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6441A - 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6441A
CN114786441A CN202210475939.8A CN202210475939A CN114786441A CN 114786441 A CN114786441 A CN 114786441A CN 202210475939 A CN202210475939 A CN 202210475939A CN 114786441 A CN114786441 A CN 1147864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er
fan
heat dissipation
temperature
dissip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759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月
唐洪宇
赵伟
许家诚
蒋冬冬
许琪
张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r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759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64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64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4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09Thermal management, e.g. fan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车载无线充电技术领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器、散热器和控制器;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至少一个测温件,所述测温件用于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器的温度;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无线充电器相连,用于带走所述无线充电器的热量;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器和所述散热器信号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的温度控制所述散热器的运行。该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实现了对无线充电器的散热,减少了无线充电器传递给电子设备的热量。

Description

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载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车辆配备有无线充电器,其使用方便、通用性强,避免了由于频繁插拔数据线而导致的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口接触不良。无线充电器在充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
如果热量不及时散发会使无线充电器表面的温度过高,并将该温度传导给与其直接接触的电子设备,导致电子设备的温度过高,影响电子设备电池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实现对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散热。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器、散热器和控制器;
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至少一个测温件,所述测温件用于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器的温度;
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无线充电器相连,用于带走所述无线充电器的热量;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器和所述散热器信号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的温度控制所述散热器的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器包括本体和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一侧,并与所述本体连接形成连通腔,所述散热板具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将所述连通腔与外界连通;
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散热器包括壳体和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风扇,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所述连通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主体部和尾部;
所述主体部贴附在所述本体的第二侧,所述风扇位于所述主体部内,
所述尾部与所述主体部相连并连通,并从所述本体的端部向所述本体的第一侧延伸;
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尾部的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伸出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固定孔,其中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相对,所述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相邻;
所述本体具有至少三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固定件一一对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本体的一侧连接;
所述壳体还具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本体的一侧,所述通孔用于连通所述壳体的内部与外界空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接收车速,并根据所述车速和所述无线充电器的温度控制所述散热器的运行。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为如上述一方面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从测温件获取测温值;
响应于所述测温值属于预设温度区间,控制风扇开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具有多个预设温度子区间;
