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7742A - 一种脚手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脚手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37742A
CN114737742A CN202210511327.XA CN202210511327A CN114737742A CN 114737742 A CN114737742 A CN 114737742A CN 202210511327 A CN202210511327 A CN 202210511327A CN 114737742 A CN114737742 A CN 114737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ard
brightness
light emitter
frame body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132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子恒
吕作龙
蒲俊
严国金
唐宁
马金龙
关正文
郑松
关世超
乔会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1132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377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737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37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9/00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 F21S9/02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being a battery or accumulator
    • F21S9/03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being a battery or accumulator rechargeable by exposure to light
    • F21S9/035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Systems employing lighting devices with a built-in power supply the power supply being a battery or accumulator rechargeable by exposure to light the solar unit being integrated within the support for the lighting unit, e.g. within or on a po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3/00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 F21V23/04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 F21V23/0442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activated by means of a sensor, e.g. motion or photodetectors
    • F21V23/0464Arrangement of electric circuit elements in or on lighting devices the elements being switches activated by means of a sensor, e.g. motion or photodetectors the sensor sensing the level of ambient illumination, e.g. dawn or dusk sens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脚手架,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脚手架包括光伏板、架体、蓄电池和控制板;光伏板的一端与架体的外侧转动连接,架体的外侧设有伸缩装置,伸缩装置的输出端与光伏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蓄电池和控制板分别设置在架体的内侧;架体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体,每一个第一发光体均电连接于控制板;伸缩装置和第一发光体分别电连接于控制板,光伏板和控制板分别电连接于蓄电池。本发明提供的脚手架,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中,以通过蓄电池对第一发光体供电,并通过控制板控制第一发光体开启或关闭,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脚手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手架。
背景技术
架体为在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高处作业而搭设的各种支架,为建筑领域的通用术语,主要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目前,架体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领域中也被广泛使用。
大多数在夜晚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安全会增设大量的电源灯,并且施工人员在夜间巡检过程中,需要将架体的灯光打开,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增加了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脚手架。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脚手架,包括光伏板、架体、蓄电池和控制板;
所述光伏板的一端与所述架体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架体的外侧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光伏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控制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内侧;
所述架体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体,每一个所述第一发光体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所述伸缩装置和所述第一发光体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所述光伏板和所述控制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发光体相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当重力传感器检测的重力值不小于第一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体开启;
当重力传感器检测的重力值小于第一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体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阈值范围为30~40kg。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内侧设有第一亮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亮度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当所述第一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值不大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第一发光体开启;
