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8984A - 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8984A
CN114738984A CN202210516138.1A CN202210516138A CN114738984A CN 114738984 A CN114738984 A CN 114738984A CN 202210516138 A CN202210516138 A CN 202210516138A CN 114738984 A CN114738984 A CN 1147389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baffle
driving
air inlet
transmission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61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优霞
姬小伟
梁博
熊绍森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2105161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89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89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89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进风口闭合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风口,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挡板,具有关闭进风口的关闭位置、过渡位置以及打开进风口且位于壳体内的打开位置;第一驱动件,与挡板驱动连接,以使挡板在关闭位置和过渡位置之间转动;驱动组件,与挡板驱动连接,以使挡板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往复移动。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进风口闭合装置存在进风板抖动、异响等问题。

Description

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面板体的进风口位置大部分都是由多条的进风格栅组成,内部再加上一层过滤网,空调器在运行过程中,过滤网过滤室内空气的粉尘,净化出风口吹出的气流。但是当空调器长时间不使用时,室内空气中漂浮的灰尘就会大量落在过滤网上。这些灰尘造成过滤网脏堵,降低过滤网及通风效果,最终会影响空调器的正常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这个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进风口闭合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该进风口闭合装置通过可旋转地覆盖在空调器的进风口上的多个小盖板进行打开或封闭该进风口,盖板在空调不运行时闭合遮盖住进风口和过滤网,起到防尘作用。但是在空调打开运行时,覆盖在盖板上的灰尘,通过盖板的翻转打开,灰尘又重新掉至过滤网甚至蒸发器,从而又产生二次污染。
现有技术中还提供了一种进风板驱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如图1所示,其通过齿轮传动组件与进风板1连接以带动进风板1快速、精准地运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进风板驱动机构无法精确地驱动进风板将进风口闭合的问题。但是,该进风板驱动结构存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进风板抖动、异响等可靠性和舒适性问题,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并且,虽然其可以实现进风口封闭防尘的问题,但缺少清洁功能,随着空气循环,仍然存在灰层掉落于风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空调运行过程中,进风口闭合装置存在进风板抖动、异响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进风口闭合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风口,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挡板,具有关闭进风口的关闭位置、过渡位置以及打开进风口且位于壳体内的打开位置;第一驱动件,与挡板驱动连接,以使挡板在关闭位置和过渡位置之间转动;驱动组件,与挡板驱动连接,以使挡板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作往复直线移动。
进一步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切换部件,切换部件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当挡板处于过渡位置时,切换部件的至少部分使挡板与第一驱动件连接或使挡板与第一驱动件分离。
进一步地,挡板具有第一传动部,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传动齿;驱动组件包括:传动部件,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齿轮的第二传动齿与第一传动齿相适配;当挡板处于过渡位置时,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部啮合连接;第二驱动件,与传动齿轮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部件包括多个传动齿轮,多个传动齿轮依次啮合连接,第二驱动件与多个传动齿轮中的一个传动齿轮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挡板具有两个第一传动部,两个第一传动部位于挡板的两端;驱动组件包括两个传动部件,一个第一传动部用于与两个传动部件中的一个传动连接,另一个第一传动部用于与两个传动部件中的另一个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清洁件,可转动地设置,当挡板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时通过清洁件清扫挡板;集尘盒,位于清洁件的下方。
