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6214A - 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和可读取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和可读取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6214A
CN114786214A CN202110926383.5A CN202110926383A CN114786214A CN 114786214 A CN114786214 A CN 114786214A CN 202110926383 A CN202110926383 A CN 202110926383A CN 114786214 A CN114786214 A CN 1147862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peer
data packet
slave device
wireless sl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638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明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f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f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f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f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US17/567,39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20239413A1/en
Publication of CN1147862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62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33Headphones for stereophonic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Transmission or retransmission of more than one copy of a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repeating transmission, e.g. Verdan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16Earpieces of the intra-aur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1/00Two-channel systems
    • H04S1/007Two-channel systems in which the audio signals are in digital fo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3/00Systems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channels, e.g. quadraphonic
    • H04S3/008Systems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channels, e.g. quadraphonic in which the audio signals are in digital form, i.e.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discrete digital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5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using an external connection, either wireless or wired
    • H04R25/552Binaur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4Circuit arrangements, e.g. for selective connection of amplifier inputs/outputs to loudspeakers, for loudspeaker detection, or for adaptation of settings to personal preferences or hearing impair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00/00Details of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00/01Multi-channel, i.e. more than two input channels, sound reproduction with two speakers wherein the multi-channel information is substantially preser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和可读取存储介质。该方法由第一无线从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包含:在对等端时间区间接收到无线主装置原本要传送给第二无线从装置的介质数据包;以及当无线主装置和第二无线从装置之间启动重传机制以重传介质数据包时,在对等端时间区间传送介质数据包到介质中。通过如上所述的数据包重传可加强介质数据包的信号强度,提升第二无线从装置成功接收重传的介质数据包的机会。

Description

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和可读取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传输技术机,尤指一种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wireless earbuds)使用蓝牙技术从来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等,接收载在无线电波上的音频。由于环境的干扰因素,从来源装置传送到无线耳机的数据包可能丢失。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及装置,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如何减轻或消除上述相关领域的缺陷,实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的实施例,由第一无线从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包含:在对等端时间区间接收到无线主装置原本要传送给第二无线从装置的介质数据包;以及当无线主装置和第二无线从装置之间启动重传机制以重传介质数据包时,在对等端时间区间传送介质数据包到介质中。
