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31729B - 协作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协作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731729B CN114731729B CN201980102380.0A CN201980102380A CN114731729B CN 114731729 B CN114731729 B CN 114731729B CN 201980102380 A CN201980102380 A CN 201980102380A CN 114731729 B CN114731729 B CN 1147317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device
- data packet
- cooperative
- resource
- cooperative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50053235 CUE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008033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CUE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86 memory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61 pathw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作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可以降低传输时延。该方案中,协作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包,之后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该第一数据包,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协作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用户协作传输的一种场景中,基站可以通过多播方式将发送给目标用户设备(target user equipment,TUE)的数据同时发送给TUE以及为该TUE服务的协作用户设备(cooperation user equipment,CUE),之后由CUE通过侧行链路将从基站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TUE,TUE使用从基站和CUE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联合解码,得到基站发送给该TUE的数据。或者,在用户协作传输的另一种场景中,基站将发送给TUE的数据发送给为该TUE服务的CUE,之后由CUE通过侧行链路将从基站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TUE,TUE解码从CUE接收到的数据,得到基站发送给该TUE的数据。
其中,在CUE通过侧行链路向TUE转发数据时,若由于侧行链路的带宽资源不足导致侧行链路上所能传输的比特数小于需要转发的数据的比特数,则CUE将该需要转发的较大的数据包分割成多个较小的数据包,并在侧行链路上进行多次传输以便将多个较小的数据包转发给TUE;或者,若CUE与TUE之间的信道质量较差,则CUE多次重传该需要转发的数据,以便完成转发。
然而,多次传输带来的传输时延较大,无法满足部分业务对低时延传输的要求。现有技术中,虽然基站可以根据侧行链路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和带宽重新选择CUE以降低后续传输过程中的时延,但是该方案使用的是长期统计值,不能应对侧行链路中的突发状况,此外,协作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基于自主模式传输时,基站无法获知侧行链路的CQI和带宽。
因此,在基于用户协作的传输中,如何降低上述情况下的传输时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协作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可以降低传输时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协作传输方法,执行该方法的通信装置可以为协作终端设备也可以为应用于协作终端设备中的模块,例如芯片或芯片系统。下面以执行主体为协作终端设备为例进行描述。协作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包之后,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从而协作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
基于该方案,由于协作终端设备在确定无法作为中继节点时,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通知网络设备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进而网络设备可以及时地重新选择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从而降低了由于该协作终端设备的低效转发带来的时延,提高了协作传输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包括: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该第一资源为可用于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该第一链路为协作终端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包括:当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第一比特数为第一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包括:当第一时间差大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第一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基于该方案,由于可用的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因此使用第一资源传输第一数据包时,必然会导致时延较大,从而不能满足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此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进而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使网络设备能够调度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降低该业务的数据传输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包括:协作终端设备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协作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目标终端设备的针对第一数据包的反馈信息;当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包括:当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且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第一比特数为第一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第一资源为可用于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第一链路为协作终端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包括:当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且第一时间差大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其中,第一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第一资源为可用于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第一链路为协作终端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基于该方案,在协作终端设备收到针对第一数据包的否定应答后,进一步确定是否能够重传第一数据包,当确定无法重传第一数据包时,确定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可以提高协作终端设备判断是否能够作为中继节点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协作传输方法还包括:协作终端设备根据第一资源的大小和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确定第一比特数,第一信道为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时所使用的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数等于1时,第一资源的大小和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满足如下第一公式:
S*lg(1+SINR);
其中,S为第一资源的大小,SINR为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数大于1时,第一资源的大小和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满足如下第二公式:
其中,S为第一资源的大小,SINR为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H为第一信道的信道矩阵,HH为第一信道的信道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det(X)表示X的行列式的值。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协作传输方法还包括:协作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长,该第一时长为以当前时刻为基准,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的时间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时长;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当前时刻为基准的第一时长内,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
基于该方案,由于协作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指示第一时长,因此能够使网络设备在第一时长后,继续调度协作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从而使协作终端设备继续向目标终端设备服务,进一步提高协作终端设备参与协作传输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协作传输方法还包括: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
基于该方案,在协作终端设备确定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使网络设备能够继续调度协作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从而使协作终端设备可以继续向目标终端设备提供转发服务,提高协作终端设备参与协作传输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包括:当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第二比特数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其中,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第二比特数为第二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包括:当第二时间差小于或等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第二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基于该方案,由于可用的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因此使用第二资源传输该业务的其他数据包时,可能满足该业务的时延要求,此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进而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使网络设备能够继续调度协作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从而使协作终端设备可以继续向目标终端设备提供转发服务,提高协作终端设备参与协作传输的灵活性。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协作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协作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协作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方法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时,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协作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协作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协作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之后,根据所述指令执行如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协作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协作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协作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可以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能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可能经过其他器件)并传输至该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第一方面中的协作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协作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上述协作终端设备中包含的装置。
