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3355A - 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3355A
CN114803355A CN202210538198.3A CN202210538198A CN114803355A CN 114803355 A CN114803355 A CN 114803355A CN 202210538198 A CN202210538198 A CN 202210538198A CN 114803355 A CN114803355 A CN 114803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frame body
track
driving
drive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81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3355B (zh
Inventor
闫慧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o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o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o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ongxia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81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33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3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3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3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33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3/00Control devices, e.g. for safety, warning or fault-correcting
    • B65G43/08Control devices operated by article or material being fed, conveyed or dischar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3/00Indexing code relating to control or detection of the articles or the load carriers during conveying
    • B65G2203/04Detection means
    • B65G2203/042Sens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58Construction or demolition [C&D] was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包括:支架,包括第一架体和与其可移动连接的第二架体;主动轮,设置在第一架体;从动轮,设置在第二架体;配重组件,包括与第二架体固定连接的配重块和调节配重块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的调节件;测距传感器,检测第二架体与轨道的底面之间的距离;控制机构,与测距传感器和驱动件连接,根据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控制调节件。本发明方案中,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卡设在轨道的上下两侧,减少主体装置翻车风险;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间距可调,以适应不同的轨道高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卡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
背景技术
以建筑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智能处理系统为例,通过该处理系统,能够实现建筑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质条件。
如公布号为CN10604216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和固定废弃物智能处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处理系统包括配料子系统、成型机、升板机、降板机、分板机、码垛机和转运子母车。配料子系统和成型机之间设有配料输送系统,成型机和升板机之间设有第一输板系统,降板机和分板机之间设有第二输板系统,分板机和成型机之间设有第三输板系统,分板机和码垛机之间设有成品输送系统。第一输板系统、第二输板系统、第三输板系统和成品输送系统通过滚轮在轨道上行走,实现半成品、成品等在各设备之间的传送。通过该处理系统,实现高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和较小的劳动强度。
但是,通过目前的滚轮在轨道上行驶时,容易出现翻车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主体装置通过目前的滚轮在轨道上行驶时,容易出现翻车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与主体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一架体和与所述第一架体可移动连接的第二架体;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其中所述主动轮用于设置在轨道的顶面;
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其中所述从动轮用于设置在所述轨道的底面;
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架体固定连接的配重块和调节所述配重块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的调节件,其中所述从动轮由所述配重组件和所述第二架体调节与所述主动轮之间的竖直方向的距离;
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上,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轨道的底面之间的距离;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测距传感器和所述驱动件连接,根据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控制所述调节件。
可选的,所述配重块的底面呈倾斜状,所述调节件包括抵接于所述配重块底面的楔形块和与所述楔形块连接的驱动件,其中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楔形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水平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配重块的相对两侧对称设有所述楔形块,各所述楔形块分别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架体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架体可移动连接,且所述连杆上套设有对所述第二架体施加弹力的第一压缩弹簧。
