具有一第一导体和一第二导体,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插槽用以插接所述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导体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第二导体的弹性优于所述第一导体的弹性,所述第一导体具有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一导接部,两个所述导电组件的两个所述导接部之间形成一夹持槽,用于夹持所述第二元件且与所述第二元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导体形成一固定端,另一端悬臂设置成一自由端;所述第二导体还具有凸伸入所述插槽用于与所述第二元件导接的一接触部,因此,所述第二导体包括自所述固定端延伸至所述接触部的一第一段和自所述接触部延伸至所述自由端的一第二段。
为了使得所述导电组件具有较好的弹性,故将所述第二导体的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都会设置的比较长,使得所述接触部尽可能远离所述第一导体而凸伸入所述插槽。当所述第二元件插入所述插槽,所述第二元件抵接所述接触部,所述自由端抵接所述第一导体,使得所述第二元件通过所述第二导体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导体,因此,所述第二元件上的电流首先通过所述接触部,再经过所述第一段或/和所述第二段传输到所述第一导体,最后经过导电率较高的所述第一导体传输到所述第一元件,其中,电流会经过导电率较差且长度较长的所述第一段或/和所述第二段,造成传输路径较长,不利于大电流的传输。且当所述第二元件比较大和厚的时候,该类所述电连接器就非常不符合需求。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解决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通过缩减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之间的传输路径,有利于大电流传输同时,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具有较佳的弹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外壳,具有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接面与一安装面,自所述对接面向下凹设形成的一插槽,供所述第一元件向下插接于所述插槽;两个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槽的前后两侧且固持于所述绝缘外壳,每一所述导电组件包括一第一导体和一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第二导体的弹性优于所述第一导体的弹性,所述第一导体具有一导接部,用以导接所述第一元件插入所述插槽的部分,所述第二导体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一导体的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导体具有自所述固定部延伸形成的一弹臂,所述弹臂设有一接触部与一抵接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接触部向下露出所述安装面设置,用以向下弹性压接所述第二元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抵接部用以在前后方向上弹性压接所述第一导体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具有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延伸的第一长度,以及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进一步,每一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导体上的一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导电件至少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使得所述导电件分别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元件。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导接部在前后方向上面向所述插槽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体靠近所述安装面的部分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导体在前后方向上面向所述插槽的一侧凹设形成,所述开口用以收容所述抵接部。
进一步,所述导接部呈平板状且与所述固定部相互固定,所述第一导体包括一偏移部以及一弯曲部,所述偏移部在前后方向上相对所述导接部朝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偏移,所述弯曲部连接于所述导接部与所述偏移部之间,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偏移部限定所述开口。
进一步,所述偏移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导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导体在前后方向上面向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弹臂包括一连接段、一延伸段、一倾斜段以及一回折段,所述连接段自所述固定部向下且在前后方向上朝所述插槽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延伸段自所述连接段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倾斜段自所述延伸段向下且在前后方向上朝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且连接所述接触部,所述回折段自所述接触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且连接所述抵接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的上端设有呈锯齿状的一齿部,所述第一元件设有焊锡,所述第一元件自所述对接面向下插入所述插槽,通过所述焊锡将所述第一元件、所述齿部、所述导接部焊接在一起,且所述齿部被所述焊锡包覆。
进一步,所述绝缘外壳具有自所述安装面向上凹陷形成的两个收容槽,每一所述收容槽在前后方向上连通于所述插槽,所述导电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一导体的左右两端固定于所述收容槽。