其中,第二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种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不同设计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协作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图1a为现有的一种用户协作的场景示意图;
图1b为现有的另一种用户协作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作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作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作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作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给出本申请相关技术或名词的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用户协作:
用户协作是下一代通信系统,即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主要支持的特性之一,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容量以及网络的覆盖范围,同时可以减轻基站侧的负载。其中,现有技术提出了多种用户协作场景:
一种典型的用户协作场景中,基于用户协作的传输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基站以多播方式发送数据给TUE以及该TUE相关的一个或多个CUE;第二阶段该一个或多个CUE将正确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侧行链路(sidelink,SL)转发给TUE,其中,CUE可以通过多种转发方式将数据通过SL转发给TUE,例如放大转发、解码转发、压缩转发等;第一阶段的传输可以认为是在接入链路上的传输,第二阶段的传输可以认为是协作链路上的传输。TUE可以将第一阶段接收到的基站发送的数据和第二阶段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CUE转发的数据联合解码,从而提高TUE的接收性能。
示例性的,如图1a所示,TUE相关的CUE为CUE1和CUE2,第一阶段,基站将数据发送给TUE、CUE1和CUE2;第二阶段,CUE1和CUE2将正确接收到的数据转发给TUE。
另一种典型的用户协作场景中,TUE在第一阶段不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例如可能由于TUE在该基站的覆盖范围外,或者基站与TUE之间的信道质量太差,在第二阶段,CUE将从基站正确接收到的数据转发至TUE,即TUE只接收第二阶段CUE转发的数据。
示例性的,如图1b所示,在第一阶段,TUE不接收基站发送的数据,在第二阶段,接收CUE1和CUE2转发的数据。
其中,在基于用户协作的传输中,TUE以及为该TUE服务的一个或多个CUE组成一个用户协作组,例如,图1a或图1b中的TUE、CUE1和CUE2组成一个用户协作组。对于UE而言,其可以使以自身为中心的用户协作组中的TUE,同时也可以是其他一个或多个用户协作组中的CUE,在同一个小区中,可以存在多个不同的用户协作组。
此外,在基于用户协作的传输中,当TUE周围存在多个可以作为该TUE的CUE的UE时,网络侧或TUE可以选择该多个UE中的一个或多个作为该TUE的CUE。
第二、侧行链路传输模式:
侧行链路上存在两种传输模式,分别为模式1(mode1)和模式2(mode2)。
其中,mode1指通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资源而进行的侧行链路传输,或者说mode1指通过网络设备调度而进行的侧行链路传输,mode1也可以称为调度模式。在mode1下,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上传输数据时,需要通过上行资源向网络设备上报侧行链路上的缓存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 report,BSR)以请求网络设备为其调度侧行链路资源。当没有可用的上行资源用于终端设备上报BSR时,终端设备触发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以请求上报BSR的上行资源,此时,该被触发的调度请求处于挂起状态。
其中,mode2指无需通过网络设备调度或分配资源,终端设备之间自主进行的侧行链路传输,mode2也可以称为自主模式。在mode2下,终端设备通过感知(sensing)资源,自主选择合适的侧行链路资源传输数据。感知机制主要包括解码调度分配(sch edulingassignment,SA)和能量测量两个方面,终端设备可以在滑动感知窗内通过解码其他终端设备的SA,获取其他终端设备预定的时频资源和需要在该时频资源上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包优先级(proSe per-packet priority,PPPP),再通过能量测量,在未被其他终端设备预定或者待传输的数据包的优先级较低的资源中选择侧行链路资源传输数据。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前后关联的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申请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并且,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0,该通信系统10包括网络设备20,以及与该网络设备2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30,不同的终端设备30之间可以相互通信。其中,任意一个终端设备30既可以作为协作终端设备,也可以作为目标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以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20与任一作为协作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30交互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协作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20的第一数据包,该协作终端设备确定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并向网络设备20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协作终端设备在确定无法作为中继节点时,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通知网络设备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进而网络设备可以及时地重新选择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从而降低由于该协作终端设备的低效转发带来的时延。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20,是一种将终端设备30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所述网络设备20可以为无线接入网中的节点,又可以称为基站,还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节点(或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演进的LTE系统(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如传统的宏基站eNB和异构网络场景下的微基站eNB,或者也可以包括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还可以包括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家庭基站(例如,home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基带池BBU pool,或WiFi接入点(access point,AP)等,再或者还可以包括云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network,CloudRAN)系统中的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30,可以是用于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例如终端,或者可用于终端中的芯片,或者车辆(vehicle),或者安装在车辆上用于辅助车辆行驶的车载终端,或者车载终端内的芯片。其中,终端可以是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终端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20与终端设备30也可以称之为通信装置,其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20和终端设备30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终端设备3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图3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处理器301为例进行说明)和至少一个收发器(图3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收发器303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终端设备3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图3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存储器302为例进行说明)、至少一个输出设备(图3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输出设备304为例进行说明)和至少一个输入设备(图3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输入设备305为例进行说明)。
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收发器303通过通信线路相连接。通信线路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处理器301可以是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3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301可以是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302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302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与处理器301相连接。存储器302也可以和处理器301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302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301来控制执行。具体的,处理器3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协作传输方法。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或者计算机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收发器303可以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或者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WLAN)等。收发器303包括发射机(transmitter,Tx)和接收机(receiver,Rx)。
