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02621A - 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02621A
CN114802621A CN202210325256.4A CN202210325256A CN114802621A CN 114802621 A CN114802621 A CN 114802621A CN 202210325256 A CN202210325256 A CN 202210325256A CN 114802621 A CN114802621 A CN 114802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sections
section
bottom structure
shee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52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02621B (zh
Inventor
肖文伟
钟伟怀
甘伟明
苏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Wenchong Ship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252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02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02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2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02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02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44Floating buildings, stores, drilling platforms, or workshops, e.g. carrying water-oil separ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75/00Building or assembling floating offshore structures, e.g.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s, SPAR platforms or wind turbine platfor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段预制所述平台;所述平台从下到上包括底部结构、立柱结构、顶部结构;其中,分段预制所述底部结构:先预制若干个底部结构段,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成底部预固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在坞内将所述立柱结构吊装焊接于所述底部结构上,形成底部‑立柱结构组件;将底部‑立柱结构组件移到码头,在水上将所述顶部结构吊装焊接于所述立柱结构上。本发明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在水上完成浮态对接和大部分的总段搭载,大大缩短了坞期,节省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平台建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
背景技术
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养殖水体约3万立方,适用水深在20m到100m海域的水产养殖和休闲渔业活动。该平台可在近海海域拖航移动,养殖作业时长期用锚泊设备固定于开敞海域。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自下而上包括底部结构、立柱结构、顶部结构,在水上分段进行建造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是常见的平台建造方法,薄板预制变形控制、立柱结构与底部、顶部结构对接精度、以及顶部结构段码头吊装方案是平台工程建造的难点和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在水上完成浮态对接和大部分的总段搭载,大大缩短了坞期,节省了成本。
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段预制所述平台;所述平台从下到上包括底部结构、立柱结构、顶部结构;其中:
S11:分段预制所述底部结构:先预制若干个底部结构段,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成底部预固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
S2:分段合拢焊接所述平台的所述底部结构、所述立柱结构、所述顶部结构;其中:
S21:在坞内将所述立柱结构吊装焊接于所述底部结构上,形成底部-立柱结构组件;
S22:将底部-立柱结构组件移到码头,在水上将所述顶部结构吊装焊接于所述立柱结构上:
分别在所述顶部结构的底面或外侧面安装若干组第一导向板组,所述第一导向板组包括若干个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组与所述顶部结构的底面围出第一容置区,所述立柱结构的上部能够穿入所述第一容置区并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向板抵接;
分别在距离所述立柱结构的顶面为第一距离的所述立柱结构的外侧面上划出第一合拢水平线;分别在所述顶部结构的底面或外侧面安装若干组水平定位角钢组;所述水平定位角钢组包括若干个水平定位角钢;每组所述水平定位角钢组中的若干个水平定位角钢围绕每组所述第二导向板组的外侧设置;分别在所述水平定位角钢上划出距离所述顶部结构的底面为第二距离的第二合拢水平线;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等距;
将所述顶部结构吊装于所述立柱结构上,使所述立柱结构的上部穿入所述第一容置区并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向板组抵接;使所述第二合拢水平线与第一合拢水平线对正,使所述第一合拢水平线和所述第二合拢水平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焊接所述顶部结构和所述立柱结构的合拢口。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中分段预制所述底部结构:先预制若干个底部结构段,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成底部预固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考虑到船体重量,将重量大的底部结构先分段建造,再在水中合拢预固,再拉入坞内焊接成所述底部结构,通过巧妙的预制方法的设计,首先分段预制能够降低起重浮吊设备的负荷,其次分别在水上合拢和坞内焊接,同时避免了底部结构段在水中无法直接焊接的问题,以及若干个底部结构段在坞内难以直接合拢的问题,最终实现了若干个底部结构段的合拢焊接形成底部结构;另外S22中将所述顶部结构吊装焊接于所述立柱结构上,通过所述使所述立柱结构的上部穿入所述第一容置区并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向板组抵接;通过所述水平定位角钢使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立柱结构进一步定位;再通过所述第一合拢水平线和第二合拢水平线的对正使所述第一合拢水平线和所述第二合拢水平线在同一水平面上,使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立柱结构进一步检验对接精度,再焊接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立柱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考虑到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立柱结构对接时,可能会由于水面晃动或吊装晃动导致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立柱结构出现相对对接错位,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板组和所述水平定位角钢的作用使所述顶部结构和所述立柱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初步定位对接,通过所述第一合拢水平线和第二合拢水平线的对正使所述顶部结构和所述立柱结构在竖直方向上进一步精准对接。