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2027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2027A
CN114762027A CN202080083289.1A CN202080083289A CN114762027A CN 114762027 A CN114762027 A CN 114762027A CN 202080083289 A CN202080083289 A CN 202080083289A CN 114762027 A CN114762027 A CN 114762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hole
module substrate
substrate
light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32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贞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762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2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01L27/153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 H01L27/15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in a 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e.g. LED bars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0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 H01L25/04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 H01L25/075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 H01L25/0753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all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the same subgroup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assemblies of rectifier diodes the devices not having separate containers the devices being of a type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33/00 the devices being arranged next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5/00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L25/16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 H01L25/167Assembl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Multistep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the devices being of types provided for in two or more different main groups of groups H01L27/00 - H01L33/00, or in a single subclass of H10K, H10N, e.g. forming hybrid circuits comprising optoelectronic devices, e.g. LED, photodi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18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or structure of the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9Multistep manufacturing methods
    • H01L27/1262Multistep manufacturing methods with a particular formation, treatment or coating of the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483Containers
    • H01L33/486Containers adapted for surface 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33/00Details relating to devices covered by the group H01L33/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subgroups
    • H01L2933/0008Processes
    • H01L2933/0033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2933/0066Processes relating to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relating to 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显示模块,分别包括模块基板以及贴装于所述模块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支撑基板,布置所述多个显示模块。其中,在各个所述模块基板提供有贯通所述模块基板的贯通孔以及提供于所述贯通孔内的过孔件,所述发光元件通过所述过孔件而与所述支撑基板上的布线电连接。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详细地涉及一种大面积多模块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最近正在开发使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的显示装置。使用发光二极管的显示装置通过最终在基板上形成单独生长的红色(R:Red)、绿色(G:Green)以及蓝色(B:Blue)发光二极管(LED)的结构而获取。
