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59381A - 一种红外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外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59381A
CN114759381A CN202210374949.2A CN202210374949A CN114759381A CN 114759381 A CN114759381 A CN 114759381A CN 202210374949 A CN202210374949 A CN 202210374949A CN 114759381 A CN114759381 A CN 114759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control device
panel
cavity
lim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749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59381B (zh
Inventor
戎程
张宇
彭武青
吴礼红
叶玲吕
唐雪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ongniu Electric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7494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59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59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9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59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59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17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light source

Landscapes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控制装置,属于电气技术领域。该红外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线路板和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包括多个红外发射管;多个红外发射管与线路板电性连接,且多个红外发射管间隔分布于线路板的周侧;壳体包括:面板、面盖和固定架,固定架具有容置腔,面板和面盖均与固定架连接,面盖封堵容置腔,面板盖设于面盖上方;面盖上具有多个限位孔,多个限位孔与多个红外发射管一一对应,红外发射管限位于相应的限位孔内,且红外发射管的发射端位于限位孔的上方。该红外控制装置能够提高红外信号发射范围,提升红外信号发射效率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红外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外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语音控制插座能够将用户的语音指令通过红外发射管传递至诸如空调等受控设备,以控制空调的运作,实现开关空调、调节空调出风温度等功能。
相关技术中,红外发射管布置于线路板上单一位置处,例如,在线路板的一侧布置一个红外发射管。然而,这使得红外信号的发射范围有限,进而空调接收语音指令的范围也相应有限,有可能出现语音控制失效。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红外控制装置,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红外控制装置,所述红外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线路板和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多个红外发射管;
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管与所述线路板电性连接,且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管间隔分布于所述线路板的周侧;
所述壳体包括:面板、面盖和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具有容置腔,所述面板和所述面盖均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面盖封堵所述容置腔,所述面板盖设于所述面盖上方;
所述面盖上具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多个限位孔与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管一一对应,所述红外发射管限位于相应的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红外发射管的发射端位于所述限位孔的上方。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盖上还具有多个聚焦腔,所述多个聚焦腔与所述多个限位孔一一对应,所述聚焦腔的底端与相应的所述限位孔的顶端连接;
所述红外发射管的发射端位于所述聚焦腔内,所述聚焦腔用于对所述发射端发射的红外信号进行聚焦。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自所述聚焦腔的底端至所述聚焦腔的顶端,所述聚焦腔的沿水平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焦腔包括封闭式侧壁或者半封闭式侧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聚焦腔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聚焦面;
自所述聚焦腔的底端至所述聚焦腔的顶端,所述两个聚焦面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盖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围设的连接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一凸起部凸设于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所述聚焦腔形成于所述第一凸起部;