根据所述测温值所属于的预设温度子区间,确定所述风扇的转速;
向所述风扇发送与所述预设转速值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风扇以所述预设转速值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车速值;
响应于所述测温值属于预设温度区间且所述车速值大于预设车速值,确定所述风扇的转速为预设转速值;
向所述风扇发送与所述预设转速值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风扇以所述预设转速值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测温件获取多个测温值,所述多个测温值为无线充电器不同位置的测温值;
根据所述多个测温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风扇的转速;
向所述风扇发送所述转速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风扇以所述转速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当测温件测取到无线充电器的温度过高时,控制器控制散热器运行以带走无线充电器的热量,实现了对无线充电器的散热,减少了无线充电器传递给电子设备的热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在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中响应于测温值属于预设温度区间,控制风扇开启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当控制器从测温件获取多个测温值时,控制风扇开启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无线充电器;11、测温件;12、本体;121、连通腔;122、第四侧面;123、第五侧面;13、散热板;14、定位件;101、第一侧;102、第二侧;
2、散热器;21、壳体;210、出风口;211、第一侧面;212、第二侧面;213、第三侧面;214、主体部;215、尾部;216、通孔;22、风扇;221、叶片;222、转轴;23、固定件;231、固定孔;232、第一支撑部;233、第二支撑部;234、固定部;
3、控制器;
4、测速件。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下”、“侧”等,一般以图1中所示方位的相对关系为基准,且采用这些方位名词仅仅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结构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为了描述绝对的方位。在产品以不同姿态摆放时,方位可能发生变化,例如“上”、“下”可能互换。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越来越多的车辆配备有无线充电器,无线充电器无需像有线充电器那样使用与电子设备相匹配的数据线进行充电,使用方便、通用性强,避免了由于频繁插拔数据线而导致的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口接触不良。无线充电器在充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
如果热量不及时散发会使无线充电器表面的温度过高,并将该温度传导给与其直接接触的电子设备,导致电子设备的温度过高,影响电子设备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部分主流电子设备具有过热保护机制,也就是说,当电子设备温度超过预设的温度阈值时,电子设备会主动关闭充电功能,无线充电器无法继续为电子设备充电,等到电子设备周围环境温度下降至一定的温度后才能继续工作,如此循环往复,会给车辆驾乘人员留下车载无线充电器效率低,且发热量多的不良印象,用户体验感差。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参见图1,该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器1、散热器2和控制器3。
其中,无线充电器1包括至少一个测温件11,测温件11用于获取无线充电器1的温度。
散热器2与无线充电器1相连,用于带走无线充电器1的热量。
控制器3分别与无线充电器1和散热器2信号相连,用于根据无线充电器1的温度控制散热器2的运行。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当测温件11测取到无线充电器1的温度过高时,控制器3控制散热器2运行以带走无线充电器1的热量,实现了对无线充电器1的散热,减少了无线充电器1传递给电子设备的热量。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描述说明:
无线充电器1安装于车辆上,用于为靠近无线充电器1的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器1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其原理是通过在无线充电器1中安装发射线圈,在需要充电的电子设备中安装接收线圈,当电子设备靠近无线充电器1时,发射线圈在交流电的作用下产生交变磁场,接收线圈接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电磁信号转变为电流,从而实现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无线充电器1包括本体12和散热板13,散热板13位于本体12的第一侧101,并与本体12连接形成连通腔121,散热板13具有多个通孔,通孔用于将连通腔121与外界连通。
当无线充电器1的使用过程中,电子设备放置于无线充电器1的第一侧101的散热板13上,为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其中,测温件11固定在本体12上,用于测取本体12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温件11的个数可以为一个,测温件11可以位于本体12的第一侧101,所测取的温度为本体12的第一侧101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温件11的个数可以为三个,三个测温件11均分布在本体12的同一侧面,以测取同一侧面三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举例来说,可以位于本体12的第一侧101,以测取第一侧101三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子设备在无线充电器表面放置位置的原因,无线充电器1的表面存在温度不均匀的现象,因此设置三个测温件11获取无线充电器1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使得对温度的控制更加精准。其中,控制器3可以根据三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的平均值,来控制散热器2的运行,也可以根据三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的最高值,来控制散热器2的运行。
对于散热器2,用于对无线充电器1进行散热,以减少无线充电器1传递给电子设备的热量,同时加快电子设备与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
