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8071A - 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8071A
CN114738071A CN202210268007.6A CN202210268007A CN114738071A CN 114738071 A CN114738071 A CN 114738071A CN 202210268007 A CN202210268007 A CN 202210268007A CN 114738071 A CN114738071 A CN 114738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r
gas
steam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680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38071B (zh
Inventor
汪世清
刘练波
王兴俊
牛红伟
郭东方
王雨桐
李正宽
甘勇
丁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Hunan Yuey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Hunan Yuey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Huaneng Hunan Yuey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Clean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2680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80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8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8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38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8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7/00Plants for converting heat or fluid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18Recovery of pro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25Regeneration of liquid absorb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456Removing acid components
    • B01D53/1475Removing carbon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1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bsorption
    • B01D53/18Absorbing units; Liquid distributor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KSTEAM ENGINE PLANTS; STEAM ACCUMULATORS; ENGINE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NGINES USING SPECIAL WORKING FLUIDS OR CYCLES
    • F01K25/00Plants o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special working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lants operating in closed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1K25/08Plants o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special working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lants operating in closed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special vapours
    • F01K25/10Plants or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special working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Plants operating in closed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special vapours the vapours being cold, e.g. ammonia, carbon dioxide, eth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51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e.g. CO2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提出了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回收碳捕集能量的双压有机朗肯动力循环系统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CO2回收系统、CO2捕集系统和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其中本发明利用双压有机朗肯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回收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汽水混合物和CO2回收系统中CO2气体的能量,通过添加的第一回热器和第二回热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碳捕集节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化石能源的消耗,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随着化石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入大气中,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