然而,除了对于高分辨率的全色显示装置的需求之外,对于以多样的面积(尤其,大面积)实现的显示装置的需求也正在持续增加。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品质的大面积多模块显示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显示模块,分别包括模块基板以及贴装于所述模块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支撑基板,布置所述多个显示模块。其中,在各个所述模块基板提供有贯通所述模块基板的贯通孔以及提供于所述贯通孔内的过孔件,所述发光元件通过所述过孔件而与所述支撑基板上的布线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个所述过孔件可以包括:上部垫,提供于所述模块基板的上表面;下部垫,提供于所述模块基板的下表面;以及内部电极,提供于所述贯通孔内,其中,所述下部垫与所述支撑基板可以以球珊阵列(BGA:ball grid array)方式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连接布线,提供于所述模块基板的下表面,其中,所述连接布线可以电连接于所述支撑基板的所述布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基板可以具有从所述模块基板的下表面凹陷的多个凹陷部,所述连接布线可以提供于所述凹陷部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基板可以包括:像素区域,提供有所述发光元件而显示影像;以及非像素区域,围绕所述像素区域,其中,所述连接布线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提供于所述像素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中的一部分可以提供于所述像素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中的一部分可以提供于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基板可以在与所述模块基板面对的表面上具有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突出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突出部可以包括导电性材料,并且可以电连接于所述支撑基板的布线。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基板可以具有提供于与所述模块基板面对的表面的导电性电极部,所述过孔件可以接触于所述导电性电极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基板可以具有提供于与所述模块基板面对的表面并与所述贯通孔对应的孔,所述过孔件可以一体地提供于所述贯通孔和所述孔,从而接触于所述导电性电极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可以沿所述模块基板的边缘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以如下方式制造:制造多个显示模块,并且将所述多个显示模块提供于支撑基板上。制造所述多个显示模块中的每一个的步骤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模块基板上形成发光元件;在所述模块基板形成贯通孔;以及在所述模块基板的下表面形成驱动电路部,并通过所述贯通孔而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电路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贯通孔可以利用激光而形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制造所述显示装置时,还可以包括研磨形成有所述发光元件的模块基板的边缘的步骤。并且,还可以包括在所述模块基板的下表面利用激光加工形成多个凹陷部的步骤。除此之外,还可以包括在所述凹陷部内形成连接布线的步骤,还可以包括在所述支撑基板的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位置形成突出部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制造所述显示基板时,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支撑基板的上表面的与所述贯通孔对应的位置形成孔;以及在所述贯通孔和所述孔内形成过孔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最小化影像分离或者在影像出现暗线等的问题的大面积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图2a是图示相当于图1的P1的部分的平面图,图2b是沿图2a的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简要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的剖视图。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图示在模块基板的下表面单独提供有驱动电路部的情形的图。
图5a至图5e是依次图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方法的图。
图6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图示显示模块与支撑基板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7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图示显示模块与支撑基板的连接结构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图9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图示发光元件以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的形态排列的情形的平面图,图示了与图1的P1对应的部分。
图10a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图示发光元件以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的形态排列的的情形的平面图,图示了与图1的P1对应的部分,图10b是简单地图示图10a所示的发光元件的概念图。
图11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图示发光元件以又一形态排列的情形的示意性的平面图。
符号说明:
100:显示装置 110:显示模块
111:像素区域 113:像素
120:模块基板 121:贯通孔
123:过孔件 125:布线部
127:凹陷部 129:连接布线
130:发光元件 140:导电性粘贴部件
150:驱动电路部 155:时序控制部
160:支撑基板 163:导电性电极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能够进行多种变更,并且可以具有多种形态,附图中举例说明特定实施例并在本说明书中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然而,这并非为了将本发明限定于特定公开形态,应该理解为包括本发明的思想及技术范围所包含的全部变更、等同物乃至替代物。
本发明是涉及包括像素的显示装置。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在发光元件使用为显示影像的像素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为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电视、平板电脑、电子书显示装置、电脑显示器、信息亭、数码相机、游戏机、手机、PDA、大型室外/室内电子显示屏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微型发光元件。微型发光元件可以是具有约1微米至约800微米规格,或约1微米至约500微米,或约10微米至约300微米规格的宽度或长度的元件。然而,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微型发光元件并不是必须具有上述范围内的宽度或者长度,根据需要可以具有更小或者更大的大小。以下,将微型发光元件均指称为“发光元件”。
