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90633A -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90633A
CN114790633A CN202110103427.4A CN202110103427A CN114790633A CN 114790633 A CN114790633 A CN 114790633A CN 202110103427 A CN202110103427 A CN 202110103427A CN 114790633 A CN114790633 A CN 114790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processing device
built
contact
magnetic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342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艳芬
许升
尹俊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342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9063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9575 priority patent/WO20221610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790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906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10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e.g. stand-by circuit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18Washing liquid level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3/00Parameters monitored or detected for the control of domestic laundry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3/20Washing liquid condition, e.g. turbidity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38Conditioning or finishing, e.g. control of perfume injection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105/00Systems or parameters controlled or affected by the control systems of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2105/42Detergent or additive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所述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包括具有容纳腔室的内置处理装置和充电座,内置处理装置上设置从所述容纳腔室伸出内置处理装置的第一充电触点,充电座上对应设置第二充电触点;所述内置处理装置上设置磁性体/磁吸组件,所述充电座上设置磁吸组件/磁性体;所述磁性体与磁吸组件可相互吸引,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接触,对内置处理装置进行充电。本发明中,通过磁吸组件与磁性体的相互吸引,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稳定接触,保证了内置处理装置与充电座稳定配合,磁性体和磁吸组件的配合还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更容易实现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的准确对接。

Description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衣物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物处理的需求更加多样化,进而要求衣物处理设备具有更多样的附加功能,如增香、柔顺、去除异味、去霉变,或者干湿度判定、水位检测、浊度检测以及温度检测等。在同一台设备上同时集成上述多种功能会导致衣物处理设备的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而且同一用户往往只需要使用其中几种功能,会造成其他功能的闲置。另一方面,对于家中已拥有一台衣物处理设备的用户,如果需要使用已有的衣物处理设备不具有的附加功能,只能通过重新购置另一台衣物处理设备替换现有设备来实现。如果新的衣物处理设备新增的附加功能使用频率很低,对于用户来讲很不划算。
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独立于衣物处理设备存在的处理装置,可在使用时投入洗衣处理设备以实现特定的附加功能,更方便用户使用。比如申请号为201810802919.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浊度检测装置,其被投放于洗衣机的洗涤桶内与洗涤水接触,包括有浊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洗涤水的浊度。还公开了一种与浊度检测装置配合的洗衣机,浊度检测装置包括有无线充电电路,洗衣机上设置有存放部,存放部内设置有无线充电装置,浊度检测装置可搁置在所述的存放部内,充电装置对浊度检测装置进行无线充电。
但在上述方案中,浊度检测装置还需要与配合的洗衣机共同使用,无法实现对不同衣物处理设备的通用。同时,浊度检测装置需放置在洗衣机上的存放部内进行充电,不能独立进行充电。洗衣机不需要运行时,由于需要给浊度检测装置充电,洗衣机还需要保持通电状态。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内置处理装置通过独立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充电座进行充电,通过磁性件和磁吸组件的相互吸引,使第一充电触点和第二充电触点可以对应接触导通,且不易断开,保证了充电触点的准确稳定对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包括具有容纳腔室的内置处理装置和充电座,内置处理装置上设置从所述容纳腔室伸出内置处理装置的第一充电触点,充电座上对应设置第二充电触点;
所述内置处理装置上还设置磁性体,所述充电座上设置磁吸组件;或者,所述内置处理装置上设置磁吸组件,所述充电座上设置磁性体;
所述磁性体与磁吸组件相互吸引,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接触,对内置处理装置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内置处理装置的外表面上具有一平面作为充电配合面,内置处理装置放置于充电座上时,所述充电配合面朝向充电座;充电座上具有与所述充电配合面相对设置的支撑平面;
