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5942A -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5942A
CN114785942A CN202210332529.8A CN202210332529A CN114785942A CN 114785942 A CN114785942 A CN 114785942A CN 202210332529 A CN202210332529 A CN 202210332529A CN 114785942 A CN114785942 A CN 114785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cavity
camera module
assembly
elastom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25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子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25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59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5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59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8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for stable pick-up of the scene, e.g. compensating for camera body vibrations
    • H04N23/682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 H04N23/685Vibration or motion blur correction performed by mechanical compen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其中,摄像模组包括:镜座组件;镜头组件,设于镜座组件的一侧;磁流变弹性体结构,设于镜头组件和镜座组件之间,磁流变弹性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密封腔,密封腔内填充有磁流体,密封腔靠近镜头组件的一端壁面为弹性面;电磁线圈,与弹性面对应设置;其中,电磁线圈通电后,弹性面产生形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镜头组件和镜座组件之间设置磁流变弹性体结构,在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作用下,利用磁流体的特性,在不占据较多空间的基础上,实现防抖和对焦效果。

Description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折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手机在拍照过程中通常都会移动,而一般的手机在移动过程中的拍照会出现模糊的现象,现有技术中会对手机的摄像头部分增加防抖结构,从而会给模组或者传感器增加防抖功能,提高手机拍摄的效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防抖技术,通常是利用磁铁和线圈的电磁力进行驱动,整个模组的体积较大,结构内部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通过在镜头组件和镜座组件之间设置磁流变弹性体结构,在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作用下,利用磁流体的特性,在不占据较多空间的基础上,实现防抖和对焦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包括:镜座组件;镜头组件,设于镜座组件的一侧;磁流变弹性体结构,设于镜头组件和镜座组件之间,磁流变弹性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密封腔,密封腔内填充有磁流体,密封腔靠近镜头组件的一端壁面为弹性面;电磁线圈,与弹性面对应设置;其中,电磁线圈通电后,弹性面产生形变。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组的实施例,主要包括镜座组件、镜头组件和磁流变弹性体结构,三个结构叠层布置,在整个摄像模组发生移动,特别是抖动时,在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作用下会对镜头组件起到稳定的效果。具体地,镜头组件和镜座组件之间设置有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磁流变弹性体结构会在抖动时控制内部的磁流体发生运动,从而使得密封腔整体发生形变,在形变的作用下,由于镜头组件和磁流变弹性体结构是相贴合的,故而可使得镜头组件的局部也发生随动的变化,可提高拍摄稳定的效果,极大的提高拍摄效果。此外,若是所有密封腔共同发生形变,在形变方向相同时,可对镜头组件产生平移的驱动,进而还可实现对焦的功能。
其中,磁流变弹性体结构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密封腔,通过在每个密封腔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电磁线圈,同时在密封腔内填充有磁流体,在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对应于密封腔的磁场,磁流体在其本身的特性下会随着磁场的有无发生变化,而在磁流体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密封腔整体也会随之变化,从而使得密封腔产生形变。具体地,在电磁线圈通电后,密封腔自身朝向镜头组件的一端的端面为弹性面,在受到磁流体发出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弹性面则会产生相应的形变,进一步地,密封腔所有面均为弹性面,但朝向镜头组件的一端的壁面的弹性较大,更易发生形变,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通电时会对镜头组件产生外部的驱动力,而在断电后则会复原,利用该特性则可在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作用下使得镜头组件发生位移,实现对拍摄效果的稳定。
其中,由于磁流变弹性体结构内的密封腔中填充有磁流体,故而在磁流体受电磁线圈的磁场力的作用时,磁流体会发生移动,由于密封腔中仅在靠近镜头组件的一端壁面为弹性面,故而在磁流体移动时,会驱使弹性面发生形变,从而对镜头组件起到一定的位移驱动,以便于实现调焦和防抖的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拍摄效果,由于磁流变弹性体结构自身位于镜座组件和镜头组件之间,故而需要一定的透光性,其材质需兼顾透光性和弹性,一般可选择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