以下,参照附图更加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
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图2a是图示相当于图1的P1的部分的平面图,图2b是沿图2a的A-A'线的剖视图。
参照图1、图2a以及图2b,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包括支撑基板160以及布置于所述支撑基板160上的多个显示模块110。各显示模块110作为具有显示影像的像素区域111的显示模块,在支撑基板160上可以沿行和列布置。在显示模块110的像素区域111可以形成有至少一个像素,优选地,可以形成有多个像素。
支撑基板160作为形成有布线部以及发光元件130的支撑基板,可以提供为硬性或者柔性。支撑基板160可以形成为比单个显示模块110更大的面积,据此,在支撑基板160上可以贴装多个显示模块110。在本实施例中,能够通过多个显示模块110的组合而实现具有较大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100。
每个显示模块110包括:模块基板120;以及多个发光元件130,贴装于所述模块基板120的上表面上。
每个显示模块110的模块基板120可以利用多样的材料构成。例如,模块基板120可以利用光透射性绝缘材料形成。其中,模块基板120具有“光透射性”的含义不仅包括使光全部透射的透明的情形,而且包括仅使预定波长的光或者预定波长的光的一部分透射的等的半透明或者一部分透明的情形。作为模块基板120的材料可以举出玻璃、石英、有机高分子、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等。然而,模块基板120的材料并不局限于此,作为具有光透射性的材料,只要具有绝缘性,则不会特别限定。
模块基板120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区域111以及围绕所述像素区域111的非像素区域。像素区域11作为提供有像素的区域,相当于从后述的发光元件130射出的光行进而被用户所识别的区域。非像素区域是除了像素区域111以外的区域。非像素区域提供于像素区域111的至少一侧,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以围绕像素区域111的形态提供。
在像素区域111提供有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3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以多个发光元件130提供于像素区域111的情形为一例进行说明。
像素单元113是显示影像的最小单位。各像素单元113可以发出白色光和/或彩色光。各像素单元113可以包括发出一个颜色的一个像素,也可以包括彼此不同的多个像素,从而彼此不同的颜色组合而可以发出白色光和/或彩色光。例如,各显示模块110可以包括第一像素至第三像素。
像素提供于模块基板120上的像素区域111内。在各显示模块110的像素单元113可以提供有至少一个像素,例如,各像素单元113可以包括第一像素至第三像素。第一像素至第三像素可以由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130a、130b、130c实现。即,若将第一像素至第三像素射出的光分别称为第一光至第三光,则第一光至第三光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波段。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光至第三光可以相当于蓝色、红色以及绿色波段。然而,各显示模块110所包括的像素射出的光的波段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相当于青色、品红色、黄色的波段。
发光元件130可以提供于各个像素而提供多种波长的光。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130可以包括以第一光至第三光分别射出绿色、红色以及蓝色的波段的光的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130a、130b、130c。此时,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130a、130b、130c可以由蓝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以及绿色发光二极管实现。然而,为了实现蓝色、红色以及绿色,第一光至第三光没有必要分别具有蓝色、红色以及绿色的波段。这是因为虽然并未图示,但是即使第一光至第三光具有同一波段,在追加使用使第一光至第三光中的至少一部分变换为不同波段的光的光变换层的情况下,可以控制最终的射出光的颜色。光变换层可以包括使预定波长的光变换为不同的波长的光的荧光体、量子点之类的材料。换言之,第一像素至第三像素为了实现绿色、红色和/或蓝色,并不一定要使用绿色、红色、蓝色发光二极管,可以使用上述颜色以外的二极管。例如,为了实现红色,可以使用红色发光二极管,然而也可以使用蓝色或者紫外线发光二极管的同时,利用吸收蓝色光或者紫外线之后发出红色光的光变换层
因为发光元件130形成为微小的大小,从而可以以如转印之类的方法贴装于如塑料一样的柔性模块基板。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130可以是无机发光元件,与有机发光元件不同,可以使无机物质以薄膜方式生长而形成。据此,制造工序简单,并且可以提升收率。并且,能够将分离为单个的发光元件130同时转印到大面积基板上,从而能够实现大面积显示装置的制造。尤其,利用无机材料构成的发光元件相比于有机发光元件具有亮度高、寿命长、单价低的优点。
虽然未在附图中图示,但是在模块基板120的上表面可以布置有布线部,布线部可以包括多个布线(后述的数据线和/或扫描线)。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也可以形成有包括多个布线的布线部。布线部可以提供于所述像素区域111和非像素区域。
形成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的布线可以连接于单独的驱动电路部150。驱动电路部150可以制造为单独的印刷电路基板而布置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之后,与形成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的布线连接。形成于模块基板120的上表面的各布线可以通过后述的贯通孔121而与形成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的布线连接,对此将后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虽然未图示,但是在模块基板120不仅可以形成有多个布线,而且还可以形成有驱动发光元件130的驱动元件。在此情况下,驱动元件可以是薄膜晶体管,各薄膜晶体管可以根据来自外部的驱动信号分别与各自的发光元件130连接,从而可以开启或者关闭各发光元件130。
作为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130a、130b、130c可以采用多种形态的发光二极管。
图3是简要地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发光元件130的剖视图。图3所示的发光元件130可以是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130a、130b、130c中的任意一个。
