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4518B - 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4518B
CN114714518B CN202210396294.9A CN202210396294A CN114714518B CN 114714518 B CN114714518 B CN 114714518B CN 202210396294 A CN202210396294 A CN 202210396294A CN 114714518 B CN114714518 B CN 1147145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hole
piece
movable frame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962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14518A (zh
Inventor
孙永兴
刘洪江
乔恒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3962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45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45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45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14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45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1/00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 B28D1/02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by sawing
    • B28D1/08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e.g. brick, concrete or glas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Machines, devices, tools therefor by sawing with saw-blades of endless cutter-type, e.g. chain saws, i.e. saw chains, strap saws
    • B28D1/088Sawing in situ, e.g. stones from rocks, grooves in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DWORKING STONE OR STONE-LIKE MATERIALS
    • B28D7/00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with machines or devices of the preceding grou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rocessing Of Stones Or Stones Resemblanc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和运动座,利用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上的金刚石线来对大型危岩进行切割;然后进行对片状危岩的清理即可,大大的加快了清理效率和安全性,本设备相比于传统的铲车清理,具有能耗低,几乎不会排出废气等节能环保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或者大型露天煤矿中,危险岩体一般包括坡面危岩和地面危岩,一般的,对于破面危岩的清理过程中,需要用到雷管爆破技术,使坡面有危害的岩体滚落至地面,然后进行清理,对于地面的危岩进行清理的过程中,一般的需要用到铲车或者其他的大型设备来清理,对于体积较大的危岩的清理,用铲车或者其他的大型设备一次清理的话,依旧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同时铲车或者其他大型设备的运用成本较大,单说耗油:30铲车每小时10升左右;40铲车每小时16升左右;50铲车每小时20升左右,而地面危岩一般位偏远地区,铲车还需要进厂,成本非常大,排出的废气也污染空气,不节能环保;现提出一种能快速清理地质灾害中大型危岩的设备,同时耗能较少,不会排出废气,节能环保;本装置同样适用于大型露天煤矿的废石和煤炭粉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其利用金刚石线将原本大型的危岩切割成片状危岩,然后进行对片状危岩的清理即可,大大的加快了清理效率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构三角稳定结构,第四支架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的连接点,第五支架的第一端交接第四支架的第二端,还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固定端交接于第四支架,第一伸缩杆的活动端交接于第五支架,第五支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从动辊,第五支架的第一端设有第二从动辊,第四支架的第一端设有第三从动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连接点设有第四从动辊,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的连接点设有第一驱动机构;绕第一从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三从动辊、第四从动辊和第一驱动机构设有金刚石线;运动座,运动座的底部设有万向轮,运动座内设有驱动万向轮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运动座内,运动座内还设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固定端铰接运动座,第二伸缩杆的活动端铰接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构成的稳定结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构成的稳定结构通过摆动杆铰接在运动座内。