当然,密封腔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具体的镜头结构来灵活确定,只要能够使镜头组件发生移动即可。
需要补充的是,光线在穿过镜头组件后会依次经过磁流变弹性体结构和镜座组件,最终被图像芯片,即图像传感器接收,故而在光线的传输路径上的结构均需要良好的透光性。
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如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摄像模组,设于壳体上。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施例,主要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摄像模组,摄像模组可设置在壳体的前侧,以对前方的物体进行拍摄,也可以设置在壳体的背侧,以对后方的物体进行拍摄,甚至可以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到壳体上,可实现随意变换的拍摄。
其中,壳体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中框、前面板或是后盖板等。
此外,由于折叠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相机、摄影机、笔记本等具有拍摄需求的设备。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关系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磁流体在不受磁力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磁流体受磁力发生形变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摄像模组;102:镜座组件;1022:镜座本体;1024:红外滤光片;104:镜头组件;106: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2:密封腔;1064:电磁线圈;1066:磁流体;1068:支架座体;1070:第一腔体;1072:盖体;1074:第二腔体;108:电路板;1082:图像传感器;200:电子设备;20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相机、摄影机、笔记本等具有拍摄需求的设备。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摄像模组100,包括:镜座组件102;镜头组件104,设于镜座组件102的一侧;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设于镜头组件104和镜座组件102之间,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包括至少一个密封腔1062,每个密封腔1062内填充有磁流体1066,密封腔1062靠近镜头组件104的一端壁面为弹性面;电磁线圈1064,与弹性面对应设置;其中,电磁线圈1064通电后,在磁流体1066的作用下,弹性面产生形变。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摄像模组100的实施例,主要包括镜座组件102、镜头组件104和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三个结构叠层布置,在整个摄像模组100发生移动,特别是抖动时,在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的作用下会对镜头组件104起到稳定的效果。具体地,镜头组件104和镜座组件102之间设置有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会在抖动时控制内部的磁流体1066发生运动,从而使得密封腔1062整体发生形变,在形变的作用下,由于镜头组件104和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是相贴合的,故而可使得镜头组件104的局部也发生随动的变化,可提高拍摄稳定的效果,极大的提高拍摄效果。
需要补充的是,密封腔所产生的形变可以为任意方向,通常是沿镜头组件104的光轴方向。
其中,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内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密封腔1062,通过在每个密封腔1062相对应的位置均设置有电磁线圈1064,同时在密封腔内还填充有磁流体1066,在电磁线圈1064通电后,会产生对应于密封腔1062的磁场,磁流体1066在其本身的特性下会随着磁场的有无发生变化,而在磁流体1066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密封腔1062整体也会随之变化,从而使得密封腔1062产生形变。具体地,在电磁线圈1064通电后,如图6所示,密封腔1062自身朝向镜头组件的一端的端面为弹性面,在收到磁流体1066发出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弹性面会发生形变,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通电时会对镜头组件104产生外部的驱动力,而在断电后如图5所示,则会复原,利用该特性则可在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的作用下使得镜头组件104发生位移,实现对拍摄效果的稳定。
其中,由于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内的密封腔1062中填充有磁流体,故而在磁流体受电磁线圈1064的磁场力的作用时,磁流体会发生移动,由于密封腔1062中仅在靠近镜头组件的一端壁面为弹性面,故而在磁流体移动时,会驱使弹性面发生形变,从而对镜头组件起到一定的位移驱动,以便于实现调焦和防抖的效果。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拍摄效果,由于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自身位于镜座组件102和镜头组件104之间,故而需要一定的透光性,其材质需兼顾透光性和弹性,一般可选择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
当然,密封腔1062的数量和位置可根据具体的镜头结构来灵活确定,只要能够使镜头组件104发生移动即可。
需要补充的是,光线在穿过镜头组件104后会依次经过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和镜座组件102,最终被图像芯片,即图像传感器1082接收,故而在光线的传输路径上的结构均需要良好的透光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磁流体1066又被称为铁磁流体1066,是一种在磁场存在时强烈极化的液体,其由悬浮在载流体(通常为有机溶剂或水)中纳米数量级的铁磁微粒组成。在外部磁场不存在时,铁磁流体1066无磁性,当存在外部磁场时,铁磁流体1066会产生强烈磁化。铁磁流体1066最大的特点是:当其处于一段足够强的垂直磁场中时,其表面会自然形成一种褶皱形态,铁磁流体1066具有异常高的磁化系数,一块小条形磁铁即可达到其临界磁场并使其产生褶皱,磁流体1066这种形变特性可以将磁能转化为表面自由能与重力能,当外界磁场强度高于临界磁场时,这种褶皱形态就会出现。本申请则是利用磁流体1066的上述特性,通过产生形变起到防抖或是对焦的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具体包括:支架座体1068,支架座体1068内形成有多个第一腔体1070;盖体1072,设于支架座体1068的一侧,且盖体1072与支架座体1068密封连接;其中,第一腔体1070和盖体1072配合形成密封腔1062。