本说明书还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的实施例,包含计算机程序。当第一无线从装置的处理单元加载及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施如上所示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本说明书还涉及一种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装置的实施例,设置在第一无线从装置中,包含:处理单元。处理单元用于在对等端时间区间通过射频模块接收到无线主装置原本要传送给第二无线从装置的介质数据包;以及当无线主装置和第二无线从装置之间启动重传机制以重传介质数据包时,在对等端时间区间通过射频模块传送介质数据包到介质中。
第一无线从装置和第二无线从装置互为对等端装置。对等端时间区间指原本用于让无线主装置与第二无线从装置通信的时间区间。
上述实施例的优点之一,通过如上所述的数据包重传可加强介质数据包的信号强度,提升第二无线从装置成功接收重传的介质数据包的机会。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配合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解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的示意图。
图2为左无线耳机受到干扰的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置在左无线耳机和右无线耳机的系统架构图。
图4显示依据一些实施方式的低功耗连接等时串流的无线传输时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为低功耗连接等时串流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功耗连接等时串流的介质数据包重传时序图。
图7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为低功耗广播等时串流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功耗广播等时串流的介质数据包重传时序图。
图9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为扩充同步链接导向连接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的方法流程图。
图10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扩充同步链接导向连接的介质数据包重传时序图。
图11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异步无连接信道的先进音频数据传输协议的介质数据包重传时序图。
其中,附图中符号的简单说明如下:
110:左无线耳机;120:右无线耳机;130:移动电话;310:天线;320:射频模块;330:调变解调器;340:基频模块;342:处理单元;344:存储器;S510~S548:方法步骤;S710~S746:方法步骤;S910~S958:方法步骤;610、1010、1110:介质数据包;620、1020、1120:回复数据包。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组件或方法流程。
必须了解的是,使用于本说明书中的“包含”、“包括”等词,是用于表示存在特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作业处理、组件和/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可加上更多的技术特征、数值、方法步骤、作业处理、组件、组件,或以上的任意组合。
本发明中使用如“第一”、“第二”、“第三”等词是用来修饰权利要求中的组件,并非用来表示之间具有优先权顺序,先行关系,或者是一个组件先于另一个组件,或者是执行方法步骤时的时间先后顺序,仅用来区别具有相同名字的组件。
必须了解的是,当组件描述为“连接”或“耦接”至另一组件时,可以是直接连结、或耦接至其他组件,可能出现中间组件。相反地,当组件描述为“直接连接”或“直接耦接”至另一组件时,其中不存在任何中间组件。用于描述组件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也可以类似方式解读,例如“介于”相对于“直接介于”,或者“邻接”相对于“直接邻接”等等。
参考图1。使用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无线耳机来获取移动电话130的数据。无线耳机是一对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装置,包含左无线耳机(left wireless earbud)110和右无线耳机(right wireless earbud)120,左无线耳机110与右无线耳机120之间并没有物理线互相连接。移动电话130与左无线耳机110之间以及移动电话130与右无线耳机120之间可使用无线通信连接传递携带使用者的音频(Audio)的数据包,例如蓝牙(Bluetooth)的低功耗音频(low energy,LE Audio)、扩充同步链接导向(extended synchronous connection-oriented,eSCO)或异步无连接(asynchronous connection-less,ACL)。在一些实施例中,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可分别从移动电话130接收相应于立体声数据(stereodata)的左声道(left channel)和右声道(right channel)的介质数据包(mediapackets)。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可分别从移动电话130接收相应于单声道数据(mono data)的介质数据包。
移动电话130、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可形成一个蓝牙的无线传输网络,并且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互为对等端装置(peer devices)。在无线传输中,路径损失(path loss)、天线辐射场(antenna field)、噪声(noise)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左无线耳机110或右无线耳机120从移动电话130接收数据包的成功率(success ratio)。例如,参考图2,由于左无线耳机110相较于右无线耳机120较接近噪声源,使得移动电话130传送给左无线耳机110的A路径受到严重干扰而让左无线耳机110无法成功接收左声道数据的数据包。当噪声持续产生时,就算左无线耳机110和移动电话130之间启动重传机制也无法克服。但是,因为右无线耳机120离噪声源较远,移动电话130传送给右无线耳机120的B路径较A路径没有受到干扰,右无线耳机120能够成功从移动电话130接收到右声道数据的数据包。
