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60616B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60616B
CN114760616B CN202210541597.5A CN202210541597A CN114760616B CN 114760616 B CN114760616 B CN 114760616B CN 202210541597 A CN202210541597 A CN 202210541597A CN 114760616 B CN114760616 B CN 1147606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broadcast
audio data
mode
blue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159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60616A (zh
Inventor
童伟峰
梅锐
陈雄志
马千里
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 Xu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 Xu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 Xu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 Xua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159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60616B/zh
Priority to CN202211160152.9A priority patent/CN1155508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60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0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60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60616B/zh
Priority to US18/095,560 priority patent/US20230401026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6Sound input; Sound output
    • G06F3/162Interface to dedicated audio devices, e.g. audio drivers, interface to CODE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08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coding or decoding using interchannel correlation to reduce redundancy, e.g. joint-stereo, intensity-coding or matrix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1/00Secre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33Headphones for stereophonic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H04W76/38Connection release triggered by time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73Transcoding, i.e. converting between two coded representations avoiding cascaded coding-de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20/00Details of connection covered by H04R,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R2420/07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loudspeakers or wireless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该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和第二音频播放装置。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包括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经由蓝牙连接从第一智能设备接收第一音频数据,第一智能设备支持经典蓝牙模式而非LE Audio广播模式;第一转换编解码器配置为对所接收的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二音频数据;对第二音频数据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三音频数据;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配置为获取第三音频数据;向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及其周边的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如此,可以与仅支持经典蓝牙的智能设备配合使用,方便且低成本地让用户使用LE Audio广播享受音乐分享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装置以及用于无线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使用其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背景技术
现今的社交生活对音频播放提出了社交分享的需求。例如,人们可能期望将自己的音乐可以方便地分享给其他的一个或多组用户。LE Audio是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模式,其特有的LE Audio广播功能使得能够提供音频分享体验。虽然人们尝试用LE Audio广播来执行音频分享功能,但这种功能通常依赖于支持LE Audio技术的便携式智能设备(例如但不限于手机)。但是,因为LE Audio技术刚开始推广,市面上大部分手机的蓝牙通信模式的蓝牙协议通常支持经典蓝牙技术,最多只支持到Core Spec5.2,很少支持LE Audio技术的,只为了增加音频分享功能就要更换手机成本太高,阻碍了音频分享功能的推广和应用。
对于用户来说,目前的音频分享功能通常是从该用户持有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向其持有的诸如无线成对耳机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单向分享的,或者由其他用户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向该用户的便携式智能设备单向分享的,而确保便携式智能设备支持LE Audio技术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进一步地,受限的分享方向不仅成本高,也限制了音乐分享的应用场景,降低了音乐分享的可靠性(因为严重依赖于便携式智能设备作为广播提供者),在用户体验上还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提供了本申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需要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可以由用户直接与现有仅支持经典蓝牙技术的智能设备配合使用,以方便且低成本地让用户使用LE Audio广播享受音乐分享功能,能够让无线音频播放组件更好地接收来自仅支持经典蓝牙技术的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并且适用于不同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之间(例如不同用户的对耳无线耳机之间)进行音乐分享的应用场景,改进了用户的音乐收听体验。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音频播放组件的无线通信方法。所述无线音频播放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和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该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执行以下步骤。经由经典蓝牙模式,从支持经典蓝牙模式而非LE Audio广播模式的第一智能设备接收第一音频数据。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二音频数据,并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以LE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三音频数据。向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及其周边的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三音频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至少包括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和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包括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第一转换编解码器和第一低功耗音频(LE Audio)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包括第二LEAudio通信模块。所述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其配置为:经由蓝牙连接从第一智能设备接收第一音频数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支持经典蓝牙模式而非LE Audio广播模式。所述第一转换编解码器配置为:对所接收的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二音频数据;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三音频数据。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三音频数据;向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及其周边的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三音频数据。