通过所述导向板、所述水平定位角钢、所述第一合拢水平线和第二合拢水平线的对正的共同作用实现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立柱结构精准对接。本发明的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在水上进行浮态对接,确保分段合拢的精度要求,大大缩短了坞期,既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又保证了对接精度。
进一步地,S11中,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成底部预固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的方法为: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合拢口附近,在一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外侧面安装若干组合拢导向板组,每组所述合拢导向板组包括若干个合拢导向板;所述合拢导向板组与合拢面围出第二容置区,所述合拢面为两个相邻的所述底部结构段合拢时的对接面;当另一底部结构段向所述底部结构段合拢时,另一个底部结构段具有合拢面的一端进入所述第二容置区且其外侧面能够与若干个所述合拢导向板抵接;
在一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上表面划出第一合拢对合线,在另一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上表面划出第二合拢对合线;所述第一合拢对合线和所述第二合拢对合线均与所述合拢面垂直;
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在水上使另一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具有合拢面的一端进入所述第二容置区且使其外侧面与若干个所述合拢导向板抵接;再使所述第一合拢对合线和所述第二合拢对合线对合,使所述第一合拢对合线和所述第二合拢对合线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码板固定两个相邻的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合拢口,使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合拢成底部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
本发明的方法中,通过所述合拢导向板组使两个相邻的所述底部结构段对接,再通过所述第一合拢对合线和第二合拢对合线对合使所述第一合拢对合线和所述第二合拢对合线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码板固定两个相邻的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合拢口,拖入坞内进行焊接。当两个底部结构段形状完全相同或相对于合拢口对称时,则第一合拢对合线和第二合拢对合线需要满足:所述第一合拢对合线到一个底部结构段的第一外侧面的距离记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二合拢对合线到另一个底部结构段的第二外侧面的距离记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一外侧面和第二外侧面分别是相邻两个底部结构段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外侧面,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S11中,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之前,分别在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底部安装若干个假水密框架,检测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密封性。在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合拢焊接前,需进行准备工作,加装假水密框架可以检测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密封性,防止所述底部结构内进水。
进一步地,S11中,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之前,分别在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顶部安装若干个临时带缆桩。所述临时带缆桩用于使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拖轮带缆需求,便于拖移所述底部结构段。
进一步地,S11中还包括,分段预制所述底部结构段:每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制备方法为先预制若干个底部结构分段,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分段能够合拢形成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
所述S1中还包括:
S12:分段预制所述立柱结构:预制若干个立柱分段,若干个所述立柱分段能够组成所述立柱结构;
S13:分段预制所述顶部结构:预制若干个顶部结构段,若干个所述顶部结构段能够合拢构成所述顶部结构;所述顶部结构段的制备方法为先预制若干个顶部结构分段,若干所述顶部结构分段能够合拢形成若干个所述顶部结构段。
将所述底部结构划分为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再将所述底部结构段划分为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分段,分别预制再组成;将所述立柱结构划分为若干个立柱分段,再分别预制所述立柱分段;将所述顶部结构划分为若干个所述顶部结构段,再将所述顶部结构段划分为若干个所述顶部结构分段,分别预制再组成;对于平台尺寸大、建造难度大、坞期紧的平台建造,能够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建造效率、节约时间。
进一步地,S21中形成底部-立柱结构组件的方法是:分别将若干所述立柱分段吊装于所述底部结构上,使用垂线或者全站仪测量垂直度对若干所述立柱分段进行初步定位,再通过测量若干所述立柱分段间的尺寸、对角线尺寸对若干所述立柱分段进行进一步定位,焊接所述底部结构和若干所述立柱分段的合拢口。