所述第一充电触点从所述充电配合面上伸出,所述磁性体设置在所述充电配合面上;所述磁吸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内置处理装置包括具有球形轮廓的壳体,壳体内部形成容纳腔室,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平面切面,其中一个平面切面作为充电配合面;
更优地,磁性体与充电配合面的外周之间的距离小于磁性体与充电配合面的圆心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体包括磁性相反的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沿充电配合面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充电触点沿充电配合面的周向设置在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之间;
所述磁吸组件包括可吸引第一磁性体的第一磁吸部,以及可吸引第二磁性体的第二磁吸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面上设置定位凸部,所述充电配合面上设置内凹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充电配合面的圆心处;内置处理装置放置于充电座上时,所述定位凸部插入所述定位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磁吸组件为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设置在充电座上,电磁组件正向通电以产生吸引磁性体的磁力,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接触;
所述内置处理装置和/或充电座上设置弹开组件,所述弹开组件向内置处理装置施加背向充电座所在方向的作用力,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在电磁组件未通电时保持分离状态;
优选地,所述弹开组件包括顶柱和弹性件;所述充电座上设置安装槽,所述顶柱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另一端伸出安装槽作用于内置处理装置;
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安装槽中,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顶柱设置在安装槽内的一端和安装槽的底面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上还设置用于检测内置处理装置是否位于充电座上的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内置处理装置位于充电座上时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
或者,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内置处理装置上设置遮光部,内置处理装置位于充电座上时,所述遮光部遮挡光电传感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所述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的控制方法,充电座检测到内置处理装置被放置于充电座上时,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以吸引磁性体,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接触开始充电。
进一步地,持续充电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分离停止充电;
优选地,持续充电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反向通电,以产生排斥磁性体的磁力。
进一步地,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后,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内置处理装置被从充电座上取下,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再次正向通电。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座上设置传感器,充电座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判断是否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增加至大于预设压力时,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
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后,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持续大于预设压力,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再次正向通电;
或者,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当接收到光电传感器被遮挡的信号时,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
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后,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光电传感器持续反馈被遮挡的信号,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再次正向通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中,通过磁吸组件与磁性体的相互吸引,保证了内置处理装置与充电座稳定配合,不易脱落,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稳定接触,同时磁性体和磁吸组件的配合还可以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用户放置内置处理装置时更容易实现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的准确对接。
本发明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中,通过设置充电配合面与支撑平面,使内置处理装置与充电座之间为平面接触支撑,配合磁性体的设置,内置处理装置可以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充电座上,内置处理装置的壳体具有球形轮廓,可减少与使用时对衣物的磨损。
本发明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中,通过设置磁性相反的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使内置处理装置只能以确定的方向放置在充电座上,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的准确对接。定位凸部与定位槽的设置可以在用户放置内置处理装置时进行预先辅助定位,定位凸部插入定位槽后再通过转动内置处理装置使磁性件与磁吸组件对应吸引,完成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的对接,方便用户操作。