进一步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与清洁件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清洁件传动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第二驱动件与清洁件传动齿轮驱动连接;清洁件,与清洁件传动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盒,驱动盒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传动部件和清洁件传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盒内;驱动盒具有开口,传动齿轮的齿顶和清洁件传动齿轮的齿顶穿过开口凸出于驱动盒设置。
进一步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集尘盒,位于清洁件的下方,驱动盒的底部和清洁件盖设在集尘盒的集尘口上。
进一步地,清洁件包括连接轴和多个毛刷部,多个毛刷部沿连接轴的延伸方向呈螺旋状安装在连接轴上。
进一步地,挡板为平板结构。
进一步地,进风口位于壳体的顶部,当挡板位于过渡位置时,挡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20度。
进一步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当挡板位于过渡位置时,挡板的预设部分抵设在定位凸起上;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检测件,当检测件检测到挡板的预设部分抵设在定位凸起上时,控制切换部件的至少部分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
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具有进风口,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挡板、第一驱动件和驱动组件,挡板具有关闭进风口的关闭位置、过渡位置以及打开进风口且位于壳体内的打开位置;第一驱动件与挡板驱动连接,以使挡板在关闭位置和过渡位置之间转动;驱动组件与挡板驱动连接,以使挡板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空调开始运行时,挡板在第一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由关闭位置转动至过渡位置,随后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由过渡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挡板位于打开位置时挡板位于壳体内,不会对进风口的进风产生影响且进风不经过挡板不会造成挡板的抖动和异响,从而解决了进风过程中挡板产生抖动和异响的问题。
并且,该进风口闭合装置为了实现挡板在关闭位置、过渡位置以及打开位置之间切换,设置了第一驱动件和驱动组件,通过第一驱动件带动挡板转动,在第一驱动件带动关闭位置的挡板朝向过渡位置转动时,挡板朝向壳体的外侧转动,不会与壳体内的零部件产生干涉,也无需在壳体内为挡板的运动预留空间,避免壳体的体积过大;并且,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挡板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作直线往复运动,有效减少了壳体内部的运动空间需求,避免壳体的体积过大;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进风板驱动机构采用单独设置的齿条与进风板连接,且齿条为弧形结构,且通过弧形的导轨对齿条进行导向,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该进风口闭合装置仅通过第一驱动件和驱动组件便可实现挡板的打开和闭合,驱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挡板运动轨迹为绕轴运动和直线运动两部分,有效减少了空调器内部的运动空间需求,避免了对于换热器有效换热面积的影响。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背景技术中的进风板驱动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的挡板处于关闭位置的正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的挡板处于关闭位置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的挡板处于关闭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的挡板处于过渡位置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的挡板处于过渡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的挡板处于打开位置的剖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的挡板处于打开位置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的挡板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时与传动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的挡板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时清洁件对其清扫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进风板;10、壳体;11、进风口;12、定位凸起;13、空调面板;20、挡板;21、第一传动部;30、第一驱动件;40、驱动组件;41、传动部件;42、传动齿轮;43、第二驱动件;44、驱动盒;50、清洁件;51、连接轴;52、毛刷部;60、集尘盒;70、清洁件传动齿轮;80、蒸发器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风口闭合装置,请参考图2至图10,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进风口11,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挡板20,具有关闭进风口11的关闭位置、过渡位置以及打开进风口11且位于壳体10内的打开位置;第一驱动件30,与挡板20驱动连接,以使挡板20在关闭位置和过渡位置之间转动;驱动组件40,与挡板20驱动连接,以使挡板20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作往复直线移动。
