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8218A - 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8218A
CN114698218A CN202210595736.2A CN202210595736A CN114698218A CN 114698218 A CN114698218 A CN 114698218A CN 202210595736 A CN202210595736 A CN 202210595736A CN 114698218 A CN114698218 A CN 1146982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signal
plasma
channel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573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平
唐璞
吴明兴
田径
张宁
石安华
于哲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ltra High Speed Aerodynamics Institute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Ultra High Speed Aerodynamics Institute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ltra High Speed Aerodynamics Institute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Ultra High Speed Aerodynamics Institute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059573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82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8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82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HPLASMA TECHNIQUE; PRODUCTION OF ACCELERATED ELECTRICALLY-CHARGED PARTICLES OR OF NEUTRONS; PRODUCTION OR ACCELERATION OF NEUTRAL MOLECULAR OR ATOMIC BEAMS
    • H05H1/00Generating plasma; Handling plasma
    • H05H1/0006Investigating plasma, e.g.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onisation or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 H05H1/0012Investigating plasma, e.g.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onisation or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using electromagnetic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interferometry
    • H05H1/0062Investigating plasma, e.g. measuring the degree of ionisation or the electron temperature using electromagnetic or particle radiation, e.g. interferometry by using microwav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6Measu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erodynamic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currents or voltages or for indicating presence or sign thereof
    • G01R19/08Measuring current dens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0807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超声速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该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使用专用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采用单发七收的方式,利用8mm标准波导开口和单曲面透镜组合作为发射天线,利用7个平行且非对称排列的开口波导作为7个接收通道的接收天线。该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包括安装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调整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距离;调试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信号频率与输出功率;高超声速风洞产生等离子体;同步采集;关闭高超声速风洞;数据处理。该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适用于高超声速风洞中模型尾迹流场和其它瞬态流场的电子密度分布的非接触测量。

Description

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超声速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气层中飞行时,由于飞行器与空气剧烈的相互作用,飞行器表面空气被部分电离,形成等离子体鞘套和等离子体尾迹。等离子体鞘套会影响飞行器与地面基站的通信,情况严重时出现通信中断现象。等离子体鞘套还影响高速飞行器的电磁散射特性,等离子体尾迹的雷达散射截面积有时可比飞行器本体大1~3个数量级。为了解决高速飞行器的通信中断问题、目标探测与识别问题,需要开展电磁波与等离子体鞘套的相互作用研究。通常,在地面通过弹道靶、激波管等地面风洞设备提供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等离子体环境,开展电磁波在等离子体中传播特性试验以及高速飞行器电磁散射特性试验,同时对等离子体特性参数进行测量。
