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46056A - 具有可再紧固侧接缝的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再紧固侧接缝的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46056A
CN114746056A CN201980102622.6A CN201980102622A CN114746056A CN 114746056 A CN114746056 A CN 114746056A CN 201980102622 A CN201980102622 A CN 201980102622A CN 114746056 A CN114746056 A CN 114746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omeric
side panel
web
panel materials
absorbent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26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46056B (zh
Inventor
J·J·西娜
D·M·布雅尔斯基
J·D·阿蒙森
D·J·格拉斯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Original Assignee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filed Critical Kimberly Clark Worldwid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746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60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460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460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6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in the form of pants or brie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6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in the form of pants or briefs
    • A61F13/4963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in the form of pants or briefs characterized by the sea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6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 A61F13/5622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pers or the like
    • A61F13/565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pers or the like pants type diap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4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F13/49Absorbent articl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worn around the waist, e.g. diapers
    • A61F13/49007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 A61F13/49009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with elastic means
    • A61F13/4902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with elastic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astic material
    • A61F2013/49022Form-fitting, self-adjusting disposable diapers with elastic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astic material being elastomeric shee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吸收制品和制造吸收制品的方法。一种用于形成多个吸收制品的方法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推进第一网,将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一侧边缘和第二侧边缘并形成第一底片宽度,将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一侧边缘和所述第二侧边缘并形成第二底片宽度,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介于约1.5与约3.0之间。

Description

具有可再紧固侧接缝的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吸收制品。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具有可再紧固的接缝的吸收制品。
背景技术
衣物诸如一次性吸收制品具有许多应用,包括尿布、训练裤、女性护理产品和成人失禁产品。典型的一次性吸收制品形成为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液体可渗透的身体侧衬里和液体不可渗透的外覆层之间的吸收结构。这些部件可以与其他材料和特征结构(诸如弹性材料和容纳结构)组合,以形成特别适合于其预期目的的产品。
预紧固和可再紧固的吸收制品可以像常规尿布一样或像常规训练裤一样穿上和/或取下。对于用作训练裤,例如,有时像尿布一样穿上产品将是有用的。例如,在希望不脱下儿童鞋子时,像尿布一样穿上吸收制品可能更方便。因为难以知道何时需要以特定模式穿上吸收制品,所以吸收制品适于用作尿布或用作裤子是有利的。保持这两种类型的吸收制品可用是优选的。可以像尿布或裤子一样穿上的吸收制品允许容易地检查吸收制品的内部,而无需拉下产品。
提供一次性吸收制品,特别是预紧固和可再紧固的吸收制品,提出了许多与确保制品合适地贴合在穿戴者身上有关的挑战。作为一个实例,此类产品包含需要适当对准和接合的可再紧固的紧固件。此类吸收制品的许多预紧固和可再紧固缝通常已置于吸收制品中,使得它们相对居中于吸收制品的穿戴者的侧面。这些可再紧固的紧固件的位置在确定预紧固和可再紧固的吸收制品的贴合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述紧固件在此类制品中限定可再紧固的接缝。继续需要提供更贴合的预紧固和可再紧固的吸收制品以及用于制造此类制品的制造技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吸收制品。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具有可再紧固的接缝的吸收制品。
在第一实施方案中,一种用于形成多个吸收制品的方法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推进包含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第一网,将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一底片宽度,将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二底片宽度,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可以介于约1.5与约3.0之间。
在第二实施方案中,一种用于形成多个吸收制品的方法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推进包含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第一网,将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一底片宽度,将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二底片宽度,将外覆层附接到所述第一网,其中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外覆层与所述第一网之间,将前弹性体腰带材料附接到所述外覆层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且具有前腰带材料宽度,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可以大于约1.5。
在第三实施方案中,一种用于形成多个吸收制品的方法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推进包含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第一网,将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一底片宽度,将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二底片宽度,将外覆层附接到所述第一网,其中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外覆层与所述第一网之间,将前弹性体腰带材料附接到所述外覆层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且具有前腰带材料宽度,将第一机械紧固部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将第二机械紧固部件附接到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其中所述第一机械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机械紧固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重叠,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可以大于约1.5。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吸收制品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制品处于穿戴构型;
图2是图1的吸收制品在松开、展开和平放状态下的俯视平面图,示出了身体侧衬里,并且部分被切除以显示下面的特征;
图3是图1的吸收制品的仰视平面图,示出了外覆层;
图4是图3的吸收制品的一部分的特写视图,示出了示例性前侧裁片;
图4A是图3的吸收制品的一部分的特写视图,示出了替代的前侧裁片;
图5是图3的吸收制品的一部分的特写视图,示出了后侧裁片;
图6是沿直线6-6观察的图2的吸收制品的剖视图;
图7A至图7C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用于制造吸收制品的示例性方法的示意性平面图;并且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方面设置在圆柱体上的吸收制品的俯视平面图,示出了紧固部件的定位。
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重复使用附图标记旨在表示本公开的相同或类似的特征或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的公开内容大体上涉及预紧固的吸收制品和制造此类吸收制品的方法,该吸收制品可由吸收制品的穿戴者再紧固。本文的公开内容大体上涉及对穿戴者具有改善的贴合性和舒适度的预紧固、可再紧固的制品。
定义:
术语“吸收制品”在本文中是指这样的制品:其可以紧贴或靠近穿戴者的身体(即,与身体邻接)放置,以吸收和包含从身体排放的各种液态、固态和半固态流出物。如本文所描述的此类吸收制品旨在过了有限使用期后被舍弃,而非被洗涤或以其他方式恢复以进行重复使用。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本公开适用于各种一次性吸收制品,包括但不限于尿布、尿裤、训练裤、较大儿童裤、泳裤、女性卫生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月经垫或月经裤)、失禁用产品、医疗服装、手术垫和绷带、其他个人护理或保健服装等。
术语“粘合”或“联接”在本文中是指两个元件的接合、粘附、连接、附接等。当它们彼此直接地或彼此间接地接合、粘附、连接、附接等时,例如当每个元件直接地结合到中间元件时,两个元件将被认为结合或联接在一起。一个元件到另一个元件的结合或联接可通过连续或间歇的结合进行。
术语“横向”在本文中是指织物在大体上垂直于其制造方向的方向上的宽度,其与“纵向”相反,纵向是指织物在其制造方向上的长度。
术语“横向组装”在本文中是指一次性吸收产品以产品端对端连接的取向(例如以图2和图3中的箭头49所示的横向方向)而制造的过程。与“纵向组装”相反,利用横向组装的过程需要使产品行进通过平行于箭头49的方向的转换机,其中产品端对端或腰部对腰部连接。
术语“弹性的”、“弹性化的”和“弹性”是指材料或复合材料的性质,借助于该性质,该材料或复合材料在移除导致变形的力之后趋向于恢复其原始大小和形状。
