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83360A -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83360A
CN114783360A CN202210416686.7A CN202210416686A CN114783360A CN 114783360 A CN114783360 A CN 114783360A CN 202210416686 A CN202210416686 A CN 202210416686A CN 114783360 A CN114783360 A CN 114783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clock signal
control signal
partition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66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靖超
赵敬鹏
段欣
朱文涛
周志恒
潘宏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166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833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83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8336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8589 priority patent/WO2023202507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66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74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 G09G3/3677Details of drivers for scan electrodes suitable for active matrices onl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模式信息,显示模式信息包括:各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显示模式包括高清模式或低清模式;针对任一显示分区,根据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与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其中,在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时,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逐行扫描驱动;在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时,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低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N行同时扫描驱动,N为整数且N≥2。

Description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对显示分辨率及刷新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显示面板的充电时间要求更加严苛。尤其是在虚拟现实技术(VR/AR)中,由于需要对人眼注视的区域进行实时分析,之后对人眼需要的视觉敏锐度高的高清成像区域进行渲染,因此,为了达到较好的虚拟现实显示效果,对于显示分辨率和像素充电率的要求会非常高,目前现有的显示机制是逐行扫描显示面板中的各行像素,已不能满足刷新率和像素充电率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栅极驱动电路进行驱动,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显示分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与所述显示分区一一对应且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栅极驱动模块,所述栅极驱动电路配置有多个时钟信号端和与所述栅极驱动模块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起始控制信号端,各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均与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和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模式信息,所述显示模式信息包括:各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所述显示模式包括高清模式或低清模式;
针对任一所述显示分区,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与所述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
其中,在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时,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逐行扫描驱动;
在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时,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低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N行同时扫描驱动,N为整数且N≥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式信息还包括:各所述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
所述栅极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
针对任一所述显示分区,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和预设的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向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输出起始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在所述驱动时长内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扫描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包括: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的前廊时长、所述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的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一起始控制信号;
向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的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二起始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与所述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确定出与所述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波形参数;
根据所述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相应的时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包括:时钟信号的周期时长、时钟信号的周期数量、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的前廊时长、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一时钟信号;
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二时钟信号;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栅极驱动电路进行驱动,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显示分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与所述显示分区一一对应且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栅极驱动模块,所述栅极驱动电路配置有多个时钟信号端和与所述栅极驱动模块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起始控制信号端,各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均与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和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配置为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模式信息,所述显示模式信息包括:各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所述显示模式包括高清模式或低清模式;
第一处理模块,配置为针对任一所述显示分区,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与所述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
其中,在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时,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逐行扫描驱动;
在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时,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低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N行同时扫描驱动,N为整数且N≥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式信息还包括:各所述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