参照图3,发光元件包括元件基板131、第一半导体层132、活性层133、第二半导体层134、第一接触电极135a、第二接触电极135b、绝缘膜136、第一接触垫137a以及第二接触垫137b。
一实施例中,对于发出绿色光的发光元件而言,第一半导体层132、活性层133以及第二半导体层134可以包括铟镓氮化物(InGaN)、镓氮化物(GaN)、铝铟镓氮化物(AlInGaN)、镓磷化物(GaP)、铝镓铟磷化物(AlGaInP)以及铝镓磷化物(AlGaP)。在一实施例中,对于发出红色光的发光元件而言,第一半导体层132、活性层133以及第二半导体层134可以包括砷化铝镓(AlGaAs:aluminum gallium arsenide)、镓砷磷化物(GaAsP:gallium arsenidephosphide)、铝镓铟磷化物(AlGaInP:aluminum gallium indium phosphide)以及镓磷化物(GaP:gallium phosphide)。在一实施例中,对于发出蓝色光的发光元件而言,第一半导体层132、活性层133以及第二半导体层134可以包括镓氮化物(GaN)、铟镓氮化物(InGaN)、铝铟镓氮化物(AlInGaN)以及锌硒化物(ZnSe:zinc selenide)。
其中,第一半导体层132以及第二半导体层134可以分别掺杂有彼此不同类型的杂质,根据杂质的类型可以是n型半导体层或者p型半导体层。例如,第一半导体层132可以是n型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134可以是p型半导体层。相反,也可以是第一半导体层132是p型半导体层,第二半导体层134是n型半导体层。
在附图中,第一半导体层132以及第二半导体层134分别图示为单层,然而这些层可以是多层,并且也可以包括超晶格层。活性层133可以包括单量子阱结构或者多量子阱结构,并且调整氮化物基半导体的组成比而发出所期望的波长。
在未提供活性层133以及第二半导体层134的第一半导体层132上布置有第二接触电极135b,在第二半导体层134上布置有第一接触电极135a。
第一接触电极135a和/或第二接触电极135b可以构成为单层或者多层。作为第一接触电极135a和/或第二接触电极135b的材料可以包括Al、Ti、Cr、Ni、Au、Ag、Cu等的多种金属以及这些的合金,或者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indium tin oxide)、ZnO等的透明导电性氧化物层等。
在第一接触电极135a以及第二接触电极135b上提供有绝缘膜136,在绝缘膜136上提供有通过接触孔而与第一接触电极135a及第二接触电极135b分别连接的第一接触垫137a以及第二接触垫137b。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接触电极135a连接有第一接触垫137a且第二接触电极135b连接有第二接触垫137b的情形图示,然而这是为了便于说明而示出的情形,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第一接触电极135a也可以连接有第二接触垫137b,第二接触电极135b也可以连接有第一接触垫137a。
第一接触垫137a和/或第二接触垫137b可以利用单层或者多层金属构成。作为第一接触垫137a和/或第二接触垫137b的材料可以使用Al、Ti、Cr、Ni、Au等的金属以及这些的合金等。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简单地与附图一同说明了发光元件130,然而发光元件130除了上述的层以外还可以包括具有附加的功能的层。例如,还可以包括反射光的反射层、用于绝缘特定构成要素的追加绝缘层、防止焊料的扩散的防焊料层等多种层。
在图3中,虽然以发光元件的第一接触垫以及第二接触垫朝向上部的形态进行了图示,然而,当贴装于模块基板上时,可以被翻转,从而第一接触垫以及第二接触垫朝向面对模块基板的上表面的方向贴装。第一接触垫以及第二接触垫可以直接或者利用导电性粘贴部件等而与提供于模块基板上的布线部电连接。
重新参照图1、图2a以及图2b,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中,对发光元件130施加共同电压以及数据信号,以使发光元件被开启(turn on),从而射出光,射出的光通过下部的模块基板120而朝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方向行进。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10具有连接于形成在支撑基板160上的布线部的结构,尤其,具有连接于其中的导电性电极部163的结构。在支撑基板160上可以提供多个种类的布线部、电路(例如,用于驱动各像素的多种电路)等,并且通过所述导电性电极部163将驱动信号提供至布置于显示模块110上的发光元件130。为此,在显示模块110的模块基板120提供有用于连接支撑基板160的导电性电极部163与模块基板120上表面的布线部125的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各个模块基板120提供有贯通模块基板120的贯通孔121。贯通孔121可以提供于不是像素区域111的非像素区域,据此,可以沿模块基板120的边缘布置。然而,贯通孔121的位置并不局限于此,虽然未图示,但也可以布置于像素区域111内。贯通孔121可以提供为发光元件130的数量以及能够连接与所述发光元件130连接的布线部125的数量,为了便于说明,附图中以任意的数量图示。
各贯通孔121以贯通模块基板120的两表面的形态形成。在所述贯通孔121分别形成有过孔件123。各过孔件123由如下部分构成:上部垫123a,形成于模块基板120的上表面;下部垫123c,形成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内部电极123b,相当于所述贯通孔121的内部,并且连接上部垫123a与下部垫123c。上部垫123a可以与形成于模块基板120的上表面的布线部125连接,下部垫123c可以与形成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的布线部125连接,或者可以与支撑基板160的导电性电极部163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单独提供用于驱动发光元件130的驱动电路部150的情况下,下部垫123c借由提供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的布线部125而与驱动电路部150连接。
图4是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中,图示在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单独提供有驱动电路部150的情形的图。
参照图1至图4,驱动电路部150可以提供为单个数量,然而如图所示,可以提供为2个以上。例如,驱动电路部15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部151以及第二驱动部153。第一驱动部151以及第二驱动部153通过形成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的布线部125而与过孔件123的下部垫123c电连接。例如,第一驱动部151以及第二驱动部153可以是扫描驱动部和数据驱动部。第一驱动部151以及第二驱动部153可以提供于与像素区域111和/或非像素区域对应的区域。
在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并未单独提供驱动电路部150的情况下,或者在即使提供也需要与追加的元件连接的情况下,下部垫123c与支撑基板160上的导电性电极部163连接。当下部垫123c与支撑基板160的导电性电极部163连接时,下部垫123c与导电性电极部163可以以在其之间提供如焊膏之类的导电性粘贴部件140的形态连接。或者,当下部垫123c与支撑基板160的导电性电极部163连接时,可以以球栅阵列(ball grid array)的方式连接。在此情况下,在下部垫123c与支撑基板160的导电性电极部163之间可以提供有锡球。