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机制,让左无线耳机110或右无线耳机120在对等端时间区间(peer-side time period)持续接收并暂存移动电话130原本要传送给对等端装置的介质数据包(media packet)。当移动电话130和对等端装置之间启动重传机制以重传暂存的介质数据包时,左无线耳机110或右无线耳机120在对等端时间区间将暂存的介质数据包转换成射频信号(radio frequency,RFsignal)并发射到介质中(media,例如空气或人的身体),用于让对等端装置能够成功接收到重传的介质数据包。举例来说,参考图2,当右无线耳机120侦测到移动电话130和左无线耳机110之间启动重传机制时,右无线耳机120在对等端时间区间将原本要传送给左无线耳机110的暂存介质数据包转换成射频信号并发射到介质中。接着,左无线耳机110可能经由较没有受到干扰的P路径成功的接收到重传的左声道数据的介质数据包。或者是,右无线耳机120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和移动电话130发射的射频信号在介质中叠加在一起,让左无线耳机110可能从加强的射频信号中成功的接收到重传的左声道数据的介质数据包。如上所述的在对等端时间区间所执行的介质数据包重传可称为重叠的中继传输(overlappedrelay)。进一步说,对等端时间区间指原本用于让移动电话130与对等端装置通信的时间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等端时间区间可包含原本移动电话130要传送和重传介质数据包给对等端装置的时隙。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等端时间区间可包含原本移动电话130要传送和重传介质数据包给对等端装置的时隙,以及原本对等端装置要传送回复数据包(response packet)给移动电话130的时隙。以下段落将更详细说明介质数据包和回复数据包的内容及作用,以及对等端时间区间的示例。
参考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图。此系统架构可设置在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之内,包含天线310、射频模块(RF module)320、调变解调器(modulator-demodulator,modem)330和基频模块(baseband module)340。基频模块340包含处理单元342和存储器344。处理单元342可使用多种方式实施,如使用通用硬件(例如,微控制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单处理器、具有并行处理能力的多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或其他具有运算能力的处理器),并且在执行软件以及/或固件指令时,提供之后描述的功能。存储器344可配置空间作为数据缓冲区,暂存从介质中接收到的原本要传送给对等端装置的介质数据包,以及从介质中接收到的原本要传送给此装置的介质数据包以供播放。存储器344另可存储执行过程中需要的数据,例如,变量、数据表等。处理单元342可通过总线架构耦接存储器344,用以存取数据。
在适应性跳频(adaptive frequency-hopping,AFH)技术下,移动电话130可传送相同或不同的信道图(channel map)给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信道图指出左无线耳机110或右无线耳机120在每个时间区间(或时隙)中使用2.4到2.48GHz频段中的多个物理信道(例如37个)中的指定一个是要进行数据接收或传送,射频模块320据以在每个时间区间中使用指定的物理信道进行数据接收或传送。射频模块320用于接收介质中的射频信号,将接收到的信号转为可以让调变解调器330处理的基频信号,以及从调变解调器330接收基频信号并转换为可以传送到移动电话130的射频信号。射频模块320可包含混频器(mixer),用于依据输入的信号和本地震荡器(local oscillator)所输出的信号以产生新的频率。调变解调器330可实施高斯频移键控(Gaussian Frequency Shift Keying,GFSK)、差分正交相移键控(Differential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DQPSK)或差分相移键控(Differential Phase Shift Keying,DPSK)等调变及解调技术。
在低功耗音频的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电话130可分别与左无线耳机110及右无线耳机120建立不同的连接导向等时信道(connection-oriented isochronous channels),而每个连接导向等时信道使用低功耗连接等时串流(LE connected isochronous stream,LE-CIS)的逻辑传输并且支持双向通信。
这两个CIS形成连接等时群(connected isochronous group,CIG),并且每个CIG可具有多个CIS实例(instances)。在相同CIG中的CIS实例拥有共通的时间参考数据,其用于让左无线耳机110及右无线耳机120同步等时数据的处理。每个CIS中只有一个无线接收端,具有独一无二的存取地址(access address),并且此无线接收端使用特定的信道图来接收介质数据包。在一个CIG中,针对每个CIS,会调度传送隙(TX slot)和接收隙(RXslot),称为事件(events)和子事件(subevents)。
每个事件以规律的时间间隔发生,又称为ISO区间(ISO interval),ISO区间可以设为从5毫秒(milliseconds,ms)到4秒中的1.25毫秒的倍数。每个事件还可切分出一个或多个子事件。每个子事件包含一个传送隙和一个接收隙。以移动电话130为例,在CIS中的每个子事件,移动电话130可在移动电话130的传送隙传送介质数据包给左无线耳机110或右无线耳机120,并且在移动电话130的接收隙接收从左无线耳机110或右无线耳机120传回的回复数据包。介质数据包可指包含链路层数据协议数据单元(link layer data protocoldata unit,LL data PDU)的数据包,用于携带左声道或右声道数据。回复数据包可为空数据包(empty packet),并且包含确收(acknowledgement,ACK)或者是不确收(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K)的信息。
当移动电话130从左无线耳机110或右无线耳机120接收到不确收的信息时,移动电话130可重传介质数据包。例如,在一个子事件中,当移动电话130发现回复数据包中的下个期望顺序码(next expected sequence number,NESN)等于介质数据包中的顺序码(sequence number,SN)时,代表回复数据包中包含不确收的信息,移动电话130在下个子事件中重传此介质数据包。反之,代表回复数据包中包含确收的信息,此介质数据包不需要重传。
移动电话130可调度移动电话130和左无线耳机110之间的介质数据包的传输,并且将左无线耳机110的传输调度信息传送给左无线耳机110,用于让左无线耳机110在一些时隙(又可称为RX隙或接收时间区间)从移动电话130接收数据包,在另一些时隙(又可称为TX隙或传送时间区间)传送数据包给移动电话130,而剩下没有分配用于传送或接收数据包的时隙称为空闲隙。类似地,移动电话130可调度移动电话130和右无线耳机120之间的介质数据包的传输,并且将右无线耳机120的传输调度信息传送给右无线耳机120。