术语“织物”在本文中是指任何织造、针织和非织造纤维网。
术语“膜”在本文中是指使用流延膜或吹塑膜挤出工艺等挤出和/或成形工艺制出的热塑性膜。该术语包括穿孔膜、狭缝膜和构成液体转移膜的其他多孔膜,以及不转移流体的膜,例如但不限于屏障膜、填充膜、透气性膜和定向膜。
术语“亲水的”在本文中是指因与纤维接触的水性液体而润湿的纤维或纤维表面。又可在所涉及的液体和材料的接触角和表面张力方面来描述材料的润湿程度。适合测量特定纤维材料或纤维材料混纺物的可润湿性的设备和技术可由Cahn SFA-222表面力分析系统(Cahn SFA-222Surface Force Analyzer System)或基本上等同的系统提供。当使用该系统测量时,将接触角小于90的纤维认定为“可润湿的”或亲水的,而将接触角大于90的纤维认定为“不可润湿的”或疏水的。
术语“液体不可渗透的”在本文中是指一层或多层层压材料,其中在一般使用条件下,在液体接触点处,在大体垂直于所述层或层压材料的平面的方向上,尿液等液体身体流出物将不会穿过所述层或层压材料。
术语“液体可渗透的”在本文中是指并非液体不可渗透的任何材料。
术语“纵向”和“横向”具有它们的常规含义,如图2和图3中描绘的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所指示。纵向轴线位于制品的平面中并且大体上平行于当穿戴制品时将站立的穿戴者平分为左半身和右半身的垂直平面。横向轴线位于制品的大体上垂直于纵向轴线的平面中。如图所示的制品在纵向上长于在横向上的长度。
术语“纵向”在本文中是指织物在其制造的方向上的长度,其与“横向”相反,横向是指织物在大体上垂直于纵向的方向上的宽度。
术语“纵向组装”在本文中是指一次性吸收产品以产品端对端或腰部对腰部连接的取向(即以图2和图3中的箭头48所示的纵向方向)而制造的过程,利用纵向组装的过程使产品行进通过平行于箭头48的方向的转换机,与“横向组装”相反,在横向组装中产品边对边连接。
术语“熔喷”在本文中是指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的纤维:将熔融的热塑性材料经过多个细的、通常为圆形的模具毛细管作为熔融线或纤丝挤出到汇聚的高速加热气体(例如,空气)流中,该高速加热气体流使熔融的热塑性材料的纤丝变细以减小其直径,该直径可以是微纤维直径。此后,熔喷纤维由高速气流携载并且沉积在收集表面上以形成随机分散的熔喷纤维网。这种过程例如在授予Butin等人的第3,849,241号美国专利中公开,所述美国专利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熔喷纤维是微纤维,所述微纤维可以是连续的或非连续的,通常小于约0.6旦尼尔,并且当沉积在收集表面上时可以是发黏的和自粘的。
术语“非织造”在本文中是指在不借助于纺织物机织或针织工艺的情况下形成的材料。材料可具有一根根纤维、纤丝或线(统称为“纤维”)的结构,这些纤维、纤丝或线可以是相互插入的,但不以与针织织物相同的可辨认方式相互插入。非织造材料可以由许多方法形成,例如但不限于熔喷法、纺粘法、梳理纤网法等。
术语“可操作地接合”涉及弹性构件与另一个元件的附接时意指所述弹性构件当附接到或连接到所述元件时或用热或化学品处理时通过拉伸等为所述元件提供弹性性质;并且涉及非弹性构件与另一个元件的附接时意指所述构件和元件可以允许或使得它们执行结合体的预期或所述功能的任何合适的方式附接。接合、附接、连接等可以是直接的,诸如将任一构件直接接合到元件,或者可以借助置于第一构件与第一元件之间的另一构件而为间接的。
术语“可再紧固的”在本文中是指两个元件能够可释放地附接、分离并随后可释放地再次附接而无实质性永久变形或破裂的性质。
术语“可释放地附接”、“可释放地接合”及其变型形式在本文中是指两个元件被连接或能够连接使得这些元件在不存在施加到所述元件中的一个或两个上的分离力的情况下倾向于保持连接,并且这些元件能够在无实质性永久变形或破裂的情况下分离。所需的分离力通常超过穿戴吸收衣物时遇到的力。应当注意的是,可释放地附接或可释放地接合的接缝是可再紧固的接缝,其不包括必须撕开、切开或以其他方式破坏的结合接缝。
术语“纺粘”在本文中是指通过以下方式形成的小直径纤维:将熔融的热塑性材料作为纤丝从具有圆形或其他构型的喷丝头的多个细毛细管中挤出,然后通过常规方法诸如例如引出拉拔和以下描述的专利中的方法使挤出的纤丝的直径迅速变细:授予Appel等人的美国专利No.4,340,563、授予Dorschner等人的美国专利No.3,692,618、授予Matsuki等人的美国专利No.3,802,817、授予Kinney的美国专利No.3,338,992和3,341,394、授予Hartmann的美国专利No.3,502,763、授予Petersen的美国专利No.3,502,538、以及授予Dobo等人的美国专利No.3,542,615,这些专利中的每个均以引用方式全文并入本文中。纺粘纤维为大体上连续的,并且通常平均旦尼尔大于约0.3,并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约0.6、5和10和约15、20和40之间。当沉积在收集表面上时,纺粘纤维通常不会发黏。
术语“可拉伸的”在本文中是指材料可在不断裂的情况下在至少一个方向上拉伸到其初始(未拉伸)长度的至少150%,合适地其初始长度的至少200%,有利地其初始长度的至少250%。
吸收制品:
参考图1至图3,吸收制品20被示出为穿在穿戴者腰部周围的裤型吸收制品的形式。图2和图3提供了处于松开、展开和平放构型的吸收制品20的图示,其中外覆层40面向观察者(图3)或者身体侧衬里42面向观察者(图2)。图1提供了处于完全组装构型的图2和图3的吸收制品20的局部示意图(在本文中广义地称为吸收制品20的穿戴构型)。吸收制品20可抵靠或紧邻穿戴者的身体放置以吸收和/或保持从身体排出的各种身体排出物。吸收制品20可以是一次性的,所以可以在有限的使用期之后丢弃,而不是被洗涤或以其他方式恢复以重复使用。应当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本文所述的概念适用于多种其他裤型吸收制品诸如成人失禁用制品,以及旨在供个人穿戴的其他制品,诸如衣服、尿布、女性卫生产品、医疗用衣物、手术垫和绷带、其他个人护理或保健衣物等。
吸收制品20可以具有纵向方向48和横向方向49,以及中心纵向轴线100。吸收制品20包括前腰区22、后腰区24、在前腰区22与后腰区24之间纵向延伸并且沿着吸收制品20的纵向方向相互连接的裆区26、被构造成与穿戴者成邻接关系的内表面28,以及与内表面28相对的外表面30。吸收制品20还具有一对侧向相对的侧边缘36和一对纵向相对的腰部边缘,分别指定为分别具有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和后腰部边缘宽度102的前腰部边缘38和后腰部边缘39。前腰区22与前腰部边缘38邻接,而后腰区24与后腰部边缘39邻接。
吸收制品20包括中央吸收底片32,当如图2和图3所示平放时,其可以是矩形或任何其他期望的形状。一对侧向相对的前侧裁片34在前腰区22从吸收底片32向外延伸(从而形成前腰区22的横向外部,更广义地说部分地形成吸收制品20的横向相对侧)。侧向相对的后侧裁片35在后腰区24从吸收底片32向外延伸(从而形成后腰区24的横向外部,并与前侧裁片34一起进一步限定吸收制品20的侧面)。在前侧裁片34和后侧裁片35是粘结到吸收底片32的单独元件的情况下,前侧裁片34和后侧裁片35可以沿接缝60粘结。
如上文所指出的,图示的吸收制品20具有在吸收制品20的穿戴构型中限定吸收制品20的横向相对侧的前侧裁片34和后侧裁片35。侧裁片(34和35)可以沿接缝60粘结到相应的前腰区22和后腰区24中的央吸收底片32。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前侧裁片34可以被粘结到前腰区22中的吸收底片32的侧边缘47上并横向向外延伸超过该侧边缘,而后侧裁片35可一被粘结到后腰区24中的吸收底片32的侧边缘47上并横向向外延伸超过该侧边缘。侧裁片(34和35)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粘结手段诸如粘合剂、热、压力或超声粘结而粘结到吸收底片32。或者,侧裁片(34和35)可以形成为吸收底片32的部件的整体部分。例如,侧裁片(34和35)可以包括外覆层40、身体侧衬里42和/或吸收底片32的另一部件的通常较宽的部分,并且是其延伸。
前侧裁片34和后侧裁片35各自具有与接缝60横向间隔开的外边缘68,朝向吸收制品20的纵向中心设置的腿部末端边缘70,以及朝向吸收制品20的纵向末端设置的腰部末端边缘72。腿部末端边缘70和腰部末端边缘72从吸收底片32的侧边缘47延伸到外边缘68。侧裁片(34和35)的腿部末端边缘70形成吸收制品20的侧边缘36的一部分。在各种实施方案中,腿部末端边缘70可以相对于横向方向49弯曲和/或成角度,以围绕穿戴者的腿部提供更好的贴合。然而,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腿部末端边缘70中的仅一个或两个(例如如图2至图3所示的后腰区24的腿部末端边缘70)可以弯曲或成角度,或者任何腿部末端边缘70都不能弯曲或成角度。腰部末端边缘72适当地平行于横向方向49。前侧裁片34的腰部末端边缘72形成吸收制品20的前腰部边缘38的一部分,而后侧裁片35的腰部末端边缘72形成吸收制品20的后腰部边缘39的一部分。
侧裁片(34和35)合适地但不一定包括能够在大体上平行于吸收制品20的横向轴线49的方向上拉伸的可拉伸的材料。更合适地,侧裁片(34和35)包括弹性材料。合适的弹性材料以及将可拉伸的侧裁片结合到吸收制品20中的一种方法在以下美国专利中有所描述:授予Van Gompel等人的1990年7月10日公布的4,940,464;授予Pohjola的1993年7月6日公布的5,224,405;授予Pohjola的1992年4月14日公布的5,104,116;以及授予Vogt等人的1991年9月10日公布的5,046,272;所有这些专利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任选地,拉伸材料可以包括拉伸-热层合物(STL)、颈缩结合层合物(NBL)、可逆颈缩层合物或拉伸-结合层合物(SBL)材料。制备此类材料的方法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并且在以下专利中有所描述:1987年5月5日颁发给Wisneski等人的美国专利4,663,220、1993年7月13日颁发给Morman的美国专利5,226,992和以Welch等人名义的PCT申请WO 01/88245;所有这些专利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侧裁片(34和35)可以包括具有覆盖层的弹性膜,诸如层压到弹性膜两侧的纤维非织造纤网材料,从而形成具有相对的外部非织造层和粘结到两个外部非织造层的弹性膜的中间层的层压材料。这种示例性材料可以在授予Siqueira等人的美国专利号7803244和授予Siqueira等人的美国专利号8361913中找到,这些专利各自以引用的方式整体并入本文中。或者,侧裁片材料可以包括其他织造或非织造材料,诸如上文描述为适于外覆层40或身体侧衬里42的那些材料;机械预应变复合材料;或可拉伸的但无弹性的材料。
虽然吸收制品20被示出为具有一对前侧裁片34和一对后侧裁片35,但在多个实施方案中,吸收制品20可以仅具有一对后侧裁片35,该对后侧裁片可以在横向方向49上具有一定的宽度尺寸,使得每个后侧裁片35可以紧固到吸收制品20的前腰区22并且完全限定吸收制品20的侧面。
吸收制品20的中央吸收底片32包括外覆层40和与外覆层40成叠置关系的身体侧衬里42,并通过诸如粘合剂、超声波粘结、热粘结或其他常规技术等合适的方法粘结到外覆层40。吸收结构44设置在外覆层40与身体侧衬里42之间。一对防漏翼片46粘结到身体侧衬里42,以抑制身体排出物的侧向流动。中央吸收底片32具有形成前腰部边缘38和后腰部边缘39的部分的相对的末端,以及形成吸收制品20的侧边缘36的部分的相对侧边缘47。
外覆层40和/或其部分可以是可透气的和/或液体不可透过的。外覆层40可以为单层的液体不可渗透的材料,但更合适地包括多层层合结构,其中至少一层是液体不可渗透的。外覆层40的内层可以是液体和蒸气均不可渗透的,或可以是液体不可渗透而蒸气可渗透的。还预期外覆层40可以是可拉伸的,并且更合适地至少在吸收制品20的横向方向49上是弹性的。在其他方面,外覆层40在横向方向49和纵向方向48上均可以是可拉伸的,更合适地有弹性的。外覆层40可由单层、多层、层合物、纺粘织物、膜、熔喷织物、弹性结网、微孔纤网、粘结的梳理纤网或由弹性体或聚合物材料提供的泡沫构造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例如,外覆层40可由诸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的微孔聚合物膜构造成。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覆层40可以是单层液体不可透过的材料,诸如聚合物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覆层40可以是至少在横向方向49上适当地可拉伸的,并且更适当地弹性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覆层40可以是在横向方向49和纵向方向48两者上可拉伸的,并且更适当地弹性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覆层40可以是多层层合物,其中至少一层为液体不可透过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覆层40可以是两层构造,该构造包括可诸如通过层合物粘合剂粘结在一起的外层(未示出)和内层(未示出)。合适的层合物粘合剂可作为珠粒、喷雾、平行涡旋等以连续方式或间歇方式施加,但应理解,内层可通过包含但不限于超声粘结、热粘结、压力粘结等其他粘结方法粘结到外层。
外覆层40的外层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材料,并且可以是为穿戴者提供大体像布一样的纹理或外观的材料。这样的材料的实例可以是可从德国的Sandler A.G.获得的具有菱形结合图案的100%的聚丙烯结合的梳理纤网,例如,30gsm的Sawabond
Figure BDA0003666146730000091
或等同物。适合用作外覆层40的外层的材料的另一个实例可以是20gsm的纺粘聚丙烯非织造网。外层也可以由与可如本文所述构造身体侧衬里42的材料相同的材料构造成。