利用根据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可以由用户直接与现有仅支持经典蓝牙技术的智能设备配合使用,以方便且低成本地让用户使用LEAudio广播享受音乐分享功能,能够让无线音频播放组件更好地接收来自仅支持经典蓝牙技术的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并且适用于不同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之间(例如不同用户的对耳无线耳机之间)进行音乐分享的应用场景,改进了用户的音乐收听体验。
附图说明
在不一定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字母后缀或不同字母后缀的相同附图标记可以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实例。附图大体上通过举例而不是限制的方式示出各种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一起用于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适当的时候,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或相似的部分。这样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并非旨在作为本装置或方法的穷尽或排他实施例。
图1(a)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的示意性图示;
图1(b)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向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Audio广播来传输音频数据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向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Audio广播来传输音频数据来实现音频分享的应用场景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3(a)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的示意性图示;
图3(b)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向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音频数据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LE Audio广播的同步广播组(BIG)的示例性原理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LE Audio广播的同步广播串流(BIS)中的有效载荷数据单元(PDU)的示例性重发时序的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经典蓝牙模式和LE Audio广播模式的音频帧的划分差异的示意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经典蓝牙模式的蓝牙物理帧的结构图;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以及
图11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在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措辞,仅仅旨在区分相应的特征,并不代表需要这样的排序,也未必仅表示单数形式。
图1(a)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的示意性图示。如图1所示,该无线音频播放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和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下文中,以真无线对耳耳机作为无线音频播放组件的示例进行说明,如图1(b)等所示,其可以包括两个耳机,例如左耳耳机和右耳耳机。但须知,无线音频播放组件还可以采用其他实现方式,例如但不限于无线音箱组件,其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甚至更多个的无线音箱,以实现所需多声道的播放效果。其中,各个无线耳机或无线音箱可以以对应的声道来播放音频信号。例如,左耳机播放左声道的音频信号而右耳机播放右声道的音频信号。又例如,4个无线音箱可以分别以3.1声道对应的各个声道来播放音频信号。
为了描述方便,以佩戴于单个用户(或单个用户拥有)的同类型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为例,例如单个用户的左右耳-真无线对耳耳机进行说明,但并不作为限制。实际上,可以根据需要将数个用户佩戴或拥有的各个不同类型的音频播放装置构成组,形成所述无线音频播放组件,例如组件中可以同时包含无线耳机和无线音箱,在此不赘述。
如图1(a)所示,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包括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第一转换编解码器101b和第一低功耗音频(LE Audio)通信模块 101c,而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包括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 102c。具体说来,所述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可以具有对应的编解码器(未示出),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c也可以具有对应的编解码器(未示出)。请注意,本文中,各种构件,例如经典蓝牙通信模块、LE Audio通信模块、编解码器等,可以通过SOC(片上系统)来实现,例如可以利用从ARM公司等购买的各种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处理器IP来作为SOC的处理器来执行对应的功能,可以实现为嵌入式系统。具体说来,在市场上可购买到的模块(IP)上具有很多模块,例如但不限于内存、各种通信模块、编解码器、缓存器等等。其它的比如天线和扬声器等可以外接到芯片上。用户可以通过基于购买的IP或自主研发的模块构建ASIC(特定用途集成电路),来实现各种通信模块、编解码器等,以便降低功耗和成本。例如,用户也可以利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来实现各种通信模块、编解码器等,可以用于对硬件设计的稳定性进行验证。对于各种通信模块、编解码器等,通常还可以配备缓存器,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暂时存储。本文中所谓的“经典蓝牙”可以包括蓝牙BR(蓝牙基本速率)和蓝牙EDR(蓝牙增强数据率)中的任何一种。
所述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配置为经由蓝牙连接1从第一智能设备103接收第一音频数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103支持经典蓝牙模式而非LE Audio广播模式,例如如图1(b)所示,第一智能设备103可以包含第三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3a但可以没有任何LEAudio通信模块,正如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大部分手机的常见配置。进一步地,可以对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和编码,以用于上行传输。例如,蓝牙连接1所传送的音频信号,在采用A2DP协议的情况下支持SBC编码,但也可以采用其他几种编码方式,例如MPEG-1,2 Audio、MPEG-2,4 AAC、ATRAC族等等,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可以接收来自第一智能设备103的以上各种编码的第一音频数据,然后解码为PCM(脉冲编码调制)码,再以上述各种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用于向其他蓝牙设备的上行传输。所述第一转换编解码器101b可以配置为:对所接收的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二音频数据;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三音频数据,如此,该第三音频数据对于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c可用于LE Audio广播。
具体说来,第一转换编解码器101b可以包括第一转换解码器1012b,所述第一转换解码器1012b可以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解码为PCM码。第一转换编解码器101b还可以包括第一转换编码器1011b,以便对第一转换解码器1012b得出的PCM码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例如但不限于LC3/LC3+)进行编码,以得到所述第三音频数据。以LE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所得的第三音频数据,显然是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c可以处理传输的,例如可以用于LE Audio广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换解码器1012b和第一转换编码器1011b可以独立于与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配合的编解码器以及与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c配合的编解码器而另设的。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转换解码器1012b可以利用与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配合的编解码器中的解码部而实现,第一转换编码器1011b可以利用与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c配合的编解码器中的编码部而实现。由此,在保留相关软硬件配置的情况下调节信息传输方式并控制编码部和解码部的操作过程即可,实现成本更低,用户友好度高,能够更好满足小型化音频播放装置的紧凑空间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c可以向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含有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102c从而可以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及其周边的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例如另一对音频播放装置101A和102A),经由LE Audio广播4来传输所述第三音频数据,如图1(b)所示。