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6811A - 使用晶片模型的晶片曝光方法及晶片制造组合件 - Google Patents

使用晶片模型的晶片曝光方法及晶片制造组合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6811A
CN114746811A CN202080084015.4A CN202080084015A CN114746811A CN 114746811 A CN114746811 A CN 114746811A CN 202080084015 A CN202080084015 A CN 202080084015A CN 114746811 A CN114746811 A CN 1147468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wafer
exposure
critical dimension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40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布尔
P·格罗杰
P·落姆查齐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L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LA Tenc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LA Tencor Corp filed Critical KLA Tenc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7468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68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483Information management;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Testing; Wafer monitoring, e.g. pattern monitoring
    • G03F7/70491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software;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e.g. details of controlling exposure processes or exposure tool monitoring processes
    • G03F7/705Modelling or simulating from physical phenomena up to complete wafer processes or whole workflow in wafer produc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5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shape of the object to be examined
    • G01N21/9501Semiconductor wafers
    • G01N21/9505Wafer internal defects, e.g. microcrack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483Information management;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Testing; Wafer monitoring, e.g. pattern monitoring
    • G03F7/70491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software;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e.g. details of controlling exposure processes or exposure tool monitoring processes
    • G03F7/70525Controlling normal operating mode, e.g. matching different apparatus, remote control or prediction of fail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483Information management;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Testing; Wafer monitoring, e.g. pattern monitoring
    • G03F7/7055Exposure light control in all parts of the microlithographic apparatus, e.g. pulse length control or light interruption
    • G03F7/70558Dose control, i.e. achievement of a desired dos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483Information management;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Testing; Wafer monitoring, e.g. pattern monitoring
    • G03F7/70605Workpiece metrology
    • G03F7/70616Monitoring the printed patterns
    • G03F7/70625Dimensions, e.g. line width, critical dimension [CD], profile, sidewall angle or edge roughne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9/00Registration or positioning of originals, masks, frames, photographic sheets or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automatically
    • G03F9/70Registration or positioning of originals, masks, frames, photographic sheets or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automatically for microlithography
    • G03F9/7003Alignment type or strategy, e.g. leveling, global alignment
    • G03F9/7023Aligning or positioning in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substrate surface
    • G03F9/7026Foc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30Circuit design