进一步的,还设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杆和竖杆,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平行设置,横杆的一端连接于运动座,竖杆的上设有第一电机、收线轮、重物和撞击件,收线轮设置在竖杆的顶端,收线轮通过柔性线连接重物,重物设置在撞击件的上方,竖杆上设有安装通孔,撞击件包括连接杆和弧形受力件,连接杆的两端旋转连接在第一安装通孔的侧壁上,弧形受力件的圆心与连接杆重叠,且弧形受力件绕连接杆旋转设置,弧形受力件的第一端设置在安装通孔的外侧且位于重物的竖直下方,弧形受力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磁铁,安装通孔内设有与第一磁铁磁性相反的第二磁铁,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作用下,弧形受力件的第二端设置在安装通孔的内部。
进一步的,还设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横杆和竖杆,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平行设置,第四支架的中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U”型架;第一“U”型架内设有第一活动架,第一活动架的两端滑动设置在第一“U”型架内且沿垂直于第四支架的方向滑动设置,第一活动架和第一“U”型架的底部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三伸缩杆;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四支架的两端,横杆的中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U”型架;第二“U”型架内设有第二活动架,第二活动架的两端滑动设置在第一“U”型架内且沿垂直于第四支架的方向滑动设置,第二活动架和第一“U”型架的底部之间设有若干个第四伸缩杆;竖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动架;第一活动架和第二活动架通过转轴连接,转轴的第一端设有抵接轮,转轴的第二端设有收线轮,抵接轮接触金刚石线设置;还包括重物和撞击件;收线轮通过柔性线连接重物,重物设置在撞击件的上方,竖杆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撞击件包括连接杆和弧形受力件,连接杆的两端旋转连接在第一安装通孔的侧壁上,弧形受力件的圆心与连接杆重叠,且弧形受力件绕连接杆旋转设置,弧形受力件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安装通孔的外侧且位于重物的竖直下方,弧形受力件的第二端设有第一磁铁,安装通孔内设有与第一磁铁磁性相反的第二磁铁,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作用下,弧形受力件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一安装通孔的内部;竖杆设有平行于第四支架的第二安装通孔,位于第二活动架的转轴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活动架的两侧,转轴位于两个轴承的中间部分为多边体,第二安装通孔内设有朝向转轴轴孔的滑动孔,滑动孔内设有锁死件,锁死件的顶面设有配合多边体设置的异形面,锁死件的底面设有第一斜面,锁死件在滑动孔内上下滑动,收线轮的下方设有抵接组件,抵接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抵接板和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抵接脚和第二抵接脚,第一抵接脚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抵接板,第一抵接脚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斜面;第二斜面配合第一斜面设置,第二抵接脚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抵接板,第二抵接脚的第二端通过弹簧连接第二安装通孔的侧壁,锁死件上设有第三安装通孔,第三安装通孔平行于第四支架设置,若干第四伸缩杆的活动端设有第一支撑杆,所示第一支撑杆的穿过第三安装通孔设置,第三安装通孔的最低点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活动架在“U”型架上的最低活动高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利用金刚石线将原本大型的危岩切割成片状危岩,然后进行对片状危岩的清理即可,大大的加快了清理效率和安全性;同时配合的采用撞击件来撞击片状危岩,避免在人工清理片状危岩的时候出现的二次伤害;再者,被撞击的片状危岩会形成小块危岩,便于清理;另外的,驱动金刚石线旋转的动力源耗能较低,一般的情况下,只需要通电即可,不会排出废气,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中金刚石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中竖杆的局部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中竖杆和横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中竖杆的局部断面锁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中竖杆的局部断面非锁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中锁死状态多边体和异形面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中第二活动架上升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中第二活动架下升状态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大型危岩,200-金刚石线,300-片状危岩,1-第一支架,2-第二支架,3-第三支架,4-第四支架,5-第五支架,6-第一伸缩杆,7-运动座,8-万向轮,9-第一驱动机构,91-第二驱动机构,10-摆动杆,21-第一从动辊,22-第二从动辊,23-第三从动辊,24-第四从动辊,11-金属绳,12-金刚套,13-横杆,18-第一电机,19-收线轮,20-重物,15-第一安装通孔,16-连接杆,17-弧形受力件,14-竖杆,41-抵接轮,42-第一“U”型架,43-第三伸缩杆,44-第一活动架,64-转轴,51-第二活动架,52-第四伸缩杆,53-第二“U”型架,54-第一支撑杆,55-第二安装通孔,56-滑动孔,57-第三安装通孔,58-抵接板,59-第一抵接脚,60-第二抵接脚,61-弹簧,62-第二斜面,63-第一斜面,65-多边体,66-锁死件,67-第二伸缩杆,141-第一磁铁,142-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和运动座7,运动座7主要起到支撑第一支撑组件并且运动的目的;通过运动座将第一支撑组件运动到大型危岩100的地方,然后进行从上至下的切片处理,随后快速清理;具体,如下。