本发明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中,磁吸组件为电磁组件,并设置可推动内置处理装置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分离的弹开组件,可通过控制电磁组件的通电与断电实现对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之间通断的控制。内置处理装置可放置于充电座上,同时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之间保持分离状态,避免充电完成后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持续接触导通,对内置处理装置的性能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中,充电座可检测内置处理装置是否位于充电座上,以自动控制电磁组件的通电状态,从而实现充电完成后自动断开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内置处理装置长时间未使用时自动连接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进行充电,更加智能。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内置处理装置和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内置处理装置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中:1、衣物处理设备;2、衣物盛放筒;100、内置处理装置;110、第一充电触点;120、磁性体;121、第一磁性体;122、第二磁性体;130、定位槽;140、壳体;141、充电配合面;200、充电座;201、WIFI配置按钮;202、充电接口;210、第二充电触点;220、磁吸组件;221、第一磁吸部;222、第二磁吸部;230、定位凸部;240、顶柱;250、支撑平面。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衣物处理设备1的内置处理装置100充电组合,包括具有容纳腔室的内置处理装置100和充电座200。内置处理装置100上设置从所述容纳腔室伸出内置处理装置100的第一充电触点110,充电座200上对应设置第二充电触点210。
内置处理装置100上还设置磁性体120,充电座200上设置磁吸组件220。磁性体120与磁吸组件220可相互吸引,使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接触,对内置处理装置100进行充电。
本实施例中,内置处理装置100的容纳腔室中设置供电元件与处理元件,所述处理元件用于实现衣物处理设备1本身不具备的附加功能,所述供电元件可储存电能,在处理元件运行时向处理元件供电。第一充电触点110与供电元件连接,从而在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接触导通时给供电元件充电。
具体地,处理元件可以为以下几种。
一、处理元件为超声波发生器,将内置处理装置100投入衣物处理设备1的衣物盛放筒2中,超声波发生器工作以在水中产生超声波,对衣物进一步的清洗,从而提高了洗衣机的清洗能力。
二、处理元件为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包括但不限于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浊度传感器。容纳腔室中还设置与衣物处理设备1的控制系统无线连接的通讯元件,供电元件同时向检测元件和通讯元件供电。内置处理装置100被投入衣物处理设备1的衣物盛放筒2中,通过检测元件检测水位、温度、湿度或浊度信息,通过通讯元件发送至衣物处理设备1的控制系统,衣物处理设备1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程序的调节,从而达到更优的衣物处理效果。
三、处理元件包括投放机构,所述容纳腔室中设置用于储存衣物护理剂,如柔顺剂、增香剂的储液腔,所述投放机构可对储液腔中的衣物护理剂进行投放。容纳腔室中还设置与衣物处理设备1的控制系统无线连接的通讯元件,供电元件同时向投放机构和通讯元件供电。内置处理装置100被投入衣物处理设备1的衣物盛放筒2中,通讯元件实时获取衣物处理设备1的运行进程,从而在合适的运行阶段将衣物护理剂投入衣物盛放筒2中,实现对衣物的护理效果。对于不具有自动投放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1,也可以在洗衣过程中实现衣物护理剂的自动添加,而不需要用户暂停洗衣程序,进行手动添加。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内置处理装置100与衣物一同投入衣物盛放筒2中,在洗衣过程中随衣物一起在衣物盛放筒2中转动,还可以通过内置处理装置100与衣物的摩擦进一步增强洗涤效果。
本实施例中,内置处理装置100通过独立于衣物处理设备1的充电座200进行充电,充电座200上设置用于连接电源线的充电接口202,外接电源通过电源线连接在充电接口202上,向充电座200供电。充电座200上还设置WIFI配置按钮201,可操作WIFI配置按钮201实现充电座200与移动终端的连接,进而通过移动终端对充电座200的开启与关闭进行远程控制。
充电座200上设置磁吸组件220,可与内置处理装置100上的磁性体120相互吸引,保证了内置处理装置100与充电座200稳定配合,不易脱落,使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可以稳定接触,避免了充电过程断断续续,对内置处理装置100中供电元件的性能造成影响。
另一方面,磁性体120和磁吸组件220的配合还可以起到辅助定位的作用。在用户放置内置处理装置100时,磁性体120和磁吸组件220相互吸引,可对内置处理装置100的放置位置进行调整,更容易实现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的准确对接。同时,在充电过程中需要进行移动时,用户可直接挪动充电座200,内置处理装置100由于与充电座200通过磁力相互吸引,不会轻易从充电座200上脱落。因此,用户不需要双手分别扶住内置处理装置100和充电座200进行移动,更方便操作。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方案中,磁性件和磁吸组件的设置位置还可以对调,也即磁吸组件设置在内置处理装置100上,磁性件设置在充电座200上,也可以起到同样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磁吸组件220可以为与磁性件120具有相反磁性的磁体,从而在磁性件120与磁吸组件220相互靠近时产生相互吸引的力,使内置处理装置100稳定地放置于充电座200上。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内置处理装置100的外表面上具有一平面作为充电配合面141,内置处理装置100放置于充电座200上时,充电配合面141朝向充电座200。充电座200上具有与充电配合面141相对设置的支撑平面250。
第一充电触点110从充电配合面141上伸出,磁性体120设置在充电配合面141上。磁吸组件220对应设置在支撑平面250上。
优选地,内置处理装置100包括具有球形轮廓的壳体140,壳体140内部形成容纳腔室,壳体140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平面切面,其中一个平面切面作为充电配合面141。
