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0967A - 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0967A
CN114820967A CN202210458025.0A CN202210458025A CN114820967A CN 114820967 A CN114820967 A CN 114820967A CN 202210458025 A CN202210458025 A CN 202210458025A CN 114820967 A CN114820967 A CN 1148209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network address
level
slice
add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580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0967B (zh
Inventor
罗德宁
蒋海军
李洋
高旻
段强
彭林春
陶李
郭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ans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an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ans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an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580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09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20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0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0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09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形绘制领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区域地形的瓦片集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一网络地址;将各层级影像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二网络地址;生成JSON配置文件;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读取对应的瓦片,构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二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读取各级影像服务目录,利用影像服务目录中的信息构建索引地址,根据所述索引地址读取当前视口区域各个层级的切片;依次混合所有层级的切片后输出影像,在地形网格上绘制所述影像。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海量瓦片数据的访问、索引和绘制,以及不同层级的衔接处出现了严重的图层断裂和栅格化技术难题。

Description

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形绘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三维地形可视化技术得到广泛发展和应用,其应用领域涉及军事、农业、交通、智慧城市等众多行业。
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关键技术在于三维地图的实时绘制,由于三维地图绘制具有数据结构复杂、多尺度、数据量大、交互性强的特点,难以进行统一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目前,数据处理的主流方式为对数据实现空间网格划分、建立层级由低到高、数据量由小到大的统一尺寸的瓦片数据,客户端发起请求后返回瓦片数据,客户端接收后将瓦片绘制在影像显示设备上。但是目前为了提高地图的分辨率,对瓦片的层级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层级的增加,切割得到的瓦片数量呈指数型增长,海量瓦片数据的访问、索引和绘制都是需要克服的技术难题。
其次,由于层级的增加,在同一块区域中不同层级的衔接处出现了严重的图层断裂和栅格化,在漫游过程中出现影像数据虚化或锯齿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区域地形的瓦片集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一网络地址;
将各层级影像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影像服务目录至少包括切片集、切片所在的层级、行、列以及存储地址;
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和第二网络地址中的信息生成JSON配置文件;
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一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读取对应的瓦片,构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二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读取各级影像服务目录,利用影像服务目录中的信息构建索引地址,根据所述索引地址读取当前视口区域各个层级的切片;
依次混合所有层级的切片后输出影像,在地形网格上绘制所述影像。
优选的,所述将区域地形的瓦片集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一网络地址,具体包括:
基于TMS的切分方法对地形数据进行切分,得到地形切片.terrain数据;
将所述地形切片.terrain数据存储至服务器,并发布第一网络地址。
优选的,所述将各层级影像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影像服务目录至少包括切片集、切片所在的层级、行、列以及存储地址,具体包括:
基于TMS的切分方法对各层影像数据进行切分,得到各层影像数据的切片;
计算各层级切片所在的行号和列号;
将切片、切片所在的层级、行和列存入至对应层级的影像服务目录得到存储地址,并生成xml文件;
将所述xml文件存入至服务器下,并发布第二网络地址。
优选的,所述JSON配置文件包括:对所有层级的影像进行Overlay级排序,层级越低的影像则Overlay级越低。
优选的,所述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一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读取对应的瓦片,构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具体包括:
通过图形引擎读取JSON配置文件,解析地形数据确定地理信息坐标系统;