所述第二凸起部凸设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上表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板的与所述聚焦腔相对的底壁上设置有红外发散结构,所述红外发散结构被配置为能够将聚焦后的红外信号发散至所述面板外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红外发散结构为凹设于所述面板底壁上的凹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红外发散结构为圆弧形凹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红外发散结构、所述聚焦腔、以及所述红外发射管的发射端的中轴线相重合;
其中,所述中轴线的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面板的方向。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板包括:面板主体部和红外透射部,所述面板主体部围设于所述红外透射部的外围,且两者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为,使所述面板主体部和所述红外透射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互成限位;
其中,所述水平方向为平行于所述面板的方向,所述竖直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面板的方向。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竖直限位件和第二竖直限位件,所述第一竖直限位件和所述第二竖直限位件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部的内侧,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红外透射部的外侧;
所述第一竖直限位件和所述第二竖直限位件适配连接,用于使所述面板主体部和所述红外透射部在竖直方向上互成限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板主体部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竖直限位件,所述第一竖直限位件包括卡孔;
所述红外透射部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竖直限位件,所述第二竖直限位件包括弹性卡块;
所述弹性卡块与所述卡孔适配卡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竖直限位件包括弹性限位筋,所述弹性限位筋的两端连接于所述面板主体部的内侧以配合形成所述卡孔;
所述弹性限位筋上具有至少一个增弹凹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弹性卡块上具有至少一个增弹开孔或者增弹凹槽。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水平限位件和第二水平限位件,所述第一水平限位件和所述第二水平限位件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部的内侧,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红外透射部的外侧;
所述第一水平限位件和所述第二水平限位件适配连接,用于使所述面板主体部和所述红外透射部在水平方向上互成限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板主体部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水平限位件,所述第一水平限位件包括定位块;
所述红外透射部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水平限位件,所述第二水平限位件包括定位槽;
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适配插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定位块上具有至少一个增弹缺口。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面板主体部和/或所述红外透射部上设置有防呆结构。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红外控制装置为红外语音控制插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控制装置,通过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红外发射管,以增加插座的红外信号发射范围,通过在面盖上设置多个限位孔来容纳并限位多个红外发射管,使得红外发射管稳定布置于容置腔内部。通过使红外发射管的发射端位于限位孔的上方,发射端发出的红外信号能够不被阻挡地通过面板发射至外部,进一步提高红外信号发射范围,提升红外信号发射效率,这样,受控设备接收红外控制装置的语音指令的范围相应增加,提高了对受控设备的语音控制有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红外控制装置的组合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红外控制装置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线路板与功能模块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控制装置在除去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面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红外控制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示例性红外控制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面板主体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示例性红外透射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示例性红外控制装置的局部剖面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壳体;
11、面板;110、红外发散结构;
111、面板主体部;
112、红外透射部;1121、环形顶板;1122、环形侧板;
1131、第一竖直限位件;
11311、卡孔; 11312、弹性限位筋; 11313、增弹凹槽;
1132、第二竖直限位件; 11321、弹性卡块; 11322、增弹开孔;
1133、第一水平限位件; 11331、定位块; 11332、增弹缺口;
1134、第二水平限位件; 11341、定位槽; 11342、定位筋;
1141、防呆插块; 1142、防呆插孔;
12、面盖;
1201、限位孔;1202、聚焦腔;12020、聚焦面;1203、插孔;
121、连接部;122、第一凸起部;123、第二凸起部;
13、固定架;130、容置腔;
2、线路板;
3、功能模块;
31、红外发射管;310、发射端;