外覆层40的液体不可透过的内层(或液体不可透过的外覆层40,在该情况下外覆层40具有单层构造)可以是蒸气可透过的(即,“可透气的”)或蒸气不可透过的。液体不可渗透的内层(或者当外覆层40具有单层构造时,液体不可渗透的外覆层40)可以由薄塑料膜制成。液体不可渗透的内层(或者当外覆层40具有单层构造时,液体不可渗透的外覆层40)可抑制液态身体流出物从吸收制品20漏出并打湿诸如床单和衣服的制品以及穿戴者和护理者。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外覆层40具有单层构造的情况下,其可以被压花和/或糙面处理以提供更像布一样的纹理或外观。外覆层40可允许蒸气从吸收制品20溢出,同时防止液体穿过。合适的液体不可渗透的、蒸气可渗透的材料可由微孔聚合物膜或非织造材料构成,该材料已被涂覆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以赋予期望水平的液体不可渗透性。
吸收结构44可被适当地构造成大体上可压缩的、适形的、柔韧的、对穿戴者的皮肤无刺激性的,并且能够吸收和保持液态身体流出物。吸收结构44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尺寸和形状(例如,矩形、梯形、T形、I形、沙漏形等),并且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吸收结构44的尺寸和吸收容量应与预期穿戴者(婴儿到成人)的体型和由吸收制品20的预期用途施加的液体负荷相容。吸收结构44可具有可小于或等于吸收制品20的长度和宽度的长度和宽度。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结构44可由亲水性纤维、纤维素纤维(例如,木浆纤维)、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的纤网材料、织造或非织造片材、稀松布结网或其他稳定结构、超吸收材料、粘结剂材料、表面活性剂、选定的疏水性和亲水性材料、颜料、洗剂、气味控制剂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构成。在实施方案中,吸收结构44可以是纤维素绒毛和超吸收材料的基质,或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仅包含超吸收材料。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结构44可以由单层材料构造成,或者在备选方案中可以由两层或更多层材料构造成。
各种类型的可润湿、亲水性纤维可在吸收结构44中使用。合适的纤维的示例包含:天然纤维;纤维素纤维;由纤维素或纤维素衍生物构成的合成纤维,例如人造纤维;由本质上可润湿材料构成的无机纤维,例如玻璃纤维;由本质上可润湿热塑性聚合物制成的合成纤维,例如特定的聚酯或聚酰胺纤维,或由不可润湿热塑性聚合物构成的合成纤维,例如已通过合适的方式亲水性化的聚烯烃纤维。例如通过用表面活性剂处理、用二氧化硅处理、用具有合适的亲水性部分且不易从纤维移除的材料处理,或通过在纤维形成期间或之后用亲水性聚合物对不可润湿的疏水纤维包覆,可将纤维亲水性化。合适的超吸收材料可选自天然的、合成的和改性的天然聚合物和材料。超吸收材料可以是例如硅胶的无机材料或例如交联聚合物的有机化合物。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吸收结构44可以不含超吸收材料。
如果存在间隔层(未示出),则吸收结构44可设置在间隔层上并且叠加在外覆层40上。间隔层可例如通过粘合剂粘结到外覆层4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不存在间隔层,吸收结构44可直接接触外覆层40并且可直接结合到外覆层40。然而,应当理解,吸收结构44可以与外覆层40接触而不与外覆层结合,并且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外覆层40可由单层构成,并且吸收结构44可与外覆层40的单层接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诸如但不限于流体转移层(未示出)和/或间隔层的层的至少一部分可被定位在吸收结构44与外覆层40之间。吸收结构44可结合到流体转移层和/或间隔层。
吸收制品20的身体侧衬里42可上覆吸收结构44和外覆层40,并可隔离穿戴者的皮肤与由吸收结构44保持的废液。身体侧衬里42可以但不需要具有与外覆层40相同的尺寸。身体侧衬里42为合适地顺应性的、具有柔软感的并且对穿戴者的皮肤无刺激的。
在多种实施方案中,流体转移层可被定位在身体侧衬里42与吸收结构44之间。在多种实施方案中,采集层可以被定位在身体侧衬里42与吸收结构44或流体转移层(如果存在的话)之间。在多种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42可经由粘合剂和/或通过点融合结合而结合到采集层或流体转移层(如果不存在采集层)。点融合粘结可以选自超声粘结、热粘结、压力粘结、以及它们的组合。
身体侧衬里42可以由各种类型的材料制成,例如合成纤维(例如,聚酯纤维或聚丙烯纤维)、天然纤维(例如,木纤维或棉纤维)、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组合、多孔泡沫、蜂窝状泡沫、有孔塑料膜等。合适的材料的示例包含但不限于人造丝、木材、棉花、聚酯、聚丙烯、聚乙烯、尼龙或其他可热粘结的纤维、聚烯烃,例如但不限于聚丙烯和聚乙烯的共聚物、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和例如聚乳酸的脂族酯、带细孔的膜纤网、网材料等,以及其组合。
各种织造和非织造织物可用于身体侧衬里42。身体侧衬里42可包括织造织物、非织造织物、聚合物膜、膜-织物层合物等,以及它们的组合。非织造织物的示例可包含纺粘织物、熔喷织物、共成形织物、梳理网、粘结梳理网、双组分纺粘织物、水刺布等,以及其组合。身体侧衬里42不一定是单层结构,因此可包括多于一层的织物、膜和/或纤网,以及它们的组合。例如,身体侧衬里42可包括可被水力缠绕的支撑层和突出层。突出层可以包括中空突出部(诸如在授予Kirby、Scott S.C.等人的美国专利号9,474,660中公开的中空突出部,该专利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例如,身体侧衬里42可由聚烯烃纤维的熔喷或纺粘纤网构成。替代地,身体侧衬里42可以是由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构成的粘结的梳理纤网。身体侧衬里42可由基本上疏水的材料构成,并且疏水材料可以任选地用表面活性剂处理或以其他方式加工以赋予期望水平的润湿性和亲水性。可通过例如喷雾、印刷、刷涂等任何常规的方式施加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可被施加到整个身体侧衬里42,或者可以选择性地施加到身体侧衬里42的特定部段。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42可以由非织造的双组分纤网构成。非织造的双组分网可以是纺粘双组分网或粘结梳理双组分网。双组分毛丛纤维的示例包含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在此特定的双组分纤维中,聚丙烯形成芯,并且聚乙烯形成纤维的外皮。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使用具有例如多瓣、并列型、端对端的其他取向的纤维。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42可以是纺粘基底,其具有约10或12至约15或20gsm的基重。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42可以是12gsm的纺粘-熔喷-纺粘基底,在这两个纺粘层之间施加有10%的熔喷内容物。
虽然外覆层40和身体侧衬里42可包含弹性体材料,但可以设想,外覆层40和身体侧衬里42可以由大体上非弹性体的材料构成。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42可以是可拉伸的,并且更适当地有弹性的。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身体侧衬里42可以是至少在吸收制品20的侧向或周向方向上适当地可拉伸的,并且更适当地弹性的。在其他方面,身体侧衬里42可以是分别在横向方向49和纵向方向48两者上均可拉伸的,并且更适当地弹性的。
吸收底片32和侧裁片(34和35)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单独元件,或者它们可以与吸收制品20整体地形成。整体形成的侧裁片(34和35)和吸收底片32将包括至少一些共同的材料,诸如身体侧衬里42、防漏翼片46、外覆层40、其他材料和/或它们的组合,并且可以限定一体式弹性的、可拉伸的或不可拉伸的吸收制品20。
吸收制品20的前腰区22可以经由一对可再紧固侧接缝66选择性地接合到吸收制品20的后腰区24,以限定具有腰部开口50和腿部开口52的吸收制品20的套穿式、类似裤子(“穿戴”)的构型。每个侧接缝66可以从紧固系统80形成。紧固系统8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互补的可再紧固的紧固件,包括例如并且不限于钩环型紧固件、其他类型的机械紧固件、粘合紧固件、内聚紧固件以及它们的组合。在一些合适的实施方案中,紧固系统80可以在吸收制品20的制造过程中紧固,使得吸收制品20以紧固构型提供给穿戴者。
当吸收制品20处于如图1所示的紧固状态时,前侧裁片34和后侧裁片35通过紧固系统80可释放地彼此附接,以限定具有一个腰部开口50和一对腿部开口52的吸收制品20的组装三维穿戴构型。前腰区22包括吸收制品20在穿戴时被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穿戴者的正面上的部分,而后腰区24包括吸收制品20被至少部分地定位在穿戴者的背面上的部分。吸收制品20的裆区26包括吸收制品20的定位在穿戴者的腿部之间并且覆盖穿戴者的下体的部分。在吸收制品20仅具有一对横向延伸的后侧裁片35的实施方案中,无论是整体的还是单独附接的,紧固系统80的紧固件部件(例如第一紧固部件82和/或83)可定位在前腰区22的外覆层40上。在此类实施方案中,任选的互补紧固件可以定位在后侧裁片35上。
前侧裁片34和后侧裁片35包括吸收制品20的部分(且更具体地说是前腰区22和后腰区24的部分),当穿着时,该部分定位在穿戴者的臀部上。因此,侧裁片(34和35)在可再紧固的接缝66处大致限定了吸收制品20的横向相对侧,紧固系统80沿该接缝可释放地附接前侧裁片34和后侧裁片35。吸收制品20的腰部边缘38和39被构造成环绕穿戴者的腰部并且一起限定腰部开口50。侧边缘36的在裆区26中的部分大体上限定腿部开口52。侧裁片(34和35)可以具有平行于纵向方向48沿每个侧裁片(34和35)的外边缘68测量的裁片长度尺寸。
中央吸收底片32被构造成容纳和/或吸收从穿戴者排出的排出物。例如,防漏翼片46被构造成提供对身体排出物的横向流动的屏障。翼片弹性构件53可以以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合适的方式与每个防漏翼片46可操作地接合。弹性化的防漏翼片46限定部分脱离的边缘,该边缘在吸收制品20的至少裆区26呈直立构型,以形成对穿戴者的身体的密封。防漏翼片46可以沿吸收制品20的侧边缘36定位,并且可以沿吸收底片32的整个长度纵向延伸,或者可以仅仅沿吸收底片32的长度部分延伸。防漏翼片46的合适构造和布置通常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熟知的,并且在授予Robert L.Popp等人的美国专利5,895,382和授予RobertL.Popp等人的美国专利9,259,362中有所描述,这些专利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为了进一步增强身体排出物的容纳和/或吸收,吸收制品20还适当地包括前腰部弹性构件54、后腰部弹性构件56和腿部弹性构件58,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知的那样。腿部弹性构件58可以沿着相反的侧边缘36附接到外覆层40和/或身体侧衬里42,并且定位于吸收制品20的裆区26中。腿部弹性构件58可以沿吸收底片32的每个侧边缘47纵向对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腿部弹性构件58不延伸到侧裁片(34和35)附接到吸收底片32的接缝60中可能是重要的。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在待形成接缝60的吸收底片32的区域内存在腿部弹性构件58可能干扰形成接缝60的粘结的形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腿部弹性构件58可以以连续方式在张力下施加,但腿部弹性构件58的将与接缝60重叠的一部分被移除、减弱或以其他方式变得无张力,以便不干扰接缝60的形成。根据一些实施方案,腿部弹性构件58的部分可以针对接缝60的一些小部分与接缝60重叠,但腿部弹性构件58的此类重叠部分可以大体上以无张力构型设置在接缝60内。
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可以沿相对的腰部边缘(38和39)附接到外覆层40和/或身体侧衬里42,并且可以延伸经过腰部边缘(38和39)的一部分或全部。在如图1至图5所示的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联接到制品20的外表面30,例如外覆层40。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中的每一者可以联接到具有前腰部弹性构件宽度103和后腰部弹性构件宽度104的制品20。宽度103、104可以足够宽,使得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联接到用于前腰部弹性构件54的吸收底片32和前侧裁片34两者以及用于后腰部弹性构件56的后侧裁片35。