目前,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类:接触测量和非接触测量。接触测量有静电探针、微波探针等,非接触测量有微波干涉法、微波反射法等。微波干涉仪是一种常用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装置。单通道的微波干涉仪只能用于积分电子密度的测量,无法获得积分路径上的电子密度分布。为了得到等离子体的径向分布,需要多个通道同时进行测量。弹道靶、激波管等模拟设备产生的等离子体存在时间短(几十μs~1ms量级),属于瞬态等离子体,要求测量系统响应时间达到μs量级。常用的多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系统一般用于稳态等离子体的测量,采用单发单收的方式,空间分辨率较低。而且,弹道靶模型产生的等离子体流场区域较小,还需要解决接收天线小型化问题以提高空间分辨率。
当前,亟需发展一种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弹道靶、激波管等设备产生的瞬态流场等离子体径向分布测量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
本发明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其特点是,所述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使用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包括发射分机、本振分机、接收分机和工控机;
发射分机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分机的接收天线均安装在高超声速风洞试验段内,发射天线位于风洞试验段内待测的等离子体区域的一侧,接收天线位于待测的等离子体区域的另一侧,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均与等离子体的流动方向垂直;
发射分机包括通过射频电缆或波导顺序连接的RF信号源、功放和发射天线,发射天线由波导开口天线和单曲面透镜组成;单曲面透镜面向待测等离子体区域的镜面为平面;
本振分机包括LO信号源和1分8功分器,1分8功分器将LO信号源分成8路信号,第1路~第7路信号用于进行下变频,第8路信号作为参考信号,用于监测本振信号的大小;
接收分机包括通过射频电缆或波导顺序连接的接收天线、射频接收前端、中频数字接收机和模数转换器ADC;接收天线包括7个平行且非对称排列的开口波导,以及与7个开口波导一一对应的7个接收通道;射频接收前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和可变衰减器;中频数字接收机包括混频器、中频放大器、低通滤波器;
工控机中设置有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和软件系统;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由数据采集卡和数据采集软件模块组成;软件系统由自检模块、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组成;
RF信号源的RF信号经功放进入发射天线,发射天线通过波导开口天线和单曲面透镜,将RF信号折射形成用于探测等离子体的平面波,平面波穿过待测的等离子体后被接收天线接收;接收天线通过7个平行且非对称排列的开口波导,将接收到的信号分成7路,每路信号进入对应的接收通道,即开口波导1接收到的第1路信号进入接收通道1,开口波导2接收到的第2路信号进入接收通道2,直至开口波导7接收到的第7路信号进入接收通道7;每个接收通道进入各自的低噪声放大器、可变衰减器和混频器的射频端,混频器的本振端对应的LO信号源即本振信号源的分路信号,即接收通道1的混频器本振端输入LO信号源的第1路信号,接收通道2的混频器本振端输入LO信号源的第2路信号,直至接收通道7的混频器本振端输入LO信号源的第7路信号;随后,混频后的信号依次经中频放大器放大、低通滤波器滤波、模数转换器ADC转成数字信号,进入工控机的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最后由软件系统进行信号解调和数据处理,提取出试验测量结果;同时,LO信号源的第8路信号进入工控机的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作为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本振信号的输出大小;
所述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安装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
S20.调整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距离;
依据待测的等离子体宽度,调节发射天线的单曲面透镜天线与接收天线的开口波导之间距离,使得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距离与待测的等离子体直径相适应;
S30.调试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信号频率与输出功率;
试验前准备,设定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发射分机的RF信号源的工作方式为点频,检查调试RF信号源的输出功率,确保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工作正常,RF信号源采用点频工作方式,使数据采集系统处于待触发状态;
S40.高超声速风洞产生等离子体;
S41.第一种产生等离子体的高超声速风洞为弹道靶,弹道靶发射超高速模型,超高速模型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等离子体流场,弹道靶测控系统检测到超高速模型时,向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提供触发信号;
S42.第二种产生等离子体的高超声速风洞为激波管,氢氧混合气体在驱动段内燃烧后破膜产生激波,激波经过1区气体后产生等离子体,形成试验需要的2区气体,当激波测速系统检测到等离子体产生时,向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提供触发信号;
S50.同步采集;
7个接收通道互不干扰,在同一触发信号的触发下,开始同步采集;
S60.关闭高超声速风洞;
高超声速风洞试验结束后,关闭高超声速风洞;
S70.数据处理;
高超声速风洞试验获得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7个接收通道的传输相位和幅度衰减变化,经软件系统处理后绘制出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二维分布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射天线由8mm标准波导开口和单曲面透镜组合而成,形成平面波照射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接收天线由7个平行且非对称排列的开口波导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频数字接收机的中频信号频率为10MHz、带宽5MHz条件下,每个接收通道瞬时线性动态范围优于62dB,响应时间优于1μs。
进一步地,所述的模数转换器ADC中的数据采集卡为80Msps、16bit、8通道的数据采集卡。
