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20018A - 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20018A
CN114720018A CN202210365000.6A CN202210365000A CN114720018A CN 114720018 A CN114720018 A CN 114720018A CN 202210365000 A CN202210365000 A CN 202210365000A CN 114720018 A CN114720018 A CN 1147200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temperature
rfid
capacitor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650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20018B (zh
Inventor
李学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650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200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200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00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20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200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14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G01K1/143Supports; Fastening devices; 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thermometer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for measuring surface temper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58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arrangements for adher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further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functioning as an identification ta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73Antenna details
    • H04B5/73
    • H04B5/77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6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该电源设备包括:机柜和部署于机柜内的多个电容;该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包括:RFID温度标签、RFID读写器和监测设备,其中,RFID温度标签设置于机柜内电容的表面,用于采集机柜内电容表面的温度数据;RFID读写器设置于机柜外,与RFID温度标签通信,用于读取各个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监测设备与RFID读写器通信,用于根据RFID读写器读取到的温度数据,对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本公开能够实现对电源设备内电容温度的连续监测,避免电源设备因电容温度过高导致电源设备爆炸的风险。

Description

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容具有旁路、去耦、滤波、储能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源设备中,例如,工频塔式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高频塔式UPS、模块化UPS、无功补偿柜、开关电源等设备中均有电容器件。电容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边缘不平、有毛刺、密封不良等工艺不良的情况,发生微小尖端放电或进入潮湿空气等现象,长时间如此,可能导致电容性能劣化。电源设备在长期通电运行过程中,劣化的电容有可能会发生发热、爆炸等危险现象。
经研究发现,电容爆炸的前期往往都会出现发热现象,因而,温度是预判电容是否会发生爆炸的关键指标,可见,如何实现对电源设备内电容温度的连续监测,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难以实现连续监测电源设备内电容温度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电源设备包括:机柜和部署于机柜内的多个电容;该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包括:RFID温度标签,设置于机柜内电容的表面,用于采集机柜内电容表面的温度数据;RFID读写器,设置于机柜外,与RFID温度标签通信,用于读取各个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监测设备,与RFID读写器通信,用于根据RFID读写器读取到的温度数据,对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包括:RFID天线,与所述RFID温度标签和所述RFID读写器分别通信,用于将所述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RFID读写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金属屏蔽网,用于屏蔽所述机柜内的电容;其中,所述金属屏蔽网上对应所述RFID天线的位置处开设有缺口,以使得所述机柜内电容表面的RFID温度标签可通过所述缺口接收到所述RFID天线发出的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非金属网格线,设置于所述金属屏蔽网上所述缺口的位置处,用于遮挡所述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RFID温度标签固定于相应电容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套,所述卡套用于放置所述RFID温度标签,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于相应电容的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套上设置有穿线孔;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绑扎线,所述绑扎线用于加固电容表面的卡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设备为本地监测设备;所述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包括:现场总线,与所述本地监测设备与所述RFID读写器分别连接,用于将所述RFID读写器读取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所述本地监测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设备为远程监测设备;所述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包括:网关,与所述RFID读写器与所述远程监测设备分别通信,用于将所述RFID读写器读取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所述远程监测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该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包括:通过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设置的RFID温度标签,采集所述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的温度数据;根据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对所述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对所述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根据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确定所述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范围;根据所述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范围,输出相应的预警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利用设置于电源设备机柜内电容表面的RFID温度标签,采集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的温度数据,利用设置于电源设备机柜外的RFID读写器读取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而对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通过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实现对电源设备内电容温度的连续监测,避免电源设备因电容温度过高导致电源设备爆炸的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电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示意图;