进一步地,S11中的所述底部结构分段、S12中的所述立柱分段、S13中的所述顶部结构分段均呈箱型梁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片体、第三片体、第四片体、第二片体,所述第二片体与所述第一片体相连;S11中的所述底部结构分段、S12中的所述立柱分段、S13中的所述顶部结构分段的预制方法为:以所述第四片体为基面,再在所述第四片体的两侧组装所述第二片体和所述第三片体,使所述第四片体、所述第二片体、所述第三片体的组件呈U型;再以所述第一片体为基面,将所述呈U型的第四片体、第二片体、第三片体的组件倒转组装于所述第一片体上,形成所述底部结构分段、所述立柱分段、所述顶部结构分段。S11中的所述底部结构分段、S12中的所述立柱分段、S13中的所述顶部结构分段的预制方法,能够减少搭架,提高建造效率。
进一步地,S22中,还分别在所述立柱结构的上部的外侧面安装若干组第二导向板组,每组所述第二导向板组包括若干个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凸起于所述立柱结构的上部的外侧面。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立柱结构合拢时,若所述顶部结构的外侧面需与所述立柱结构的外侧面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对接合拢,而导致无法在所述顶部结构的底面安装所述第一导向板组时,除了在所述顶部结构的外侧面安装若干第一导向板组,还能在所述立柱结构的上部的外侧面安装若干组第二导向板组。所述第二导向板组与在所述顶部结构的外侧面安装的第一导向板组有同等作用,均能够使所述顶部结构的外侧面需与所述立柱结构的外侧面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对接。
进一步地,S22中,在所述第一合拢水平线和所述第二合拢水平线上打上洋冲点。为防止第一合拢水平线和第二合拢水平线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污损、消失,在第一合拢水平线和第二合拢水平线上打均上洋冲点,进一步标记。
进一步地,S22中,若干个所述顶部结构段的吊装为先吊装焊接位于中部的所述顶部结构段,再吊装位于两侧的所述顶部结构段。先吊装焊接位于中部的所述顶部结构段,再吊装焊接位于两侧的所述顶部结构段能够使所述顶部结构段在吊装时,在水上能够保持相对平衡,从而减少水面的晃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首尾竖向剖面图;
图2为图1中底部结构10的分段划分图;
图3为图2中第一底部结构11、第二底部结构12的分段划分图;
图4为图3中底部结构分段111的预制流程的结构剖面图;
图5为图2中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和第一胎架13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A、B-B、C-C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假水密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安装临时带缆桩105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二底部结构段12安装临时带缆桩105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外侧面合拢口的示意图;
图11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上表面合拢口的示意图;
图12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或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吊装示意图;
图13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或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吊下水方案示意图;
图14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合拢对接图;
图15为底部结构10与坞墩14的仰视图;
图16为图15中A-A、B-B、C-C的截面示意图;
图17为立柱分段4的预制流程的结构剖面图;
图18为图1中顶部结构30的分段划分图;
图19为图18中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的分段划分图;
图20为图19中顶部结构分段3111的预制流程的结构剖面图;
图21为图18中第一顶部结构段31和第三胎架34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E-E、F-F的截面示意图;
图23为图18中第二顶部结构段32和第三顶部结构段33和第三胎架34的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M-M、S-S的截面示意图;
图25为底部结构10吊装立柱分段4的侧视图;
图26为立柱分段4的设计排布图;
图27为立柱分段4和第一顶部结构段31合拢后的局部仰视图;
图28为立柱分段4和第一顶部结构段31合拢后的局部侧视图;
图29为平台的主视图中立柱分段4的第一合拢水平线203的位置示意图;
图30为平台的侧视图中立柱分段4的第一合拢水平线203的位置示意图;
图31为立柱分段4的脚手架204安装示意图;
图32为第一顶部结构段31底面安装水平定位角钢302的示意图;
图33为第一底部结构段31底面的水平定位角钢302的排布示意图;
图34为第一顶部结构段31吊装于立柱分段4上的示意图;
图35为第一合拢水平线203和第二合拢水平线303的对正图;
图36为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吊装于立柱结构20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施例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首尾竖向剖面图,从下向上包括底部结构10、立柱结构20、顶部结构30,底部结构10包括从下向上的底板1、第一甲板2,设置在底板1和第一甲板2之间的若干个压载仓3;立柱结构包括若干个立柱分段4,若干个立柱分段4分别设置于第一甲板2上;顶部结构30包括从下向上的第二甲板5、第三甲板6、第四甲板7,设置在第二甲板5、第三甲板6、第四甲板7之间的若干个区域8,第二甲板5设置于若干个立柱分段4上;第一甲板2、若干个立柱分段4、第二甲板5间设置有若干个养殖网箱9。另外,根据实际需求,将若干个区域8装配有不同的设备,以将若干个区域8赋予不同的功能。在本实施例的平台,具备沉浮升降、能源供应、饲料存储与投喂、活鱼聚集、死鱼收集、平台监测、养殖监测、无线传输等功能,能够在海上就地进行网衣维护。该平台设置相应的管路和接口,通过养殖服务支持船来配套实现饲料补给、鱼苗投放、活鱼捕捞、渔网清洗、压缩空气供应、物资补给、在平台上吊渔旅游等功能。深海半潜箱型养殖旅游平台,养殖水体约3万立方,适用水深在20m到100m海域的水产养殖和休闲渔业活动。该平台可在近海海域拖航移动,养殖作业时长期用锚泊设备固定于开敞海域。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深海半潜箱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分段预制所述平台,所述平台自下而上包括底部结构10、立柱结构20、顶部结构30;其中:
S11:分段预制底部结构10:先预制若干个底部结构段,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成底部预固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10。
请参阅图2,图2为图1中底部结构10的分段划分图,将底部结构10首尾横向划分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12结构段,先预制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能够合拢构成底部结构10;请参阅图3,图3为图2中第一底部结构11、第二底部结构12的分段划分图,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均由若干个底部结构分段111组成;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预制均为先预制若干底部结构分段111,再将若干个底部结构分段111分别合拢成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