进一步,所述绝缘外壳具有位于所述插槽和所述安装面之间的一隔栏,所述隔栏包括一第一壁和一第二壁,所述第一壁邻接所述插槽设置,所述第二壁自所述第一壁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壁的前后两侧相对所述第一壁凹陷,从而在所述第二壁的前后两侧形成两个凹口,所述弹臂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凹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绝缘外壳,具有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接面与一安装面,自所述对接面向下凹设形成的一插槽,供所述第一元件向下插接于所述插槽;至少一导电组件,固持于所述绝缘外壳且位于所述插槽两侧中的至少一侧,所述导电组件包括一第一导体和一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第二导体的弹性优于所述第一导体的弹性,所述第一导体具有一导接部,用以导接于所述第一元件插入所述插槽的部分,所述第二导体具有一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向下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弹臂,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绝缘外壳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弹臂设有一接触部与一抵接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接触部向下露出所述安装面,用以向下弹性抵压所述第二元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抵接部用以在前后方向上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导体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具有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延伸的第一长度,以及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进一步,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导体上的一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导电件至少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使得所述导电件分别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元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体靠近所述安装面的部分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导体在前后方向上面向所述插槽的一侧凹设形成,所述开口用以收容所述抵接部。
进一步,所述导接部呈平板状且与所述固定部相互固定,所述第一导体包括一偏移部以及一弯曲部,所述偏移部在前后方向上相对所述导接部朝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偏移,所述弯曲部连接于所述导接部与所述偏移部之间,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偏移部限定所述开口。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的上端设有呈锯齿状的一齿部,所述第一元件设有焊锡,所述第一元件自所述对接面向下插入所述插槽,通过所述焊锡将所述第一元件、所述齿部、所述导接部焊接在一起,且所述齿部被所述焊锡包覆。
进一步,所述绝缘外壳具有位于所述插槽和所述安装面之间的一隔栏,所述隔栏包括一第一壁和一第二壁,所述第一壁邻接所述插槽设置,所述第二壁自所述第一壁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壁的前后两侧相对所述第一壁凹陷,从而在所述第二壁的前后两侧形成两个凹口,所述弹臂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凹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元件以及一第二元件;一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且所述电连接器向下压接于所述第二元件;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外壳,具有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接面与一安装面,自所述对接面向下凹设形成的一插槽,所述第一元件从所述对接面向下插接于所述插槽;至少一导电组件,固持于所述绝缘外壳且位于所述插槽前后两侧中的至少一侧,所述导电组件包括一第一导体和一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第二导体的弹性优于所述第一导体的弹性,所述第一导体具有一导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第一元件插入所述插槽的部分,所述第二导体具有一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向下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弹臂,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绝缘外壳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弹臂设有一接触部与一抵接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接触部向下露出所述安装面,且向下弹性抵压所述第二元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抵接部在前后方向上弹性抵压所述第一导体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具有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延伸的第一长度,以及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进一步,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导体上的一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导电件至少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使得所述导电件分别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元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体靠近所述安装面的部分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导体在前后方向上靠近所述插槽的一侧凹设形成,所述开口用以收容所述抵接部。