可选的,所述连杆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伸出所述第一架体的顶端。
可选的,所述第二架体上设有轴套,所述连杆与所述轴套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从动轮的行驶方向的前端。
可选的,所述可调节弹性卡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上且用于与所述轨道的底面接触的前辅助轮和后辅助轮,所述前辅助轮位于所述从动轮的行驶方向前端,所述后辅助轮位于所述从动轮的行驶方向后端,且所述前辅助轮和所述后辅助轮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架体可移动连接的滑杆上,所述滑杆上分别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
可选的,所述前辅助轮和所述后辅助轮施加在所述轨道的压力小于所述从动轮施加在所述轨道的压力。
可选的,所述前辅助轮和所述后辅助轮为橡胶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主动轮和从动轮卡设在轨道的上下两侧,减少主体装置翻车风险;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间距可调,以适应不同的轨道高度,而且主动轮和从动轮在行驶过程中,还可以调节间距,能够使用于高度变化的轨道,使用方便,省事省力;结构简单,便于组装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可调节弹性卡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可调节弹性卡轮的侧面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公开的主体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1-3中具体包括下述附图标记:
可调节弹性卡轮-100;主体装置-200;轨道-300;
支架-1;主动轮-2;从动轮-3;配重组件-4;测距传感器-5;第一架体-11;第二架体-12;连杆-13;第一压缩弹簧-14;轴套-121;配重块-41;调节件-42;楔形块-421;驱动件-422;前辅助轮-61;后辅助轮-62;第二压缩弹簧-6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可调节弹性卡轮100包括支架1、主动轮2、从动轮3、配重组件4、测距传感器5和控制机构。支架1包括第一架体11和第二架体12。第一架体11用于与主体装置300固定连接,包括连接架。连接架的形状可以根据需求具体设定。在一个例子中,连接架大致呈弯折的杆状,连接架的固定端通过例如螺栓与主体装置300固定连接,连接架的自由端用于连接主动轮2。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装置300可以为例如料斗,或其他装置等。
第二架体12与第一架体11可移动连接。第二架体12的构造可以根据需求具体设定。在一个例子中,第二架体12大致呈板状结构,第二架体12通过连杆13设置在第一架体11,具体为连接架自由端的底端。第一架体11的连接架自由端顶端固定有连接板。第二架体12的顶端固定有轴套121,轴套121内部设有螺纹。连杆13的底端通过螺纹固定在轴套121内。连杆13的顶端从第一架体11的连接板伸出。通过连杆13沿连接板上下移动,实现第二架体12与第一架体11的相对运动,从而实现第二架体12与第一架体11在竖直方向的距离调节。
进一步的,在连杆13的位于连接板顶端的部分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14。由第一压缩弹簧14与配重组件4配合对第二架体12施压,保证设置在第二架体12的从动轮3与轨道200的接触压力,减少从动轮3与轨道200脱离风险,同时减少从动轮3与轨道200之间的压力过大而影响可调节弹性卡轮100在轨道200上行走的风险。
通过上述方式设置支架1,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为安装配重组件4等部件提供可能性。
主动轮2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第一架体11的连接架自由端。从动轮3通过第二转轴设置在第二架体12上。从动轮3位于主动轮2的底端,且从动轮3与主动轮2大致共面。第一转轴与例如驱动电机等固定连接,使主动轮2在第一转轴的驱动下转动。从动轮3行驶过程中在主动轮2的动力下转动。
在使用可调节弹性卡轮100时,主动轮2设置在轨道200的顶面,从动轮3设置在轨道200的底面,使主动轮2和从动轮3夹设在轨道200的上下两侧,减少可调节弹性卡轮100从轨道200上脱离风险。
配重组件4包括配重块41和调节件42。可以由第二架体12构造成配重块41,且配重块41的底面大致呈斜面。调节件42包括楔形块421和驱动件422。楔形块421设置在配重块41的底面,与配重块41的斜面相适配。驱动件422可以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楔形块421的侧面固定连接。当驱动电机驱动楔形块421左右移动,即沿水平方向移动时,实现配重块41的上下位置(即竖向位置)的调节,从而实现从动轮3在竖直方向的位置调节,以适应不同高度的轨道200。如此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从动轮3在竖直方向的调节。
进一步的,在配重块41底面的相对两侧可以对称设有一个楔形块421,两个楔形块421的结构可以相同,配重块41的底面两侧分别设置与各楔形块421适配的斜面。且各楔形块421分别通过一个驱动件422驱动。如此设置,以减少配重块41在调节过程中发生倾斜的缝隙,从而保证从动轮3施加在轨道200的压力大小。
进一步的,从动轮3的顶端凸出于第二架体12,可调节弹性卡轮100在轨道200上行走时,第二架体12的顶端与轨道200之间始终留有间隙。第二架体12与轨道200之间的间隙可以根据需求具体设定。
测距传感器5设置在第二架体12的顶面,用于检测第二架体12与轨道200底面之间的距离,并将检测到的距离发送至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根据测距传感器5发送的距离控制驱动件422工作,从而调节配重块41的高度,进而实现从动轮3的高度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预先设置好第二架体12与轨道200之间的默认相对距离,即预先设置好从动轮3施加在轨道200的压力,使从动轮3每次调节到位时,从动轮3施加在轨道200的压力基本相同,保证可调节弹性卡轮100的运行平稳性。
从动轮3和主动轮2之间的初始距离可以设置的较大,即未将可调节弹性卡轮100放置在轨道200时,从动轮3和主动轮2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的较大一些,以能够将可调节弹性卡轮100放置在轨道200上。待将可调节弹性卡轮100放置在轨道200后,可以通过控制机构调节从动轮3与轨道200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在位于从动轮3的行驶方向前端的位置可以设有测距传感器5。在可调节弹性卡轮100行驶过程中,当测距传感器5检测到与轨道200之间的距离变大时,则说明前方轨道200的高度变小,则在控制机构接收到距离信号后的设定时间后,例如接收到距离信号后的5s或10s后,则控制机构控制从动轮3上升,直至测距传感器5发送的距离值达到默认设定距离。当测距传感器5检测到与轨道200之间的距离变小时,则说明前方轨道200的高度变大,则在控制机构接收到距离信号后的设定时间后,例如接收到距离信号后的0.5s或1s后,则控制机构控制从动轮3下降,直至测距传感器5发送的距离值达到默认设定距离。如此设置,在可调节弹性卡轮100行驶过程中,可以实现从动轮3和主动轮2之间的位置调节,以适应变化高度的轨道200,满足可调节弹性卡轮100的多种使用需求。