具体地,S11中,请参阅图4,图4为图3中底部结构分段111的预制流程的结构剖面图,底部结构分段111呈箱型梁结构,底部结构分段1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底部片体1111、第三底部片体1113、第四底部片体1114、第二底部片体1112,第二底部片体1112与第一底部片体1111相连;底部结构分段111的预制为:在第一胎架112上以第四底部片体1114为基面,再在第四底部片体1114的两侧组装第二底部片体1112和第三底部片体1113,使第四底部片体1114、第二底部片体1112、第三底部片体1113的组件呈U型;再以第一底部片体1111为基面,将呈U型的第四底部片体1114、第二底部片体1112、第三底部片体1113的组件倒转组装于第一底部片体1111上,形成底部结构分段1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部片体1111为底部结构分段111的底面的片体即图1中底板1的片体。
具体地,为了增强底部结构分段111的受力效果,在第一底部片体1111与第四底部片体1114之间还设置有底部结构支撑柱1115。
将若干个底部结构分段111根据平台的设计排布分别组成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请参阅图5和图6,图5为图2中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和第二胎架13示意图;图6为图2中A-A、B-B、C-C的截面示意图;采用若干底部用铁凳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第二胎架13,在第二胎架13上组成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此时,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合拢口并不焊接,通过码板固定,在吊装时拆除码板。
进一步地,在预制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时,在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合拢口预留30mm余量,可以根据现场实际定位合拢情况进行修割调整切除余量。
S11中,将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成底部预固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10的方法为:
(1)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吊入水中之前的准备工作:
S111:在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安装假水密框架,检验底部结构10的密闭性,所述假水密框架的结构请参阅图7。
S112:请参阅图8,图8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安装临时带缆桩105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一底部结构段11的左右舷安装若干个30T临时带缆桩105,用于吊下水后第一底部结构段拖轮带缆需求;请参阅图9,图9为第二底部结构段12安装临时带缆桩105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底部结构段的左右舷安装若干个30T临时带缆桩105,用于吊下水后第一底部结构段拖轮带缆需求。
S113:对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各舱室采用压风方法作密性实验,保证各舱室水密要求,安装好人孔盖、带缆桩、拖轮带缆设备。
S114:请参阅图10,图10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外侧面合拢口的示意图,在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合拢口附近,在第一底部结构段11的外侧面安装若干组合拢导向板组,每组所述合拢导向板组包括若干合拢导向板101,所述合拢导向板组与合拢面围出第二容置区,所述合拢面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合拢时的对接面;当第二底部结构段12向第一底部结构段12合拢时,第二底部结构段12具有所述合拢面的一端进入所述第二容置区且其外侧面能够与若干个所述合拢导向板101抵接。
请参阅图11,图11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上表面合拢口的示意图,在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合拢口附近,在第一底部结构段11的上表面划出第一合拢对合线102,在第二底部结构段的上表面划出第二合拢对合线103,第一合拢线对合线102和第二合拢对合线103均与所述合拢面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底部结构段形状相对于合拢口对称,第一合拢对合线102和第二合拢对合线103满足:第一合拢对合线102到第一底部结构段11的第一外侧面113的距离记为第三距离,第二合拢对合线103到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第二外侧面114的距离记为第四距离,所述第一外侧面113和第二外侧面114分别是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外侧面,所述第三距离与所述第四距离相等。请参阅图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合拢对合线102和第二合拢对合线103各有两条,两条第一合拢对合线102之间的距离与两条第二合拢对合线103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稳固吊装,请参阅图10和图11,在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上表面和外侧面均装有若干个10T吊环104。
(2)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后拖入坞内焊接:
S115:将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成底部预固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部结构段重量约231T;第二底部结构段重量约246T;请参阅图12和图13,图12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或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吊装示意图;图13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或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吊下水方案示意图;分别将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采用600T浮吊码头吊下水后,在码头进行水上对接:请参阅图14,图14为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合拢对接图,将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分别采用600T浮吊码头吊下水后,请参阅图18和图19,通过拖轮拉移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通过胡芦拉第一底部结构段11、第二底部结构段12安装的若干个10T吊环104,使第二底部结构段12具有合拢面的一端进入所述第二容置区且使其外侧面与若干个所述合拢导向板101抵接;再使所述第一合拢对合线102和所述第二合拢对合线103对合,使所述第一合拢对合线102和所述第二合拢对合线103在同一水平线上。