本发明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采用单发七收的方式,利用8mm标准波导开口天线和单曲面透镜天线作为发射天线,在远小于测试远场的距离条件下实现平面波照射等离子体的条件;利用7个平行且非对称排列的开口波导作为7个接收通道的接收天线,在尽量覆盖等离子体尾迹产生的径向范围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接收天线口径,提高了测量的横向空间分辨率;每个接收通道不仅具有相位测量功能,能够实现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测量,而且具备幅度测量功能,能够获得等离子体碰撞频率测量,还具备观测位置处电子密度随时间变化测量能力。每个接收通道均具备瞬时大动态范围信号接收能力,在中频信号带宽5MHz条件下每个接收通道瞬时线性动态范围优于62dB,响应时间优于1μs。
本发明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适用于高超声速风洞中模型尾迹流场电子密度分布的非接触测量,也适用于其它瞬态流场电子密度分布的非接触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使用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系统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使用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在高超声速风洞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获得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二维分布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图2给出了本发明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使用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系统结构图,值得说明的是,为了制图清晰,图2中只给出接收通道1的硬件电路图,其余6个接收通道与接收通道1相同。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使用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包括发射分机、本振分机、接收分机和工控机;
发射分机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分机的接收天线均安装在高超声速风洞试验段内,发射天线位于风洞试验段内待测的等离子体区域的一侧,接收天线位于待测的等离子体区域的另一侧,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均与等离子体的流动方向垂直;
发射分机包括通过射频电缆或波导顺序连接的RF信号源、功放和发射天线,发射天线由波导开口天线和单曲面透镜组成;单曲面透镜面向待测等离子体区域的镜面为平面;
本振分机包括LO信号源和1分8功分器,1分8功分器将LO信号源分成8路信号,第1路~第7路信号用于进行下变频,第8路信号作为参考信号,用于监测本振信号的大小;
接收分机包括通过射频电缆或波导顺序连接的接收天线、射频接收前端、中频数字接收机和模数转换器ADC;接收天线包括7个平行且非对称排列的开口波导,以及与7个开口波导一一对应的7个接收通道;射频接收前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和可变衰减器;中频数字接收机包括混频器、中频放大器、低通滤波器;
工控机中设置有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和软件系统;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由数据采集卡和数据采集软件模块组成;软件系统由自检模块、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组成;
RF信号源的RF信号经功放进入发射天线,发射天线通过波导开口天线和单曲面透镜,将RF信号折射形成用于探测等离子体的平面波,平面波穿过待测的等离子体后被接收天线接收;接收天线通过7个平行且非对称排列的开口波导,将接收到的信号分成7路,每路信号进入对应的接收通道,即开口波导1接收到的第1路信号进入接收通道1,开口波导2接收到的第2路信号进入接收通道2,直至开口波导7接收到的第7路信号进入接收通道7;每个接收通道进入各自的低噪声放大器、可变衰减器和混频器的射频端,混频器的本振端对应的LO信号源即本振信号源的分路信号,即接收通道1的混频器本振端输入LO信号源的第1路信号,接收通道2的混频器本振端输入LO信号源的第2路信号,直至接收通道7的混频器本振端输入LO信号源的第7路信号;随后,混频后的信号依次经中频放大器放大、低通滤波器滤波、模数转换器ADC转成数字信号,进入工控机的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最后由软件系统进行信号解调和数据处理,提取出试验测量结果;同时,LO信号源的第8路信号进入工控机的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作为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本振信号的输出大小;
如图1所示,所述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安装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
S20.调整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距离;
依据待测的等离子体宽度,调节发射天线的单曲面透镜天线与接收天线的开口波导之间距离,使得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距离与待测的等离子体直径相适应;
S30.调试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信号频率与输出功率;
试验前准备,设定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发射分机的RF信号源的工作方式为点频,检查调试RF信号源的输出功率,确保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工作正常,RF信号源采用点频工作方式,使数据采集系统处于待触发状态;
S40.高超声速风洞产生等离子体;
S41.第一种产生等离子体的高超声速风洞为弹道靶,弹道靶发射超高速模型,超高速模型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等离子体流场,弹道靶测控系统检测到超高速模型时,向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提供触发信号;
S42.第二种产生等离子体的高超声速风洞为激波管,氢氧混合气体在驱动段内燃烧后破膜产生激波,激波经过1区气体后产生等离子体,形成试验需要的2区气体,当激波测速系统检测到等离子体产生时,向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提供触发信号;
S50.同步采集;