进一步,所述固定部的上端设有呈锯齿状的一齿部,所述第一元件设有焊锡,所述焊锡将所述第一元件、所述齿部、所述导接部焊接在一起,且所述齿部被所述焊锡包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导电率高的所述第一导体和弹性良好的所述第二导体组成所述导电组件,在所述第二导体上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二元件导接的所述接触部、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导体抵接的所述抵接部,在所述第二导体上,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接触部之间延伸的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的所述第二长度,当所述电连接器和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电性连接时,由于缩短了所述第二长度,即缩短了从所述第一元件到所述第二元件之间的导电路径,且使得两者之间的导电路径主要集中在所述第一导体上,有利于大电流的传输,另外,也适合在所述第二元件比较大和厚的时候使用该类所述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沿前后方向剖切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导电组件装设于绝缘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与电连接器对接后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导电组件与第二元件之间导接的示意图;
图7为图2隐藏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后倒置的示意图;
图8为图2中第二导体的部分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第二导体和多个导电件的部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导电组件装入绝缘外壳后且与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对接沿前后方向剖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连接组件1000 电连接器100 绝缘外壳1 对接面11
安装面12 插槽13 侧壁14 端壁15收容槽16 凸肋17 隔栏18 第一壁181
第二壁182 凹口19 导电组件R 第一导体2导接部21 偏移部22 弯曲部23开口24
第二导体3 固定部31 齿部311 弹臂32连接段321 延伸段322 倾斜段323回折段324接触部325 接触点3251 抵接部326 抵接点3261隔槽G 分支S 导电件4第一长度L1
第二长度L2 第一元件200 焊垫201 焊锡202
第二元件3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组件1000,所述连接器组件1000包括一第一元件200、一第二元件300、以及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元件200和所述第二元件300之间的一电连接器100,为了便于描述所述连接器组件1000和所述电连接器100中的具体结构,定义有一前后方向X、一左右方向Y以及一上下方向Z。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一元件200于其前后两侧的焊垫201上均设有焊锡202。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外壳1、以及固持于所述绝缘外壳1的至少一导电组件R。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两个导电组件R,所述第一元件200与所述电连接器100焊接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一元件200通过所述焊锡202与所述导电组件R焊接在一起,所述电连接器100弹性压接所述第二元件300,所述第一元件200为电路板,所述第二元件300为电路板,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元件200和所述第二元件300可以为其他元器件,所述电连接器100也可以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元件200。
如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绝缘外壳1具有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接面11与一安装面12、自所述对接面11凹设形成的一插槽13、位于所述插槽13前后两侧的两个侧壁14、以及连接两个所述侧壁14的两个端壁15,所述第一元件200向下插接于所述插槽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连接器100向下安装于所述第二元件300上,如此,所述对接面11为所述绝缘外壳1朝上设置的顶面,所述安装面12为所述绝缘外壳1面向所述第二元件300的底面。
如图3、图4和图7所示,所述绝缘外壳1具有自所述安装面12向上凹陷形成的两个收容槽16,每一所述收容槽16的上部分在前后方向上连通于所述插槽13,两个所述收容槽16设于所述插槽13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导电组件R一一对应收容于两个所述收容槽16,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设置所需数量的所述导电组件R,例如,所述电连接器100可以仅设有位于所述插槽13一侧的一个所述导电组件R及对应的一个所述收容槽16,也可以是两个以上的。
如图3和图7所示,每一个所述收容槽16在其左右两端的槽壁向内均凸设有一凸肋17,所述凸肋17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导电组件R的左右两端与所述凸肋17干涉配合,使得所述导电组件R固持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16,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导电组件R的左右两端设置与所述收容槽16的槽壁固持的固持机构,例如凸刺或齿部311之类,使得所述导电组件R固持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16。
如图3和图7所示,所述绝缘外壳1具有位于所述插槽13和所述安装面12之间的一隔栏18,所述隔栏18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邻接设置的一第一壁181和一第二壁182,所述第一壁181向上邻接所述插槽13设置,具体的,所述第一壁181的上表面即为所述插槽13的底面,所述第二壁182自所述第一壁181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壁182的前后两侧相对所述第一壁181向内凹陷,即所述第一壁18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壁182的宽度,从而在所述第二壁182前后两侧形成两个凹口19。所述隔栏18将两个所述收容槽16的下部分在前后方向上间隔开。
如图3和图7所示,每一所述导电组件R包括一第一导体2、一第二导体3和多个导电件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体2和所述第二导体3相互固定,所述导电件4附着于所述第二导体3,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体3也可以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1。所述第一导体2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3的导电率,所述导电件4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3的导电率,所述第二导体3的弹性优于所述第一导体2的弹性,所述第一导体2可以由高导电率的纯铜制成,所述第二导体3可以由机械性能较好的不锈钢或镍铜合金制成,所述导电件4由高导电率的材料制成,可以为纯铜、金或其他。
