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9061B - 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9061B
CN114739061B CN202210444571.9A CN202210444571A CN114739061B CN 114739061 B CN114739061 B CN 114739061B CN 202210444571 A CN202210444571 A CN 202210444571A CN 114739061 B CN114739061 B CN 1147390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mpressor
refrigerant
flow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45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9061A (zh
Inventor
李全星
李琦
辛海亚
王飞
徐阳
柳诗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4445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90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9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90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90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90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5/00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涉及制冷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称重法或排水法存在操作过程繁琐、测试人员工作量大以及操作引起的误差较大的问题。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包括流量输出组件、储液容器、流量输入组件和温度检测装置,流量输出组件和流量输入组件用于控制制冷剂的流向,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制冷设备中的温度参数,基于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流量输出组件和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无需测试人员反复操作以调整压缩机内制冷剂的灌注量,可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量,而且还可降低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

Description

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冰箱行业中,制冷剂灌注量匹配的常用方法包括称重法和排水法。
称重法包括如下过程:预先向压缩机内预灌充足的制冷剂,压缩机排气工艺管不封口,使用快速接头密封,将一钢瓶的真空度抽到3Pa以下,再将钢瓶称重,记录钢瓶原始重量为E g。钢瓶与压缩机排气工艺管端快速连接,根据抽出制冷剂的量决定二者的连接时间,达到连接时间,将钢瓶与压缩机排气工艺管端断开,再次将钢瓶称重,记录此时钢瓶的重量为F g,(F-E)g即为抽出制冷剂的重量。根据回气管温度及蒸发器温度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确定出制冷剂灌注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止。
排水法包括如下过程:预先向压缩机内预灌充足的制冷剂,在干燥过滤器工艺管侧焊接三通阀,并将三通阀锁死,保证三通阀焊接部位及阀部位无泄漏。将一塑料瓶内装满水,并将毛细管插入到瓶内,用手密封将塑料瓶倒置在盛有水的水槽内。缓慢打开三通阀排出制冷剂,使制冷剂积存到塑料瓶内。观察塑料瓶内水位下降(1克R600a制冷剂相当于420ml的水,1克R134a制冷剂相当于240ml水),排出规定制冷剂量后,锁紧三通阀(可将毛细管浸到水中,如没有气泡冒出,可认为锁紧),记录制冷剂排出量。根据回气管温度及蒸发器温度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确定出制冷剂灌注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为止。
制冷剂的灌注量越大,回气管温度越低,而制冷设备中要求回气管温度不能低于露点温度(露点温度为环温条件下的露点温度,例如,根据湿焓图计算,环温32℃下露点温度为29.1℃),否者回气管便会产生凝露,甚至会结冰,影响制冷设备的效率。制冷剂灌注量匹配过程中,随着灌注量的减少,回气管温度逐渐上升,直至升高到露点温度,此时的灌注量为制冷剂灌注量的最大值。
制冷设备中,蒸发器进出口温度的差值称为过热度。制冷剂的灌注量越少,过热度越大,制冷设备想要制冷系统性能好,一定的过热度(例如2~5℃)是必备的,过热度过大或过小均会影响制冷系统的性能。制冷剂灌注量匹配过程中,随着灌注量越来越少,则过热度越来越大,当过热度达到设定的过热度时,此时的灌注量为制冷剂灌注量的最小值。
可见,现有技术使用的称重法和排水法,均需要预先向压缩机内预灌充足的制冷剂,而后逐渐减少制冷剂的灌注量并记录减少的灌注量值,还需根据回气管露点温度、蒸发器进出口温度等关键温度参数,来确定制冷剂灌注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应用称重法和排水法过程中,需要测试人员跟进,并需要测试人员反复手动操作以减少制冷剂的灌注量,不仅操作过程繁琐,测试人员工作量大,而且操作引起的误差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称重法或排水法匹配制冷剂灌注量时,需要测试人员跟进,存在操作过程繁琐、测试人员工作量大以及操作引起的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包括流量输出组件、储液容器、流量输入组件和温度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流量输出组件、所述储液容器和所述流量输入组件依次连接,所述流量输出组件还与制冷设备压缩机的高压端连接,所述流量输入组件还与制冷设备压缩机的低压端连接;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制冷设备中的温度参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与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和所述流量输入组件连接,并且基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和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制冷设备中回气管的温度,并且所述回气管的实时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并使所述压缩机中的制冷剂流向所述储液容器中;所述回气管的实时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所述回气管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K2时,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所述储液容器中的制冷剂流向所述压缩机中。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用于检测制冷设备中蒸发器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出口的温度,并且所述蒸发器进出口的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K3时,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并使所述压缩机中的制冷剂流向所述储液容器中;所述蒸发器进出口的温度差值大于第三预设值K3时,确定所述压缩机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与最大灌注量相当,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关闭状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包括第一电磁截止阀,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包括第二电磁截止阀,其中,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与制冷设备的干燥过滤器连通,并且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用于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干燥过滤器与所述储液容器之间的流通状态;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与制冷设备压缩机吸气端的工艺管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用于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流通状态。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流量输入组件还包括第一质量流量计,所述流量输出组件还包括第二质量流量计,其中,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与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连通,并且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用于检测制冷剂在所述干燥过滤器与所述储液容器之间的流通量;所述第二质量流量计与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质量流量计用于检测制冷剂在所述储液容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的流通量。