当所述第一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值大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第一发光体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亮度阈值范围为120~140cd/m2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外侧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体,每一个所述第二发光体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外侧设有第二亮度传感器,所述第二亮度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当所述第二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值不大于第二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第二发光体开启;
当所述第二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值大于第二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第二发光体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亮度阈值范围为120~140cd/m2
进一步地,所述架体的内侧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架体上设置光伏板,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蓄电池中,以通过蓄电池对第一发光体供电,并通过控制板控制第一发光体开启或关闭,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成本。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脚手架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示出了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脚手架中支撑板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C-C部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光伏板;20-架体;20a-支撑板;20b-支撑杆;30-蓄电池;40-控制板;50-伸缩装置;60-第一发光体;70-重力传感器;80-红外传感器;90-第二发光体;100-第一亮度传感器;110-第二亮度传感器;120-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模板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脚手架,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及夜间照明,提高施工人员在夜间施工的安全性,同时降低夜间施工成本。脚手架包括光伏板10、架体20、蓄电池30和控制板4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脚手架为附着式脚手架,该附着式脚手架远离光伏板10的一侧用于与施工墙体连接,以提高脚手架的稳固性。
其中,光伏板10为太阳能板。需要说明的是,太阳能电池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单体太阳能电池不能直接做电源使用。作电源必须将若干单体太阳能电池串、并联连接和严密封装成组件。
太阳能板(也叫太阳能电池组件)多个太阳能电池片按组装的组装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另外,所述架体20包括支撑板20a和多个支撑杆20b,多个所述支撑杆20b相间隔的安装在支撑板20a的边缘,且与支撑板20a垂直,以形成所述架体20。
其中,所述光伏板10的一端与所述架体20的外侧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光伏板10可沿架体20转动。
具体的,在架体20的外侧设有连接座120,并将光伏板10的一端与连接座120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光伏板10与连接座120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铰链连接或转轴连接中的任意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光伏板10中的太阳能电池片设置在光伏板10远离架体20的一侧,以使光伏板10通过光电效应发电,即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
同时,在所述架体20的外侧设有伸缩装置50,所述伸缩装置50的输出端与所述光伏板1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通过伸缩装置50的伸缩,以调节光伏板10和架体20之间的夹角,从而提高光伏板10对太阳能辐射的转换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伸缩装置50可以是液压杆、伸缩气缸或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具体的,所述蓄电池30和所述控制板40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20的内侧,且所述光伏板10和所述控制板40分别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30,以通过蓄电池30存储由光伏板10将太阳辐射转化的电能,同时通过蓄电池30对控制板40进行供电。
另外,在所述架体20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体60,每一个所述第一发光体60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40,以通过控制板40控制第一发光体60的开启或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发光体6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任意数值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体60为灯带,该灯带的形状可以是条形、正多边形或异性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发光体60为条形灯带。
同时,将所述伸缩装置50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40,以通过控制板40控制伸缩装置50的伸长或收缩,以调节光伏板10与架体20之间的夹角,从而调节光伏板10对太阳能辐射的转换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体6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发光体60相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发光体60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任意数值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发光体60的排列方式可以是直线性排列、折线形排列、曲线形排列、环形排列或异形排列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排列,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架体20的底部设有重力传感器70,具体的,重力传感器70安装在架体20的底部的支撑板20a中,以通过重力传感器70检测支撑板20a上是否有工作人员,同时将所述重力传感器70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40,由重力传感器70将检测的重力值通过信号发送至控制板40,并通过控制板40将重力传感器70检测的重力值与第一阈值范围对比。
当重力传感器70检测的重力值不小于第一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40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体60开启,即脚手架上无工作人员。
当重力传感器70检测的重力值小于第一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40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体60关闭,即脚手架上有工作人员施工。
通过对第一发光体60的控制,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对电能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阈值范围为30~40kg。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范围可以是30kg、31kg、32kg、33kg、34kg、35kg、36kg、37kg、38kg、39kg和40kg中的任意值。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成本,在所述架体20的内侧设有第一亮度传感器100,同时将所述第一亮度传感器100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40,通过第一亮度传感器100检测架体20内侧环境的亮度,并将检测的亮度值发送至所述控制板40,由控制板40将第一亮度传感器100检测的架体20内侧环境的亮度值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对比判断。