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联接到吸收底片32、前侧裁片34和后侧裁片35,例如通过粘合剂或机械粘结,诸如通过行业中常见的热、超声波或压力粘结方法产生的粘结。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可以通过机械粘结联接到接近底片32的侧边缘47处的吸收底片32。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还可以通过接近侧裁片(34和35)的外边缘68的机械粘结分别联接到前侧裁片34和后侧裁片35。在此类实施方案中,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还可以与吸收底片32和此类机械粘结之间的侧裁片(34和35)断开联接。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侧裁片(34和35)还可以通过以相对较低的添加量(以gsm计)设置的粘合剂联接到底片32和侧裁片(34和35)。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可以使宽度103、104等于宽度101、102。尽管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宽度103、104可以比宽度101、102小约0mm到约10mm。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宽度103、104可以比宽度101、102小约0mm到约5mm。在宽度103、104小于宽度101、102的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的侧边缘可以与前腰部裁片34和/或后腰部裁片35的侧边缘68间隔开一定距离88,如图4所示。距离88通常可以介于约0mm与约10mm之间,或者介于约0mm与约5mm之间。在所有的实施方案中,前腰部弹性构件(54或56)的每一侧的距离88也不必相等。也就是说,前腰部弹性构件或后腰部弹性构件(54或56)可以相对于吸收底片32和前侧裁片34和/或后侧裁片35以非居中方式设置。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当制品20处于穿戴构型时,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可以形成大体上全包围的腰部弹性构件,其可为制品20提供各种益处——例如,从贴合性角度和/或从感知角度。
应当理解,宽度103、104与宽度101、102没有必要具有相同的关系。例如,宽度103、104中的仅一者可以等于宽度101、102,或者宽度103、104可以不同于宽度101、102的不同量。
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可以应用到制品20,使得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通常分别形成前腰部边缘和后腰部边缘(38和39)的一部分。例如,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可以各自具有上边缘,所述上边缘大体上与前腰区22和/或后腰区24中的外覆层40的边缘对准。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和外覆层40的这些边缘结合起来形成前腰部边缘和后腰部边缘(38和39)。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的边缘可能不与前腰部边缘和后腰部边缘(38和39)对准。
前腰部弹性构件和/或后腰部弹性构件(54和/或56)还可以应用到吸收底片32和前侧裁片和后侧裁片(34和35),同时处于张力下。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腰部弹性构件和/或后腰部弹性构件(54和/或56)可以以大于约100%的延伸且小于约130%的延伸,或在约105%的延伸与约130%的延伸之间,或在约110%的延伸与约130%的延伸之间应用到吸收底片32和前侧裁片和后侧裁片(34和35)。如本文所用,延伸百分比是将材料的长度定义为其未拉伸长度的百分比的值。因此,具有100%延伸的材料表示材料在其完全布设但未拉伸状态下的长度,而110%延伸表示拉伸10%以具有其未拉伸长度的110%的拉伸长度的材料。
还应当理解,前腰部弹性构件和/或后腰部弹性构件(54和/或56)可以以不同延伸应用。例如,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前腰部弹性构件54可以以潜在状态(例如,100%延伸或小于100%延伸)应用,而后腰部弹性构件56以大于100%延伸或大于110%延伸或大于120%延伸应用。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前腰部弹性构件54可以以约100%至约105%的延伸应用到吸收底片32以及前侧裁片(34和35),而后腰部弹性构件56以约110%至约130%的延伸应用。一般来说,后腰部弹性构件56可以以大于前腰部弹性构件54所应用的延伸百分比的延伸百分比应用。
在制品20具有前侧裁片和后侧裁片(34和35)的一些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已发现,理想的是后腰部弹性构件56以约115%至约125%的延伸应用,而前腰部弹性构件54也以约115%至约125%的延伸应用。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的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的应用延伸是相同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的应用延伸是不同的,但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的应用延伸之间的差介于约0%与约5%之间。已发现,这些所描述的应用延伸有助于产生制品20,所述制品具有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和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尺寸的穿戴构型中的期望未张紧腰围。
在制品20具有前侧裁片和后侧裁片(34和35)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已发现在后腰部弹性构件56以大于约125%的延伸应用的情况下,前腰部弹性构件54应以小于约105%的延伸应用。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在后腰部弹性构件56以大于约125%的延伸且小于约135%的延伸应用的情况下,前腰部弹性构件54应以大于或等于约100%的延伸且小于约105%的延伸应用。已发现,这些所描述的应用延伸有助于产生制品20,所述制品具有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和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尺寸的穿戴构型中的期望未张紧腰围。
在制品20仅具有后侧裁片35的情况下,已发现,理想的是后腰部弹性构件56以约110%至约120%的延伸应用,而前腰部弹性构件54也以约110%至约120%的延伸应用。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的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的应用延伸是相同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的应用延伸是不同的,但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的应用延伸之间的差介于约0%与约5%之间。已发现,这些所描述的应用延伸有助于产生制品20,所述制品具有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和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尺寸的穿戴构型中的期望未张紧腰围。
在制品20仅具有后侧裁片35的其他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已发现在前腰部弹性构件54以小于约105%的延伸应用的情况下,后腰部弹性构件56应以大于约115%的延伸应用。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在前腰部弹性构件54以大于或等于约100%的延伸且小于约105%的延伸应用的情况下,后腰部弹性构件56应以大于约115%的延伸且小于约125%的延伸应用。已发现,这些所描述的应用延伸有助于产生制品20,所述制品具有本文所公开的各种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和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尺寸的穿戴构型中的期望未张紧腰围。
可能有益的是,前腰部弹性构件54和/或后腰部弹性构件56具有类似于前腰侧裁片34和/或后腰侧裁片35的拉伸特性。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前腰侧裁片34和/或后腰侧裁片35可以延伸高达其未拉伸长度的约180%至约250%(有时称为拉伸终止延伸值)。因此,前腰部弹性构件和/或后腰部弹性构件(54和/或56)也可以在此范围内延伸。
另外,在所有的实施方案中,前腰部弹性构件和/或后腰部弹性构件(54和/或56)的可延伸性并不需要匹配前腰侧裁片和/或后腰侧裁片(34和35)的可延伸性。相反,可延伸性可以是不同的,但前腰部弹性构件和/或后腰部弹性构件(54和/或56)和前腰侧裁片和/或后腰侧裁片(34和35)的可延伸性都可以在约180%至约250%的可延伸性范围内。对于前腰部弹性构件和后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实现此类不同弹性特性的一种方法将是针对前腰部弹性构件54和后腰部弹性构件56使用不同的材料。
已发现,对于具有前侧裁片和后侧裁片(34和35)两者的制品20,前侧裁片和后侧裁片(34和35)的可延伸性不同可能是有益的。在其中制品20具有前侧裁片和后侧裁片(34和35)两者的本文所述的实施方案中的任一者中,后侧裁片35具有介于约170%与约190%之间,或介于约175%与约185%之间的可延伸性可能是有益的。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前侧裁片34可以具有介于约110%与约130%之间或介于约115%与约125%之间的可延伸性。这些值可以有助于确保所得到的制品20具有针对本文中所公开的各种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和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尺寸的穿戴构型中的期望未张紧腰围。
对于仅具有后侧裁片35的制品20,已发现后侧裁片35的可延伸性应介于约170%与约190%之间。在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后侧裁片35的可延伸性应介于约175%与约185%之间。这些值可以有助于确保所得到的制品20具有针对本文中所公开的各种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和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尺寸的穿戴构型中的期望未张紧腰围。
吸收制品20包括紧固系统80,用于将吸收制品20可再紧固地固定在穿戴者的腰部周围,并在制品20处于穿戴构型时形成可再紧固的接缝66。紧固系统80包括适于可再紧固地连接至配合的第二紧固部件(84和85)的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每个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的一个表面可以具有从该表面突出的多个接合元件。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的接合元件适于重复地接合和脱离第二紧固部件(84和85)的接合元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各自具有钩型紧固件,第二紧固部件(84和85)各自具有互补的环型紧固件。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各自具有环型紧固件,第二紧固部件(84和85)各自具有互补的钩型紧固件。或者,紧固部件82、83、84、85可以是互锁的类似表面紧固件;粘合剂或粘性紧固元件,诸如粘合剂紧固件和粘合剂接收着陆区或材料等。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紧固部件82、83或第二紧固部件84、85可以包括形成侧裁片(34或35)的材料。例如,在这些实施方案中,可能没有联接到侧裁片(34或35)的单独的互补环型紧固件。相反,形成侧裁片(34或35)本身的材料是第一紧固部件82、83或第二紧固部件84、85中的另一者,并且被构造成与第一紧固部件82、83或第二紧固部件84或85可释放地接合,该第一紧固部件或第二紧固部件包括钩型紧固件。
在第二紧固部件(84和85)包括附接到后侧裁片35的单独环元件的情况下,第二紧固部件(84和85)可以定位在后腰区24中的吸收制品20的面向内的表面28上。第二紧固部件(84和85)的大小被设计成接收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并且可以沿后侧裁片35的外边缘68定位。第二紧固部件(84和85)可以以与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相对于前侧裁片34的边缘72、70设置类似的方式相对于腰部末端边缘72和腿部末端边缘70定位在后侧裁片35上。
环型紧固件可以是织物或材料,其具有基底或支撑结构以及从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表面向上延伸的多个环构件。环材料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诸如丙烯酸类、尼龙、聚丙烯或聚酯形成,并且可以通过诸如经编、针脚式结合或针刺的方法形成。环型材料还可包括能够缠绕或捕捉钩型材料,诸如梳理、纺粘或其他非织造网或复合材料(包括弹性体和非弹性体复合材料)的任何纤维结构。