第一支撑组件竖直设置,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第五支架5,这里竖直设置指的是,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第五支架5组成的面为垂直于地面的,也就是从上到下切割大型危岩100的切割面;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构三角稳定结构,第四支架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架1和第三支架3的连接点,第五支架5的第一端交接第四支架4的第二端,还设有第一伸缩杆6,第一伸缩杆6的固定端交接于第四支架4,第一伸缩杆6的活动端交接于第五支架5,通过第一伸缩杆6来调节第四支架4和第五支架5的展开角度,从而调节松紧度,一般的,如图1所示,切割段为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连接点于第五支架5的第二端的连线处;第五支架5的第二端设有第一从动辊21,第五支架5的第一端设有第二从动辊22,第四支架4的第一端设有第三从动辊23,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连接点设有第四从动辊24,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的连接点设有第一驱动机构9;绕第一从动辊21、第二从动辊22、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和第一驱动机构9设有金刚石线200;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金刚石线200来进行切割。具体的,金刚石线200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金属绳11和金刚套12,并且金刚石线200作为本领域常见的切割线,这点是本领域的应知应会,在此就不展开说明了;在本实施例中,也就是说,通过第一从动辊21、第二从动辊22、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和驱动机构完成了金刚石线200的展开,利用金刚石线200从上到下对大型危岩100进行切割清理。
运动座7的底部设有万向轮8,运动座7内设有驱动万向轮8的第二驱动机构9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的万向轮8指的是,可以被驱动电机带动,认为控制走X和Y轴的万向轮8,如麦克纳姆轮;第一驱动机构9设置在运动座7内,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机构9的作用使驱动金刚石线200运动,其驱动方式也是采用现有技术,所以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说明了;运动座7内还设有第二伸缩杆67,第二伸缩杆67的固定端铰接运动座7,第二伸缩杆67的活动端铰接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构成的稳定结构,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构成的稳定结构通过摆动杆10铰接在运动座7内;利用摆动杆10和第二伸缩杆67同时工作,就能将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第五支架5和第一驱动机构9同时绕摆动杆10的一端旋转从而使其升高或者降低,然后进行大型危岩的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切开的片状危岩300进行人工破碎的方式进行进一步破碎,比如:采用大锤敲击,对于片状而言的危岩,其破碎是及其容易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大型片状危岩300的破碎中,还是会出现飞溅的碎石误伤操作员的情况,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设置的结构,来完成自动对片状的危岩进行破碎,具体如下:还设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横杆13和竖杆14,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平行设置,横杆13的一端连接于运动座7,竖杆14的上设有第一电机18、收线轮19、重物20和撞击件,收线轮19设置在竖杆14的顶端,收线轮19通过柔性线连接重物20,重物20设置在撞击件的上方,竖杆14上设有安装通孔,撞击件包括连接杆16和弧形受力件17,连接杆16的两端旋转连接在第一安装通孔15的侧壁上,弧形受力件17的圆心与连接杆16重叠,且弧形受力件17绕连接杆16旋转设置,弧形受力件17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安装通孔15的外侧且位于重物20的竖直下方,弧形受力件17的第二端设有第一磁铁141,第一安装通孔15内设有与第一磁铁磁性相反的第二磁铁142,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作用下,弧形受力件17的第二端设置在安装通孔的内部;利用重物20对弧形受力件17的撞击,使其弧形受力件17的一端直接撞向片状危岩300,从而使片状危岩300破碎成若干个小的块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的平行间距就是片状危岩300的片状厚度,一般的不宜过大,如:10cm~30cm之间即可,每次切割完成一片后就进行一片的片状危岩300破碎,然后驱动第一伸缩杆6,抬起金刚石线200,驱动第二驱动组件使运动座7平移一点,在进行切割即可;在这个过程中,第一电机18采用具有三种工作状态的电机,如下:正转,保持,反转三种工作状态;具体的,可以采用伺服电机,当正转的时候收线轮19通过柔性线将重物20上来,然后保持,待需要重物20进行破碎的是,只需要反向旋转即可,就可以将重物20自由落体然后撞击弧形受力件17,从而破碎片状危岩300,这个过程中只需要操作人员远程控制即可。