在支撑基板160可以形成有包括用于驱动多种元件(例如,时序控制器、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等的存储器、发光元件130)的电压源等的电路以及与导电性电极部163电连接的各种布线的布线部。在所述支撑基板160还可以形成有对扫描线和数据线分别施加扫描信号以及影像信号的栅极驱动部以及数据驱动部。
在这样的结构中,从驱动电路部150或者支撑基板160上的多种元件输出的驱动信号通过过孔件123而传递至发光元件130,由此,发光元件130被开启或者关闭而显示影像。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相当于包括多个显示模块110的多模块显示装置。作为一例,在图1中,4x5个显示模块110构成一个显示装置100。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显示模块110可以分别或者至少一部分独立地驱动,或者至少一部分显示模块110可以与剩余其他显示模块110联动而从属地驱动。在多个显示模块110联动而驱动的情况下,可以显示一个影像。
在本实施例中,以多个显示模块110均提供为相同的大小的情形进行了图示,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显然,至少一个显示模块也可以以与剩余的显示模块以彼此不同的大小提供。并且,至少一个显示模块可以与剩余的显示模块具有彼此不同的像素数量,根据此的分辨率也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值。除此之外,在所有区域的分辨率无需相同的情况下,可以以排列彼此不同的分辨率的显示模块的方式制造显示装置10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各显示模块110也可以提供为不是矩形形状的其他形状,尤其,根据整体的显示装置100的形状,也可以提供为不是四边形形状的其他形状。并且,根据要制造的显示装置100的大小,支撑基板160或者布置于该支撑基板160上的显示模块110的数量可以多样地变化。
在上述结构的显示装置中,当制造大面积的多模块显示装置时,通过最小化彼此相邻的显示模块与显示模块之间的像素区域的相隔部而最小化所显示的影像分离或者在影像出现暗线等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过孔件可以形成于贴装发光元件的模块基板自身(尤其,与像素区域紧挨着相邻的非像素区域或者像素区域内)。据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无需将用于连接显示模块和支撑基板的单独的装置提供于模块基板的侧面,从而能够省略用于在模块基板的侧面安装单独的装置的空间,据此可以最小化彼此相邻的两个显示模块之间的间距。
图5a至图5e是依次图示制造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方法的图。
参照图5a至图5e,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制造:首先制造多个显示模块110之后,将所述多个显示模块110布置于支撑基板160上。
首先,说明制造多个显示模块110的步骤。
参照图5a,首先准备母基板120m。母基板120m提供为与显示模块110相同的大小或者比显示模块110更大的大小。母基板120m可以利用光透射性绝缘材料形成。母基板120m可以包括待布置发光元件130的像素区域111以及围绕像素区域111的非像素区域。非像素区域可以比与之后的显示模块110的大小对应的虚拟线120i朝外侧更加延伸。
在母基板120m上形成布线部125以及发光元件130。布线部125可以以镀覆金属、光刻工序等多种方法形成。发光元件130可以通过转印而以单独地或者多个贴装于母基板120m上。
参照图5b,在非像素区域形成有贯通母基板120m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贯通孔121。贯通孔121可以通过激光加工而形成。然而,贯通孔121的形成方法并不局限于此,显然可以以多种方法形成。在形成有贯通孔121的母基板120m形成过孔件。过孔件可以通过镀覆金属而容易地形成。
参照图5c,母基板120m的边缘可以以要制造的显示模块110的大小被切割或者研磨,据此,各显示模块110以模块基板120以及发光元件130构成。
参照图5d,在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可以布置驱动电路部,并且可以通过所述贯通孔121而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130与所述驱动电路部。
随后,参照图5e,将经过上述的步骤完成的显示模块110布置于支撑基板160上之后电连接。在支撑基板160上多个显示模块110可以沿行和列布置。在显示模块110与支撑基板160之间可以布置如焊膏之类的导电性粘贴剂或者使用于球珊阵列的锡球等,从而可以将显示模块110与支撑基板160之间电连接。
如上所述,可以以单纯地在模块基板形成贯通孔并简单地在贯通孔内形成过孔件的方式制造显示模块,并且可以将显示模块以单纯的焊接或者球珊阵列的方式贴附于支撑基板,从而能够以简单且低廉的方式实现多模块显示装置的制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显示模块与支撑基板的连接结构可以以多种方式变更。
图6以及图7是作为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图示显示模块与支撑基板的连接结构的图,分别是对应于图2b的剖视图。
参照图6,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在模块基板120可以提供有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凹陷的多个凹陷部127。凹陷部127可以利用激光加工形成。
凹陷部127内可以提供有作为形成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的布线部125的一部分的连接布线129。凹陷部127可以以凹陷的截面具有倾斜面的方式形成,与此不同,也可以以其他的形状形成。连接布线129可以形成于凹陷部127内。连接布线129可以在凹陷部127内利用镀覆金属而容易地形成,然而即使不是镀覆金属,即使未布置于凹陷部127内或者未完全布置于凹陷部127,也可以布置于与凹陷部127以及凹陷部127附近对应的区域。
所述连接布线129可以与提供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的驱动电路部150连接,也可以连接于与模块基板120的下表面面对的支撑基板160。在支撑基板160上,在与形成有连接布线129的部分面对的区域可以形成导电性电极部163。并且,在支撑基板160的导电性电极部163上,在与连接布线129的凹陷部127对应的区域可以形成与凹陷部127接触而电连接的突出部。突出部可以包括导电性材料,据此,在突出部与连接布线129接触的情况下,连接布线129可以电连接于支撑基板160的布线。突出部只要是导电性材料,则其材质并不会被限制,例如,可以利用焊膏构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连接布线129可以在形成凹陷部127之后利用如镀覆金属之类的方法形成,之后,突出部在连接连接布线129与支撑基板160之前形成。
本实施例中,贯通孔121中的一部分可以提供于像素区域111内,在贯通孔121可以分别形成过孔件123。所述过孔件123可以提供于像素区域111内,且一部分可以布置于与发光元件130重叠的位置。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形成有发光元件130的第一接触垫以及第二接触垫的区域提供导过孔件123。