钩型紧固件可以是具有基底或支撑结构以及从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表面向上延伸的多个钩件的织物或材料。与可以是柔性织物的环型紧固件相比,钩材料可以是弹性材料,以使由于钩材料变形和钩在衣服或其他制品上而产生的紧固件部件的无意脱离最小化。术语“弹性”是指具有预定形状的互锁材料以及互锁材料在接合并脱离相配合的互补互锁材料之后恢复预定形状的性质。合适的钩材料可以由尼龙、聚丙烯或另一种合适的材料模制或挤出而成。合适的钩材料可从商业供应商诸如Velcro Industries和MinnesotaMining&Manufacturing Co.获得。
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可以定位在前腰区22中的吸收制品20的面向外的表面30处。例如,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可以靠近前侧裁片34的外边缘68定位。然而,在制品20不具有前侧裁片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可以靠近外表面30上的吸收底片32的侧边缘47定位。
在制品20包括前侧裁片34的情况下,如图4中更清楚地看出,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可以设置成距前侧裁片34的外边缘68一定距离90。距离90通常可以介于约0mm与约10mm之间,或者介于约5mm与约10mm之间。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可以与前侧裁片34的腿部末端边缘70间隔开一定距离92。距离92通常可以介于约5mm与约30mm之间,或者介于约5mm与约20mm之间。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还可以与前侧裁片34的腰部末端边缘72间隔开一定距离94。距离92通常可以介于约5mm与约30mm之间,或者介于约5mm与约20mm之间。一般来说,优选的是,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跨越在腿部末端边缘70与腰部末端边缘72之间的前侧裁片34的长度的大部分,例如介于腰部开口50与腿部开口52之间的距离的约80与约100%之间,或约90与100%之间,或约98与约100%之间,该距离平行于纵向方向48测量。一般来说,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与边缘70、72之间的一些小间距可以是优选的,以便防止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在穿戴者的皮肤上摩擦并且产生前侧裁片34的更软的边缘(例如,边缘68、70和/或72)。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本身可以具有介于约5mm与约15mm之间,或更优选地介于约7mm与约13mm之间的宽度。
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另外设置在前腰部弹性构件54的顶部上,如图6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在这些构型中,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中的每一者的至少一部分被设置成附接到后侧裁片35,使得后腰部弹性构件56的一部分覆盖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的部分,但后侧裁片35设置在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与后腰部弹性构件56之间。以此方式,前腰部弹性构件54和后腰部弹性构件56可以联接在一起以形成完全包围的腰部弹性构件。
如图4所示,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通常可以相对于制品20的中心纵向轴线100以平行方式延伸。尽管,如图4A所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设想了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00形成角98的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角度98可以优选地介于约0度与约45度之间,或者介于约0度与约35度之间,或者介于约0度与约30度之间,或者介于约5度与约30度之间,或者介于约10度与约30度之间,或者介于约20度与约30度之间。角度98的此类值可以为制品20提供优异的贴合性能,因为可再紧固的接缝66可以沿穿戴者的腰部和臀屈肌区以其中在穿戴者移动时接缝66经受较少的弯曲和扭转力的方式延伸。
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的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弹性体前侧裁片34的外边缘68也可以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00形成角度,如图4A中任选的虚线外边缘68b所示。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由弹性体前侧裁片34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00形成的角度可以等于角度98。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由弹性体前侧裁片34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00形成的角度可以在角度98的约10度内,或在角度98的约5度内。另外的实施方案可以具有弹性体后侧裁片35的外边缘68,其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00形成角度99,如图5中任选的外边缘68c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角度99可以等于角度98,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角度99可以在角度98的约10度内,或在角度98的约5度内。
在各种实施方案中,优选的是,可再紧固侧接缝66邻近穿戴者的正面而不是穿戴者的背面或两侧定位。侧裁片(34和35)(与中央吸收底片32组合)形成具有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和后腰部边缘宽度102的前腰部边缘38和后腰部边缘39。为了将接缝66定位成更靠近穿戴者的正面,后腰部边缘宽度102通常可以大于前腰部边缘宽度101。
更具体地,已发现期望可再紧固的接缝66设置在穿戴者的腰围周围的窄区域内,以便提供制品20的期望贴合性,并且限制或防止制品20在穿戴时的某些缺陷。例如,当定位在穿戴者的腰围周围的期望区域中时,可再紧固的接缝66背离穿戴者的臀屈肌定位。这有助于防止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弯曲或扭曲,这可能导致可再紧固的接缝66的断开联接和/或对穿戴者造成刺激,因为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往往比弹性体侧裁片更硬。
然而,还期望可再紧固的接缝66不靠近制品20的中心纵向轴线100定位。例如,在可再紧固的接缝66定位在距中心纵向轴线100小于约15mm的距离105情况下,后侧裁片35在前腰区22中与吸收底片32显著地重叠。侧裁片35与吸收底片32之间的这种高度重叠导致覆盖底片32的前腰区22中的任何印刷图形,这在许多吸收制品中是期望特征。在可再紧固的接缝66背离中心纵向轴线100设置得更远以便允许穿戴者看到前腰区22上的印刷图形的空间的情况下,可再紧固的接缝66可以仍然太靠近中心纵向轴线100定位,其中接缝66定位在距中心纵向轴线100约15mm与约40mm之间的距离105处。例如,在可再紧固的接缝66定位在该范围内的情况下,接缝66可以定位在穿戴者的腰围周围的位置处,其中穿戴者的臀屈肌的运动应力和应变最大。这些应力和应变可以导致可再紧固的接缝66的脱离和/或由于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的弯曲和挠曲而对穿戴者的造成刺激,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紧固部件可以包括相对硬的材料。
另外,可能优选的是,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定位在弹性体前侧裁片34上,而不是在吸收底片32上,以帮助穿戴者的舒适度。考虑到此问题,已发现为了将可再紧固的接缝66有效地定位在穿戴者的腰部上的期望区域内,应使用后腰部边缘宽度102与前腰部边缘宽度101的特定尺寸和比率。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后腰部边缘宽度102与前部腰部边缘宽度101的优选比率介于约1.25与约3.0之间,或更具体地说介于约1.5与约3.0之间,或更具体地说介于约1.5与约2.75之间,或更具体地说介于约1.5与约2.5之间,或更具体地说介于约1.5与约2.25之间,或更具体地说介于约1.5与约2.0之间,或更具体地介于约1.6与约1.8之间。
已发现,一些特别有利的示例性制品20包括前侧裁片34,并且具有介于约175mm与约225mm之间的前腰部边缘宽度101。为了将可再紧固的接缝66定位在穿戴者的腰围周围的期望范围内,此类制品20的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应该介于约300mm与约400mm之间,或更具体地说介于约300mm与约375mm之间,或更具体地说介于约315mm与约375mm之间,或更具体地说介于约315mm与约360mm之间。
在另外的有利的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公开的制品20可以不具有前侧裁片34。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制品20可以具有介于约120mm与约160mm之间的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其因此等于吸收底片32的宽度。为了将可再紧固的接缝66定位在穿戴者的腰围周围的期望区域内,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应该介于约325mm与约425mm之间,或更具体地说介于约350mm与约425mm之间,或更具体地说介于约350mm与约400mm之间。
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可能优选的是,使前紧固元件(82和83)相对于制品20的中心纵向轴线100定位在特定位置中,以帮助将可再紧固的接缝66定位在穿戴者的腰围周围的期望区域内。如图2中最清楚地看到,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的内侧边缘设置在距中心纵向轴线100的一定距离105处。已发现,用于确保接缝66绕穿戴者的腰围的期望放置的有用距离105介于约45mm与约90mm之间,或介于约60mm与约90mm之间,或介于约60mm与约85mm之间,或介于约60mm与约80mm之间,或介于约70mm与约80mm之间。在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相对于中心纵向轴线100成一定角度设置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距离105可以从最靠近前腰部边缘38的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的边缘测量。
在其中制品20包括前侧裁片和后侧裁片(34和35)两者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可以介于约180mm与约220mm之间,并且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可以介于约300mm与约330mm之间。在此类实施方案中,距离105可以介于约45mm与约90mm之间。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的其他实施方案中,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可以介于约180mm与约220mm之间,并且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可以介于约325mm与约355mm之间。在这些特定实施方案中,距离105可以介于约45mm与约90mm之间。在包括前侧裁片和后侧裁片(34和35)两者的又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可以介于约180mm与约220mm之间,并且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可以介于约345mm与约375mm之间。在此类实施方案中,距离105可以介于约45mm与约90mm之间。在本段的任何上述实施方案中,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可以更优选介于约185mm与约215mm之间,或介于约190mm与约210mm之间。在本段的任何上述实施方案中,距离105可以介于约65mm与约80mm之间。