    • G06F30/32Circuit design at the digital lev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20Sequence of activiti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measurements, corrections, marking or sorting ste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10Measuring as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 H01L22/12Measuring as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structural parameters, e.g. thickness, line width, refractive index, temperature, warp, bond strength, defects, optical inspection, electrical measurement of structural dimensions, metallurgic measurement of diffus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晶片曝光方法,其从预定测量位点处的晶片结构获得临界尺寸值。获得用于形成所述晶片结构的曝光工艺的位置相依工艺参数。从所述测量位点处的所述临界尺寸值确定预设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的系数。每一进一步模型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所述预设模型及其它模型。所述模型估算随至少两个位置坐标变化的所述临界尺寸值、所述工艺参数及/或所述工艺参数的校正值。确定从所述模型获得的估算临界尺寸值与所述测量位点处所获得的所述临界尺寸值之间的残差。从所述预设模型及所述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中选择更新模型。所述选择是基于使所述残差、所述模型的项的数目及/或所述模型的阶或项加权的准则。

Description

使用晶片模型的晶片曝光方法及晶片制造组合件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半导体光刻及图案化的领域,且特定来说,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用于工艺监测及工艺控制的晶片模型的方面。
背景技术
在例如集成电路、显示器及传感器的电子装置的制造中,光刻系统将图案从光罩转印到半导体衬底。光罩含有电路设计信息。光致抗蚀剂层涂覆半导体衬底。曝光工艺将光罩图案转印到光致抗蚀剂层中。曝光工艺的可控参数包含聚焦及剂量。“聚焦”值可给定为“散焦”,其描述实际焦平面与用于最优图案化条件的参考面之间的距离。剂量值给出曝光光束的辐射功率的测量。聚焦及剂量两者的最优值通常取决于主表面上的曝光光束的位置坐标。因为衬底的工艺历史的波动影响曝光结果,所以最佳聚焦及剂量值也是时间相依的。聚焦及剂量的反馈回路通常基于从先前曝光衬底获得的信息提供下一曝光的聚焦及剂量校正值。通常从相对较少测量位点获得的信息导出校正值。晶片模型基于从测量位点获得的信息支持场精细校正值或甚至场内校正值的内插。
需要稳步改进图案化工艺的工艺监测及工艺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案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晶片曝光方法。针对晶片曝光方法,从预定测量位点处的晶片结构获得临界尺寸值。获得用于形成所述晶片结构的曝光工艺的位置相依工艺参数。从所述测量位点处的所述临界尺寸值确定预设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的系数。每一进一步模型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所述预设模型及其它模型。每一模型估算随至少两个位置坐标变化的所述临界尺寸值、所述工艺参数及/或所述工艺参数的校正值。确定从所述模型获得的估算临界尺寸值与所述测量位点处所获得的所述临界尺寸值之间的残差。从所述预设模型及所述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中选择更新模型。所述选择是基于使所述残差、项的数目及/或所述晶片模型的项的阶加权的准则。
本申请案的另一实施例涉及一种晶片制造组合件。所述晶片制造组合件包含曝光工具组合件。所述曝光工具组合件使涂覆晶片衬底的光致抗蚀剂层曝光于曝光光束,其中所述曝光工具组合件使用位置相依工艺参数来从所述曝光光致抗蚀剂层界定晶片结构。处理器单元与所述曝光工具组合件数据连接。所述处理器单元接收及/或保持用于在所述曝光工具组合件中界定所述晶片结构的位置相依工艺参数。所述处理器单元进一步接收从预定测量位点处的所述曝光光致抗蚀剂层获得的晶片结构的临界尺寸值。所述处理器单元从所述测量位点处的所述临界尺寸值确定预设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的系数。每一进一步模型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所述预设模型及其它模型。所述模型估算随至少两个位置坐标变化的所述临界尺寸值、所述工艺参数及/或所述工艺参数的校正值。所述处理器单元确定从所述模型获得的估算临界尺寸值与所述测量位点处所获得的所述临界尺寸值之间的残差。所述处理器单元从所述预设模型及所述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中选择更新模型,其中所述选择是基于使所述残差、所述模型的项的数目及/或所述模型的项的阶加权的准则。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在阅读以下详细描述及查看附图之后认知额外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包含附图以提供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且附图并入于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曝光方法及晶片制造组合件的实施例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实施例的原理。以下详细描述及权利要求书中描述进一步实施例。
图1是根据实施例的用于监测及/或控制至少一个曝光参数的包含处理器单元的晶片制造组合件的区段的示意性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晶片模型更新过程中的惩罚项的效应的示意图。
图3A及3B示意性说明根据用于说明实施例的效应的实例的更新晶片模型的泽尼克(Zernike)多项式的选择。
图4展示根据实施例的晶片曝光模型更新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详细描述中,参考附图,附图构成本公开的一部分且附图中以说明方式展示其中可实践实施例的特定实施例。应了解,可利用其它实施例,且可在不背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作出结构或逻辑改变。例如,针对实施例所说明或描述的特征可用于其它实施例上或结合其它实施例使用以产生又一实施例。本公开旨在包含此类修改及变动。使用特定语言描述实例,其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图未按比例绘制且仅供说明。如果无另外说明,那么不同图中的对应元件由相同元件符号标示。
术语“具有”、“含有”、“包含”、“包括”及其类似者是开放式的,且术语指示存在所述结构、元件或特征,但不排除额外元件或特征。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冠词“一”及“所述”旨在包含复数及单数。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晶片曝光方法。晶片曝光方法包含获得预定测量位点处的晶片结构的临界尺寸值。
晶片结构可包含形成于晶片衬底上或晶片衬底中的结构。晶片衬底可为包含衬底材料的薄圆盘。衬底材料可包含半导电材料。例如,举例来说,晶片衬底可为半导体晶片、包含一或多个半导电层的玻璃衬底或SOI(绝缘体上硅)晶片。
晶片衬底可包含从晶片衬底的前侧处的主表面延伸到晶片衬底中的沟槽。沟槽可由不同于周围衬底材料的材料填充。替代地或另外,晶片结构可从晶片衬底的前侧处的主表面突出。从主表面突出的结构可包含(例如)柱、条形肋及/或线图案。从主表面突出的结构可包含光致抗蚀剂结构。
每一临界尺寸值定量描述晶片结构中的一者的物理性质或两个晶片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