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拖入坞内焊接过程中出现晃动,在焊接前,还在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合拢口通过增加码板进行固定,使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合拢形成底部预固结构。通过所述码板的固定作用,防止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在合拢焊接时错位分离,确保了合拢的精度要求。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进坞内焊接:根据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结构布置坞墩,请参阅图15和图16,图15为底部结构10与坞墩14的仰视图;图16为图15中A-A、B-B、C-C的截面示意图;把初步预固的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移到坞内的坞墩上,对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合拢口进行焊接,形成底部结构10。本实施例中,先焊接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上表面的合拢口部分,再拖入坞内焊接剩余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底部结构段11和第二底部结构段12的焊接成底部结构10,可以在S12:分段预制立柱结构20、S13:分段预制顶部结构30之前或之后,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顺序调整。
S12:分段预制立柱结构20:
请参阅图1,立柱结构20划分为若干个立柱分段4,先进行立柱分段4的预制,再将若干个立柱分段4组成立柱结构20。
S12中,请参阅图17,图17为立柱分段4的预制流程的结构剖面图,立柱分段4呈箱型梁结构,立柱分段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立柱片体2111、第三立柱片体2113、第四立柱片体2114、第二立柱片体2112,第二立柱片体2112与第一立柱片体2111相连;立柱分段4的预制为:在立柱胎架212上以第四立柱片体2114为基面,再在第四立柱片体2114的两侧组装第二立柱片体2112和第三立柱片体2113,使第四立柱片体2114、第二立柱片体2112、第三立柱片体2113的组件呈U型;再以第一立柱片体2111为基面,将呈U型的第四立柱片体2114、第二立柱片体2112、第三立柱片体2113的组件倒转组装于第一立柱片体2111上,形成立柱分段4。
S13:分段预制顶部结构30:请参阅图18,图18为图1中顶部结构30的分段划分图,将顶部结构30首尾横向划分为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先预制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能够合拢构成顶部结构30;请参阅图19,图19为图18中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的分段划分图,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均由若干个顶部结构分段311组成;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的预制均为先预制若干顶部结构分段311,再将若干个顶部结构分段311分别合拢成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
具体地,S13中,请参阅图20,图20为图19中顶部结构分段3111的预制流程的结构剖面图,顶部结构分段311呈箱型梁结构,顶部结构分段3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顶部片体3111、第三顶部片体3113、第四顶部片体3114、第二顶部片体3112,第二顶部片体3112与第一顶部片体3111相连;顶部结构分段311的预制为:在顶部胎架312上以第四顶部片体为基面3114,再在第四顶部片体3114的两侧组装第二顶部片体3112和第三顶部片体3113,使第四顶部片体3114、第二顶部片体3112、第三顶部片体3113的组件呈U型;再以第一顶部片体3113为基面,将呈U型的第四顶部片体3114、第二顶部片体3112、第三顶部片体3113的组件倒转组装于第一顶部片体3111上,形成顶部结构分段3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顶部片体3111为图1中第二甲板5,第四顶部片体3114为图1中第三甲板6或第四甲板7的片体;或者第一顶部片体3111为图1中第三甲板6,第四顶部片体3114为图1中第四甲板7的片体。
具体地,为了增强顶部结构分段311的受力效果,在第一顶部片体3111与第四顶部片体3114之间还设置有顶部结构支撑柱3115。
若干个顶部结构分段311根据平台的设计排布分别组成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请参阅图18、图21-图24,图21为图18中第一顶部结构段31和第三胎架34的示意图;图22为图21中E-E、F-F的截面示意图;图23为图18中第二顶部结构段32和第三顶部结构段33和第三胎架34的示意图;图24为图23中M-M、S-S的截面示意图;采用若干个顶部用铁凳为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的第三胎架34,在第三胎架34上分别组成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
进一步地,在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的合拢口附近留30mm余量,便于后续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分别吊装成顶部结构30时,根据现场定位情况进行修割调整切除余量。
S2:分段合拢焊接平台的底部结构10、立柱结构20和顶部结构30。
S21:在坞内将所述立柱结构吊装焊接于所述底部结构上,形成底部-立柱结构组件。
具体地,请参阅图25,图25为底部结构10吊装立柱分段4的侧视图,在坞内,分别将各立柱分段4吊装于底部结构10上,使用垂线201或者全站仪202测量垂直度分别对各立柱分段4进行初步定位;请参阅图26,图26为立柱分段4的设计排布图,再通过测量各立柱分段4间的尺寸、对角线尺寸等对各立柱分段4进行进一步定位,焊接底部结构10和各立柱分段4下部的合拢口,形成底部-立柱结构组件。
S22:将所述底部-立柱结构组件移到码头,在水上将所述顶部结构30吊装焊接于所述立柱结构20上。具体地,将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分别吊装于立柱结构20上。
在吊装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时,可以按底部-立柱结构组件在水上浮态计算稳性,如需调配压载,对底部结构10的压载舱3进行压载,满足于码头停靠及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水上分段吊装要求。
请参阅图27和图28,图27为立柱分段4和第一顶部结构段31合拢后的局部仰视图,图28为立柱分段4和顶部结构30合拢后的局部侧视图,分别第一顶部结构31的底面或外侧面安装若干组第一导向板组,所述第一导向板组包括若干个第一导向板301;所述第一导向板组与顶部结构30的底面围出第一容置区;所述各立柱分段4的上部能够分别穿入所述第一容置区并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向板301抵接。