例如,参考图4,在一个移动电话130和左无线耳机110之间的示例传输调度中,移动电话130在子事件SE#1和SE#2中传送CIS左声道数据L#1和L#2给左无线耳机110,但对于右无线耳机120来说,子事件SE#1和SE#2中的时隙是空闲隙(IDLE slots),也可称为对等端接收/传送隙(peer-side transmission/reception slots)。在一个移动电话130和右无线耳机120之间的示例传输调度中,移动电话130在子事件SE#3和SE#4中传送CIS右声道数据R#1和R#2给右无线耳机120,但对于左无线耳机110来说,子事件SE#3和SE#4中的时隙是空闲隙,也可称为对等端接收/传送隙。
传统上,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在空闲隙会进入休眠状态(sleepstate)以节省电力。但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可从移动电话130或对等端装置接收到对等端装置的传输调度信息。例如,左无线耳机110除了具有左无线耳机110的传输调度信息外,还可从移动电话130或右无线耳机120接收到右无线耳机120的传输调度信息,让左无线耳机110能够据以在预先设定的时隙接收原本移动电话130传送给右无线耳机120的介质数据包,并且在预先设定的时隙重传这些介质数据包。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让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在空闲隙(在本发明中也可称为对等端接收/传送隙)并不会进入休眠状态,而是持续接收并暂存移动电话130原本要传送给对等端装置的介质数据包以及接收并侦测对等端装置发出的回复数据包。在发现回复数据包包含不确收的信息时,将之前接收到的介质数据包传送到介质中。由于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在空闲隙中,移动电话130可传送介质数据包给对等端装置,并且对等端装置可传送回复数据包给移动电话130,因此,这些空闲隙可统称为对等端时间区间。此方法由左无线耳机110或右无线耳机120中的处理单元342于加载并执行适当的固件和/或软件程序代码时实施。参考图5所示的详细步骤:
步骤S510:将变量i设为1。变量i记录空闲隙的编号,用以决定驱动射频模块320来接收或传送数据的时间点。
步骤S512:在空闲隙i中接收原本移动电话130要传送给对等端装置的数据。也就是说,处理单元342可在对等端装置的接收隙中驱动射频模块320和调变解调器330以接收介质中的指定物理信道的信号。
步骤S514:判断是否成功接收介质数据包。如果是,则流程继续进行步骤S532的处理;否则,进行步骤S522的处理。当介质中接收到的数据能够通过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并且能够从其译码内容中辨认出此为原本移动电话130要传送给对等端装置的介质数据包时,处理单元342判定成功接收到介质数据包。用于判断的译码内容可包含前导帧(preamble)、存取地址(access address)、链路层表头数据(LL header)等数据。
步骤S522:将变量i加1。
步骤S524:等待直到空闲隙i(也就是接收数据后的下一个空闲隙)的开始。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之后的下一个子事件可能包含此无线耳机的传送隙和接收隙,所以,下一个空闲隙并不一定存在于下一个子事件中。
步骤S532:存储介质数据包到存储器344。
步骤S534:在空闲隙i中接收原本对等端装置要传送给移动电话130的数据。也就是说,处理单元342可在对等端装置的传送隙中驱动射频模块320和调变解调器330以接收介质中的指定物理信道的信号。
步骤S536:判断是否侦测到不确收的信息。如果是,则流程继续进行步骤S542的处理;否则,进行步骤S522的处理。当介质中接收到的数据能够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并且能够从其译码内容中辨认出此为原本对等端装置要传送给移动电话130的回复数据包时,处理单元342更进一步判断回复数据包中是否携带不确收的信息。例如,当回复数据包中的NESN等于暂存于存储器344的介质数据包中的SN时,代表回复数据包中携带不确收的信息。此不确收的信息用于在移动电话130和对等端装置之间启动重传机制。
步骤S542:从存储器344读取介质数据包。
步骤S544:将变量i加1。
步骤S546:等待直到空闲隙i(也就是接收数据后的下一个空闲隙)的开始。
步骤S548:在空闲隙i传送介质数据包到介质中。
举例来说,参考图6。右无线耳机120在子事件SE#1的空闲隙中成功地接收原本移动电话130要传送给左无线耳机110的介质数据包610(步骤S512及步骤S514中“是”的路径)并存储介质数据包610到存储器344(步骤S532)。在同一个空闲隙中,接着在左无线耳机110要传送给移动电话130的回复数据包620中侦测到不确收的信息(步骤S534及步骤S536中“是”的路径)。右无线耳机120在子事件SE#2的空闲隙传送介质数据包610到介质中来加强信号(步骤S548),用于提升左无线耳机110成功接收到重传的介质数据包610的机会。
在低功耗音频的另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电话130可与左无线耳机110及右无线耳机120建立非连接等时信道(connectionless isochronous channel),其使用两个低功耗广播等时串流(LE broadcast isochronous stream,LE-BIS)的逻辑传输并且支持单向通信(un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这两个BIS形成广播等时群组(broadcast isochronous group,BIG),并且每个BIG可具有多个BIS实例。在BIG中的BIS实例拥有共通的时间参考数据,其用于让左无线耳机110及右无线耳机120同步广播等时数据的处理。每个BIS可拥有多个无线接收端,并且每个BIS实例具有独一无二的存取地址及使用特定的信道图来发送介质数据包。针对每个BIS,会调度传送隙,称为事件和子事件。
每个事件以规律的ISO区间发生。每个事件还可切分出一个或多个子事件。每个子事件包含一个传送隙。以移动电话130为例,在BIS中的每个子事件,移动电话130可在移动电话130的传送隙传送介质数据包给左无线耳机110或右无线耳机120。此外,针对每个BIS还会设定重传次数(retransmission number,RTN)。举例来说,当RTN=1时,表示每个介质数据包都会重传一次。
移动电话130可调度移动电话130和左无线耳机110之间的介质数据包的传输,并且将左无线耳机110的传输调度信息传送给左无线耳机110,用于让左无线耳机110在一些时隙(又可称为RX隙或接收时间区间)从移动电话130接收数据包,而剩下没有分配用于传送或接收数据包的时隙称为空闲隙。类似地,移动电话130可调度移动电话130和右无线耳机120之间的介质数据包的传输,并且将右无线耳机120的传输调度信息传送给右无线耳机120。传输调度信息还包含RTN的设定。