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12所示,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果采用伺服电机的话,那对于精度的控制要求就比较高,对于大型危岩100所在地,山区而言,切割的时候会存在大量的灰尘,影响精度和使用寿命,另外伺服电机的成本也比较高,不适合长期野外工作,对于大型危岩100的切割时间,时间较长,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另外的一种可靠性更强的纯机械结构来完成了上述的三个动作状态的切换,保证可靠性的同时成本大大降低,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同时更好的利用金刚石线的驱动源,进一步的提高了节能环保的能效;具体如下:
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和运动座7,运动座7主要起到支撑第一支撑组件并且运动的目的;通过运动工作将第一支撑组件运动到大型危岩100的地方,然后进行从上至下的切片处理,随后快速清理;具体,如下。
第一支撑组件竖直设置,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第五支架5,这里竖直设置指的是,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第五支架5组成的面为垂直于地面的,也就是从上之下切割大型危岩100的切割面;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构三角稳定结构,第四支架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架1和第三支架3的连接点,第五支架5的第一端交接第四支架4的第二端,还设有第一伸缩杆6,第一伸缩杆6的固定端交接于第四支架4,第一伸缩杆6的活动端交接于第五支架5,通过第一伸缩杆6来调节第四支架4和第五支架5的展开角度,从而调节松紧度和切割面的大小,一般的,如图1所示,切割段为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连接点于第五支架5的第二端的连线处;第五支架5的第二端设有第一从动辊21,第五支架5的第一端设有第二从动辊22,第四支架4的第一端设有第三从动辊23,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连接点设有第四从动辊24,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的连接点设有第一驱动机构9;绕第一从动辊21、第二从动辊22、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和第一驱动机构9设有金刚石线200;在本实施例中,采用金刚石线200来进行切割。具体的,金刚石线200的结构如图2所示,并且金刚石线200作为本领域常见的切割线,这点是本领域的应知应会,在此就不展开说明了;在本实施例中,也就是说,通过第一从动辊21、第二从动辊22、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和驱动机构完成了金刚石线200的展开,利用金刚石线200从上到下对大型危岩100进行切割清理。
运动座7的底部设有万向轮8,运动座7内设有驱动万向轮8的第二驱动机构9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个的万向轮8指的是,可以被驱动电机带动,认为控制走X和Y轴的万向轮8,如麦克纳姆轮;第一驱动机构9设置在运动座7内,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驱动机构9的作用使驱动金刚石线200运动,其驱动方式也是采用现有技术,所以在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说明了;运动座7内还设有第二伸缩杆67,第二伸缩杆67的固定端铰接运动座7,第二伸缩杆67的活动端铰接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构成的稳定结构,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构成的稳定结构通过摆动杆10铰接在运动座7内;利用摆动杆10和第二伸缩杆67同时工作,就能将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第五支架5和第一驱动机构9同时绕摆动杆10的一端旋转从而使其升高或者降低,然后进行大型危岩的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切开的片状危岩300进行破碎的方式为:还设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横杆13和竖杆14,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平行设置,如图6所示第四支架4的中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U”型架42;第一“U”型架42内设有第一活动架44,第一活动架44的两端滑动设置在第一“U”型架42内且沿垂直于第四支架4的方向滑动设置,第一活动架44和第一“U”型架42的底部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三伸缩杆43;
横杆1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第四支架4的两端,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横杆13随着第四支架4上下摆动;如图11,12所示,横杆13的中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U”型架53;第二“U”型架53内设有第二活动架51,第二活动架51的两端滑动设置在第一“U”型架42内且沿垂直于第四支架4的方向滑动设置,第二活动架51和第一“U”型架42的底部之间设有若干个第四伸缩杆52;竖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活动架51;
如图7所示,第一活动架44和第二活动架51通过转轴64连接,转轴64的第一端设有抵接轮41,转轴64的第二端设有收线轮19,如图6所示,抵接轮41接触金刚石线200设置;