对于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而言,主要包括支架座体1068和盖体1072,在支架座体1068内设置有第一腔体1070,通过将盖体1072盖合在支架座体1068上,可使得第一腔体1070和盖体1072配合会形成密封腔1062,以便于为磁流体1066提供容置空间。在此基础上,在电磁线圈1064通电后,可使得磁流体1066在第一腔体1070内发生形变,从而实现密封腔1062的形变,进而满足对镜头组件104的驱动效果。
其中,盖体1072和支架座体1068密封连接后,盖体1072可盖在第一腔体1070上,可对盖体1072和支架座体1068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从而保证磁流体1066不会发生泄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在制作时可利用PDMS材料,由于其初始状态为液态,在加入一定比例(通常为PDMS:固化剂=10:1)的固化剂后,就可以形成需要的透光率极高的弹性固体。所以从制作工艺上来说,只需要设计好特定结构的模具,通过这种材料可以轻松地制做出上述结构的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且电磁线圈1064也可以直接通过PDMS液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被直接集成在密封腔1062底层内部,方便后续的模组组装。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密封腔1062仅由第一腔体1070构成,在盖体1072上并无密封腔1062的结构,仅做扣合封闭作用。
进一步地,盖体1072中与第一腔体1070相对的部分的弹性大于支架座体1068的弹性。
通过对盖体1072中部分结构的弹性进行限制,限制其弹性较大,更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在电磁线圈1064通电后,磁流体1066发生的形变会带动盖体1072中与第一腔体1070相对的部分一同发生形变,进而使得镜头组件104与形变的部分相对的结果也随之发生移动,以实现稳定拍摄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盖体1072中与第一腔体1070相对的部分的结构即为密封腔1062靠近镜头组件104的一端的壁面。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还包括:多个第二腔体1074,设于盖体1072上,每个第二腔体1074与第一腔体1070相对设置;其中,第二腔体1074的孔底的弹性大于支架座体1068的弹性。
通过在盖体1072上设置第二腔体1074,在盖体1072和支架座体1068相连时,通过第二腔体1074与第一腔体1070之间的相对设置,可使得第二腔体1074与第一腔体1070正对设置,更便于定位连接。此外,由于在盖体1072上设置有第二腔体1074,通过对第二腔体1074的孔底的弹性进行限制,使其弹性大于支架座体1068的弹性,会使得第二腔体1074的孔底发生形变,从而在电磁线圈1064通电后,磁流体1066发生的形变会带动盖体1072中与第二腔体1074的孔底一同发生形变,进而使得镜头组件104与形变的部分相对的结果也随之发生移动,以实现稳定拍摄的效果。
可以理解,相比于仅设置有第一腔体1070的结构,通过在盖体1072上额外设置第二腔体1074,在保证相同的横截面积的基础上,可增大密封腔1062的体积。
进一步地,多个密封腔1062绕镜头组件104的光轴呈圆周阵列设置;或多个密封腔1062呈矩阵阵列设置。
通过在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内设置多个密封腔1062,多个密封腔1062可呈圆周阵列,即绕镜头组件104的光轴设置,更便于适应摄像模组100不同位移情况,可以理解,密封腔1062的数量越多,在发生位移时,可针对性的对特定的几个密封腔1062内的电磁线圈1064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精准的防抖效果。同样地,多个密封腔1062还可根据镜座组件102或镜头组件104具体的形状设置呈矩阵阵列状,矩阵排列的方式也可提高防抖效果。
进一步地,包括:电路板108,电路板108上设有图像传感器1082,图像传感器1082与镜头组件104相对设置,光线经镜头组件104后通过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和镜座组件102射入图像传感器1082。
通过设置电路板108,可在电路板108上设置与镜头组件104相对设置的图像传感器1082,此外,电路板108上设置有正常运行的控制器件,例如电容和电阻等,同时还会设置有与外部板件相连的接头,从而可保证信息的传递。需要说明的,在拍摄过程中,光线在穿过镜头组件104后,会依次通过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和镜座组件102,最终射入图像传感器1082进行成像,而为了保证成像效果,在发生抖动时,可通过控制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发生形变,以调节镜头组件104的位置和姿势,便于后续稳定成像。
进一步地,镜座组件102具体包括:镜座本体1022,与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远离镜头组件104的一侧相连;红外滤光片1024,设于镜座本体1022上。
对于镜座组件102而言,主要包括镜座本体1022和红外滤光片1024,其中,镜座本体1022主要起到连接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以及固定支撑的作用,而红外滤光片1024则是用于对红外波长的光线进行过滤,从而减少红外光对成像效果的干扰,保证成像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红外滤光片1024是设置在光路中的,具有良好的透光性,但会对红外波长的光线,即780nm~14um的光线进行过滤,一般其面积会大于镜头组件104的采光面积。
进一步地,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一体成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自身一体成型,可有效提高密封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体成型前,需要先将电磁线圈1064放入密封腔1062所对应的位置处,再进行加工。
进一步地,密封腔中靠近镜头组件的壁面凸出磁流变弹性体结构,镜头组件与密封腔中凸出的部分粘接。