如图2、图4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导体2具有呈平板状的一导接部21,所述导接部21收容于对应的所述收容槽16,且向上延伸超出所述插槽13的底面,用以导接于所述第一元件200插入所述插槽13的部分,所述第一导体2还具有一偏移部22以及一弯曲部23,所述偏移部22在前后方向上相对所述导接部21朝远离所述插槽13的一侧偏移,所述弯曲部23连接所述导接部21的下端与所述偏移部22的上端。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导体2靠近所述安装面12的部分设有一开口24,所述开口24为所述第一导体2在前后方向上面向所述插槽13的一侧向远离所述插槽13的一侧凹设形成,所述弯曲部23与所述偏移部22限定所述开口24,即所述开口24由所述偏移部22和所述弯曲部23围设形成,所述开口24朝向所述安装面12开放,所述弯曲部23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开口24的上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偏移部22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导接部21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从而减小所述导电组件R在前后方向上的整体尺寸,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偏移部22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与所述导接部21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一致。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二导体3包括一固定部31、自所述固定部31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弹臂32,所述固定部31位于对应所述第一导体2在前后方向上靠近所述插槽13的一侧,所述固定部31固定于所述第一导体2与所述绝缘外壳1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弹臂32为悬臂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导接部21相互固定,具体的,所述固定部3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导接部21在前后方向上面向所述插槽13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1也可以固定于所述绝缘外壳1。在本实施例中,自所述固定部31延伸形成多个所述弹臂32,多个所述弹臂32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所述导电件4设于所述弹臂3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弹臂32也可以设置一个。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固定部31的上端设有呈锯齿状的一齿部311,所述第一元件200沿上下方向自所述对接面11向下插入所述插槽13,所述齿部311插入预先设置于所述第一元件200相对两侧的所述焊锡202,此时,所述焊锡202为锡膏状,当所述第一元件200完全插入所述插槽13后,通过加热,使所述焊锡202将所述第一元件200的所述焊垫201、所述齿部311、以及所述导接部21焊接在一起。因为所述固定部31的一部分设置成齿状,当所述焊锡202加热融化时,熔融的所述焊锡202可以通过所述齿部311附着在所述导接部21上,有利于形成所述第一导体2与所述第一元件200之间良好的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齿部311位于所述导接部21和所述焊垫201之间且被所述焊锡202包覆。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每一所述弹臂32包括一连接段321、一延伸段322、一倾斜段323、一回折段324、一接触部325以及一抵接部326,所述连接段321自所述固定部31向下且在前后方向上朝所述插槽13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延伸段322自所述连接段321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倾斜段323自所述延伸段322向下且在前后方向上朝远离所述插槽13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且连接所述接触部325,所述回折段324自所述接触部325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且连接所述抵接部326。所述连接段321和所述倾斜段323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凹口19,所述接触部325向下露出所述安装面12,用以与所述第二元件300弹性抵压且形成电性连接。
如图6和图8所示,每一所述弹臂32设有多个隔槽G,多个所述隔槽G在左右方向上并排设置,所述隔槽G自所述弹臂32的自由端向所述固定部31凹设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槽G延伸至所述倾斜段323,使得所述弹臂32在靠近其自由端的部分被分隔成多个分支S,如此所述接触部325被分隔成多个接触点3251,所述抵接部326被分隔成多个抵接点3261。所述抵接部326收容于对应的所述开口24且在左右方向上抵接所述偏移部22,用以形成多点导接,有利于大电流的传输。
如图6所示,所述弹臂32具有在所述固定部31与所述接触部325之间延伸的第一长度L1,在所述接触部325与所述抵接部326之间延伸的第二长度L2,即所述第一长度L1包括所述连接段321和所述延伸段322和所述倾斜段323,所述第二长度L2包括所述回折段324,所述第一长度L1大于所述第二长度L2。
如图5、图6和图9所示,多个所述导电件4设于多个所述弹臂32,在每一个所述分支S上均配置有一个所述导电件4,所述导电件4贴附于对应的所述分支S且至少在所述接触部325与所述抵接部326之间延伸,所述导电件4分别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导体2与所述第二元件300,使得所述第一元件200与所述第二元件300之间的电流主要通过所述导电件4与所述第一导体2传输,有利于电流的传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4为镀设于所述分支S上的镀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4可以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设于所述分支S,所述弹臂32上也可以不设置所述导电件4。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当所述电连接器100向下压接所述第二元件300,所述弹臂32受到所述第二元件300向上的力而变形,使所述接触部325朝向所述对接面11移动,直到所述安装面12向下抵接于所述第二元件300,同时,所述接触部325向下弹性抵压所述第二元件300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抵接部326在前后方向上弹性抵压所述第一导体2形成电性连接。因所述第一导体2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3的导电率,如此所述弹臂32主要通过所述第一长度L1提供弹性,通过所述第二长度L2形成所述第二元件300和所述第一导体2之间的电性连接,如此设置,所述导电组件R不仅拥有良好弹性的同时,还缩短了从所述第一元件200到所述第二元件300之间的导电路径,有利于大电流的传输,特别是所述弹臂32上还设置了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3的所述导电件4,更使得所述第一元件200与所述第二元件300之间的电流主要通过所述导电件4与所述第一导体2传输。