晶片曝光方法可进一步包含获得已用于形成晶片结构的曝光工艺的位置相依工艺参数。曝光工艺可使用曝光工具组合件。曝光工具组合件可使用曝光光束将光罩图案投影到涂覆晶片衬底的主表面的光致抗蚀剂层中。工艺参数包含会影响临界尺寸值的曝光工艺的此类参数。工艺参数可包含可随主表面上的曝光光束的位置变化来控制的曝光工艺的此类参数。
可从预定测量位点处所获得的临界尺寸值确定预设模型的系数。预设模型可为已用于确定先前曝光的曝光参数的模型。另外,可确定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的系数,其中每一进一步模型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预设模型且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其它进一步模型。
每一模型可以封闭数学形式估算跨主表面的临界尺寸值的分布。当前模型接收从测量位点处的测量获得的输入信息。模型从输入信息导出描述跨整个主表面的临界尺寸值的分布的输出信息。输入信息可包含测量临界尺寸值及/或从测量临界尺寸值导出的工艺参数。输出信息可包含随位置变化的估计临界尺寸值、更新工艺参数及/或工艺参数校正值。输出信息可被显示、传输到较高阶工艺监测及/或管理系统及/或可用于控制跨下一晶片衬底的整个主表面的曝光工艺或当前晶片衬底的再加工。
可以明确界定衬底主表面的每一点的位置坐标描述位置。举例来说,位置坐标可为线性坐标(例如正交线性坐标(x,y坐标系))或极坐标
Figure BDA0003676071330000031
位置坐标可描述曝光场的位置(针对场间校正)及/或每一曝光场内的位置(针对场内校正)。
每一模型由项的和表示。每一(模型)项包含至少一个位置坐标及系数。例如,每一项可为系数与至少一个位置坐标的代数函数的乘积。
可通过使用拟合算法来获得每一模型的系数。拟合算法搜索使由相应模型输出的临界尺寸值(“模型CD”)与实际临界尺寸值(“实际CD”)之间的偏差最小化的系数。实际CD是从当前晶片衬底上的预定测量位点处的晶片结构直接获得的CD。模型CD是相应模型针对预定测量位点输出的CD。拟合算法可包含最小平方法(LSM)。
接着,单独针对每一相关模型,确定模型的输出与从晶片结构获得的实际CD值之间的残差。换句话说,单独针对每一相关模型,确定模型CD与实际CD之间的剩余差。
接着,从预设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中选择更新模型。选择可基于使残差的量值与相应模型的项的数目及/或模型的项的阶加权的准则。总残差通常随模型的复杂性增加(例如随模型项的数目)而减小。但仅对整个模型具有高影响的项(例如相对较重加权项)通常表示晶片衬底的生产线的物理效应,而低加权项仅或主要反映噪声效应。通过将项的数目视作惩罚项,模型的项的数目可受限于表示生产线的显著物理效应且也可对下一曝光具有系统效应的项。另一方面,无法指派给实体背景的模型项对改进曝光工艺几乎无贡献且甚至会对模型的效率具有直接效应。
使用更新模型而非预定义模型控制曝光工艺可更有效,因为更新模型与生产线的当前主要物理效应更好地匹配。新模型项及/或跳过模型项可指示晶片衬底的生产线中的工艺的显著改变。
根据实施例,可输出描述更新模型的项的信息。例如,可向人类操作者或较高阶工艺监测及/或管理系统显示模型项的任何改变。模型的项的任何跳过及项的任何插入可指示总体工艺特征的一些显著改变。因此,关于消除模型项及/或新引入模型项的信息可用于工艺控制。
根据实施例,可基于更新模型更新用于下一曝光工艺中的位置相依工艺参数。以此方式,从当前晶片衬底的预定测量位点取得的信息可实时用于改进下一曝光工艺。曝光工艺可立即适应工艺特征的改变。
通过使用在线信息稳定更新模型,曝光工艺可在其首次出现之后且在无介入(例如无操作者介入)的情况下依循在先前经处理晶片衬底中未检测到的工艺偏差。
根据实施例,更新模型的选择可基于使模型项的数目与残差的总量加权的权衡。例如,可界定组合第一项及第二项的辅助函数。第一项表示随模型项的数目变化的模型质量。第一项可随模型项的数目增加而稳定减小。第二项可随模型项的数目增大。第二项可稳定增大,例如单调增大。可相加地或相乘地组合项。
根据实施例,更新模型的选择可基于BIC(贝氏信息准则)或AIC(赤池信息准则)中的至少一者。BIC可界定为等式(1),且AIC可界定为等式(2)。
等式(1):BIC=k·ln(n)-2·ln(^L)
等式(2):AIC=2k-2·ln(^L)
在等式(1)及(2)中,n给出测量位点的数目,k给出项的数目,且^L指示似然函数的最大值,其可与总残差成反比增大。
根据实施例,模型可包含泽尼克多项式及/或勒让德(Legendre)多项式中的至少一者。泽尼克多项式是指旋转坐标系。归因于大多数晶片衬底的形状及工艺的性质,许多工艺偏差导致可用泽尼克多项式较好描述的误差。
例如,模型可包含(例如)用于场间校正的具有极坐标的多项式项。场间校正可减小衬底级偏差,例如基于沉积效应、晶片弯曲及其它的效应。例如,模型可包含泽尼克多项式。另外或替代地,模型可包含(例如)用于场内校正的具有直角坐标的多项式项。场内校正可减小光罩效应及/或设计特定效应。例如,模型可包含勒让德多项式。
根据实施例,进一步模型中的至少一者可包含高达最高阶的特定类型的所有多项式。例如,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可包含高达最高阶的所有泽尼克多项式。最高阶可在从3到10的范围内。最高阶可为其中BIC或AIC具有最小值的阶。
根据实施例,可针对更新模型的每一系数确定质量指数。质量指数可给出关于系数与取样点处所获得的临界尺寸值的变动的相依度的信息。
可从所有预定测量位点或仅从一些预定测量位点导出质量指数。例如,可仅从对系数贡献显著的预定测量位点导出质量指数。当临界尺寸值中的每一者的略微变动对系数的值仅具有低影响时及/或当系数的值与临界尺寸值相比对单个离群值稳健时,质量指数可较高。
质量指数可传输到较高阶工艺监测及/或管理系统或可向人类操作者显示。另外或替代地,更新模型的项的选择可考虑模型项的质量指数。例如,更新模型的项的选择可包含跳过其系数具有低于预设临限值的质量指数的项。
例如,可基于例如自助法的统计学方法计算质量指数。例如,每一系数的计算可在具有从取样点所获得的临界尺寸值的不同权重的不同运行中重复多次。例如,在每一重复中,取样点中的至少另一者可完全被忽略系数计算及/或至少另一取样点可由因子2加权。相关系数的不同运行中的结果之间的差越小,指派给系数的质量指数可越高。
根据实施例,选择可基于使残差的分布加权的准则。例如,选择可基于正态性测试。正态性测试包含确定相应模型的残差的分布与正态分布之间的一致度。例如,更新模型可为导致残差分布与正态分布之间的最佳拟合的模型。可从正态分布与相应模型的残差的分布之间的最小均方差导出一致度。
根据针对重叠误差分析及/或重叠校正的实施例,临界尺寸值可包含重叠差异值。重叠误差发生于形成于晶片衬底的不同层中的结构之间。
重叠差异值描述形成于第一水平层中的第一晶片结构与形成于第二水平层中的第二晶片结构之间的重叠误差的种类及程度。重叠误差可为位置相依的且可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第一晶片结构与第二晶片结构之间的线性偏移、第二晶片结构相对于第一晶片结构的放大或大小减小及第二晶片结构相对于第一晶片结构的旋转。第二水平层可直接邻接第一水平层。替代地,第三水平层可形成于第一水平层与第二水平层之间。
重叠差异值从其获得的测量位点可为具有第一水平层中的第一使用结构及第二水平层中的第二使用结构的晶片衬底前侧处的任何区域。替代地,测量位点可为具有形成于第一水平层及第二水平层的第一者中的使用结构且具有第一水平层及第二水平层的第二者中的重叠标记的区域。根据另一替代,可从包含离散重叠标记的区域获得重叠差异值。离散重叠标记专门或至少主要用于确定重叠误差。
离散重叠标记可包含(例如)并行线及/或框形标记的组。例如,重叠标记可包含第一水平层中的第一框及第二水平层中的第二框。两个框可具有不同大小。每一框可包含沿矩形(例如正方形)的边布置的四个线形条。
针对重叠分析及/或重叠校正,可控工艺参数可包含位置偏移。位置偏移可包含线性偏移,例如x偏移及y偏移。x偏移可包含关于晶片衬底从参考位置沿第一水平轴(x轴)的横向位移的信息。y偏移可包含关于晶片衬底从参考位置沿第二水平轴(y轴)的位移的信息。第二水平方向可正交于第一水平方向延伸。
进一步针对重叠分析及/或重叠校正,每一模型可包含晶片重叠模型。晶片重叠模型估算随衬底主表面的位置坐标变化的重叠差异值、位置偏移及/或位置偏移校正值。
在反映晶片曝光方法应用于重叠分析及/或重叠校正的项中,每一晶片重叠模型以封闭数学形式估算跨衬底主表面的总重叠误差。每一重叠模型由项的和表示。每一(模型)项包含至少一个位置坐标及系数。例如,每一项可为系数与至少一个位置坐标的函数的乘积。