据此,发光元件130的第一接触垫以及第二接触垫可以借由布置于像素区域111内的过孔件123而连接于提供于模块基板120下表面的连接布线129。如上述的实施例,贯通孔121以及过孔件123可以形成于非像素区域,而不是像素区域111,贯通孔121以及过孔件123中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于与像素区域111内的凹陷部127对应的区域。
参照图7,支撑基板160可以具有提供于与所述模块基板120面对的表面并与所述贯通孔121对应的孔,所述过孔件123可以一体地提供于所述贯通孔121和所述孔而与所述导电性电极部163接触。其中,支撑基板160可以具有侧部163b以及上表面部163a,以能够容易地与过孔件123电接触。
对于本实施例而言,在支撑基板160的上表面,可以在与所述贯通孔121对应的位置形成孔之后,在贯通孔121和孔内形成过孔件123。所述过孔件123可以以将导电性材料填充于所述贯通孔121以及孔的方式形成,或者,可以利用单独的材料形成过孔件123之后,以插入到所述贯通孔121和孔的方式形成。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图。
参照图8,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时序控制部155、第一驱动部151、第二驱动部153、布线部以及利用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130a、130b、130c实现的像素。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部151以及第二驱动部153可以分别是扫描驱动部以及数据驱动部,以下指称为扫描驱动部以及数据驱动部而进行说明。
各个像素通过单独的布线部连接于扫描驱动部151、数据驱动部153。
时序控制部155从外部(作为一例,发送影像数据的系统)接收显示装置的驱动所需的各种控制信号以及影像数据。这样的时序控制部155将接收的影像数据重排序而传送至数据驱动部153。并且,时序控制部155生成驱动扫描驱动部151以及数据驱动部153所需的扫描控制信号以及数据控制信号,并且将生成的扫描控制信号以及数据控制信号分别传送至扫描驱动部151以及数据驱动部153。
扫描驱动部151从时序控制部155接收扫描控制信号,并对应于此而生成扫描信号。
数据驱动部153从时序控制部155接收数据控制信号以及影像数据,并对应于此而生成数据信号。
布线部包括多个信号布线。具体地,布线部包括连接扫描驱动部151与像素的第一布线103以及连接数据驱动部153与像素的第二布线102。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布线103可以是扫描线,第二布线102可以是数据线。此外,布线部还包括连接时序控制部155与扫描驱动部151、时序控制部155与数据驱动部153或者连接除此之外的构成要素之间并传送相应信号的布线。
扫描线103将由扫描驱动部151生成的扫描信号提供至像素。由数据驱动部153生成的数据信号输出至数据线102。输出至数据线102的数据信号输入至借由扫描信号而选择的水平显示模块110线的像素。
像素连接于扫描线103以及数据线102。当从扫描线103提供扫描信号时,像素对应于从数据线102输入的数据信号而选择性地发光。作为一例,在各个帧周期期间,各个像素以与所接收的数据信号相应的亮度发光。接收相应于黑亮度的数据信号的像素在该帧周期期间并不会发光,从而显示黑色。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像素可以以无源型或者有源型驱动。在显示装置以有源型驱动的情况下,除了扫描信号以及数据信号之外,显示装置还可以接收第一像素电源以及第二像素电源而驱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发光元件可以在像素区域内以多种形态排列而形成像素单元。
图9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图示发光元件以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的形态排列的情形的平面图,图示了与图1的P1对应的部分。
参照图9,在模块基板120的像素区域111可以提供有多个发光元件130。多个发光元件130可以以多种形态排列而构成像素单元,在上述的图2a所公开的实施例中,图示了一个像素单元以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130a、130b、130c构成并且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130a、130b、130c排列为构成三角形的形态的情形。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图9所示,多个发光元件130也可以排列为行列形状。例如,在像素单元以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130a、130b、130c构成的情况下,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130a、130b、130c可以沿行或列而交替地排列,或者也可以沿行和列全部交替地排列。举另一例,在像素单元以第一发光源极至第三发光元件构成的情况下,当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排列时,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以及第三发光元件可以沿行或者列以依次重复的形态排列,或者可以沿行和列全部以重复的形态排列。
图10a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图示发光元件以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的形态排列的情形的平面图,图示了与图1的P1对应的部分。图10b是简单地图示图10a所示的发光元件的概念图。
参照图10a,图示了在模块基板120的像素区域111提供有多个发光元件230,并且一个发光元件构成一个像素单元的情形。各发光元件230可以包括射出彼此不同的颜色的光的多个外延堆叠件。例如,如图10b所示,各发光元件230可以包括将3个层依次层叠的第一外延堆叠件至第三外延堆叠件231、233、235。
各外延堆叠件可以射出各种波段的光中的可视光线段的颜色的光。第一外延堆叠件231可以射出第一颜色光,第二外延堆叠件233可以射出第二颜色光,第三外延堆叠件235可以射出第三颜色光。其中,第一颜色光至第三颜色光可以相当于彼此不同颜色的光,第一颜色光至第三颜色光可以是依次具有短波长的彼此不同的波段的颜色光。即,第一颜色光至第三颜色光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波段,从第一颜色光越往第三颜色光越具有高能量的短波段的颜色的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颜色光可以是红色光,第二颜色光可以是绿色光,且第三颜色光可以是蓝色光。然而,所述第一颜色光至第三颜色光的顺序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根据所述第一外延堆叠件至第三外延堆叠件231、233、235的层叠顺序而提供为彼此不同的顺序。
如此,在一个像素单元制造为层叠型的情况下,只要贴装一个发光层叠体来替代多个发光元件即可,从而可以在单位区域内包括更多数量的像素单元,制造方法也显著地变得简单。
图11是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图示发光元件以又一形态排列的示意性的平面图。