当第一亮度传感器100检测的亮度不大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40控制第一发光体60开启。
当第一亮度传感器100检测的亮度大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40控制第一发光体60关闭,即在白天时,关闭第一发光体60,避免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成本。
具体的,当架体20的内侧环境的亮度不大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时,即为夜晚或光线较暗时,通过第一发光体60开启,以通过第一发光体60为工作人员提供照明,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在夜间或光线较暗时工作的安全性。
其中,第一亮度阈值范围为120~140cd/m2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亮度阈值可以是120cd/m2、121cd/m2、122cd/m2、123cd/m2、124cd/m2、125cd/m2、126cd/m2、127cd/m2、128cd/m2、129cd/m2、130cd/m2、131cd/m2、132cd/m2、133cd/m2、134cd/m2、135cd/m2、136cd/m2、137cd/m2、138cd/m2、139cd/m2和140cd/m2中的任意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亮度阈值为128cd/m2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能源浪费,提高能源利用率,当重力传感器70检测的重力值不小于第一重力阈值范围,且第一亮度传感器100检测的架体20内侧的环境亮度不大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时,通过控制板40控制第一发光体60开启,并通过第一发光体60为工作人员提供照明。
当重力传感器70检测的重力值不小于第一重力阈值范围,且第一亮度传感器100检测的架体20内侧的环境亮度大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时,通过控制板40控制第一发光体60关闭,可以理解的是,此时,工作人员在白天光线较好的情况下施工,无需提供照明,以节约能源。
当重力传感器70检测的重力值小于第一重力阈值范围,通过控制板40控制第一发光体60关闭,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无工作人员施工,无需提供照明,以节约能源。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架体20的外侧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体90,每一个所述第二发光体90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40,以通过控制板40控制第二发光体90的开启或关闭。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发光体9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任意数值的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体90为多个,且多个第二发光体90的排列方式可以是直线性排列、折线形排列、曲线形排列、环形排列或异形排列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排列,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个第一发光体60和每一个第二发光体90分别电连接于蓄电池30,以通过蓄电池30对第一发光体60和第二发光体90供电。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架体20的外侧设有第二亮度传感器110,同时将所述第二亮度传感器110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40,通过第二亮度传感器110检测架体20外侧环境的亮度,并将检测的亮度数值发送至所述控制板40,由控制板40将第二亮度传感器110检测的架体20外侧环境的亮度数值与第二亮度阈值范围对比判断。
当所述第二亮度传感器110检测的亮度数值不大于第二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40控制第二发光体90开启。同时,通过控制板40控制伸缩装置50收缩,光伏板10贴近于脚手架,以将光伏板10复位。
当所述第二亮度传感器110检测的亮度数值大于第二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40控制第二发光体90关闭。同时,通过控制板40控制伸缩装置50伸长,以将光伏板10顶起,以增大光伏板10与太阳能辐射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光伏板10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具体的,当架体20的外侧环境的亮度小于第二亮度阈值范围时,即为夜晚或光线较暗时,通过第二发光体90开启,以通过第二发光体90为工作人员提供照明,从而提高工作人员在夜间或光线较暗时工作的安全性,同时通过第二发光体90为行人提供照明,以提高行人在路经施工区域时的安全性。
其中,第二亮度阈值范围为120~140cd/m2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亮度阈值可以是120cd/m2、121cd/m2、122cd/m2、123cd/m2、124cd/m2、125cd/m2、126cd/m2、127cd/m2、128cd/m2、129cd/m2、130cd/m2、131cd/m2、132cd/m2、133cd/m2、134cd/m2、135cd/m2、136cd/m2、137cd/m2、138cd/m2、139cd/m2和140cd/m2中的任意值,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定。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亮度阈值为128cd/m2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架体20的内侧设有红外传感器80,所述红外传感器80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40,以通过红外传感器80检测是否有工作人员施工,并将红外传感器80检测的信号发送至控制板40,并通过控制板40控制第一发光体60的开启或关闭。
具体的,当重力传感器70检测的重力值小于第一重力阈值范围,通过控制板40控制第一发光体60关闭,此时,无工作人员施工。
当重力传感器70检测的重力值不小于第一重力阈值范围,且第一亮度传感器100检测的架体20内侧的环境亮度不大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时,且通过红外传感器80未检测到人体的红外辐射时,通过控制板40控制第一发光体60关闭,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无工作人员施工,无需提供照明,以节约能源。
当重力传感器70检测的重力值不小于第一重力阈值范围,且第一亮度传感器100检测的架体20内侧的环境亮度不大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时,且通过红外传感器80检测到人体的红外辐射时,通过控制板40控制第一发光体60开启,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有工作人员施工,并通过开启第一发光体60为工作人员提供照明。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板、架体、蓄电池和控制板;
所述光伏板的一端与所述架体的外侧转动连接,所述架体的外侧设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光伏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蓄电池和所述控制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架体的内侧;