例如,在一个移动电话130和左无线耳机110之间的示例传输中,移动电话130在子事件SE#1中传送BIS左声道数据L#1给左无线耳机110,并且在子事件SE#2中重传BIS左声道数据L#1给左无线耳机110。但对右无线耳机120来说,子事件SE#1和SE#2中的时隙是空闲隙,也可称为对等端接收隙(peer-side reception slots)。接着,移动电话130在子事件SE#3中传送BIS右声道数据R#1给右无线耳机120,并且在子事件SE#4中重传BIS右声道数据R#1给右无线耳机120。同理,对于左无线耳机110来说,子事件SE#3和SE#4中的时隙是对等端接收隙。传统上,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在空闲隙会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电力。但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中的每一个可从移动电话130或对等端装置接收到对等端装置的传输调度信息。例如,左无线耳机110除了具有左无线耳机110的传输调度信息外,还可从移动电话130或右无线耳机120接收到右无线耳机120的传输调度信息,让左无线耳机110能够据以在预先设定的时隙接收原本移动电话130传送给右无线耳机120的介质数据包,并且在预先设定的时隙重传这些介质数据包。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在RTN=1的情况下,让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在对等端接收隙并不会进入休眠状态,而是持续接收并暂存移动电话130原本要传送给对等端装置的介质数据包并且重传介质数据包。这些对等端接收隙可统称为对等端时间区间。此方法由左无线耳机110或右无线耳机120中的处理单元342于加载并执行适当的固件和/或软件程序代码时实施。参考图7所示的详细步骤:
步骤S710:将变量j设为1。变量j记录对等端接收隙的编号,用以决定驱动射频模块320来接收或传送数据的时间点。
步骤S712和S714的技术内容分别类似于步骤S512和S514的技术内容,为求简明不再赘述。
步骤S722:将变量j加2。
步骤S724:等待直到对等端接收隙j(也就是接收数据后的第二个对等端接收隙)的开始。
步骤S732:存储介质数据包到存储器344。
步骤S734:将变量j加1。
步骤S736:从存储器344读取介质数据包。
步骤S738:等待直到对等端接收隙j(也就是接收数据后的下一个对等端接收隙)的开始。
步骤S742:在对等端接收隙j(也就是接收数据后的下一个对等端接收隙)传送介质数据包到介质中。
步骤S744:将变量j加1。
步骤S746:等待直到对等端接收隙j(也就是接收数据后的第二个对等端接收隙)的开始。
举例来说,参考图8。右无线耳机120在子事件SE#1的对等端接收隙中成功地接收原本移动电话130要传送给左无线耳机110的介质数据包(步骤S712及步骤S714中“是”的路径)并存储介质数据包到存储器344(步骤S732)。右无线耳机120在子事件SE#2的对等端接收隙传送介质数据包到介质中来加强信号(步骤S742),用于提升左无线耳机110成功接收到重传的介质数据包的机会。类似地,左无线耳机110在子事件SE#3的对等端接收隙中成功地接收原本移动电话130要传送给右无线耳机120的介质数据包(步骤S712及步骤S714中“是”的路径)并存储介质数据包到存储器344(步骤S732)。左无线耳机110在子事件SE#4的对等端接收隙传送介质数据包到介质中来加强信号(步骤S742),用于提升右无线耳机120成功接收到重传的介质数据包的机会。
在扩充同步链接导向(eSCO)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移动电话130可与左无线耳机110及右无线耳机120建立eSCO连接。eSCO连接是在移动电话130和左无线耳机110与右无线耳机120中之一者之间对称的、点对点连接。建立连接的左无线耳机110及右无线耳机120中之一者可称为代理(agent)装置,另一者可称为伙伴(partner)装置。移动电话130通过在固定时间间隔中预留时隙来维持eSCO连接。依据传输的数据包形态,移动电话130在固定时间间隔传送数据包,例如,以每12个时隙中的2~8个时隙用于传送2-EV3数据包,其中每个时隙通常为625微秒(microsecond,μs)。eSCO连接提供有限次数的重传。详细举例来说,移动电话130可在第一时隙传送2-EV3数据包(可称为介质数据包)给代理装置,其中携带单声道数据。此代理装置在第二时隙传送2-EV3数据包(可称为回复数据包)给移动电话130,其中携带确收或者是不确收的信息。当移动电话130从代理装置接收到不确收的信息时,移动电话130可在第三时隙重传介质数据包给代理装置。第一至第四时隙可称为eSCO窗口(window),而第三至第四时隙可称为重传窗口。
例如,在一个移动电话130和左无线耳机110(图10中作为代理装置)的示例传输中,移动电话130可使用一个eSCO窗口中的4个时隙传送单声道数据给左无线耳机110。由于移动电话130并没有与右无线耳机120建立eSCO连接,因此,右无线耳机120可进入休眠状态以节省电力。所以对右无线耳机120来说,此eSCO窗口中的4个时隙包含了两对对等端接收隙和对等端传送隙。总的来说,这4个时隙可统称为对等端时间区间。但是,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右无线耳机120(即是没有建立eSCO连接的无线耳机)可作为监督装置(monitoring device),而监督装置可以从移动电话130或代理装置接收关于eSCO连接的参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让监督装置在对等端时间区间并不会进入休眠状态,而是暂存移动电话130原本要传送给对等端装置的介质数据包,以及接收并侦测对等端装置发出的回复数据包。在发现回复数据包包含不确收的信息时,将之前接收到的介质数据包传送到介质中。此方法由监督装置中的处理单元342于加载并执行适当的固件和/或软件程序代码时实施。参考图9所示的详细步骤:
步骤S910:将变量k设为1。变量k记录时隙的编号,用以决定驱动射频模块320来接收或传送数据的时间点。
步骤S912:在时隙k(也就是代表一个eSCO窗口的第一个时隙)中接收移动电话130传送的数据。
步骤S914:判断是否成功接收介质数据包。如果是,则流程继续进行步骤S932的处理;否则,进行步骤S922的处理。当介质中接收到的数据能够通过循环冗余校验并且能够从其译码内容中辨认出此为原本移动电话130要传送给对等端装置的介质数据包时,处理单元342判定成功接收到介质数据包。
步骤S922:将变量k加4(也就是下一个eSCO窗口的第一时隙)。
步骤S924:等待直到时隙k(也就是代表下一个eSCO窗口的第一时隙)的开始。
步骤S932:存储介质数据包到存储器344。
步骤S934:将变量k加1(也就是这个eSCO窗口的第二时隙,又称为对等端传送隙)。
步骤S936:等待直到时隙k(也就是这个eSCO窗口的第二时隙,又称为对等端传送隙)的开始。
步骤S938:在时隙k(也就是这个eSCO窗口的第二时隙,又称为对等端传送隙)中接收原本对等端装置要传送给移动电话130的数据。
步骤S942:判断是否侦测到不确收的信息。如果是,则流程继续进行步骤S946的处理;否则,进行步骤S944的处理。当处理单元342从介质中接收到原本对等端装置要传送给移动电话130的回复数据包时,更进一步判断回复数据包中是否携带不确收的信息。
步骤S944:将变量k加3(也就是下一个eSCO窗口的第一时隙)。
步骤S946:从存储器344读取介质数据包。
步骤S952:将变量k加1(也就是这个eSCO窗口的第三时隙,又称为对等端接收隙)。
步骤S954:等待直到时隙k(也就是这个eSCO窗口的第三时隙,又称为对等端接收隙)的开始。
步骤S956:在时隙k(也就是这个eSCO窗口的第三时隙,又称为对等端接收隙)传送介质数据包到介质中。
步骤S958:将变量k加2。
举例来说,参考图10。右无线耳机120作为监督装置,在eSCO窗口的第一时隙中成功地接收原本移动电话130要传送给左无线耳机110的介质数据包1010(步骤S912及步骤S914中“是”的路径)并存储介质数据包1010到存储器344(步骤S932)。在eSCO窗口的第二时隙中,右无线耳机120在左无线耳机110要传送给移动电话130的回复数据包1020中侦测到不确收的信息(步骤S938及步骤S942中“是”的路径)。右无线耳机120在eSCO窗口的第三时隙传送介质数据包1010到介质中来加强信号(步骤S956),用于提升左无线耳机110成功接收到重传的介质数据包1010的机会。