32、插套;33、压板;34、保护门;35、扬声器;36、麦克风。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方位名词,如“上”、“下”、“侧”等,一般以图1中所示方位的相对关系为基准,且采用这些方位名词仅仅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结构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为了描述绝对的方位。在产品以不同姿态摆放时,方位可能发生变化,例如“上”、“下”可能互换。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插座中面板所在的方位定义为上,将插座中固定架所在方位定义为下,将垂直于面板的方向定义为竖直方向,将平行于面板的方向定义为水平方向。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相关技术提供的红外语音控制插座中,红外发射管布置于线路板上单一位置处,例如,在线路板的一侧布置一个红外发射管。然而,这使得红外信号的发射范围有限,进而空调接收语音指令的范围也相应有限,有可能出现语音控制失效。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控制装置,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该红外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内部的线路板2和功能模块3,结合图3可知,该功能模块3包括多个红外发射管31,多个红外发射管31均与线路板2电性连接,且多个红外发射管31间隔分布于线路板2的周侧。
红外发射管31的数目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或者更多个,可以根据线路板2的尺寸来确定红外发射管31的数目,使红外发射管31尽可能占据线路板2周侧的所有可用区域。
多个红外发射管31可以排布成任意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几何结构,例如,环形或者带缺口的环形,椭圆形、矩形、六边形等。
在一些示例中,多个红外发射管31呈环形布置,这样,在360°范围内均能够发出的红外信号。
其中,结合图1和图2可知,壳体1包括:面板11、面盖12和固定架13,固定架13具有容置腔130,利用该容置腔130容纳线路板2和功能模块3,容置腔130具有上开口,线路板2和功能模块3由该上开口进入容置腔130内进行装配。其中,面板11和面盖12均与固定架13连接,面盖12封堵容置腔130,面板11盖设于面盖12上方。
示例性地,面盖12与固定架13的容置腔130的顶端侧部相连接,以封堵容置腔130的上开口。面板11与固定架13的顶端侧部相连接,以同时盖设于面盖12和固定架13上,赋予红外控制装置美观性。
如附图2所示,面盖12上具有多个限位孔1201,多个限位孔1201与多个红外发射管31一一对应,红外发射管31限位于相应的限位孔1201内,且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位于限位孔1201上方。
可以理解地,多个红外发射管31的底端连接于线路板2,这样红外发射管31在竖直方向上得以限位,通过布置限位孔1201,限位孔1201能够在水平方向上对红外发射管31进行限位,限位孔1201的结构和尺寸与红外发射管31的结构和尺寸相适配,两者间隙配合实现限位,例如,红外发射管31为圆柱形,则限位孔1201为圆形孔。
可见,通过在面盖12上设置多个限位孔1201来容纳并限位多个红外发射管31,使得红外发射管31稳定布置于容置腔130内部。特别地,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位于限位孔1201的上方,即发射端310外露,发射端310发出的红外信号能够不被阻挡地通过面板11发射至外部,这利于进一步提高红外信号发射范围,提升红外信号发射效率。
通常情况下,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呈球形,一般也称为球形发射端310。面板11至少包括红外透射部112分,该红外透射部112分供红外信号透过。
综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红外控制装置,通过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红外发射管31,以增加插座的红外信号发射范围,通过在面盖12上设置多个限位孔1201来容纳并限位多个红外发射管31,使得红外发射管31稳定布置于容置腔130内部。通过使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位于限位孔1201的上方,发射端310发出的红外信号能够不被阻挡地通过面板11发射至外部,进一步提高红外信号发射范围,提升红外信号发射效率,这样,受控设备接收红外控制装置的语音指令的范围相应增加,提高了对受控设备的语音控制有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受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空调、电视、音箱、风扇等设备,这些设备中设置有红外接收器,以接收来自于红外控制装置的红外信号。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附图4所示,面盖12上还具有多个聚焦腔1202,多个聚焦腔1202与多个限位孔1201一一对应,聚焦腔1202的底端与相应的限位孔1201的顶端连接;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位于聚焦腔1202内,聚焦腔1202用于对发射端310发射的红外信号进行聚焦。
通常情况下,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顶部发出的红外信号能够直接向上透过面板11发射至面板11外部,而发射端310侧部发出的红外信号有可能无法完全地透过面板11,进而造成红外信号的衰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聚焦腔1202来容纳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这样,发射端310的侧部发出的红外信号由聚焦腔1202的侧壁进行聚焦,聚焦后的红外信号能够向上顺利地透过面板11。
示例性地,自聚焦腔1202的底端至聚焦腔1202的顶端,聚焦腔1202的沿水平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如此设置,能够确保发射端310的侧部发出的红外信号被有效聚焦。所有满足上述结构的聚焦腔1202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聚焦腔1202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开放式,对于聚焦腔1202的侧壁,其可以为封闭式或者半封闭式。
聚焦腔1202的侧壁为封闭式,指的是,聚焦腔1202的侧壁在周向方向上为连续的,无任何中断,该种方式能够确保发射端310的侧部发出的全部红外信号被有效聚焦,具有优异聚焦效果。举例来说,一种典型的具有封闭式侧壁的聚焦腔1202为圆台形腔。
聚焦腔1202的侧壁为半封闭式,指的是,聚焦腔1202的侧壁在周向方向上为不连续的,具有一处或者多处中断,该种方式能够兼具良好的聚焦效果和利于插座体积小型化。