请参阅图29和图30,图29为平台的主视图中立柱分段4的第一合拢水平线203的位置示意图,图30为平台的侧视图中立柱分段4的第一合拢水平线203的位置示意图,分别在距离各立柱分段4的顶面为第一距离的外侧面上划出第一合拢水平线20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1,图31为立柱分段4的脚手架204安装示意图;为了方便焊接,还在各立柱分段4的外侧面安装脚手架,在本实施例中,脚手架安装于距离各立柱分段4的顶面为1800mm的外侧面上,并留有800mm的活动空间。请参阅图32和图33,图32为第一顶部结构段31底面安装水平定位角钢302的示意图,图33为第一顶部结构段31底面的水平定位角钢302的排布示意图;分别在第一顶部结构31的底面或外侧面安装若干组水平定位角钢组;所述水平定位角钢组包括若干个水平定位角钢302;每组所述水平定位角钢组中的若干个水平定位角钢302围绕每组所述第一导向板组的外侧设置;分别在水平定位角钢302上划出距离第一顶部结构段31的底面为第二距离的第二合拢水平线303;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等距。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均为100mm,水平定位角钢302合拢后距离各立柱分段4的外侧面的距离为300mm。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第一合拢水平线203和第二合拢水平线303被污损,分别在第一合拢水平线203和第二合拢水平线303上打上洋冲点。
请参阅图34,图34为第一顶部结构段31吊装于立柱分段4上的示意图;在码头进行水上吊装第一顶部结构段31,使所述底部-立柱结构组件移到码头靠泊,并系好缆绳;在水上将第一顶部结构段31通过浮吊吊装于对应的立柱结构20的立柱分段4上,使各立柱分段4的上部穿入所述第一容置区并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向板组抵接;请参阅图35,图35为第一合拢水平线203和第二合拢水平线303的对正图;使第二合拢水平线303与第一合拢水平线203对正,使所述第一合拢水平线203和所述第二合拢水平线303在同一水平面上,焊接第一顶部结构段31和立柱结构20的各立柱分段4的合拢口。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二合拢水平线303能够与第一合拢水平线203对正,在各水平定位角钢302的第二合拢水平线之间拉取钢丝,扩大第二合拢水平线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焊接质量,防止意外,直至第一顶部结构段31与各立柱分段4的合拢口的四角各焊接1m,才能将第一顶部结构段31上的浮吊松开。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设计排布,在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的底面均设置有对应各立柱分段4的水平定位角钢302和第二合拢水平线303;先进行位于中部的第一顶部结构段31的吊装合拢,再进行位于两侧的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的吊装合拢。
根据相同的方法,请参阅图36,图36为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吊装于立柱结构20上的示意图;再将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吊装于对应的立柱结构20的各立柱分段4上,并进行第一顶部结构段31、第二顶部结构段32、第三顶部结构段33的合拢口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顶部结构30与立柱结构20合拢时,若顶部结构20的外侧面需与立柱结构20的外侧面即各立柱分段4的外侧面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对接合拢,而导致无法在顶部结构30的底面安装所述第一导向板组时,除了在顶部结构30的外侧面安装若干所述第一导向板组,还能在所述立柱结构20即各立柱分段4的上部的外侧面安装若干组第二导向板组,每组所述第二导向板组包括若干个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凸起于所述立柱结构的上部的外侧面。所述第二导向板组与在所述顶部结构的外侧面安装的第一导向板组有同等作用,均能够使所述顶部结构的外侧面需与所述立柱结构的外侧面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对接。
底部结构10、立柱结构20、顶部结构30吊装对接合拢完成后,可以按照设计排列等进行设备定位安装、管路系统连接和试压、电缆敷设、生活区安装、其他舾装件安装如甲板吊机、桅杆等、各系统的调试和试验、压载试验、倾斜试验、养殖网箱安装等。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分段预制所述平台;所述平台从下到上包括底部结构、立柱结构、顶部结构;其中,分段预制所述底部结构:先预制若干个底部结构段,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成底部预固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在坞内将所述立柱结构吊装焊接于所述底部结构上,形成底部-立柱结构组件;将底部-立柱结构组件移到码头,在水上将所述顶部结构吊装焊接于所述立柱结构上。本发明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在水上完成浮态对接和大部分的总段搭载,大大缩短了坞期,节省了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中分段预制所述底部结构:先预制若干个底部结构段,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成底部预固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考虑到船体重量,将重量大的底部结构先分段建造,再在水中合拢预固,再拉入坞内焊接成所述底部结构,通过巧妙的预制方法的设计,首先分段预制能够降低起重浮吊设备的负荷,其次分别在水上合拢和坞内焊接,同时避免了底部结构段在水中无法直接焊接的问题,以及若干个底部结构段在坞内难以直接合拢的问题,最终实现了若干个底部结构段的合拢焊接形成底部结构。考虑到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立柱结构对接时,可能会由于水面晃动或吊装晃动导致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立柱结构出现相对对接错位,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板组和所述水平定位角钢的作用使所述顶部结构和所述立柱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初步定位对接,通过所述第一合拢水平线和第二合拢水平线的对正使所述顶部结构和所述立柱结构在竖直方向上进一步精准对接。通过所述导向板、所述水平定位角钢、所述第一合拢水平线和第二合拢水平线的对正的共同作用实现所述顶部结构与所述立柱结构精准对接。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Claims (10)

1.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分段预制所述平台;所述平台从下到上包括底部结构、立柱结构、顶部结构;其中:
S11:分段预制所述底部结构:先预制若干个底部结构段,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成底部预固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