如图10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弹臂32上未设置所述导电件。其余结构相同,不再赘述。当所述电连接器100向下压接所述第二元件300,所述弹臂32受到所述第二元件300向上的力而变形,使所述接触部325朝向所述对接面11移动,直到所述安装面12向下抵接于所述第二元件300,同时,多个所述接触部325直接接触所述第二元件300,实现向下弹性抵压所述第二元件300形成电性连接,多个所述抵接部326在前后方向上直接接触所述第一导体2的所述偏移部22,实现弹性抵压所述第一导体2形成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元件200与所述第二元件300之间的导电路径通过所述接触部325与所述抵接部326之间延伸的路径以及所述第一导体2提供,且所述第一导体2提供较长的导电路径,而所述第二导体3提供的比较短,如此也能满足大电流的传输。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导电率高的所述第一导体2和弹性良好的所述第二导体3组成所述导电组件R,在所述第二导体3上设置用于与所述第二元件300导接的所述接触部325、以及用于与所述第一导体2抵接的所述抵接部326,在所述第二导体3上,所述固定部31和所述接触部325之间延伸的所述第一长度L1大于所述接触部325和所述抵接部326之间延伸的所述第二长度L2,因此在所述接触部325具有良好的弹性与所述第二元件300对接的情况下,由于缩短所述第二长度L2,即缩短了电流的传输的路径,且使得两者之间的导电路径主要集中在所述第一导体2上,有利于大电流的传输,另外,适合在所述第二元件300比较大和厚的时候使用该类所述电连接器100。
(2)所述偏移部22在前后方向的厚度小于所述导接部21在前后方向的厚度,从而减小所述导电组件R在方向上的宽度。
(3)因为所述固定部31设置呈齿状,当所述焊锡202融化时,熔融的所述焊锡202可以通过所述齿部311附着在所述导接部21上,有利于将所述第一元件200、所述齿部311和所述导接部21固定,形成良好的电性连接。
(4)所述导电件4贴附于所述弹臂32且至少在所述接触部325与所述抵接部326之间延伸,且所述导电件4由导电率较高的导电材料制成,使得所述第一元件200与所述第二元件300之间的电流主要通过所述导电件4与所述第一导体2传输。
(5)所述弹臂32在靠近其自由端的部分被分隔成多个分支S,如此所述接触部325被分隔成多个接触点3251,所述抵接部326被分隔成多个抵接点3261。所述抵接部326收容于对应的所述开口24且在左右方向上抵接所述偏移部22,用以形成多点接触,有利于大电流的传输。
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外壳,具有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接面与一安装面,自所述对接面向下凹设形成的一插槽,供所述第一元件向下插接于所述插槽;
两个导电组件,设置于所述插槽的前后两侧且固持于所述绝缘外壳,每一所述导电组件包括一第一导体和一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第二导体的弹性优于所述第一导体的弹性,所述第一导体具有一导接部,用以导接所述第一元件插入所述插槽的部分,所述第二导体具有固定于所述第一导体的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导体具有自所述固定部延伸形成的一弹臂,所述弹臂设有一接触部与一抵接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接触部向下露出所述安装面设置,用以向下弹性压接所述第二元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抵接部用以在前后方向上弹性压接所述第一导体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具有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延伸的第一长度,以及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导体上的一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导电件至少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使得所述导电件分别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导接部在前后方向上面向所述插槽的一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靠近所述安装面的部分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导体在前后方向上面向所述插槽的一侧凹设形成,所述开口用以收容所述抵接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呈平板状且与所述固定部相互固定,所述第一导体包括一偏移部以及一弯曲部,所述偏移部在前后方向上相对所述导接部朝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偏移,所述弯曲部连接于所述导接部与所述偏移部之间,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偏移部限定所述开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导接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导体在前后方向上面向所述插槽的一侧,所述弹臂包括一连接段、一延伸段、一倾斜段以及一回折段,所述连接段自所述固定部向下且在前后方向上朝所述插槽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延伸段自所述连接段向下弯折延伸形成,所述倾斜段自所述延伸段向下且在前后方向上朝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弯折延伸形成,且连接所述接触部,所述回折段自所述接触部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且连接所述抵接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设有呈锯齿状的一齿部,所述第一元件设有焊锡,所述第一元件自所述对接面向下插入所述插槽,通过所述焊锡将所述第一元件、所述齿部、所述导接部焊接在一起,且所述齿部被所述焊锡包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具有自所述安装面向上凹陷形成的两个收容槽,每一所述收容槽在前后方向上连通于所述插槽,所述导电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槽,所述第一导体的左右两端固定于所述收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具有位于所述插槽和所述安装面之间的一隔栏,所述隔栏包括一第一壁和一第二壁,所述第一壁邻接所述插槽设置,所述第二壁自所述第一壁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壁的前后两侧相对所述第一壁凹陷,从而在所述第二壁的前后两侧形成两个凹口,所述弹臂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凹口。
