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711307A - 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711307A
CN114711307A CN202210437726.6A CN202210437726A CN114711307A CN 114711307 A CN114711307 A CN 114711307A CN 202210437726 A CN202210437726 A CN 202210437726A CN 114711307 A CN114711307 A CN 114711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baking
dough
adjus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377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711307B (zh
Inventor
尤国安
赵中华
赵德成
孙超
孙强
王清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Wanxue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Wanxue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Wanxue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Wanxue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377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7113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711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1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711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711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BBAKERS' OVENS; 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BAKING
    • A21B2/00Baking apparatus employing high-frequency or infrared he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1BAKING; EDIBLE DOUGHS
    • A21BBAKERS' OVENS; MACHINES OR EQUIPMENT FOR BAKING
    • A21B3/00Parts or accessories of ove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包括:线性分布依次通过的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顶表水分吸收模块、烘焙模块,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的顶面安装有用于红外反射的聚集热反射模块和用于调节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反射面角度的反射面调节模块,用于将底部红外形成对焦照射加热,该系统对面团预加热使面团外层的水分蒸发后,内部的水分向外部移动,顶部拭水模块带动拭水层滑动在顶表水分吸收模块的顶部,同时整个聚集热反射模块可以根据需求变化多样,形成任意的折叠反射面,进而在红外隧道炉内形成多个特殊加热条状面,面团可以在红外隧道炉内部采用少量的发射源即可完成面团的全面红外覆盖,调节变化多样,符合工厂的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烘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
背景技术
茶和面粉团在烘焙时,为了减少茶的多酚和色素等成分不被破坏,因此利用红外聚热速度快、穿透力强的烘焙方式进行烘焙,但是正是由于红外聚热速度快导致面包的表面容易快速的产生壳体,在烘焙过程中,面团表面水分快速消失,此时面团内部的水分向外部移动,但是表面形成壳体后,使内部的水分蒸发聚集在内部,因此使外部坚硬内部湿润,针对一些面包需求内部湿度较低的面包时,往往需要先将温度调低,使内部的水分排放一部分至外部后在进行加热,此时内部湿度降低后,在面包表面形成硬壳,从而可以对面包内部湿度进行控制,而在工厂加工生产时,为了保证生产加工的连续性,采用红外隧道炉进行加热,而红外隧道炉有个特点,位于轨道上的面团相互之间均保留有间距,由于面团会在烘焙时体积急剧变化,在该过程中,大范围的对面团进行加热,造成前期加热时面团间距过大,造成热能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包括:线性分布依次通过的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顶表水分吸收模块、烘焙模块;
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设置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的前方,用于将面团预加热,使面团内部水分向外部蒸发;
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对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预处理面团进行二次加工,表层水分二次吸收的顶部拭水模块和底部吸水移动模块;
