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5408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5408B
CN114815408B CN202210391083.6A CN202210391083A CN114815408B CN 114815408 B CN114815408 B CN 114815408B CN 202210391083 A CN202210391083 A CN 202210391083A CN 114815408 B CN114815408 B CN 1148154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area
pixel
main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10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5408A (zh
Inventor
吴万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910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540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8487 priority patent/WO202319735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54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54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54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54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2Compensation of deficiencies in the appearance of colou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47Flicker reduction other than flicker reduction circuits used for single beam cathode-ray tub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及设置在第二基板一侧的电极,电极包括主电极和次电极,主电极围绕且与次电极间隔设置,主电极接入第一电压信号,次电极接入第二电压信号,以使主电极与次电极对应区域内的液晶的偏转角度不同,有效改善多畴液晶显示面板色偏的问题,并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面板的设计及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面板制备工艺等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面板及装置的性能及质量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轻薄、省电、辐射较小等众多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显示领域。如液晶电视、移动电话计算机屏幕或电脑屏幕等,在显示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现有技术中,为了降低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并提高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其通常采用多畴(multi domain),如8畴显示的像素设计,在同一个子像素的主像素区域(main)内设置4个液晶畴,并在该次像素区域(sub)内设置4个液晶畴,从而实现液晶分子的偏转,并达到改善色偏的目的。但是,在上述多畴显示技术中,一个子像素的主像素区与次像素区内对应的液晶偏转极性都是相同的,无法使得主区与次区内的液晶在一帧画面内实现不同方向以及极性的偏转,进而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出现闪烁(flicker)的问题,降低了显示面板的显示画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制备形成的多畴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内部的液晶无法实现不同角度的偏转,进而导致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容易出现色偏等显示问题,并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不利于显示面板综合性能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有效的改善显示面板在画面显示时容易出现色偏以及闪烁等显示问题,并有效的提高显示面板的综合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法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像素显示区域,所述像素显示区域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且所述像素单元内设置有像素电极;以及,
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对盒设置,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电极,每个所述电极与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述像素电极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电极包括主电极以及次电极,所述主电极围绕且与所述次电极间隔设置,其中,所述主电极接入第一电压信号,所述次电极接入第二电压信号,以使位于所述主电极区域内的液晶的偏转方向与位于所述次电极区域内的液晶的偏转方向不同。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位于所述主电极区域内的液晶在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下具有第一偏转方向,位于所述次电极区域内的液晶在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下具有第二偏转方向,其中,所述第一偏转方向小于所述第二偏转方向。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偏转方向对应的偏转角度为0.8°~1.0°,所述第二偏转方向对应的偏转角度为1.2°~1.4°。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像素显示区域包括主像素区域和次像素区域,所述主像素区域设置在所述次像素区域的至少一侧,其中,所述主电极和所述次电极均对应所述主像素区域和所述次像素区域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主电极包括第一主电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电极一侧的第二主电极,所述第一主电极和所述第二主电极在所述主像素区域和所述次像素区域内分别形成第一空白区和第二空白区。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空白区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像素区域和所述次像素区域的中心区域处,且所述第一空白区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空白区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主电极中还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第一空白区和所述第二空白区通过所述连接槽相贯通。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连接槽的宽度为10um-22um。