在上述方案中,具有球形轮廓的壳体140表面为平滑的球面,在投入衣物盛放筒2中与衣物接触摩擦时,可以减少内置处理装置100对衣物的磨损。在壳体140上设置一个平面切面作为充电配合面141,内置处理装置100放置于充电座200上进行充电时,充电配合面141与充电座200上的支撑平面250接触配合,使两者之间形成平面接触支撑,配合磁性体120与磁吸组件220的相互吸引,使内置处理装置100可以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充电座200上。
本实施例中,壳体140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个平面切面,下方的平面切面作为充电配合面141。两个平面切面与壳体140的球面部分相交形成的棱可以在洗衣过程中加大与衣物的摩擦力度,进一步增强洗净效果。
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中,磁性体120与充电配合面141的外周之间的距离小于磁性体120与充电配合面141的圆心之间的距离。
通过增加磁性体120与充电配合面141圆心之间的距离,使磁性体120可分布的范围更大,更容易实现充电配合面141上磁性体120和第一充电触点110的设置,避免相互干扰。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磁性体120包括磁性相反的第一磁性体121和第二磁性体122。第一磁性体121与第二磁性体122沿充电配合面141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充电触点110沿充电配合面141的周向设置在第一磁性体121与第二磁性体122之间。
磁吸组件220包括可吸引第一磁性体121的第一磁吸部221,以及可吸引第二磁性体122的第二磁吸部222。
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触点110偏心设置在充电配合面141上,通过设置磁性相反的第一磁性体121与第二磁性体122,只有在内置处理装置100以特定的方向放置在充电座200上时,才可以实现第一磁吸部221对第一磁性体121,以及第二磁吸部222对第二磁性体122的对应吸引,从而完成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的对接。如果内置处理装置100的放置方向不对,可能导致第一磁吸部221对第二磁性体122产生排斥力,或第二磁吸部222对第一磁性体121产生排斥力,从而阻止内置处理装置100的放置。通过设置磁性相反的第一磁性体121与第二磁性体122,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的准确对接。
进一步地,第一充电触点110和第二充电触点210分别设置多个,多个第一充电触点110和第二充电触点210一一对应。第一磁吸部221吸引第一磁性体121,第二磁吸部222吸引第二磁性体122,使多个第一充电触点110和第二充电触点210一一对应接触。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充电触点110设置三个,分别为触点a、触点b和触点c,第二充电触点210对应设置三个,分别为触点a’、触点b’和触点c’。通过第一磁吸部221和第二磁吸部222分别对应吸引第一磁性体121和第二磁性体122,确保了第一充电触点110和第二充电触点210对接时,触点a与触点a’接触导通,触点b与触点b’接触导通,触点c与触点c’接触导通,避免了错接、接反等情况。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支撑平面250上设置定位凸部230,充电配合面141上设置内凹的定位槽130,定位槽130位于充电配合面141的圆心处。内置处理装置100放置于充电座200上时,定位凸部230插入定位槽130中。
在上述方案中,定位凸部230与定位槽130的设置可以在用户放置内置处理装置100时进行预先的辅助定位。具体地,用户可先将定位槽130与定位凸部230对齐,使定位凸部230插入定位槽130中,然后再通过转动内置处理装置100使磁性体120与磁吸组件220对应吸引,从而完成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的对接,方便用户操作。
本实施例中,内置处理装置100独立于衣物处理设备1,用户可在需要使用其具有的附加功能时将其投入衣物处理设备1的衣物盛放筒2中。同时,内置处理装置100在衣物盛放筒2中与衣物一起转动,可通过与衣物之间的摩擦增强衣物的清洗效果。
内置处理装置100通过独立于衣物处理设备1的充电座200进行充电。内置处理装置100和充电座200上分别设置磁性体120和磁吸组件220,通过磁性体120和磁吸组件220的相互吸引,使内置处理装置100更稳定地固定在充电座200上,可更容易实现第一充电触点110和第二充电触点210的位置准确对应,实现两者的准确稳定对接,保证了充电过程的稳定进行。
实施例二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上述实施例一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磁吸组件220为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设置在充电座上,电磁组件正向通电以产生吸引磁性体120的磁力,使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接触。
内置处理装置100和/或充电座200上设置弹开组件,所述弹开组件向内置处理装置100施加背向充电座200所在方向的作用力,使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在电磁组件未通电时保持分离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磁吸组件220为电磁组件,并设置可向上推动内置处理装置100使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分离的弹开组件,从而可通过控制电磁组件的通电与断电实现对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之间通断的控制。内置处理装置100不需要充电时,也可放置于充电座200上,同时还可以使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之间保持分离状态,避免充电完成后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持续接触导通,加速其中供电元件的老化。
优选地,所述电磁组件还可反向通电,以产生排斥磁性体120的磁力。通过电磁组件与弹开组件配合,共同对内置处理装置100施加向上的力,避免了弹开组件未能顶起内置处理装置100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开组件设置在充电座200上。具体地,所述弹开组件包括顶柱240和弹性件。充电座200上设置安装槽,顶柱240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另一端伸出安装槽作用于内置处理装置100。
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安装槽中,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顶柱240设置在安装槽内的一端和安装槽的底面相抵。