当前重叠模型接收从重叠标记处的测量获得的输入信息。重叠模型从输入信息导出描述跨整个衬底主表面的位置相依重叠误差的输出信息。输入信息可包含重叠标记处的测量重叠误差。输出信息可包含随位置坐标变化的估计位置相依重叠误差、更新位置偏移及/或位置偏移校正值。
根据实施例,重叠模型可包含等式(3)及(4)中所表示的项。
等式(3):Δx=Γ1·x+R1·x·y+WM1·y
等式(4):Δy=Γ2·y+R2·x·y+WM2·x
每一重叠模型的系数Γ1、Γ2、R1、R1、WM1、WM2可从拟合算法获得。拟合算法搜索使模型化重叠误差与重叠标记处的实际重叠误差之间的偏差最小化的系数值。实际重叠误差是从当前晶片衬底的(若干)重叠标记直接获得的重叠误差。模型重叠误差是重叠模型针对重叠标记的位置输出的重叠误差。拟合算法可包含最小平方法。
接着,单独针对每一相关重叠模型,确定重叠模型的输出与重叠标记处所获得的重叠误差之间的残差。换句话说,单独针对每一相关重叠模型,确定模型重叠误差与实际重叠误差之间的剩余差。
接着,从预设重叠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重叠模型中选择更新重叠模型。选择可基于使残差的量值及/或分布与项的数目及/或晶片重叠模型的项的最高阶加权的准则。
输出信息可被显示、传输到较高阶工艺监测及/或管理系统及/或可用于再加工。例如,第二晶片结构可为光致抗蚀剂结构。可移除光致抗蚀剂结构且可在可使用更新重叠模型的输出信息的进一步曝光工艺中图案化沉积进一步光敏层。根据实施例,可基于更新重叠模型更新用于晶片衬底的曝光中的位置相依位置偏移。
根据针对曝光分析及/或曝光校正的实施例,临界尺寸值可包含定量描述实体晶片结构的至少一个物理性质的临界尺寸(下文中的CD)。例如,CD可包含圆形光致抗蚀剂特征的直径、非圆形光致抗蚀剂特征的短轴的长度、非圆形光致抗蚀剂特征的长轴的长度、条形光致抗蚀剂特征的线宽、两个光致抗蚀剂特征之间或相同平面内的两个衬底特征之间的空间的宽度、光致抗蚀剂特征的侧壁角、光致抗蚀剂特征的表面积或光致抗蚀剂特征的线边缘粗糙度。
从其获得临界尺寸的测量位点可为取样点。取样点可在曝光场内,可在曝光场外部(例如在晶片边缘区域中)、在芯片区域内及/或在芯片区域外部(例如在晶片衬底的锯口区域中)。可在取样计划中界定取样点的数目及位置。取样计划可为静态的或可为动态的。在动态取样计划中,一或多个取样点的位置可改变及/或取样点的数目可随时间改变。
同样针对曝光分析及/或曝光校正,可控工艺参数可包含用于形成晶片结构的工艺中的曝光工艺的位置相依曝光参数。曝光参数影响临界尺寸。曝光参数可包含绝对聚焦值、散焦值、聚焦校正值、剂量值、剂量校正值及/或可从其明确导出曝光方法的输入参数(例如曝光工具组合件的输入参数)的任何其它参数或参数组。曝光参数可包含单个参数(例如曝光剂量或聚焦值)或可包含曝光剂量及聚焦值的组合。
用于界定实体晶片结构的曝光工艺中的曝光参数可为先前确定曝光参数或可从管理曝光参数的实例接收。管理曝光参数的实例可为集成于其中发生曝光的曝光工具组合件中或指派给所述曝光工具组合件的处理器单元。替代地或另外,处理器单元可集成于与曝光工具组合件数据连接的服务器设备中或指派给所述服务器设备。
进一步针对曝光分析及/或曝光校正,每一模型可包含晶片曝光模型。晶片曝光模型估算随衬底主表面的位置坐标变化的CD、曝光参数及/或曝光参数校正值。每一晶片曝光模型由项的和表示,如上文所描述。
晶片曝光模型可包含(例如)用于场间校正的具有极坐标的多项式项。场间校正可减小衬底级偏差,例如基于沉积效应、晶片弯曲及其它的效应。场内校正可减小设计特定效应。例如,晶片模型可包含泽尼克多项式。另外或替代地,晶片曝光模型可包含(例如)用于场内校正的具有直角坐标的多项式项。例如,晶片曝光模型可包含勒让德多项式。
当前晶片曝光模型接收从取样点处的测量获得的输入信息。晶片曝光模型从输入信息导出描述跨整个主表面的临界尺寸的分布的输出信息。输入信息可包含测量CD及/或从测量CD导出的曝光参数。输出信息可包含随位置坐标变化的估计CD、更新曝光参数及/或曝光参数校正值。输出信息可被显示、传输到较高阶工艺监测及/或管理系统及/或可用于控制跨下一晶片衬底的整个主表面的曝光工艺。
残差的总量值是模型CD与实际CD之间的剩余偏差的测量。特定来说,残差的总量值可给出相应物理模型的质量的印象。随着物理模型中的项的数目增加,总残差变低。但随着项的数目增加到稳定增加程度,额外项倾向于使晶片曝光模型伴随工艺可忽略噪声。基于不仅考虑残差且还考虑晶片曝光模型的项的数目的准则选择晶片曝光模型可导致更新晶片曝光模型仅高度伴随系统误差,因此为可实际归因于工艺历史的工艺效应的误差。
晶片结构可包含可形成于晶片衬底的主表面上的光致抗蚀剂结构。晶片衬底可为包含衬底材料的薄圆盘。衬底材料可包含半导电材料。例如,举例来说,晶片衬底可为半导体衬底、包含一或多个半导电层的玻璃衬底或SOI(绝缘体上硅)晶片。
光致抗蚀剂结构可包含活化或去活化光活性组分。通过使曝光光致抗蚀剂层显影来获得光致抗蚀剂结构。光致抗蚀剂结构可包含多个横向分离的光致抗蚀剂特征。换句话说,光致抗蚀剂结构可覆盖衬底主表面的一或多个第一部分且可使衬底主表面的一或多个第二部分曝光。
根据实施例,形成光致抗蚀剂结构可包含使形成于衬底主表面上的第一光致抗蚀剂层曝光。曝光使用位置相依曝光参数。
可使曝光第一光敏层显影,其中从曝光第一光敏层获得光致抗蚀剂结构。为此,可相对于未曝光区段选择性移除第一光敏层的曝光区段或可相对于曝光区段选择性移除第一光敏层的曝光区段。
应用基于考虑残差及晶片曝光模型的项的数目两者的准则更新晶片曝光模型的技术促进以高重现保真度制造半导体装置(例如存储器装置、微处理器、逻辑电路、模拟电路、功率半导体装置)且可提高半导体装置(特定来说,具有低于100nm的小横向特征尺寸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艺的良率。
根据实施例,可在第二晶片衬底上使第二光致抗蚀剂层曝光,其中曝光使用从更新晶片曝光模型获得的位置相依曝光参数对。
根据另一实施例,本公开涉及一种晶片制造组合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晶片制造组合件的描述使用参考上述晶片曝光方法所引入的术语及概念。
曝光工具组合件可根据位置相依工艺参数使涂覆衬底的光致抗蚀剂层曝光于曝光光束。接着,曝光工具组合件从曝光光致抗蚀剂层形成光致抗蚀剂结构。例如,曝光工具组合件可包含光刻曝光单元及显影剂单元。在曝光单元中,光罩横向调变曝光光束。经横向调变的曝光光束活化光致抗蚀剂层的曝光位置中的光活性化合物。显影剂单元可选择性移除光致抗蚀剂层的曝光部分或未曝光部分。光致抗蚀剂层的残余形成光致抗蚀剂结构。
光致抗蚀剂结构及/或源自光致抗蚀剂结构的衬底结构形成晶片结构。例如,可通过使用用作蚀刻屏蔽的光致抗蚀剂结构蚀刻晶片衬底来获得衬底结构。
处理器单元可与曝光工具组合件数据连接。例如,处理器单元可接收用于形成光致抗蚀剂结构的曝光工具组合件中的位置相依工艺参数。处理器单元及曝光工具组合件可直接数据连接,其中处理器单元可直接从曝光工具组合件接收位置相依工艺参数。替代地或另外,处理器单元及曝光工具组合件可经由另一数据管理单元(例如服务器)数据连接,其中处理器单元可直接从数据管理单元接收位置相依工艺参数。替代地或另外,处理器单元可存储先前使用的工艺参数且可使用先前已确定的工艺参数。
处理器单元还可接收从测量位点处的光致抗蚀剂结构获得的光致抗蚀剂结构及/或衬底结构的临界尺寸值。
处理器单元可从测量位点处的临界尺寸值确定预设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的系数,其中每一进一步模型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预设晶片模型及其它晶片模型,且其中晶片模型估算随至少两个位置坐标变化的临界尺寸值及/或工艺参数的校正值。处理器单元可单独针对每一相关模型进一步确定模型的输出与从晶片结构获得的临界尺寸值之间的残差。处理器单元可从预设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中选择更新模型,其中选择是基于使残差与项的数目及/或模型的项的阶加权的准则。
临界尺寸值可包含重叠差异值及/或CD,如上文所描述。工艺参数可包含曝光参数及/或位置偏移,如上文所描述。模型可包含晶片曝光模型及/或晶片重叠模型,如上文所描述。
根据实施例,处理器单元可经配置以输出描述更新模型的项的信息。
根据实施例,处理器单元可经配置以基于更新模型更新位置相依工艺参数且将更新位置相依工艺参数输出到曝光工具组合件。
根据实施例,晶片制造组合件可包含获得(例如测量)预定测量位点处的晶片结构的临界尺寸值的计量单元。计量单元可将测量临界尺寸值输出到处理器单元。