在其中制品20仅包括后侧裁片35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可以介于约120mm与约160mm之间,并且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可以介于约335mm与约365mm之间。在此类实施方案中,距离105可以介于约45mm与约60mm之间。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的其他实施方案中,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可以介于约120mm与约160mm之间,并且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可以介于约365mm与约395mm之间。在此类实施方案中,距离105可以介于约45mm与约60mm之间。在仅包括后侧裁片35的又一优选实施方案中,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可以介于约120mm与约160mm之间,并且后腰部边缘宽度102可以介于约385mm与约415mm之间。在此类实施方案中,距离105可以介于约45mm与约60mm之间。在本段的任何上述实施方案中,前腰部边缘宽度101可以更优选介于约125mm与约155mm之间,或介于约130mm与约150mm之间。在本段的任何上述实施方案中,距离105可以介于约50mm与约60mm之间。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制品20可以被构造成以便将可再紧固的接缝66定位在穿戴者的腰围周围的期望范围内。接缝位置测试方法可以用于确定可再紧固的缝隙66是否定位在此期望位置处。接缝位置测试方法包括将具有处于紧固状态的接缝66的吸收制品放置在圆柱体上,并且测量形成接缝66的紧固部件的位置。
圆柱体的外圆周应为500mm。圆柱体应由抵抗施加到其外表面的压力的刚性材料制成。吸收制品优选地是从吸收制品的新包装中拉出的新制品。制品的纵向中心线应使用适当的标记装置(诸如钢笔或记号笔)来标记。
在接缝66在新制品中处于紧固状态时,接缝66应保持在由制品制造商完成的这种紧固状态。在接缝66未紧固的情况下,应紧固接缝66,以便将第一紧固部件连接到制品的第二紧固部件。在第一紧固部件和第二紧固部件具有不同宽度的情况下,应形成接缝66,使得后裁片与制品的前裁片重叠超过紧固部件的内边缘10mm的距离。在制品仅包括第一紧固部件且第一紧固部件设置在前裁片上的情况下,应紧固接缝66,使得后裁片与前裁片重叠超过第一紧固部件的内边缘10mm的距离。在制品仅包括第一紧固部件且第一紧固部件设置在后裁片上的情况下,应紧固接缝66,使得前裁片与后裁片重叠超过第一紧固部件的内边缘10mm的距离。
一旦制品已被标记并置于紧固状态,该制品就应该放置在圆柱体上,其中圆柱体延伸穿过腰部开口,如图8中所示的圆柱体180。在此状态下,可以确定绕圆柱体180的圆周形成接缝66的紧固部件的内边缘的位置。更具体地,在紧固部件包括钩部件的情况下,应当识别钩部件的内边缘。在紧固部件不包括钩部件的情况下,应当识别联接到前裁片的紧固部件的内边缘。在紧固部件不包括钩部件且前裁片不包括紧固部件的情况下,应当识别联接到后裁片的紧固部件的内边缘。
接下来,应当确定由在紧固部件的所识别内边缘与纵向中心线100之间绘制的线形成的角度,其中两条线延伸穿过圆柱体180的中心点175。在图8中,示出了角度151和153,其有助于在圆柱体180的外圆周上限定区域155,区域155是接缝66所处的期望区域。已发现,最优选的是,由在紧固部件与纵向中心线100的所识别的内边缘之间绘制的线形成的角度介于约50度与约75度之间,或更优选地介于约55度与约70度之间,或更优选地介于约50度与约65度之间,如根据接缝位置测试方法所确定。这种定位转化为接缝66在穿戴者的圆周上的期望定位,以实现本文所述的益处。当前可再紧固的吸收制品倾向于放置接缝66,使得由接缝位置测试方法确定的角度介于约80度与约100度之间。
吸收制品20的多个部件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手段,诸如粘合剂、热和/或超声结合而结合在一起。授予Brandon等人的美国专利No.5,766,389公开了用于制造吸收制品20的合适的吸收材料供应机构、网退绕机、传送机系统、对准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等,该专利在不与本文的公开内容冲突的程度上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许多制备吸收制品20的制造工艺通常产生互连的吸收制品20的连续网。
更具体地,图7A至图7C描绘了一种示例性过程200,其表示用于由互连的吸收制品20的连续网形成本公开的吸收制品20的较长过程的一部分。示例性过程200从在纵向220上移动具有侧边缘247和中心纵向轴线300的第一网210开始。第一网210被示出为具有划定的切割线215,指示沿第一网210的位置,其中第一网210将被切断以形成单个吸收制品20。切割线215不表示网210的任何预切割或穿孔部分。相反,切割线215仅出于说明目的示出了将成为不同的单个吸收制品20的网210的不同部分。
当沿纵向220移动第一网210时,后侧裁片材料235邻近侧边缘247附接到第一网210。后侧裁片材料235可以最终形成吸收制品20的后侧裁片35。在成品吸收制品20包括前侧裁片34的情况下,前侧裁片材料234也可以邻近侧边缘247附接到第一网210,并且在成品吸收制品20中形成前侧裁片34。
如在图7A至图7C中可以看出,后侧裁片材料235和任选地前侧裁片材料234可以跨越切割线215附接到第一网210。因此,当过程200的互连的吸收制品的网沿切割线215被切断时,后侧裁片材料235和任选地前侧裁片材料234也可以被切断,并且形成两个单独的吸收制品20的后侧裁片35和任选地前侧裁片34。以此方式,过程200涉及前对前和后对后的构型形成吸收制品20,其中过程200的一系列互连的吸收制品内的第一吸收制品的前区面向第二、邻近和随后的吸收制品的前区。第二吸收制品具有后区,该后区面向第三吸收制品的后区,该第三吸收制品邻近第二吸收制品,并且在过程200的一系列互连的吸收制品中位于第二吸收制品之后。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网210可以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和吸收结构,其中后侧裁片材料235和任选地前侧裁片材料234可以附接到第一网210的身体侧衬里材料。此类部件可以通过如本领域已知的合适的吸收剂和/或网供应系统和方法提供。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外覆层材料接着可以附接到第一网210,形成第二网212,将后侧裁片材料235和任选地前侧裁片材料234夹在身体侧衬里材料与第二网的外覆层材料之间。
然而,应当理解,在过程200的不同实施方案中设想这些附接步骤中的许多变化。例如,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网210可以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吸收结构和外覆层材料,并且后侧裁片材料235和任选地前侧裁片材料234可以附接到外覆层材料。在又一实施方案中,第一网210可以包括身体侧衬里材料和吸收结构,并且后侧裁片材料235可以联接到身体侧衬里材料。外覆层材料接着可以联接到第一网210,将后侧裁片材料235和任选地前侧裁片材料234夹在身体侧衬里材料与外覆层材料之间。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后侧裁片材料235和前侧裁片材料234的顺序和附接位置可以是不同的。例如,前侧裁片材料234可以在将外覆层材料引入并联接到网210之后被引入并附接到外覆层材料。
一旦外覆层材料被引入第一网210以形成第二网212,后弹性体腰带部材料256就可以联接到第二网2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腰部弹性材料254可以进一步联接到第二网212。根据一些实施方案,后弹性体腰带部材料256和前腰部弹性材料254(如果存在)可以跨越切割线215联接到第二网212。因此,当过程200的互连的吸收制品的网沿切割线215被切断时,后弹性体腰带部材料256和前腰部弹性材料254(如果存在)也可以被切断,并且形成两个单独吸收制品20的后腰部弹性构件56和任选地前腰部弹性构件54。另外,以此方式,切断的后弹性体腰带部材料256和前腰部弹性材料254的边缘连同切断的网212的边缘(包含身体侧衬里材料和外覆层材料)可以形成单个吸收制品20的后腰部边缘39和前腰部边缘38。
后弹性体腰带部材料256可以沿包括后侧裁片材料235的网212的一部分施加到第二网212,而前腰部弹性材料254可以沿包括前侧裁片材料234的网212的一部分施加到第二网212。后弹性体腰带部材料256可以具有在垂直于纵向220的横向上的宽度204。沿其施加后弹性体腰带部材料256的网212的部分可以具有在侧边缘236之间测量的网宽度203。宽度204和203的值可以分别类似于先前描述的与后腰部弹性构件宽度和制品后腰部边缘宽度有关的宽度104和102。类似地,前弹性腰部材料254可以具有宽度202,并且沿其施加前弹性腰部材料254的网212的部分可以具有网宽度201。宽度202和201的值可以分别类似于先前描述的与前腰部弹性构件宽度和制品前腰部边缘宽度有关的宽度103和101。
后弹性体腰带部材料256和前腰部弹性材料254(如果存在)可以以延伸方式施加到第二网212。例如,根据先前针对制品20的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描述的延伸,腰部材料256和任选地腰部材料254可以以约0%至约30%的延伸应用。另外,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弹性腰部材料256、254可以以不同延伸应用,例如先前关于制品20的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描述的那些延伸。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单个吸收制品20的前腰区22和后腰区24包括不同的拉伸特性可能是有益的。因此,在后弹性体腰带部材料256和前腰部弹性材料254都联接到第二网212的情况下,弹性腰部材料256、254可以是具有不同弹性体特性的不同材料。例如,根据先前描述的关于制品20的腰部弹性构件54和56的实施方案,弹性腰部材料256、254可以是不同的材料。
紧固系统可以另外附接到过程200内的第二网。例如,在已施加前腰部弹性材料254之后,至少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可以附接到第二网212,如图7C所示。第一紧固部件(82和83)可以应用到第二网,以便覆盖前侧裁片材料234或外覆层材料,并且进一步覆盖前腰部弹性材料254的至少一部分。前腰部弹性材料254可以在距第二网212的纵向中心线300的一定距离305处联接到第二网212。距离305通常可以介于约45mm与约90mm之间。在另外的实施方案中,距离305可以是相对于距离105描述的距离中的任一者。
如图7A至图7C所示,后侧裁片材料235和任选地前侧裁片材料234(如果包括)可以作为矩形材料片应用。在此类实施方案中,在将后弹性体腰带部材料256和任选地前腰部弹性材料254施加到第二网212之后,后侧裁片材料235和/或前侧裁片材料234可以被切割以形成弯曲和/或成角度的部分,使得后侧裁片材料235和/或前侧裁片材料234可以绕穿戴者的腿和腰部更好地贴合。
最后,过程200的互连的吸收制品的连续网在此时可以沿切割线215被切断,以便形成单个吸收制品20。如在图7C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到,沿在纵向220上相邻的切割线215切断第二网212导致沿在前侧裁片材料234之间延伸的第一切割线215和沿在后侧裁片材料235之间延伸的随后的相邻切割线215,然后沿在前侧裁片材料234之间延伸的随后的相邻切割线215切断第二网212。以此方式,过程200导致单个吸收制品20与第二网212分离,使得第一制品20的后腰区24面向第二吸收制品20的后腰区24,并且其中前腰区22面向第三吸收制品20的前腰区22。这种后对后和前对前的构型将在整个过程20中继续重复其本身。
一旦将单个吸收制品20与第二网212分离,单个吸收制品20就可以折叠并放入袋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能需要袋内的所有制品20在同一方向上定向。在此类实施方案中,过程20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折叠机构之前且被构造成每隔一个产品旋转的产品转动件。在此类实施方案中,所有制品20可以以相同取向进入折叠机构,并且因此可以以相同的方式折叠。然后可以将折叠的制品20放入袋子中,其中制品20全部具有相同的取向。
当介绍本公开或其优选实施方案的元件时,冠词“一个”、“一种”、“该”和“所述”旨在表示存在该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旨在为包括性的并且意指可能存在所列元件之外的额外元件。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公开进行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不应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1:一种用于形成多个吸收制品的方法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推进包含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第一网,将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一底片宽度,将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二底片宽度,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可以介于约1.5与约3.0之间。
实施方案2:如实施方案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可以在约1.5与约2.0之间。
实施方案3:如实施方案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中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网可以形成所述单独的吸收制品的后腰边缘,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中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网可以形成所述单独的吸收制品的前腰边缘,并且其中所述单独的吸收制品的后腰边缘宽度与前腰边缘宽度的比率可以在约1.5与约2.0之间。