通过对密封腔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制,限制其凸出磁流变弹性体结构,从而便于与镜头组件进行连接,具体地,二者之间的连接为粘接,即通过连接胶将磁流变弹性体结构胶粘在镜头组件上,在不增加厚度的基础上,保证连接,同时也使得后续的装配更为方便。
进一步地,密封腔靠近镜头组件的一端壁面的弹性大于远离镜头组件的一端壁面的弹性;和/或密封腔1062的周向壁面的弹性小于密封腔1062靠近镜头组件104的一端壁面的弹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密封腔1062的壁面的弹性进行限制,具体为密封腔靠近镜头的一端的壁面弹性较大,另一端弹性较小,从而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的情况下,朝向镜头组件的壁面会发生更大的形变,以便于驱动镜头组件发生移动。此外,还对周向壁面的弹性进行限制,限制其弹性较小,在磁流体1066发生形变时,产生同等作用力时,周向壁面的形变较小,不易发生形变,保证密封腔1062靠近镜头组件104的一端壁面先发生形变,从而实现特定方向的凸起,进而便于实现整个摄像模组100的防抖或对焦。
如图7所示,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200,包括:壳体202;如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摄像模组100,设于壳体202上。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200的实施例,主要包括壳体202以及设置在壳体202上的摄像模组100,摄像模组100可设置在壳体202的前侧,以对前方的物体进行拍摄,也可以设置在壳体202的背侧,以对后方的物体进行拍摄,甚至可以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连接到壳体202上,可实现随意变换的拍摄。
此外,由于电子设备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摄像模组100,故而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存储磁流体1066并使其发生形变的结构,具体为:磁流体1066被密封在弹性薄膜材料的腔体中,腔体的侧壁与底部由厚度较大的材料构成,不易形变,腔体的上表面由超薄厚度的弹性材料构成,易于形变。无磁场状态下,薄膜腔体无形变,当增加垂直方向的磁场后,腔内的磁流体1066发生剧烈形变,腔体上表面较薄,容易发生形变,故会向上突起,形成一个向上的驱动力。磁场消失后,磁流体1066在薄膜弹性的作用下重新复原。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一种典型的弹性薄膜材料为聚二甲基矽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是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具有高透光率与高弹性的特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100,镜片被固定在镜筒(即镜头组件104)中,镜筒设置在磁流体环形腔的上方,且镜筒的底面与磁流体环形腔(即磁流变弹性体结构106)的上表面相贴合,具体为底面与位于磁流体环形腔的四角上表面的突出面之间通过胶水粘合固定。磁流体环形腔的下表面则与镜座(即镜座组件102)相连,并通过胶水直接固定在镜座的上表面,镜座中包含红外滤光片1024,镜座下方则为图像传感器1082,图像传感器1082是被固定在PCB板上并形成电学连通。
驱动镜筒的力来源于磁流体环形腔,磁流体环形腔由弹性材料构成(例如上文提到的PDMS材料)。磁流体环形腔的四角上的突出部分对应设置有空腔(即密封腔1062),空腔内部密封并填充磁流体1066,位于四角的空腔的上表面厚度很薄,易产生形变;环形腔四边的侧支撑壁为厚度较大且实心的弹性材料,具有一定的硬度,不易形变,可以起到支撑作用;环形腔的底部为实心且厚度较大的弹性材料,不易形变,且其中包含用于产生磁场的电磁线圈1064。环形腔底部的电磁线圈1064被分布在四角空腔的正下方,在通电后,可以给空腔中的磁流体1066提供垂直方向的磁场,使磁流体1066发生不同程度的形变,并带动空腔上表面的弹性薄膜形变,最终使镜筒发生位移。
需要指出的是,PDMS材料的初始状态为液态,在加入一定比例(通常为PDMS:固化剂=10:1)的固化剂后,就可以形成所需的透光率极高的弹性固体。所以从制作工艺上来说,只需要设计好特定结构的模具,通过这种材料可以轻松地制做出磁流体1066密封环形腔,且上文提到的线圈也可以直接通过PDMS液态到固态的变化过程被直接集成在环形腔底层内部,从而将模组对焦/防抖所需要的驱动装置一体化,方便后续的模组组装。
其中,应用上述具体实施例进行对焦的方式如下:当四个电磁线圈1064通相同电流时,四角发生的形变程度相同,可以将镜筒竖直向上驱动,实现对焦的功能。
应用上述具体实施例进行防抖的方式如下:当四个电磁线圈1064通不同电流时,四个角可以分别产生不同的形变,带动镜筒发生不同角度的倾斜,从而弥补模组整体的抖动,实现防抖。
根据本申请的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的实施例,通过在镜头组件和镜座组件之间设置磁流变弹性体结构,在磁流变弹性体结构的作用下,利用磁流体的特性,在不占据较多空间的基础上,实现防抖和对焦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座组件;
镜头组件,设于所述镜座组件的一侧;
磁流变弹性体结构,设于所述镜头组件和所述镜座组件之间,所述磁流变弹性体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填充有磁流体,所述密封腔靠近所述镜头组件的一端壁面为弹性面;
电磁线圈,与所述弹性面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电磁线圈通电后,所述弹性面产生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弹性体结构包括:
支架座体,所述支架座体内形成有多个第一腔体;
盖体,设于所述支架座体的一侧,且所述盖体与所述支架座体密封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盖体配合形成所述密封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中与所述第一腔体相对的部分的弹性大于所述支架座体的弹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个第二腔体,设于所述盖体上,每个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第二腔体的孔底的弹性大于所述支架座体的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密封腔绕所述镜头组件的光轴呈圆周阵列设置;或
多个所述密封腔呈矩阵阵列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图像传感器,所述图像传感器与所述镜头组件相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座组件具体包括:
镜座本体,与所述磁流变弹性体结构远离所述镜头组件的一侧相连;