还包括重物20和撞击件;收线轮19通过柔性线连接重物20,重物20设置在撞击件的上方,竖杆14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15,撞击件包括连接杆16和弧形受力件17,连接杆16的两端旋转连接在第一安装通孔15的侧壁上,弧形受力件17的圆心与连接杆16重叠,且弧形受力件17绕连接杆16旋转设置,弧形受力件17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安装通孔15的外侧且位于重物20的竖直下方,弧形受力件17的第二端设有第一磁铁,安装通孔内设有与第一磁铁磁性相反的第二磁铁,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作用下,弧形受力件17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一安装通孔15的内部,当重物20提起的时候,由于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作用,弧形受力件17的第一端会一直位于第一安装通孔15内等待撞击。
竖杆14设有平行于第四支架4的第二安装通孔55;位于第二活动架51的转轴64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活动架51的两侧,转轴64位于两个轴承的中间部分为多边体65,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立方体;如图9所示,第二安装通孔55内设有朝向转轴64轴孔的滑动孔56,如图8,9所示,滑动孔56内设有锁死件66,如图10所示,锁死件66的顶面设有配合多边体65设置的异形面,如图8所示,锁死件66的底面设有第一斜面63,锁死件66在滑动孔56内上下滑动,如图8,9所示,收线轮19的下方设有抵接组件,抵接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抵接板58和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抵接脚59和第二抵接脚60,第一抵接脚59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抵接板58,第一抵接脚59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斜面62;第二斜面62配合第一斜面63设置,利用第一斜面63和第二斜面62可以,通过第一抵接脚59来带动锁死件66向上滑动,同时锁死件66利用自身的重力又会向下滑动;第二抵接脚6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抵接板58,第二抵接脚60的第二端通过弹簧61连接第二安装通孔55的侧壁,锁死件66上设有第三安装通孔57,第三安装通孔57平行于第四支架4设置,若干第四伸缩杆52的活动端设有第一支撑杆54,所示第一支撑杆54的穿过第三安装通孔57设置,第三安装通孔57的最低点的水平高度低于第二活动架51在“U”型架上的最低活动高度。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若干第三伸缩杆43和第四伸缩杆52来带动位于第一“U”型架42内的第一活动架44和位于第二“U”型架53内的第二活动架51实现上下运动,从而使抵接轮41接触金刚石线200,利用金刚石线200的切割运动带动其旋转从而带动收线轮19旋转,将重物20上提,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没有重物20的挤压,第二抵接脚60在弹簧61的作用下降抵接板58推出,然后第一抵接脚59向右运动(如图9所示),此时锁死件66在第一斜面63和第二斜面62的作用下就会下降,从而锁死件66就会由于自身的重力下降,因为异形面就不会和多边体65接触,进行锁死,这个时候如图11所示,在第二活动架51被第四伸缩杆52向上推的时候,第一支撑杆54只会在锁死件66的第三安装通孔57内上下位移,不会接触到锁死件66,这个时候,无论第三伸缩杆43还是第四伸缩杆52带动第一活动架44和第二活动架51向上运动的时候,都不会发生锁死件66锁死抵接轮41和收线轮19转轴64的情况出现;待重物20上提的过程中,重物20抵接了抵接板58的时候,重物20的水平风力克服了第二抵接脚60的弹簧61的弹力,这时,第一抵接脚59向左运动,通过第一斜面63和第二斜面62的作用,第一抵接脚59带动锁死件66向上运动,进而,异形面和多边体65接触,进行锁死(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多边体65只是转轴64的侧面,一般的转轴64的侧面为弧面,这里就不是弧面,由平面或者异形面组成,比如四个侧面的长方体或者三个面的三角体,在锁死的过程中,转轴64的扭矩会通过锁死件66传递个给滑动孔56进行锁死);锁死后,第三伸缩杆43和第四伸缩杆52尽可以下降,使抵接轮41和金刚石线200脱离,避免过度摩擦,使使用寿命减少,还需要说明的是,在这里下降的过程中,如图12所示,由于第一活动架44和第二活动架51在第一“U”型架42和第二“U”型架53都同时有一个上下滑动的范围,即,滑槽的范围,在第一活动架44和第二活动架51下降到下极限位置的时候,第一支撑杆54始终在锁死件66的第三安装通孔57内滑动,并没有接触到锁死件66;待需要释放重物20的时候,只需要继续下降第三伸缩杆43和第四伸缩杆52即可,如图11所示,使其带动锁死件66向下运动,从而异形面和多边体65分离,转轴64可以转动,由于自重,重物20会直接下坠,撞击弧形受力件17,破碎片状危岩300;重复上述过程即可重复使用。
整个过程中,只需要控制第三伸缩杆43和第四伸缩杆52的动作高度即可,相对于伺服电机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可靠性和耐久度;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支撑组件抬起或者放下的时候,可能会存在第四支架4不水平的情况出现,在此为了保证重物20会撞击在弧形受力件17上,那么弧形受力件17的第二端就应该设有较大的接触面,这点事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应知应会,就不过多说明了,另外控制方式均采用PLC控制或者单片机,皆为现有技术,就不给做过多解释说明了。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第三支架(3)、第四支架(4)和第五支架(5),所述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构三角稳定结构,所述第四支架(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三支架(3)的连接点,所述第五支架(5)的第一端交接所述第四支架(4)的第二端,还设有第一伸缩杆(6),所述第一伸缩杆(6)的固定端交接于所述第四支架(4),所述第一伸缩杆(6)的活动端交接于所述第五支架(5),所述第五支架(5)的第二端设有第一从动辊(21),所述第五支架(5)的第一端设有第二从动辊(22),所述第四支架(4)的第一端设有第三从动辊(23),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连接点设有第四从动辊(24),所述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的连接点设有第一驱动机构(9);绕所述第一从动辊(21)、第二从动辊(22)、第三从动辊(23)、第四从动辊(24)和第一驱动机构(9)设有金刚石线(200);