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的顶面安装有用于红外反射的聚集热反射模块和用于调节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反射面角度的反射面调节模块,用于将底部红外形成对焦照射加热。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部吸水移动模块之间收卷有吸水移动层,所述吸水移动层贴合在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的底面与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滑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面团沿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移动,所述顶部拭水模块之间收卷有拭水层,所述拭水层位于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的上方,所述拭水层与所述吸水移动层运动方向相反,所述吸水移动层向所述烘焙模块一侧移动。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水移动层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拭水层的表面粗糙度,所述吸水移动层的水平面长度大于所述拭水层的水平面长度。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的底部安装有用于对所述吸水移动层表面与面团粘附点检测的图像采集机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位于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内壁顶部,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等距固定连接在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的上表面。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具有若干个外层弯折面和若干个内层弯折面,每两个相对分布的外层弯折面之间通过平拉伸模块弹性连接,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位于两个所述内层弯折面之间通过内层牵引单元弹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让位缝,所述平拉伸模块穿过所述让位缝与折点平展单元固定连接,所述折点平展单元位于所述外层弯折面的弯折处。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相切,所述调节板底面与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弧形槽之间通过平衡拉簧弹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收卷单元,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内部固定连接有中心辊,所述中心辊与所述收卷单元之间通过复位单元弹性连接,所述收卷单元的外部收卷有调节牵引单元,所述调节牵引单元与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固定连接,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收卷单元固定连接的收卷调节单元,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两个L卡板,所述L卡板上方通过锁止销可拆卸连接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长度不一与所述收卷调节单元啮合的控制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的的烘焙流程,包括:
S1:首先根据需要加工的面团大小、排布方式选择相对应的控制单元放入L卡板上,通过控制条与收卷调节单元啮合,带动收卷调节单元转动,使中心辊发生转动,复位单元发生弹性形变,反射面调节模块受到调节牵引单元的影响下降,将聚集热反射模块进行拉伸成聚焦反射面;
S2:相邻的两个反射面调节模块倾斜时,受到调节板的连接影响,同时使两个调节板之间的间距增加,受到拉伸影响,使两个外层弯折面之间间距、内层弯折面与反射面调节模块间距发生变化,平拉伸模块、内层牵引单元发生拉伸,同时调节板受到拉伸影响,使连接块通过连接柱在弧形槽内旋转,平衡拉簧发生弹性形变,使聚集热反射模块在拉伸情况下,斜面保持齐平,形成聚焦反射面;
S3:此时将面团放入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内部,通过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底部红外照射至上方,一部分红外作用在面团底部,而其他光线则受到变形聚集热反射模块的影响,聚焦在面团的表面,使面包在前进时可以均匀受热,此时面团表层水分快速流失,面团内部的水分缓慢向表层移动,而面团在此阶段表皮不会产生硬壳,同时面团也经过了预热;
S4:面团进入顶表水分吸收模块内部,通过底部吸水移动模块收卷带动吸水移动层移动,面团位于吸水移动层上方,通过吸水移动层吸收面团表层水分后,相反转动的顶部拭水模块,使拭水层从面团表面移动,将表面水分进行擦拭,通过图像采集机构监控吸水移动层的吸水量;
S5:面团进入烘焙模块的内部后,面包表层快速形成硬壳,面包内部的水分流失速度降低,直至烘焙为成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系统对面团预加热使面团外层的水分蒸发后,内部的水分向外部移动,慢慢渗透至外部,此时面团未结壳,使内部的液体可以充分的散发至外部,进而对面团内部水分进行控制,同时吸水移动层带动面团进行移动,水分被吸水移动层所吸收,顶部拭水模块带动拭水层滑动在顶表水分吸收模块的顶部,滑动方向与底部吸水移动模块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对面团的表面水分进行吸收,避免水分过大造成烘干时内部水汽过多,同时整个聚集热反射模块可以根据需求变化多样,形成任意的折叠反射面,进而在红外隧道炉内形成多个特殊加热条状面,使面团可以在红外隧道炉内部采用少量的发射源即可完成面团的全面红外覆盖,调节变化多样,符合工厂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的聚光示意图;