图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使用非金属网格线遮挡金属屏蔽网缺口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RFID温度标签的卡套外观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RFID温度标签的卡套尺寸示意图;
图7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对3×4电容组中温度标签绑扎的主视图;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对3×4电容组中温度标签绑扎的俯视图;
图9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因材质不匹配导致温度标签频率偏移测试结果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RFID天线与温度标签有效通讯的相对关系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流程图;
图1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远程监控界面示意图;
图1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本地监控界面示意图;
图14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电源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通信电源设备。
如图1所示,该电源设备包括:机柜101和部署于机柜101内的多个电容102。
由于电源设备内的各个电容之间间隔很小,因而,检测电容温度的传感器往往需要具备体积小的特点。另外,当检测电容温度的传感器需要供电时,若连接电缆线进行供电,因线缆老化或破损可能导致重大短路事件;若不连接电缆线而采用电池供电,则需要定期更换电池,给维护人员带来较大工作量。可见,无论是拉电缆供电还是使用电池供电,对于日后维护和安全保证都比较困难,这便要求检测电容温度的传感器最好是无源的。
为了兼顾体积小和无源的要求,本公开实施例中,借助RFID技术具有成本低、速度快、识别距离远、支持多点接入、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通过RFID温度标签来采集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的温度。RFID温度标签不仅具有体积小的优点,而且其工作所需的能源可由RFID天线的射频信号进行提供,无需连接电缆线供电,也无需电池供电。
图2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可选的电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电源设备内的电容表面设置RFID温度标签201,可利用RFID温度标签201采集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的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电源设备内的每个电容表面都设置一个RFID温度标签,从而可采集电源设备内每个电容表面的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图2示出的RFID温度标签的数量仅为示例。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设置的RFID温度标签的数量。例如,在电源设备内包含多个电容组(每个电容组包含多个电容)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每个电容组上设置一个RFID温度标签。
通信电源设备大容量电容的安全问题,关系到通信机房的安全生产。目前通信行业内尚无对大容量电容进行监控的实际应用先例,也缺乏安全有效的监控手段。本公开实施例中,创新性地将RFID技术应用到通信电源大容量电容的温度检测中,不仅能够实现对通信电源电容温度的连续监测,而且能够避免有线供电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以及电池供电导致维护人员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相比于其他诸如Wi-Fi、ZigBee、LoRa、GPRS等无线通信技术,RFID技术的特点更加适用于通信电源机柜内的场景。其“无源”的优点大大简化维护工作,提高了电源设备监测系统的安全性、便利性和可靠性
图3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包括:RFID温度标签201、RFID读写器202和监测设备30。
其中,RFID温度标签201,设置于机柜101内电容102的表面,用于采集机柜101内电容102表面的温度数据;
RFID读写器202,设置于机柜101外,与RFID温度标签201通信,用于读取各个RFID温度标签201采集的温度数据;
监测设备30,与RFID读写器202通信,用于根据RFID读写器202读取到的温度数据,对电源设备10内电容102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RFID温度标签201需要采用非金属材料的外壳,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采用陶瓷材料的外壳。
可选地,上述监测设备30可以是本地监测设备301,也可以是远程监测设备302。
由上可知,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利用设置于电源设备机柜内电容表面的RFID温度标签,采集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的温度数据,利用设置于电源设备机柜外的RFID读写器读取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进而对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通过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实现对电源设备内电容温度的连续监测,避免电源设备因电容温度过高导致电源设备爆炸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监测设备30为本地监测设备301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可包括:现场总线303,与本地监测设备301与RFID读写器202分别连接,用于将RFID读写器202读取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本地监测设备301。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现场总线303可以是但不限于R485现场总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监测设备30为远程监测设备302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可包括:网关304,与RFID读写器202与远程监测设备302分别通信,用于将RFID读写器202读取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测设备302。
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网关304可以是但不限于4G网关。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本地监测设备301和远程监测设备302可以是各种具有数据处理分析和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等。
当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源设备10为通信电源设备时,由于通信行业运营商要求对自有电源设备信息汇集到市或省进行集中监控,同时为了对系统采集到的电容温度数据便于管理分析,因而可设计一种专用网关,以将RFID温度标签201采集的温度数据同时往送集中动环监控平台和自有平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可包括:RFID天线203,与RFID温度标签201和RFID读写器202分别通信,用于将RFID温度标签201采集的温度数据发送给RFID读写器202。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重要的通信电源设备(例如,高频塔式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在电源设备机柜内电容的外部可能设置有金属屏蔽网103。由于RFID温度标签201粘贴在电容102的表面,位于金属屏蔽网103的内侧,而RFID天线203位于金属屏蔽网103的外侧,由于金属屏蔽网103具有很强的屏蔽效应,可能导致RFID天线203的射频信号不能被RFID温度标签201很好地接收。