由此,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以及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1A和102A可以接收广播音频并进行播放,从而实现了现有不支持LE Audio的第一智能设备103本地的音频,只需利用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改进的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与之成组的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只需是支持LEAudio广播模式的音频播放装置即可),就能在多组音频播放装置组件的组之间和组内稳定且低成本的音乐分享。如图1(a)所示,对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的改进方便且成本低,相较支持经典蓝牙和LE Audio双模式(也就是内设有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和第一LEAudio通信模块101c)的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来说,可以只需在IP上增设第一转换编解码器101b,或者让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和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c各自对应配置的编解码器中的解码部和编码部进行数据交流即可。例如,来自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的第一音频数据可以保存在缓存器中,以供第一转换编解码器101b访问并进行解编码处理,而第一转换编解码器101b转换所得的LE Audio广播模式适用的第三音频数据也可以保存在缓存器中,以供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c进行传输,如此与现有硬件构造的兼容性好,改造成本低,结构更紧凑,使用友好度较高。
在一些社交场合,每个用户持有自己的智能设备,例如第一用户持有第一智能设备103而第二用户支持有第二智能设备103A。相应地,第一用户可以利用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和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对第一智能设备103上的音频进行播放,并意图分享给第二用户,使得第二用户能够经由其佩戴的与第二智能设备103A可无线通信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1A和102A来收听。在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作为广播源的情况下,除了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1A和102A,第二智能设备103也可以作为广播接收者。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可以不加密,也可以加密。在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加密的情况下,用于解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信息,也称为加密信息,例如广播码,如图2所示,可以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103经由所述第二智能设备104A转发到所述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1A和102A。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智能设备103和第二智能设备104A之间可以经由无线链路5进行通信,以便传输诸如广播码的加密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用户的第一智能设备103上呈现加密信息的二维码,并让第二用户使用第二智能设备104A对二维码进行扫码来识别加密信息,以对音频数据进行解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c被配置为在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103A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三音频数据的情况下,还一并传输该LE Audio广播的标识信息,例如但不限于传输的来源、信道标识信息、内容标识信息等,以供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103A上呈现。第二智能设备104A作为广播接收者,可以扫描LE Audio广播,获取广播的标识信息,例如信道标识信息,来源标识信息、内容标识信息等,以便以用户交互界面的方式呈现给第二用户。第二用户可以查看广播的标识信息,并据此执行各种交互操作,例如自命名、选择想要收听的广播等。通过将第二智能设备104A作为广播接收者,更丰富了用户对LE Audio广播来分享音频的交互操作内容,能够满足社交应用场景的各种用户需求。在第二用户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104A选择要收听的广播的情况下,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104A无线连接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1A和102A可以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104A以无线通信方式获取广播选择信息、广播码(加密信息)等。如此,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1A和102A可以基于所获取的广播选择信息来调整信道,并利用调整后的信道来接收所选择的广播。
在图2中,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1A与第二智能设备103A经由蓝牙连接1进行无线通信,而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2A通过侦听蓝牙连接1传输的数据与第二智能设备103A进行无线通信,从而传输广播码、广播选择信息等,但须知本申请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从第二智能设备103A无线传输给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1A,也可以由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1A转发给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2A,因为广播码和广播选择信息数据量较小,转发也不会导致显著的滞后。注意,在本申请中,将对蓝牙连接1的侦听标识为2,例如,如图2和图3(b)所示,以便与蓝牙连接1上的信息传输区分开。
图3(a)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的示意性图示。如图3(a)所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包括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2a,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还包括电量监控构件101d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的剩余电量,所述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的剩余电量和/或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103的所述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满足侦听启用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2a传输(如经由蓝牙连接3,如图3(b)所示)所述蓝牙连接1的通信相关参数,例如但不限于第一智能设备103的蓝牙地址、该蓝牙连接1的加密参数信息、跳频信息(可以是该蓝牙连接1的各个信道的信道状况信息,也可以是采用各种跳频算法所得到的应用于蓝牙通信的下一频段等等)、微网时钟等,如此使得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无需执行蓝牙连接的配对和建立过程,就可以伪装成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经由侦听蓝牙连接1直接接收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或者侦听从第一智能设备103传输的蓝牙信号)。
也就是说,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的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2a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接收的所述蓝牙连接1的通信相关参数,经由侦听蓝牙连接1接收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的剩余电量和/或所述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的侦听启用条件可以采用各种定义,使得剩余电量不足和/或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较差时则满足启用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的侦听条件。具体说来,相较其他音频播放装置而言,作为广播提供者的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既要通过经典蓝牙模式获取音频数据,又要通过LE Audio广播向作为广播接收者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2、101A、102A(或者智能设备)等传输(射频发送)音频数据,需要消耗更多的功率或者电量,导致更容易导致剩余电量不足。在剩余电量不足的时候,音频数据的获取和广播都会发生不稳定,导致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不再适合继续作为音频数据的中转站和广播提供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利用蓝牙连接1来获取音频数据,一旦该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较差,则作为广播来源的音频数据也会发生不稳定,导致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不再适合继续作为音频数据的中转站和广播提供者。无线连接的信号质量,例如但不限于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可以用无线信号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无线接收的PER(误包率)、BER(比特误差率)、PLR(分组丢失比率)等中的任何一种或组合来表征。对于RSSI来说,其值越大意味着无线连接的信号质量越好;对于PER、BER、PLR来说,其值越小或者说越接近于0,意味着无线连接的信号质量越好。
