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1186A - 家用制冰机 - Google Patents
家用制冰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91186A CN114791186A CN202210570102.1A CN202210570102A CN114791186A CN 114791186 A CN114791186 A CN 114791186A CN 202210570102 A CN202210570102 A CN 202210570102A CN 114791186 A CN114791186 A CN 1147911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ce
- heat
- heat dissipation
- refrigerating
- machine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12—Producing ice by freezing water on cooled surfaces, e.g. to form slab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1/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 F25B21/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using Peltier effect; using Nernst-Ettinghausen effec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用制冰机,冰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制冰腔;炒冰盘,炒冰盘位于制冰腔内;制冷部件,位于制冰腔内,制冷部件上设置有制冷部和散热部,散热部位于制冷部远离炒冰盘的一侧,制冷部件内设置有包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电偶,以通过向制冷部件通电,使电偶产生热电势,从而使制冷部的温度低于散热部的温度,以吸收炒冰盘的热量,本发明的家用制冰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冰设备的体积过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家用制冰机。
背景技术
目前,炒冰与奶茶的消费成为流行。但这些商品的加工原材料可能存在卫生问题,长期饮食对家人健康存在隐患,并且饮品单价消费较高。因此,炒冰与奶茶的消费对人们的健康和经济都会带来影响。因此,当人们想要饮用奶茶等饮品时,可以利用制冰机等设备自行制作,这种方法健康、经济。
然而,现有的制冰机的内部往往需要设置制冷的结构,制冷的结构需要占用大量的空间,导致制冰机的体积过大,不利于家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制冰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制冰设备的体积过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家用制冰机,家用制冰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制冰腔;炒冰盘,炒冰盘位于制冰腔内;制冷部件,位于制冰腔内,制冷部件上设置有制冷部和散热部,散热部位于制冷部远离炒冰盘的一侧,制冷部件内设置有包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电偶,以通过向制冷部件通电,使电偶产生热电势,从而使制冷部的温度低于散热部的温度,以吸收炒冰盘的热量。
进一步地,制冷部件包括:导热部件,制冷部位于导热部件的一端,散热部位于导热部件的另一端;电偶设置在导热部件上;散热部件,散热部件与散热部连接。
进一步地,导热部件为杆状结构;和/或,散热部件包括散热片。
进一步地,导热部件为多个,多个导热部件相间隔地设置,各个导热部件靠近炒冰盘的一端均具有制冷部;和/或,散热片为多个,各个散热片均套设在散热部上,多个散热片相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制冷部件为多个,多个制冷部件相间隔地设置在制冰腔内。
进一步地,家用制冰机还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风扇位于制冰腔内,散热风扇位于散热部远离制冷部件的一侧。
进一步地,机体为立方体结构,机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进风格栅;和/或,底板,底板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底板上设置有出风格栅。
进一步地,机体为立方体结构,机体的长度为L,机体的宽度为S,机体的高度为H;其中,L=300mm,S=200mm,H=180mm;和/或,机体的边角处具有倒角部,倒角部的倒角角度为15°。
进一步地,机体为立方体结构,机体的长度为L,机体的宽度为S,机体的高度为H;其中,L:S:H=3:1.8:2。