以下就具有半封闭式侧壁的聚焦腔1202的结构进行示例性描述,如附图4所示,聚焦腔1202包括半封闭式的侧壁,聚焦腔1202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聚焦面12020(聚焦面12020由其侧壁提供);自聚焦腔1202的底端至聚焦腔1202的顶端,两个聚焦面12020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聚焦面12020的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圆弧形面、平面、弯折面等,通过使两个聚焦面12020之间的间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以确保发射端310的侧部发出的红外信号被有效聚焦。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聚焦腔1202设置为包括对称的两个聚焦面12020,在确保聚焦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聚焦腔1202的体积,这样,面盖12上设置聚焦腔1202的区域的体积也相应减小,这利于减小面盖12的体积,进而利于减小插座体积。
举例来说,聚焦面12020为圆弧形面,这样,两个聚焦面12020形成扇形夹角,从而能够将红外发射管31发射的红外信号聚焦在其中心处,达到加强红外信号发射效果的目的。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进一步结合图5可知,面盖12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围设的连接部121、第一凸起部122和第二凸起部123;第一凸起部122凸设于连接部121的上表面,聚焦腔1202形成于第一凸起部122;第二凸起部123凸设于第一凸起部122的上表面。
对于连接部121,其位于面盖12的最外侧,连接部121用于与固定架13的容置腔130顶端侧部相连接,以将面盖12固定于固定架13上。
对于第一凸起部122,其凸设于连接部121的上表面,第一凸起部122的底端连接于连接部121,第一凸起部122的顶端位于连接部121的上方,这样利于在第一凸起部122上形成具有足够深度的聚焦腔1202。可以理解地,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位于连接部121的上方。
对于第二凸起部123,第二凸起部123上可以起到面板的作用,根据红外控制装置的具体类型,来适应性设计第二凸起部123的结构,例如,该红外控制装置为红外语音控制插座,则该第二凸起部123设置有插孔1203。第二凸起部123凸设于第一凸起部122的上表面,这利于使第二凸起部123贯穿面板11上的容置孔,使得第二凸起部123的上表面与面板11的上表面持平,在节省面板11用料的前提下,赋予插座美观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5所示,第一凸起部122上设置有半封闭式侧壁的聚焦腔1202,其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聚焦面12020。使第二凸起部123的侧壁延伸至两个聚焦面12020之间,这样,第二凸起部123的位于两个聚焦面12020之间的侧壁也可以起到一定的聚焦功能,同时,这还利于面盖12的封闭性。
对于限位孔1201,当聚焦腔1202的侧壁为封闭式时,限位孔1201直接形成于第一凸起部122的下部即可。当聚焦腔1202的侧壁为半封闭式时,可以使限位孔1201的部分形成于连接部121,限位孔1201的剩余部分形成于第一凸起部122。例如,使限位孔1201的一半形成于连接部121,限位孔1201的另一半形成于第一凸起部122的下部,这样,使得面盖12的结构更加紧凑且高效。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面盖12对红外发射管31的限位效果,可以在面盖12的底壁上连接有多个限位套管(图中未示出),多个限位套管与多个限位孔1201一一对应,限位套管与对应的限位孔1201同轴连通。
应用时,红外发射管31依次贯穿限位套管和限位孔1201,并使其发射端310进入至聚焦腔1202内部。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附图6所示,面板11上与聚焦腔1202相对的底壁上设置有红外发散结构110,红外发散结构110被配置为能够将聚焦后的红外信号发散至面板11外部。
可以理解地,该红外发散结构110也可以称为广角结构,通过红外发散结构110,能够将聚焦后的红外信号进行散射,使得外部受控设备能够从多个角度接收到红外信号,利于提升外部受控设备接收红外信号的容错率,提高红外控制效果。
所有满足能够对聚焦的红外信号进行发散的红外发散结构110均适用于本发明实施例中,举例来说,该红外发散结构110包括但不限于凹面结构、广角透镜结构等。
作为一种结构简单且发散效果优异的实现方式,如附图6所示,且进一步结合图7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使红外发散结构110为凹设于面板11底壁上的凹面,该凹面向上凹设于面板11的底壁上,相比平面结构的面板11底壁,其发射面积得以增高,进而达到发散红外信号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凹面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只要满足其向上内凹即可。举例来说,凹面为圆弧形面,这样,聚焦的红外信号能够以扇形发射方式发射至面板11外部,获得优异的发射效果,且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成型制备等优点。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红外发散结构110、聚焦腔1202、以及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的中轴线相重合,其中,此处涉及的中轴线沿垂直于面板11的方向,这样,红外发射管31相对于凹面和聚焦腔1202居中布置,确保红外信号发射路径更加准确且获得足够大的红外发射范围。
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发出红外信号,来自于发射端310侧部的红外信号经聚焦腔1202进行聚焦,使其聚焦于中心区域处并和来自于发射端310顶部的红外信号汇集。汇集的红外信号经面板11上的凹面进行广角发散,使得受控设备红外的光先全部收集再光散出去。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面盖12上设置聚焦腔1202,以及在面板11上设置凹面形式的红外发散结构110,不仅能够确保红外发射管31所发出的全部红外信号均发射至受控设备,并且,受控设备从多个角度均能够接收到红外信号,接收范围显著增加,进而显著提高受控设备的语音控制有效性。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面板11包括:面板主体部111和红外透射部112,面板主体部111围设于红外透射部112的外围,且两者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连接结构被配置为使面板主体部111和红外透射部112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互成限位,这样,红外透射部112相对于面板主体部111得以固定,不会发生不期望的位移。