图1展示具有曝光工具组合件300的晶片制造组合件900的一部分。曝光工具组合件包含涂覆器单元310、光刻曝光单元320及显影剂单元330。多个经预处理晶片衬底100经连续供应到曝光工具组合件300。举例来说,晶片衬底100可为半导体晶片、其上形成有半导体层或半导体元件的玻璃衬底或SOI(绝缘体上半导体)晶片。涂覆器单元310及显影剂单元330中的每一者可包含应用相同类型的工艺的两个或更多个子单元。
衬底批次(例如晶片批)的晶片衬底100可经受用于形成相同电子电路的相同工艺。例如,衬底批次的晶片衬底100可连续供应到相同类型的不同工艺单元,其中相同类型的工艺单元应用相同类型的工艺。替代地,晶片衬底100可连续供应到相同工艺单元,其中每一工艺单元可包含其中可并行处理一些晶片衬底110的一或多个子单元。
例如,晶片衬底100可供应到涂覆器单元310。涂覆器单元310将光致抗蚀剂层沉积于每一衬底100的主表面上。除光致抗蚀剂层之外,涂覆器单元310还可沉积一或多个辅助层,例如抗反射涂层。例如,涂覆器单元310可包含将光致抗蚀剂材料施配于衬底主表面上且通过旋转晶片衬底100来均匀分布光致抗蚀剂材料的旋涂器单元。光致抗蚀剂材料可含有光活性组分(PCA)、溶剂及树脂。涂覆器单元310可包含用于在涂覆之后蒸发溶剂的至少一部分的加热设施。将经光致抗蚀剂涂覆的晶片衬底100转移到曝光单元320。
在光刻曝光单元320中,曝光光束将目标图案转印到光致抗蚀剂层中,其中曝光光束可在曝光部分中选择性活化或去活化光致抗蚀剂层的光活性组分。曝光光束可为电磁辐射束或粒子束。根据实施例,曝光光束包含具有短于365nm的波长(例如193nm或更小)的光或电磁辐射,其中电磁辐射穿过光罩或在光罩处反射且使光罩图案成像到光致抗蚀剂层中。
在由曝光光束曝光的光致抗蚀剂层的部分中,光活性组分可活化或去活化光活性化合物。例如,曝光光束可影响先前未聚合化合物的聚合或先前已聚合化合物的解聚合。在曝光之后,光致抗蚀剂层含有光罩图案的潜像。
一个晶片衬底100的曝光可包含整个衬底主表面的单次曝光或可包含主表面上的相邻曝光场中的多次曝光。在后一情况中,相同图案可成像到每一曝光场中。每一曝光由例如聚焦及剂量的曝光参数界定,如上文所界定。聚焦及剂量中的至少一者可因相同晶片衬底100上、相同衬底批次的晶片衬底100之间及/或不同衬底批次之间的不同曝光场而不同。将具有曝光光致抗蚀剂层的晶片衬底100转移到显影剂单元330。
光刻曝光单元320可进一步包含衬底载物台。在曝光期间,晶片衬底可固定于具有曝光位置中的曝光场的衬底载物台上。衬底载物台可相对于曝光光束移动,使得曝光光束可沿线性扫描方向(y方向)及/或反平行于扫描方向扫描曝光场。曝光光束可以均匀扫描速度扫描每一曝光场一次或若干次。在完成曝光场的曝光之后,衬底载物台可沿至少一个横向方向移动,其中将另一曝光场放置在曝光位置中。
显影剂单元330使用光致抗蚀剂层的曝光及未曝光部分的不同溶解速率来相对于未曝光部分选择性溶解曝光部分,或反之亦然。显影剂单元330可包含用于蒸发溶剂残余及/或使显影光致抗蚀剂层化学改质的曝光后烘烤的加热室。例如,热处理可硬化显影光致抗蚀剂层或可增强衬底主表面上的显影光致抗蚀剂层的粘附性。显影光致抗蚀剂层形成光致抗蚀剂结构。光致抗蚀剂结构可包含多个横向分离的光致抗蚀剂特征或可包含具有开口的一或多个光致抗蚀剂特征。
计量单元400可确定取样点处的临界光致抗蚀剂特征的临界尺寸,如上文所描述。计量单元400可为曝光工具组合件300的集成部分,或晶片衬底100可转移到远程计量单元400。计量单元400还可确定由光致抗蚀剂结构界定的晶片结构的临界尺寸。例如,计量单元400可确定通过将光致抗蚀剂结构用作蚀刻屏蔽所获得的衬底特征的临界尺寸。取样点是在取样计划中界定的晶片衬底100上的位置。计量单元400可通过(例如)OCD(光学临界尺寸)散射测量、检验由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得的图像及检验由光学显微镜获得的图像来获得关于临界尺寸值的信息。
临界尺寸值可包含上述物理尺寸中的任一者。在下文中,缩写“CD”应被理解为包含所有种类的临界尺寸值且不限于为临界光致抗蚀剂特征的线及空间的宽度或临界光致抗蚀剂特征的面积。
在转移到计量单元400之前,曝光后工艺可使用光致抗蚀剂图案(例如)作为用于形成晶片衬底100中的凹槽及/或沟槽的蚀刻屏蔽、作为植入屏蔽或作为其它修改工艺的屏蔽。在此情况中,计量单元400可测量经后处理衬底而非光致抗蚀剂结构的特征的CD。
处理器单元200可接收从取样点处的显影光致抗蚀剂结构及/或经后处理晶片衬底100获得的测量CD。处理器单元200可包含进阶工艺控制(APC)功能。换句话说,基于从先前在相同曝光工具组合件300或另一曝光工具组合件处经处理的一或多个晶片衬底100获得的CD,处理器单元200可响应于当前CD测量而持续更新至少一个曝光参数。
为此,处理器单元200可使用基于相对较少取样点来内插至少一个曝光参数的场精细及/或场内精细校正值的预设晶片曝光模型。另外,处理器单元200可基于当前衬底的取样点处所获得的当前CD来更新预设晶片曝光模型的系数。
处理器单元200进一步包含上述晶片曝光模型更新功能。每一晶片曝光模型更新可包含两个步骤中的至少一者。第一步骤可确定用于更新晶片模型的多项式的最高阶。第二步骤可鉴于与实际临界尺寸值的偏差来从高达最高阶的所有多项式移除未改进或仅无关紧要地改进更新晶片曝光模型的多项式。
术语“第一步骤”及“第二步骤”不应被理解为指示隐含时序。第二步骤可在第一步骤之后,可与第一步骤交错,或可与第一步骤同时实施,使得第二步骤的结果可与第一步骤同时使用或甚至在第一步骤结束之前使用。
替代地或另外,处理器单元200可接收从至少部分形成于显影光致抗蚀剂结构及/或经后处理晶片衬底100中的重叠标记获得的重叠差异。处理器单元200可包含载物台控制功能。基于从先前在相同曝光工具组合件300或另一曝光工具组合件处经处理的一或多个晶片衬底100获得的重叠信息,处理器单元200可将位置偏移添加到曝光位置。
为此,处理器单元200可使用基于重叠标记处所检测的重叠误差来内插位置偏移的场精细及/或场内精细校正值的预设晶片重叠模型。另外,处理器单元200可基于重叠标记处所获得的当前重叠差异值来更新预设晶片重叠模型的系数。
处理器单元200进一步包含上述晶片重叠模型更新功能。每一晶片重叠模型更新可包含用于晶片曝光更新功能的上述两个步骤中的至少一者。
图2涉及晶片模型更新的第一步骤。线501说明RMSE(均方根误差),且线502说明使用高达不同最高阶的泽尼克多项式的晶片模型的BIC。插图503示意性可视化衬底主表面上的示范性CD分布,其中不同灰度指示不同临界尺寸值。示范性CD分布明显相对于衬底主表面的中心点对称。
针对插图503的示范性CD分布,将描述单向CD变动的一阶的泽尼克多项式不促成晶片模型的任何改进。
二阶泽尼克多项式中的一者描述点对称变动。通过添加二阶的多项式,RMSE及BIC两者可显著下降。插图504示意性可视化由可使用高达二阶的所有泽尼克多项式的晶片模型描述的CD分布。
可在从使用三阶泽尼克多项式的晶片模型转变到使用四阶泽尼克多项式的晶片模型时观察到RMSE及BIC两者的进一步显著下降。插图505示意性可视化由使用高达四阶的所有泽尼克多项式的晶片模型描述的CD分布。插图505展示远大于插图504的与插图503的示范性CD分布的一致性。
使用超过四阶的项可进一步减小RMSE。但上升BIC值反而指示进一步阶仅促成成像噪声。针对此实例,使用高达四阶的泽尼克多项式的晶片模型具有最小BIC值。最小BIC值以高概率指示最适合晶片模型的最高泽尼克阶。换句话说,最小BIC指示高达哪一阶的泽尼克多项式促成成像系统效应及从哪一阶起的泽尼克多项式反而伴随噪声。
第二步骤可包含验证高达确定最高阶的每一多项式的相关性。在图2的实例中,一阶及三阶的多项式明显不显著影响RMSE,且更新晶片模型可在无一阶及三阶的多项式的情况下继续。如果针对曝光于稍后时间点的衬底证明使用一阶或三阶多项式中的一者的晶片模型导致减小RMSE,那么这可指示工艺特征的显著改变。晶片模型可在新检测到的工艺特征首次出现时及时适应新工艺特征。
再次参考图1,处理器单元200可通过接口单元290输出关于更新晶片模型的组成的信息。接口单元290可包含其中可向人类操作者呈现信息的显示器。替代地或另外,接口单元290可包含到较高阶工艺监测及/或管理系统的数据链路。替代地或另外,处理器单元200可使用更新晶片模型来确定下一曝光的更新曝光参数。
图3A及3B可视化可能晶片模型更新。第一晶片模型更新步骤的结果可为超过四阶的项不会改进晶片模型。接着,可验证包含高达四阶的15个泽尼克多项式的所有32768个可能组合的晶片模型的质量。
可基于指示残差总量的第一项(例如RMSE)及指示多项式数目的第二项(例如BIC)确定每一晶片模型的质量。
针对第一衬底,第二晶片模型更新步骤的结果可为包含高达二阶的所有泽尼克多项式及四阶的点对称泽尼克多项式的晶片模型实现最佳拟合晶片模型。
在图3A中,针对第一衬底所确定的最优晶片模型的泽尼克多项式由虚线圆标记。