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回气管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蒸发器进口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蒸发器出口的温度。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还包括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与制冷设备压缩机仓中的端子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还与所述流量输出组件、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连接,并且所述接线端子用于为所述流量输出组件、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供电。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还包括底托,所述底托用于固定所述流量输出组件、所述储液容器、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
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包括流量输出组件、储液容器、流量输入组件和温度检测装置,流量输出组件用于控制压缩机内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容器,流量输入组件用于控制储液容器中的制冷剂流向压缩机内,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基于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流量输出组件和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从而可控制压缩机内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容器或是储液容器中的制冷剂流向压缩机内,从而可实现制冷设备灌注量的自动匹配。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称重法和排水法,无需测试人员反复操作以调整压缩机内制冷剂的灌注量,可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量,而且还可降低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
即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称重法或排水法匹配制冷剂灌注量时,需要测试人员跟进,存在操作过程繁琐、测试人员工作量大以及操作引起的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
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的自动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制冷设备压缩机中制冷剂的初始灌注量M1;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的温度、蒸发器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出口的温度;判断所述回气管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是否在0~第二预设值K2,若达到,计算所述压缩机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判断所述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差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K3,若达到,计算所述压缩机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自动匹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每隔t1时间,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的温度、蒸发器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出口的温度,并判断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并且若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在第一预设值K1内,则执行判断所述回气管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是否在0~第二预设值K2的步骤;若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全在第一预设值K1内,则重复执行每隔t1时间,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的温度、蒸发器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出口的温度的步骤。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计算所述压缩机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包括如下步骤:所述回气管的实时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控制流量输出组件开启t2时长,并记录所述压缩机流向所述储液容器的制冷剂流量为qm1;所述回气管的实时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所述回气管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K2时,控制流量输入组件开启t3时长,并记录所述储液容器流向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为qm2;所述回气管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在0~第二预设值K2,计算所述压缩机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Mmax为:
Figure BDA0003616074610000051
其中,n1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出组件开启的次数,n2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入组件开启的次数,n1和n2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计算所述压缩机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包括如下步骤:所述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K3时,控制流量输出组件开启t4时长,并记录所述压缩机流向所述储液容器的制冷剂流量为qm3;所述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K3时,计算所述压缩机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Mmin为:
Figure BDA0003616074610000061
其中,n1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出组件开启的次数,n2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入组件开启的次数,n3为最小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出组件开启的次数,n1、n2和n3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自动匹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控制流量输出组件关闭,流量输入组件开启,并使所述压缩机中的制冷剂灌注量M达到:
Figure BDA0003616074610000062