图3为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中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中反射面调节模块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中反射面调节模块的截面斜延伸示意图;
图6为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中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中聚集热反射模块的平展示意图;
图中:1、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1、收卷单元;12、中心辊;13、复位单元;14、调节牵引单元;15、L卡板;151、锁止销;16、控制单元;161、控制条;17、收卷调节单元;2、顶表水分吸收模块;3、顶部拭水模块;31、拭水层;4、底部吸水移动模块;41、吸水移动层;42、图像采集机构;5、烘焙模块;6、聚集热反射模块;61、外层弯折面;62、内层弯折面;63、内层牵引单元;64、让位缝;7、反射面调节模块;71、调节板;72、连接块;721、连接柱;73、弧形槽;74、平衡拉簧;8、平拉伸模块;81、折点平展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
在本发明的组成实施例中
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位于前段,主要将面团进行预处理,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采用红外隧道炉,顶部具有反射罩、下方具有输送带以及热红外发生机构,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的加热温度小于面团结壳温度,面团在进行加热时,此时面团内部的水分从内部向外部进行扩散,外部的水分蒸发后,内部的水分向外部移动,慢慢渗透至外部,此时面团未结壳,使内部的液体可以充分的散发至外部,进而对面团内部水分进行控制;
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主要为了对面团进行处理,处理的方式为通过底部吸水移动模块4带动吸水移动层41收卷,吸水移动层41移动在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的表面,面团进入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内部落入吸水移动层41的表面后,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的底面水分被吸水移动层41所吸收,同时吸水移动层41带动面团进行移动,通过图像采集机构42对吸水移动层41的面团接触面进行采集,可以判断面团的表面出水率,进而判断前序水分蒸发效果,同时将面团表面的水分通过吸水移动层41进行二次吸入,使面团外层水分进一步降低,而顶部拭水模块3带动拭水层31滑动在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的顶部,滑动方向与底部吸水移动模块4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对面团的表面水分进行吸收,避免水分过大造成烘干时内部水汽过多;
烘焙模块5位于后段,主要为了将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传递的面团送入烘焙模块5的内部进行烘焙,烘焙后的面团即为成品。
在本发明的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聚热调节实施例中
由于红外隧道炉的特点在于整体为长条形,而面团在烘焙时会发生体积变化,而隧道炉受到深度原因需要使用输送机构进行输送,此时面团沿输送机构横截面等距分布,相邻的两个面团之间具有较大的让位空间,为了使加热效率有效利用,采用聚集热反射模块6对底部的热红外进行反射,使面团表面形成长条形辐射面;
聚集热反射模块6的面积调整方式
聚集热反射模块6采用热反射膜,由于热反射膜不具有延展性,但是为了满足反射面的调节,因此将聚集热反射模块6采用折叠的形式形成外层弯折面61和内层弯折面62两个弯折点,由于聚集热反射模块6本身壁厚很薄,此时聚集热反射模块6的折痕产生的高度差对反射面的影响较小。
聚集热反射模块6的倾斜面调整方式
采用反射面调节模块7作为聚集热反射模块6的调节支点,反射面调节模块7固定在聚集热反射模块6的顶部等距分布,通过收卷单元11对调节牵引单元14进行收卷,带动反射面调节模块7的高度发生变化,反射面调节模块7受到自身重力影响保持垂直,通过相邻的两个反射面调节模块7的高度差,使固定在反射面调节模块7底部的聚集热反射模块6受到反射面调节模块7高度差原因发生倾斜,两个外层弯折面61之间发生延展,同时内层弯折面62与反射面调节模块7之间发生延展,为了避免聚集热反射模块6发生折痕弯曲的情况,此时在两个外层弯折面61发生位置变化时,平拉伸模块8在让位缝64内滑动,通过折点平展单元81保证折痕点平齐,同时通过平拉伸模块8的拉力延伸使两个外层弯折面61保持平齐,同时内层牵引单元63对反射面调节模块7和内层弯折面62之间施加拉力,同样保持平齐,通过该方式使整个聚集热反射模块6可以根据需求变化多样,形成任意的折叠反射面,进而在红外隧道炉内形成多个特殊加热条状面,使面团可以在红外隧道炉内部采用少量的发射源即可完成面团的全面红外覆盖,调节变化多样,符合工厂的生产需求。
反射面调节模块7的倾斜面调整方式
为了避免聚集热反射模块6与反射面调节模块7发生弯曲的情况,此时在反射面调节模块7的底部相切转动有调节板71,调节板71通过连接块72、连接柱721滑动在弧形槽73内部,通过平衡拉簧74与连接柱721配合实现弹性复位,在反射面调节模块7形成斜面时,此时调节板71会随着聚集热反射模块6的倾斜面,使聚集热反射模块6带动调节板71以反射面调节模块7为中心发生转动,连接柱721在弧形槽73内发生位移,平衡拉簧74弹性蓄能,从而使反射面调节模块7的底部过渡阶段为平齐面,不会影响光的反射。
反射面调节模块7的高度调整方式