S2:分段合拢焊接所述平台的所述底部结构、所述立柱结构、所述顶部结构;其中:
S21:在坞内将所述立柱结构吊装焊接于所述底部结构上,形成底部-立柱结构组件;
S22:将底部-立柱结构组件移到码头,在水上将所述顶部结构吊装焊接于所述立柱结构上:
分别在所述顶部结构的底面或外侧面安装若干组第一导向板组,所述第一导向板组包括若干个第一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组与所述顶部结构的底面围出第一容置区,所述立柱结构的上部能够穿入所述第一容置区并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向板抵接;
分别在距离所述立柱结构的顶面为第一距离的所述立柱结构的外侧面上划出第一合拢水平线;分别在所述顶部结构的底面或外侧面安装若干组水平定位角钢组;所述水平定位角钢组包括若干个水平定位角钢;每组所述水平定位角钢组中的若干个水平定位角钢围绕每组所述第二导向板组的外侧设置;分别在所述水平定位角钢上划出距离所述顶部结构的底面为第二距离的第二合拢水平线;所述第一距离与所述第二距离等距;
将所述顶部结构吊装于所述立柱结构上,使所述立柱结构的上部穿入所述第一容置区并与若干个所述第一导向板组抵接;使所述第二合拢水平线与第一合拢水平线对正,使所述第一合拢水平线和所述第二合拢水平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焊接所述顶部结构和所述立柱结构的合拢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S11中,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在水上对接合拢成底部预固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的方法为:在两个相邻的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合拢口附近,在一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外侧面安装若干组合拢导向板组,每组所述合拢导向板组包括若干个合拢导向板;所述合拢导向板组与合拢面围出第二容置区,所述合拢面为两个相邻的所述底部结构段合拢时的对接面;当另一底部结构段向所述底部结构段合拢时,另一个底部结构段具有合拢面的一端进入所述第二容置区且其外侧面能够与若干个所述合拢导向板抵接;
在一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上表面划出第一合拢对合线,在另一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上表面划出第二合拢对合线;所述第一合拢对合线和所述第二合拢对合线均与所述合拢面垂直;
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在水上使另一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具有合拢面的一端进入所述第二容置区且使其外侧面与若干个所述合拢导向板抵接;再使所述第一合拢对合线和所述第二合拢对合线对合,使所述第一合拢对合线和所述第二合拢对合线在同一水平线上;通过码板固定两个相邻的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合拢口,使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合拢成底部结构,再将所述底部预固结构拖入坞内对合拢口进行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底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之前,分别在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底部安装若干个假水密框架,检测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密封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将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吊入水中之前,分别在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顶部安装若干个临时带缆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还包括分段预制所述底部结构段:每个所述底部结构段的制备方法为先预制若干个底部结构分段,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分段能够合拢形成若干个所述底部结构段;
S1还包括:
S12:分段预制所述立柱结构:预制若干个立柱分段,若干个所述立柱分段能够组成所述立柱结构;
S13:分段预制所述顶部结构:预制若干个顶部结构段,若干个所述顶部结构段能够合拢构成所述顶部结构;所述顶部结构段的制备方法为先预制若干个顶部结构分段,若干所述顶部结构分段能够合拢形成若干个所述顶部结构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21中形成底部-立柱结构组件的方法是:分别将若干所述立柱分段吊装于所述底部结构上,使用垂线或者全站仪测量垂直度对若干所述立柱分段进行初步定位,再通过测量若干所述立柱分段间的尺寸、对角线尺寸对若干所述立柱分段进行进一步定位,焊接所述底部结构和若干所述立柱分段的合拢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1中的所述底部结构分段、S12中的所述立柱分段、S13中的所述顶部结构分段均呈箱型梁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片体、第三片体、第四片体、第二片体,所述第二片体与所述第一片体相连;S11中的所述底部结构分段、S12中的所述立柱分段、S13中的所述顶部结构分段的预制方法为:以所述第四片体为基面,再在所述第四片体的两侧组装所述第二片体和所述第三片体,使所述第四片体、所述第二片体、所述第三片体的组件呈U型;再以所述第一片体为基面,将所述呈U型的第四片体、第二片体、第三片体的组件倒转组装于所述第一片体上,形成所述底部结构分段、所述立柱分段、所述顶部结构分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22中,还分别在所述立柱结构的上部的外侧面安装若干组第二导向板组,每组所述第二导向板组包括若干个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二导向板凸起于所述立柱结构的上部的外侧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22中,在所述第一合拢水平线和所述第二合拢水平线上打上洋冲点。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22中,若干个所述顶部结构段的吊装为先吊装焊接位于中部的所述顶部结构段,再吊装位于两侧的所述顶部结构段。
CN202210325256.4A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 Active CN114802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5256.4A CN114802621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5256.4A CN114802621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2621A true CN114802621A (zh) 2022-07-29
CN114802621B CN114802621B (zh) 2023-04-28

Family