优选地,定位凸部230可活动的安装在充电座200上作为顶柱240,顶柱240上端插入充电配合面141上的定位槽130中。电磁组件正向通电,吸引充电配合面141上的磁性体120,定位槽130下压顶柱240,以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向下运动,实现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的接触导通。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时,对磁性体120的吸引作用消失,弹性件向上推动顶柱240,进而通过顶柱240顶起内置处理装置100,使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分离。
顶柱240作用在定位槽130上,由于定位槽130位于充电配合面141的圆心处,使顶柱240对内置处理装置100的支撑作用在充电配合面141的圆心上,内置处理装置100被顶柱240顶起后也可以保持稳定状态,不会轻易从充电座200上脱落。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充电座200上还设置用于检测内置处理装置100是否位于充电座200上的传感器。通过传感器反馈的检测结果,充电座200可以自主判断内置处理装置100是否被放置于充电座200上,从而自动控制电磁组件的通电状态,更加智能。
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内置处理装置100位于充电座200上时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
具体地,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槽的底部,内置处理装置100放置于充电座200上时,下压顶柱240,使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增大。内置处理装置100被从充电座200上取下时,作用在顶柱240上的压力消失,从而释放弹性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降低。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内置处理装置100上设置遮光部,内置处理装置100位于充电座200上时,所述遮光部遮挡光电传感器。
具体地,所述光电传感器设置在顶柱240的上端,所述遮光部为定位槽130。内置处理装置100放置于充电座200上时,顶柱240上端插入定位槽130中,光电传感器被遮挡。内置处理装置100被从充电座200上取下时,顶柱240上端露出,对光电传感器的遮挡消失。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内置处理装置100充电组合的控制方法,充电座200检测到内置处理装置100被放置于充电座200上时,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以吸引磁性体120,使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接触开始充电。
充电座200检测到内置处理装置100被从充电座200上取下时,控制电磁组件停止通电。
上述方案中,充电座200可根据内置处理装置100是否被放置在充电座200上自动控制电磁组件的通电与断电状态,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使用方便。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持续充电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充电座200控制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使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分离停止充电。
优选地,持续充电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充电座200控制电磁组件反向通电,以产生排斥磁性体120的磁力。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预设时长根据内置处理装置100从电量完全耗尽的状态充电至电量充满所需的时间进行设定。当内置处理装置100在充电座200上持续充电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电量已完全充满,此时充电座200可自动控制电磁组件断电或反向通电,使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自动断开,实现了停止充电的自动控制。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方案中,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后,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内置处理装置100被从充电座200上取下,充电座200控制电磁组件再次正向通电。
在上述方案中,若充电完成的内置处理装置100一直放置于充电座200上未被取下,达到第二预设时长后,充电座200通过控制电磁组件再次正向通电,使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再次接触导通。
内置处理装置100在未使用期间也存在缓慢的放电现象,从而出现电量损失。电量充满的若长时间没有使用,其电量会逐渐下降至低于完成一次运行的最低所需电量,导致用户需要使用内置处理装置100时其电量不足,无法使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根据内置处理装置100从电量充满的状态缓慢放电至低于所述最低所需电量所经过的时间进行设定,如10-15天。如此可以在内置处理装置100的电量损失过多时自动连接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进行充电,避免出现内置处理装置100电量不足无法使用的情况,用户体验更好。
本实施例中,充电座200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判断是否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
具体地,当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时,在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增加至大于第一预设压力时,充电座200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从而在用户将内置处理装置100放置于充电座200上时自动连接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进行充电。
在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下降至低于第二预设压力时,充电座200控制电磁组件停止通电,从而在用户将内置处理装置100从充电座200上取下后自动控制电磁组件停止工作。其中,第二预设压力小于第一预设压力。
在持续充电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并控制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后,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持续大于第一预设压力,充电座200控制电磁组件再次正向通电。在内置处理装置100完成充电且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始终未被使用的情况下,充电座200可以再次连接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自动对内置处理装置100进行再次充电。