通过虚幻引擎中的相机,读取当前视口区域并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一网络地址;
设置控制参数验证服务器和第一网络地址的媒体类型;
验证成功后,计算构建三角网格所需的顶点坐标、顶点数量、三角形数量、三角网索引、法线数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顶点坐标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瓦片集,由所述瓦片集构成若干三角网格;
由若干三角网格构建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优选的,所述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二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读取各级影像服务目录,利用影像服务目录中的信息构建索引地址,根据所述索引地址读取当前视口区域各个层级的切片,具体包括:
读取JSON配置文件,根据所述JSON配置文件创建每个层级影像对应的影像服务对象;
获取第二网络地址对应的xml文件,并将xml文件中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储至影像服务对象;
确定当前视口区域的坐标范围 [(Xmin,Ymin),(Xmax,Ymax)];
根据所述坐标范围计算出每个层级命中的切片范围以及切片的行号和列号;
至少利用所述切片的行号、列号、层级以及存储地址构建出切片的索引地址;
请求访问所述索引地址中的切片资源,访问成功后加载切片。
优选的,所述至少利用所述切片的行号、列号、层级以及存储地址构建出切片的索引地址,具体包括:
利用行号column和列号row计算得到编号n,计算方法如下:
n=2column-1-row;
利用存储地址、层级level、行号column、编号n以及切片格式构建出索引地址“存储地址\level\column\n.etx”。
优选的,所述依次混合所有层级的切片后输出影像,在地形网格上绘制所述影像,具体包括:
读取JSON数据,解析获得各个层级影像的Overlay级;
以最低Overlay级开始,混合两个相邻Overlay级的影像得到混合影像;
将混合影像再与上一级影像进行混合,直到最高Overlay级影像混合完毕,输出最终影像;
将最终影像绘制到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优选的,所述以最低Overlay级开始,混合两个相邻Overlay级的影像得到混合影像,具体包括:
低Overlay级影像作为底层,高Overlay级影像作为顶层,并采用差值法混合两级影像:
FinalColor=BottomLayer*(1-Alpha)+TopLayer*Alpha;(2)
其中,所述FinalColor表示混合后的最终颜色,BottomLayer表示底层RGB颜色,TopLayer表示顶层RGB颜色,Alpha表示顶层透明通道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瓦片存储模块:将区域地形的瓦片集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一网络地址;
影像切片存储模块:将各层级影像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影像服务目录至少包括切片集、切片所在的层级、行、列以及存储地址;
配置文件生成模块: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和第二网络地址中的信息生成JSON配置文件;
地形网格构建模块: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一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读取对应的瓦片,构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切片读取模块: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二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读取各级影像服务目录,利用影像服务目录中的信息构建索引地址,根据所述索引地址读取当前视口区域各个层级的切片;
影像绘制模块:依次混合所有层级的切片后输出影像,在地形网格上绘制所述影像。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系统,通过设置控制参数验证服务器是否为本地服务器,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传输的高效性;同时,本发明在虚幻引擎中构建索引地址访问服务器中的数据,保证了访问路径的准确性,保证对海量切片数据的调用不出错,使服务器与虚幻引擎之间的可进行快速、高效的数据衔接,满足更大的加载量。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系统,通过采用插值法对不同层级的图像数据进行融合,消除了图层断裂和栅格化,防止在漫游过程中出现影像数据虚化或锯齿状,优化了三维地图的展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的总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Overlay级排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S4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影像服务目录获取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影像资源访问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最终影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系统的模块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区域地形的瓦片集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一网络地址;
具体包括:
S11:基于TMS的切分方法对地形数据进行切分,得到地形切片.terrain数据;
S12:将所述地形切片.terrain数据存储至服务器,并发布第一网络地址。
本实施例中,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中下载全球地形数据,其中还包括各个地区的不同层级的地形数据。将地形数据按照固定的若干个比例尺切分得到瓦片,每个瓦片都保存为一个独立的.terrain文件,然后将所有的.terrain文件移植到NGINX服务器的HTML文件夹下,并发布地形数据服务的URL。
S2:将各层级影像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影像服务目录至少包括切片集、切片所在的层级、行、列以及存储地址;
具体包括:
S21:基于TMS的切分方法对各层影像数据进行切分,得到各层影像数据的切片;
本实施例采用TMS瓦片金字塔技术,将影像数据按照固定的若干个比例尺(层级),切成若干行及列的正方形切片。切片的分辨率越高则切片的层级越低,即从底层到到顶层,分辨率越来越低,但所表示的地理范围不变。
S22:计算各层级切片所在的行号和列号;