在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由于剩余电量不足和/或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较差,而不再适合继续作为音频数据的中转站和广播提供者的情况下,使得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能够侦听与第一智能设备103的蓝牙连接(获取蓝牙信号)或经由侦听蓝牙连接来接收第一音频数据,以便接替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作为音频数据的中转站。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可以采用与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相似的构造,以接替其作为广播提供者。如图3(a)所示,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还包括第二转换编解码器102b,所述第二转换编解码器102b配置为:对所接收的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四音频数据;对所述第四音频数据以LE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五音频数据。所述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102c进一步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五音频数据;向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和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1A、102A,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五音频数据。虽然图3(a)中没有示出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包括电量监控构件,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也可以包括电量监控构件101d,以便音频数据的中转站和广播提供者在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和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之间动态选择且切换,总是保持音频数据的转发和广播基于充足的电量供应和适当的无线信号强度来执行,以确保音频数据传输的稳定和顺畅。
例如,以剩余电量不足启动第二音频装置102的侦听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2传输所述蓝牙连接1的通信相关参数以便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2能够侦听蓝牙连接1;在侦听蓝牙连接1开始了第一预定时间段后,断开所述蓝牙连接1。具体说来,经由蓝牙连接1和侦听蓝牙连接1在第一预定时间段内接收重叠的音频数据,以满足LE Audio的同步广播串流(BIS)中的PDU(有效载荷单元)的重发时序、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例如LC3/LC3+编码)、经典蓝牙模式和LEAudio广播模式的音频帧的划分差异、蓝牙帧中的有效载荷与LE Audio广播传输的BIS中的PDU的不同步等,所导致的音频传输的重叠传输需求中的至少一种。在下文中将对音频的重叠传输需求的各个方面的原因在原理上进行具体说明。通过经由蓝牙连接1和侦听蓝牙连接1接收重叠的蓝牙帧,可以确保广播信号的无缝切换而不影响音频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可以在断开所述蓝牙连接1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段后,使得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c中断广播且使得所述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102c无缝地接替广播。具体说来,可以在快达到第二预定时间段时,向所述第一LEAudio通信模块101a发送中断广播指示(内含中断时间)并向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102c发送接替广播指示(内含接替时间),使得两者在设定好的时间完成广播的无缝交接,提升用户的听觉体验。如此,在断开蓝牙连接1之后,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a还可以继续广播传输蓝牙连接1已经接收到的剩余的(例如缓存的)音频数据。具体说来,利用蓝牙连接1接收的音频数据可以有十几ms、几十ms或上百ms的缓存,可以将缓存中音频数据发送完毕,才切换到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102c接替广播。具体说来,第二预定时间段可以设置为使得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a广播完经由所述蓝牙连接1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缓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a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中断广播指示,中断LE Audio广播,在中断LE Audio广播之前一个时刻,向所述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102c发送切换广播指示。相应地,所述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102c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响应于切换广播指示,开始LE Audio广播。如此,两个广播提供者协同完成的广播过程是没有中断的,也没有重叠,可以在约定好的时刻完成切换。对于广播接收者来说,感受到的广播是连续的,且不会相互干扰。
下面,以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较差启动第二音频装置102的侦听为例进行说明。
所述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1a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2a传输所述蓝牙连接1的通信相关参数,以便所述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2a能够侦听蓝牙连接1。由此,第二音频装置102可以经由侦听蓝牙连接1来直接接收来自第一智能设备103的第一音频数据,或者对侦听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使得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经由侦听蓝牙连接1而直接接收来自第一智能设备103的第一音频数据,以便接替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作为音频数据的中继站和广播提供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2a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监测侦听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在所监测的侦听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高于第三阈值的情况下,或者在所监测的侦听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超出所述蓝牙连接1的信号质量的差值超过第四阈值的情况下,经由所述侦听蓝牙连接1接收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对所接收的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和编码,以得到第五音频数据。与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类似,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也可以引入第二转换编解码器102b来进行改进。所述第二转换编解码器102b可以配置为:获取所接收的第一音频数据;对所接收的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四音频数据;对所述第四音频数据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五音频数据。所述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102c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五音频数据;向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和其他音频播放装置101A和102A,经由LEAudio广播4,传输所述第五音频数据。
与以上剩余电量不足进行广播提供者的切换的示例类似地,所述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102a进一步配置为:在侦听蓝牙连接1开始了第一预定时间段后,才断开所述蓝牙连接1;在断开所述蓝牙连接1第二预定时间段后,使得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c中断广播且使得所述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102c无缝地接替广播。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用于使得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a广播完经由所述蓝牙连接1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缓存。如此,在断开蓝牙连接1之后,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101a还可以继续广播传输蓝牙连接1已经接收到的剩余的(例如缓存的)音频数据。具体说来,利用蓝牙连接1接收的音频数据可以有十几ms、几十ms或上百ms的缓存,可以将缓存中音频数据发送完毕,才切换到第二LEAudio通信模块102c接替广播。进一步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和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这两个广播提供者接替协同完成的广播过程是没有中断的,也没有重叠,可以在约定好的时刻完成切换。对于广播接收者来说,感受到的广播是连续的,且不会相互干扰。