另一种方案中,当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时,在接收到光电传感器被遮挡的信号时,充电座200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从而在用户将内置处理装置100放置于充电座200上时自动连接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进行充电。
在接收到光电传感器不再被遮挡的信号时,充电座200控制电磁组件停止通电,从而在用户将内置处理装置100从充电座200上取下后自动控制电磁组件停止工作。
在持续充电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并控制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后,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光电传感器持续反馈被遮挡的信号,充电座200控制电磁组件再次正向通电。在内置处理装置100完成充电且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始终未被使用的情况下,充电座200可以再次连接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自动对内置处理装置100进行再次充电。
本实施例中,内置处理装置100放置于充电座200上无需取下,即可通过电磁组件和弹开组件的配合,实现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之间通断状态的改变。内置处理装置100在不需使用时也可放置于充电座200上,解决了内置处理装置100的存放问题,同时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可保持分离状态,避免充电完成后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持续接触导通,加速其中供电元件的老化。
通过传感器的设置,充电座200可检测内置处理装置100是否位于充电座200上,以自动控制电磁组件的通电状态,从而实现用户放置内置处理装置100后自动连接第一充电触点110和第二充电触点210,充电完成后自动断开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以及在内置处理装置100长时间未使用时自动连接第一充电触点110与第二充电触点210进行再次充电,更加智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包括具有容纳腔室的内置处理装置和充电座,其特征在于,内置处理装置上设置从所述容纳腔室伸出内置处理装置的第一充电触点,充电座上对应设置第二充电触点;
所述内置处理装置上设置磁性体,所述充电座上设置磁吸组件;或者,所述内置处理装置上设置磁吸组件,所述充电座上设置磁性体;
所述磁性体与磁吸组件可相互吸引,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接触,对内置处理装置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处理装置的外表面上具有一平面作为充电配合面,内置处理装置放置于充电座上时,所述充电配合面朝向充电座;充电座上具有与所述充电配合面相对设置的支撑平面;
所述第一充电触点从所述充电配合面上伸出,所述磁性体设置在所述充电配合面上;所述磁吸组件对应设置在所述支撑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内置处理装置包括具有球形轮廓的壳体,壳体内部形成容纳腔室,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平面切面,其中一个平面切面作为充电配合面;
更优地,磁性体与充电配合面的外周之间的距离小于磁性体与充电配合面的圆心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体包括磁性相反的第一磁性体和第二磁性体;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沿充电配合面的周向间隔设置,第一充电触点沿充电配合面的周向设置在第一磁性体与第二磁性体之间;
所述磁吸组件包括可吸引第一磁性体的第一磁吸部,以及可吸引第二磁性体的第二磁吸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面上设置定位凸部,所述充电配合面上设置内凹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充电配合面的圆心处;内置处理装置放置于充电座上时,所述定位凸部插入所述定位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组件为电磁组件,所述电磁组件设置在充电座上,电磁组件正向通电以产生吸引磁性体的磁力,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接触;
所述内置处理装置和/或充电座上设置弹开组件,所述弹开组件向内置处理装置施加背向充电座所在方向的作用力,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在电磁组件未通电时保持分离状态;
优选地,所述弹开组件包括顶柱和弹性件;所述充电座上设置安装槽,所述顶柱的一端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中,另一端伸出安装槽作用于内置处理装置;
所述弹性件设置在安装槽中,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顶柱设置在安装槽内的一端和安装槽的底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上还设置用于检测内置处理装置是否位于充电座上的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内置处理装置位于充电座上时向所述压力传感器施加压力;
或者,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所述内置处理装置上设置遮光部,内置处理装置位于充电座上时,所述遮光部遮挡光电传感器。
7.一种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充电座检测到内置处理装置被放置于充电座上时,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以吸引磁性体,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接触开始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持续充电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使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分离停止充电;
