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6606A - 烘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烘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6606A
CN114806606A CN202210628953.7A CN202210628953A CN114806606A CN 114806606 A CN114806606 A CN 114806606A CN 202210628953 A CN202210628953 A CN 202210628953A CN 114806606 A CN114806606 A CN 1148066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oven
pipeline
flue
branch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895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列
宋明江
韩克明
韩冬
印文宝
金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tai Yongchu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tai Yongchu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tai Yongchu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tai Yongchu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2895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66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66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66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17/00Preheating of coke ove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3/00Coke ovens with vertical chambers
    • C10B3/02Coke ovens with vertical chambers with heat-exchange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41/00Safety devices, e.g. signalling or controlling devices for use in the discharge of cok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烘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烘炉系统包括煤气管路,煤气管路包括煤气主管路、机侧煤气分管路、焦侧煤气分管路、机侧煤气支管路以及焦侧煤气支管路,其中,机侧煤气支管路的数量、焦侧煤气支管路的数量均与炭化室的数量相同;煤气主管路的进口用于与煤气提供单元连接;煤气主管路的出口与机侧煤气分管路的进口连接,机侧煤气分管路的出口与机侧煤气支管路的进口连接,机侧煤气支管路的出口用于与炭化室的机侧炉门的烘炉孔连接;煤气主管路的出口还与焦侧煤气分管路的进口连接,焦侧煤气分管路的出口与焦侧煤气支管路的进口连接,焦侧煤气支管路的出口用于与炭化室的焦侧炉门的烘炉孔连接。

Description

烘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焦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烘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焦炉的烘炉是焦炉开工投产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焦炉主要由硅砖、粘土砖、耐火泥等砌筑而成,烘炉就是把已经砌好并安装了护炉设备的冷态焦炉由常温逐步加热到能够装煤的温度,烘炉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焦炉投产后的运行及焦炉使用寿命。由于立式热回收焦炉的结构样式与常规焦炉和卧式热回收焦炉存在本质的区别,而且如果烘炉过程中焦炉升温不均匀,会影响焦炉砌体的结构稳定性,故如何保证立式热回收焦炉在烘炉过程中升温均匀,进而保证焦炉砌体的结构稳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以保证焦炉烘炉过程中升温均匀,从而提高焦炉砌体的结构稳定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烘炉系统,应用于立式热回收焦炉,所述立式热回收焦炉包括炭化室,所述烘炉系统包括煤气管路,所述煤气管路包括煤气主管路、机侧煤气分管路、焦侧煤气分管路、机侧煤气支管路以及焦侧煤气支管路,其中,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的数量、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的数量均与所述炭化室的数量相同;
所述煤气主管路的进口用于与煤气提供单元连接;
所述煤气主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机侧煤气分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机侧煤气分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的出口用于与所述炭化室的机侧炉门的烘炉孔连接;