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次电极包括第一次电极和第二次电极,所述第一次电极和所述第二次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空白区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内,且所述第一次电极和所述第二次电极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的连接电极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二次电极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次电极的面积。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空白区内设置的所述第一次电极的面积与所述主像素区域内对应的所述主电极的面积之比为1:3。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第二空白区内设置的所述第二次电极的面积与所述次像素区域内对应的所述主电极的面积之比为1:3。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电极和所述次电极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主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与所述次电极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中,该显示面板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电极,其中,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靠近第一基板的一侧。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电极包括主电极和次电极,主电极围绕且与次电极间隔设置,主电极接入第一电压信号,次电极接入第二电压信号,其中第一电压信号与第二电压信号不同,通过不同大小的第一电压值与第二电压值,以对不同区域内的液晶分子进行作用,并使对应区域内的液晶发生不同方向角度的偏转。从而改善多畴液晶显示面板在画面显示时,容易出现色偏,显示质量较差等显示问题,并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更显而易见。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多畴显示面板对应的像素电路总体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显示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畴像素区域中的视角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在电极作用下的偏转立体效果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次像素区域内液晶的作用效果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液晶偏转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下文的公开提供了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下文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随着显示面板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显示面板的质量以及显示效果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多畴显示面板对应的像素电路总体架构图。在显示面板显示区域对应的像素显示区中,多个子像素阵列排列,如在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内M*N的阵列进行排布。每一子像素均分为主像素(Main)区103和次像素(Sub)区104,对应于每一行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扫描信号线100,对应于每一列子像素分别设置一条数据信号线101,扫描信号线100和数据信号线101同时电性连接每一个子像素,并提供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至对应行或者列中的子像素的主像素区103与次像素区104。
当上述像素电路工作时,分别向对应的子像素提供驱动电压,由于主像素区103与次像素区104所提供的主数据信号电压与次数据信号电压的极性相同,在同一帧画面中,施加在同一子像素内主像素区103与次像素区104上的电压极性相同,液晶的偏转角度相同,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时,会出现一定的色偏问题,进而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有效的改善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容易出现色偏,显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并提高显示面板的综合性能。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200、第二基板201、液晶层203以及电极202。
具体的,第一基板200与第二基板201相对设置,液晶层203设置在第一基板200与第二基板201之间对应的区域内,同时,电极202设置在第二基板201靠近第一基板200的一侧。优选的,可将该电极202设置在第二基板201与第一基板200相对的侧面上。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基板200优选为阵列基板,第二基板201优选为彩膜基板,在阵列基板上设置有多个薄膜晶体管,并在阵列基板上设置像素电极,该像素电极可按照常规的像素电极结构进行设置。同时,在第一基板200与第二基板201对应的显示区域内,其被分割成多个像素显示区域20,在该像素显示区域20内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其中,该像素单元内设置有像素电极。该像素电极对应设置在像素显示区域20内,多个像素显示区域20构成显示面板的发光显示区。
其中,第二基板201与第一基板200对盒设置,在该第二基板201朝向第一基板20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电极202。每个电极202与每个像素单元中的像素电极对应设置。即该电极202与该像素显示区域20对应设置,从而向像素显示区域20内的薄膜晶体管提供驱动信号。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像素显示区域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以及图2,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像素显示区域20内,多个子像素阵列设置。同时,每一个子像素对应的像素显示区域20还包括主像素区域103以及次像素区域104。主像素区域103设置在次像素区域104的至少一侧。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每个主像素区域103和次像素区域104内均分割成4个区域,4个区域内分别对应4个液晶畴,从而形成8畴显示面板。优选的还可设置为其他数目的液晶畴,这里不再详细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电极实现对不同畴对应区域内的液晶进行控制。具体的,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在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极202时,电极202与显示面板的像素显示区域对应设置。其中,电极202包括主电极402以及次电极403。主电极402与次电极403相间隔设置,该主电极与次电极之间相互不接触,且该次电极403设置在主电极402的内部,即在每个像素显示区域内,该主电极402围绕次电极403设置,以便对不同的电极进行控制,并达到对显示面板显示效果的调控。