参见图1,散热器2位于本体12的第二侧102,第二侧102与第一侧101相对。
其中,散热器2包括壳体21和位于壳体21内部的风扇22,壳体21具有出风口210,出风口210与连通腔121连通。
通过风扇22的转动产生气流,气流通过出风口210进入连通腔121,然后经位于散热板13上的多个通孔流出本体12,使得无线充电器1的第一侧101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促进了无线充电器1热量的散发;同时促进了电子设备与散热板13接触面空气的流动速度,促进了电子设备热量的散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壳体21包括主体部214和尾部215。
其中,主体部214贴附在本体12的第二侧102,风扇22位于主体部214内。
尾部215与主体部214相连并连通,并从本体12的端部向本体12的第一侧101延伸。
出风口210位于尾部215的远离主体部214的一端。
通过将主体部214设置在本体12的第二侧102,尾部215的一端与主体部214相连并连通,尾部的另一端设置在本体12的第一侧101且设置为出风口210,可以将气流从本体12的第二侧102导引至本体12的第一侧101,使得本体12第一侧101的空气始终处于与车辆乘员舱内的空气温度接近的状态,加快本体12与空气热量交换的速度,实现对于本体12的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214与本体12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例如,主体部214与本体12的连接方式包括粘接、螺栓连接和连接件连接等。
通过将主体部214与本体1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在现有车载无线充电器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实现对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散热。
下面分别以粘结和螺栓连接为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体部214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本体12的第二侧102。
具体地,在主体部214靠近本体12的一侧涂覆粘接剂,并通过外力辅助将主体部214按压至本体12的第二侧102,通过粘结剂的黏附作用将主体部214固定于本体12的第二侧102。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体部214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于本体12的第二侧102。
具体地,参见图4,主体部214的第一侧面211、第二侧面212和第三侧面213朝向远离主体部214的方向伸出有固定件23,固定件23具有固定孔231,其中第一侧面211和第三侧面213相对,第二侧面212分别与第一侧面211和第三侧面213相邻。
本体12具有至少三个定位孔,定位孔和固定件23一一对应。
在安装时,通过将螺栓穿过固定件23上的固定孔231,并旋入与固定件23相对应的定位孔中,由于定位孔内部具有螺纹,因而当螺栓穿过固定孔231并旋入定位孔之后,可以实现螺栓与定位孔螺纹连接,即可以实现将主体部214固定在本体1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固定件23包括第一支撑部232、第二支撑部233和固定部234,第一支撑部232和第二支撑部233的形状均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与固定部234连接,直角三角形的另一条直角边与壳体21连接,第一支撑部232和第二支撑部233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固定部234的延伸方向,固定部234具有固定孔231。
固定部234用于与本体12固定连接,第一支撑部232和第二支撑部233用于支撑固定部234,如此设置,使得主体部214与本体12连接更加牢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风扇22与壳体21靠近本体12的一侧连接。
壳体21还具有多个通孔216,通孔216位于壳体21远离本体12的一侧,通孔216用于连通壳体21的内部与外界空气。
通过风扇22的旋转将外界空气从多个通孔216吸入壳体21的内部;将风扇22设置于壳体21靠近本体12的一侧,也就是说将风扇22设置于远离通孔216的一侧,可以减小从通孔216处进入壳体21的沙子和/或水滴等异物对风扇造成的损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壳体21具有多个通孔216,且多个通孔216呈圆形分布。由多个通孔216共同组成气体的通道。
可以理解的是,沿竖直方向上,风扇22在壳体21远离本体12的一侧的投影落入通孔216分布的区域内,便于通过风扇22的旋转将外界空气从多个通孔216吸入壳体21的内部;此外,设置多个通孔216共同组成气体的通道,可以起到一定的孔径筛分作用,避免较大的颗粒进入壳体21,对散热器2造成损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216的形状可以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五边形、三角形等等。
对于控制器3,用于根据无线充电器1的温度控制散热器2的运行,以带走无线充电器1的热量。
除了与散热器2和无线充电器1信号连接之外,该控制器3还可以与车辆上装配有测速件信号连接,以通过测速件获取车辆的车速。
可以理解的是,测速件与控制器3信号连接,当测速件测取到车速后,可以将测取到的车速发送给控制器3。
在一些实施例中,测速件可以位于车辆的车轮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3还用于接收车速,并根据车速和无线充电器1的温度控制散热器2的运行。
控制器3根据车速和无线充电器1的温度共同控制散热器2的运行,在实现对无线充电器1散热的基础上,可以减少散热器2运行产生的噪音对车辆驾乘人员的影响,有助于提高驾乘人员的驾乘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中所限定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该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501和502。
在步骤501中,控制器3从测温件11获取测温值。
其中,当测温件11的个数为一个时,测温件11所测取的温度值即为测温值。
当测温件11的个数为多个时,可以从多个测温件11获取多个温度值。此时,控制器可以根据多个温度值,确定测温值,参见图8,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5011、5012、5013和5014。
在步骤5011中,控制器3从多个测温件获取多个温度值,每个温度值表征对应的温度件所在的无线充电器1处的温度。
在步骤5012中,控制器3对多个温度值求取平均值,得到温度均值。
在步骤5013中,控制器3根据该平均值,确定风扇22的转速。
在步骤5014中,控制器3向风扇22发送转速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风扇22以转速运行。