为了满足工厂的加工生产需求,以及红外隧道炉的宽度问题,如果保证聚集热反射模块6的多样性,此时反射面调节模块7的数量需要设置多个,反射面调节模块7的数量越多,实际调节精度越高,如果采用电脑控制,需要多个执行元件带动反射面调节模块7上下移动,导致过于复杂,成本过高,因此在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的顶部设置了中心辊12,收卷单元11转动在中心辊12的外部,通过复位单元13弹性连接后,通过收卷单元11对调节牵引单元14进行收卷带动反射面调节模块7的高度发生上下变化,而收卷单元11的端部延伸至外部的收卷调节单元17上,此时只需要根据多类产品以及加工方式设置不同的控制单元16,通过改变控制条161长度调节收卷调节单元17的转动角度,通过L卡板15支撑,锁止销151配合锁止,进而实现快速调校,不需要外部控制机构进行控制,操作简单方便。
工作流程:
首先根据需要加工的面团大小、排布方式选择相对应的控制单元16放入L卡板15上,通过控制条161与收卷调节单元17啮合,带动收卷调节单元17转动,使中心辊12发生转动,复位单元13发生弹性形变,反射面调节模块7受到调节牵引单元14的影响下降,将聚集热反射模块6进行拉伸成聚焦反射面,相邻的两个反射面调节模块7倾斜时,受到调节板71的连接影响,同时使两个调节板71之间的间距增加,受到拉伸影响,使两个外层弯折面61之间间距、内层弯折面62与反射面调节模块7间距发生变化,平拉伸模块8、内层牵引单元63发生拉伸,同时调节板71受到拉伸影响,使连接块72通过连接柱721在弧形槽73内旋转,平衡拉簧74发生弹性形变,使聚集热反射模块6在拉伸情况下,斜面保持齐平,形成聚焦反射面,此时将面团放入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内部,通过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底部红外照射至上方,一部分红外作用在面团底部,而其他光线则受到变形聚集热反射模块6的影响,聚焦在面团的表面,使面包在前进时可以均匀受热,此时面团表层水分快速流失,面团内部的水分缓慢向表层移动,而面团在此阶段表皮不会产生硬壳,同时面团也经过了预热,面团进入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内部,通过底部吸水移动模块4收卷带动吸水移动层41移动,面团位于吸水移动层41上方,通过吸水移动层41吸收面团表层水分后,相反转动的顶部拭水模块3,使拭水层31从面团表面移动,将表面水分进行擦拭,通过图像采集机构42监控吸水移动层41的吸水量,面团进入烘焙模块5的内部后,面包表层快速形成硬壳,面包内部的水分流失速度降低,直至烘焙为成品。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性分布依次通过的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烘焙模块(5);
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设置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的前方,用于将面团预加热,使面团内部水分向外部蒸发;
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对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预处理面团进行二次加工,表层水分二次吸收的顶部拭水模块(3)和底部吸水移动模块(4);
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的顶面安装有用于红外反射的聚集热反射模块(6)和用于调节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6)反射面角度的反射面调节模块(7),用于将底部红外形成对焦照射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吸水移动模块(4)之间收卷有吸水移动层(41),所述吸水移动层(41)贴合在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的底面与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滑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面团沿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移动,所述顶部拭水模块(3)之间收卷有拭水层(31),所述拭水层(31)位于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的上方,所述拭水层(31)与所述吸水移动层(41)运动方向相反,所述吸水移动层(41)向所述烘焙模块(5)一侧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移动层(41)的表面粗糙度大于所述拭水层(31)的表面粗糙度,所述吸水移动层(41)的水平面长度大于所述拭水层(31)的水平面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的底部安装有用于对所述吸水移动层(41)表面与面团粘附点检测的图像采集机构(4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6)位于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内壁顶部,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7)等距固定连接在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6)的上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6)具有若干个外层弯折面(61)和若干个内层弯折面(62),每两个相对分布的外层弯折面(61)之间通过平拉伸模块(8)弹性连接,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7)位于两个所述内层弯折面(62)之间通过内层牵引单元(63)弹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6)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让位缝(64),所述平拉伸