所述煤气主管路的出口还与所述焦侧煤气分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焦侧煤气分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的出口用于与所述炭化室的焦侧炉门的烘炉孔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烘炉系统,包括煤气管路,煤气管路包括煤气主管路、机侧煤气分管路、焦侧煤气分管路、机侧煤气支管路以及焦侧煤气支管路,且机侧煤气支管路的数量、焦侧煤气支管路的数量均与炭化室的数量相同,烘炉过程中,煤气提供单元提供的煤气先进入煤气主管路,再依次经过机侧煤气分管路、机侧煤气支管路,经炭化室的机侧炉门的烘炉孔进入炭化室内,同时煤气依次经过焦侧煤气分管路、焦侧煤气支管路,经炭化室的焦侧炉门的烘炉孔进入炭化室内,进入炭化室内的煤气和自烘炉孔风门处进入的空气燃烧,以进行焦炉的烘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烘炉系统,煤气可以同时经焦炉的机侧和焦侧的煤气管路进入每个炭化室内与空气燃烧,保证焦炉烘炉过程中升温均匀,从而提高焦炉砌体的结构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烘炉系统,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炉系统还包括流量计、压力变送器及火焰检测器,所述流量计、所述压力变送器设置在所述煤气主管路上,所述火焰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烘炉孔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炉系统还包括调压阀、主管煤气切断阀及支管煤气切断阀,所述调压阀、所述主管煤气切断阀设置在所述煤气主管路上,所述支管煤气切断阀设置在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以及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上。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炉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调压阀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压力变送器配置为检测所述煤气主管路的压力并将压力值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配置为在所述压力值降低时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变化以使压力恢复至设定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炉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还配置为在所述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管煤气切断阀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还配置为在所述压力值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值时控制所述主管煤气切断阀关闭,同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火焰检测器、所述支管煤气切断阀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火焰检测器配置为检测所述炭化室内的火焰强度并将强度值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配置为在所述强度值低于预设值时控制相应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或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上的所述支管煤气切断阀关闭,同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烘炉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炭化室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炭化室内的温度并将温度值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压阀为电动阀门,所述主管煤气切断阀、所述支管煤气切断阀为气动切断阀或电动切断阀。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烘炉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烘炉系统,所述烘炉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
提供煤气,并先将煤气引入所述煤气主管路,使煤气依次进入所述机侧煤气分管路、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使煤气通过机侧炉门的烘炉孔进入炭化室,同时,使煤气依次进入所述焦侧煤气分管路、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使煤气通过焦侧炉门的烘炉孔进入炭化室;
使进入炭化室内的煤气和自烘炉孔的风门处通入的空气在炭化室内燃烧产生烟气,并使烟气经过与炭化室、燃烧室的立火道连通的跨越孔进入立火道,再经过与立火道、换热室的烟气道连通的斜道进入烟气道,最后由烟气道进入烟道,经烟道排出;
当炭化室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调节烘炉孔处风门的开度,以逐渐减少通入炭化室内的空气量,使通入炭化室内的煤气不完全燃烧,并使煤气通过跨越孔进入立火道,同时,打开换热室的第一空气道处的风门,并调节风门的开度,以逐渐向第一空气道内通入空气,使第一空气道内的空气被相邻烟气道内的烟气预热,使预热后的空气经过第二空气道进入立火道与煤气燃烧产生烟气;使烟气经过斜道进入烟气道,最后由烟气道进入烟道,经烟道排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烘炉系统的运行方法,煤气可以同时经焦炉的机侧和焦侧的煤气管路进入每个炭化室内与空气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跨越孔、立火道、斜道、烟气道,后经烟道排出,烟气为焦炉升温提供热量,使焦炉按照既定烘炉计划进行升温,保证焦炉烘炉过程中升温均匀,从而提高焦炉砌体的结构稳定性,而且,焦炉烘炉后期,通入炭化室的煤气不完全燃烧,进入立火道内与从换热室的第一空气道通入的空气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斜道、烟气道,后经烟道排出,焦炉烘炉后期,烟气流动过程和焦炉生产时的烟气流动过程一致,从而保证焦炉在开工时温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烘炉系统所应用的一种立式热回收焦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的一种烘炉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公开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烘炉系统,应用于立式热回收焦炉1,立式热回收焦炉1包括炭化室13。如图1至图2所示,烘炉系统包括煤气管路,煤气管路包括煤气主管路10、机侧煤气分管路20、焦侧煤气分管路30、机侧煤气支管路40以及焦侧煤气支管路50,其中,机侧煤气支管路40的数量、焦侧煤气支管路50的数量均与炭化室13的数量相同;