进一步地,家用制冰机还包括:机盖,机盖与机体连接,机盖活动设置在炒冰盘远离制冷部件的一侧,以打开或者关闭制冰腔;和/或,电源接口,电源接口设置在机体的侧壁上,以通过电源接口向制冷部件通电;和/或,底座,底座设置在机体的外侧,底座设置在制冷部件远离炒冰盘的一侧;其中,底座为圆柱形结构,底座远离机体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缓冲颗粒。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冰机包括:机体,机体内设置有制冰腔;炒冰盘,炒冰盘位于制冰腔内;制冷部件,位于制冰腔内,制冷部件上设置有制冷部和散热部,散热部位于制冷部远离炒冰盘的一侧,制冷部件内设置有包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电偶,以通过向制冷部件通电,使电偶产生热电势,从而使制冷部的温度低于散热部的温度,以吸收炒冰盘的热量。采用上述设置,制冷部件的热电制冷原理遵循帕尔贴效应,电流通过两种不同导体的界面时,将从外界吸收或放出热量。制冷部件的热电制冷的基本单元是半导体电偶。组成电偶的材料一个是P型半导体,另一个是N型半导体。其制冷效果主要取决于两种电偶对材料的热电势。由于热电制冷不需要介质,又无机械运动部件,因此应用在炒冰机产品方案上性能可靠,占用空间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冰设备的体积过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家用制冰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家用制冰机的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家用制冰机的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家用制冰机的炒冰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家用制冰机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家用制冰机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机体;11、底板;1、机盖;12、倒角部;2、炒冰盘;5、电源接口;6、进风格栅;7、散热风扇;8、出风格栅;9、底座;91、缓冲颗粒;
20、制冷部件;21、导热部件;3、制冷部;4、散热部件;41、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家用制冰机,家用制冰机包括:机体10,机体10内设置有制冰腔;炒冰盘2,炒冰盘2位于制冰腔内;制冷部件20,位于制冰腔内,制冷部件20上设置有制冷部3和散热部,散热部位于制冷部3远离炒冰盘2的一侧,制冷部件20内设置有包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电偶,以通过向制冷部件20通电,使电偶产生热电势,从而使制冷部3的温度低于散热部的温度,以吸收炒冰盘2的热量。采用上述设置,制冷部件20的热电制冷原理遵循帕尔贴效应,电流通过两种不同导体的界面时,将从外界吸收或放出热量。制冷部件20的热电制冷的基本单元是半导体电偶。组成电偶的材料一个是P型半导体,另一个是N型半导体。其制冷效果主要取决于两种电偶对材料的热电势。由于热电制冷不需要介质,又无机械运动部件,因此应用在炒冰机产品方案上性能可靠,占用空间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冰设备的体积过大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的家用制冰机中,参见图1,制冷部件20包括:导热部件21,制冷部3位于导热部件21的一端,散热部位于导热部件21的另一端;电偶设置在导热部件21上;散热部件4,散热部件4与散热部连接。这样,能够提高制冷部件20的散热效率,使制冰时间更短。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家用制冰机,导热部件21为杆状结构;和/或,散热部件4包括散热片41。这样,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制冷部件20的散热效率,使制冰时间更短。
在本实施例的家用制冰机中,参见图1,导热部件21为多个,多个导热部件21相间隔地设置,各个导热部件21靠近炒冰盘2的一端均具有制冷部3;和/或,散热片41为多个,各个散热片41均套设在散热部上,多个散热片41相间隔地设置。采用上述设置,利用有限的空间,设置多个导热部件21,提高了制冰效率。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家用制冰机,制冷部件20为多个,多个制冷部件20相间隔地设置在制冰腔内。
在本实施例的家用制冰机中,参见图1,家用制冰机还包括散热风扇7,散热风扇7位于制冰腔内,散热风扇7位于散热部远离制冷部件20的一侧。这样,使得空间的利用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了制冰效率。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家用制冰机,机体10为立方体结构,机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进风格栅6;和/或,底板11,底板11设置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底板11上设置有出风格栅8。
在本实施例的家用制冰机中,参见图1,机体10为立方体结构,机体10的长度为L,机体10的宽度为S,机体10的高度为H;其中,L=300mm,S=200mm,H=180mm;和/或,机体10的边角处具有倒角部12,倒角部12的倒角角度为15°。
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家用制冰机,机体10为立方体结构,机体10的长度为L,机体10的宽度为S,机体10的高度为H;其中,L:S:H=3:2:1.8。
在本实施例的家用制冰机中,参见图1至图6,家用制冰机还包括:机盖1,机盖1与机体10连接,机盖1活动设置在炒冰盘2远离制冷部件20的一侧,以打开或者关闭制冰腔;和/或,电源接口5,电源接口5设置在机体10的侧壁上,以通过电源接口5向制冷部件20通电;和/或,底座9,底座9设置在机体10的外侧,底座9设置在制冷部件20远离炒冰盘2的一侧;其中,底座9为圆柱形结构,底座9远离机体1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缓冲颗粒91。