本实施例以全球影像地图、第一影像地图、第二影像地图以及第三影像地图为例,其中全球影像地图所在层级为第9层级,切分为2*49个切片,第一影像地图和第二影像地图所在层级为14层级,切分为2*414个切片,第三影像地图所在层级为第14和18层级,因此,分别切分为2*414和2*418个切片,切片的格式可以为JPG、PNG、TGA、BMP、PSD、GIF、HDR或者PIC。切分完毕后,记录每个切片的行号和列号。
S23:将切片、切片所在的层级、行和列存入至对应层级的影像服务目录得到存储地址,并生成xml文件;
根据不同的层级,将切片存入至不同的文件夹中,切片的位置索引信息存储在文件路径中。并生成一个访问地图数据的XML配置文件,该文件包括了一个具体的层级影像地图的名称、地图简要描述、地图使用的空间参考、数据覆盖的空间范围、数据的原点坐标、切片格式(包括切片大小和扩展名)、与尺度相关的地图数据集等。
S24:将所述xml文件存入至服务器下,并发布第二网络地址,具体的,将xml文件移植到NGINX服务器的HTML文件夹下,并发布影像数据服务的URL,即一个影像地图发布一个URL。
S3: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和第二网络地址中的信息生成JSON配置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JSON配置文件中包含一个地形数据的URL和若干个影像地图的URL,具体内容为:
"TerrainURL": "http://xx.xx.xx.xx:9000/terrain/d88b9f603e1f11ec842011c2770169db/layer.JSON",
"ImageURL":
[
{
"Location":"Global",
"URL":["http://xx.xx.xx.35:9000/image/tms/e291b1703e1f11ec842011c2770169db/tilemapresource.xml"],
"LEVEL": ["9"]
},
{
"Location":"***",
"URL":
["http://xx.xx.xx.35:9000/image/tms/ecf378103e1f11ec842011c2770169db/tilemapresource.xml","http://xx.xx.xx.35:9000/image/tms/caf769d0438b11ec9d0af99e560f8970/tilemapresource.xml"],
"LEVEL": ["14","18"]
},
{
"Location":"****",
"URL":
["http:// xx.xx.xx.35:9000/image/tms/f1deedf03e1f11ec842011c2770169db/tilemapresource.xml"],
"LEVEL": ["14"]
},
{
"Location":"**",
"URL":
["http://xx.xx.xx.35:9000/image/tms/fc921f60482411ecadab137332bf9c29/tilemapresource.xml"],
"LEVEL": ["14"]
}
]
}
具体的,所述JSON配置文件还包括包括:对所有层级的影像进行Overlay级排序,层级越低的影像则Overlay级越低。如图2所示的全球影像地图(global)为第9层级,在数据解析中定义为Overlay0,第三影像第 14层级被定义为Overlay1, 第三影像第18层级被定义为Overlay2,以此类推。
S4: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一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读取对应的瓦片,构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S41:通过图形引擎读取JSON配置文件,解析地形数据确定地理信息坐标系统,所述地理信息坐标系统可以为EPSG:4326、EPSG:3857或其他系统;
S42:通过虚幻引擎中的相机,得到当前视口区域,判断地形是否可见和需要加载,若是则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一网络地址;
S43:设置控制参数验证服务器和第一网络地址的媒体类型,具体的,设置一个全局变量,验证是否为本地服务器(即NGINX服务器)发布的服务,验证通过后将JSON文件的MIME类型更改为:application/vnd.quantized-mesh;
S44:验证成功后,计算构建三角网格所需的顶点坐标、顶点数量、三角形数量、三角网索引、法线数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顶点坐标数据;
S45: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瓦片集,由所述瓦片集构成若干三角网格;
S46:由若干三角网格构建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S5: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二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读取各级影像服务目录,利用影像服务目录中的信息构建索引地址,根据所述索引地址读取当前视口区域各个层级的切片;
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S51:读取JSON配置文件,根据所述JSON配置文件创建每个层级影像对应的影像服务对象;
具体的,地形每叠加一个影像服务就需要生成一个影像服务对象。解析JSON配置文件获取所有的影像服务,计算需要配置的影像服务对象。
S52:获取第二网络地址对应的xml文件,并将xml文件中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储至影像服务对象;
验证XML文件是否符合规范,在符合规范的情况下解析XML文件中的数据,并将所述数据存储至影像服务对象中。
如图5所示,S53:确定当前视口区域的坐标范围[(Xmin,Ymin),(Xmax,Ymax)],即当前屏幕显示器的左上角坐标(Xmin,Ymin)和右下角坐标(Xmax,Ymax);
S54:根据所述坐标范围计算出每个层级命中的切片范围以及切片的行号和列号;
具体的,采用下述公式(1)可计算出切片的行列号:
Figure 319727DEST_PATH_IMAGE001
;(1)
其中,所述X表示为经度、Y表示为维度,level表示为所在层级,column表示为行号,row表示为列号。
由此,最小切片的行号和列号为:
Figure 49786DEST_PATH_IMAGE002
最大切片的行号和列号为:
Figure 984244DEST_PATH_IMAGE003
从而计算得出在当前视口中切片的以下数据:
总行数为Ct=(Cmax-Cmin+1);
总列数为Rt=(Rmax-Rmin+1);
切片总数目T=Ct*Rt
定义命中的切片范围为:
{[Cmin,Cmax],[Rmin,Rmax]}。
S55:至少利用所述切片的行号、列号、层级以及存储地址构建出切片的索引地址;
具体的,利用行号column和列号row计算得到编号n,计算方法如下:
n=2column-1-row;(2)
利用存储地址、层级level、行号column、编号n以及切片格式构建出索引地址“存储地址\level\column\n.etx”,例如:D:\Data\Earth\Image\YX_18\2\3\2.PNG。
S56:请求访问所述索引地址中的切片资源,访问成功后加载切片。
具体的,创建HTP请求访问第二网络地址上的影像数据,若请求成功则验证切片格式是否属于JPG、PNG、TGA、BMP、PSD、GIF、HDR、PIC格式中的一种。验证成功后标记切片是否能被加载,若无法加载则返回一张空图片。
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视口区域中可能存在多个不同地区的影像数据,以及不同层级的影像数据。