二氧化碳的减排主要包括提高能源效率、使用新能源和二氧化碳捕集等技术。其中,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是针对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最大排放源——燃煤电厂烟气的最有效二氧化碳减排方法。在传统的烟气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以单乙醇胺(MEA)为代表的醇胺吸收—热再生工艺。但是电厂碳捕集过程中捕集醇胺溶液解析所需要的热量需要由3bar左右的低压蒸汽提供,低压蒸汽流出再沸器后成为汽水混合物,这部分低品位热量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利用,这部分能量损耗是造成化学吸收法碳捕集能耗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捕集醇胺溶液解析后生成的CO2需要进行加压除水变为液态后才能进行储运,一般采用2~3个压气机进行压缩,每个16出口温度可以达到200℃以上,这部分压缩热经常得不到合理的运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高效利用二氧化碳回收捕集过程中的热量,减少能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根据不同品位的热源设计的并联式双压有机朗肯动力循环充分利用了CO2捕集和压缩过程中的可用热量,增大了电厂的电力输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至少包括: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所述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分别吸收CO2回收系统中的CO2以及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的汽水混合物的热量后膨胀做功;其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包括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和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和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循环回路上均设置换热器、涡轮机、回热器和冷凝器;
所述CO2回收系统;所述CO2回收系统将CO2分别与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以及CO2捕集系统中循环的捕集醇胺溶液换热后回收储存;
所述CO2捕集系统;所述CO2捕集系统中循环的捕集醇胺溶液捕集原料气中的CO2,并进一步解析出气体CO2,气体CO2经过所述CO2回收系统回收和储存;和
所述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利用低压水蒸汽分别与所述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和所述CO2捕集系统中的捕集醇胺溶液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换热器的冷侧、第一涡轮机、第一回热器的热侧、第二冷凝器和第一回热器的冷侧形成的循环回路;其中所述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的汽水混合物通入第五换热器的热侧对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换热器的冷侧、第四换热器的冷侧,第二涡轮机、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回热器的冷侧形成的循环回路;其中所述CO2回收系统中CO2依次通入第二换热器的热侧、第四换热器的热侧对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O2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再生塔的出气端、第二回热器的热侧、闪蒸罐、第二换热器的热侧、第四换热器的热侧和储存装置组成的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O2回收系统还包括若干气液分离器;气体CO2与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后,利用所述气液分离器进行气体CO2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O2捕集系统包括一级能量捕集回路和二级能量捕集回路;其中一级能量捕集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塔、贫富液换热器的冷侧、再生塔、所述再生塔的第一出口、再沸器的冷侧和贫富液换热器的热侧组成的循环回路;所述二级能量捕集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再生塔的第二出口和所述再生塔组成的循环回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CO2回收系统还包括再沸器的出气口和所述再生塔的进气口连接组成的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包括再沸器的热侧、汽水混合物第一出口端、第五换热器的热侧和回锅炉组成的通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再沸器的热侧连接的汽水混合物的第二出口端;所述汽水混合物第二出口端、减压阀、第六换热器的热侧和回锅炉组成通路。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实施例充分利用了流出再沸器的汽水混合物的低品位热量,一部分用于预热富液,一部分进入有机朗肯动力循环中产生电能;
(2)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一部分半贫液抽出用于回收CO2压缩过程中产生的压缩热,有利于减小捕集能耗;