优选的,在设置主电极402和次电极403时,主电极402内设置有避让间隙,从而保证主电极和次电极之间不相互接触。同时,主电极402对应设置在主像素区域和次像素区域内,次电极403也对应设置在主像素区域和次像素区域内。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公共电极400以及第二公共电极401。其中,第一公共电极400和第二公共电极401分别设置在主电极402以及次电极403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主电极402通过对应的电极引线与第二公共电极401电连接,该次电极403通过对应的另一电极引线与第一公共电极400电连接。即该第二公共电极401向该主电极402提供第一电压信号,该第一公共电极400向该次电极403提供第二电压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不同。当对显示面板内的液晶进行作用时,通过第一公共电极400和第二公共电极401分别向次电极403和主电极402提供不同的工作电压。
由于主电极402和次电极403上具有不同的电压值,因此,对应区域内所形成的电场就会存在区别。本申请实施例中,位于该主电极对应区域内的液晶在第一电压信号下具有第一偏转方向,位于该次电极对应区域内的液晶在第二电压信号下具有第二偏转方向。当其对液晶作用时,会使得不同区域内的液晶,如主像素区域103或者次像素区域104内不同位置处的液晶所处的电场强度不同,进而在不同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不同角度的偏转,从而实现降低显示面板色偏,并改善显示效果的目的。优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偏转方向可小于第二偏转方向,从而通过不同的偏转方向的液晶对不同区域内的光线进行调节,而保证整个像素显示区域显示效果的一致性。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主电极402以第一主电极4021和第二主电极4022,次电极403以第一次电极4031和第二次电极4032为例进行说明。
优选的,次电极403设置在第一主电极4021和第二主电极4022之间,并与两侧的主电极相间隔,且不互相接触。同时,第一主电极4021和第二主电极4022相对该次电极403对称设置。第一主电极4021与第二主电极4022在主像素区域103和次像素区域104内分别形成有第一空白区60和第二空白区61。本申请实施例中,主像素区域103的面积可小于次像素区域104的面积。优选的,主像素区域103与次像素区域104之间的面积比为2:3,以对不同像素区域内对应的电极大小进行调控。同时,其形成的第一空白区60的面积可小于第二空白区61的面积。
进一步的,该第一空白区60和第二空白区61的形状可设置为相同的形状,如均设置为矩形、方形、圆形以及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这里不做具体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两空白区均以矩形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空白区60和第二空白区61可设置在主像素区域和次像素区域的中心区域附近。从而保证在对不同像素区域内的液晶进行控制时,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以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次电极403包括第一次电极4031和第二次电极4032。其中,第一次电极4031设置在主像素区域103内,第二次电极4032设置在次像素区域104内。同时,该第一次电极4031对应设置在第一空白区60内,第二次电极4032对应设置在第二空白区61内。且第一次电极4031与第二次电极4032之间不接触。
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第一次电极4031与第二次电极4032均设置为矩形结构,且第一次电极4031的面积小于第二次电极4032的面积,优选的,第一次电极4031与第二次电极4032之间的面积比可设置为2:3。
优选的,该电极还设置有一连接槽50。连接槽50连接第一空白区60和第二空白区61。该连接槽50可包括多段,多段对应的与不同的空白区连通。如连接槽51与第一空白区60的一侧连接,连接槽52同时与第一空白区60和第二空白区61连接,同时,连接槽54与第二空白区61的一侧连接。从而形成该次像素电极的排布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其连接槽51、连接槽52以及连接槽54的宽度可设置为相同。优选的,该宽度设置为10um-22um,以保证不同电极之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精确的对不同区域内的液晶进行调控。
同时,第一次电极4031和第二次电极4032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电极501,连接电极501设置在对应的连接槽内,从而使得不同的第二次电极4032之间电性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电极501与两侧的第一主电极4021和第二主电极4022之间的间距距离设置为4um-10um,从而防止不同主干电极之间容易出现短路以及相互干扰的问题,并达到保证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的目的。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该电极具有较好的调控效果,在设置主像素区域103和次像素区域104内的不同电极时,在主像素区域103内,第一空白区60内的第一次电极4031的面积与该区域内的第一主电极4021或者第二主电极4022的面积之比为1:3。同时,在次像素区域104内,第二空白区61内的第二次电极4032的面积与该区域内的第一主电极4021或者第二主电极4022的面积之比为1:3。或者上述不同的电极之间的面积比设置为其他数量关系,具体的,可根据实际产品的显示效果进行设置,这里不做具体限定。
优选的,上述空白区的形状以及对应的次电极的形状还可设置为其他形状,同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白区的数量也可根据实际产品进行设定。
具体的,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畴像素区域中的视角示意图。在该多畴像素区域内,该区域对应的上下、左右位置处的视角较好,而在区域6、区域7、区域8以及区域9内,根据其等效示意图可知其视角较差。而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上述视角较差区域内设置有不同的电极,该电极可接入不同的电压信号,通过不同的电压信号以该区域内的液晶进行调控,进而改善显示效果,并提高其视角可视化。
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液晶在电极作用下的偏转立体效果示意图。当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极结构时,由于主电极接入第一电压信号,次电极接入第二电压信号,第一电压信号与第二电压信号不同。因此当液晶发生偏转时,会对应的形成第一角度偏转液晶和第二角度偏转液晶。其中,该第一角度偏转液晶的偏转角为θA,对应于主电极所在区域;第二角度偏转液晶的偏转角度为θB,对应于次电极所在区域。此时,两种不同角度的液晶会对光线产生不同的作用,进而可对全视野范围内的视角进行补偿,从而有效的改善了显示面板在某些区域内视角视野较差的问题,并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
进一步的,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次像素区域内液晶的作用效果示意图。该区域以次像素区域104为例进行说明,在该次像素区域104的中心区域处设置有第二空白区61,且在该第二空白区61对应位置膜层上设置有第二次电极,并在其他区域内设置有主电极。当向主电极和次电极提供不同的电压信号时,会在不同的区域内形成不同的电场大小。
优选的,该次电极上提供第二电压信号,主电极上提供第一电压信号,且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值。此时,次电极对应区域内的电场强度大于主电极对应区域内的电场强度。液晶在主电极和次电极的作用下会发生不同角度的偏转,最终使得第二空白区61内的液晶偏转的角度大于其他区域内的液晶偏转角度。以有效的对像素区域内的显示效果进行改善。
对应的,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液晶偏转示意图。结合图6-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显示区域内,其主电极作用的液晶区域为第一区域80,其次电极作用的液晶区域为第二区域81。此时,可知,第二区域81内的液晶偏转角度大于第一区域80内的液晶的偏转角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区域80内,液晶的第一偏转方向对应的偏转角度为0.8°~1.0°,优选为0.9°。在第二区域81内,其液晶的第二偏转方向对应的偏转角度为1.2°~1.4°,优选为1.3°。从而对不同区域内的液晶进行控制,使不同像素畴内的液晶发生不同程度的倾斜,进而改善视角色偏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制备主电极和次电极时,可通过黄光制程工艺进行制备,并最终得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的电极结构。