S6:依次混合所有层级的切片后输出影像,在地形网格上绘制所述影像;
本实施例中,将获取到的切片构建为多个层级影像,再将多个层级影像混合得到一张影像,最后绘制到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中;
具体包括:
S61:读取JSON数据,解析获得各个层级影像的Overlay级;
S62:以最低Overlay级开始,混合两个相邻Overlay级的影像得到混合影像;
具体包括:
将低Overlay级影像作为底层,高Overlay级影像作为顶层,并采用差值法混合两层影像:
FinalColor=BottomLayer*(1-Alpha)+TopLayer*Alpha;(3)
其中,所述FinalLayer表示混合后的最终颜色,BpttomLayer表示底层RGB颜色,TopLayer表示顶层RGB颜色,Alpha表示顶层透明通道值。
当Alpha为0时,则使用底层影像;当为1.0,则使用顶层影像。当Alpha介于0.0与1.0之间,利用公式(3)计算出最终颜色作为最终影像。
S63:将混合影像再与上一级影像进行混合,直到最高Overlay级影像混合完毕,输出最终影像,最终图像如图6所示;
S64:将最终影像绘制到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本实施例中,将多层级的影像混合成为一张影像之后,再绘制到地形网格上,得到的影像贴图精度高、过渡平滑。
实施例2
请参阅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瓦片存储模块:将区域地形的瓦片集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一网络地址;
影像切片存储模块:将各层级影像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影像服务目录至少包括切片集、切片所在的层级、行、列以及存储地址;
配置文件生成模块: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和第二网络地址中的信息生成JSON配置文件;
地形网格构建模块: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一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读取对应的瓦片,构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切片读取模块: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二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读取各级影像服务目录,利用影像服务目录中的信息构建索引地址,根据所述索引地址读取当前视口区域各个层级的切片;
影像绘制模块:依次混合所有层级的切片后输出影像,在地形网格上绘制所述影像。
实施例3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绘制设备,下文描述的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设备与上文描述的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输入/输出(I/O)接口,以及通信组件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用于控制该电子设备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OD客流预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子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子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或通过通信组件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为处理器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用于该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
实施例4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下文描述的一种可读存储介质与上文描述的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的步骤。
该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将区域地形的瓦片集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一网络地址;
将各层级影像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影像服务目录至少包括切片集、切片所在的层级、行、列以及存储地址;
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和第二网络地址中的信息生成JSON配置文件;
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一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读取对应的瓦片,构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二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读取各级影像服务目录,利用影像服务目录中的信息构建索引地址,根据所述索引地址读取当前视口区域各个层级的切片;
依次混合所有层级的切片后输出影像,在地形网格上绘制所述影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区域地形的瓦片集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一网络地址,具体包括:
基于TMS的切分方法对地形数据进行切分,得到地形切片.terrain数据;
将所述地形切片.terrain数据存储至服务器,并发布第一网络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层级影像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影像服务目录至少包括切片集、切片所在的层级、行、列以及存储地址,具体包括:
基于TMS的切分方法对各层影像数据进行切分,得到各层影像数据的切片;
计算各层级切片所在的行号和列号;
将切片、切片所在的层级、行和列存入至对应层级的影像服务目录得到存储地址,并生成xml文件;
将所述xml文件存入至服务器下,并发布第二网络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JSON配置文件包括:对所有层级的进行Overlay级排序,层级越低的影像则Overlay级越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一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读取对应的瓦片,构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具体包括:
通过图形引擎读取JSON配置文件,解析地形数据确定地理信息坐标系统;