输出设备304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304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
输入设备305和处理器3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受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305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网络设备2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图3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处理器201为例进行说明)、至少一个收发器(图3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收发器203为例进行说明)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图3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网络接口204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网络设备2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图3中示例性的以包括一个存储器202为例进行说明)。其中,处理器201、存储器202、收发器203和网络接口204通过通信线路相连接。网络接口204用于通过链路(例如S1接口)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或者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例如X2接口)与其它网络设备的网络接口进行连接(图3中未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处理器201、存储器202和收发器203的相关描述可参考终端设备30中处理器301、存储器302和收发器303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30的结构示意图,示例性的,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30的一种具体结构形式。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中的处理器301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110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中的收发器303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等实现。
其中,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3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3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3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蓝牙(blue 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当终端设备30是第一设备时,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30上的NFC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是指第一设备包括NFC芯片。该NFC芯片可以提高NFC无线通信功能。当终端设备30是第二设备时,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30上的NFC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是指第一设备包括电子标签(如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标签)。其他设备的NFC芯片靠近该电子标签可以与第二设备进行NFC无线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3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终端设备3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中的存储器302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内部存储器121或者外部存储器接口120连接的外部存储器(例如Micro SD卡)等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中的输出设备304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显示屏194实现。其中,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3中的输入设备305的功能可以通过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图4中的传感器模块180来实现。示例性的,如图4所示,该传感器模块180例如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和骨传导传感器180M中的一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终端设备30还可以包括音频模块170、摄像头193、指示器192、马达191、按键190、SIM卡接口195、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30、电源管理模块141和电池142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音频模块170可以与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或耳机接口170D等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图4所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30的具体限定。比如,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3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下面将结合图1a至图4,以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20、作为协作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30、以及作为目标终端设备的终端设备30之间的交互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作传输方法进行展开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协作传输方法,该协作传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501、网络设备向协作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相应的,协作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S502、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的原因可能是可用的侧行链路资源不足,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将第一数据包的全部比特映射在该资源上传输;或者,也可能是协作终端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的质量较差,目标终端设备不能正确接收协作终端设备转发的第一数据包;或者,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信道质量较差或可用的侧行链路资源不足等原因协作终端设备已经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后续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新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协作终端设备可能也无法转发至目标终端设备,若协作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到需要转发的数据包而无法成功转发,可能会导致协作终端设备的缓存溢出,进而导致数据丢失。从而,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也可以理解为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继续接收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或者说无法继续接收新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S503、协作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协作终端设备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可以理解的是,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可以理解为: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或者,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继续接收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或者说无法作为中继节点继续接收新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可选的,该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停止中继指示(disable relay indicator),二者可以相互替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1比特表示,当该1比特的取值为“0”时,指示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或者,当该1比特的取值为“1”时,指示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
可选的,协作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时,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现有的消息(或者帧)中,例如,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BSR消息中;或者,协作终端设备也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新定义的消息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重新选择其他终端设备作为网络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新的中继节点,以使该新的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或者其他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的数据包。
基于该方案,由于协作终端设备在确定无法作为中继节点时,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通知网络设备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以使网络设备可以及时地重新选择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从而降低由于该协作终端设备的低效转发带来的时延,提高协作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场景下,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作传输方法还包括步骤S504:
S504、协作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时长。
其中,该第一时长为以当前时刻为基准,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协作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待转发给目标终端设备的数据包的比特数确定第一时长,其中,待转发给目标终端设备的数据包可以为协作终端设备的第一缓存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第一缓存为第一链路对应的缓存,第一链路为协作终端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示例性的,该第一时长可以为待转发给目标终端设备的数据包的比特数与第一传输速率的比值,其中,第一传输速率可以为以当前时刻为基准的一段时间内,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时将要使用的传输速率,或者第一传输速率也可以为当前时刻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时所使用的传输速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步骤S504可以在上述步骤S503之前执行,此时,该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该第一时长表示,即该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时长,相应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可以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当前时刻为基准的第一时长内,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