所述栅极驱动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配置为针对任一所述显示分区,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和预设的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向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输出起始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在所述驱动时长内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扫描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包括: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的前廊时长、所述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的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一起始控制信号;
向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的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二起始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确定出与所述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波形参数;
第一输出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相应的时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包括:时钟信号的周期时长、时钟信号的周期数量、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的前廊时长、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一时钟信号;
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二时钟信号;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驱动系统,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中提供的所述栅极驱动控制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源极驱动电路,配置为接收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显示数据信息内记载的各亚像素的显示数据向各亚像素提供对应的数据电压;
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栅极驱动模块;
所述栅极驱动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和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所提供的时钟信号的控制,对对应的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扫描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所述显示模式信息的接口与所述源极驱动电路获取所述显示数据信息的接口为同一接口;
所述显示模式信息位于所述显示数据信息之前被获取。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第二方面中提供的所述显示驱动系统。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中提供的所述栅极驱动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第五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中提供的所述栅极驱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技术方案所涉及显示装置的一种系统化结构框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个亚像素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个亚像素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的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图4中显示分区DS2和显示分区DS3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接收到的时钟信号以及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的一种示意图;
图7为图4中显示分区DS2和显示分区DS3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接收到的时钟信号以及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栅极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2的一种可选实现方案的流程图;
图10为图4中显示分区DS2和显示分区DS3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接收到的时钟信号以及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的一种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驱动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公开技术方案所涉及显示装置的一种系统化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图像获取模块2、处理系统3和显示驱动系统4。
其中,按照显示维度来划分,显示面板1可以为2D显示面板1或3D显示面板1;按照发光类型来划分,显示面板1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1(LCD)、发光二极管(LED)显示面板1、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面板1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显示面板1。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于显示面板1的类型和结构不作限定。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包括沿行方向和列方向呈阵列排布的多个亚像素,每个亚像素与对应行栅线和对应列数据线相连。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个亚像素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亚像素为液晶显示面板1中的亚像素,包括开关晶体管T0和像素电极,开关晶体管T0的控制极与对应行栅线GATE相连,开关晶体管T0的第一极与数据线DATA相连,开关晶体管T0的第二极与像素电极相连。在栅线GATE所提供的驱动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开关晶体管T0导通,数据线DATA中的数据电压写入至像素电极。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个亚像素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亚像素为LED/OLED/QLED二极管显示面板1中的亚像素,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DTFT和发光元件EL(具体可以为LED、OLED或QLED);数据写入晶体管T1的控制极与对应行栅线GATE相连,数据写入晶体管T1的第一极与数据线DATA相连,数据写入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DTFT的控制极相连,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一极与电源端VDD相连,驱动晶体管DTFT的第二极与发光元件EL相连。在栅线GATE所提供的驱动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数据写入晶体管T1导通,数据线DATA中的数据电压写入至驱动晶体管DTFT的控制,驱动晶体管DTFT输出相应驱动电路。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亚像素的电路结构不限于图2和图3中所示,还可以采用其他电路结构,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与常规的显示面板1所不同,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显示面板1沿列方向划分为多个显示分区,各显示分区可以独立的被驱动,各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可以独立被设置。其中,显示模式可以为高清模式或低清模式。各显示分区所包含的亚像素行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可以
图像获取模块2用于获取观看用户的人眼图像,并将人眼图像传输至处理系统3。图像获取模块2可集成在显示面板1上或单独设置;图像获取模块2具体可以为摄像头。
处理系统3可用于根据图像获取模块2所获取到的人眼图像确定出人眼在显示面板1上的注视点坐标,并基于该注视点坐标来估算出人眼注视区域范围,并根据人眼注视范围来确定出显示面板1上各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确定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的一种原理示意图,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由从上至下依次排布的6个显示分区DS1~DS6,通过人眼图像所确定出的人眼注视点为点A。首先,根据点A的坐标以及预先设置的人眼注视区域评估算法,估算出人眼注视区域范围Q;可选地,人眼注视区域范围Q可以为以点A为圆心且具有预设半径的圆形区域(参见图4中所示);或者,人眼注视区域范围Q可以为以点A为中心且具有预设长度和预设宽度的矩形区域(未给出相应附图)。当然,本公开技术方案对于人眼注视区域评估算法的具体算法不作限定。在确定出人眼注视区域范围Q后,将与人眼注视区域范围Q存在交叠的显示分区(例如,图4中显示分区DS1~DS2)的显示模式设置为高清模式,将与人眼注视区域范围Q不存在交叠的显示分区(例如,图4中显示分区DS3~DS6)的显示模式设置为低清模式。