实施方案4:如实施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个单独的制品中的至少一些包装到包装中,其中所述多个包装的单独的吸收制品中的每一者可以在所述包装内的同一方向上定向。
实施方案5:如实施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前弹性体腰带材料联接到所述第一网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中的每一者,并且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
实施方案6:如实施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后弹性体腰带材料联接到所述第一网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中的每一者,并且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并穿过所述后弹性体腰带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
实施方案7.如实施方案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前弹性体腰带材料联接到所述第一网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中的每一者,并且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
实施方案8:如实施方案7所述的方法,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包括形成所述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使得第一吸收制品的前腰区面向第二吸收制品的前腰区,所述第二吸收制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一吸收制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吸收制品的后腰区面向第三吸收制品的后腰区,所述第三吸收制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二吸收制品。
实施方案9:一种用于形成多个吸收制品的方法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推进包含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第一网,将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一底片宽度,将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二底片宽度,将外覆层附接到所述第一网,其中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外覆层与所述第一网之间,将前弹性体腰带材料附接到所述外覆层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且具有前腰带材料宽度,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可以大于约1.5。
实施方案10:如实施方案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后弹性体腰带材料附接到所述外覆层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并且具有后腰材料宽度,并且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还包括穿过所述后弹性体腰带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
实施方案11:如实施方案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后弹性体腰带材料可以联接到具有第一延伸的所述外覆层,其中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可以在第二延伸处联接到所述外覆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延伸大于所述第二延伸。
实施方案12:如实施方案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延伸可以介于约125%与约135%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延伸可以介于约100%与约105%之间。
实施方案13:如实施方案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可以各自具有介于约110%与约130%之间的可延伸性,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可以各自具有介于约170%与约190%之间的可延伸性。
实施方案14:如实施方案9-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包括形成所述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使得第一吸收制品的前腰区面向第二吸收制品的前腰区,所述第二吸收制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一吸收制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吸收制品的后腰区面向第三吸收制品的后腰区,所述第三吸收制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二吸收制品。
实施方案15:如实施方案9-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可以介于约1.5与约2.0之间。
实施方案16:一种用于形成多个吸收制品的方法可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推进包含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第一网,将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一底片宽度,将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二底片宽度,将外覆层附接到所述第一网,其中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外覆层与所述第一网之间,将前弹性体腰带材料附接到所述外覆层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且具有前腰带材料宽度,将第一机械紧固部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将第二机械紧固部件附接到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其中所述第一机械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机械紧固部件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重叠,以及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可以大于约1.5。
实施方案17:如实施方案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并且所述第一机械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机械紧固部件可以附接到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使得所述第一机械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机械紧固部件中的每一者的内边缘设置在距所述中心纵向轴线约45mm与约90mm之间。
实施方案18:如实施方案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机械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机械紧固部件可以设置在距所述中心纵向轴线约65mm与约80mm之间。
实施方案19:如实施方案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机械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机械紧固部件可以各自形成相对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约5度与约30度之间的紧固部件角度。
实施方案20:如实施方案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可以介于约1.5与约2.0之间。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形成多个吸收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推进包含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第一网;
将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一底片宽度;
将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二底片宽度;以及
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
其中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介于约1.5与约3.0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介于约1.5与约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中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网形成所述单独的吸收制品的后腰边缘,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中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网形成所述单独的吸收制品的前腰边缘,并且其中所述单独的吸收制品的后腰边缘宽度与前腰边缘宽度的比率介于约1.5与约2.0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多个单独的制品中的至少一些包装到包装中,其中所述多个包装的单独的吸收制品中的每一者在所述包装内的同一方向上定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前弹性体腰带材料联接到所述第一网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中的每一者,并且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后弹性体腰带材料联接到所述第一网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中的每一者,并且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并穿过所述后弹性体腰带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前弹性体腰带材料联接到所述第一网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中的每一者,并且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包括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包括形成所述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使得第一吸收制品的前腰区面向第二吸收制品的前腰区,所述第二吸收制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一吸收制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吸收制品的后腰区面向第三吸收制品的后腰区,所述第三吸收制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二吸收制品。
9.一种用于形成多个吸收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推进包含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第一网;
将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一底片宽度;
将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二底片宽度;
将外覆层附接到所述第一网,其中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外覆层与所述第一网之间;
将前弹性体腰带材料附接到所述外覆层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且具有前腰带材料宽度;以及
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