可选的,在该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可以通过现有的消息或新定义的消息中的指定字段表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作传输方法还包括步骤S505:
S505、协作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长。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协作终端设备的第一时长。
也就是说,协作终端设备除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外,还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长。
可选的,协作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时长携带在一条消息中发送,也可以分别携带在不同的消息中发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时长可以理解为协作终端设备估计的资源不足或信道质量较差的持续时长,该持续时长过后,信道质量可能好转或者可用的侧行链路资源可能充足,此时,协作终端设备可能能够继续作为中继节点,从而,当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时长或协作终端设备还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长时,在从当前时刻开始的第一时长后,网络设备可以继续调度该协作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以使该协作终端设备可以继续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其中,当前时刻可以为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时长的时刻。
基于该方案,由于协作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指示第一时长,因此能够使网络设备在从当前时刻开始的第一时长后,继续调度协作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从而使协作终端设备继续向目标终端设备服务,进一步提高协作终端设备参与协作传输的灵活性。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场景下,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作传输方法还包括步骤S506-S507:
S506、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
可选的,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后,协作终端设备可以周期性地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是否能够继续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当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时执行下述步骤S507。
可以理解的是,当协作终端设备估计协作终端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的信道质量好转或者可用的侧行链路资源可能充足时,协作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进而执行下述步骤S507。
可选的,协作终端设备能够继续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可以理解为,协作终端设备能够继续接收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或者说能够继续接收新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S507、协作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协作终端设备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可以理解的是,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可以理解为: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或者,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接收发送给目标终端设备的数据包,或者说能够继续作为中继节点接收新的需要转发的数据包。
可选的,该第二指示信息也可以称为使能中继指示(enable relay indicator),二者可以相互替换,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通过1比特表示,当该1比特的取值为“1”时,指示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或者,当该1比特的取值为“0”时,指示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
可选的,协作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时,可以将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现有的消息(或者帧)中,例如,可以将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BSR消息中;或者,协作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新定义的消息中,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网络设备可以继续调度该协作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以使该协作终端设备可以继续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
基于该方案,在协作终端设备确定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使网络设备能够继续调度协作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从而使协作终端设备可以继续向目标终端设备提供转发服务,提高协作终端设备参与协作传输的灵活性。
此外,基于如图5或图6或图7所示的动态协作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上述步骤S502中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的方法。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实施场景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的方法也可能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场景下,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括,可以包括: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其中,第一资源为可用于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第一链路为协作终端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可选的,第一资源可以为mode1下网络设备调度给协作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资源,也可以是mode2下协作终端设备自主侦听到的侧行链路资源;第一资源在时域上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或者,第一资源在频域上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对于协作终端设备,第一资源的时域部分的时长可以是已知的或者确定的,相应的,在mode1下,网络设备为协作终端设备调度的侧行链路资源为第一资源的频域部分;在mode2下,协作终端设备自主侦听到的侧行链路资源为第一资源的频域部分。或者,第一资源的频域部分的频宽可以是已知的或者确定的,相应的,在mode1下网络设备为协作终端设备调度的侧行链路资源为第一资源的时域部分;在mode2下,协作终端设备自主侦听到的侧行链路资源为第一资源的时域部分。或者,第一资源的时域部分的时长以及频域部分的频宽均可以是未知的,相应的,在mode1下,网络设备为协作终端设备调度的侧行链路资源包括第一资源的频域部分的频宽和第一资源的时域部分的时长;在mode2下,协作终端设备自主侦听到的侧行链路资源包括第一资源的频域部分的频宽和第一资源的时域部分的时长。
其中,时长的单位可以为符号或者时隙或者毫秒等,频宽的单位可以为子载波或者子信道或者赫兹Hz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协作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方式一:当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其中,在该情况下,第二数据包可以理解为协作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待转发的第一个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第一比特数为第一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或者说,第一比特数为在第一资源上所能传输的比特数。
可选的,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协作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比特数,之后比较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与第一比特数的大小,当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协作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资源的大小和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确定第一比特数。其中,第一信道为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时所使用的信道,当前时刻可以为协作终端设备开始确定第一比特数的时刻;第一资源的大小可以表示为第一资源的时域部分的时长和频域部分的频宽的乘积。
可选的,当第一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数等于1时,第一资源的大小和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满足如下第一公式:
S*lg(1+SINR);
或者,当第一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数大于1时,第一资源的大小和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满足如下第二公式:
其中,在上述第一公式和第二公式中S为第一资源的大小,SINR为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在上述第二公式中,H为第一信道的信道矩阵,HH为第一信道的信道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det(X)表示X的行列式的值。
方式二:当第一时间差大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其中,第一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基于该方案,由于可用的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因此使用第一资源传输第一数据包时,必然会导致时延较大,从而不能满足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此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进而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使网络设备能够调度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降低该业务的数据传输时延。