同时,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且该显示面板内部设置有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极结构,该电极包括主电极和次电极,主电极接入第一电压信号,次电极接入第二电压信号,且该第一电压信号好第二电压信号不同,进而通过不同的电压信号以对不同像素畴区域内的液晶进行控制,并减小显示面板的色偏,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进一步的,该显示装置可为:OLED面板、手机、电脑、电子纸、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其具体类型不做具体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包括像素显示区域,所述像素显示区域包括阵列排布的像素单元,且所述像素单元内设置有像素电极,所述像素显示区域包括主像素区域和次像素区域,所述主像素区域设置在所述次像素区域的至少一侧;以及,
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对盒设置,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电极,每个所述电极与每个所述像素单元中的所述像素电极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电极包括主电极以及次电极,所述主电极围绕且与所述次电极间隔设置,主电极对应设置在所述主像素区域和所述次像素区域内,所述次电极也对应设置在所述主像素区域和所述次像素区域内,其中,所述主电极接入第一电压信号,所述次电极接入第二电压信号,以使位于所述主电极区域内的液晶的偏转方向与位于所述次电极区域内的液晶的偏转方向不同;
所述主电极包括第一主电极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主电极一侧的第二主电极,所述第一主电极和所述第二主电极在所述主像素区域和所述次像素区域内分别形成第一空白区和第二空白区,所述第一空白区和所述第二空白区通过连接槽相贯通;
所述次电极包括第一次电极和第二次电极,所述第一次电极和所述第二次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空白区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内,且所述第一次电极和所述第二次电极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槽内的连接电极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次电极与所述第二次电极的面积比设置为2:3;
所述第一空白区内设置的所述第一次电极的面积与所述主像素区域内对应的所述主电极的面积之比为1:3,所述第二空白区内设置的所述第二次电极的面积与所述次像素区域内对应的所述主电极的面积之比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电极区域内的液晶在所述第一电压信号下具有第一偏转方向,位于所述次电极区域内的液晶在所述第二电压信号下具有第二偏转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偏转方向小于所述第二偏转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转方向对应的偏转角度为0.8°~1.0°,所述第二偏转方向对应的偏转角度为1.2°~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白区和所述第二空白区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像素区域和所述次像素区域的中心区域处,且所述第一空白区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空白区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宽度为10um-22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公共电极和第二公共电极,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电极和所述次电极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主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与所述次电极电连接。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为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210391083.6A 2022-04-14 2022-04-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8154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1083.6A CN114815408B (zh) 2022-04-14 2022-04-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CT/CN2022/088487 WO2023197358A1 (zh) 2022-04-14 2022-04-22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1083.6A CN114815408B (zh) 2022-04-14 2022-04-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5408A CN114815408A (zh) 2022-07-29
CN114815408B true CN114815408B (zh) 2023-09-26

Family

ID=825374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1083.6A Active CN114815408B (zh) 2022-04-14 2022-04-14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5408B (zh)
WO (1) WO2023197358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1655A (zh) * 2006-12-19 2007-08-22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17842A (zh) * 2012-01-20 2013-07-2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
CN104076563A (zh) * 2014-07-23 2014-10-01 吴健辉 一种液态晶体监视器
CN104808401A (zh) * 2015-04-15 2015-07-2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05372892A (zh) * 2015-12-17 2016-03-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6292084A (zh) * 2016-08-26 2017-01-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7020431U (zh) * 2017-10-17 2018-0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像素设计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8957875A (zh) * 2018-09-10 2018-12-0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画素结构与液晶显示装置