1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电性连接一第一元件和一第二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外壳,具有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接面与一安装面,自所述对接面向下凹设形成的一插槽,供所述第一元件向下插接于所述插槽;
至少一导电组件,固持于所述绝缘外壳且位于所述插槽两侧中的至少一侧,所述导电组件包括一第一导体和一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第二导体的弹性优于所述第一导体的弹性,所述第一导体具有一导接部,用以导接于所述第一元件插入所述插槽的部分,所述第二导体具有一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向下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弹臂,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绝缘外壳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弹臂设有一接触部与一抵接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接触部向下露出所述安装面,用以向下弹性抵压所述第二元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抵接部用以在前后方向上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导体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具有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延伸的第一长度,以及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导体上的一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导电件至少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使得所述导电件分别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元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靠近所述安装面的部分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导体在前后方向上面向所述插槽的一侧凹设形成,所述开口用以收容所述抵接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接部呈平板状且与所述固定部相互固定,所述第一导体包括一偏移部以及一弯曲部,所述偏移部在前后方向上相对所述导接部朝远离所述插槽的一侧偏移,所述弯曲部连接于所述导接部与所述偏移部之间,所述弯曲部与所述偏移部限定所述开口。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设有呈锯齿状的一齿部,所述第一元件设有焊锡,所述第一元件自所述对接面向下插入所述插槽,通过所述焊锡将所述第一元件、所述齿部、所述导接部焊接在一起,且所述齿部被所述焊锡包覆。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具有位于所述插槽和所述安装面之间的一隔栏,所述隔栏包括一第一壁和一第二壁,所述第一壁邻接所述插槽设置,所述第二壁自所述第一壁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壁的前后两侧相对所述第一壁凹陷,从而在所述第二壁的前后两侧形成两个凹口,所述弹臂的部分收容于所述凹口。
17.一种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元件以及一第二元件;
一电连接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元件与所述第二元件,且所述电连接器向下压接于所述第二元件;
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外壳,具有沿上下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接面与一安装面,自所述对接面向下凹设形成的一插槽,所述第一元件从所述对接面向下插接于所述插槽;
至少一导电组件,固持于所述绝缘外壳且位于所述插槽前后两侧中的至少一侧,所述导电组件包括一第一导体和一第二导体,所述第一导体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第二导体的弹性优于所述第一导体的弹性,所述第一导体具有一导接部,用以焊接于所述第一元件插入所述插槽的部分,所述第二导体具有一固定部、自所述固定部向下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弹臂,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绝缘外壳中的至少一者,所述弹臂设有一接触部与一抵接部,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所述接触部向下露出所述安装面,且向下弹性抵压所述第二元件形成电性连接,所述抵接部在前后方向上弹性抵压所述第一导体形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体具有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延伸的第一长度,以及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的第二长度,所述第一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长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导体上的一导电件,所述导电件的导电率大于所述第二导体的导电率,所述导电件至少在所述接触部与所述抵接部之间延伸,使得所述导电件分别用以接触所述第一导体与所述第二元件。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靠近所述安装面的部分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为所述第一导体在前后方向上靠近所述插槽的一侧凹设形成,所述开口用以收容所述抵接部。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上端设有呈锯齿状的一齿部,所述第一元件设有焊锡,所述焊锡将所述第一元件、所述齿部、所述导接部焊接在一起,且所述齿部被所述焊锡包覆。
CN202210155632.XA 2022-02-21 2022-02-21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114824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5632.XA CN114824877B (zh) 2022-02-21 2022-02-21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55632.XA CN114824877B (zh) 2022-02-21 2022-02-21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4877A CN114824877A (zh) 2022-07-29