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期间,经由所述蓝牙连接1和侦听蓝牙连接1所接收的重叠的音频数据,可以满足在发生LE Audio广播的发送者的切换时,由于同步广播串流(BIS)的PDU的重发时序导致的音频数据的重叠要求。为了更清楚地说明PDU的重发时序导致的音频数据的重叠要求,首先结合图4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LE Audio广播的同步广播组(BIG)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4所示,为了支持音频共享,LE Audio广播模式引入了BIG和BIS。相邻的BIG事件401的间隔为BIG事件间隔,一个BIG事件401可以包括多个BIS事件402(图4中仅仅示出一个BIS事件402作为示例)和跟着的控制子事件402b。一个BIS事件402可以包括多个BIS子事件402a,例如3个BIS子事件402a。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LE Audio广播的同步广播串流(BIS)中的有效载荷数据单元(PDU)的示例性重发时序的示意图,其中的灰色条即为PDU的图示。如图5所示,各个BIS中的数据PDU需要提前传输若干BIG的偏移量。例如,对于第一个BIG而言,其BIS数据PDU为p0,p0,p0,p2,p4,其中的p2来自于向后偏移2个BIG的BIS的PDU,p4来自于向后偏移4个BIG的BIS的PDU。在该示例中,每个PDU在不同的BIG中一共被重复传输5次。由于前面的BIG的BIS中的数据PDU中含有后面的BIG的BIS中的数据PDU,因此需要提前接收后面BIG所对应的音频数据,导致需要经由所述蓝牙连接1和侦听蓝牙连接1接收重叠的音频数据,以满足提前传输PDU的重发时序的需求。例如,如果在图5中所示的第1个BIG事件期间要发生广播提供者的切换,则作为先前广播提供者的第一音频播放装置101要接收到来自第5个BIG的p4,而作为接替广播提供者的第二音频播放装置102则要接收到来自第1个BIG的p0,也就是说,两者分别经由蓝牙连接1和侦听蓝牙连接1要接收第1个BIG到第5个BIG的重叠的音频数据,两者各自具有的编解码器也要对重叠的相同音频数据进行编解码操作,以确保实现所示的重发时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需要经由所述蓝牙连接1和侦听蓝牙连接1接收重叠的音频数据,以满足由于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导致的音频数据的重叠要求。具体说来,当前编码后的音频帧,要依赖于先前时刻的音频数据。比如,进行LC3/LC3+的编码时,所需的MDCT转换有1/4帧的时间上的重叠。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经典蓝牙模式和LE Audio广播模式的音频帧的划分差异也会导致重复接收音频数据的要求。如图6所示,例如,来自智能设备的音频数据是经由经典蓝牙模块传输的,其编解码方式可以是SBC、AAC等,而第一耳机则执行LE Audio广播,其编解码方式可以是LC3/LC3+等,两者对音频帧的划分方式不同。一个LC3/LC3+音频帧(例如第一耳机的音频帧2)可能会跨两个SBC音频帧(例如智能设备的音频帧1和音频帧2),因此切换时,需要至少所跨音频帧对应的音频数据的重叠传输和处理。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经典蓝牙模式的蓝牙物理帧的结构图。蓝牙传输有两种数据传输速率,一种是基本速率,另一种是增强速率。基本速率的分组格式如图7所示,蓝牙物理帧包括3个字段,在从最低有效位到最高有效位的方向上,分别是访问码701、分组头702和有效载荷703等字段。具体说来,访问码701是同个微微网(piconet)的标志,用于时序同步、偏移补偿、寻呼和查询;分组头702包含用于蓝牙链路控制的信息;有效载荷703承载有效信息,在本申请中可以是蓝牙音频数据、音频数据的相关信息、麦克音频数据等。对照图5中所示的LE Audio广播传送的BIS中的有效载荷数据单元(PDU),可以发现经典蓝牙通信传送的蓝牙帧中的有效载荷与LE Audio广播传送的BIS中的有效载荷数据单元(PDU)是不同步的,这种不同步也会导致重复传输音频数据的需求。例如,LE Audio中的某个BIG如果跨了经典蓝牙通信传输的若干有效载荷,则需要将所跨有效载荷对应的蓝牙帧进行重复传输和处理。
下面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的无线通信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无线音频播放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和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
如图8所示,该无线通信方法始于步骤801: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经由经典蓝牙模式,从支持经典蓝牙模式而非LE Audio广播模式的第一智能设备接收第一音频数据。
在步骤802,由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二音频数据,并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三音频数据。
在步骤803,由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向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及其周边的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三音频数据。
利用该无线通信方法,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第二音频播放装置以及其他音频播放装置可以接收广播音频并进行播放,从而实现了现有不支持LE Audio的第一智能设备本地的音频,能够在多组音频播放装置组件的组之间和组内稳定且低成本的音乐分享。如图8所示,对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改进方便且成本低,可以有效利用支持经典蓝牙和LE Audio双模式的第一音频播放装置进行解码和编码,以将经典蓝牙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的第一音频数据转换为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的第三音频数据。这一转换处理例如可以在IP上增设对应的转换编解码器(例如独立于与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配合的编解码器,也独立于与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配合的编解码器),并与支持经典蓝牙和LEAudio广播模式双模式的对应模块进行数据交流即可。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802可以利用与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配合的编解码器中的解码部连同与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配合的编解码器中的编码部而实现。由此,在保留相关软硬件配置的情况下调节信息传输方式并控制编码部和解码部的操作过程即可,实现成本更低,用户友好度高,能够更好满足小型化音频播放装置的紧凑空间的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经典蓝牙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的第一音频数据可以采用各种方式来转换为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的第三音频数据。例如,可以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解码为PCM码,并对该PCM码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例如但不限于LC3/LC3+编码等,进行编码,以得到所述第三音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广播接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其他音频播放装置可无线通信的第二智能设备,在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加密的情况下,由所述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中继接收用于解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信息。第二智能设备可以经由各种无线通信方式,或者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来获取加密信息(例如广播码),随后再转发给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用于解密音频数据。上文中结合图2的说明及变型例均结合于此,在此不赘述。
在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四音频数据的情况下,还一并传输该LE Audio广播的各种标识信息,例如但不限于传输来源、内容标识信息、信道标识信息等等,以供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上呈现。如此,用户可以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参看所呈现的广播的标识信息,来按需选择要收听的广播,相应地,可以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以无线通信方式获取广播选择信息。可以基于所获取的广播选择信息来自动地调整所述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的广播信道,从而响应用户对要收听的广播的偏好。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在步骤900,可以监测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的剩余电量。
在步骤901,可以判定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的剩余电量是否满足侦听启用条件。如果是,则进行到步骤903,启用第二音频播放装置侦听所述蓝牙连接或者由此直接接收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如果否,则在步骤902判定与第一智能设备的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侦听启用条件,如果是,则进行到步骤903,启用第二音频播放装置侦听所述蓝牙连接或由此接收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如果否,则返回步骤900继续监测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的剩余电量,以检测其是否存在剩余电量不足的问题。
在本申请中,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的剩余电量和/或所述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的侦听启用条件可以采用各种定义,使得剩余电量不足和/或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较差时则满足启用第二音频播放装置的侦听条件。具体说来,相较其他音频播放装置而言,作为广播提供者的第一音频播放装置既要通过经典蓝牙模式获取音频数据,又要通过LE Audio广播向作为广播接收者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或者智能设备)等传输(射频发送)音频数据,需要消耗更多的功率或者电量,导致更容易导致剩余电量不足。在剩余电量不足的时候,音频数据的获取和广播都会发生不稳定,导致第一音频播放装置不再适合继续作为音频数据的中转站和广播提供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利用蓝牙连接来获取音频数据,一旦该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较差,则作为广播来源的音频数据也会发生不稳定,导致第一音频播放装置不再适合继续作为音频数据的中转站和广播提供者。无线连接的信号质量,例如但不限于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可以用无线信号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无线接收的PER(误包率)、BER(比特误差率)、PLR(分组丢失比率)等中的任何一种或组合来表征。对于RSSI来说,其值越大意味着无线连接的信号质量越好;对于PER、BER、PLR来说,其值越小或者说越接近于0,意味着无线连接的信号质量越好。