处理系统3还可以从外部信号端接收待显示画面的原始显示数据信息,具体包括待显示面板1的各亚像素的显示数据(例如,灰阶数据)。在处理系统3获取到各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后,可对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的显示分区的显示图像进行降分辨率处理;具体地,对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的显示分区的亚像素的灰阶数据进行压缩处理,以使得位于同一列的每N个亚像素的灰阶数据为同一灰阶数据(同一列的每N个亚像素合并为一个亚像素),其中N为整数且N≥2,N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预先设计或调整。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于降分辨率处理所采用的具体算法不作限定,仅需实现将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的显示分区最终所呈现图像分辨率降低即可。对于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的显示分区所显示图像不作处理。
为方便描述,将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的显示分区所显示图像完成降分辨率处理后得到的显示图像,称为低清显示图像;将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的显示分区所显示图像,称为高清显示图像;在对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的显示分区完成降分辨率处理后,将得到的低清显示图像与未作处理的高清显示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待显示画面的最终显示数据信息。
处理系统3将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模式信息(包括各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以及待显示画面的最终的显示数据信息(包括各亚像素的最终的显示数据),发送至显示驱动系统4。
显示驱动系统4至少包括栅极驱动控制系统5、栅极驱动电路6和源极驱动电路7。
栅极驱动电路6包括:与显示分区一一对应且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栅极驱动模块(未示出),栅极驱动电路6配置有多个时钟信号端和与栅极驱动模块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起始控制信号端,各栅极驱动模块均与多个时钟信号端和对应的起始控制信号端相连,栅极驱动模块配置为响应于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和多个时钟信号端所提供的时钟信号的控制,对对应的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扫描驱动。其中,栅极驱动模块的起始工作时间由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来决定,栅极驱动模块对对应的显示分区内的亚像素的扫描驱动方式由多个时钟信号端所提供的时钟信号来决定。
栅极驱动控制系统5与栅极驱动电路6相连,栅极驱动控制系统5可用于根据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模式信息,来调整输出给栅极驱动电路6内各栅极驱动模块的起始控制信号和时钟信号,从而控制各栅极驱动模块的工作时间以及扫描驱动方式。其中,栅极驱动控制系统5可以为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和相应程序所实现的功能模块。
本公开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6具体形式可以为基于FPGA和相应程序所实现具有栅极驱动功能的功能模块,也可以为具有栅极驱动功能的芯片(一般称为Gate IC),也可以为基于阵列基板工艺直接形成于显示面板1的周边区域的电路结构(Gate on Array,简称为GOA)。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于栅极驱动电路6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源极驱动电路7可根据接收到的显示数据信息向各亚像素提供对应的数据电压。源极驱动电路7具有多个数据通道,数据通道具有将灰阶数据映射为对应像素电压并将像素电压输出给相应数据线的功能。本公开实施例中源极驱动电路7具体形式可以为基于FPGA和相应程序所实现具有源极驱动功能的功能模块,也可以为具有源极驱动功能的芯片(一般称为Source IC)。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对于源极驱动电路7的具体形式和具体结构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数据通道可以对应一条数据线或多条数据线,在一个数据通道对应多条数据线时,在数据通道输出端与多条数据线之间设置有选通电路(也称为MUX电路),MUX电路包括与数据通道一一对应的多个MUX单元,MUX单元中设置有与多条数据线一一对应的多个开关电路,通过时序来控制各开关电路依次导通(在任意时刻,MUX单元内至多一个开关电路处于导通状态),以将数据通道所输出的数据电压写入至对应的数据线中。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于栅极驱动控制系统,该栅极驱动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栅极驱动电路进行驱动,栅极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显示分区,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与显示分区一一对应且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栅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电路配置有多个时钟信号端和与栅极驱动模块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起始控制信号端,各栅极驱动模块均与多个时钟信号端和对应的起始控制信号端相连。对于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的相关描述可参见前面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该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模式信息。
其中,显示模式信息包括:各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显示模式包括高清模式或低清模式。
处理系统在根据人眼图像确定出各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后,可生成相应的显示模式信息,并通过预设接口(例如,DP接口)将该显示模式信息发送给栅极驱动控制系统。
步骤S2、针对任一显示分区,根据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与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
其中,在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时,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逐行扫描驱动;在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时,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低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N行同时扫描驱动,N为整数且N≥2。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时,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逐行扫描驱动,以使得该显示分区能够成像清晰显示;在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时,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低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N行同时扫描驱动;相对于逐行扫描,可以加快低清显示分区的刷新速度,由此有效减小该低清显示分区的扫描驱动次数;示例性地,显示分区包含M行亚像素,在采用逐行扫描驱动时该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扫描驱动次数为M,在采用N行同时扫描驱动时该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扫描驱动次数为M/N;由于N≥2,故M>M/N。由于处于低清模式的显示分区的扫描驱动次数减少,故显示完整一帧所对应的扫描驱动总次数也减少。
在单次扫描驱动所对应时长不变的情况下,显示完整一帧的扫描驱动总时长减少,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刷新率。在显示完整一帧的扫描驱动总时长不变的情况下,单次扫描驱动所对应时长可以相应增长,可保证数据电压的完整写入,以提升像素充电率。
图6为图4中显示分区DS2和显示分区DS3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接收到的时钟信号以及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的一种示意图,图7为图4中显示分区DS2和显示分区DS3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接收到的时钟信号以及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的另一种示意图,如图6和图7所示,以栅极驱动电路配置有8个时钟信号端为例。其中,STV2和STV3分别表示显示分区DS2和显示分区DS2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所配置的起始控制信号端。图6和图7中示例性画出了显示分区DS2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内8个信号输出端OUT2_1~OUT2_8所输出扫描驱动信号的情况,以及显示分区DS3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内8个信号输出端OUT3_1~OUT3_8所输出扫描驱动信号的情况.
显示分区DS2的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其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显示分区DS2内亚像素行采用逐行扫描驱动,8个时钟信号端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间依次错开,显示分区DS2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的各信号输出端OUT2_1~OUT2_8所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间依次错开,从而实现对显示分区DS2内亚像素行采用逐行扫描驱动。