优选地,持续充电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后,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反向通电,以产生排斥磁性体的磁力。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后,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检测到内置处理装置被从充电座上取下,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再次正向通电。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上设置传感器,充电座根据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判断是否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增加至大于预设压力时,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
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后,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持续大于预设压力,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再次正向通电;
或者,所述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当接收到光电传感器被遮挡的信号时,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正向通电;
电磁组件停止正向通电后,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光电传感器持续反馈被遮挡的信号,充电座控制电磁组件再次正向通电。
CN202110103427.4A 2021-01-26 2021-01-26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790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3427.4A CN114790633A (zh) 2021-01-26 2021-01-26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
PCT/CN2021/139575 WO2022161021A1 (zh) 2021-01-26 2021-12-20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3427.4A CN114790633A (zh) 2021-01-26 2021-01-26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90633A true CN114790633A (zh) 2022-07-26

Family

ID=82459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3427.4A Pending CN114790633A (zh) 2021-01-26 2021-01-26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90633A (zh)
WO (1) WO202216102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6385358U (zh) * 2016-12-29 2017-08-08 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洗衣球
WO2019120343A1 (de) * 2017-12-20 2019-06-27 Gravity Holding Ltd. Uv-desinfektionsgerät, verfahren damit und verwendung dafür
WO2019219363A1 (en) * 2018-05-17 2019-11-21 Arcelik Anonim Sirketi A washer-dryer in which dryness of the laundry items is effectively detected
CN209854401U (zh) * 2019-01-19 2019-12-27 深圳市前海鸿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超声波洗涤装置及充电底座
CN111778679B (zh) * 2019-03-18 2023-10-20 天津海尔洗涤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洗涤系统的控制方法
CN210015335U (zh) * 2019-04-17 2020-02-04 惠州市惠泽电器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手表的充电和数据传输结构
CN111691137A (zh) * 2020-07-09 2020-09-22 南京伯克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消毒杀菌洗衣球
CN213708833U (zh) * 2020-09-29 2021-07-16 台州市贝索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频振动无线洗衣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1021A1 (zh) 2022-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10040622A (ko) 충전 가능한 휴대폰용 케이스
KR101266446B1 (ko) 유무선 겸용 충전기
CN204016533U (zh) 一种无线充电式电动牙刷
CN214380128U (zh) 供电结构及脱毛美容仪
CN114790633A (zh) 用于衣物处理设备的内置处理装置充电组合及控制方法
CN105610226B (zh) 智能充电装置、充电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JPH07236800A (ja) 自動給水式コードレススチームアイロン
US20200038285A1 (en) Massage toy having two energy sources
CN214154093U (zh) 充电座
CN215580486U (zh) 无线充电器
CN215569331U (zh) 一种支架以及智能拍摄系统
CN212210516U (zh) 充电平台
CN110011389B (zh) 一种无线充电器
CN220155783U (zh) 一种充电器
CN211320978U (zh) 无线充电器及电动个护产品套件
CN208299465U (zh) 一种蓝牙耳机和智能手机共用充电的一体支架
CN220544745U (zh) 一种组合式无线充电器
CN220585622U (zh) 一种充电式泳池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07283234U (zh)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无电状态即充即开的控制装置
CN206211615U (zh) 一种磁性充电底座及智能侦测设备
TWI487240B (zh) 充電系統及對應的電子設備和充電裝置以及自動斷電方法
CN211420658U (zh) 一种无线熨斗
CN218072970U (zh) 一种宠物饮水机
KR102044770B1 (ko) 스마트폰 충전용 보조배터리
CN212488465U (zh) 一种可伸缩电子雾化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