针对在相同曝光工具处稍后处理的第二衬底,第二晶片模型更新步骤的结果可为包含三阶泽尼克多项式中的一者而非二阶泽尼克多项式中的一者的晶片模型可实现比第一衬底的最优晶片模型更好的晶片模型。
在图3B中,第二衬底的最佳拟合晶片模型的泽尼克多项式由虚线圆标记。
多项式级上的晶片模型的更改可指示工艺特征的特性改变。此改变可用信号通知到较高阶工艺监测及/或管理系统或人类操作者。另外,更新晶片模型可用于曝光工具对经改变工艺特征的及时响应。
替代地,“更新”晶片模型仅用于传信工艺特征的改变,而使用高达确定最高阶的所有泽尼克多项式的晶片模型可用于更新曝光参数。
替代地或除第二晶片模型更新步骤之外,晶片模型更新还可包含第三晶片模型更新步骤。第三晶片模型更新步骤可将质量指数视作用于选择更新晶片模型的多项式的稳定性准则。质量指数可基于几何考虑及/或可基于统计学考虑。
图4展示说明使用晶片曝光模型更新700的实施例的流程图。在步骤702中,可选择默认晶片模型作为当前晶片模型。选择可基于经验知识。
步骤710基于从预定测量位点(例如在取样计划中界定的取样点)处的计量工具获得的标记精细测量数据705来确定当前晶片曝光模型的模型系数795。可将模型系数795传输到APC系统。
如果启用晶片曝光模型更新,那么晶片曝光模型更新700可在步骤710中使用更新晶片曝光模型替换默认晶片曝光模型,前提条件是更新晶片曝光模型满足特定要求。
为此,晶片曝光模型更新可在步骤720中使用预设默认晶片曝光模型初始化更新晶片曝光模型。
步骤730产生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更新晶片曝光模型及所有先前经检查晶片曝光模型的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
步骤740检查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及更新晶片曝光模型的哪一者提供更好系数选择,例如更好的BIC值。例如,如果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的BIC值不低于更新晶片曝光模型的BIC值,那么预期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表现不如预设晶片曝光模型,且晶片曝光模型更新进行到步骤780。否则,晶片曝光模型更新进行到步骤750。
步骤750检查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是否将表现足够稳定且满足稳定性准则。例如,如果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未通过上述自助法测试,那么预期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表现不够稳定,且晶片曝光模型更新进行到步骤780。否则,晶片曝光模型更新进行到步骤760。
步骤760检查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是否通过正态性测试。例如,如果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未通过上述正态性测试,那么预期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未覆盖所有显著工艺特征,且晶片曝光模型更新进行到步骤780。否则,晶片曝光模型更新进行到步骤770。
在步骤770中,将被认为表现足够稳定且好于先前更新晶片曝光模型的当前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界定为新更新晶片曝光模型。接着,晶片曝光模型更新进行到步骤780。
步骤780检查是否存在之前未检查的另一可能晶片曝光模型。如果存在,那么晶片曝光模型更新返回到步骤730。否则,晶片曝光模型更新进行到步骤790。
步骤790使用最近更新晶片曝光模型替换用于步骤710中的默认晶片曝光模型。
为了说明,已相对于监测工艺特征的方法及用于使曝光方法适应工艺特征的改变的方法来描述各种方案。可结合监测曝光工具组合件中的衬底的对准的方法及监测相同衬底上的连续曝光的重叠的方法来实施类似技术。在下文中,先前界定术语以与上文相同的意义使用。
根据实施例,一种对准方法可包含:
测量形成于衬底上及/或衬底中的对准标记的几何值;
从所述几何值确定预设对准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对准模型的系数,其中每一进一步对准模型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所述预设对准模型及其它模型,且其中所述对准模型估算与至少两个位置坐标相依的所述几何值及/或所述几何值的校正值;
确定所述对准模型的输出与所述几何值之间的残差;及
从所述预设对准模型及所述至少一个进一步对准模型中选择更新对准模型,其中所述选择是基于考虑所述残差及所述对准模型的项的数目的准则。
对准标记可包含一或多个空间分离的衬底特征,例如不同于周围材料的材料的凹槽或结构。衬底上的对准标记通常用于使衬底与曝光单元的光罩对准。
在将衬底定位在曝光工具的载物台上之后及(如果适用)在自动预对准之后及在曝光之前,可(例如)由集成于曝光工具中的计量单元获得一或多个对准标记的几何值。几何值可描述曝光工具中的衬底未对准,例如衬底上的光罩的(若干)对准标记的突起与衬底上的(若干)对准标记之间的未对准。
可从所获得的几何值确定预设对准模型的系数。预设对准模型可包含已用于确定先前曝光的载物台参数的对准模型。载物台参数可包含x偏移值及y偏移值。x偏移值及y偏移值可描述载物台从正常位置的位移。另外,可确定至少一个进一步对准模型的系数,其中每一进一步对准模型可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预设对准模型且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其它进一步对准模型。
每一对准模型以封闭数学形式估算跨衬底主表面的几何值(“未对准”)。对准模型接收从对准标记处的测量获得的输入信息。对准模型从输入信息导出描述跨整个衬底主表面的未对准的输出信息。输入信息可包含对准标记处的测量未对准。输出信息可包含随位置变化的估计位置相依未对准、更新位置相依x/y偏移值及/或位置相依x/y偏移校正值。输出信息可被显示、传输到较高阶工艺监测及/或管理系统及/或可用于改进当前衬底的对准,其中可响应于位置相依x/y偏移值来微调载物台的位置。
可以明确界定衬底主表面的每一点的位置坐标描述位置。位置坐标可为正交线性坐标(x,y坐标系)或极坐标
Figure BDA0003676071330000161
每一对准模型由项的和表示。每一(模型)项包含至少一个位置坐标及系数。例如,每一项可为系数与至少一个位置坐标的函数的乘积。
根据实施例,对准模型可包含等式(3)及(4)中所表示的项。
等式(5):Δx=Γ3·x+R3·x·y+WM3·y
等式(6):Δy=Γ4·y+R4·x·y+WM4·x
每一对准模型的系数可从拟合算法获得。拟合算法搜索使模型化未对准与对准标记处的实际未对准之间的偏差最小化的系数。实际未对准是从当前衬底的(若干)对准标记直接获得的未对准。模型未对准是对准模型针对对准标记的位置输出的未对准。拟合算法可包含最小平方法。
接着,单独针对每一相关对准模型,确定对准模型的输出与对准标记处所获得的未对准之间的残差。换句话说,单独针对每一相关对准模型,确定模型未对准与实际未对准之间的剩余差。
接着,从预设对准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对准模型中选择更新对准模型。选择是基于使残差的量值及/或分布与对准模型的项的数目加权的准则,如上文针对晶片模型所描述。
根据实施例,可输出描述更新对准模型的项的信息。例如,可向人类操作者或较高阶工艺监测及/或管理系统显示对准模型项的任何改变。对准模型的项的任何跳过及项的任何插入可指示衬底历史或曝光工具性能的一些显著改变。因此,关于消除对准模型项及/或新引入对准模型项的信息可用于工艺控制。
根据实施例,可基于更新对准模型更新用于衬底的曝光中的位置相依x/y偏移值。
根据实施例,一种曝光方法可包含:
获得来自取样点处的晶片结构的临界尺寸及用于界定所述晶片结构的曝光工艺中的位置相依曝光参数;
从所述取样点处的所述临界尺寸确定预设晶片曝光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的系数,其中每一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所述预设晶片曝光模型及其它晶片曝光模型,且其中所述晶片曝光模型估算随至少两个位置坐标变化的所述临界尺寸、曝光参数及/或曝光参数校正值;