红外滤光片,设于所述镜座本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变弹性体结构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中靠近所述镜头组件的壁面凸出所述磁流变弹性体结构,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密封腔中凸出的部分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腔靠近所述镜头组件的一端壁面的弹性大于远离所述镜头组件的一端壁面的弹性;和/或
所述密封腔的周向壁面的弹性小于所述密封腔靠近所述镜头组件的一端壁面的弹性。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设于所述壳体上。
CN202210332529.8A 2022-03-31 2022-03-31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7859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2529.8A CN114785942A (zh) 2022-03-31 2022-03-31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2529.8A CN114785942A (zh) 2022-03-31 2022-03-31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5942A true CN114785942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27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2529.8A Pending CN114785942A (zh) 2022-03-31 2022-03-31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594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221A1 (zh) * 2022-09-02 2024-03-07 诚瑞光学(南宁)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6587A (en) * 1996-07-23 1998-10-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brake shudder
CN110661976A (zh) * 2019-10-14 2020-01-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3014821A (zh) * 2021-03-22 2021-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摄像模组的抖动补偿方法
CN113329159A (zh) * 2021-06-08 2021-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747037A (zh) * 2021-10-20 2021-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16587A (en) * 1996-07-23 1998-10-0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brake shudder
CN110661976A (zh) * 2019-10-14 2020-01-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驱动机构、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13014821A (zh) * 2021-03-22 2021-06-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电子设备及摄像模组的抖动补偿方法
CN113329159A (zh) * 2021-06-08 2021-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747037A (zh) * 2021-10-20 2021-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5221A1 (zh) * 2022-09-02 2024-03-07 诚瑞光学(南宁)有限公司 摄像装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53103B2 (en) Lens moving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terminal including the same
US9915802B2 (en) Lens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and camera mounting device
CN101964871B (zh) 防抖装置以及手机
WO2022007182A1 (zh) 镜头模组
US20220091361A1 (en) Camera Module, Camera,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5278208A (zh) 相机模块
CN113542568B (zh) 防抖相机模组及其摄影设备
CN110500479B (zh) 一种能带动相机模组的防抖微型云台
CN108873236A (zh) 光学系统
CN114785942A (zh) 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520858A (zh) 光学防抖摄像模组
WO2021232948A1 (zh) 具有防抖功能的感光组件、摄像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US20240045171A1 (en) Optical system
CN206523710U (zh) 一种平移式光学防抖透镜驱动装置
CN115706503A (zh) 一种用于驱动镜头组件的马达组件及摄像模组
CN215581370U (zh) 防抖相机模组及其摄影设备
CN214751042U (zh) 致动器、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US11604326B2 (en) Driving device, camera modu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riving device
CN114845030A (zh) 摄像模组、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0775211B1 (ko) 초소형 카메라의 셔터 장치
CN114428432A (zh) 用于光学致动器的驱动结构及相应的摄像模组
CN218974662U (zh) 镜头驱动装置及其底座
KR102531129B1 (ko) 카메라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디바이스
CN205545563U (zh) 成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6055833A (zh) 驱动组件和摄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