CN110908195A (zh) * 2019-11-21 2020-03-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极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11221194A (zh) * 2019-12-12 2020-06-0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3176689A (zh) * 2021-04-12 2021-07-2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077571A (ko) * 2004-01-28 2005-08-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도메인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201478A (zh) * 2006-12-13 2008-06-18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20120075331A (ko) * 2010-12-28 2012-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249498B (zh) * 2016-10-18 2019-07-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结构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6597763A (zh) * 2016-12-02 2017-04-2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液晶显示面板
CN112198725B (zh) * 2020-10-22 2022-07-1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12327544A (zh) * 2020-11-05 2021-02-05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21655A (zh) * 2006-12-19 2007-08-22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多畴垂直取向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217842A (zh) * 2012-01-20 2013-07-24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
CN104076563A (zh) * 2014-07-23 2014-10-01 吴健辉 一种液态晶体监视器
CN104808401A (zh) * 2015-04-15 2015-07-2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
CN105372892A (zh) * 2015-12-17 2016-03-0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6292084A (zh) * 2016-08-26 2017-01-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07020431U (zh) * 2017-10-17 2018-0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型像素设计的液晶显示面板
CN108957875A (zh) * 2018-09-10 2018-12-0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画素结构与液晶显示装置
CN110908195A (zh) * 2019-11-21 2020-03-24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电极以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11221194A (zh) * 2019-12-12 2020-06-0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3176689A (zh) * 2021-04-12 2021-07-2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5408A (zh) 2022-07-29
WO2023197358A1 (zh) 2023-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68492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277033B (en) Method of driv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48636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in-plane switching mode having a pair of switching devices in one pixel region
US10545386B2 (en) Display panel including touch signal lines arranged in different column spacing regions,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2193244B (zh) 显示器件和电子装置
CN112748616A (zh)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EP2757411B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3741107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5182620B (zh) 像素结构及驱动方法、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TWI574245B (zh) 顯示器及其畫素結構
CN112198725B (zh) 彩膜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US2020031951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N115268153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415853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panel
US20230141490A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815408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98340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having three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s for forming electric fields
US10229935B2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having plurality of subpixel electrodes formed in plurality of columns
TWI406038B (zh) 應用具有極性延伸部之畫素之多域垂直配向液晶顯示器
CN101592835B (zh) 像素结构、主动组件数组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US11768412B2 (en)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398326A (zh) 像素单元、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US20240192551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5373189B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驱动电路
CN115202117B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和驱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