特别地,在凹面、聚焦腔1202、以及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的中轴线相重合条件下,红外透射部112的位置固定对于维持三者的轴线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确保红外信号发射路径的准确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4所示,面盖12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围设的连接部121、第一凸起部122和第二凸起部123;第一凸起部122凸设于连接部121的上表面,聚焦腔1202形成于第一凸起部122;第二凸起部123凸设于第一凸起部122的上表面。
红外透射部112具有容置孔,第二凸起部123暴露于该容置孔内,以起到面板的作用。进一步地,红外透射部112的上表面与第二凸起部123的表面相持平,以提高美观性。
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图7可知,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和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和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中的一个设置于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另一个设置于红外透射部112的外侧;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和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适配连接,用于使面板主体部111和红外透射部112在竖直方向Y上互成限位。这样,红外透射部112无法沿竖直方向Y脱离面板主体部111。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8所示,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包括卡孔11311。如附图9所示,红外透射部11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包括弹性卡块11321,弹性卡块11321与卡孔11311相卡接。
举例来说,弹性卡块11321包括卡块主体和连接于卡块主体底部一侧的卡勾,卡块主体的上端连接于红外透射部112的外侧,卡块主体的下端向下延伸至红外透射部112的下方,使得弹性卡块11321悬空布置,赋予其弹性。
红外透射部112向下装配至面板主体部111的内腔的过程中,弹性卡块11321向下插入至相应的卡孔11311,在插入过程中,弹性卡块11321卡勾挤压卡孔11311受力变形以确保顺利插入,插入完毕,弹性卡块11321弹性复位,其卡勾勾住卡孔11311的侧壁底端,实现卡接。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8所示,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包括弹性限位筋11312,弹性限位筋11312的两端连接于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以配合形成卡孔11311,并且,弹性限位筋11312上具有至少一个增弹凹槽11313。
弹性限位筋11312的沿面板主体部111的内腔周向方向上的两端各自连接于面板主体部111,以配合形成卡孔11311,并且,弹性限位筋11312在竖直方向上悬空布置,使其具有良好的弹性。
当弹性卡块11321进入至卡孔11311时,弹性卡块11321的卡勾挤压弹性限位筋11312使其向外扩张变形,直至弹性卡块11321的卡勾顺利地贯穿卡孔11311,弹性限位筋11312复位以卡紧弹性卡块11321的卡块主体,卡勾与位于卡孔11311一侧的面板主体部111的侧壁底部相抵接,实现有效卡接。
特别地,弹性限位筋11312上具有至少一个增弹凹槽11313,例如,增弹凹槽11313位于弹性限位筋11312的面向面板主体部111的侧壁上或者背离面板主体部111的侧壁上。
如附图8所示,在弹性限位筋11312的面向面板主体部111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增弹凹槽11313,例如,设置两条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增弹凹槽11313。
当面板11采用塑胶材料一体成型时,该增弹凹槽11313也称为减胶槽。通过在弹性限位筋11312上设置增弹凹槽11313,该增弹凹槽11313处会形成应力集中,利于提升弹性限位筋11312的弹性。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8所示,弹性卡块11321上具有至少一个增弹开孔11322或者增弹凹槽,举例来说,在弹性卡块11321的卡块主体的中部开设一个增弹开孔11322,该增弹开孔11322沿竖直方向延伸。
通过在弹性卡块11321上设置卡孔11311或者增弹凹槽11313,能够进一步增强弹性卡块11321的弹性变形能力。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红外透射部112为圆环形,该种情况下,红外透射部112相对于面板主体部111具有旋转的趋势,为了防止这种旋转,如附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结构还进一步包括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和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其中,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和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中的一个设置于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另一个设置于红外透射部112的外侧;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和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适配连接,用于使面板主体部111和红外透射部112在水平方向X上互成限位,这样,红外透射部112相对于面板主体部111无法发生任何水平方向X上的位移。
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图8和图10可知,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包括定位块11331。结合图9和图10可知,红外透射部11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包括定位槽11341,定位槽11341与定位块11331适配插接。
定位槽11341与定位块11331的结构和尺寸相匹配,举例来说,定位槽11341为矩形孔,相应地,定位块11331为矩形块。这样,定位块11331插入至定位槽11341内部后,两者紧密配合,进而实现在水平方向上的有效定位。
对于定位块11331,定位块11331的下端与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底部相连接,定位块11331的上端向上延伸且处于自由状态,定位块11331与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容纳红外透射部112的侧壁。