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进风口11,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挡板20、第一驱动件30和驱动组件40,挡板20具有关闭进风口11的关闭位置、过渡位置以及打开进风口11且位于壳体10内的打开位置;第一驱动件30与挡板20驱动连接,以使挡板20在关闭位置和过渡位置之间转动;驱动组件40与挡板20驱动连接,以使挡板20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空调开始运行时,挡板20在第一驱动件30的驱动作用下由关闭位置转动至过渡位置,随后在驱动组件40的驱动作用下由过渡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挡板20位于打开位置时挡板20位于壳体10内,不会对进风口11的进风产生影响且进风不经过挡板20不会造成挡板20的抖动和异响,从而解决了进风过程中挡板20产生抖动和异响的问题。
并且,该进风口闭合装置为了实现挡板20在关闭位置、过渡位置以及打开位置之间切换,设置了第一驱动件30和驱动组件40,通过第一驱动件30带动挡板20转动,在第一驱动件30带动关闭位置的挡板20朝向过渡位置转动时,挡板20朝向壳体10的外侧转动,不会与壳体10内的零部件产生干涉,也无需在壳体10内为挡板20的运动预留空间,避免壳体10的体积过大;并且,通过驱动组件40带动挡板20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作直线往复运动,有效减少了壳体内部的运动空间需求,避免壳体10的体积过大;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进风板驱动机构采用单独设置的齿条与进风板1连接,且齿条为弧形结构,且通过弧形的导轨对齿条进行导向,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该进风口闭合装置仅通过第一驱动件30和驱动组件40便可实现挡板20的打开和闭合,驱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挡板运动轨迹为绕轴运动和直线运动两部分,有效减少了空调器内部的运动空间需求,避免了对于换热器有效换热面积的影响。
可选地,第一驱动件30为驱动电机。
具体地,挡板20的一端设置有转轴,转轴的第一端与壳体10可转动地连接,转轴的第二端与第一驱动件30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切换部件,切换部件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当挡板20处于过渡位置时,切换部件的至少部分使挡板20与第一驱动件30连接或使挡板20与第一驱动件30分离。具体实施时,当挡板20由关闭位置转动至过渡位置时,切换部件的至少部分运动,以释放挡板20与第一驱动件30之间的旋转约束;当挡板20由打开位置运动之过渡位置时,切换部件的至少部分反向运动,以使挡板20与第一驱动件30之间重新建立旋转约束。
具体地,切换部件为卡簧,当挡板20由关闭位置转动至过渡位置时,第一驱动件30内部的卡簧开始运动,卡簧运动至挡板20的卡槽内,开放第一驱动件30和挡板20之间的旋转约束。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挡板20具有第一传动部21,第一传动部21包括第一传动齿;驱动组件40包括:传动部件41,包括传动齿轮42,传动齿轮42的第二传动齿与第一传动齿相适配;当挡板20处于过渡位置时,传动齿轮42与第一传动部21啮合连接;第二驱动件43,与传动齿轮42驱动连接。
具体实施时,通过设置第一传动部21和传动齿轮42,挡板20可以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作往复直线运动;第二驱动件43的设置可以使传动齿轮42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传动部21运动。
具体地,第一传动部21为齿条结构,与挡板20的边缘贴合连接,第一传动部21与传动齿轮42啮合连接,在传动齿轮42的带动下,挡板20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
具体地,第二驱动件43为驱动电机。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传动部件41包括多个传动齿轮42,多个传动齿轮42依次啮合连接,第二驱动件43与多个传动齿轮42中的一个传动齿轮42驱动连接。具体实施时,多个传动齿轮42依次啮合连接的设置使第一传动部21更易传动,挡板20可以更轻易地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切换,而且使传动过程更加平稳,挡板20不会产生抖动。
具体地,多个传动齿轮42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20具有两个第一传动部21,两个第一传动部21位于挡板20的两端;驱动组件40包括两个传动部件41,一个第一传动部21用于与两个传动部件41中的一个传动连接,另一个第一传动部21用于与两个传动部件41中的另一个传动连接。具体实施时,两个第一传动部21和两个传动部件41分别连接的设置使挡板20的两端受力均匀,从而使挡板20在打开位置和过渡位置之间切换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抖动和异响。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清洁件50,可转动地设置,当挡板20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时通过清洁件50清扫挡板20;集尘盒60,位于清洁件50的下方。这样,在每次开机、关机时,通过清洁件50对挡板20进行清理,使得其始终保持干净、整洁;避免开机挡板打开时灰尘倒入滤网仍会造成过滤网脏堵的问题;并且,较单方向毛刷,转动毛刷不易粘连灰尘结块,清洁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时,清洁件50用于将挡板20清扫干净,集尘盒60位于清洁件50的下方,用于承接清洁件50清扫挡板20后的灰尘。