通过获取无线充电器1位于多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值,来确定测温值,可以避免由于单个测温件11所处的位置出现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而出现的测温偏差,便于更为精准地实现对无线充电器的散热。
在步骤502中,响应于测温值属于预设温度区间,控制器3控制风扇22开启。
当控制器3获取到的测温值位于预设温度区间内时,控制器3可以控制风扇22开启。可以理解的是,该开启指令包括风扇的开启时间以及风扇的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温度区间具有多个预设温度子区间。控制器3可以根据温度值所落入的温度子区间,确定风扇22的转速。
参见图6,该步骤可以包括如下子步骤5021和5022。
在步骤5021中,控制器3根据测温值所属于的预设温度子区间,确定风扇22的转速。
在控制器3内,预存有温度子区间与风扇的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当控制器3获取到测温值后,可以直接将该测温值代入到温度子区间与风扇的转速的之间的对应关系中,得到该测温值所归属的温度子区间对应的风扇的转速。
通过根据测温值所属于的预设温度子区间,确定风扇22的转速,在满足了无线充电器1散热需求的同时,可以避免由于风扇22转速过大而导致噪音过大,提高了驾乘人员的用车体验。
在一种可能示例中,温度子区间与风扇的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如下表1所示。其中,表1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温度子区间与风扇的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控制器3可以根据测温值所属于的预设温度子区间,确定风扇22的转速。
表1温度子区间与风扇的转速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Figure BDA0003625563570000101
在步骤5022中,控制器3向风扇22发送转速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风扇22以转速运行。
其中,控制器3与风扇22之间为信号连接。当控制器3向风扇22发送包含风扇的开启时间以及风扇的转速的控制指令之后,风扇22可以接收该控制指令,并相应执行该控制指令,以实现风扇的开启。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当测温件11测取到无线充电器1的温度过高时,控制器3控制散热器2运行以带走无线充电器1的热量,实现了对无线充电器1的散热,减少了无线充电器1传递给电子设备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上述步骤外,为了实现对无线充电器1更好的散热,同时避免由于散热器2运行产生的噪音给车辆驾乘人员造成不良影响,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503、504和505。
在步骤503中,控制器3从车辆的测速件获取车速值。
控制器3和车辆的测速件之间是信号连接。车辆的测速件在获取到车辆的行进速度之后,可以将该速度以信号的形式发送给控制器3,控制器3通过接收该信号,以获取车辆的车速值。
在步骤504中,响应于无线充电器1的测温值属于预设温度区间且车速值大于预设车速值,控制器3确定风扇22的转速为预设转速值。
当无线充电器1的测温值属于预设温度区间时,对无线充电器1进行散热,当车速值大于预设车速值时,由于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已经足以盖住由于风扇22转动产生的噪音,因此可以确定一个较高的转速值作为预设转速值,以便于更好地为无线充电器1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车速值的取值范围为20km/h~25km/h。举例来说,预设车速值为20km/h。
当车辆的车速为20km/h时,车胎噪音和空气噪音已经能遮盖风扇22转动产生的噪音,在避免产生噪音的同时加快了无线充电器1的散热,有效防止电子设备过热。
在步骤505中,控制器3向风扇22发送预设转速值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风扇22以预设转速值运行。
由于控制器3和风扇22之间为信号连接,当控制器3获取预设转速值后,可以将该预设转速值以信号的形式发送给风扇22,风扇22接收该信号,并根据该信号得到预设转速值,以控制风扇22以预设转速值运行。
当车辆的车速值大于预设车速值时,车辆行驶产生的噪音足以掩盖住风扇22转动产生的噪音,因此,当无线充电器1的测温值属于预设温度区间且车速值大于预设车速值时,控制器将风扇22的转速调整为预设转速值,可以加快对无线充电器1的散热,同时避免由于风扇22转速过大而导致的噪音,提高了驾乘人员的用车体验。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本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器(1)、散热器(2)和控制器(3);
所述无线充电器(1)包括至少一个测温件(11),所述测温件(11)用于获取所述无线充电器(1)的温度;
所述散热器(2)与所述无线充电器(1)相连,用于带走所述无线充电器(1)的热量;
所述控制器(3)分别与所述无线充电器(1)和所述散热器(2)信号相连,用于根据所述无线充电器(1)的温度控制所述散热器(2)的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器(1)包括本体(12)和散热板(13),所述散热板(13)位于所述本体(12)的第一侧(101),并与所述本体(12)连接形成连通腔(121),所述散热板(13)具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用于将所述连通腔(121)与外界连通;
所述散热器(2)位于所述本体(12)的第二侧(102),所述第二侧(102)与所述第一侧(101)相对,所述散热器(2)包括壳体(21)和位于所述壳体(21)内部的风扇(22),所述壳体(21)具有出风口(210),所述出风口(210)与所述连通腔(12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包括主体部(214)和尾部(215);
所述主体部(214)贴附在所述本体(12)的第二侧(102),所述风扇(22)位于所述主体部(214)内,
所述尾部(215)与所述主体部(214)相连并连通,并从所述本体(12)的端部向所述本体(12)的第一侧(101)延伸;
所述出风口(210)位于所述尾部(215)的远离所述主体部(214)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214)的第一侧面(211)、第二侧面(212)和第三侧面(213)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214)的方向伸出有固定件(23),所述固定件(23)具有固定孔(231),其中所述第一侧面(211)和所述第三侧面(213)相对,所述第二侧面(212)分别与所述第一侧面(211)和所述第三侧面(213)相邻;
所述本体(12)具有至少三个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固定件(23)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2)与所述壳体(21)靠近所述本体(12)的一侧连接;