模块(8)穿过所述让位缝(64)与折点平展单元(81)固定连接,所述折点平展单元(81)位于所述外层弯折面(61)的弯折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7)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73),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7)的底面转动连接有调节板(71),所述调节板(71)与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7)相切,所述调节板(71)底面与所述聚集热反射模块(6)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71)顶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2),所述连接块(7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21),所述连接柱(721)与所述弧形槽(73)之间通过平衡拉簧(74)弹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收卷单元(11),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内部固定连接有中心辊(12),所述中心辊(12)与所述收卷单元(11)之间通过复位单元(13)弹性连接,所述收卷单元(11)的外部收卷有调节牵引单元(14),所述调节牵引单元(14)与所述反射面调节模块(7)固定连接,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收卷单元(11)固定连接的收卷调节单元(17),所述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两个L卡板(15),所述L卡板(15)上方通过锁止销(151)可拆卸连接有控制单元(16),所述控制单元(1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长度不一与所述收卷调节单元(17)啮合的控制条(16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的烘焙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首先根据需要加工的面团大小、排布方式选择相对应的控制单元(16)放入L卡板(15)上,通过控制条(161)与收卷调节单元(17)啮合,带动收卷调节单元(17)转动,使中心辊(12)发生转动,复位单元(13)发生弹性形变,反射面调节模块(7)受到调节牵引单元(14)的影响下降,将聚集热反射模块(6)进行拉伸成聚焦反射面;
S2:相邻的两个反射面调节模块(7)倾斜时,受到调节板(71)的连接影响,同时使两个调节板(71)之间的间距增加,受到拉伸影响,使两个外层弯折面(61)之间间距、内层弯折面(62)与反射面调节模块(7)间距发生变化,平拉伸模块(8)、内层牵引单元(63)发生拉伸,同时调节板(71)受到拉伸影响,使连接块(72)通过连接柱(721)在弧形槽(73)内旋转,平衡拉簧(74)发生弹性形变,使聚集热反射模块(6)在拉伸情况下,斜面保持齐平,形成聚焦反射面;
S3:此时将面团放入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内部,通过烘焙预处理增温排水模块(1)底部红外照射至上方,一部分红外作用在面团底部,而其他光线则受到变形聚集热反射模块(6)的影响,聚焦在面团的表面,使面包在前进时可以均匀受热,此时面团表层水分快速流失,面团内部的水分缓慢向表层移动,而面团在此阶段表皮不会产生硬壳,同时面团也经过了预热;
S4:面团进入顶表水分吸收模块(2)内部,通过底部吸水移动模块(4)收卷带动吸水移动层(41)移动,面团位于吸水移动层(41)上方,通过吸水移动层(41)吸收面团表层水分后,相反转动的顶部拭水模块(3),使拭水层(31)从面团表面移动,将表面水分进行擦拭,通过图像采集机构(42)监控吸水移动层(41)的吸水量;
S5:面团进入烘焙模块(5)的内部后,面包表层快速形成硬壳,面包内部的水分流失速度降低,直至烘焙为成品。
CN202210437726.6A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烘焙系统 Active CN1147113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7726.6A CN114711307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烘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37726.6A CN114711307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烘焙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1307A true CN114711307A (zh) 2022-07-08
CN114711307B CN114711307B (zh) 2023-09-29

Family

ID=82245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37726.6A Active CN114711307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烘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71130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40106A (fr) * 1959-07-24 1960-09-02 Verband Deutscher Konsumgenoss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cuisson du pain et de produits frais de boulangerie ou de pâtisserie à l'aide de rayons infrarouges