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通过获取制冷设备压缩机中制冷剂的初始灌注量M1,再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的温度、蒸发器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出口的温度,然后将获得的各温度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若满足,可计算得到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和最小灌注量,若不满足,通过控制制冷剂的流向,使压缩机中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容器或是储液容器中的制冷剂流向压缩机内,直到获得的温度满足计算最大灌注量的条件,从而也可计算得到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或者是通过控制制冷剂的流向,使压缩机中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容器,直到获得的各温度满足计算最小灌注量的条件,从而也可计算得到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从而实现灌注量的自动匹配。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可进行灌注量的自动匹配调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称重法和排水法,可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量,而且还可降低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制冷设备压缩机中制冷剂的初始灌注量M1;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的温度、蒸发器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出口的温度;第一计算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回气管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是否在0~第二预设值K2,若达到,计算所述压缩机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第二计算模块,用于判断所述蒸发器的进出口温度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K3,并计算所述压缩机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
本发明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控制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第二获取模块、第一计算模块和第二计算模块可实现灌注量自动匹配过程,从而可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量,而且还可降低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设备。
本发明的制冷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制冷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制冷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存储器和处理器的作用,可实现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步骤,可实现灌注量自动匹配过程,从而可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量,而且还可降低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与制冷设备连接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制冷设备的框图示意图。
图中:11、储液容器;12、第一电磁截止阀;13、第二电磁截止阀;14、第一质量流量计;15、第二质量流量计;16、第一温度传感器;17、接线端子;18、底托;19、毛细管;21、压缩机;22、回气管;23、蒸发器;24、干燥过滤器;25、冷凝器;31、第一获取模块;32、第二获取模块;33、第一计算模块;34、第二计算模块;41、存储器;42、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5以及实施例1~4对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包括流量输出组件、储液容器11、流量输入组件和温度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优选的,流量输出组件、储液容器11和流量输入组件依次连接,流量输出组件还与制冷设备压缩机21的高压端连接,流量输入组件还与制冷设备压缩机21的低压端连接;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制冷设备中的温度参数,温度检测装置还与流量输出组件和流量输入组件连接,并且基于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流量输出组件和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例如是冰箱、空调、冰柜等。
本实施例所说的压缩机21的高压端,是指压缩机21中制冷剂压力较高的一端,如压缩机21的排气端。流量输出组件与制冷设备压缩机21的高压端连接,可以是指流量输出组件与压缩机21的排气端连接,也可以是指流量输出组件与设置在压缩机21排气端的设备连接,此处的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时,可将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分流,一部分制冷剂流入储液容器11中,一部分经蒸发器23回到压缩机21的吸气端,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所说的压缩机21的低压端,是指压缩机21中制冷剂压力较低的一端,如压缩机21的吸气端。流量输入组件与制冷设备压缩机21的低压端连接,可以是指流量输入组件与压缩机21的吸气端连接,也可以是指流量输入组件与设置在压缩机21吸气端的设备连接,此处的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时,压缩机21不仅抽取蒸发器23中的制冷剂,也可以抽取储液容器11中的制冷剂,从而实现对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补充,如图2所示。
本实施例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包括流量输出组件、储液容器11、流量输入组件和温度检测装置,流量输出组件用于控制压缩机21内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容器11,流量输入组件用于控制储液容器11中的制冷剂流向压缩机21内,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制冷设备中的温度参数,基于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流量输出组件和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从而可控制压缩机内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容器或是储液容器中的制冷剂流向压缩机内,从而可实现制冷设备灌注量的自动匹配。本实施例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称重法和排水法,无需测试人员反复操作以调整压缩机内制冷剂的灌注量,可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量,而且还可降低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即本实施例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称重法或排水法匹配制冷剂灌注量时,需要测试人员跟进,存在操作过程繁琐、测试人员工作量大以及操作引起的误差较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优选的,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并使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容器11中。由于制冷剂的灌注量越大,回气管22的温度越低,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说明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灌注量还过大,此时让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可将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部分分流至储液容器11中,从而减小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灌注量,直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露点温度。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在灌注量自动匹配过程中,保证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大于或等于露点温度,从而可防止制冷设备运行时,回气管22产生凝露问题。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K2时,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储液容器11中的制冷剂流向压缩机21中。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中,K2例如是0.5℃,露点温度为环温条件下,整个测试环境中的露点温度,具体根据湿焓图获取。由于随着灌注量的减少,回气管22温度逐渐上升,当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在第二预设值K2内时,认为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灌注量已达到最大值。若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K2,说明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过少(可能是上一次减少的过多),此时将流量输出组件设置为关闭状态,流量输入组件设置为开启状态,可使储液容器11中的制冷剂流向压缩机21中,以对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进行补充,直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在第二预设值K2内。