因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电源设备10包括金属屏蔽网103的情况下,可以在金属屏蔽网103上对应RFID天线203的位置处开设有缺口,以使得机柜101内电容102表面的RFID温度标签201可通过缺口接收到RFID天线203发出的射频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电源设备的金属屏蔽网上对应RFID天线位置开一个与天线面积、尺寸接近的缺口以缓解对RFID射频信号的屏蔽问题。在具体实施时,缺口的尺寸大小可根据射频天线的频率进行量化匹配,保证有足量射频信号强度进入金属屏蔽网103内,保证所有RFID温度标签都能正常工作。同时在屏蔽网的开口处用阻燃的非金属线做网格补网,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源设备10还可包括:非金属网格线104,设置于金属屏蔽网103上缺口的位置处,用于遮挡缺口。可选地,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非金属网格线104采用阻燃的非金属材料。
通过在金属屏蔽网103的缺口处设置非金属网格线104,不仅能够在保证RFID天线203发出的射频信号被RFID温度标签201正常接收,而且能够防止外部异物从缺口处进入电源设备内。
如图4所示,将电源设备的金属屏蔽网103正对电容的部分开设一个缺口,采用非金属网格线104对大缺口进行编织,以防止异物从金属屏蔽网103的大缺口进入机柜内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可包括:固定装置40,用于将RFID温度标签201固定于相应电容102的表面。
图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RFID温度标签的卡套外观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装置可包括:用于放置RFID温度标签201的卡套401,该卡套401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于相应电容102的表面。
图6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RFID温度标签的卡套尺寸示意图。电源设备内电容之间的间隔距离大致为1~3cm,采用的温度标签尺寸为27mm×9mm×5mm,厚度仅5mm,能够适应主流品牌电容组的间隔。
可选地,卡套401可采用阻燃硅胶、阻燃塑料、阻燃橡胶、环氧树脂、电胶木、陶瓷等非金属材料。优选地,可采用阻燃硅胶材料。
在具体实施时,卡套401可通过化学胶水与电容表面粘贴连接。需要注意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卡套401与电容102的连接方式除了粘贴外,还可以是其他的方式,例如,通过卡扣连接等。通过粘贴方式连接,可避免对现有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改造,但如果是成套开发的RFID温度标签201和电容102,则可采用卡扣方式连接的卡套401,以方便电容102表面上RFID温度标签201的拆卸。
通常,电容工作寿命时长为6年左右,而化学胶水易受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老化,为了确保RFID温度标签永久性固定于电容的表面,仅靠化学胶水是不够的,本公开实施例中,考虑到电源设备内电容之间的间隔距离很小,利用绑扎线对电容表面上的卡套401进行绑扎加固。因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卡套401上还可以设置有穿线孔;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固定装置还可包括:绑扎线402,绑扎线402通过卡套上的穿线孔以加固电容102表面的卡套401。
在具体实施时,可在卡套的401的上下两端开设穿线孔,将同一排的多个电容表面的卡套,使用耐老化的绝缘缆线串在一起,与这一排电容绕在一起,以使得卡套牢固绑扎在电容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采用化学胶水和绑扎线双保险的固定方式,可加强温度标签卡套在电容表面的牢固性,确保电容表面的卡套不会受重力影响而松动;即使有松动,也不会出现温度标签自行脱落的危险。
由于电源设备内往往几个电容构成一个电容组,因而,可考虑使用一个绑扎线将一个电容组内各个电容表面上的卡套进行绑扎。例如,对于采用3×4电容组的高频塔式UPS,可使用一个绑扎线将每行3个电容绑扎在一起,如图7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对3×4电容组中温度标签绑扎的主视图,图8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对3×4电容组中温度标签绑扎的俯视图。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RFID温度标签和电容表面良好地进行热传递确保温度标签测量到的数据准确反映电容实际温度情况,需在温度标签和电容表面之间涂抹一层导热硅胶。
目前,电源设备内电容的表面主要采用金属和塑胶两种材料。由于不同表面材质对RFID信号的反射系数和穿透系数不一致,如果将适合金属材质的温度标签用在表面为塑胶的电容上,RFID信号会发生频偏,如图9所示,有效通信的距离和角度会大大变小,反之亦然。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设计了两款温度分别匹配金属和塑胶的温度标签,频率偏移测试结果如图9所示,纠正后的频点正好切合电容表面材质。经反复实验验证,两款温度标签均获得比较好的实验结果。
由于温度标签与RFID天线中轴线角度偏离越小,距离越近,则温度标签的上线率以及数据有效性越高。在本发明中温度标签贴在金属表面的电容上,温度标签与紧贴屏蔽网的天线的有效通信距离约为600mm,有效通信角度约为-180°~+180°,越远角度越窄。而实际使用中,最远处电容与屏蔽网的距离不大于600mm,最斜线电容与屏蔽网的夹角不超出-180°~+180°范围内,如图10所示。基于无线发射信号的误码率客观存在,结合考虑到通信电源设备电容温度上升过程是缓慢的,是成年累月的积累过程,所以基于RFID的温度检测系统的运行平台可以采用AI大数据分析,提取真实电容温度变化数据,提升对电容温度上升事件的准确判断概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该方法可以由任意具备计算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执行。
图1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流程图,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2,通过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设置的RFID温度标签,采集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的温度数据;
S114,根据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对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114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根据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确定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范围;根据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范围,输出相应的预警信息。
以施耐德塔式UPS电容组为例,电源设备的电容温度告警逻辑可以为:一个UPS设备有两组大容量电解电容,一组12只共24组。判断这24个温度标签的测量数据是否超过设定的温度阈值(平台温度阈值可调,但缺省设置为65℃)。若超过温度阈值,但未超过其10%,平台则发出4级告警;若超过温度阈值10%,但未超过其20%,平台则发出3级告警;若超过温度阈值20%,但未超过其30%,平台则发出2级告警;若超过温度阈值30%,平台则发出1级告警。比较这两个平均数若这两个数值偏差超过20%,则平台发出1级告警指明哪组电容过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可以由图3所示的本地监测设备执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可以由图3所示的远程监测设备执行。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可以开发对电源设备内电容温度进行监测的电容温度数据分析和管理平台,提供远程监控和/或本地监控功能。例如,图12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远程监控界面,图13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本地监控界面。
