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2919A - 绕线装置及绕线焊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绕线装置及绕线焊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2919A
CN114792919A CN202210397464.5A CN202210397464A CN114792919A CN 114792919 A CN114792919 A CN 114792919A CN 202210397464 A CN202210397464 A CN 202210397464A CN 114792919 A CN114792919 A CN 1147929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lead
wire
pos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74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春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I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I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I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IP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974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929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92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29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3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wrapping or unwrapping wir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soldered or weld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绕线装置及绕线焊接方法,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外壳和与外壳连接的至少两根绕线柱,所述绕线柱外露于外壳的一端为绕线端,所述外壳的同侧的两个相邻的绕线端,一个绕线端用于缠绕引线,另一个绕线端用于协助引线缠绕,所述引线的两个端头均穿过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所述外壳旋转使得旋转方向上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的引线缠绕在绕线端,所述绕线端尺寸与接线端子绕线部位的尺寸对应。本发明通过绕线端绕制引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风险,提高了绕线焊接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绕线装置及绕线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线装置及绕线焊接方法,属于绕线焊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子装联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引线绕焊的产品,涉及到的有引线绕焊在接线端子上,接线端子可以为玻璃绝缘子的引出线、接线柱上等。如图1所示,传统的引线绕焊是用镊子或成形钳先将引线折弯成钩形,然后将引线钩在接线端子上,再用镊子或成形钳夹持引线反复弯折。
上述绕焊技术存在以下缺点:
第一,绕线效率低下,绕一个三圈的焊环,需要2分钟左右;
第二,使用镊子或成形钳绕制线环,线环的直径不规则(如图2所示),且每层焊环的大小不一致,焊环与焊环之间间距松散,合格率低,需要反复调整;
第三,绕线的过程中引线受损(如图3所示)、接线端子受损,一般引线绕焊缠绕的标准为三圈,逐圈缠绕和反复夹持使引线多处受力,且使接线端子也多次承受加持力,造成引线和接线端子双重受损,严重时更可能造成引线断裂或接线端子开裂报废;
第四,较粗、较硬的引线,用镊子或成形钳无法绕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绕线装置,包括外壳和与外壳连接的至少两根绕线柱,所述绕线柱外露于外壳的一端为绕线端,所述外壳的同侧的两个相邻的绕线端,一个绕线端用于缠绕引线,另一个绕线端用于协助引线缠绕,所述引线的两个端头均穿过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所述外壳旋转使得旋转方向上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的引线缠绕在绕线端,所述绕线端尺寸与接线端子绕线部位的尺寸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壳呈半圆柱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壳为手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壳的材质为6061铝合金。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多根所述绕线柱的尺寸相同或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壳的同侧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的绕线端,一个绕线端用于缠绕引线,另一个绕线端用于协助引线缠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所述引线的两个端头均穿过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一个绕线端的长度大于所述另一个绕线端的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绕线柱与外壳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孔,所述绕线柱插入所述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绕线柱和所述孔通过环氧树脂粘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绕线柱与所述孔间隙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外壳和所述绕线柱螺纹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孔的深度为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相所述绕线柱伸出外壳的长度为10mm或/和8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孔为通孔,一根绕线柱穿过一个通孔形成两个绕线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引线间隙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相邻孔的孔间距为相邻的两孔的半径之和+引线直径+设定间隙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相邻孔的孔间距为孔直径+引线直径+设定间隙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设定间隙范围为0.1~0.7mm,优选地,所述设定间隙范围为0.2~0.5mm,进一步优选为0.5mm。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绕线装置进行绕线焊接的方法,包括:
根据接线端子的尺寸选择对应的绕线柱;
将绕线柱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绕线柱外露于外壳的一端为绕线端;
在绕线端缠绕引线;
将缠绕后的引线转移到接线端子;
对转移到接线端子的引线进行焊接;
其中,所述在绕线端缠绕引线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引线的两个端头均穿过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一个绕线端用于缠绕引线,另一个绕线端用于协助引线缠绕,所述引线的两个端头均穿过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
通过外壳旋转带动位于两个绕线端之间的引线缠绕在一个绕线端。
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引线绕焊的方式,使用本发明绕线装置绕线,一次绕制成功,不用调整,合格率高,减少反复调整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绕线装置和接线端子分离,绕制成功的引线再装在接线端子上焊接。减少了在接线端子上的操作步骤,避免了接线端子损伤;绕制的引线尺寸可以精确控制,能够更好的保障焊点的形状和润湿角,保障焊点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引线绕焊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现有技术引线绕焊后的引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述绕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所述绕线焊接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绕线装置绕线后的引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对根据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4是本发明所述绕线装置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绕线装置包括外壳1和与外壳连接的至少两根绕线柱2,所述绕线柱外露于外壳的一端为绕线端21,所述外壳的同侧的两个相邻的绕线端,一个绕线端用于缠绕引线,另一个绕线端用于协助引线缠绕,所述引线的两个端头均穿过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所述外壳旋转使得旋转方向上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的引线缠绕在绕线端,所述绕线端尺寸与接线端子绕线部位的尺寸对应,缠绕后的引线从绕线端转移到所述接线端子。
本发明通过绕线端绕制引线,绕线的直径可精确控制,绕制一个3圈的焊环只需要3s,绕制过程中引线和接线端子不用承受夹持力,引线和接线端子不受损。通过绕线端绕制引线,绕制效率提高了40倍,合格率达100%,完全避免了绕制引线过程中引线和接线端子受损,一些较粗、较硬的引线也能轻松成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呈半圆柱形。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手柄。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材质为6061铝合金。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列举了外壳的材质为6061铝合金,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还可以使用其他材料。
本发明外壳通过铣加工制成,半圆柱形可防止滚动跌落。两端的绕线端尺寸灵活,可根据生产情况自行调整,绕线端可以为钢针,钢针的强度高,能保证引线的绕制成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根所述绕线柱的尺寸相同或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个绕线端的长度大于所述另一个绕线端的长度,不妨碍引线在所述一个绕线端的缠绕。
优选地,绕线柱伸出外壳的长度为10mm或/和8mm。
优选地,所述一个绕线端的长度为10mm,所述另一个绕线端的长度为8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柱与外壳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孔,所述绕线柱插入所述孔。
优选地,所述绕线柱和所述孔通过环氧树脂粘固。
优选地,所述绕线柱与所述孔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外壳和所述绕线柱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孔的深度为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为通孔,一根绕线柱穿过一个通孔形成两个绕线端。
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述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引线间隙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相邻孔的孔间距为相邻的两孔的半径之和+引线直径+设定间隙范围,相邻之间的孔间距决定了可绕引线的直径范围和引线的长短,若孔间距大于引线的长度则无法绕环,若孔间距小于引线的直径也无法绕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相邻孔的孔间距为孔直径+引线直径+设定间隙范围。
优选地,所述设定间隙范围为0.1~0.7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设定间隙范围为0.2~0.5mm,更进一步优选为0.5mm,设定间隙范围小于0.1mm则引线无法穿过两个绕线端,设定间隙范围大于0.7mm,辅助引线缠绕的绕线端无法起到限位作用,引线容易脱落,设定间隙范围为0.5mm,能够适应现有的大多数规格的引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绕线柱为钢针,外壳为手柄,为采用6061铝合金制成半圆柱体的形状,半圆柱的两头各钻两个深度5mm的孔,孔的直径和钢针的直径相同,孔间距为孔径+引线直径+0.5mm。钢针的直径可根据接线端子的直径选择,钢针的长度选用10mm和8mm两种,然后将钢针插入手柄的通孔中,用环氧树脂粘固。