此时,可调节弹性卡轮100还包括前辅助轮61和后辅助轮62。在第二架体12的位于从动轮3行驶方向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滑杆,滑杆可移动式设置在第二架体12上,且各滑杆上分别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63。前辅助轮61设置在位于从动轮3行驶方向前端的滑杆上,后辅助轮62设置在位于从动轮3行驶方向后端的滑杆上。在使用可调节弹簧卡轮的过程中,前辅助轮61和后辅助轮62始终与轨道200的底面接触。这样,在轨道200高度变化,调节从动轮3高度的过程中,由前辅助轮61和后辅助轮62辅助从动轮3,减少调节从动轮3的过程中,主体装置300发生倾斜的风险,同时减少主体装置300发生颠簸的风险,从而减少物料从主体装置300中掉落的风险。
前辅助轮61和后辅助轮62可以为橡胶轮,增加前辅助轮61和后辅助轮62的抗震性,保证主体装置300运行过程中的平稳性。
第二压缩弹簧63的弹力可以小于第一压缩弹簧14的弹力,甚至第二压缩弹簧63的弹力远远小于第一压缩弹簧14的弹力,使前辅助轮61和后辅助轮62施加在轨道200的压力小于从动轮3施加在轨道200的压力,以减少前辅助轮61和后辅助轮62造成的运动阻力。在一个例子中,前辅助轮61和后辅助轮62施加在轨道200的最大压力为从动轮3施加在轨道200压力的0.01-0.03倍。如此设置,可以在保证运行平稳的前提下,减少前辅助轮61和后辅助轮62为橡胶材质时造成的运动阻力,为设置前辅助轮61和后辅助轮62提供可能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与主体装置固定连接的第一架体和与所述第一架体可移动连接的第二架体;
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第一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其中所述主动轮用于设置在轨道的顶面;
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第二转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其中所述从动轮用于设置在所述轨道的底面;
配重组件,所述配重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架体固定连接的配重块和调节所述配重块在竖直方向的高度的调节件,其中所述从动轮由所述配重组件和所述第二架体调节与所述主动轮之间的竖直方向的距离;
测距传感器,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上,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轨道的底面之间的距离;
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测距传感器和所述驱动件连接,根据所述测距传感器检测的距离控制所述调节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弹性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底面呈倾斜状,所述调节件包括抵接于所述配重块底面的楔形块和与所述楔形块连接的驱动件,其中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楔形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水平方向与所述竖直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弹性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的相对两侧对称设有所述楔形块,各所述楔形块分别通过所述驱动件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弹性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架体可移动连接,且所述连杆上套设有对所述第二架体施加弹力的第一压缩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弹性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的顶端伸出所述第一架体,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伸出所述第一架体的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弹性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上设有轴套,所述连杆与所述轴套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调节弹性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从动轮的行驶方向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弹性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弹性卡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架体上且用于与所述轨道的底面接触的前辅助轮和后辅助轮,所述前辅助轮位于所述从动轮的行驶方向前端,所述后辅助轮位于所述从动轮的行驶方向后端,且所述前辅助轮和所述后辅助轮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架体可移动连接的滑杆上,所述滑杆上分别套设有第二压缩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弹性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辅助轮和所述后辅助轮施加在所述轨道的压力小于所述从动轮施加在所述轨道的压力。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调节卡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辅助轮和所述后辅助轮为橡胶轮。
CN202210538198.3A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 Active CN1148033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8198.3A CN114803355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8198.3A CN114803355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3355A true CN114803355A (zh) 2022-07-29
CN114803355B CN114803355B (zh) 2022-10-28

Family

ID=82514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8198.3A Active CN114803355B (zh) 2022-05-18 2022-05-18 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3355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4944A (zh) * 2012-10-24 2014-05-07 稳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简易安装的单轨悬吊拉门夹持滑动装置
CN205445402U (zh) * 2015-12-25 2016-08-10 天津市万木辐射防护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门轨道
US20160288849A1 (en) * 2015-04-01 2016-10-06 Guangzhou Mino Automotive Equipment Co., Ltd. Ground sliding type flexible framing system