通过虚幻引擎中的相机,读取当前视口区域并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一网络地址;
设置控制参数验证服务器和第一网络地址的媒体类型;
验证成功后,计算构建三角网格所需的顶点坐标、顶点数量、三角形数量、三角网索引、法线数据、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顶点坐标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瓦片集,由所述瓦片集构成若干三角网格;
由若干三角网格构建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二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读取各级影像服务目录,利用影像服务目录中的信息构建索引地址,根据所述索引地址读取当前视口区域各个层级的切片,具体包括:
读取JSON配置文件,根据所述JSON配置文件创建每个层级影像对应的影像服务对象;
获取第二网络地址对应的xml文件,并将xml文件中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储至影像服务对象;
确定当前视口区域的坐标范围[(Xmin,Ymin),(Xmax,Ymax)];
根据所述坐标范围计算出每个层级命中的切片范围以及切片的行号和列号;
至少利用所述切片的行号、列号、层级以及存储地址构建出切片的索引地址;
请求访问所述索引地址中的切片资源,访问成功后加载切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利用所述切片的行号、列号、层级以及存储地址构建出切片的索引地址,具体包括:
利用行号column和列号row计算得到编号n,计算方法如下:
n=2column-1-row;
利用存储地址、层级level、行号column、编号n以及切片格式构建出索引地址“存储地址\level\column\n.etx”。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次混合所有层级的切片后输出影像,在地形网格上绘制所述影像,具体包括:
读取JSON数据,解析获得各个层级影像的Overlay级;
以最低Overlay级开始,混合两个相邻Overlay级的影像得到混合影像;
将混合影像再与上一级影像进行混合,直到最高Overlay级影像混合完毕,输出最终影像;
将最终影像绘制到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最低Overlay级开始,混合两个相邻Overlay级的影像得到混合影像,具体包括:
将低Overlay级影像作为底层,高Overlay级影像作为顶层,并采用差值法混合两级影像:
FinalColor=BottomLayer*(1-Alpha)+TopLayer*Alpha
其中,所述FinalColor表示混合后的最终颜色,BottomLayel表示底层RGB颜色,TopLayel表示顶层RGB颜色,Alpha表示顶层透明通道值。
10.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瓦片存储模块:将区域地形的瓦片集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一网络地址;
影像切片存储模块:将各层级影像的影像服务目录存入服务器,发布第二网络地址,其中所述影像服务目录至少包括切片集、切片所在的层级、行、列以及存储地址;
配置文件生成模块:根据第一网络地址和第二网络地址中的信息生成JSON配置文件;
地形网格构建模块: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一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一网络地址读取对应的瓦片,构建当前视口区域的地形网格;
切片读取模块:获取当前视口区域的第二网络地址,根据所述第二网络地址读取各级影像服务目录,利用影像服务目录中的信息构建索引地址,根据所述索引地址读取当前视口区域各个层级的切片;
影像绘制模块:依次混合所有层级的切片后输出影像,在地形网格上绘制所述影像。
CN202210458025.0A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8209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8025.0A CN114820967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58025.0A CN114820967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0967A true CN114820967A (zh) 2022-07-29
CN114820967B CN114820967B (zh) 2022-09-27

Family

ID=82510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58025.0A Active CN114820967B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209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84444A (zh) * 2023-03-21 2023-04-1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体数据全局光照的光照信息缓存计算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6286A (zh) * 2017-12-07 2018-12-25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一种彩色地形图生产与发布方法
CN110059143A (zh) * 2019-03-04 2019-07-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瓦片数据的地图绘制方法
CN111159322A (zh) * 2019-12-17 2020-05-15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动态切片及服务端缓存的方法
CN111354084A (zh) * 2020-02-26 2020-06-30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瓦片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CN111429560A (zh) * 2020-04-14 2020-07-17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三维地形服务融合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3112579A (zh) * 2021-04-13 2021-07-13 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21059A (zh) * 2021-11-09 2022-02-08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下载离线数字地图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8338A (zh) * 2021-11-11 2022-02-15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量离散区域栅格影像数据处理和发布方法