下面对本发明的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家用制冰机包括:机体10,机体10内设置有制冰腔;炒冰盘2,炒冰盘2位于制冰腔内;制冷部件20,位于制冰腔内,制冷部件20上设置有制冷部3和散热部,散热部位于制冷部3远离炒冰盘2的一侧,制冷部件20内设置有包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电偶,以通过向制冷部件20通电,使电偶产生热电势,从而使制冷部3的温度低于散热部的温度,以吸收炒冰盘2的热量。采用上述设置,制冷部件20的热电制冷原理遵循帕尔贴效应,电流通过两种不同导体的界面时,将从外界吸收或放出热量。制冷部件20的热电制冷的基本单元是半导体电偶。组成电偶的材料一个是P型半导体,另一个是N型半导体。其制冷效果主要取决于两种电偶对材料的热电势。由于热电制冷不需要介质,又无机械运动部件,因此应用在炒冰机产品方案上性能可靠,占用空间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制冰设备的体积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家用便携式炒冰机涉及厨房电器设备热电制冷技术领域,热电制冷原理遵循帕尔贴效应,电流通过两种不同导体的界面时,将从外界吸收或放出热量,实现制冷效果。可拆卸式一体多锅装置满足不同制冰方式需求,进出风波纹贝壳格栅稳定气流与清洗防水功能,显示屏采用矩形与半圆形相结合的可触摸屏,显示实时温度又操控便捷。
产品整体设计尺寸为300mm*200mm*180mm(长*宽*高),立体面之间15°倒角处理,兼具用量与美观的平衡,带给用户好的感观。
产品设计双模块热电制冷方式,采用2套6管换热器满足720W制冷量需求,配套2套散热风扇7换热,两侧进风后侧出风,可实现600ml冷饮在5min内快速制冷,满足用户对于制冰的短时需求;
炒冰盘2设计紧贴内部壳体,设计出平面型炒冰盘2,网格炒冰盘2,与卡通炒冰盘2模具,满足用户对于冷饮,制冰与多样模块的DIY炒冰需求,同时方便手动更换与清洗炒冰盘2。
显示屏采用矩形与半圆相结合的设计可触摸屏幕,放置产品右侧,形成视觉高度,拉伸产品立体感。显示屏下半部分,设置开关与温度调节键。显示屏上半部分,设置炒冰盘2的实时温度。让用户可操作性强。
进风、出风孔采用波纹形格栅设计,增大换热器风侧换热量,同时格栅采用45°倾角斜面,对于用户制冰与清洗时防止冷饮与水滴溅入壳体内部。
炒冰机四角底座做圆柱拉伸处理,外侧设计橡胶圆柱形多颗粒脚垫,能够满足用户操作时产品的防滑与防倾倒功能。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旨在设计一款小型家用便携式炒冰机。针对目前传统大型炒冰机和饮料机,解决市场中居家用户对于自制炒冰、冷饮需求,设计出一款轻便化、且能够快制冷的小型家用炒冰机。该产品结构紧凑,稳定好,易操作且实现制冰功能多样化。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家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制冰机包括:
机体(10),所述机体(10)内设置有制冰腔;
炒冰盘(2),所述炒冰盘(2)位于制冰腔内;
制冷部件(20),位于所述制冰腔内,所述制冷部件(20)上设置有制冷部(3)和散热部,所述散热部位于所述制冷部(3)远离所述炒冰盘(2)的一侧,所述制冷部件(20)内设置有包括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电偶,以通过向所述制冷部件(20)通电,使所述电偶产生热电势,从而使所述制冷部(3)的温度低于所述散热部的温度,以吸收所述炒冰盘(2)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件(20)包括:
导热部件(21),所述制冷部(3)位于所述导热部件(21)的一端,所述散热部位于所述导热部件(21)的另一端;所述电偶设置在所述导热部件(21)上;
散热部件(4),所述散热部件(4)与所述散热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部件(21)为杆状结构;和/或,所述散热部件(4)包括散热片(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家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热部件(21)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热部件(21)相间隔地设置,各个所述导热部件(21)靠近所述炒冰盘(2)的一端均具有所述制冷部(3);和/或,
所述散热片(41)为多个,各个所述散热片(41)均套设在所述散热部上,多个所述散热片(41)相间隔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家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部件(20)为多个,多个所述制冷部件(20)相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制冰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制冰机还包括散热风扇(7),所述散热风扇(7)位于所述制冰腔内,所述散热风扇(7)位于所述散热部远离所述制冷部件(20)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家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机体(10)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均设置有进风格栅(6);和/或,
底板(11),所述底板(11)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底板(11)上设置有出风格栅(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为立方体结构,
所述机体(10)的长度为L,所述机体(10)的宽度为S,所述机体(10)的高度为H;其中,L=300mm,S=200mm,H=180mm;和/或,