参照图11,根据本实施例的发光元件130:130a、130b、130c如参照图9所述地排列于显示模块110上。然而,发光元件130a、130b、130c可以布置于辅助基板141上而排列于显示模块110上,因此,像素单元113包括辅助基板141。例如,辅助基板141可以是蓝宝石基板,然而并不局限于此。
以上,虽然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本技术领域的熟练的技术人员或者具有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知识的人员,便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和技术领域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和变更。
因此,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应该局限于说明书的详细说明中记载的内容,而应当通过权利要求书来确定。

Claims (20)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显示模块,分别包括模块基板以及贴装于所述模块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
支撑基板,布置所述多个显示模块,
其中,在各个所述模块基板提供有贯通所述模块基板的贯通孔以及提供于所述贯通孔内的过孔件,所述发光元件通过所述过孔件而与所述支撑基板上的布线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过孔件包括:
上部垫,提供于所述模块基板的上表面;
下部垫,提供于所述模块基板的下表面;以及
内部电极,提供于所述贯通孔内,
其中,所述下部垫与所述支撑基板以球珊阵列方式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布线,提供于所述模块基板的下表面,
其中,所述连接布线电连接于所述支撑基板的所述布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块基板具有从所述模块基板的下表面凹陷的多个凹陷部,所述连接布线提供于所述凹陷部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模块基板包括:
像素区域,提供有所述发光元件而显示影像;以及
非像素区域,围绕所述像素区域,
其中,所述连接布线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提供于所述像素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中的一部分提供于所述像素区域。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中的一部分提供于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区域。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基板在与所述模块基板面对的表面上具有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突出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部包括导电性材料,并且电连接于所述支撑基板的布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基板具有提供于与所述模块基板面对的表面的导电性电极部,所述过孔件接触于所述导电性电极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基板具有提供于与所述模块基板面对的表面并与所述贯通孔对应的孔,所述过孔件一体地提供于所述贯通孔和所述孔,从而接触于所述导电性电极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沿所述模块基板的边缘布置。
13.一种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造多个显示模块;以及
将所述多个显示模块提供于支撑基板上,
其中,制造所述多个显示模块中的每一个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在模块基板上形成发光元件;
在所述模块基板形成贯通孔;以及
在所述模块基板的下表面形成驱动电路部,并通过所述贯通孔而电连接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驱动电路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贯通孔利用激光而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研磨形成有所述发光元件的模块基板的边缘。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模块基板的下表面利用激光加工形成多个凹陷部。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凹陷部内形成连接布线。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支撑基板的与所述凹陷部对应的位置形成突出部。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支撑基板的上表面的与所述贯通孔对应的位置形成孔;以及
在所述贯通孔和所述孔内形成过孔件。
20.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多个显示模块以球珊阵列方式提供于所述支撑基板上。
CN202080083289.1A 2019-12-02 2020-12-02 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476202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42567P 2019-12-02 2019-12-02
US62/942,567 2019-12-02
US17/108,981 2020-12-01
US17/108,981 US11664355B2 (en) 2019-12-02 2020-12-01 Display apparatus
PCT/KR2020/017453 WO2021112555A1 (ko) 2019-12-02 2020-12-02 표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2027A true CN114762027A (zh) 2022-07-15

Family

ID=7609095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1182.XU Active CN213519057U (zh) 2019-12-02 2020-12-02 显示装置
CN202080083289.1A Pending CN114762027A (zh) 2019-12-02 2020-12-02 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91182.XU Active CN213519057U (zh) 2019-12-02 2020-12-02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664355B2 (zh)
EP (1) EP4064261A4 (zh)
JP (1) JP2023504666A (zh)
KR (1) KR20220110184A (zh)
CN (2) CN213519057U (zh)
WO (1) WO20211125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5562B (zh) * 2019-12-13 2020-09-21 國立中興大學 大面積被動式微發光二極體陣列顯示器