确定从所述晶片曝光模型获得的估算临界尺寸与所述取样点处所获得的所述临界尺寸之间的残差;及
从所述预设晶片曝光模型及所述至少一个进一步晶片曝光模型中选择更新晶片曝光模型,其中所述选择是基于使所述残差、所述晶片曝光模型的项的数目及/或所述晶片曝光模型的项的阶加权的准则。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重叠计量方法可包含:
根据实施例,一种重叠分析及校正方法可包含:
从测量位点处的晶片衬底获得重叠差异值;
获得用于影响所述重叠差异值的曝光工艺中的位置相依位置偏移;
从所述测量位点处的所述重叠差异值确定预设晶片重叠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晶片重叠模型的系数,其中每一进一步晶片重叠模型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所述预设晶片重叠模型及其它晶片重叠模型,且其中所述晶片重叠模型估算随至少两个位置坐标变化的所述重叠差异值、位置偏移及/或位置偏移校正值;
确定从所述晶片重叠模型获得的估算重叠差异值与所述测量位点处所获得的所述重叠差异值之间的残差;及
从所述预设晶片重叠模型及所述至少一个进一步晶片重叠模型中选择更新晶片重叠模型,其中所述选择是基于使所述残差、所述晶片重叠模型的项的数目及/或所述晶片重叠模型的项的阶加权的准则。
测量位点可包含重叠标记。重叠差异值可从重叠获得。晶片重叠模型可包含等式(3)及(4)中所给出的项。

Claims (20)

1.一种晶片曝光方法,其包括:
从预定测量位点处的晶片结构获得临界尺寸值;
获得用于形成所述晶片结构的曝光工艺的位置相依工艺参数;
从所述测量位点处的所述临界尺寸值确定预设模型的系数及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的系数,其中每一进一步模型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所述预设模型及其它模型,且其中每一模型估算随两个位置坐标变化的所述临界尺寸值、所述工艺参数及/或所述工艺参数的校正值;
确定从所述模型获得的估算临界尺寸值与所述测量位点处所获得的所述临界尺寸值之间的残差;及
从所述预设模型及所述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中选择更新模型,其中所述选择是基于使所述残差、所述模型的项的数目及/或所述模型的项的阶加权的准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输出描述所述更新模型的所述项的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基于所述更新模型更新所述位置相依工艺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中
所述更新模型的所述选择是基于使所述模型的项的数目与所述残差的总量加权的权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中
所述更新模型的所述选择是基于贝氏(Bayesian)信息准则及赤池(Akaike)信息准则中的至少一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中
所述模型包含泽尼克(Zernike)多项式及勒让德(Legendre)多项式中的至少一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包含高达最高阶的所有泽尼克多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确定所述更新模型的每一系数的质量指数,其中所述质量指数给出关于所述系数与所述临界尺寸值的变动的相依度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方法,其中
所述选择是基于使所述残差的分布加权的准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中
所述临界尺寸值包括重叠差异值,
用于所述曝光工艺中的所述工艺参数包括位置偏移,且
每一模型包括估算随所述位置坐标变化的所述重叠差异值、所述位置偏移及/或所述位置偏移的校正值的晶片重叠模型。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中
所述临界尺寸值包括所述晶片结构的临界尺寸,
用于所述曝光工艺中的所述工艺参数包括曝光参数,且
每一模型包括估算随所述位置坐标变化的所述临界尺寸、所述曝光参数及/或所述曝光参数的校正值的晶片曝光模型。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中
所述晶片结构包括光致抗蚀剂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使形成于第一晶片衬底(100)上的第一光致抗蚀剂层曝光,其中所述曝光使用所述位置相依曝光参数;及
使所述曝光第一光致抗蚀剂层显影,其中从所述曝光光致抗蚀剂层获得图案化光致抗蚀剂结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晶片曝光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使形成于第二晶片衬底(100)上的第二光致抗蚀剂层曝光,其中所述曝光使用从更新晶片曝光模型获得的位置相依曝光参数。
15.一种晶片制造组合件,其包括:
曝光工具组合件(300),其经配置以使用位置相依工艺参数使涂覆晶片衬底(100)的光致抗蚀剂层曝光于曝光光束且基于所述曝光光致抗蚀剂层界定晶片结构;
处理器单元(200),其与所述曝光工具组合件(300)数据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单元(200)经配置以:
接收及/或保持用于界定所述晶片结构的所述曝光工具组合件(300)中的位置相依工艺参数;
接收预定测量位点处的所述晶片结构的临界尺寸值;
从所述预定测量位点处的所述临界尺寸值确定预设模型及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的系数,其中每一进一步模型在至少一项上不同于所述预设模型及其它模型,且其中所述模型估算随至少两个位置坐标变化的所述临界尺寸值、所述工艺参数及/或所述工艺参数的校正值;
确定从所述模型获得的估算临界尺寸值与所述测量位点(111)处所获得的所述临界尺寸值之间的残差;及
从所述预设模型及所述至少一个进一步模型中选择更新模型,其中所述选择是基于使所述残差、所述模型的项的数目及/或所述模型的项的阶加权的准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晶片制造组合件,其中
所述处理器单元(200)经进一步配置以输出描述所述更新模型的所述项的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晶片制造组合件,其中
所述处理器单元(200)经进一步配置以基于所述更新模型更新所述位置相依工艺参数且将所述更新位置相依工艺参数输出到所述曝光工具组合件(300)。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晶片制造组合件,其进一步包括
计量单元(400),其经配置以获得所述测量位点处的所述晶片结构的所述临界尺寸值且将所述测量临界尺寸值输出到所述处理器单元(200)。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晶片制造组合件,其中
所述临界尺寸值包括重叠差异值,
用于所述曝光工艺中的所述校正参数包括位置偏移,且
每一模型包括估算随所述位置坐标变化的所述重叠差异值、所述位置偏移及/或所述位置偏移的校正值的晶片重叠模型。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晶片制造组合件,其中
所述临界尺寸值包括所述晶片结构的临界尺寸值,
用于所述曝光工艺中的所述校正参数包括曝光参数,且
每一模型包括估算随所述位置坐标变化的所述临界尺寸值、所述曝光参数及/或所述曝光参数的校正值的晶片曝光模型。
CN202080084015.4A 2019-12-21 2020-12-08 使用晶片模型的晶片曝光方法及晶片制造组合件 Pending CN11474681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962952220P 2019-12-21 2019-12-21