JP2005295930A (ja) * 2004-04-14 2005-10-27 Shikishima Baking Co Ltd 焼成装置及び物品の焼成方法
EP2225944A1 (de) * 2009-03-02 2010-09-08 Dr. August Oetker Nahrungsmittel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flacher Backwaren mit offenporiger Unterseite
WO2015044587A1 (fr) * 2013-09-24 2015-04-02 Mecatherm Procédé de cuisson de produits de boulangerie, viennoiserie et pâtisserie avec préchauffage direct, et ses dispositifs de mise en oeuvre
CN206380554U (zh) * 2016-12-09 2017-08-08 天津市老茂生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饼干的自动隧道炉烘烤系统
CN207721061U (zh) * 2018-01-05 2018-08-14 曲靖市吉庆园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烘烤用节能型隧道炉
CN216058964U (zh) * 2021-08-24 2022-03-18 内蒙古康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月饼烤制隧道炉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40106A (fr) * 1959-07-24 1960-09-02 Verband Deutscher Konsumgenoss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cuisson du pain et de produits frais de boulangerie ou de pâtisserie à l'aide de rayons infrarouges
JP2005295930A (ja) * 2004-04-14 2005-10-27 Shikishima Baking Co Ltd 焼成装置及び物品の焼成方法
EP2225944A1 (de) * 2009-03-02 2010-09-08 Dr. August Oetker Nahrungsmittel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flacher Backwaren mit offenporiger Unterseite
WO2015044587A1 (fr) * 2013-09-24 2015-04-02 Mecatherm Procédé de cuisson de produits de boulangerie, viennoiserie et pâtisserie avec préchauffage direct, et ses dispositifs de mise en oeuvre
CN206380554U (zh) * 2016-12-09 2017-08-08 天津市老茂生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饼干的自动隧道炉烘烤系统
CN207721061U (zh) * 2018-01-05 2018-08-14 曲靖市吉庆园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烘烤用节能型隧道炉
CN216058964U (zh) * 2021-08-24 2022-03-18 内蒙古康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月饼烤制隧道炉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邓海英;: "新型红外线炒菜锅反射板曲线研究及优化设计", 柳州师专学报, no. 03, pages 142 - 14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711307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00161A (zh) 一种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材料生产加工处理机
CN114711307A (zh) 一种基于红外烤制技术的茶和面粉复合烘焙系统
CN106766787A (zh) 极片热辊干燥系统
CN217732938U (zh) 一种全自动超高压污泥压滤机
CN207276914U (zh) 压紧力可调的布条折边机
CN207275847U (zh) 具有纠偏功能的布条折边机
CN207276920U (zh) 布条折边机
CN115782009A (zh) 一种废旧纺织品制备土工布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CN212422253U (zh) 一种强力交叉膜拉伸设备
CN218329152U (zh) 一种布料预缩定型机
CN114179211A (zh) 一种具有波纹熨烫功能的上纸装置
CN209238692U (zh) 一种旋转滚压式生产加工无缝锥形管设备
CN216037682U (zh) 一种大棚塑料膜折叠装置
CN218210332U (zh) 一种冬暖夏凉恒温晒烤装置
CN207782728U (zh) 一种防爆型双波组件
CN220497437U (zh) 一种电池极片辊压拉伸装置
CN220529130U (zh) 一种压面机的压辊结构
CN116905280B (zh) 一种高阻隔食用复合纸生产的复合成型装置
CN205213986U (zh) 挂面初压延装置
CN220520873U (zh) 一种带有温控结构的面料高温定型机
CN220084706U (zh) 一种纺织品涂层鉴别试验的测定装置
CN211227696U (zh) 一种蒸化机
CN220952526U (zh) 一种用于牛津布加工的加热装置
CN221099261U (zh) 一种纺织机用快速烘干装置
CN221048824U (zh) 针对涤纶丝废饼的连续废丝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