然后再根据从压缩机21中排出的制冷剂量和向压缩机21中输入的制冷剂量即可获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在灌注量自动匹配过程中,通过控制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在第二预设值K2内,可提高控制的可靠性,减少反复调节灌注量的次数。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温度检测装置还用于检测制冷设备中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优选的,蒸发器23进出口的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K3时,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并使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容器11中。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中的K3例如是2~5℃。由于制冷剂的灌注量越少,过热度越大,蒸发器23进出口的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K3,说明制冷剂的灌注量还过大,此时让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可将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部分分流至储液容器11中,从而减小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灌注量,直到蒸发器23进出口的温度差值大于第三预设值K3。然后再根据从压缩机21中排出的制冷剂量即可获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蒸发器23进出口的温度差值大于第三预设值K3时,确定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与最大灌注量相当,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关闭状态。由于随着灌注量越来越少,则过热度越来越大,在灌注量最大值匹配过程中,可能出现蒸发器23进出口的温度差值已经大于第三预设值K3时,虽然此时蒸发器23末端过热严重,灌注量已经小于合适灌注量的较小值了,但仍不能向压缩机中补充制冷剂(若向压缩机21中补充制冷剂,导致压缩机21中的灌注量增大,回气管22温度降低,从而导致回气管22产生结霜问题。),直接确定灌注量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相等。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流量输入组件包括第一电磁截止阀12,流量输出组件包括第二电磁截止阀13,如图1所示。优选的,第一电磁截止阀12与制冷设备的干燥过滤器24连通,并且第一电磁截止阀12用于控制制冷剂在干燥过滤器24与储液容器11之间的流通状态,如图2所示。优选的,第一电磁截止阀12还通过毛细管19与储液容器11连通,如图1或图2所示。如图2所示,干燥过滤器24经冷凝器25与压缩机21的排气端连接,干燥过滤器24即可认为是压缩机21的高压端。优选的,第二电磁截止阀13与制冷设备压缩机21吸气端的工艺管连通,并且第二电磁截止阀13用于控制制冷剂在储液容器11与压缩机21之间的流通状态,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流量输入组件包括第一电磁截止阀12,流量输出组件包括第二电磁截止阀13,第一电磁截止阀12和第二电磁截止阀13可基于接收到信号完成开启或关闭的动作,从而可实现自动控制制冷剂的流向,已完成制冷剂灌注量的匹配过程。
根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流量输入组件还包括第一质量流量计14,流量输出组件还包括第二质量流量计15,如图1所示。优选的,第一质量流量计14与第一电磁截止阀12连通,并且第一质量流量计14用于检测制冷剂在干燥过滤器24与储液容器11之间的流通量,如图2所示。优选的,第二质量流量计15与第二电磁截止阀13连通,并且第二质量流量计15用于检测制冷剂在储液容器11与压缩机21之间的流通量,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流量输入组件还包括第一质量流量计14,流量输出组件还包括第二质量流量计15,通过第一质量流量计14可监控从压缩机21中流出的制冷剂量,通过第二质量流量计15可监控流入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量,从而为计算制冷剂灌注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提供基础。
根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6、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如图1所示。优选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6用于检测回气管22的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更优选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6使用铝箔胶带粘贴值回气管22的压缩仓出箱管路上。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6、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6可检测回气管22的温度,从而可为判断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是否达到最大灌注量提供依据;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蒸发器23进口和出口的温度,从而可为判断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是否达到最小灌注量提供依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还包括接线端子17,如图1所示。优选的,接线端子17与制冷设备压缩机仓中的端子电连接,接线端子17还与流量输出组件、流量输入组件和温度检测装置连接,并且接线端子17用于为流量输出组件、流量输入组件和温度检测装置供电。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还包括接线端子17,接线端子17与制冷设备压缩机仓中的端子电连接,从而可通过接线端子给第一电磁截止阀12、第二电磁截止阀13、第一温度传感器16、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供电,并向制冷设备控制器传输控制信号。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还包括底托18,如图1所示。优选的,底托18用于固定流量输出组件、储液容器11、流量输入组件和温度检测装置。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还包括底托18,利用底托18固定流量输出组件、储液容器11、流量输入组件和温度检测装置,使得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结构紧凑,方便搬运和安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的自动匹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制冷设备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初始灌注量M1;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判断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是否在0~第二预设值K2,若达到,计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判断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K3,若达到,计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初始灌注量M1基于制冷设备的型号确定,一般M1为压缩机21实际确定的最佳灌注量的1.3倍。例如,BCD-468W型号的冰箱,最终定下的灌注量为89g,预灌的灌注量一般为116g。对于新品制冷设备的灌注量,可参照类型机的灌注量确定M1