ID=82532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5256.4A Active CN114802621B (zh) 2022-03-30 2022-03-30 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02621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27759A (en) * 1975-12-11 1978-10-11 Mitsui Shipbuilding Eng Semi-submersible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JP2002220087A (ja) * 2001-01-24 2002-08-06 Technological Res Assoc Of Mega-Float セミサブ型浮体構造物および同浮体構造物の建造方法
CN101481001A (zh) * 2009-02-08 2009-07-15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浮式钻井储油平台总段下水及旋转合拢对接方法
CN201305112Y (zh) * 2008-12-10 2009-09-09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造船过程中用于两总段对接的限位工装构件
CN102145734A (zh) * 2010-02-10 2011-08-10 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半潜式钻井平台整体合拢方法
CN102328729A (zh) * 2011-05-31 2012-01-25 江苏熔盛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水上双岛合拢工艺
CN102490864A (zh) * 2011-11-29 2012-06-13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半船水下合拢方法
CN205396428U (zh) * 2016-03-10 2016-07-27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嵌入型导向结构
CN107097911A (zh) * 2016-02-23 2017-08-29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潜平台的建造方法
CN108557007A (zh) * 2018-04-03 2018-09-21 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巨型总段海上对位合拢方法
CN109436191A (zh) * 2018-11-16 2019-03-08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半潜式平台的建造总装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27759A (en) * 1975-12-11 1978-10-11 Mitsui Shipbuilding Eng Semi-submersible structure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JP2002220087A (ja) * 2001-01-24 2002-08-06 Technological Res Assoc Of Mega-Float セミサブ型浮体構造物および同浮体構造物の建造方法
CN201305112Y (zh) * 2008-12-10 2009-09-09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造船过程中用于两总段对接的限位工装构件
CN101481001A (zh) * 2009-02-08 2009-07-15 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 浮式钻井储油平台总段下水及旋转合拢对接方法
CN102145734A (zh) * 2010-02-10 2011-08-10 烟台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半潜式钻井平台整体合拢方法
CN102328729A (zh) * 2011-05-31 2012-01-25 江苏熔盛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船舶水上双岛合拢工艺
CN102490864A (zh) * 2011-11-29 2012-06-13 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半船水下合拢方法
CN107097911A (zh) * 2016-02-23 2017-08-29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半潜平台的建造方法
CN205396428U (zh) * 2016-03-10 2016-07-27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嵌入型导向结构
CN108557007A (zh) * 2018-04-03 2018-09-21 青岛造船厂有限公司 一种船体巨型总段海上对位合拢方法
CN109436191A (zh) * 2018-11-16 2019-03-08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 半潜式平台的建造总装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02621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0734B1 (en) Transportation underwater tunnel system
CN101544268B (zh) 船舶建造中半宽型双跨总组搭载方法
CN107905116A (zh) 大跨度下承式刚性系杆钢拱桥的施工方法
CN107352450B (zh) Fpso克令吊筒身及其建造安装方法
CN203066095U (zh) 一种装配式单壁钢吊箱
GB1578385A (en) Apparatus for launching battered leg jackets for offshore platforms
CN114802621B (zh) 一种深海半潜型养殖旅游平台的建造方法
CN211996069U (zh) 一种桥梁水下检测船
CN115744675A (zh) 海上浅水区大型构件吊装设备及其吊装方法
KR100758200B1 (ko) 강관파일 항타용 바지선 및 그를 이용한 강관파일의항타방법
CN101811555A (zh) 浮船坞内散货船船体分段合拢控制方法
CN214729536U (zh) 一种水上栈桥用的施工平台
CN211498923U (zh) 一种稳桩平台用新型抱桩器
CN114455026A (zh) 一种船体分段船台大合拢方法
CN211735477U (zh) 一种用于桥塔施工的塔吊基础结构
CN210761210U (zh) 空铁轮渡系统
CN210315471U (zh) 三角桁架式桩腿
CN111663551A (zh) 一种用于沉井浮运的封舱底板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8622316B (zh) 一种码头停泊浮船坞的滑动式系泊系统
CN115009464B (zh) 舱壁地面建造方法和散货船
CN215074815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养殖槽
GB2170248A (en)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semi-submersible vessels
CN216428233U (zh) 一种用于水上组合钢板桩施工的固定导向架
CN218621904U (zh) 一种水域桥墩维修用浮筒式操作平台
JPH0811775A (ja) 船体モジュールの連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