可以理解的是,协作终端设备可以如上述方式一所示,单独根据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与第一比特数的大小关系,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或者如上述方式二所示,单独根据第一时间差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的大小关系,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还可以结合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与第一比特数的大小关系以及第一时间差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能够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例如,当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比特数的大小,且第一时间差大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场景下,如图8所示,图5或图6或图7所示的动态协作传输方法中,步骤S502中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
S502a、协作终端设备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相应的,目标终端设备接收来自协作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S502b、目标终端设备向协作终端设备发送针对第一数据包的反馈信息。相应的,协作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目标终端设备的该反馈信息。
S502c、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协作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反馈信息后,可以确定该反馈信息是否为否定应答,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可以理解的是,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表示目标终端设备未正确接收协作终端设备转发的第一数据包,此时,若协作终端设备重传该第一数据包直至目标终端设备正确接收,则转发带来的时延较长,无法满足业务的时延要求。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协作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以使网络设备调度其他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降低业务的数据传输时延。
可选的,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协作终端设备还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能够重传第一数据包: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协作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与第一比特数的大小关系,当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无法重传数据包。其中,在该实现方式下,第二数据包可以理解为协作终端设备确定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之后,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一个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即可以理解为协作终端设备将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携带在第二数据包中,以重传第一数据包,第一比特的说明以及第一比特的确定方法可参考上述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下,上述步骤S502c中,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且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协作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时间差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的大小关系,当第一时间差大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重传数据包。其中,第一时间差的说明以及确定方法可参考上述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也就是说,在该实现方式下,上述步骤S502c中,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且第一时间差大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基于该方案,在协作终端设备收到针对第一数据包的否定应答后,进一步确定是否能够重传第一数据包,当确定无法重传第一数据包时,确定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可以提高协作终端设备判断是否能够作为中继节点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基于如图7所示的动态协作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如图7所示的步骤S506中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的方法。
可选的,协作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如下两种方式确定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
方式一、当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第二比特数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
其中,在该情况下,第二数据包可以理解为协作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待转发的第一个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也就是说,协作终端设备根据上述步骤S502中的第二数据包估计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
其中,第二比特数为第二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第二资源为可用于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第二资源可以与第一资源不同,例如,第二资源可以为网络设备为协作终端设备重新调度的资源,也可以是协作终端设备重新侦听到的可用的资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二比特数的确定方法类似于第一比特数的确定方法,详细说明可参考上述第一资源和第一比特数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协作终端设备使用步骤S502中的第二数据包估计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而协作终端设备执行步骤S502的时刻至执行步骤S506的时刻之间的时间段内,可用的资源以及协作终端设备与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的质量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使用该方式一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可以理解为大致的估计,对于后续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需要转发的数据,是否能够成功转发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方式二、当第二时间差小于或等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
其中,第二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基于该方案,由于可用的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因此使用第二资源传输该业务的其他数据包或者使用第二资源传输时延要求低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其他业务的数据包时,可能满足其时延要求,此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进而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使网络设备能够继续调度协作终端设备作为中继节点,从而使协作终端设备可以继续向目标终端设备提供转发服务,提高协作终端设备参与协作传输的灵活性。
可以理解的是,使用该方式二确定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也可以理解为大致的估计,对于后续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的需要转发的数据,是否能够成功转发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可以理解的是,协作终端设备可以如上述方式一所示,单独根据第三数据包的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大小关系,确定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或者如上述方式二所示,单独根据第二时间差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的大小关系,确定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还可以结合第三数据包的比特数与第二比特数的大小关系以及第二时间差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的大小关系,确定是否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例如,当第三数据包的比特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比特数的大小,且第二时间差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协作终端设备确定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协作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或操作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操作或者各种操作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操作。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由协作终端设备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协作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或者电路)实现。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各种方法。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协作终端设备,或者包含上述协作终端设备的装置,或者为可用于协作终端设备的部件。可以理解的是,该通信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通信装置为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协作终端设备为例。图9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9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90包括处理模块901和收发模块902。所述收发模块902,也可以称为收发单元用以实现发送和/或接收功能,例如可以是收发电路,收发机,收发器或者通信接口。
其中,收发模块902,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收发模块902,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
可选的,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该目标终端设备转发该第一数据包,该第一资源为可用于该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该第一链路为该协作终端设备与该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可选的,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该目标终端设备转发该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当该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该目标终端设备转发该第一数据包,其中,该第二数据包包括该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该第一比特数为该第一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