显示分区DS3的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其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显示分区DS3内亚像素行采用4行同时扫描驱动(即前述的N取值为4),4个时钟信号端CK1~CK4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间相同,4个时钟信号端CK5~CK8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间相同,且时钟信号端CK1~CK4与时钟信号端CK5~CK8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间错开。显示分区DS3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的4个信号输出端OUT3_1~OUT3_4所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间相同,4个信号输出端OUT3_5~OUT3_8所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间相同,且信号输出端OUT3_1~OUT3_4与信号输出端OUT3_5~OUT3_8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间错开,从而实现对显示分区DS3内亚像素行采用4行同时扫描驱动。
当然,上述时钟信号线的数量为8条,N取值为4的情况仅起到示例性作用,其不会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产生限制。例如,时钟信号线的数量还可以为16条、24条等,N的取值可以为2、4、8等,此处不再一一举例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的是,在所配置的时钟信号线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对N的取值进行相应设计。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栅极驱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式信息还包括:各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该栅极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3、针对任一显示分区,根据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和预设的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向显示分区所对应的起始控制信号端输出起始控制信号,以控制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在驱动时长内对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扫描驱动。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任一显示分区,输出给该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的起始控制信号的起始时刻和输出给该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的时钟信号应保持同步,以保证该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包括:起始控制信号的前廊(FrontPorch)时长、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Active)的持续时长。其中,前廊时长表示从一个周期的起始时刻开始(在起始时刻该信号属于非有效电平状态)至该信号切换至有效电平状态所经历的时长。
图6和图7中FP2指输出给显示分区DS2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的起始控制信号的前廊时长,FP3指输出给显示分区DS3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的起始控制信号的前廊时长;图6和图7中AC2指输出给显示分区DS2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的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AC3指输出给显示分区DS3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的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的显示分区所对应的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向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的显示分区所对应的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二起始控制信号;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参见图6中所示,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AC2等于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AC3。参见图7中所示,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AC2大于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AC3。
以图6和图7中所示情况为例,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需保证信号输出端OUT2_1~OUT2_4均能够完成输出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钟信号,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需保证信号输出端OUT3_1~OUT3_4均能够完成输出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钟信号。假定,在单个周期内时钟信号输出有效电平状态的时长为H(即单次扫描驱动所对应时长为H),则图6和图7中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的最小值为4*H,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的最小值为2*H。故,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是可以小于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设计为小于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可减少处于低清模式的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从而使得显示完整一帧的扫描驱动总时长减少,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的显示刷新率。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2的一种可选实现方案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图5和图8中所示步骤S2可包括:
步骤S201、根据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确定出与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波形参数。
步骤S202、根据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相应的时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包括:时钟信号的周期时长、时钟信号的周期数量、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的前廊时长、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一时钟信号;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一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二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
图10为图4中显示分区DS2和显示分区DS3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接收到的时钟信号以及输出的扫描驱动信号的一种示意图,如图6、图7和图10所示,AC2’指输出给显示分区DS2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的时钟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AC3’指输出给显示分区DS3所对应栅极驱动模块的时钟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参见图6和图7中所示,第一时钟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AC2’等于第二时钟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AC3。第一时钟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AC2’小于第二时钟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AC3。