CN114824877B true CN114824877B (zh) 2023-08-08

Family

ID=82527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55632.XA Active CN114824877B (zh) 2022-02-21 2022-02-21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2487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21788A1 (fr) * 1982-02-12 1983-08-19 Bonhomme F R Connecteur pour cartes a circuits imprimes
JPH10125428A (ja) * 1996-10-23 1998-05-15 Yamaichi Electron Co Ltd 両面接触形接続器
CN102629712A (zh) * 2012-04-25 2012-08-08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双通路连接器
CN103311709A (zh) * 2012-03-07 2013-09-18 泰科电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触头
CN105024196A (zh) * 2014-04-23 2015-11-04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伸缩端子的连接器结构改良
CN107768870A (zh) * 2017-10-16 2018-03-0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TW201813204A (zh) * 2016-06-28 2018-04-01 日商日本麥克隆尼股份有限公司 電性連接裝置及接觸子
CN108365361A (zh) * 2017-01-23 2018-08-03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8173836U (zh) * 2018-04-23 2018-11-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11829297U (zh) * 2020-02-24 2020-10-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12485618U (zh) * 2020-06-19 2021-02-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和导电端子模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21788A1 (fr) * 1982-02-12 1983-08-19 Bonhomme F R Connecteur pour cartes a circuits imprimes
JPH10125428A (ja) * 1996-10-23 1998-05-15 Yamaichi Electron Co Ltd 両面接触形接続器
CN103311709A (zh) * 2012-03-07 2013-09-18 泰科电子公司 用于电子装置的触头
CN102629712A (zh) * 2012-04-25 2012-08-08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双通路连接器
CN105024196A (zh) * 2014-04-23 2015-11-04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伸缩端子的连接器结构改良
TW201813204A (zh) * 2016-06-28 2018-04-01 日商日本麥克隆尼股份有限公司 電性連接裝置及接觸子
CN108365361A (zh) * 2017-01-23 2018-08-03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7768870A (zh) * 2017-10-16 2018-03-06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8173836U (zh) * 2018-04-23 2018-11-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11829297U (zh) * 2020-02-24 2020-10-30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12485618U (zh) * 2020-06-19 2021-02-05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和导电端子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4877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94607B1 (ko) 전기커넥터 및 그 조립체
KR100602961B1 (ko) 모듈식 고속 커넥터
CN112652906B (zh) 插接模组以及线缆连接器
CN110098505B (zh) 电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CN114498200B (zh) 电连接器
JP2767478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用コンタクト
US110502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hermaphroditic terminal and housing
CN110061391B (zh) 电连接器
CN114824877B (zh)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111262074B (zh) 线缆连接器组合
CN109755782B (zh) 连接器装置
CN214204036U (zh) 改良端子结构的电连接器
CN116565595A (zh)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110718791B (zh) 电连接器
CN210123804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9860207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10277673B (zh) 电连接器
CN209880873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9560405B (zh) 电连接器
CN212011339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21041590U (zh) 电源连接器
CN111934112B (zh) 电连接器
CN215600604U (zh) 电连接器
CN216598241U (zh) 一种新型wafer贴板连接器母座
CN214797797U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