(3)本发明的实施例根据不同品位的热源设计的并联式双压有机朗肯动力循环充分利用了CO2捕集和压缩过程中的可用热量,增大了电厂的电力输出。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压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增加换热器的双压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压气机的双压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包含气液分离器的双压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收塔,2-闪蒸罐,3-再生塔,4-再沸器,5-减压阀,6-贫富液换热器,7-富液泵,8-贫液泵,9-第一换热器,10-第二换热器,11-第三换热器,12-第四换热器,13-第五换热器,14-第六换热器,15-压气机,16-第一涡轮机,17-第二涡轮机,18-气液分离器,19-半贫液泵,20-第一回热器,21-第二回热器,22-第一冷凝器,23-第二冷凝器,24-第三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回收碳捕集能量的双压有机朗肯动力循环系统,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分别吸收CO2回收系统中的CO2以及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的汽水混合物的热量后膨胀做功;其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包括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和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和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循环回路上均设置换热器、涡轮机、回热器和冷凝器;
CO2回收系统;CO2回收系统将CO2分别与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后回收储存;
CO2捕集系统;CO2捕集系统中循环的捕集醇胺溶液捕集原料气中的CO2,并进一步解析出气体CO2,气体CO2经过CO2回收系统回收和储存;和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利用低压水蒸汽分别与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和CO2捕集系统中的捕集醇胺溶液换热。
便于理解的,实施例中涉及换热器或第一回热器等具有热侧和冷侧的元件,其中的热侧和冷侧均为独立冷却管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例如需要降温的热介质由热侧的输入端通入,需要升温的冷介质由冷侧的输入端通入,热介质和冷介质进行热交换后,换热后的热介质由热侧的输出端输出,换热后的冷介质由冷侧的输出端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换热器13的冷侧、第一涡轮机16、第一回热器20的热侧、第二冷凝器23、第一回热器20的冷侧形成的循环回路;其中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汽水混合物通入第五换热器13的热侧对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中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的循环工质为有机工质即ORC工质,其中有机工质通过第五换热器13的冷侧,吸收进入第五换热器13的热侧的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汽水混合物的热量后,ORC工质此时压力为2~3MPa进入第一涡轮机16即(ORC涡轮机)进行膨胀做功。有机工质在第一涡轮机16被蒸发为有机蒸汽后流出,通入第一回热器20的热侧并对通入第一回热器20的冷侧的有机工质进行换热后,经过第二冷凝器23进行冷却后通入第一回热器20的冷侧,被预热后进入第五换热器13的冷侧,形成循环回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换热器10的冷侧、第四换热器12的冷侧,第二涡轮机17、第二冷凝器23、第二回热器21的冷侧形成的回路;其中CO2回收系统中CO2依次通入第二换热器10的热侧、第四换热器12的热侧对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中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的循环工质为有机工质即ORC工质,其中有机工质通过第二换热器10的冷侧,吸收进入第二换热器10的热侧的CO2回收系统中CO2的热量后,进入第四换热器12的冷侧,吸收进入第四换热器12的热侧的CO2回收系统中CO2的热量后,ORC工质的压力达到1-2MPa进入第二涡轮机17即(ORC涡轮机)进行膨胀做功,有机工质在第二涡轮机17被蒸发为有机蒸汽后流出,通入经过第二冷凝器23将气态的有机工质冷却为液态以便于使用泵提升压力,进行往复循环。冷却后的有机工质通入第二回热器21的冷侧,被第一回热器20的热侧的CO2回收系统中的CO2进行换热预热后,进入第二换热器10的冷侧形成循环回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CO2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再生塔3出气端、第二换热器10的热侧、闪蒸罐2、第二换热器10的热侧、第四换热器12的热侧和储存装置组成的通路。
具体的如图2所示,CO2回收系统还包括第一换热器的热侧和第三换热器的热侧,即CO2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再生塔3出气端、第二换热器10的热侧、闪蒸罐2、第一换热器的热侧9、第二换热器10的热侧、第三换热器的热侧11、第四换热器12的热侧和储存装置组成的通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CO2回收系统还包括若干气液分离器18;气体CO2与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后。
具体的如图3所示,CO2回收系统还包括若干气液分离器18;有利的,CO2回收系统中还包括若干压气机15,对CO2捕集系统中循环的半贫液换热前均需要利用压气机15对气体CO2加压增热。