具体地,为了减少新增结构对进风口进风面积的影响,集尘盒60为扁长型的盒体;其中,集尘盒60安装在空调面板13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清洁件传动齿轮70,与传动齿轮42啮合连接,第二驱动件43与清洁件传动齿轮70驱动连接;清洁件50,与清洁件传动齿轮70连接。具体实施时,第二驱动件43的设置使清洁件传动齿轮70和传动齿轮42共同发生转动,这样可以对挡板20产生传动的效果,也可以驱动清洁件50发生转动,对挡板20进行清洁。这样的设置可以简化驱动组件的结构。
在其他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与清洁件50驱动连接。具体实施时,第三驱动件的设置使清洁件50可以对挡板20进行更好的清洁效果。具体地,第三驱动件独立设置,可以自由控制转动方向,在挡板20由过渡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的过程中,挡板20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此时第三驱动件控制清洁件50顺时针运动;在挡板20关闭过程中,挡板20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时,第三驱动件控制清洁件50逆时针转动;挡板20与清洁件50之间的接触面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增强了对挡板20的清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驱动组件40还包括驱动盒44,驱动盒44设置在壳体10的内壁上,传动部件41和清洁件传动齿轮70设置在驱动盒44内;驱动盒44具有开口,传动齿轮42的齿顶和清洁件传动齿轮70的齿顶穿过开口凸出于驱动盒44设置。
具体实施时,驱动盒44的设置对传动部件41和清洁件传动齿轮70产生保护的作用,驱动盒44的开口的设置使传动齿轮42可以与挡板20相啮合,也使清洁件50可以清扫挡板20。
具体地,驱动盒44的开口设置在驱动盒44的侧壁上,驱动盒44的开口朝向挡板20设置,传动齿轮42与清洁件传动齿轮70均通过开口与挡板20相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集尘盒60,位于清洁件50的下方,驱动盒44的底部和清洁件50盖设在集尘盒60的集尘口上。具体实施时,这样的设置避免了清洁件50清扫产生的灰尘溢出集尘盒60,造成对空调内部的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件50包括连接轴51和多个毛刷部52,多个毛刷部52沿连接轴51的延伸方向呈螺旋状安装在连接轴51上。具体实施时,毛刷部52的设置提高了清洁件50对挡板20的清洁作用。
具体地,毛刷部52位于集尘盒60的开口处且凸出于集尘盒60的集尘口2至3mm设置,多个毛刷部52均为软毛刷体,可有效清洁挡板20表面的灰尘。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20为平板结构。这样的设置节省了挡板20位于打开位置时所占用的空间,避免了挡板20进入壳体10后影响空调其他零件的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进风口11位于壳体10的顶部,当挡板20位于过渡位置时,挡板20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20度。具体实施时,这样的设置便于清洁件50对挡板20进行清扫。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壳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2,当挡板20位于过渡位置时,挡板20的预设部分抵设在定位凸起12上;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检测件,当检测件检测到挡板20的预设部分抵设在定位凸起12上时,控制切换部件的至少部分运动,以使挡板20与第一驱动件连接或分离。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进风口闭合装置。
具体地,壳体10包括空调面板13,当进风口闭合装置的挡板20位于打开位置时,挡板20位于空调面板13和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部件80之间。
本发明具有以下发明点:进风口闭合装置主要包括挡板20、清洁件50、集尘盒60和驱动组件40,其中,为了减少新增结构对进风口11进风面积的影响,集尘盒60呈现扁长结构,安装在空调面板13上;集尘盒60开口端一部分与驱动盒44底部接触,一部分由清洁件50封口,避免脏污外溢,清洁件50位于集尘盒60开口处,由第二驱动件43驱动,毛刷部52的毛长较集尘盒60开口长2~3mm,且采用螺旋状排列分布的软毛刷体,可最大程度上整洁挡板20上的灰尘,此外,较单方向的毛刷部52,转动的毛刷部52不易粘连灰尘结块,清洁效果更好。当空调室内机开机时,在驱动盒44的作用下,挡板20打开,当其打开到过渡位置之后(即挡板20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20度,这样便于毛刷清洁板面),在切换部件的作用下,变化运动方向为向下,挡板20的运动轨迹为绕轴运动和直线运动两部分,有效减少了空调室内机内部的运动空间需求,避免了对于蒸发器部件80有效换热面积的影响。当切换部件生效时,清洁件50开始转动运行,当挡板20与毛刷部52接触时,毛刷部52扫落挡板20上的灰尘,并收集于集尘盒60,避免灰尘落入空调室内机内部,同时通过传动部件41给挡板20提供向下运动的动力,同时起到导向的作用,避免挡板20歪斜卡顿,传动部件41有效提高了运动的效率,减少了第二驱动件43的载荷,提供运动部件的可靠性。挡板20可完全收于空调面板13的背部,避免对进风口11风量、气流运行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更加美观简洁,挡板20与空调面板13结构贴近,所需要的收纳空间较小,不影响其他部件(导过滤网组件等)的设计和运动。当空调关机时,清洁件50优先挡板20一定时间T(T大于或等于3s)启动,以扫落挡板20上可能存在的灰尘及水珠,挡板20通过驱动组件40的驱动,开启向上运动的过程,当到达设置位置,通过切换部件变化运动方向,清洁件50停止运转,挡板20向进风口11方向闭合运动,时间T的设定,可以确保挡板20端部的第一传动部21与清洁件传动齿轮70的锯齿互相啮合,避免运动机构卡死。