基于前面内容可见,对于处于低清模式的显示分区采用N行同时扫描驱动,且单次扫描驱动所对应时长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得该显示分区的扫描驱动时长缩短。此时,可对单次扫描驱动所对应时长进行适当增长,并保证该显示分区的扫描驱动时长不超过采用逐行扫描驱动时所对应的扫描驱动时长。通过对处于低清模式的显示分区的单次扫描驱动时长进行适当增长,即亚像素的数据电压充电时间增长,有利于保证数据电压的完全写入。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1所示,该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可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栅极驱动方法,该栅极驱动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栅极驱动电路进行驱动,栅极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显示分区,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与显示分区一一对应且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栅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电路配置有多个时钟信号端和与栅极驱动模块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起始控制信号端,各栅极驱动模块均与多个时钟信号端和对应的起始控制信号端相连。该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获取模块501和第一处理模块502。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501配置为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模式信息,显示模式信息包括:各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显示模式包括高清模式或低清模式。
第一处理模块502配置为针对任一显示分区,根据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与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其中,在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时,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逐行扫描驱动;在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时,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低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N行同时扫描驱动,N为整数且N≥2。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式信息还包括:各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栅极驱动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5036,第二处理模块503配置为针对任一显示分区,根据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和预设的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向显示分区所对应的起始控制信号端输出起始控制信号,以控制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在驱动时长内对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扫描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包括:起始控制信号的前廊时长、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处理模块向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的显示分区所对应的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一起始控制信号;第二处理模块向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的显示分区所对应的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二起始控制信号;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501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一输出单元。
其中,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确定出与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波形参数。
第一输出单元配置为根据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相应的时钟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包括:时钟信号的周期时长、时钟信号的周期数量、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的前廊时长、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处理模块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一时钟信号;第二处理模块向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一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二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
对于本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前面对栅极驱动控制方法中各步骤的相关描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驱动系统。图1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驱动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12所示,该显示驱动系统包括:栅极驱动控制系统5,对应该栅极驱动控制系统的具体描述,可参见前面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驱动系统还包括:源极驱动电路7和栅极驱动电路6。
其中,源极驱动电路7配置为接收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数据信息,并根据显示数据信息内记载的各亚像素的显示数据向各亚像素提供对应的数据电压。
栅极驱动电路6包括至少两个栅极驱动模块;栅极驱动模块配置为响应于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和根据多个时钟信号端所提供的时钟信号的控制,对对应的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扫描驱动。
对于源极驱动电路和栅极驱动电路的相关描述可参见前面对图1的相关描述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控制系统5内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显示模式信息的接口与源极驱动电路7获取显示数据信息的接口为同一接口;显示模式信息位于显示数据信息之前被获取。
也就是说,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处理系统向显示驱动系统发送显示模式信息和显示数据信息的接口为同一接口(例如,DP接口),通过该设计有利于减少系统所需配置的接口数量。
在相关技术中,处理系统在利用DP接口传递每一帧画面的显示数据信息之前,会先传递一段空数据。即,处理系统在发出帧起始标识之后,会先发送一段空数据,然后再发送显示数据信息的数据。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相关技术中用于传递空数据的位置用来传递显示模式信息;例如,可在发送显示数据信息之前设计一定数位(例如,24bit)空间用来传递显示模式信息。
当然,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显示模式信息单独配置一个接口,即显示模式信息采用该单独配置的接口进行传递,显示数据信息采用DP接口进行传递。该情况也应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参见图1中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显示驱动系统,该显示驱动系统可采用前面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驱动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显示驱动系统还可以包括图像获取模块和处理系统。对于图像获取模块和处理系统的相关描述,可参见前面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存储器102、一个或多个I/O接口103。存储器102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该一个或多个程序被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显示控制方法;一个或多个I/O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配置为实现处理器与存储器的信息交互。
其中,处理器101为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PU)等;存储器102为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器件,其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更具体如SDRAM、DDR等)、只读存储器(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FLASH);I/O接口(读写接口)103连接在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间,能实现处理器101与存储器102的信息交互,其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总线(Bus)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2和I/O接口103通过总线104相互连接,进而与计算设备的其它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图像显示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执行时,执行本公开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前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电路或子电路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电路或子电路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接收电路和处理电路,该处理模块包括写入子电路和读取子电路。其中,这些电路或子电路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电路或子电路本身的限定,例如,接收电路还可以被描述为“接收视频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栅极驱动电路进行驱动,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显示分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与所述显示分区一一对应且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栅极驱动模块,所述栅极驱动电路配置有多个时钟信号端和与所述栅极驱动模块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起始控制信号端,各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均与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和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模式信息,所述显示模式信息包括:各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所述显示模式包括高清模式或低清模式;