其中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大于约1.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后弹性体腰带材料附接到所述外覆层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并且具有后腰材料宽度,并且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还包括穿过所述后弹性体腰带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后弹性体腰带材料联接到具有第一延伸的所述外覆层,其中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在第二延伸处联接到所述外覆层,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延伸大于所述第二延伸。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延伸介于约125%与约135%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延伸介于约100%与约105%之间。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各自具有介于约110%与约130%之间的可延伸性,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各自具有介于约170%与约190%之间的可延伸性。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包括形成所述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使得第一吸收制品的前腰区面向第二吸收制品的前腰区,所述第二吸收制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一吸收制品,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吸收制品的后腰区面向第三吸收制品的后腰区,所述第三吸收制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邻近所述第二吸收制品。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介于约1.5与约2.0之间。
16.一种用于形成多个吸收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方向上推进包含身体侧衬里材料的第一网;
将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一底片宽度;
将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一侧边缘并将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附接到所述第一网的所述第二侧边缘并且形成在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的相对侧边缘之间延伸的第二底片宽度;
将外覆层附接到所述第一网,其中吸收主体设置在所述外覆层与所述第一网之间;
将前弹性体腰带材料附接到所述外覆层以及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且具有前腰带材料宽度;
将第一机械紧固部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并将第二机械紧固部件附接到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其中所述第一机械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机械紧固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重叠;以及
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穿过所述前弹性体腰带材料并穿过所述第一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后侧裁片材料切断所述第一网以形成多个单独的吸收制品,
其中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大于约1.5。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并且所述第一机械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机械紧固部件附接到所述第一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和所述第二弹性体前侧裁片材料,使得所述第一机械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机械紧固部件中的每一者的内边缘设置在距所述中心纵向轴线约45mm与约90mm之间。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机械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机械紧固部件设置在距所述中心纵向轴线约65mm与约80mm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网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纵向轴线,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机械紧固部件和所述第二机械紧固部件各自形成相对于所述中心纵向轴线约5度与约30度之间的紧固部件角度。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底片宽度与所述第二底片宽度的比率介于约1.5与约2.0之间。
CN201980102622.6A 2019-12-20 2019-12-20 具有可再紧固侧接缝的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47460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9/067780 WO2021126233A1 (en) 2019-12-20 2019-12-20 Absorbent article with refastenable side seam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46056A true CN114746056A (zh) 2022-07-12
CN114746056B CN114746056B (zh) 2024-03-15

Family

ID=76477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2622.6A Active CN114746056B (zh) 2019-12-20 2019-12-20 具有可再紧固侧接缝的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18501A1 (zh)
KR (1) KR20220119082A (zh)
CN (1) CN114746056B (zh)
AU (1) AU2019479293A1 (zh)
BR (1) BR112022010940A2 (zh)
GB (1) GB2607213A (zh)
MX (1) MX2022006504A (zh)
WO (1) WO2021126233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549A (zh) * 2007-12-20 2010-11-10 Sca卫生用品公司 将至少两个幅材料接合在一起的接缝
WO2010136933A1 (en) * 2009-05-26 2010-12-02 Fameccanica.Data S.P.A. A side panel for sanitary articles, corresponding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article
US20120152446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Rhodes Brian K Method of incorporating oscillating elastic into disposable garments
CN105682626A (zh) * 2013-10-31 2016-06-15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制造具有全包围身体侧和衣物侧腰带的吸收制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508035A (ja) * 1994-01-19 1997-08-19 ザ、プロクター、エンド、ギャンブル、カンパニー 変換可能なベルト付きおむつ
JP4024177B2 (ja) * 2003-04-09 2007-12-19 花王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おむつ
US10363176B2 (en) * 2011-12-23 2019-07-3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Refastenable disposable garment having a curled edge,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3549A (zh) * 2007-12-20 2010-11-10 Sca卫生用品公司 将至少两个幅材料接合在一起的接缝
WO2010136933A1 (en) * 2009-05-26 2010-12-02 Fameccanica.Data S.P.A. A side panel for sanitary articles, corresponding method of manufacture and article
US20120152446A1 (en) * 2010-12-16 2012-06-21 Rhodes Brian K Method of incorporating oscillating elastic into disposable garments
CN105682626A (zh) * 2013-10-31 2016-06-15 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制造具有全包围身体侧和衣物侧腰带的吸收制品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02210185D0 (en) 2022-08-24
AU2019479293A1 (en) 2022-07-28
KR20220119082A (ko) 2022-08-26
WO2021126233A1 (en) 2021-06-24
BR112022010940A2 (pt) 2022-09-06
GB2607213A (en) 2022-11-30
US20230018501A1 (en) 2023-01-19
CN114746056B (zh) 2024-03-15
MX2022006504A (es) 202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05229B (zh) 具有腰部防漏构件的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JP4975018B2 (ja) 吸収性衣類
KR20070011402A (ko) 복합웹 및 흡수용품에서의 용도
EP1694263B1 (en) Absorbent garment having outer shell and adjustable absorbent assembly therein
EP1874245B1 (en) Composite web
JP2008544807A (ja) 前側締結用組立体を備えた使い棄て吸収性物品
WO2004060230A1 (en) A disposable absorbent garment
CN110505858B (zh) 具有腰部防漏构件的吸收制品
CN110913815A (zh) 具有提供屏障区的身体侧衬里的吸收制品
US10722407B2 (e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partial laminate waist elastic member
US8523836B2 (en)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 with finger tab
WO2010071507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elted disposable absorbent garments
CN114746056B (zh) 具有可再紧固侧接缝的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EP3223762A1 (en) Absorbent article having finger tab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same
CN114727889A (zh) 具有可再紧固侧接缝的吸收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AU2016381598B2 (en) Absorbent article side panel method of fastening
CN113164298A (zh) 具有弯曲弹性化层合物的吸收制品
CN113347951B (zh) 具有弯曲弹性化层合物的吸收制品
RU2747676C1 (ru) Эластифицированные впитывающие изделия и способы образования эластифицированных впитывающих изделий
CN110022818B (zh) 具有后袋设计的吸收制品
EP3449884A1 (en) Improvements to fastening system of disposable absorbent art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