运动座(7),所述运动座(7)的底部设有万向轮(8),所述运动座(7)内设有驱动万向轮(8)的第二驱动机构(91),所述第一驱动机构(9)设置在所述运动座(7)内,所述运动座(7)内还设有第二伸缩杆(67),所述第二伸缩杆(67)的固定端铰接所述运动座(7),所述第二伸缩杆(67)的活动端铰接所述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构成的稳定结构,所述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和第三支架(3)构成的稳定结构通过摆动杆(10)铰接在所述运动座(7)内;
还设有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横杆(13)和竖杆(14),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平行设置,所述第四支架(4)的中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一“U”型架(42);所述第一“U”型架(42)内设有第一活动架(44),所述第一活动架(44)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架(42)内且沿垂直于所述第四支架(4)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架(44)和所述第一“U”型架(42)的底部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三伸缩杆(43);
所述横杆(13)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支架(4)的两端,所述横杆(13)的中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U”型架(53);所述第二“U”型架(53)内设有第二活动架(51),所述第二活动架(51)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U”型架(42)内且沿垂直于所述第四支架(4)的方向滑动设置,所述第二活动架(51)和所述第一“U”型架(42)的底部之间设有若干个第四伸缩杆(52);所述竖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架(51);
所述第一活动架(44)和第二活动架(51)通过转轴(64)连接,所述转轴(64)的第一端设有抵接轮(41),所述转轴(64)的第二端设有收线轮(19),所述抵接轮(41)接触所述金刚石线(200)设置;
还包括重物(20)和撞击件;所述收线轮(19)通过柔性线连接所述重物(20),所述重物(20)设置在所述撞击件的上方,所述竖杆(14)上设有第一安装通孔(15),所述撞击件包括连接杆(16)和弧形受力件(17),所述连接杆(16)的两端旋转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5)的侧壁上,所述弧形受力件(17)的圆心与所述连接杆(16)重叠,且所述弧形受力件(17)绕所述连接杆(16)旋转设置,所述弧形受力件(17)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5)的外侧且位于所述重物(20)的竖直下方,所述弧形受力件(17)的第二端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安装通孔内设有与第一磁铁磁性相反的第二磁铁,在所述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作用下,所述弧形受力件(17)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通孔(15)的内部;
所述竖杆(14)设有平行于所述第四支架(4)的第二安装通孔(55),所述位于所述第二活动架(51)的转轴(64)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活动架(51)的两侧,所述转轴(64)位于两个所述轴承的中间部分为多边体(65),所述第二安装通孔(55)内设有朝向所述转轴(64)轴孔的滑动孔(56),所述滑动孔(56)内设有锁死件(66),所述锁死件(66)的顶面设有配合多边体(65)设置的异形面,所述锁死件(66)的底面设有第一斜面(63),所述锁死件(66)在所述滑动孔(56)内上下滑动,所述收线轮(19)的下方设有抵接组件,所述抵接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抵接板(58)和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抵接脚(59)和第二抵接脚(60),所述第一抵接脚(59)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板(58),所述第一抵接脚(59)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斜面(62);所述第二斜面(62)配合所述第一斜面(63)设置,所述第二抵接脚(6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接板(58),所述第二抵接脚(60)的第二端通过弹簧(61)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通孔(55)的侧壁,所述锁死件(66)上设有第三安装通孔(57),所述第三安装通孔(57)平行于所述第四支架(4)设置,若干所述第四伸缩杆(52)的活动端设有第一支撑杆(54),所示第一支撑杆(54)的穿过所述第三安装通孔(57)设置,所述第三安装通孔(57)的最低点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二活动架(51)在所述“U”型架上的最低活动高度。