煤气主管路10的进口用于与煤气提供单元2连接;
煤气主管路10的出口与机侧煤气分管路20的进口连接,机侧煤气分管路20的出口与机侧煤气支管路40的进口连接,机侧煤气支管路40的出口用于与炭化室13的机侧炉门的烘炉孔连接;
煤气主管路10的出口还与焦侧煤气分管路30的进口连接,焦侧煤气分管路30的出口与焦侧煤气支管路50的进口连接,焦侧煤气支管路50的出口用于与炭化室13的焦侧炉门的烘炉孔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烘炉系统,包括煤气管路,煤气管路包括煤气主管路10、机侧煤气分管路20、焦侧煤气分管路30、机侧煤气支管路40以及焦侧煤气支管路50,且机侧煤气支管路40的数量、焦侧煤气支管路50的数量均与炭化室13的数量相同,烘炉过程中,煤气提供单元2提供的煤气先进入煤气主管路10,再依次经过机侧煤气分管路20、机侧煤气支管路40,经炭化室13的机侧炉门的烘炉孔进入炭化室13内,同时煤气依次经过焦侧煤气分管路30、焦侧煤气支管路50,经炭化室13的焦侧炉门的烘炉孔进入炭化室13内,进入炭化室13内的煤气和自烘炉孔风门处进入的空气燃烧,以进行焦炉的烘炉,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烘炉系统,煤气可以同时经焦炉的机侧和焦侧的煤气管路进入每个炭化室13内与空气燃烧,保证焦炉烘炉过程中升温均匀,从而提高焦炉砌体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炭化室13的机侧炉门的烘炉孔以及焦侧炉门的烘炉孔处均设置风门,机侧煤气支管路40穿过机侧炉门的烘炉孔的风门伸入炭化室13内,焦侧煤气支管路50穿过焦侧炉门的烘炉孔的风门伸入炭化室13内。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煤气提供单元2用于提供煤气,提供的煤气可以为焦炉煤气,煤气提供单元2提供的煤气可以为炼焦厂内自产的煤气,也可以为外部购买的煤气。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烘炉系统还包括流量计110、压力变送器120及火焰检测器,流量计110、压力变送器120设置在煤气主管路10上,火焰检测器设置在烘炉孔处,火焰检测器包括设置在机侧炉门的烘炉孔处的第一火焰检测器410以及设置在焦侧炉门的烘炉孔处的第二火焰检测器510。其中,流量计110用于检测煤气主管路10内煤气的流量,压力变送器120用于检测煤气主管路10的压力,第一火焰检测器410用于检测焦炉机侧炭化室内的火焰强度,第二火焰检测器510用于检测焦炉焦侧炭化室内的火焰强度。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烘炉系统还包括调压阀130、主管煤气切断阀140及支管煤气切断阀,调压阀130、主管煤气切断阀140设置在煤气主管路10上,支管煤气切断阀设置在机侧煤气支管路40以及焦侧煤气支管路50上。其中,调压阀130用于调节煤气主管路10的压力,通过调节调压阀130的开度可以调节煤气主管路10内煤气的压力,主管煤气切断阀140用于控制煤气主管路10内煤气的流通,打开主管煤气切断阀140,煤气可以经煤气主管路10流入机侧煤气支管路40及焦侧煤气支管路50,关闭主管煤气切断阀140后,煤气则不能经煤气主管路10流入机侧煤气支管路40及焦侧煤气支管路50,支管煤气切断阀包括设置在机侧煤气支管路40上的第一支管煤气切断阀420以及设置在焦侧煤气支管路50上的第二支管煤气切断阀520,打开第一支管煤气切断阀420、第二支管煤气切断阀520,煤气可以分别经机侧煤气支管路40、焦侧煤气支管路50流入炭化室13,关闭第一支管煤气切断阀420、第二支管煤气切断阀520,煤气则不能经机侧煤气支管路40、焦侧煤气支管路50流入炭化室13。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烘炉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70,压力变送器120、调压阀130均与控制系统70电连接,压力变送器120配置为检测煤气主管路10的压力并将压力值传输至控制系统70,控制系统70配置为在压力值降低时控制调节阀130的开度变化以使压力恢复至设定值。调压阀130用于调节煤气主管路10内的压力,当控制系统70监测到煤气主管路10的压力降低时,控制系统70可以控制调压阀130的开度变化,使煤气主管路10的压力恢复至设定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烘炉系统还包括报警器60,报警器60与控制系统70电连接,控制系统70还配置为在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时控制报警器60发出报警信号。当烘炉系统长时间以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的压力进行烘炉时,有可能会发生危险,所以,当控制系统70监测到煤气主管路10的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时,控制报警器60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操作人员处理。
进一步地,主管煤气切断阀140与控制系统70电连接,控制系统70还配置为在压力值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值时控制主管煤气切断阀140关闭,同时控制报警器60发出报警信号,其中,第二预设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第二预设压力值可以为表征烘炉压力的安全值,当控制系统70监测到煤气主管路10的压力小于第二压力值时,表示继续进行烘炉会发生危险,此时控制系统70控制主管煤气切断阀140关闭,同时控制报警器60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火焰检测器、支管煤气切断阀均与控制系统70电连接,火焰检测器配置为检测炭化室13内的火焰强度并将强度值传输至控制系统70,控制系统70还配置为在强度值低于预设值时控制相应机侧煤气支管路40或焦侧煤气支管路50上的支管煤气切断阀关闭,同时控制报警器60发出报警信号。