针对任一所述显示分区,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与所述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
其中,在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时,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逐行扫描驱动;
在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时,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低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N行同时扫描驱动,N为整数且N≥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式信息还包括:各所述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
所述栅极驱动控制方法,还包括:
针对任一所述显示分区,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和预设的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向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输出起始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在所述驱动时长内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扫描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包括: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的前廊时长、所述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的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一起始控制信号;
向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的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二起始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与所述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确定出与所述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波形参数;
根据所述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相应的时钟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包括:时钟信号的周期时长、时钟信号的周期数量、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的前廊时长、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一时钟信号;
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二时钟信号;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
8.一种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栅极驱动电路进行驱动,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列方向排布的至少两个显示分区,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与所述显示分区一一对应且彼此独立的至少两个栅极驱动模块,所述栅极驱动电路配置有多个时钟信号端和与所述栅极驱动模块一一对应的至少两个起始控制信号端,各所述栅极驱动模块均与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和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相连;所述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配置为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模式信息,所述显示模式信息包括:各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所述显示模式包括高清模式或低清模式;
第一处理模块,配置为针对任一所述显示分区,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与所述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
其中,在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时,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逐行扫描驱动;
在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时,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低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N行同时扫描驱动,N为整数且N≥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式信息还包括:各所述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
所述栅极驱动控制系统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配置为针对任一所述显示分区,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驱动时长和预设的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向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输出起始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栅极驱动模块在所述驱动时长内对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扫描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波形参数包括: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的前廊时长、所述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向显示模式为高清模式的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一起始控制信号;
向显示模式为低清模式的所述显示分区所对应的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为预设的第二起始控制信号;
所述第一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起始控制信号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显示分区的显示模式,确定出与所述显示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波形参数;
第一输出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相应的时钟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钟信号波形参数包括:时钟信号的周期时长、时钟信号的周期数量、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的前廊时长、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的持续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栅极驱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一时钟信号;
向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输出的与所述高清模式相对应的时钟信号,为预设的第二时钟信号;
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在单个周期内处于有效电平状态时长。
15.一种显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所述栅极驱动控制系统。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源极驱动电路,配置为接收待显示画面的显示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显示数据信息内记载的各亚像素的显示数据向各亚像素提供对应的数据电压;
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栅极驱动模块;
所述栅极驱动模块,配置为响应于所述起始控制信号端所提供起始控制信号和所述多个时钟信号端所提供的时钟信号的控制,对对应的所述显示分区内的各行亚像素进行扫描驱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获取所述显示模式信息的接口与所述源极驱动电路获取所述显示数据信息的接口为同一接口;