本实施例的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通过获取制冷设备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初始灌注量M1,再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然后将获得的各温度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若满足,可计算得到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和最小灌注量,若不满足,通过控制制冷剂的流向,使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容器11或是储液容器11中的制冷剂流向压缩机21内,直到获得的温度满足计算最大灌注量的条件,从而也可计算得到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或者是通过控制制冷剂的流向,使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流向储液容器11,直到获得的各温度满足计算最小灌注量的条件,从而也可计算得到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从而实现灌注量的自动匹配。本实施例的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可进行灌注量的自动匹配调节,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称重法和排水法,可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量,而且还可降低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自动匹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每隔t1时间,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并判断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优选的,若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在第一预设值K1内,则执行判断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是否在0~第二预设值K2的步骤;若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全在第一预设值K1内,则重复执行每隔t1时间,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的步骤,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中,K1例如是1~2℃,t1例如是10min。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通过判断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可自动判断制冷设备运行的稳定状态。具体的,若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在第一预设值K1内,说明制冷设备已经运行稳定,可以执行判断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是否在0~第二预设值K2的步骤;若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全在第一预设值K1内,说明制冷设备运行还未稳定,此时需要重复执行每隔t1时间,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的步骤,直到满足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在第一预设值K1内,才可执行判断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是否在0~第二预设值K2的步骤。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计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包括如下步骤:基于获取的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流量输出组件和流量输入组件的开启状态。如图3所示,当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控制流量输出组件开启t2时长(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中的t2例如是10s),并记录压缩机21流向储液容器11的制冷剂流量为qm1;当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K2时,控制流量输入组件开启t3时长(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中的t3例如是10s),并记录储液容器11流向压缩机21的制冷剂流量为qm2;当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在0~第二预设值K2,计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Mmax为:
Figure BDA0003616074610000151
其中,n1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出组件开启的次数,n2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入组件开启的次数,n1和n2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当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可能需要通过多次开启流量输出组件才可使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大于露点温度;当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K2时,也可能需要通过多次开启流量输入组件才可使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小于第二预设值K2,因此,当最终匹配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在0~第二预设值之前,可能需要多次开启流量输出组件并判断冰箱是否运行稳定,还可能需要多次开启流量输入组件并判断冰箱是否运行稳定,如图3所示。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计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包括如下步骤:基于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与第三预设值K3的比较结果,控制流量输出组件和流量输入组件的开启状态。如图3所示,当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K3时,控制流量输出组件开启t4时长,并记录压缩机21流向储液容器11的制冷剂流量为qm3;当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K3时,计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Mmin为:
Figure BDA0003616074610000152
其中,n1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出组件开启的次数,n2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入组件开启的次数,n3为最小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出组件开启的次数,n1、n2和n3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当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K3时,可能需要通过多次开启流量输出组件才可使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K3,因此,当最终匹配到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K3之前,可能需要多次开启流量输出组件并判断冰箱是否运行稳定,如图3所示;也有可能在灌注量最大值匹配过程中,已经出现蒸发器23进出口的温度差值大于第三预设值K3,此时无需开启流量输出组件和流量输入组件(此时n3为0),灌注量的最小值与最大值相等。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自动匹配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控制流量输出组件关闭,流量输入组件开启,并使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灌注量M达到:
Figure BDA0003616074610000161
如图3所示,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的自动匹配方法确定(Mmax+Mmin)/2为压缩机21的最佳灌注量,当开启流量输入组件,使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灌注量达到最佳灌注量后,让制冷设备在最佳灌注量下继续运行12h,而后可退出灌注量自动匹配程序,让制冷设备在正常开停机点温度运行即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对本发明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控制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2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1、第二获取模块32、第一计算模块33和第二计算模块34,如图4所示。优选的,第一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制冷设备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初始灌注量M1。优选的,第二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优选的,第一计算模块33用于判断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是否在0~第二预设值K2,若达到,计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优选的,第二计算模块34用于判断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是否小于等于第三预设值K3,并计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