烘炉过程中,第一火焰检测器410、第二火焰检测器510将检测到的火焰强度值传输至控制系统70,当控制系统70监测到火焰强度值低于预设值时,控制系统70控制相应地第一支管煤气切断阀420、第二支管煤气切断阀520关闭,以避免煤气继续经机侧煤气支管路40及焦侧煤气支管路50进入相应炭化室,同时控制系统70控制报警器60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操作人员处理,在其余炭化室正常烘炉时保证烘炉安全,其中,预设值可以为表征火焰熄灭的火焰强度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烘炉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炭化室13内,温度传感器与控制系统70电连接,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检测炭化室13内的温度并将温度值传输至控制系统70。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温度值,判断是否调整烘炉孔处风门的大小,以及判断烘炉是否完成。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调压阀130为电动阀门,主管煤气切断阀140、支管煤气切断阀为气动切断阀或电动切断阀。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烘炉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烘炉系统。
在介绍本公开实施例的烘炉系统的运行方法之前,先介绍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烘炉系统所应用的立式热回收焦炉1,如图1所示,立式热回收焦炉1包括炉顶区11、燃烧室12、炭化室13、斜道14、换热室15以及烟道16,其中,炉顶区11包括煤气平衡道111,煤气平衡道111与所有炭化室13连接,用于平衡各个炭化室13内的煤气量;燃烧室12、炭化室13间隔排列,燃烧室12的数量比炭化室13的数量多一个,燃烧室12包括立火道121、跨越孔122和第二空气道(图中未示出),每个炭化室13的顶部与相邻两个燃烧室12的立火道121通过跨越孔122连通,第二空气道与立火道121连接;换热室15包括间隔排列的第一空气道151和烟气道152,第一空气道151和第二空气道连接,立火道121通过斜道14与烟气道152连接,烟气道152连接烟道16。炼焦过程中,炭化室13内的煤经过干馏得到荒煤气和焦炭,荒煤气经跨越孔122进入立火道121,自第一空气道151进入的空气经过烟气道152的预热后,经第二空气道进入立火道121与荒煤气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烟气为炭化室13内煤的干馏提供热量,高温烟气经过斜道14进入烟气道152,为第一空气道151内的空气预热,降温后的烟气经烟道16排出。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烘炉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
提供煤气,并先将煤气引入煤气主管路10,使煤气依次进入机侧煤气分管路20、机侧煤气支管路40,使煤气通过机侧炉门的烘炉孔进入炭化室13,同时,使煤气依次进入焦侧煤气分管路30、焦侧煤气支管路50,使煤气通过焦侧炉门的烘炉孔进入炭化室13;
使进入炭化室13内的煤气和自烘炉孔的风门处通入的空气在炭化室13内燃烧产生烟气,并使烟气经过与炭化室13、燃烧室12的立火道121连通的跨越孔122进入立火道121,再经过与立火道121、换热室15的烟气道152连通的斜道14进入烟气道152,最后由烟气道152进入烟道16,经烟道16排出;
当炭化室13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调节烘炉孔处风门的开度,以逐渐减少通入炭化室13内的空气量,使通入炭化室13内的煤气不完全燃烧,并使煤气通过跨越孔122进入立火道121,同时,打开换热室15的第一空气道151处的风门,并调节风门的开度,以逐渐向第一空气道151内通入空气,使第一空气道151内的空气被相邻烟气道152内的烟气预热,使预热后的空气经过第二空气道进入立火道121与煤气燃烧产生烟气;使烟气经过斜道14进入烟气道152,最后由烟气道152进入烟道16,经烟道16排出。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烘炉系统的运行方法,煤气可以同时经焦炉的机侧和焦侧的煤气管路进入每个炭化室13内与空气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跨越孔122、立火道121、斜道14、烟气道152,后经烟道16排出,烟气为焦炉升温提供热量,使焦炉按照既定烘炉计划进行升温,保证焦炉烘炉过程中升温均匀,从而提高焦炉砌体的结构稳定性,而且,焦炉烘炉后期,通入炭化室13的煤气不完全燃烧,进入立火道121内与从换热室15的第一空气道151通入的空气燃烧,燃烧产生的烟气依次经过斜道14、烟气道152,后经烟道16排出,焦炉烘炉后期,烟气流动过程和焦炉生产时的烟气流动过程一致,从而保证焦炉在开工时温度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预设温度为600℃,当炭化室13内的温度值超过600℃时,该温度值超过硅砖最后一个晶型转化点,此时操作人员可以逐渐关小烘炉孔处的风门,以使炭化室13内的煤气不完全燃烧,从而使煤气经过跨越孔122进入立火道121,同时打开换热室15的第一空气道151处的风门,使空气进入第一空气道151,再经第二空气道进入立火道121,立火道121内,煤气和空气燃烧产生高温烟气,烟气依次经过斜道14、烟气道152,后经烟道16排出,焦炉烘炉后期,烟气流动过程和焦炉生产时的烟气流动过程一致,从而保证焦炉在开工时温度的稳定性。当炭化室13内的温度值超过1000℃时,表示烘炉完成,此时操作人员可以拆除相应炭化室13的烘炉设备,进行装焦生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烘炉系统,应用于立式热回收焦炉,所述立式热回收焦炉包括炭化室,其特征在于,包括煤气管路,所述煤气管路包括煤气主管路、机侧煤气分管路、焦侧煤气分管路、机侧煤气支管路以及焦侧煤气支管路,其中,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的数量、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的数量均与所述炭化室的数量相同;
所述煤气主管路的进口用于与煤气提供单元连接;
所述煤气主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机侧煤气分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机侧煤气分管路的出口与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的出口用于与所述炭化室的机侧炉门的烘炉孔连接;