CN202210396294.9A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 Active CN1147145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6294.9A CN114714518B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96294.9A CN114714518B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4518A CN114714518A (zh) 2022-07-08
CN114714518B true CN114714518B (zh) 2022-10-28

Family

ID=82243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96294.9A Active CN114714518B (zh) 2022-04-15 2022-04-15 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451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968A (en) * 1989-11-22 1993-08-10 Vannucci Pier L Percussion sawing machine to saw stone blocks into slabs
CN108098550A (zh) * 2017-12-18 2018-06-01 沈阳中北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线切割加工设备及钕铁硼磁体的切割方法
CN207736540U (zh) * 2018-01-10 2018-08-17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式立面硬岩切槽机
CN112123605A (zh) * 2020-08-03 2020-12-25 陈厚明 一种石材切片装置
CN113232169A (zh) * 2021-04-30 2021-08-10 李云林 一种分层破碎式石质栏杆支柱清理装置
CN113389234A (zh) * 2021-07-18 2021-09-14 付江蕊 一种破岩装置
CN113459297A (zh) * 2021-08-04 2021-10-01 安徽博美奥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绳锯切割机
CN113814758A (zh) * 2021-10-13 2021-12-21 广东长信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金刚石线切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3968A (en) * 1989-11-22 1993-08-10 Vannucci Pier L Percussion sawing machine to saw stone blocks into slabs
CN108098550A (zh) * 2017-12-18 2018-06-01 沈阳中北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线切割加工设备及钕铁硼磁体的切割方法
CN207736540U (zh) * 2018-01-10 2018-08-17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式立面硬岩切槽机
CN112123605A (zh) * 2020-08-03 2020-12-25 陈厚明 一种石材切片装置
CN113232169A (zh) * 2021-04-30 2021-08-10 李云林 一种分层破碎式石质栏杆支柱清理装置
CN113389234A (zh) * 2021-07-18 2021-09-14 付江蕊 一种破岩装置
CN113459297A (zh) * 2021-08-04 2021-10-01 安徽博美奥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绳锯切割机
CN113814758A (zh) * 2021-10-13 2021-12-21 广东长信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金刚石线切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4518A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714518B (zh) 一种地质灾害危险岩体快速清理节能装置
CN114919974B (zh) 一种h型钢输送用夹持翻转装置
CN113701716B (zh) 危岩体变形监测装置及预警系统
CN213475354U (zh) 一种用于消防工程安装的操作平台
CN220302349U (zh) 一种故障率低的离心泵
CN215572513U (zh) 一种露天矿山爆破用吸能型安全避炮掩体
CN111729229A (zh) 适用于多种环境的多功能消防装置
CN213953661U (zh) 一种矿用机械式自动喷雾装置
CN215876071U (zh) 一种适应于多类消防质的消防水炮
CN215249442U (zh) 一种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的坑洼保护装置
CN113187211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安全防护装置
CN211516589U (zh) 一种用于压缩机机头中心托架的翻转执行机构
CN211923426U (zh) 一种自锁升降工作平台
CN211422692U (zh) 一种有轨运输卸载站用自动洒水降尘装置
CN209760753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可升降平移式施工架
CN221002761U (zh) 煤矿巷道清煤、铣挖和破碎机器人
CN210694194U (zh) 一种基于造价进度的现场监督管理装置
CN210316650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CN113390310A (zh) 一种工程爆破综合防护装置
CN220389384U (zh) 一种消防水带加工用翻转装置
CN21678360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砂石转运装置
CN217051207U (zh) 人货电梯防撞装置
CN221105387U (zh) 一种带有报警保护装置的文物展示柜
CN216586093U (zh) 路面破碎机
CN220495461U (zh) 一种消防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