进一步地,如附图8所示,定位块11331上具有增弹缺口11332,增弹缺口11332沿竖直方向延伸,这利于增加定位块11331的弹性变形能力。
当定位块11331受到定位槽11341内壁的挤压时,该增弹缺口11332使得定位块11331能够向着靠近增弹缺口11332的方向收缩,以使其顺利地插入至定位槽11341内,且在定位块11331弹性复位后与定位槽11341的内壁紧密抵接,这能够有效避免因两者过盈而导致的装配效率下降。
红外透射部112采用能够透红外光的材料制备得到,例如,红外透射部112为透明材质。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9所示,红外透射部112包括:环形顶板1121和围设于环形顶板1121外侧的环形侧板1122,且环形侧板1122位于环形顶板1121的下方。
基于上述结构的红外透射部112,使红外发散结构110形成于环形顶板1121的底壁上,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和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连接于环形侧板1122的内侧壁上。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9所示,在环形侧板1122的内侧壁上均匀地间隔布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在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之间布置一个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
对于定位槽11341,其由弯折状的定位筋11342与环形侧板1122的内侧壁配合而成,定位筋11342根据定位槽11341的形状进行弯折即可。定位筋11342的上端连接于环形顶板1121,定位筋11342的两个侧端分别连接于环形侧板1122的内侧壁上,其中,两个侧端的分布方向沿着环形侧板1122的周向方向。
面板主体部111可以设计为任意形状的外轮廓,例如,矩形、正方形、圆形等,不论其外轮廓形状如何,面板主体部111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容纳红外透射部112的内腔,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和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均设置于面板主体部111的内腔侧壁上。
在一些示例中,如附图8所示,在面板主体部111的内腔侧壁上均匀地间隔布置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在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之间布置一个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面板主体部111和/或红外透射部112上还设置有防呆结构,利用该防呆结构,确保红外透射部112在面板主体部111上的装配位置具有高精确度。
举例来说,如附图8和附图9所示,该防呆结构包括相适配的防呆插块1141和防呆插孔1142,两者中的一个设置于面板主体部111,另一个设置于红外透射部112。例如,在面板主体部111的内腔侧壁上设置有防呆插孔1142,该防呆插孔1142的结构可参见定位槽11341的结构,在红外透射部112的环形侧板1122上连接有防呆插块1141。
在红外透射部112装配至面板主体部111上时,防呆插块1141首先插入至防呆插孔1142内,实现红外透射部112的初步定位,防止红外透射部112的装配位置发生不期望的偏移,然后,两者利用连接结构进行连接,实现红外透射部112的精确装配。
在一些示例中,该防呆结构还可以包括:设置于面板主体部111和/或红外透射部112的上表面的防呆标记,该防呆标记包括但不限于图案标记、颜色标记等,以进一步提高防呆效果,提高装配效率。
综上可知,通过上述连接结构和防呆结构的配合作用,使得红外透射部112的装配位置精确,这能够确保红外发散结构110、聚焦腔1202、以及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的中轴线始终相重合,进而确保红外信号发射路径的准确性,获得更佳的红外信号发射效果。
上述就红外控制装置中与红外发射管31相关的各部件之间的装配关系进行了示例性描述,对于红外控制装置,其能够将用户的语音指令通过红外发射管31传递至诸如空调等受控设备。
可以通过诸如语音控制、APP控制、按钮控制、触屏控制等方式来触发红外控制装置向受控设备发送红外信号,根据上述控制方式,来适应性设计功能模块3和线路板2即可。
在一些示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红外控制装置为红外语音控制装置,即,通过语音控制来触发红外控制装置向受控设备发送红外信号。进一步地,该红外语音控制装置为红外语音控制插座(其中,图1-图10均示例了一种红外语音控制插座)。
红外语音控制插座为本领域常见的,其将插座和红外语音控制器进行了集成。相应地,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功能模块3还包括插套32、压板33、保护门34、扬声器35和麦克风36,其中,插套32、扬声器35和麦克风36分别电性连接于线路板2上的不同位置处,压板33压设于插套32上来对其进行限位,且压板33的底部抵接于线路板2的顶部,保护门34连接于压板33的顶部表面。
插套32和多个红外发射管31均与线路板2电性连接,例如,使插套32在插座中居中布置,使多个红外发射管31布置于插座的侧缘处,这样,在不影响插头插拔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加插座的红外信号发射范围。
可以理解地,线路板2上至少布置有红外发射电路和语音识别控制电路,语音控制电路能够接收语音指令并对其进行处理,语音信号经红外发射电路处理并传递至红外发射管31,最终红外发射管31将红外信号传递至受控设备。
扬声器35能够播放语音,并且,壳体1的面板主体部111上与扬声器35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出音孔。
麦克风36能够接收语音,并且,壳体1的面板主体部111上与麦克风36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拾音孔。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红外语音控制插座可以控制空调、电视、机顶盒、风扇等受控设备。以红外语音控制插座对空调的控制举例来说,根据用户的语音指令,该红外控制装置能够进行开关空调、切换模式、调节温度、调节风速等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线路板(2)和功能模块(3),所述功能模块(3)包括多个红外发射管(31);
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管(31)与所述线路板(2)电性连接,且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管(31)间隔分布于所述线路板(2)的周侧;