所述显示模式信息位于所述显示数据信息之前被获取。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如上述权利要求15至17中任一所述显示驱动系统。
19.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栅极驱动控制方法。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处理器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2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栅极驱动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CN202210416686.7A 2022-04-20 2022-04-20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7833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6686.7A CN114783360A (zh) 2022-04-20 2022-04-20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PCT/CN2023/088589 WO2023202507A1 (zh) 2022-04-20 2023-04-17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6686.7A CN114783360A (zh) 2022-04-20 2022-04-20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83360A true CN114783360A (zh) 2022-07-22

Family

ID=82430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6686.7A Pending CN114783360A (zh) 2022-04-20 2022-04-20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83360A (zh)
WO (1) WO202320250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2507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6884A1 (en) * 2005-08-24 2007-03-01 Bo-Young An Thin-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7767808A (zh) * 2017-11-13 2018-03-0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3168797A (zh) * 2019-09-11 2021-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3421511A (zh) * 2021-06-17 2021-09-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US20210343209A1 (en) * 2018-04-13 2021-11-04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Gate driving module, gate driving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2231B2 (ja) * 1997-06-23 2004-09-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投写型表示装置並びに電子機器
CN106847158B (zh) * 2017-03-30 2020-12-01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190002942A (ko) * 2017-06-30 2019-01-09 주식회사 태창피엔지 베개
DE102017129795A1 (de) * 2017-06-30 2019-01-03 Lg Display Co., Ltd. Anzeigevorrichtung und gate-treiberschaltkreis davon, ansteuerungsungsverfahren und virtuelle-realität-vorrichtung
CN107195278A (zh) * 2017-07-18 2017-09-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显示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885176A (zh) * 2019-03-27 2019-06-1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283755B (zh) * 2021-12-24 2023-09-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模组、显示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783360A (zh) * 2022-04-20 2022-07-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46884A1 (en) * 2005-08-24 2007-03-01 Bo-Young An Thin-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7767808A (zh) * 2017-11-13 2018-03-06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US20210343209A1 (en) * 2018-04-13 2021-11-04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Gate driving module, gate driving control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168797A (zh) * 2019-09-11 2021-07-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3421511A (zh) * 2021-06-17 2021-09-2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装置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2507A1 (zh) * 2022-04-20 2023-10-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02507A1 (zh) 2023-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78922B2 (en) Eye tracking for display resolution adjustment in a virtual reality system
CN108288452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0419843C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控制方法
KR102275709B1 (ko) 게이트 드라이버, 디스플레이 구동 회로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8447444B (zh) 一种数字控制驱动方法及驱动显示控制装置
TW200405751A (en) Electronic device, driving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729866B2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a stereoscopic image and display device
US10089950B2 (en) Electro-optical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instrument
US8842139B2 (en) Driving method for driv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pparatus, control circuit, and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apparatus
CN103026400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US20070057904A1 (en) Driving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for lcd multiple scan
US11289034B2 (en) Display device performing local dimming
WO2023202507A1 (zh) 栅极驱动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显示驱动系统、显示装置
CN110800038B (zh) 基于时分数据输出的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设备和显示方法
US8319760B2 (en) Display device, driving method of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2009175346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CN115273718A (zh) 显示装置和驱动显示装置的方法
US10504417B2 (en) Low latency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CN100583224C (zh) 电光装置、其驱动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KR20190012053A (ko) 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이의 구동방법
CN116597796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及显示设备
CN110675826A (zh)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3628588B (zh) 显示驱动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1189968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27999A1 (en) Technique for partial area displ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