可选的,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该目标终端设备转发该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当第一时间差大于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该目标终端设备转发该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该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可选的,收发模块902,还用于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收发模块902,还用于接收来自目标终端设备的针对第一数据包的反馈信息;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且该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可以包括:当该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且第一时间差大于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处理模块901,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第一数据包。
可选的,处理模块901,还用于根据该第一资源的大小和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确定该第一比特数,该第一信道为该协作终端设备在该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时所使用的信道。
可选的,收发模块902,还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长,该第一时长为以当前时刻为基准,该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的时间长度。
可选的,处理模块901,还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该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收发模块902,还用于向该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
可选的,处理模块901,还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该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包括:当该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三数据包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第二比特数时,处理模块901,还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该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该第二比特数为第二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
可选的,处理模块901,还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该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包括:当第二时间差小于或等于该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处理模块901,还用于确定该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该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该第二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90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通信装置90可以采用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30的形式。
比如,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30中的处理器3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终端设备3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协作传输方法。
具体的,图9中的处理模块901和收发模块9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30中的处理器301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9中的处理模块901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30中的处理器301调用存储器302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9中的收发模块9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3所示的终端设备30中的收发器303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执行上述的协作传输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或芯片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指令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当然,存储器也可以不在该通信装置中。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为代码/数据读写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可能直接从存储器读取,或可能经过其他器件)并传输至该处理器。该通信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以包括前面所述的装置。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所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1)
1.一种协作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当前时刻为基准的所述第一时长内,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或者,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为以当前时刻为基准,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的时间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资源为可用于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协作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当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所述第一比特数为所述第一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当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所述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
接收来自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反馈信息;
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且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所述第一比特数为第一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所述第一资源为可用于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协作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且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资源为可用于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协作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8.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和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确定所述第一比特数,所述第一信道为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时所使用的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数等于1时,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和所述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满足如下第一公式:
S*lg(1+SINR);
其中,S为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SINR为所述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数大于1时,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和所述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满足如下第二公式:
其中,S为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SINR为所述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H为所述第一信道的信道矩阵,HH为所述第一信道的信道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det(X)表示X的行列式的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包括:
当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第二比特数时,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所述第二比特数为第二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包括:
当第二时间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所述第二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当前时刻为基准的所述第一时长内,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或者,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为以当前时刻为基准,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的时间长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资源为可用于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协作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当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所述第一比特数为所述第一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当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在所述第一资源上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所述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目标终端设备的针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反馈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且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大于第一比特数时,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所述第一比特数为第一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所述第一资源为可用于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协作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时,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