本发明所述绕线装置用于引线的绕制,如图6所示,该绕线装置可以准确控制引线的绕制直径,并确保每层引线绕制的焊环的直径一致,焊环与焊环之间紧密连接,无松散,提高引线的绕制效率,使绕制引线的操作脱离接线端子,且引线只承受弯折力而不承受夹持力,从而避免了引线受损和接线端子受损,绕制完成的引线可以大小刚合适的套在接线端子上,保证焊接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侧设置有多个孔,通过在不同孔插入绕线柱,实现不同孔间距,从而适应不同直径的预绕制的引线。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上述绕线装置进行绕线焊接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
根据接线端子的尺寸选择对应的绕线柱;
将绕线柱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绕线柱外露于外壳的一端为绕线端;
在绕线端缠绕引线;
将缠绕后的引线转移到接线端子;
对转移到接线端子的引线进行焊接;
其中,所述在绕线端缠绕引线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引线的两个端头均穿过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一个绕线端用于缠绕引线,另一个绕线端用于协助引线缠绕,所述引线的两个端头均穿过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
通过外壳旋转带动位于两个绕线端之间的引线缠绕在一个绕线端。
本发明通过绕线端绕制的引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风险,提高了绕焊的可靠性。
本发明通过绕线柱绕制引线,绕线的直径可精确控制,绕制一个3圈的焊环只需要3s,绕制过程中引线和接线端子不用承受夹持力,引线和接线端子不受损。通过绕线柱绕制引线,绕制效率提高了40倍,合格率达100%,完全避免了绕制引线过程中引线和接线端子受损,一些较粗、较硬的引线也能轻松成形。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与外壳连接的至少两根绕线柱,所述绕线柱外露于外壳的一端为绕线端,所述外壳的同侧的两个相邻的绕线端,一个绕线端用于缠绕引线,另一个绕线端用于协助引线缠绕,所述引线的两个端头均穿过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所述外壳旋转使得旋转方向上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的引线缠绕在绕线端,所述绕线端尺寸与接线端子绕线部位的尺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半圆柱形;优选地,所述外壳为手柄;优先地,所述外壳的材质为6061铝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绕线柱的尺寸相同或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绕线端的长度大于所述另一个绕线端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柱与外壳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孔,所述绕线柱插入所述孔,优选地,所述绕线柱和所述孔通过环氧树脂粘固;优选地,所述绕线柱与所述孔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外壳和所述绕线柱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的深度为5mm;或/和
所述绕线柱伸出外壳的长度为10mm或/和8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为通孔,一根绕线柱穿过一个通孔形成两个绕线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的间隙与所述引线间隙配合,优选地,所述相邻孔的孔间距为相邻的两孔的半径之和+引线直径+设定间隙范围;优选地,所述孔的直径相同,所述相邻孔的孔间距为孔直径+引线直径+设定间隙范围;优选地,所述设定间隙范围为0.1~0.7mm,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设定间隙范围为0.2~0.5mm,更进一步优选为0.5mm。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绕线装置进行绕线焊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接线端子的尺寸选择对应的绕线柱;
将绕线柱固定在外壳上,所述绕线柱外露于外壳的一端为绕线端;
在绕线端缠绕引线;
将缠绕后的引线转移到接线端子;
对转移到接线端子的引线进行焊接;
其中,所述在绕线端缠绕引线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引线的两个端头均穿过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一个绕线端用于缠绕引线,另一个绕线端用于协助引线缠绕,所述引线的两个端头均穿过相邻两个绕线端之间;
通过外壳旋转带动位于两个绕线端之间的引线缠绕在一个绕线端。
CN202210397464.5A 2022-04-15 2022-04-15 绕线装置及绕线焊接方法 Pending CN1147929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7464.5A CN114792919A (zh) 2022-04-15 2022-04-15 绕线装置及绕线焊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7464.5A CN114792919A (zh) 2022-04-15 2022-04-15 绕线装置及绕线焊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2919A true CN114792919A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62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7464.5A Pending CN114792919A (zh) 2022-04-15 2022-04-15 绕线装置及绕线焊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2919A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2751A (en) * 1974-11-15 1977-08-17 Wright J Tool for twisting a stranded wire
CN202016778U (zh) * 2010-12-25 2011-10-26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自动缠线装置
CN102837996A (zh) * 2012-09-07 2012-12-26 嘉兴电力局 一种送电线路接地电阻测量摇表的引线盘
CN103787153A (zh) * 2014-02-25 2014-05-14 昆山泰威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存放锡丝的线盘
CN203850803U (zh) * 2014-05-12 2014-09-24 国家电网公司 改进型绕线机构