更优选的,第一计算模块33用于计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的方法可参照实施例2中的方法,第二获取模块32用于计算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的方法可参照实施例2中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控制装置,通过第一获取模块31、第二获取模块32、第一计算模块33和第二计算模块34可实现灌注量自动匹配过程,从而可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量,而且还可降低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制冷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41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如图5所示。优选的,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41,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42,用于执行存储器41中的可执行程序,以实现实施例2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步骤。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例如是冰箱、空调、冰柜等。制冷设备的主体结构可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41以及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2,通过存储器41和处理器42的作用,可实现实施例2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步骤,可实现灌注量自动匹配过程,从而可大大降低员工的工作量,而且还可降低人工操作引起的误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的含义是指至少两个。
应该理解,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3)

1.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量输出组件、储液容器(11)、流量输入组件和温度检测装置,其中,
所述流量输出组件、所述储液容器(11)和所述流量输入组件依次连接,所述流量输出组件还与制冷设备压缩机(21)的高压端连接,所述流量输入组件还与制冷设备压缩机(21)的低压端连接;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制冷设备的温度参数,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与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和所述流量输入组件连接,并且基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和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并且所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并使所述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流向所述储液容器(11)中;所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所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K2时,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所述储液容器(11)中的制冷剂流向所述压缩机(21)中;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还用于检测制冷设备中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并且所述蒸发器(23)进出口的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K3时,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并使所述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流向所述储液容器(11)中;所述蒸发器(23)进出口的温度差值大于第三预设值K3时,确定所述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与最大灌注量相当,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处于关闭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输出组件包括第一电磁截止阀(12),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包括第二电磁截止阀(13),其中,
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12)与制冷设备的干燥过滤器(24)连通,并且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12)用于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干燥过滤器(24)与所述储液容器(11)之间的流通状态;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13)与制冷设备压缩机(21)吸气端的工艺管连通,并且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13)用于控制制冷剂在所述储液容器(11)与所述压缩机(21)之间的流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输出组件还包括第一质量流量计(14),所述流量输入组件还包括第二质量流量计(15),其中,
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14)与所述第一电磁截止阀(12)连通,并且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14)用于检测制冷剂在所述干燥过滤器(24)与所述储液容器(11)之间的流通量;所述第二质量流量计(15)与所述第二电磁截止阀(13)连通,并且所述第二质量流量计(15)用于检测制冷剂在所述储液容器(11)与所述压缩机(21)之间的流通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16)、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6)用于检测回气管(22)的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端子(17),所述接线端子(17)与制冷设备压缩机仓中的端子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17)还与所述流量输出组件、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连接,并且所述接线端子(17)用于为所述流量输出组件、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托(18),所述底托(18)用于固定所述流量输出组件、所述储液容器(11)、所述流量输入组件和所述温度检测装置。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的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制冷设备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初始灌注量M1
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
判断所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是否在0~第二预设值K2,若达到,计算所述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
判断所述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K3,若达到,计算所述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每隔t1时间,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并判断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并且
若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均在第一预设值K1内,则执行判断所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是否在0~第二预设值K2的步骤;
若第(N+1)次获得的各温度与第N次获得的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不全在第一预设值K1内,则重复执行每隔t1时间,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小于露点温度时,控制流量输出组件开启t2时长,并记录所述压缩机(21)流向储液容器(11)的制冷剂流量为qm1
所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大于露点温度,且所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值K2时,控制流量输入组件开启t3时长,并记录储液容器(11)流向所述压缩机(21)的制冷剂流量为qm2