所述煤气主管路的出口还与所述焦侧煤气分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焦侧煤气分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的进口连接,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的出口用于与所述炭化室的焦侧炉门的烘炉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炉系统还包括流量计、压力变送器及火焰检测器,所述流量计、所述压力变送器设置在所述煤气主管路上,所述火焰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烘炉孔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炉系统还包括调压阀、主管煤气切断阀及支管煤气切断阀,所述调压阀、所述主管煤气切断阀设置在所述煤气主管路上,所述支管煤气切断阀设置在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以及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炉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压力变送器、所述调压阀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压力变送器配置为检测所述煤气主管路的压力并将压力值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配置为在所述压力值降低时控制所述调节阀的开度变化以使压力恢复至设定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炉系统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还配置为在所述压力值小于第一预设压力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煤气切断阀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控制系统还配置为在所述压力值小于第二预设压力值时控制所述主管煤气切断阀关闭,同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压力值。
7.根据权利要求5、6任一所述的烘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焰检测器、所述支管煤气切断阀均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火焰检测器配置为检测所述炭化室内的火焰强度并将强度值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配置为在所述强度值低于预设值时控制相应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或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上的所述支管煤气切断阀关闭,同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炉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炭化室内,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炭化室内的温度并将温度值传输至所述控制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阀为电动阀门,所述主管煤气切断阀、所述支管煤气切断阀为气动切断阀或电动切断阀。
10.一种烘炉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烘炉系统而实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炉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
提供煤气,并先将煤气引入所述煤气主管路,使煤气依次进入所述机侧煤气分管路、所述机侧煤气支管路,使煤气通过机侧炉门的烘炉孔进入炭化室,同时,使煤气依次进入所述焦侧煤气分管路、所述焦侧煤气支管路,使煤气通过焦侧炉门的烘炉孔进入炭化室;
使进入炭化室内的煤气和自烘炉孔的风门处通入的空气在炭化室内燃烧产生烟气,并使烟气经过与炭化室、燃烧室的立火道连通的跨越孔进入立火道,再经过与立火道、换热室的烟气道连通的斜道进入烟气道,最后由烟气道进入烟道,经烟道排出;
当炭化室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调节烘炉孔处风门的开度,以逐渐减少通入炭化室内的空气量,使通入炭化室内的煤气不完全燃烧,并使煤气通过跨越孔进入立火道,同时,打开换热室的第一空气道处的风门,并调节风门的开度,以逐渐向第一空气道内通入空气,使第一空气道内的空气被相邻烟气道内的烟气预热,使预热后的空气经过第二空气道进入立火道与煤气燃烧产生烟气;使烟气经过斜道进入烟气道,最后由烟气道进入烟道,经烟道排出。
CN202210628953.7A 2022-06-06 2022-06-06 烘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Pending CN1148066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8953.7A CN114806606A (zh) 2022-06-06 2022-06-06 烘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8953.7A CN114806606A (zh) 2022-06-06 2022-06-06 烘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6606A true CN114806606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21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8953.7A Pending CN114806606A (zh) 2022-06-06 2022-06-06 烘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660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4369A (en) * 1916-02-26 1917-02-26 William John Mellersh-Jackson Improvements in Mean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in Coking Plants.