如上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也能够应用在异步无连接(ACL)信道的先进音频数据传输协议(advanced audio distribution profile,A2DP)。举例来说,参考图11,移动电话130可与左无线耳机110及右无线耳机120建立ACL连接。右无线耳机120在一个蓝牙帧(Bluetooth frame)的时隙(又可称为对等端接收隙)中成功地接收原本移动电话130要传送给左无线耳机110的介质数据包1110并存储介质数据包1110到存储器344。在下一个蓝牙帧的时隙(又可称为对等端传送隙)中,右无线耳机120在左无线耳机110要传送给移动电话130的回复数据包1120中侦测到不确收的信息。右无线耳机120在下下个蓝牙帧的时隙(又可称为对等端接收隙)传送介质数据包1110到介质中来加强信号,用于提升左无线耳机110成功接收到重传的介质数据包1110的机会。介质数据包1110和回复数据包1120的格式符合蓝牙的规范。这些对等端接收隙和对等端传送隙可统称为对等端时间区间。
虽然如上所述的实施例描述了应用在移动电话130(又可称为无线主装置)、左无线耳机110和右无线耳机120(又可称为无线从装置)所形成的网络,但这只是用于说明,并不用于限缩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可将本发明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应用在无线音响连接,或其他类似的网络。无线音响连接网络可包含一个无线主装置和至少两个无线从装置。无线主装置例如可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laptop PC)、平板计算机、移动电话等电子产品,无线从装置例如可为包含蓝牙传输模块的左扬声器和右扬声器。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由计算机程序实现,例如硬件的驱动程序、DSP程序代码。此外,也可实现于如上所示的其他类型程序。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可将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撰写成程序代码,为求简明不再加以描述。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实施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适当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例如DVD、CD-ROM、U盘、硬盘,也可置于可通过网络(例如,互联网,或其他适当介质)存取的网络服务器。
虽然图3中包含了以上描述的组件,但不排除在不违反发明的精神下,使用更多其他的附加组件,以达成更佳的技术效果。此外,虽然图5、图7、图9的流程图采用指定的顺序来执行,但是在不违反发明精神的情况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达到相同效果的前提下,修改这些步骤之间的顺序,所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仅使用如上所述的顺序。此外,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将若干步骤整合为一个步骤,或者是除了这些步骤外,循序或并行地执行更多步骤,本发明也不应因此而局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变化,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由第一无线从装置中的处理单元执行,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包含:
在对等端时间区间接收到无线主装置原本要传送给第二无线从装置的介质数据包;以及
当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之间启动重传机制以重传所述介质数据包时,在所述对等端时间区间传送所述介质数据包到介质中,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从装置和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互为对等端装置,
其中,所述对等端时间区间指原本用于让所述无线主装置与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通信的时间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在所述对等端时间区间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原本要传送给所述无线主装置的回复数据包,所述回复数据包携带不确收的信息,并用于启动所述重传机制以重传所述介质数据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一无线从装置之间使用第一连接等时串流的逻辑传输,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之间使用第二连接等时串流的逻辑传输,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等时串流和所述第二连接等时串流形成连接等时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一无线从装置与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建立扩充同步链接导向连接,以及所述介质数据包和所述回复数据包为2-EV3数据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一无线从装置与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建立异步无连接,以及所述介质数据包和所述回复数据包的格式符合先进音频数据传输协议的规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一无线从装置与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之间使用广播等时串流的逻辑传输,以及所述广播等时串流的重传次数设定为大于或等于1。
7.一种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能够被处理单元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
8.一种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装置,设置在第一无线从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包含:
处理单元,用于在对等端时间区间通过射频模块接收到无线主装置原本要传送给第二无线从装置的介质数据包;以及当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之间启动重传机制以重传所述介质数据包时,在所述对等端时间区间通过所述射频模块传送所述介质数据包到介质中,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从装置和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互为对等端装置,