所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在0~第二预设值K2,计算所述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Mmax为:
Figure FDA0004041330900000041
其中,n1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出组件开启的次数,n2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入组件开启的次数,n1和n2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包括如下步骤:
所述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K3时,控制流量输出组件开启t4时长,并记录所述压缩机(21)流向储液容器(11)的制冷剂流量为qm3
所述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大于第三预设值K3时,计算所述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Mmin为:
Figure FDA0004041330900000042
其中,n1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出组件开启的次数,n2为最大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入组件开启的次数,n3为最小灌注量匹配过程中流量输出组件开启的次数,n1、n2和n3均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控制流量输出组件关闭,流量输入组件开启,并使所述压缩机(21)中的制冷剂灌注量M达到:
Figure FDA0004041330900000043
其中,Mmax为所述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Mmin为所述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1),用于获取制冷设备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初始灌注量M1
第二获取模块(32),用于获取制冷设备中回气管(22)的温度、蒸发器(23)进口的温度和蒸发器(23)出口的温度;
第一计算模块(33),用于判断所述回气管(22)的实时温度与露点温度的差值是否在0~第二预设值K2,若达到,计算所述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大灌注量;
第二计算模块(34),用于判断所述蒸发器(23)的进出口温度差是否大于等于第三预设值K3,若达到,计算所述压缩机(21)中制冷剂的最小灌注量。
13.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41),其上存储有可执行程序;
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42),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41)中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灌注量自动匹配方法的步骤。
CN202210444571.9A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Active CN1147390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4571.9A CN114739061B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4571.9A CN114739061B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9061A CN114739061A (zh) 2022-07-12
CN114739061B true CN114739061B (zh) 2023-03-21

Family

ID=822842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4571.9A Active CN114739061B (zh) 2022-04-26 2022-04-26 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9061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27215B2 (ja) * 1998-07-22 2002-09-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冷媒充填量決定方法
US10001309B2 (en) * 2014-03-17 2018-06-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9489195B (zh) * 2018-10-24 2021-08-24 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9899940A (zh) * 2019-03-21 2019-06-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冷媒量的控制方法
CN112665236B (zh) * 2020-12-16 2023-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冷媒灌注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和空调系统
CN113465241B (zh) * 2021-07-02 2023-02-10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充注制冷剂的方法、自动充注装置及制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9061A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K2812640T3 (en) PROCEDURE FOR DETECTING LOSS OF REFRIGERANT
CN102575886B (zh) 制冷剂蒸气压缩系统的运行
US537749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vacuating and charging a refrigeration unit
CN205807930U (zh) 冷冻饮料机
CN109631436B (zh) 制冷剂量合理性的判断方法
US10533783B2 (en) Air conditioner having compressor bypass and evaluation of volume of connecting pipe
JP6887979B2 (ja) 冷媒漏洩判定装置、この冷媒漏洩判定装置を備える冷凍装置、及び冷媒漏洩判定方法
CN109631435B (zh) 制冷剂充注系统及方法
CN106796071B (zh) 用于估算rvcs系统中的制冷剂充注损耗的方法和系统
JP2008232579A5 (zh)
US6098412A (en) Method for automated detection of leaks in a discharge check valve
US20210310727A1 (en)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freezing device, transporting freezing device including this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freezing device
US20220412625A1 (en) Refrigerant leak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7895844B2 (en)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filling a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refrigerant
CN114739061B (zh) 一种灌注量自动匹配装置、方法、控制装置和制冷设备
EP1022526A2 (en) Adaptive pretrip selection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s
US20220042730A1 (en)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device, freezing device including this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device, and abnormality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compressor
JP2008249226A (ja) 冷凍装置の冷媒漏れ検出方法
EP3714224B1 (en) Method for refrigerant charge determination in a cooling circuit
CN109578265B (zh) 一种空压机耐久启停装置
JP5060159B2 (ja) ベーパ回収装置
CN110986261A (zh) 用于风冷压缩冷凝机组自动调整冷媒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US20240183592A1 (en) Connecting and disconnecting a cooling loop from a refrigeration system
US11644224B2 (en) Portable automatic refrigerant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13357856B (zh) 空调系统冷媒充注匹配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