需要注意的是,图12和图13仅供示例,在具体实施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多种功能,包括但不限于电容温度数据的采集、解析、存储、分析等功能,可生成历史曲线,对异常电容发出告警提示等功能。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14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400。图14显示的电子设备14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4所示,电子设备14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4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14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14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1420和处理单元1410)的总线14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14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14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1410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如下步骤:通过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设置的RFID温度标签,采集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的温度数据;根据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对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
存储单元14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14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14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14203。
存储单元14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4205的程序/实用工具14204,这样的程序模块14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14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14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4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4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4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4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4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4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1460通过总线1430与电子设备14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4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图15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示意图,如图15所示,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500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公开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本公开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3)

1.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包括:机柜和部署于所述机柜内的多个电容;所述电源设备监测系统包括:
RFID温度标签,设置于所述机柜内电容的表面,用于采集所述机柜内电容表面的温度数据;
RFID读写器,设置于所述机柜外,与所述RFID温度标签通信,用于读取各个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
监测设备,与所述RFID读写器通信,用于根据所述RFID读写器读取到的温度数据,对所述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包括:
RFID天线,与所述RFID温度标签和所述RFID读写器分别通信,用于将所述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发送给所述RFID读写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金属屏蔽网,用于屏蔽所述机柜内的电容;
其中,所述金属屏蔽网上对应所述RFID天线的位置处开设有缺口,以使得所述机柜内电容表面的RFID温度标签可通过所述缺口接收到所述RFID天线发出的射频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还包括:非金属网格线,设置于所述金属屏蔽网上所述缺口的位置处,用于遮挡所述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将所述RFID温度标签固定于相应电容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卡套,所述卡套用于放置所述RFID温度标签,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于相应电容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上设置有穿线孔;
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绑扎线,所述绑扎线用于加固电容表面的卡套。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为本地监测设备;所述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包括:
现场总线,与所述本地监测设备与所述RFID读写器分别连接,用于将所述RFID读写器读取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所述本地监测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设备为远程监测设备;所述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还包括:
网关,与所述RFID读写器与所述远程监测设备分别通信,用于将所述RFID读写器读取到的温度数据传输到所述远程监测设备。
10.一种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设置的RFID温度标签,采集所述电源设备内电容表面的温度数据;
根据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对所述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对所述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情况进行监测,包括:
根据RFID温度标签采集的温度数据,确定所述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范围;
根据所述电源设备内电容的温度范围,输出相应的预警信息。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源设备的监测方法。
CN202210365000.6A 2022-04-07 2022-04-07 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720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5000.6A CN114720018B (zh) 2022-04-07 2022-04-07 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65000.6A CN114720018B (zh) 2022-04-07 2022-04-07 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0018A true CN114720018A (zh) 2022-07-08
CN114720018B CN114720018B (zh) 2024-04-05

Family

ID=8224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65000.6A Active CN114720018B (zh) 2022-04-07 2022-04-07 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20018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14677Y1 (ko) * 2005-12-30 2006-04-21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Rfid 카드의 차폐커버