CN107458419A (zh) * 2017-09-18 2017-12-12 四川曜诚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轨母材轨底超声波探伤装置
CN209722621U (zh) * 2018-12-28 2019-12-03 江苏博雄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小车
CN110793565A (zh) * 2019-10-15 2020-02-14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轨道交通故障诊断具有限位调节结构的检测装置
CN111037607A (zh) * 2020-01-02 2020-04-21 东南大学 一种四分裂导线检测机器人脱轨检测及防脱轨机构
CN111791214A (zh) * 2020-07-03 2020-10-20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巡检施工隧道的巡检机器人以及巡检系统
US20210170286A1 (en) * 2019-12-05 2021-06-10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c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heel assembly of an amusement ride vehicle
CN113086041A (zh) * 2021-03-25 2021-07-09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爬杆机器人
CN113200450A (zh) * 2021-03-19 2021-08-03 厦门大学 一种轨距和轮压自适应的防啃轨行走装置
CN214935414U (zh) * 2021-04-29 2021-11-30 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微调跨度的车轮组
WO2022011781A1 (zh) * 2020-07-17 2022-01-20 合肥科大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主变轨功能的轨道式巡检机器人
US20220041189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Daifuku Co., Ltd. Article Transport Facility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4944A (zh) * 2012-10-24 2014-05-07 稳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可简易安装的单轨悬吊拉门夹持滑动装置
US20160288849A1 (en) * 2015-04-01 2016-10-06 Guangzhou Mino Automotive Equipment Co., Ltd. Ground sliding type flexible framing system
CN205445402U (zh) * 2015-12-25 2016-08-10 天津市万木辐射防护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防护门轨道
CN107458419A (zh) * 2017-09-18 2017-12-12 四川曜诚无损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钢轨母材轨底超声波探伤装置
CN209722621U (zh) * 2018-12-28 2019-12-03 江苏博雄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小车
CN110793565A (zh) * 2019-10-15 2020-02-14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轨道交通故障诊断具有限位调节结构的检测装置
US20210170286A1 (en) * 2019-12-05 2021-06-10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c Mainten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heel assembly of an amusement ride vehicle
CN111037607A (zh) * 2020-01-02 2020-04-21 东南大学 一种四分裂导线检测机器人脱轨检测及防脱轨机构
CN111791214A (zh) * 2020-07-03 2020-10-20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巡检施工隧道的巡检机器人以及巡检系统
WO2022011781A1 (zh) * 2020-07-17 2022-01-20 合肥科大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主变轨功能的轨道式巡检机器人
US20220041189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Daifuku Co., Ltd. Article Transport Facility
CN113200450A (zh) * 2021-03-19 2021-08-03 厦门大学 一种轨距和轮压自适应的防啃轨行走装置
CN113086041A (zh) * 2021-03-25 2021-07-09 安徽工业大学 一种爬杆机器人
CN214935414U (zh) * 2021-04-29 2021-11-30 河南新科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微调跨度的车轮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宏: "《机械安全技术》", 31 May 2013, 国防工业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3355B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03355B (zh) 一种可调节弹性卡轮
CN101157107B (zh) 机械手冲压自动化生产传输过渡台
CN209083008U (zh) 一种上走行混凝土输送装置
CN107214767A (zh) 一种单模冲切机
CN205660527U (zh) 一种板材自动进料装置
CN208978106U (zh) 一种橡胶地板布压延机用送料装置
CN110980482A (zh) 一种简易型电梯轿厢重心调节装置
CN212357672U (zh) 一种无纺布加工用压边装置
CN212831122U (zh) 一种输送皮带校正装置
CN213169918U (zh) 一种物料投送装置
CN211393489U (zh) 一种简易型电梯轿厢重心调节装置
CN103738532B (zh) 一种全自动封边机自动纵、横向送料机
CN202558253U (zh) 可调间隔下料控制装置
CN217172027U (zh) 一种火车钢轨传输用防卡装置
CN218506901U (zh) 一种移动式无动力除尘装置
CN110182580A (zh) 流水线自动纠偏工业机器人
CN110252811A (zh) 高速冷轧直条钢筋收集系统
CN110328230A (zh) 一种焊带压延机
CN215039009U (zh) 一种多片式切石机
CN209582978U (zh) 一种链传动装置
CN109317979A (zh) 一种铝棒加热系统
CN212551039U (zh) 汽车板簧短锥轧机前中频加热炉步进送料装置
CN212042920U (zh) 一种飞剪导槽制作用固定装置
CN217321906U (zh) 选矿厂带式输送机输送带稳定装置
CN210914276U (zh) 一种动态卸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