所述壳体(21)还具有多个通孔(216),所述通孔(216)位于所述壳体(21)远离所述本体(12)的一侧,所述通孔(216)用于连通所述壳体(21)的内部与外界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还用于接收车速,并根据所述车速和所述无线充电器(1)的温度控制所述散热器(2)的运行。
7.一种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为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从测温件获取测温值;
响应于所述测温值属于预设温度区间,控制风扇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具有多个预设温度子区间;
根据所述测温值所属于的预设温度子区间,确定所述风扇的转速;
向所述风扇发送所述转速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风扇以所述转速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车速值;
响应于所述测温值属于预设温度区间且所述车速值大于预设车速值,确定所述风扇的转速为预设转速值;
向所述风扇发送与所述预设转速值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风扇以所述预设转速值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测温件获取多个测温值,所述多个测温值为无线充电器不同位置的测温值;
根据所述多个测温值的平均值,确定所述风扇的转速;
向所述风扇发送所述转速对应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风扇以所述转速运行。
CN202210475939.8A 2022-04-29 2022-04-29 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7864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5939.8A CN114786441A (zh) 2022-04-29 2022-04-29 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75939.8A CN114786441A (zh) 2022-04-29 2022-04-29 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6441A true CN114786441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34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75939.8A Pending CN114786441A (zh) 2022-04-29 2022-04-29 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644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46496A (zh) * 2016-04-26 2016-08-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07112809A (zh) * 2014-12-22 2017-08-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KR20200007467A (ko) * 2018-07-13 2020-01-22 니덱모빌리티코리아 주식회사 방열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용 무선 충전 장치
CN114204629A (zh) * 2021-11-29 2022-03-18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用于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控制方法、车载无线充电器和车辆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12809A (zh) * 2014-12-22 2017-08-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充电设备的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5846496A (zh) * 2016-04-26 2016-08-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KR20200007467A (ko) * 2018-07-13 2020-01-22 니덱모빌리티코리아 주식회사 방열 기능을 갖는 차량용 무선 충전 장치
CN114204629A (zh) * 2021-11-29 2022-03-18 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用于车载无线充电器的控制方法、车载无线充电器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1989B (zh) 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冷却系统及车辆
CN101463814A (zh) 电动压缩机
US11564333B2 (en) Integrated controller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786441A (zh) 无线充电器散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727590A (zh) 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CN218996701U (zh) 散热装置、车载控制系统及车辆
EP1114931A2 (en) Movable mounting lug for a compressor
CN116209222A (zh) 车载无线充电设备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366359U (zh) 车辆
CN210075915U (zh) 一种具有obd接口的obu设备
CN209981428U (zh) 电池冷却液温控集成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CN218112369U (zh) 副仪表台及车辆
CN203246284U (zh) 一体式车用空调机
CN220096535U (zh) 一种电动车仪表
CN217765276U (zh) 一种车内温度传感器
CN220292318U (zh) 用于智能电动车的中控主板
CN216069901U (zh) 一种重型车篦板
CN203657833U (zh) 带风扇的频率输出型温湿度传感器
CN203657931U (zh) 带风扇的电压输出型温湿度传感器
CN220009383U (zh) 一种自动驾驶汽车
CN201232618Y (zh) 一种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
CN210234608U (zh) 一种汽车中控开关组
CN214014379U (zh) 一种车载监控系统
CN218783675U (zh) 一种具有降噪结构的bsg系统
CN220570535U (zh) 一种自适用感温的通讯中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