CN114170360A (zh) * 2021-11-30 2022-03-11 埃洛克航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种地形数据的合并渲染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6286A (zh) * 2017-12-07 2018-12-25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苏州研究院 一种彩色地形图生产与发布方法
CN110059143A (zh) * 2019-03-04 2019-07-26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 一种基于遥感影像瓦片数据的地图绘制方法
CN111159322A (zh) * 2019-12-17 2020-05-15 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地图动态切片及服务端缓存的方法
CN111354084A (zh) * 2020-02-26 2020-06-30 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瓦片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CN111429560A (zh) * 2020-04-14 2020-07-17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三维地形服务融合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3112579A (zh) * 2021-04-13 2021-07-13 苍穹数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21059A (zh) * 2021-11-09 2022-02-08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下载离线数字地图的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8338A (zh) * 2021-11-11 2022-02-15 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海量离散区域栅格影像数据处理和发布方法
CN114170360A (zh) * 2021-11-30 2022-03-11 埃洛克航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适用于多种地形数据的合并渲染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聪仁等: ""基于Geotrellis的遥感影像数据存储与检索模型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84444A (zh) * 2023-03-21 2023-04-1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体数据全局光照的光照信息缓存计算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0967B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7769B (zh) 多层级地图瓦片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69285B (zh) 基于三维高精地图切片的地图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038249B (zh) 一种全球一张图数据存储组织方法及调用方法
EP2209092A1 (en) Method for unified visualisation of heterogeneous datasets
JP2010504560A (ja) デジタル地図上にグラフィック・オブジェクトを表示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4020756B (zh) 遥感影像实时地图服务发布方法和装置
US8941652B1 (en) Incremental surface hole filling
CN111090716A (zh) 矢量瓦片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59209A (zh) 房源信息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20967B (zh) 一种分层影像数据实时绘制方法及系统
Fernández et al. 3D-Monitoring Big Geo Data on a seaport infrastructure based on FIWARE
Zhou et al. Customizing visualization in three-dimensional urban GIS via web-based interaction
CN113963077A (zh) 栅格划分方法、栅格划分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538468B (zh) 基于svg格式构建高清卫星地图矢量切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66853B (zh) 一种遥感影像的管理方法
CN116737852A (zh) 一种基于矢量瓦片数据的矢量绘图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20170083183A1 (en) Multiple resolution non-linear terrain mapping system
Suárez et al. Managing and 3D visualization of real-time big geo-referenced data from Las Palmas port through a flexible open source computer architecture
KR20220147183A (ko) 정원 및 관련 산림 문화 자원 지도 서비스 방법
US20150143301A1 (en) Evaluating Three-Dimension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 Using A Divided Bounding Area
Hu et al. Geospatial web service for remote sensing data visualization
CN112395445A (zh) 矢量数据在线计算方法和装置
JPWO2020196308A1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画像処理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6293809A (ja) 図形データ処理装置
US2023002445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riable multi-channel and multi-dimensional data generation and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