可理解的,再生塔3中的气态CO2经过再生塔3出气端进入第二回热器21的热侧,与通过第二回热器21的冷侧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的有机工质换热后,进入闪蒸罐2再次回收气体CO2,气体CO2通过压气机15增压后通入第一换热器9的热侧,与第一换热器9的冷侧的CO2捕集系统中循环的半贫液换热后,通入第二换热器10的热侧,与第二换热器10的冷侧的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的有机工质换热后进行气液分离器18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少量的水可直接排放,气体CO2再次通过压气机15增压后通入第三换热器11的热侧,与第三换热器11的冷侧的CO2捕集系统中循环的半贫液换热后,通入第四换热器12的热侧,与第四换热器12的冷侧的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后进入再次进行气液分离器18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少量的水可直接排放,分离出的气体CO2最后通入第三冷凝器24进行冷凝,再通入分离罐中气体的氮气排出储存,冷凝的液态CO2储存装置中,如图4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CO2捕集系统包括一级能量捕集回路和二级能量捕集回路;其中一级能量捕集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塔1、贫富液换热器6的冷侧、再生塔3、再生塔3的第一出口、再沸器的冷侧4和贫富液换热器6的热侧组成的循环回路;二级能量捕集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再生塔3的第二出口、第一换热器9的冷侧和第三换热器11的冷侧和再生塔组成的循环回路。
可选的如图2所示一级能量捕集回路中还包括第一冷凝器22,其中第一冷凝器22设置在贫富液换热器6和吸收塔1之间,用于对回流的贫液进行冷却。
示例性,本实施例中原料气为电厂烟气、化工厂烟气或钢铁厂烟气,具体的,二氧化碳含量为5%-25%。优选的二氧化碳含量为10%,本实施例中捕集醇胺溶液为MEA/MDEA溶液。
本实施例中用于回收碳捕集能量的双压有机朗肯动力循环系统,一级能量捕集回路具体理解为:本实施例中的CO2捕集系统中的捕集醇胺溶液为MEA/MDEA溶液,MEA/MDEA溶液在CO2捕集系统中的内部流体流动情况为:MEA/MDEA溶液经过吸收塔1的进液端进入吸收塔1,同时原料气经过吸收塔1的进气端进入,经过MEA/MDEA溶液吸收原料气中的气体CO2,洁净烟气经过吸收塔1的出气端排出,气体CO2溶解在MEA/MDEA溶液中,此时的MEA/MDEA溶液为MEA/MDEA富液,经过吸收塔1的出液端排出。MEA/MDEA富液经过富液泵7增压后经过第六换热器14的冷侧与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的汽水混合物换热,对MEA/MDEA富液进行预热后,MEA/MDEA富液再通入贫富液换热器6的冷侧进行加热,最后由再生塔3的MEA/MDEA富液进口进入再生塔3,经过加热解析后生成气体CO2,MEA/MDEA富液变为MEA/MDEA半贫液,MEA/MDEA半贫液一部分经过再生塔3的第一出口进入再沸器4的冷侧,经过再沸器4的热侧的低压水蒸汽换热后,MEA/MDEA半贫液中的气体CO2全部解析变为MEA/MDEA贫液,MEA/MDEA贫液进入贫富液换热器6的热侧,对由贫富液换热器6的冷侧进入的MEA/MDEA富液预热后,经过贫液泵8增压后将MEA/MDEA贫液通入第一冷凝器22的热侧,被冷却水冷却后,通入吸收塔1中。
为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其中二级能量捕集回路具体理解为:MEA/MDEA半贫液另一部分经过再生塔3的第二出口进入第一换热器9的冷侧和进入第一换热器9的热侧的气体CO2进行换热后吸热后,通入第三换热器11的冷侧;再次与进入第三换热器11的热侧CO2回收系统中经过加压增热后的气体CO2换热,通过半贫液泵19增压后,再通过再生塔3半贫液进液口进入再生塔3组成,循环回路。
本实施例在再生塔中部抽出一股半贫液用来吸收两个16产生的压缩热,之后再由半贫液泵19送回再生塔3,通过这种方法减少了抽汽量,减小碳捕集能耗,剩余的压缩热由有机工质吸收。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CO2回收系统还包括再沸器4的出气口和再生塔3的进气口组成的通路。
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内容可知,进入再沸器4的MEA/MDEA半贫液中的气体CO2通过再沸器4的出气口、再生塔3进气口进入再生塔3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包括再沸器4的热侧、汽水混合物第一出口端、第五换热器13的热侧和回锅炉组成的通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还包括与再沸器4的热侧连接的汽水混合物第二出口端,其中再沸器4的热侧、汽水混合物第二出口端、减压阀5、第六换热器14的热侧和回锅炉组成的另一通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用于回收碳捕集能量的双压有机朗肯动力循环系统,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再沸器4上包括汽水混合物第一出口端和汽水混合物第二出口端,将汽水混合物分为两个支路,其中汽水混合物通过汽水混合物第一出口端进入第五换热器13的热侧,与进入第五换热器13的冷侧的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后,通入回锅炉;其中汽水混合物通过汽水混合物第二出口端进入减压阀5,汽水混合物减压后通入第六换热器14的热侧对经过第六换热器14的冷侧的MEA/MDEA富液进行加热后,汽水混合物被冷却通入回锅炉。
电厂碳捕集过程中富液解析所需要的热量需要由3bar左右的低压水蒸汽提供,低压水蒸汽流出再沸器4后成为汽水混合物,这部分低品位热量往往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将一部分汽水混合物通过汽水混合物第二出口端进入减压阀5进行减压用以提高气相分率,减压后的汽水混合物用来预热被富液泵7增压后的MEA/MDEA富液,这样可以更大程度的利用汽水混合物中水蒸气的相变热并提高富液进入再生塔3的温度,通过这样的方法将更多的低品位热量用于碳捕集过程,可以减少低压水蒸汽的抽汽量也就是减少了更高品位热量的损耗,最终减小电厂在碳捕集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通过汽水混合物第二出口端流出另一部分汽水混合物未减压它携带的热量也较大,因此对有机工质采用更高的提升压力并加设第一回热器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由于解析气CO2的流量少于汽水混合物的流量,因此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的有机工质的压力更低,被泵加压后吸收解析气的显热和压气机剩余的压缩热,然后进入第二涡轮机17中做功。做完功后的有机工质被冷却然后再次进行动力循环。