其中,所述对等端时间区间指原本用于让所述无线主装置与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通信的时间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所述对等端时间区间通过所述射频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原本要传送给所述无线主装置的回复数据包,所述回复数据包携带不确收的信息,并用于启动所述重传机制以重传所述介质数据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一无线从装置之间使用第一连接等时串流的逻辑传输,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之间使用第二连接等时串流的逻辑传输,以及所述第一连接等时串流和所述第二连接等时串流形成连接等时群。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一无线从装置与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建立扩充同步链接导向连接,以及所述介质数据包和所述回复数据包为2-EV3数据包。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一无线从装置与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建立异步无连接,以及所述介质数据包和所述回复数据包的格式符合先进音频数据传输协议的规范。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主装置和所述第一无线从装置与所述第二无线从装置之间使用广播等时串流的逻辑传输,以及所述广播等时串流的重传次数设定为大于或等于1。
CN202110926383.5A 2021-01-22 2021-08-12 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和可读取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7862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567,393 US20220239413A1 (en) 2021-01-22 2022-01-03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retransmitting wireless peer packe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40474P 2021-01-22 2021-01-22
US63/140,474 2021-01-2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6214A true CN114786214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231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6383.5A Pending CN114786214A (zh) 2021-01-22 2021-08-12 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和可读取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220239413A1 (zh)
CN (1) CN114786214A (zh)
TW (2) TWI7678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256028A1 (en) * 2021-02-08 2022-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multi-call support capability on compatible audio devices
CN117296348A (zh) * 2021-06-23 2023-12-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蓝牙音频多流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4040159A1 (en) * 2022-08-17 2024-02-22 Google Llc Coordinated sniffing of air traffic within a group of audio output devices
EP4369747A1 (en) * 2022-09-23 2024-05-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electronic device
WO2024076439A1 (en) * 2022-10-07 2024-04-11 Google Llc Earbud-to-earbud cross-acknowledgement and communication relay
WO2024076402A1 (en) * 2022-10-07 2024-04-11 Google Llc Joint connected isochronous stream communication
WO2024155868A1 (en) * 2023-01-19 2024-07-25 Google Llc Monophonic audio for true wireless earbu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0589B2 (en) * 2004-09-10 2009-09-15 Hoffberg Steven M Game theoretic prioritization scheme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permitting hierarchal deference
US8744356B2 (en) * 2008-03-27 2014-06-03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ordination between plurality of co-loc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s via one wire
US8768252B2 (en) * 2010-09-02 2014-07-01 Apple Inc. Un-tethered wireless audio system
WO2014126991A1 (en) * 2013-02-13 2014-08-21 Vid Scale, Inc. User adaptive audio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US10097240B2 (en) * 2013-02-19 2018-10-09 Astrolink International,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erring schematic and topological properties of an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grid