在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由于剩余电量不足和/或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较差,而不再适合继续作为音频数据的中转站和广播提供者的情况下,使得第二音频播放装置能够经由侦听蓝牙连接来获取第一音频数据或来自第一智能设备的蓝牙信号,以便接替第一音频播放装置作为音频数据的中转站。
作为示例,在图9中剩余电量优先于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进行是否满足侦听启用条件的判定。如此,可以更方便且灵敏地检出是否需要启用侦听;并且剩余电量不够则很大可能导致信号质量也不够好或第一音频播放装置较短时间后就不能正常工作,因为如果剩余电量满足侦听启用条件则可不必再核实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是否满足侦听启用条件,显著简化了流程。通过步骤902的核实,可以检出剩余电量足够但信号质量由于其他原因而不良的情况,例如但不限于通信干扰等,从而总是保持音频数据的转发和广播基于充足的电量供应和适当的无线信号强度来执行,以确保音频数据传输的稳定和顺畅。
先以仅仅根据监测的剩余电量来切换广播提供者为例,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步骤900与图9中的步骤900相同。
在步骤901a,可以判定剩余电量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如果是,则在步骤903a,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在剩余电量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通知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启用侦听蓝牙连接。在此,可以侦听蓝牙通信信号,也可以接收对应的音频数据。
在步骤904,判定所述第二蓝牙连接开始工作是否过去第一预定时间段,在过去了第一预定时间段后,断开所述第一蓝牙连接(步骤905)。
在步骤906,判定所述蓝牙连接是否断开了第二预定时间段,如果断开达到了第二预定时间段,则使得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中断LE Audio广播并使得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无缝接替广播(步骤907)。
在步骤908,在切换为接替广播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执行LE Audio广播。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断开所述蓝牙连接后,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继续广播经由所述蓝牙连接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缓存,以便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使得缓存被广播完。
下面以仅仅根据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来切换广播提供者为例,对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的示例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在步骤902a,由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监测侦听蓝牙连接的信号的质量。
在步骤902b,判定所监测的侦听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是否高于第三阈值,或者所监测的侦听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是否超出所述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的差值超过第四阈值。如果是,则进行到步骤903b,由第二音频播放装置侦听所述第一音频数据。
在步骤904,判定侦听蓝牙连接是否已经开始了第一预定时间段。如果是,则断开所述蓝牙连接(步骤905)。
在步骤906,判定所述蓝牙连接是否断开了第二预定时间段。如果是,则使得第一音频播放装置中断LE Audio广播,并使得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无缝接替广播(步骤907)。接着,在步骤908,由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接替并执行LE Audio广播。
具体说来,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可以采用与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类似的无线通信方法的改进,成为LE Audio广播的中继站。例如,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可以经由经典蓝牙模式侦听所述蓝牙连接,并接收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经由经典蓝牙模式,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四音频数据;对所述第四音频数据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五音频数据;向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及其周边的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五音频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期间,经由所述第一蓝牙连接和所述第二蓝牙连接接收重叠的音频数据,以满足以下各个重叠要求中的至少一种:在发生LEAudio广播的发送者的切换时,由于同步广播串流(BIS)的PDU的重发时序导致的音频数据的重叠要求;由于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导致的音频数据的重叠要求;由于经典蓝牙模式和LE Audio广播模式的音频帧的划分差异导致的重叠要求;由于经典蓝牙通信传送的蓝牙帧中的有效载荷与LE Audio广播传送的BIS中的有效载荷数据单元(PDU)的不同步,所导致的重叠要求。上文中已经对以上各个重叠要求的起因和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赘述。
此外,尽管已经在本文中描述了示例性实施例,其范围包括任何和所有基于本申请的具有等同元件、修改、省略、组合(例如,各种实施例交叉的方案)、改编或改变的实施例。虽然分别就无线通信方法和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列举了若干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须知无线音频播放组件说明中涉及的方法细节也可以结合到无线通信方法的各个实施例中,反之亦然。
权利要求书中的元件将被基于权利要求中采用的语言宽泛地解释,并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或本申请的实施期间所描述的示例,其示例将被解释为非排他性的。因此,本说明书和示例旨在仅被认为是示例,真正的范围和精神由以下权利要求以及其等同物的全部范围所指示。
在本申请中的各个步骤的顺序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影响本申请的实现的情况下(不破坏所需的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情况下),可以对步骤的执行顺序进行调整,调整后得到的各种实施例依然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以上描述旨在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上述示例(或其一个或更多方案)可以彼此组合使用。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描述时可以使用其它实施例。另外,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各种特征可以被分组在一起以简单化本申请。这不应解释为一种不要求保护的公开的特征对于任一权利要求是必要的意图。相反,本发明的主题可以少于特定的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特征。从而,以下权利要求书作为示例或实施例在此并入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个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单独的实施例,并且考虑这些实施例可以以各种组合或排列彼此组合。本发明的范围应参照所附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赋权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

Claims (17)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适用于无线音频播放组件,所述无线音频播放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和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其特征在于,包括,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经由经典蓝牙模式,从支持经典蓝牙模式而非LE Audio广播模式的第一智能设备接收第一音频数据;
对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二音频数据,并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以LE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三音频数据;
向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及其周边的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三音频数据;
监测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的剩余电量;
在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的剩余电量满足侦听启用条件的情况下,启用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侦听所述蓝牙连接并由此接收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其中,
剩余电量满足侦听启用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阈值;
在侦听所述蓝牙连接开始了第一预定时间段后,断开所述蓝牙连接;