US62/952,220 2019-12-21
US16/795,095 2020-02-19
US16/795,095 US11092901B2 (en) 2019-12-21 2020-02-19 Wafer exposure method using wafer models and wafer fabrication assembly
PCT/US2020/063849 WO2021126605A1 (en) 2019-12-21 2020-12-08 Wafer exposure method using wafer models and wafer fabrication assembly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6811A true CN114746811A (zh) 2022-07-12

Family

ID=76438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4015.4A Pending CN114746811A (zh) 2019-12-21 2020-12-08 使用晶片模型的晶片曝光方法及晶片制造组合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92901B2 (zh)
JP (1) JP2023507780A (zh)
KR (1) KR102666268B1 (zh)
CN (1) CN114746811A (zh)
WO (1) WO20211266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81922B2 (en) * 2020-04-07 2022-10-25 Kla Corporation Online navigational drift correction for metrology measurements
CN113221391B (zh) * 2021-07-08 2021-09-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九研究所 用bic准则分析环行器性能指导物料尺寸参数筛选的方法
US20230341841A1 (en) * 2022-04-24 2023-10-26 Applied Materials, Inc. Bayesian decomposition for mismatched performances i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78360B1 (en) 1998-02-05 2001-01-23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optimum exposure threshold for a given photolithographic model
US20040267397A1 (en) 2003-06-27 2004-12-30 Srinivas Doddi Optical metrology of structures formed on semiconductor wafer using machine learning systems
JP4675249B2 (ja) * 2006-02-07 2011-04-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位置依存変動量計算方法並びに回路解析方法
US8626328B2 (en) * 2011-01-24 2014-0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screte sampling based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
US10008422B2 (en) * 2015-08-17 2018-06-26 Qoniac Gmbh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usability of an exposed and developed semiconductor wafer
US9875534B2 (en) * 2015-09-04 2018-01-23 Kla-Tencor Corporation Techniques and systems for model-based critical dimension measurements
US10234401B2 (en) * 2016-02-22 2019-03-19 Qoniac Gmbh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by using sampling plans
CN108713166B (zh) 2016-03-11 2021-03-09 Asml荷兰有限公司 计算用于控制制造工艺的校正的方法、计量设备、器件制造方法和建模方法
KR20180031899A (ko) 2016-09-20 2018-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레티클 패턴들의 임계치수 보정 방법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레티클 제조 방법
EP3879345B1 (en) 2016-10-21 2023-08-09 ASML Netherlands B.V. Methods of determining corrections for a patterning process
EP3553602A1 (en) 2018-04-09 2019-10-16 ASML Netherlands B.V. Model based reconstruction of semiconductor structu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25116A (zh) 2021-07-01
KR102666268B1 (ko) 2024-05-14
KR20220119079A (ko) 2022-08-26
US11092901B2 (en) 2021-08-17
JP2023507780A (ja) 2023-02-27
US20210191272A1 (en) 2021-06-24
WO2021126605A1 (en) 2021-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6305B2 (en) Determining a correction to a process
CN114746811A (zh) 使用晶片模型的晶片曝光方法及晶片制造组合件
CN110100207B (zh) 确定特征的位置的方法
TW201709277A (zh) 微影設備及方法
US1136639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ation of lithography overlay
KR100589553B1 (ko) 레티클 측정치를 이용한 포토리소그래피 임계 치수 제어
US10739685B2 (en) Process control method for lithographically processed semiconductor devices
CN114207527B (zh) 用于控制半导体制造过程的方法
TWI842959B (zh) 使用晶圓模型及晶圓製造組件之晶圓曝光方法
JP7329386B2 (ja) リソグラフィ処理される半導体デバイスのためのプロセス制御方法
TWI811952B (zh) 度量衡方法及設備
TWI781335B (zh) 先進工藝控制方法及晶片製造元件
US20220365450A1 (en) Non-correctable error in metrology
KR20210018694A (ko) 리소그래피로 처리된 반도체 장치에 대한 프로세스 제어 방법
TW202403458A (zh) 用於將一基板區域量測資料模型化之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CN112346296A (zh) 用于经光刻加工的半导体器件的工艺控制方法
CN118140179A (zh) 确定性能参数分布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