JP2006287317A (ja) * 2005-03-31 2006-10-1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Rfidタグ用誘導アンテナ装置及びrfidタグ通信システム
CN202486829U (zh) * 2011-12-13 2012-10-10 无锡互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数据中心智能管理系统
JP2018013942A (ja) * 2016-07-20 2018-01-25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モニタリング方法
CN108197689A (zh) * 2018-03-15 2018-06-2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 无源rfid电缆测温标签
CN108733033A (zh) * 2018-06-22 2018-11-02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仪控系统机柜电容检测装置
CN110119647A (zh) * 2018-02-07 2019-08-13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读取装置
CN110763347A (zh) * 2019-09-23 2020-02-0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监控电力电容器温度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211085491U (zh) * 2019-12-27 2020-07-24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的测温装置
CN111460839A (zh) * 2020-03-10 2020-07-2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变电站大范围温度监测数据及设备信息采集的方法
CN211527635U (zh) * 2020-03-13 2020-09-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无源传感器的电力设备温度监测系统
CN213041415U (zh) * 2020-10-20 2021-04-23 武汉联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fid无线无源测温系统
CN113188673A (zh) * 2021-05-10 2021-07-30 北京汇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内服务器无源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4591758U (zh) * 2021-05-22 2021-11-02 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通机柜监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87317A (ja) * 2005-03-31 2006-10-19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Rfidタグ用誘導アンテナ装置及びrfidタグ通信システム
KR200414677Y1 (ko) * 2005-12-30 2006-04-21 고려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Rfid 카드의 차폐커버
CN202486829U (zh) * 2011-12-13 2012-10-10 无锡互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的数据中心智能管理系统
JP2018013942A (ja) * 2016-07-20 2018-01-25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及びモニタリング方法
CN110119647A (zh) * 2018-02-07 2019-08-13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读取装置
CN108197689A (zh) * 2018-03-15 2018-06-22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 无源rfid电缆测温标签
CN108733033A (zh) * 2018-06-22 2018-11-02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仪控系统机柜电容检测装置
CN110763347A (zh) * 2019-09-23 2020-02-0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fid监控电力电容器温度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211085491U (zh) * 2019-12-27 2020-07-24 杭州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的测温装置
CN111460839A (zh) * 2020-03-10 2020-07-28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变电站大范围温度监测数据及设备信息采集的方法
CN211527635U (zh) * 2020-03-13 2020-09-18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无源传感器的电力设备温度监测系统
CN213041415U (zh) * 2020-10-20 2021-04-23 武汉联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rfid无线无源测温系统
CN113188673A (zh) * 2021-05-10 2021-07-30 北京汇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内服务器无源监测装置及方法
CN214591758U (zh) * 2021-05-22 2021-11-02 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通机柜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20018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15479B1 (en) Power line management system
US8233804B2 (en) Fiber optic cable diagnostics using digital modulation
CN208459507U (zh) 避雷器在线监控系统
CN102983633A (zh) 一种基于rfid的继电保护装置状态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
CN204178533U (zh) 远程智能监测仪
CN110515801A (zh) 一种oled显示设备、服务器状态的监控方法及服务器
CN107943654A (zh) 一种快速判定服务器环境温度监控异常原因的方法
CN103630822A (zh) 一种监测射频功率放大器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204649936U (zh) 一种多组蓄电池快速巡检装置
CN114720018A (zh) 电源设备的监测系统、监测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344282A (zh) 基于rfid的封闭式电缆状态在线监测方法
CN112016870A (zh) 一种智能仓储系统
CN107291596A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故障维护系统
CN104680423A (zh) 一种电费异常侦测系统及方法
CN205158617U (zh) 基于rfid射频技术的设备巡检维护和数据采集系统
CN212645787U (zh) 一种机房动力环境监测系统
CN113837462A (zh) 故障风险趋势分析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4500217A (zh) 一种信息交互及告警装置
CN210579253U (zh) 一种无线无源电缆巡视测温系统
CN209786878U (zh) 一种智能的配电房在线监测系统
CN113487182A (zh) 设备健康状态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1093167A (zh) 一种无线无源电缆巡视测温系统及其方法
CN211264171U (zh) 一种伺服电机故障诊断系统
CN217483705U (zh) 一种基于rfid测温标签的管控系统
CN217718841U (zh) 一种新型机房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