所述架体的内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发光体,每一个所述第一发光体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所述伸缩装置和所述第一发光体分别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所述光伏板和所述控制板分别电连接于所述蓄电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发光体相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当重力传感器检测的重力值不小于第一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体开启;
当重力传感器检测的重力值小于第一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所述第一发光体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范围为30~4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内侧设有第一亮度传感器,所述第一亮度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当所述第一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值不大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第一发光体开启;
当所述第一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值大于第一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第一发光体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范围为120~140cd/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外侧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发光体,每一个所述第二发光体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外侧设有第二亮度传感器,所述第二亮度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当所述第二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值不大于第二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第二发光体开启;
当所述第二亮度传感器检测的亮度值大于第二亮度阈值范围时,所述控制板控制第二发光体关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亮度阈值范围为120~140cd/m2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内侧设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板。
CN202210511327.XA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脚手架 Pending CN1147377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1327.XA CN114737742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脚手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1327.XA CN114737742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脚手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37742A true CN114737742A (zh) 2022-07-12

Family

ID=82284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1327.XA Pending CN114737742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脚手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3774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4596U (ja) * 2009-08-03 2009-10-22 株式会社昌利 仮囲い板
CN205911998U (zh) * 2016-08-08 2017-01-25 苏州瀚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冷型可控光伏发电装置
CN205938929U (zh) * 2016-07-27 2017-02-08 南京千秋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由地砖铺设的路面照明系统
CN206448508U (zh) * 2017-01-06 2017-08-29 王俊勇 一种建筑设备吊篮
CN209710021U (zh) * 2019-05-10 2019-11-29 江苏优顺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光伏系统
CN210629402U (zh) * 2019-10-30 2020-05-26 杨万树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210946900U (zh) * 2019-10-28 2020-07-07 高娟 一种智能灯光感应井盖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54596U (ja) * 2009-08-03 2009-10-22 株式会社昌利 仮囲い板
CN205938929U (zh) * 2016-07-27 2017-02-08 南京千秋业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由地砖铺设的路面照明系统
CN205911998U (zh) * 2016-08-08 2017-01-25 苏州瀚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水冷型可控光伏发电装置
CN206448508U (zh) * 2017-01-06 2017-08-29 王俊勇 一种建筑设备吊篮
CN209710021U (zh) * 2019-05-10 2019-11-29 江苏优顺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调节的光伏系统
CN210946900U (zh) * 2019-10-28 2020-07-07 高娟 一种智能灯光感应井盖
CN210629402U (zh) * 2019-10-30 2020-05-26 杨万树 一种新型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092697U (zh) 一种电安全围栏
CN112502158A (zh) 一种带有实时监测机构的基坑支护装置
CN114737742A (zh) 一种脚手架
CN207199244U (zh) 一种户外用太阳能led灯牌
CN204703400U (zh) 一种光电一体化建筑遮阳板
CN203489160U (zh) 一种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
CN214849895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智能配电柜
CN212841282U (zh) 一种可以升降的太阳能led地坪灯
CN112747282A (zh) 带有风力发电装置的新能源路灯
CN211744419U (zh) 一种光伏供电办公集装箱
CN220226479U (zh) 光伏栅栏结构
CN205592871U (zh) 一种节能建筑外墙灯光装置
CN211203876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工厂用路灯
CN216665217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的防护效果好的警示防护栏
CN214273199U (zh) 一种建筑安全用防护栏
CN204732110U (zh) 实用型修路警示架
CN214195709U (zh) 一种新型的公交站台
CN214144892U (zh) 一种可光控的智能包裹柜雨棚
CN212481141U (zh) 一种智能型市政路灯
CN216202888U (zh) 灯具结构
CN108155710A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的架空线缆吹雪装置
CN217870040U (zh) 一种桥梁照明工程专用施工作业平台
CN203249159U (zh) 一种节能阳台灯
CN216379257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用安全警示牌
CN107060483A (zh) 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野外帐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