US9712266B2 (en) * 2013-05-21 2017-07-18 Apple Inc. Synchronization of multi-channel audio communicated over bluetooth low energy
US9819705B2 (en) * 2015-08-18 2017-11-14 Gn Hearing A/S Method of exchanging data packages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ing a favoured frequency band
US11374692B2 (en) * 2018-01-10 2022-06-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retransmission count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668972B (zh) * 2018-02-13 2019-08-11 絡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音訊輸出裝置
US10880045B2 (en) * 2019-04-05 2020-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transmission and new packet detection in wireless systems
WO2020243921A1 (zh) * 2019-06-05 2020-12-10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同步链路的拓扑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929805B2 (en) * 2019-07-26 2024-03-12 Ofinno, Ll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for non-coherent joint transmission
US11558155B2 (en) * 2020-03-10 2023-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Broadcast relay piconet for low energy audio
CN111464988A (zh) * 2020-03-27 2020-07-28 无锡中感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和装置
WO2022040974A1 (zh) * 2020-08-26 2022-03-03 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设备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39413A1 (en) 2022-07-28
TW202230337A (zh) 2022-08-01
TW202231009A (zh) 2022-08-01
US20220240018A1 (en) 2022-07-28
TWI767820B (zh) 2022-06-11
TWI800138B (zh) 2023-04-21
CN114786099A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86214A (zh) 无线对等端的数据包重传方法及装置和可读取存储介质
CN109768806B (zh) 无线蓝牙装置、控制器以及使用于控制器的方法
KR100434054B1 (ko) 래디오 링크 콘트롤의 폴링방법
US10784993B1 (en) Soft combining packets received from different piconets
CN101971663B (zh) 用于使用蓝牙模块来处理非蓝牙信号的方法
WO2014111045A1 (zh) 决定上下行链路重配置期间确认信令时序和调度时序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US11341981B2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audio data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for
US201301145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Control Signaling
CN115276920A (zh)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olley The bluetooth low energy primer
CN113497680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反馈方法、终端及网络节点
WO202121772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audio information
JPWO2011111234A1 (ja) 受信機、受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8513723A (zh) 抢占时频资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和用户设备
US1077847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audio information
WO2024040159A1 (en) Coordinated sniffing of air traffic within a group of audio output devices
JPWO2021092273A5 (zh)
US20040223478A1 (en) Acknowledging data transmissions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shared-communications channels
TWI795165B (zh) 藍牙封包的接收和錯誤修正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及裝置
US12004064B2 (e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luetooth packets and correcting error bits therein
TWI812375B (zh) 連接等時群中的媒體封包傳送和接收和處理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及裝置
CN113055133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响应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20230412321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s and devices
CN117751595A (zh) 用于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JPH1070515A (ja) Fm多重受信端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