本发明解决了以下技术问题:
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过滤网裸露在外面,进风口11不能闭合问题,过滤网一致处于积灰状态,不好清洗的问题;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挡板20存在的问题:过滤网一直处于(吸)积灰状态;挡板20和过滤网仍需定期清理;仅挡住空调静置时的落灰;挡板20打开时灰尘倒入滤网仍会造成过滤网脏堵;空调运行过程中挡板20抖动、异响等可靠性和舒适性问题。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通过挡板20的闭合方式,使得空调器长时间不使用时,挡板20遮盖住进风口和过滤网,起到防尘作用;通过把挡板20收纳进入空调内部,解决空调运行过程中挡板20抖动、异响等可靠性和舒适性问题;在每次开机、关机时,通过清洁件50对挡板20进行清理,使得其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进风口11,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挡板20、第一驱动件30和驱动组件40,挡板20具有关闭进风口11的关闭位置、过渡位置以及打开进风口11且位于壳体10内的打开位置;第一驱动件30与挡板20驱动连接,以使挡板20在关闭位置和过渡位置之间转动;驱动组件40与挡板20驱动连接,以使挡板20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往复移动。在空调开始运行时,挡板20在第一驱动件30的驱动作用下由关闭位置转动至过渡位置,随后在驱动组件40的驱动作用下由过渡位置移动至打开位置,挡板20位于打开位置时挡板20位于壳体10内,不会对进风口11的进风产生影响且进风不经过挡板20不会造成挡板20的抖动和异响,从而解决了进风过程中挡板20产生抖动和异响的问题。
并且,该进风口闭合装置为了实现挡板20在关闭位置、过渡位置以及打开位置之间切换,设置了第一驱动件30和驱动组件40,通过第一驱动件30带动挡板20转动,在第一驱动件30带动关闭位置的挡板20朝向过渡位置转动时,挡板20朝向壳体10的外侧转动,不会与壳体10内的零部件产生干涉,也无需在壳体10内为挡板20的运动预留空间,避免壳体10的体积过大;并且,通过驱动组件40带动挡板20在过渡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作直线往复运动,有效减少了壳体内部的运动空间需求,避免壳体10的体积过大;相较于背景技术中的进风板驱动机构采用单独设置的齿条与进风板1连接,且齿条为弧形结构,且通过弧形的导轨对齿条进行导向,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大;该进风口闭合装置仅通过第一驱动件30和驱动组件40便可实现挡板20的打开和闭合,驱动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挡板运动轨迹为绕轴运动和直线运动两部分,有效减少了空调器内部的运动空间需求,避免了对于换热器有效换热面积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进风口闭合装置,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进风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
挡板(20),具有关闭所述进风口(11)的关闭位置、过渡位置以及打开所述进风口(11)且位于所述壳体(10)内的打开位置;
第一驱动件(30),与所述挡板(20)驱动连接,以使所述挡板(20)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过渡位置之间转动;
驱动组件(40),与所述挡板(20)驱动连接,以使所述挡板(20)在所述过渡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作往复直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
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的至少部分可活动地设置,当所述挡板(20)处于所述过渡位置时,所述切换部件的至少部分使所述挡板(20)与所述第一驱动件(30)连接或使所述挡板(20)与所述第一驱动件(30)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0)具有第一传动部(21),所述第一传动部(21)包括第一传动齿;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
传动部件(41),包括传动齿轮(42),所述传动齿轮(42)的第二传动齿与所述第一传动齿相适配;当所述挡板(20)处于所述过渡位置时,所述传动齿轮(42)与所述第一传动部(21)啮合连接;
第二驱动件(43),与所述传动齿轮(42)驱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件(41)包括多个所述传动齿轮(42),多个所述传动齿轮(42)依次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43)与多个所述传动齿轮(42)中的一个所述传动齿轮(42)驱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0)具有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部(21),两个所述第一传动部(21)位于所述挡板(20)的两端;所述驱动组件(40)包括两个所述传动部件(41),一个所述第一传动部(21)用于与两个所述传动部件(41)中的一个传动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传动部(21)用于与两个所述传动部件(41)中的另一个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
清洁件(50),可转动地设置,当所述挡板(20)在所述过渡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时通过所述清洁件(50)清扫所述挡板(20);
集尘盒(60),位于所述清洁件(50)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与所述清洁件(50)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