所述壳体(1)包括:面板(11)、面盖(12)和固定架(13),所述固定架(13)具有容置腔(130),所述面板(11)和所述面盖(12)均与所述固定架(13)连接,所述面盖(12)封堵所述容置腔(130),所述面板(11)盖设于所述面盖(12)上方;
所述面盖(12)上具有多个限位孔(1201),所述多个限位孔(1201)与所述多个红外发射管(31)一一对应,所述红外发射管(31)限位于相应的所述限位孔(1201)内,且所述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位于所述限位孔(120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2)上还具有多个聚焦腔(1202),所述多个聚焦腔(1202)与所述多个限位孔(1201)一一对应,所述聚焦腔(1202)的底端与相应的所述限位孔(1201)的顶端连接;
所述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位于所述聚焦腔(1202)内,所述聚焦腔(1202)用于对所述发射端(310)发射的红外信号进行聚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聚焦腔(1202)的底端至所述聚焦腔(1202)的顶端,所述聚焦腔(1202)的沿水平方向上的尺寸逐渐增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腔(1202)包括封闭式侧壁或者半封闭式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焦腔(1202)包括对称布置的两个聚焦面(12020);
自所述聚焦腔(1202)的底端至所述聚焦腔(1202)的顶端,所述两个聚焦面(12020)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12)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围设的连接部(121)、第一凸起部(122)和第二凸起部(123);
所述第一凸起部(122)凸设于所述连接部(121)的上表面,所述聚焦腔(1202)形成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22);
所述第二凸起部(123)凸设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22)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的与所述聚焦腔(1202)相对的底壁上设置有红外发散结构(110),所述红外发散结构(110)被配置为能够将聚焦后的红外信号发散至所述面板(11)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散结构(110)为凹设于所述面板(11)底壁上的凹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散结构(110)为圆弧形凹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发散结构(110)、所述聚焦腔(1202)、以及所述红外发射管(31)的发射端(310)的中轴线相重合;
其中,所述中轴线的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面板(11)的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1)包括:面板主体部(111)和红外透射部(112),所述面板主体部(111)围设于所述红外透射部(112)的外围,且两者通过连接结构相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被配置为,使所述面板主体部(111)和所述红外透射部(112)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互成限位;
其中,所述水平方向为平行于所述面板(11)的方向,所述竖直方向为垂直于所述面板(11)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和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所述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和所述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红外透射部(112)的外侧;
所述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和所述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适配连接,用于使所述面板主体部(111)和所述红外透射部(112)在竖直方向上互成限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所述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包括卡孔(11311);
所述红外透射部(11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所述第二竖直限位件(1132)包括弹性卡块(11321);
所述弹性卡块(11321)与所述卡孔(11311)适配卡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限位件(1131)包括弹性限位筋(11312),所述弹性限位筋(11312)的两端连接于所述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以配合形成所述卡孔(11311);
所述弹性限位筋(11312)上具有至少一个增弹凹槽(11313)。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块(11321)上具有至少一个增弹开孔(11322)或者增弹凹槽。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和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所述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和所述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另一个设置于所述红外透射部(112)的外侧;
所述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和所述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适配连接,用于使所述面板主体部(111)和所述红外透射部(112)在水平方向上互成限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主体部(111)的内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所述第一水平限位件(1133)包括定位块(11331);
所述红外透射部(112)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所述第二水平限位件(1134)包括定位槽(11341);