利用上述装置回收碳捕集能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MEA/MDEA溶液经过吸收塔1的进液端进入吸收塔1,同时原料气经过吸收塔1进气端进入,经过MEA/MDEA溶液吸收原料气中的气体CO2,洁净烟气经过吸收塔1出气端排出,气体CO2溶解在MEA/MDEA溶液中,此时的MEA/MDEA溶液为吸收塔富液经过吸收塔1的出液端排出,经过富液泵7通入第六换热器14的冷侧与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的汽水混合物换热,对MEA/MDEA富液进行预热后通入贫富液换热器6的冷侧进行加热,最后由再生塔3的富液进口进入再生塔3,经过加热解析后生成气体CO2,经过再生塔3出气端进入第二回热器21的热侧,与通过第二回热器21的冷侧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的有机工质换热后,进入闪蒸罐2再次回收气体CO2,气体CO2通过压气机15增压后通入第一换热器9的热侧,与第一换热器9的冷侧的CO2捕集系统中循环的半贫液换热后,通入第二换热器10的热侧,与第二换热器10的冷侧的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的有机工质换热后换热后进行气液分离器18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少量的水可直接排放,气体CO2再次通过压气机15增压后通入第三换热器11的热侧,与第三换热器11的冷侧的CO2捕集系统中循环的半贫液换热后,通入第四换热器12的热侧,与第四换热器12的冷侧的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后再次进行气液分离器18气液分离,分离出的少量的水可直接排放,分离出的气体CO2最后连接第三冷凝器24进行冷凝后,通入分离罐中,气体的氮气排出储存,冷凝的液态CO2储存装置中。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9)

1.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所述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分别吸收CO2回收系统中的CO2以及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的汽水混合物的热量后膨胀做功;其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包括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和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和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循环回路上均设置换热器、涡轮机、回热器和冷凝器;
所述CO2回收系统;所述CO2回收系统将CO2与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后回收储存;
所述CO2捕集系统;所述CO2捕集系统中循环的捕集醇胺溶液捕集原料气中的CO2,并进一步解析出气体CO2,气体CO2经过所述CO2回收系统回收和储存;和
所述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利用低压水蒸汽分别与所述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和所述CO2捕集系统中的捕集醇胺溶液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换热器的冷侧、第一涡轮机、第一回热器的热侧、第二冷凝器和第一回热器的冷侧形成的循环回路;其中所述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中的汽水混合物通入第五换热器的热侧对所述一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换热器的冷侧、第四换热器的冷侧,第二涡轮机、第二冷凝器和第二回热器的冷侧形成的循环回路;其中所述CO2回收系统中CO2依次通入第二换热器的热侧、第四换热器的热侧对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2回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再生塔的出气端、第二回热器的热侧、闪蒸罐、第二换热器的热侧、第四换热器的热侧和储存装置组成的通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2回收系统还包括若干气液分离器;气体CO2与所述二级压动力循环系统中循环的有机工质换热后,利用所述气液分离器进行气体CO2分离。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2捕集系统包括一级能量捕集回路和二级能量捕集回路;其中一级能量捕集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吸收塔、贫富液换热器的冷侧、再生塔、所述再生塔的第一出口、再沸器的冷侧和贫富液换热器的热侧组成的循环回路;所述二级能量捕集回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再生塔的第二出口和所述再生塔组成的循环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2回收系统还包括再沸器的出气口和所述再生塔的进气口连接组成的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包括再沸器的热侧、汽水混合物第一出口端、第五换热器的热侧和回锅炉组成的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水蒸汽换热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再沸器的热侧连接的汽水混合物的第二出口端;所述汽水混合物第二出口端、减压阀、第六换热器的热侧和回锅炉组成通路。
CN202210268007.6A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 Active CN1147380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8007.6A CN114738071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68007.6A CN114738071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8071A true CN114738071A (zh) 2022-07-12