在断开所述蓝牙连接第二预定时间段后,使得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中断LE Audio广播并使得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无缝接替广播;
在接替执行广播的情况下,由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经由经典蓝牙模式,对所接收的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四音频数据;
对所述第四音频数据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五音频数据;
向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及其周边的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五音频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音频数据包括PCM码,LE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包括LC3/LC3+编码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广播接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其他音频播放装置可无线通信的第二智能设备,所述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音频数据加密的情况下,由所述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中继接收用于解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用户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选择要收听的广播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以无线通信方式获取广播选择信息;
基于所获取的广播选择信息来调整所述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的广播信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三音频数据的情况下,还一并传输该LE Audio广播的来源以及内容标识信息,以供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上呈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断开所述蓝牙连接后,由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继续广播经由所述蓝牙连接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缓存,以便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内使得缓存被广播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期间,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经由所述蓝牙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侦听所述蓝牙连接接收重叠的音频数据,以满足以下至少一个重叠要求:
在发生LE Audio广播的发送者的切换时,由于同步广播串流BIS的有效载荷单元PDU的重发时序导致的音频数据的重叠要求;
由于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导致的音频数据的重叠要求;
由于经典蓝牙模式和LE Audio广播模式的音频帧的划分差异导致的重叠要求;
由于经典蓝牙通信传送的蓝牙帧中的有效载荷与LE Audio广播传送的BIS中的PDU的不同步,所导致的重叠要求。
8.一种无线音频播放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和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包括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第一转换编解码器和第一LEAudio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包括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
所述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配置为:经由蓝牙连接从第一智能设备接收第一音频数据,所述第一智能设备支持经典蓝牙模式而非LE Audio广播模式;
所述第一转换编解码器配置为:对所接收的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二音频数据;对所述第二音频数据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三音频数据;
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三音频数据;向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及其周边的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三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包括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还包括电量监控构件用于监测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的剩余电量,所述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的剩余电量满足侦听启用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传输所述蓝牙连接的通信相关参数,以便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能够侦听所述蓝牙连接并接收第一音频数据,其中,
剩余电量满足侦听启用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阈值;
在侦听所述蓝牙连接开始了第一预定时间段后,断开所述蓝牙连接;
在断开所述蓝牙连接第二预定时间段后,使得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中断LE Audio广播并使得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无缝接替广播;
所述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接收的所述蓝牙连接的通信相关参数,侦听所述蓝牙连接并接收第一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还包括第二转换编解码器,所述第二转换编解码器配置为:对所接收的第一音频数据进行解码,以得到第四音频数据;对所述第四音频数据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以得到第五音频数据;
所述第二LE Audio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获取所述第五音频数据;向作为广播接收装置的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及其周边的支持LE Audio广播模式的其他音频播放装置,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五音频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编解码器包括第一解码器和第一编码器,所述第一解码器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解码为PCM码,所述第一编码器配置为对该PCM码以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进行编码。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接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其他音频播放装置可无线通信的第二智能设备;
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没有加密;或者,
所述第一音频数据是加密的,且用于解密所述第一音频数据的信息从所述第一智能设备经由所述第二智能设备转发到所述其他音频播放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其他音频播放装置,其配置为:
在用户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选择要收听的广播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以无线通信方式获取广播选择信息;
基于所获取的广播选择信息来调整信道,并利用调整后的信道来接收所选择的广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被配置为:在向所述第二智能设备经由LE Audio广播来传输所述第三音频数据的情况下,还一并传输该LE Audio广播的来源以及内容标识信息,以供在所述第二智能设备上呈现。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时间段用于使得所述第一LE Audio通信模块广播完经由所述蓝牙连接接收到的音频数据的缓存。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经典蓝牙通信模块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蓝牙连接的信号质量低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传输所述蓝牙连接的通信相关参数,以便所述第二经典蓝牙通信模块侦听所述蓝牙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段期间,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经由所述蓝牙连接、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侦听所述蓝牙连接所接收的重叠的音频数据满足以下至少一个重叠要求:
在发生LE Audio广播的发送者的切换时,由于同步广播串流BIS的有效载荷单元PDU的重发时序导致的音频数据的重叠要求;
由于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导致的音频数据的重叠要求;
由于经典蓝牙模式和LE Audio广播模式的音频帧的划分差异导致的重叠要求;
由于经典蓝牙通信传送的蓝牙帧中的有效载荷与LE Audio广播传送的BIS中的PDU的不同步,所导致的重叠要求。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音频播放装置、所述第二音频播放装置和所述其他音频播放装置中的各个音频播放装置包括无线耳机或无线音箱,且以所对应的声道来播放音频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音频播放组件,其特征在于, LE Audio广播模式的适用编码方式包括LC3/LC3+编码。