CN202486635U (zh) * 2011-11-23 2012-10-10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业炉工程公司 焦炉温度和压力自动监测的烘炉控制系统
CN103602341A (zh) * 2013-12-24 2014-02-26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捣固焦炉小孔板孔径排列方法
CN210261635U (zh) * 2019-02-22 2020-04-07 北京众联盛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热回收焦炉炉体
CN215049884U (zh) * 2020-12-28 2021-12-07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正压烘炉技术的焦炉负压烘炉设备
CN114437740A (zh) * 2022-01-12 2022-05-06 华泰永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焦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04369A (en) * 1916-02-26 1917-02-26 William John Mellersh-Jackson Improvements in Means f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in Coking Plants.
CN202486635U (zh) * 2011-11-23 2012-10-10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工业炉工程公司 焦炉温度和压力自动监测的烘炉控制系统
CN103602341A (zh) * 2013-12-24 2014-02-26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捣固焦炉小孔板孔径排列方法
CN210261635U (zh) * 2019-02-22 2020-04-07 北京众联盛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热回收焦炉炉体
CN215049884U (zh) * 2020-12-28 2021-12-07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正压烘炉技术的焦炉负压烘炉设备
CN114437740A (zh) * 2022-01-12 2022-05-06 华泰永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焦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孟献梁等,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88012B2 (en) Integrated coke plant automation and optimization using advanced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JP6683685B2 (ja) 改善されたコークス運転用燃焼プロファイル
CN107075379B (zh) 在次级加热室中具有改进的废气输送的炼焦炉
US20160319198A1 (en) Integrated coke plant automation and optimization using advanced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AU2010244307B2 (en) Control process for an anode baking furnace and adapted furnace using such process
CN109385285B (zh) 一种焦炉自动加热优化系统
CN104736673A (zh) 焦化成套设备自动气流控制系统
CN106011352B (zh) 一种高炉热风炉煤气流量优化控制系统
KR101386053B1 (ko) 축열식 가열로의 연소 배기 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CN107022359A (zh) 一种焦炉燃烧室控温控硝方法及系统
KR100971258B1 (ko) 코크스 로 연소실 가스 공급 장치
KR100964904B1 (ko) 소둔로용 가열장치
CN114806606A (zh) 烘炉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KR20140011214A (ko) 연소 장치 및 연소 방법
CN215049884U (zh) 一种采用正压烘炉技术的焦炉负压烘炉设备
CN108278854A (zh) 一种柴油烘炉方法
CN115011362A (zh) 焦炉开工方法
CN214528832U (zh) 一种富煤气焦炉加热系统
JP4082092B2 (ja) 熱風炉の保熱方法
CN216106766U (zh) 复热式焦炉在使用焦炉煤气时调节横排温度的装置
US20240027133A1 (en) Furna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furnace
CN111850211B (zh) 一种热风炉的离线烘炉方法
KR101193751B1 (ko) 열풍로 보열방법
CN107436090A (zh) 一种转底炉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KR101070065B1 (ko) 이산화탄소량을 조절할 수 있는 열풍로 설비의 연소 제어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