所述定位块(11331)与所述定位槽(11341)适配插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1331)上具有至少一个增弹缺口(11332)。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主体部(111)和/或所述红外透射部(112)上设置有防呆结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红外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控制装置为红外语音控制插座。
CN202210374949.2A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红外控制装置 Active CN114759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4949.2A CN114759381B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红外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74949.2A CN114759381B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红外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9381A true CN114759381A (zh) 2022-07-15
CN114759381B CN114759381B (zh) 2024-08-27

Family

ID=82330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74949.2A Active CN114759381B (zh) 2022-04-11 2022-04-11 一种红外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5938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522773U (zh) * 2018-07-19 2019-02-19 珠海小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RF和红外信号的多功能网关
EP3450943A1 (en) * 2017-08-31 2019-03-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frared detector
CN210895040U (zh) * 2019-11-29 2020-06-30 惠州市乐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
CN112510446A (zh) * 2019-09-16 2021-03-16 深圳市传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语音插座以及红外控制电器的控制方法
CN213693880U (zh) * 2020-12-04 2021-07-13 赛万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成像装置和具有夜视模式的摄像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450943A1 (en) * 2017-08-31 2019-03-0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nfrared detector
CN208522773U (zh) * 2018-07-19 2019-02-19 珠海小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iFi、RF和红外信号的多功能网关
CN112510446A (zh) * 2019-09-16 2021-03-16 深圳市传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语音插座以及红外控制电器的控制方法
CN210895040U (zh) * 2019-11-29 2020-06-30 惠州市乐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语音交互的智能家居控制装置的红外发射模块结构
CN213693880U (zh) * 2020-12-04 2021-07-13 赛万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成像装置和具有夜视模式的摄像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59381B (zh) 2024-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45075B2 (en) Mud box and adapters
US12066750B2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3126203A2 (en) Loudspeaker system
CN114759381A (zh) 一种红外控制装置
CN112689205A (zh) 路由器
CN208569403U (zh) 红外附件单元和具有其的红外装置、智能设备
CN217109322U (zh) 灯具固定装置及吸顶灯
CN214481036U (zh) 路由器
CN214481037U (zh) 路由器
WO2017190319A1 (zh) 一种台灯
WO2020038403A1 (zh) 语音控制装置
JP2018137182A (ja) 照明器具
CN109151655B (zh) 壳体组件及智能音箱
CN112689204A (zh) 路由器
CN112437014A (zh) 一种路由器
CN217114935U (zh) 壳体结构及语音控制装置
CN213989374U (zh) 电器防水快接连接座
CN217467825U (zh) 外挂式红外线语音遥控器
CN218550388U (zh) 壳体组件及家用电器
CN216848429U (zh) 一种红外相机插件
CN215601602U (zh) 遥控器
CN217209198U (zh) 光学透镜、照明单元及照明灯具
CN215912331U (zh) 一种物联网用安防控制盒
CN221930036U (zh) 一种面板型onu
CN217463195U (zh) 顶盖部件及软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Peng Wuq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Yu

Inventor after: Rong Cheng

Inventor after: Wu Lihong

Inventor after: Ye Linglv

Inventor after: Tang Xuelong

Inventor before: Rong Ch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Yu

Inventor before: Peng Wuqing

Inventor before: Wu Lihong

Inventor before: Ye Linglv

Inventor before: Tang Xuelo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