CN202210541597.5A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Active CN114760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1597.5A CN114760616B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CN202211160152.9A CN115550894A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US18/095,560 US20230401026A1 (en) 2022-05-19 2023-01-11 Wireless audio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ly communicating audio informa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1597.5A CN114760616B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0152.9A Division CN115550894A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60616A CN114760616A (zh) 2022-07-15
CN114760616B true CN114760616B (zh) 2022-09-13

Family

ID=8233574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0152.9A Pending CN115550894A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CN202210541597.5A Active CN114760616B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60152.9A Pending CN115550894A (zh) 2022-05-19 2022-05-19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401026A1 (zh)
CN (2) CN11555089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96407B (zh) * 2022-08-24 2024-01-12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音频/视频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17793836A (zh) * 2022-09-21 2024-03-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蓝牙切换方法、装置、蓝牙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347413A (zh) * 2023-04-06 2023-06-27 深圳市亚昱科技有限公司 音频传送装置及方法
CN117833963A (zh) * 2024-03-04 2024-04-05 慧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经典蓝牙音频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8006A (zh) * 2017-08-23 2018-02-16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时翻译系统
CN109348464A (zh) * 2018-11-23 2019-02-15 深圳时空壶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低功耗蓝牙接收端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接收端设备
EP3547727A1 (en) * 2018-03-30 2019-10-02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 Co., Ltd. Bluetooth conn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mart terminal
CN110390940A (zh) * 2018-04-16 2019-10-29 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音频分发系统
CN110944312A (zh) * 2019-11-14 2020-03-31 合肥星空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音频数据进行双模蓝牙配对的方法及蓝牙装置
CN111436042A (zh) * 2019-10-31 2020-07-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及其动态主从切换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12135285A (zh) * 2020-09-30 2020-12-25 深圳市烎潮科技有限公司 多蓝牙音频设备的实时音频交互方法
CN213783607U (zh) * 2020-10-29 2021-07-23 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系统及蓝牙通信转换装置
CN114268911A (zh) * 2021-09-23 2022-04-0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tws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8006A (zh) * 2017-08-23 2018-02-16 广东思派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时翻译系统
EP3547727A1 (en) * 2018-03-30 2019-10-02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 Co., Ltd. Bluetooth conn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mart terminal
CN110390940A (zh) * 2018-04-16 2019-10-29 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 音频分发系统
CN109348464A (zh) * 2018-11-23 2019-02-15 深圳时空壶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低功耗蓝牙接收端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及接收端设备
CN111436042A (zh) * 2019-10-31 2020-07-2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及其动态主从切换方法及装置和系统
CN110944312A (zh) * 2019-11-14 2020-03-31 合肥星空物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音频数据进行双模蓝牙配对的方法及蓝牙装置
CN112135285A (zh) * 2020-09-30 2020-12-25 深圳市烎潮科技有限公司 多蓝牙音频设备的实时音频交互方法
CN213783607U (zh) * 2020-10-29 2021-07-23 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蓝牙通信系统及蓝牙通信转换装置
CN114268911A (zh) * 2021-09-23 2022-04-01 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tws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401026A1 (en) 2023-12-14
CN114760616A (zh) 2022-07-15
CN115550894A (zh) 2022-12-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60616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US10200803B1 (en) Synchronization of wireless headphones
US8831508B2 (en) Short range, uni-directional wireless link
CN111294783B (zh) 音频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EP3343782B1 (e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communicating with multiple external devices via a wireless communicaiton unit
EP3021545B1 (en) Hearing instrument with an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EP4002358A1 (en) Adaptive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of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547946B (zh) 一种音频数据通信方法
CN111343526B (zh) 音箱组件的无线通信方法和用于无线通信的音箱组件
JP4774047B2 (ja) 通信復号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830973B (zh) 一种利用无线耳机传输音频信息的方法
CN110166988B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及其方法
CN114982369A (zh) 音频数据传输的方法、装置、芯片和电子设备
EP405756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setting encryption ke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same
CN106656274B (zh) 一种语音传输系统
KR101170181B1 (ko) 패킷-지향 브로드캐스트 신호들을 수신하기 위한 이동 단말기
CN113660580A (zh) 耳机通信方法和系统、一种耳机及一种电子设备
US20230106965A1 (en) Wireless stereo headset group communications
CN114979900A (zh) 一种无线耳机以及音频共享方法
CN114979901A (zh) 一种无线耳机的音频共享方法和无线耳机
EP4161100A1 (en) Wireless stereo headset group communications
CN113114852B (zh) 一种音频传输方法、耳机和基站
CN115103057B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无线音频播放组件
US20230353920A1 (en) Wireless headset and audio device
CN113825125B (zh) 一种多组无线蓝牙耳机的音频共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