CN105679524A (zh) * 2014-11-18 2016-06-15 宜昌瑞英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绕线工具
WO2016169117A1 (zh) * 2015-04-23 2016-10-27 宁波德昌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连续自动收线能力的卷线装置
CN107768137A (zh) * 2017-12-14 2018-03-06 惠州创恒昊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摄像头线圈绕线线头线尾自动缠绕结构
CN208249559U (zh) * 2018-04-23 2018-12-18 江西康成特导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铜线加工用活动绕线轴
CN111252622A (zh) * 2020-03-12 2020-06-09 李丰儒 一种线缆量裁一体收纳器
CN212197873U (zh) * 2020-05-14 2020-12-22 安庆横电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绕线导向装置
JP2021029097A (ja) * 2019-08-09 2021-02-25 朱暁鳳 電線やケーブルの検査収集装置
CN112408116A (zh) * 2020-11-09 2021-02-26 天长市万科电器配件厂 一种用于电瓶车的充电线自动卷绕收缩结构
CN214141044U (zh) * 2020-09-22 2021-09-07 达州市国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安装在绕线盘上的绕线辅助装置
CN114214766A (zh) * 2021-12-27 2022-03-22 浙江虞山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整经机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82751A (en) * 1974-11-15 1977-08-17 Wright J Tool for twisting a stranded wire
CN202016778U (zh) * 2010-12-25 2011-10-26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自动缠线装置
CN102837996A (zh) * 2012-09-07 2012-12-26 嘉兴电力局 一种送电线路接地电阻测量摇表的引线盘
CN103787153A (zh) * 2014-02-25 2014-05-14 昆山泰威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存放锡丝的线盘
CN203850803U (zh) * 2014-05-12 2014-09-24 国家电网公司 改进型绕线机构
CN105679524A (zh) * 2014-11-18 2016-06-15 宜昌瑞英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线圈绕线工具
WO2016169117A1 (zh) * 2015-04-23 2016-10-27 宁波德昌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连续自动收线能力的卷线装置
CN107768137A (zh) * 2017-12-14 2018-03-06 惠州创恒昊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摄像头线圈绕线线头线尾自动缠绕结构
CN208249559U (zh) * 2018-04-23 2018-12-18 江西康成特导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铜线加工用活动绕线轴
JP2021029097A (ja) * 2019-08-09 2021-02-25 朱暁鳳 電線やケーブルの検査収集装置
CN111252622A (zh) * 2020-03-12 2020-06-09 李丰儒 一种线缆量裁一体收纳器
CN212197873U (zh) * 2020-05-14 2020-12-22 安庆横电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线电缆的绕线导向装置
CN214141044U (zh) * 2020-09-22 2021-09-07 达州市国信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安装在绕线盘上的绕线辅助装置
CN112408116A (zh) * 2020-11-09 2021-02-26 天长市万科电器配件厂 一种用于电瓶车的充电线自动卷绕收缩结构
CN114214766A (zh) * 2021-12-27 2022-03-22 浙江虞山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整经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4076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a compressed stranded wire for a press-connecting terminal
US9443642B2 (en) Electrical wire
EP2071705B1 (en) Brushless motor stator
CN114792919A (zh) 绕线装置及绕线焊接方法
US11217982B2 (en) Helical jumper connector
US5112232A (en) Twisted wire jumper electrical interconnector
CN217386778U (zh) 一种电缆绞合成型装置
CN214300989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钢丝捻制装置
CN212967246U (zh) 一种变压器绞线机
CN206075985U (zh) 一种引脚一字型排列的三脚电感
EP3817200A1 (en) Stator used for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id stator
CN110548925B (zh) 一种环形磨料锯原线的制造方法
JP2018137151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CN214542207U (zh) 钉头引线以及陶瓷封装管壳构件
CN111903005B (zh) 用于连接由不同材料构成的两个导体的方法以及连接件以及系统
CN214957780U (zh) 一种单芯电缆的线芯折弯专用工具
CN114101978B (zh) 一种集合线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2063993A (zh) 压缩机离合器的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CN219936857U (zh) 一种用于扁铜线线圈加工的绕线装置
EP0217290A2 (en) Tubular lamp
CN218100806U (zh) 一种电线加工用绞线装置
CN211524301U (zh) 一种拉杆
CN211130956U (zh) 一种电子内窥镜上下角度定位结构
CN213400705U (zh) 一种线材矫正器
CN111952060B (zh) 模块电源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