当所述反馈信息为否定应答,且第一时间差大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无法作为中继节点向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所述第一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一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第一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所述第一资源为可用于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在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协作终端设备与所述目标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
21.根据权利要求16或1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和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确定所述第一比特数,所述第一信道为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链路上进行侧行链路传输时所使用的信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数等于1时,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和所述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满足如下第一公式:
S*lg(1+SINR);
其中,S为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SINR为所述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信道上传输的数据流数大于1时,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和所述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满足如下第二公式:
其中,S为所述第一资源的大小,SINR为所述第一信道的当前时刻的质量值,H为所述第一信道的信道矩阵,HH为所述第一信道的信道矩阵的共轭转置矩阵,det(X)表示X的行列式的值。
24.根据权利要求14-2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包括:
当所述协作终端设备待转发的第二数据包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第二比特数时,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部分或全部比特,所述第二比特数为第二资源上允许传输的比特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包括:
当第二时间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数据包对应的业务的时延要求时,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协作终端设备能够作为中继节点向所述目标终端设备转发数据包,所述第二时间差为当前时刻与第二资源的起始时刻之间的时间差。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计算机执行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以使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4-2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9/124953 WO2021114191A1 (zh) | 2019-12-12 | 2019-12-12 | 协作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731729A CN114731729A (zh) | 2022-07-08 |
CN114731729B true CN114731729B (zh) | 2024-03-26 |
Family
ID=76329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102380.0A Active CN114731729B (zh) | 2019-12-12 | 2019-12-12 | 协作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731729B (zh) |
WO (1) | WO202111419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00328A1 (zh) * | 2021-07-23 | 2023-01-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3852931B (zh) * | 2021-08-26 | 2024-04-0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海上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4051271A (zh) * | 2021-11-16 | 2022-02-15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继节点的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WO2023115386A1 (en) * | 2021-12-22 | 2023-06-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vailability handling for user equipment cooperation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36247A (zh) * | 2014-03-20 | 2015-09-2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重选中继终端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
CN105359430A (zh) * | 2013-07-10 | 2016-02-24 | Kt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lan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079373A (zh) * | 2014-09-30 | 2017-08-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自适应协作模式选择策略的系统与方法 |
CN108243395A (zh) * | 2016-12-24 | 2018-07-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设备协作通信的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
CN110519022A (zh) * | 2019-08-30 | 2019-11-29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148283A1 (en) * | 2015-09-25 | 2017-03-29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signaling overhea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512576A (zh) * | 2017-02-28 | 2018-09-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用户设备协作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924962B (zh) * | 2017-03-24 | 2021-05-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指示的方法和装置 |
-
2019
- 2019-12-12 WO PCT/CN2019/124953 patent/WO2021114191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12-12 CN CN201980102380.0A patent/CN1147317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59430A (zh) * | 2013-07-10 | 2016-02-24 | Kt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lan系统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936247A (zh) * | 2014-03-20 | 2015-09-2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重选中继终端的方法、基站和系统 |
CN107079373A (zh) * | 2014-09-30 | 2017-08-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自适应协作模式选择策略的系统与方法 |
CN108243395A (zh) * | 2016-12-24 | 2018-07-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户设备协作通信的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
CN110519022A (zh) * | 2019-08-30 | 2019-11-29 |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ZTE.R2-153764 Report of email discussion [90#25][LTE/ProSe] Relay UE initiation, discovery and selection/re-selection.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1 .2015,第2.1.2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1114191A1 (zh) | 2021-06-17 |
CN114731729A (zh) | 2022-07-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731729B (zh) | 协作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1417211B (zh) | 触发调度请求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5553005A (zh) | 侧行反馈资源配置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3261320B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2351450B (zh) |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设备及系统 | |
JPWO2020166280A1 (ja) |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 |
WO2016161658A1 (zh) | 数据发送方法和设备 | |
CN116097769A (zh) | 天线面板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3302865B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WO2021197053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
US20230337320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4402657A (zh) | 通信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1385891A (zh) | 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 |
US20220095248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WO2020253597A1 (zh) | 调度请求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3330796B (zh) | 数据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6158033A (zh) | 无线通信方法和用户设备 | |
CN111436106B (zh) | 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3383509A (zh) |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20230363053A1 (en) | Method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CN114391233B (zh) | 确定数据传输资源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WO2024027812A1 (zh) | 侧链路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
WO2023151391A1 (zh) | 波束训练方法及通信装置 | |
WO2018000424A1 (zh) | 一种高优先级业务数据上行传输的方法、ue及基站 | |
CN117796094A (zh) |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