CN115731812A (zh) * 2021-09-02 2023-03-03 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250154A1 (en) * 2022-06-24 2023-12-28 Lumileds Llc Flexible three dimensional display assembly for electric vehi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84027B2 (ja) 2012-12-20 2017-02-22 新光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導波路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799719B2 (en) * 2014-09-25 2017-10-24 X-Celeprint Limited Active-matrix touchscreen
KR20170050365A (ko) 2015-10-30 2017-05-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6762793B2 (ja) * 2016-07-29 2020-09-3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72769B2 (ja) 2016-11-29 2021-05-19 株式会社Spacewa Led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10468391B2 (en) * 2017-02-08 2019-11-05 X-Celeprint Limited In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 displays with multi-ILED pixels
EP3598492B1 (en) 2017-03-13 2023-07-26 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JP6460201B2 (ja) 2017-04-28 2019-01-30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TWI635470B (zh) * 2017-07-04 2018-09-11 錼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KR102514755B1 (ko) * 2017-07-10 2023-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마이크로 엘이디 디스플레이 및 그 제작 방법
US10615321B2 (en) * 2017-08-21 2020-04-07 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KR20190026617A (ko) * 2017-09-04 2019-03-13 서울반도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US11282981B2 (en) * 2017-11-27 2022-03-22 Seoul Viosys Co., Ltd. Passivation covered light emitting unit stack
US20210013099A1 (en) * 2019-07-10 2021-01-14 Facebook Technologies, Llc Reducing the planarity variation in a display device
KR20210012516A (ko) * 2019-07-25 2021-02-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Led 패키지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398462B2 (en) * 2019-09-18 2022-07-26 Seoul Viosys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for display and light emitting package having the same
US11621173B2 (en) * 2019-11-19 2023-04-04 Lumileds Llc Fan out structure for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device and lighting system
US11881473B2 (en) * 2020-01-09 2024-01-23 Seoul Semiconductor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12555A1 (ko) 2021-06-10
US20230268323A1 (en) 2023-08-24
US20210167047A1 (en) 2021-06-03
CN213519057U (zh) 2021-06-22
EP4064261A1 (en) 2022-09-28
EP4064261A4 (en) 2023-12-13
US11664355B2 (en) 2023-05-30
KR20220110184A (ko) 2022-08-05
JP2023504666A (ja) 2023-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9453B (zh) 发光装置、该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US20220231000A1 (en) Display device using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ment
CN213519057U (zh) 显示装置
KR20190007226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695102B2 (en) Active electrical elements with light-emitting diodes
KR102585406B1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EP4086886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3330588A (zh) 发光元件封装件以及包括该发光元件封装件的显示装置
JP7333226B2 (ja) 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表示装置
US20230194922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WO2020203729A1 (ja) 無機発光体の製造方法
KR102235292B1 (ko) 광원 모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30326929A1 (en) Display device using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iodes
US20220399320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40009547A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