所述机体(10)的边角处具有倒角部(12),所述倒角部(12)的倒角角度为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0)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机体(10)的长度为L,所述机体(10)的宽度为S,所述机体(10)的高度为H;其中,L:S:H=3:1.8: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家用制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用制冰机还包括:
机盖(1),所述机盖(1)与所述机体(10)连接,所述机盖(1)活动设置在所述炒冰盘(2)远离所述制冷部件(20)的一侧,以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制冰腔;和/或,
电源接口(5),所述电源接口(5)设置在所述机体(10)的侧壁上,以通过所述电源接口(5)向所述制冷部件(20)通电;和/或,
底座(9),所述底座(9)设置在所述机体(10)的外侧,所述底座(9)设置在所述制冷部件(20)远离所述炒冰盘(2)的一侧;其中,所述底座(9)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底座(9)远离所述机体(10)的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缓冲颗粒(9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70102.1A CN114791186A (zh) | 2022-05-24 | 2022-05-24 | 家用制冰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70102.1A CN114791186A (zh) | 2022-05-24 | 2022-05-24 | 家用制冰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91186A true CN114791186A (zh) | 2022-07-26 |
Family
ID=82463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70102.1A Withdrawn CN114791186A (zh) | 2022-05-24 | 2022-05-24 | 家用制冰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91186A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488984A1 (fr) * | 1980-08-19 | 1982-02-26 | Fimec | Appareil autonome pour la production de glacons destines au rafraichissement des boissons |
-
2022
- 2022-05-24 CN CN202210570102.1A patent/CN11479118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488984A1 (fr) * | 1980-08-19 | 1982-02-26 | Fimec | Appareil autonome pour la production de glacons destines au rafraichissement des boisson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993229A (en) | Bottled water cooling unit | |
US3250433A (en) | Liquid dispensing unit | |
US11019957B2 (en) | Coldwave appliance | |
US2012009033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 electrically cooled pitcher | |
CN101069606A (zh) | 一种冷热杯 | |
CN202190877U (zh) | 一种智能加热/制冷饭盒 | |
CN114791186A (zh) | 家用制冰机 | |
CN211476418U (zh) | 一种化妆品用半导体制冷柜 | |
US20230414035A1 (en) | Portable Milk Heater | |
CN206787139U (zh) | 一种车载便携式冷包 | |
CN213849161U (zh) | 一种能制冷和制热的保温营养餐盒 | |
CN213238012U (zh) | 制冷制热装置及家用电器 | |
CN204734314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制冷装置及具有其的榨汁机、水壶 | |
CN2841408Y (zh) | 一种新型汽车扶手 | |
CN203501530U (zh) | 微型制冷或制热用具 | |
CN219494474U (zh) | 多功能制冰模块及制冷设备 | |
CN217131626U (zh) | 一种饮用水快速智能降温装置 | |
CN201798586U (zh) | 一种冷热并用保温盘 | |
KR20110106578A (ko) | 냉/온장고를 구비한 식탁 | |
CN207778896U (zh) | 一种方便携带的室外冷藏保鲜柜 | |
CN201243842Y (zh) | 多功能鲜活鱼虾菜肴展示柜 | |
CN2116180U (zh) | 热管半导体冷、热容器 | |
CN222364251U (zh) | 用于制冷装置的风道组件及制冷装置 | |
CN217959237U (zh) | 一种便于分配餐食的折叠式餐车 | |
CN222722837U (zh) | 净饮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