CN114738071B CN114738071B (zh) 2024-04-30

Family

ID=82278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68007.6A Active CN114738071B (zh) 2022-03-17 2022-03-17 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807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8819A (zh) * 2022-08-11 2022-11-04 山东大学 煤富氧燃烧下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耦合碳捕集新型组合系统及仿真方法
CN115371450A (zh) * 2022-08-24 2022-11-22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热源驱动的水泥窑碳捕集及有机朗肯循环深度余热利用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2371A (zh) * 2013-07-04 2013-10-30 天津大学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辅助燃煤发电进行碳捕集的系统装置
JP2014190277A (ja) * 2013-03-27 2014-10-0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有機ランキン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4088678A (zh) * 2014-05-13 2014-10-08 昆明理工大学 分布式生物质与有机朗肯循环联合发电、炭热多联产系统和方法
CN105089726A (zh) * 2015-01-08 2015-11-25 湘潭大学 一种基于双压有机朗肯循环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90277A (ja) * 2013-03-27 2014-10-06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有機ランキンサイクルシステム
CN103372371A (zh) * 2013-07-04 2013-10-30 天津大学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辅助燃煤发电进行碳捕集的系统装置
CN104088678A (zh) * 2014-05-13 2014-10-08 昆明理工大学 分布式生物质与有机朗肯循环联合发电、炭热多联产系统和方法
CN105089726A (zh) * 2015-01-08 2015-11-25 湘潭大学 一种基于双压有机朗肯循环的冷热电联供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88819A (zh) * 2022-08-11 2022-11-04 山东大学 煤富氧燃烧下超临界co2再压缩布雷顿循环耦合碳捕集新型组合系统及仿真方法
CN115371450A (zh) * 2022-08-24 2022-11-22 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多热源驱动的水泥窑碳捕集及有机朗肯循环深度余热利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8071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00731B1 (en) Improved method for regeneration of absorbent
US5344627A (en) Process f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from combustion exhaust gas
RU2456060C2 (ru) Регенерация поглотителя отбираемым сжатым верхним потоком для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тепла
RU2454269C2 (ru) Регенерация поглотителя обедненным раствором, подвергнутым мгновенному испарению, и интеграция тепла
CN114768488B (zh) 一种燃煤机组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系统
CN110152489B (zh) 基于汽轮机排汽余热回收利用的二氧化碳捕集系统及方法
KR101602754B1 (ko) 증기 동력 사이클 장치
CN114738071A (zh) 一种用于碳回收的双压循环系统
EA035832B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улавливания co
CN103096999A (zh) 碳捕集喷气发动机
CN103372371A (zh)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辅助燃煤发电进行碳捕集的系统装置
CN108211671B (zh) 一种节能型二氧化碳再生和压缩系统及方法
CN102650478A (zh) 利用低品位热的跨临界/吸收复合制冷装置
CN105749728B (zh) 二氧化碳的捕集方法及装置
CN114713003A (zh) 一种基于化学吸收法电厂烟气co2捕集过程中热量利用方法
CN108854423B (zh) 一种烟气余热驱动的脱硫、脱硝与碳捕集耦合的烟气净化系统及烟气处理的方法
CN104791031A (zh) 一种与机组汽水系统整合的二氧化碳捕集再生系统
CN217233613U (zh) 一种双压碳回收循环系统
CN111054187A (zh) 回收系统及气体回收方法
CN216866805U (zh) 一种利用回收碳热量提供天然气的装置
CN217340748U (zh) 一种深度回收碳捕集能量的装置
CN114788992A (zh) 碳捕集系统和与碳捕集系统耦合的电厂锅炉汽机系统
CN114686281B (zh) 一种低碳的热量回收捕集装置
CN210768960U (zh) 带捕碳装置的燃煤发电系统
CN114753900B (zh) 一种通过回收碳捕集能量提供天然气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