清洁件传动齿轮(70),与所述传动齿轮(4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43)与所述清洁件传动齿轮(70)驱动连接;
清洁件(50),与所述清洁件传动齿轮(7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还包括驱动盒(44),所述驱动盒(44)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所述传动部件(41)和所述清洁件传动齿轮(70)设置在所述驱动盒(44)内;
所述驱动盒(44)具有开口,所述传动齿轮(42)的齿顶和所述清洁件传动齿轮(70)的齿顶穿过所述开口凸出于所述驱动盒(44)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
集尘盒(60),位于所述清洁件(50)的下方,所述驱动盒(44)的底部和所述清洁件(50)盖设在所述集尘盒(60)的集尘口上。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件(50)包括连接轴(51)和多个毛刷部(52),多个所述毛刷部(52)沿所述连接轴(51)的延伸方向呈螺旋状安装在所述连接轴(51)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0)为平板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11)位于所述壳体(10)的顶部,当所述挡板(20)位于所述过渡位置时,所述挡板(20)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度且小于或等于20度。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2),当所述挡板(20)位于所述过渡位置时,所述挡板(20)的预设部分抵设在所述定位凸起(12)上;所述进风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检测件,当所述检测件检测到所述挡板(20)的预设部分抵设在所述定位凸起(12)上时,控制所述切换部件的至少部分运动。
15.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进风口闭合装置。
CN202210516138.1A 2022-05-12 2022-05-12 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Pending CN1147389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6138.1A CN114738984A (zh) 2022-05-12 2022-05-12 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6138.1A CN114738984A (zh) 2022-05-12 2022-05-12 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8984A true CN114738984A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852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6138.1A Pending CN114738984A (zh) 2022-05-12 2022-05-12 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898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6213929B2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EP2154442B1 (en) Self-cleaning device of filtering net and air conditioner having it
CN101619873B (zh) 嵌入顶棚式空调机
RU2368849C1 (ru) Устанавливаемая внутри помещения секция кондиционера
EP2267375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7360726A (zh) 空调的室内机
CN111570404B (zh) 一种自动清洁装置及空调器
CN101498480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217482969U (zh) 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14738984A (zh) 进风口闭合装置及空调室内机
CN101206053B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12797613A (zh) 风口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JP4369458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7209746U (zh) 除尘装置和空调器
JP4887035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4659224A (zh) 除尘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111706912A (zh) 进风结构和空调器
CN110446893B (zh) 过滤器清扫装置以及空气调和机
KR101323326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13685911A (zh) 一种自清洁装置以及空调器
JP4709039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7209747U (zh) 除尘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12252836U (zh) 进风结构和空调器
CN219036878U (zh) 滤网机构和空调室内机
CN21893649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