7个接收通道互不干扰,在同一触发信号的触发下,开始同步采集;
S60.关闭高超声速风洞;
高超声速风洞试验结束后,关闭高超声速风洞;
S70.数据处理;
高超声速风洞试验获得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7个接收通道的传输相位和幅度衰减变化,经软件系统处理后绘制出如图4所示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二维分布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射天线由8mm标准波导开口和单曲面透镜组合而成,形成平面波照射条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接收天线由7个平行且非对称排列的开口波导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频数字接收机的中频信号频率为10MHz、带宽5MHz条件下,每个接收通道瞬时线性动态范围优于62dB,响应时间优于1μs。
进一步地,所述的模数转换器ADC中的数据采集卡为80Msps、16bit、8通道的数据采集卡。
图4为直径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靶室压力
Figure 1553DEST_PATH_IMAGE002
、飞行速度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实验条件下,距离弹道靶球模型
Figure 981010DEST_PATH_IMAGE004
位置处尾迹电子密度径向二维分布曲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案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使用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包括发射分机、本振分机、接收分机和工控机;
发射分机的发射天线和接收分机的接收天线均安装在高超声速风洞试验段内,发射天线位于风洞试验段内待测的等离子体区域的一侧,接收天线位于待测的等离子体区域的另一侧,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均与等离子体的流动方向垂直;
发射分机包括通过射频电缆或波导顺序连接的RF信号源、功放和发射天线,发射天线由波导开口天线和单曲面透镜组成;单曲面透镜面向待测等离子体区域的镜面为平面;
本振分机包括LO信号源和1分8功分器,1分8功分器将LO信号源分成8路信号,第1路~第7路信号用于进行下变频,第8路信号作为参考信号,用于监测本振信号的大小;
接收分机包括通过射频电缆或波导顺序连接的接收天线、射频接收前端、中频数字接收机和模数转换器ADC;接收天线包括7个平行且非对称排列的开口波导,以及与7个开口波导一一对应的7个接收通道;射频接收前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和可变衰减器;中频数字接收机包括混频器、中频放大器、低通滤波器;
工控机中设置有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和软件系统;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由数据采集卡和数据采集软件模块组成;软件系统由自检模块、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组成;
RF信号源的RF信号经功放进入发射天线,发射天线通过波导开口天线和单曲面透镜,将RF信号折射形成用于探测等离子体的平面波,平面波穿过待测的等离子体后被接收天线接收;接收天线通过7个平行且非对称排列的开口波导,将接收到的信号分成7路,每路信号进入对应的接收通道,即开口波导1接收到的第1路信号进入接收通道1,开口波导2接收到的第2路信号进入接收通道2,直至开口波导7接收到的第7路信号进入接收通道7;每个接收通道进入各自的低噪声放大器、可变衰减器和混频器的射频端,混频器的本振端对应的LO信号源即本振信号源的分路信号,即接收通道1的混频器本振端输入LO信号源的第1路信号,接收通道2的混频器本振端输入LO信号源的第2路信号,直至接收通道7的混频器本振端输入LO信号源的第7路信号;随后,混频后的信号依次经中频放大器放大、低通滤波器滤波、模数转换器ADC转成数字信号,进入工控机的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最后由软件系统进行信号解调和数据处理,提取出试验测量结果;同时,LO信号源的第8路信号进入工控机的数据采集与记录系统,作为参考信号,用于检测本振信号的输出大小;
所述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安装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
S20.调整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距离;
依据待测的等离子体宽度,调节发射天线的单曲面透镜天线与接收天线的开口波导之间距离,使得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的距离与待测的等离子体直径相适应;
S30.调试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信号频率与输出功率;
试验前准备,设定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发射分机的RF信号源的工作方式为点频,检查调试RF信号源的输出功率,确保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工作正常,RF信号源采用点频工作方式,使数据采集系统处于待触发状态;
S40.高超声速风洞产生等离子体;
S41.第一种产生等离子体的高超声速风洞为弹道靶,弹道靶发射超高速模型,超高速模型在飞行过程中产生等离子体流场,弹道靶测控系统检测到超高速模型时,向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提供触发信号;
S42.第二种产生等离子体的高超声速风洞为激波管,氢氧混合气体在驱动段内燃烧后破膜产生激波,激波经过1区气体后产生等离子体,形成试验需要的2区气体,当激波测速系统检测到等离子体产生时,向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提供触发信号;
S50.同步采集;
7个接收通道互不干扰,在同一触发信号的触发下,开始同步采集;
S60.关闭高超声速风洞;
高超声速风洞试验结束后,关闭高超声速风洞;
S70.数据处理;
高超声速风洞试验获得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的7个接收通道的传输相位和幅度衰减变化,经软件系统处理后绘制出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二维分布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射天线由8mm标准波导开口和单曲面透镜组合而成,形成平面波照射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收天线由7个平行且非对称排列的开口波导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频数字接收机的中频信号频率为10MHz、带宽5MHz条件下,每个接收通道瞬时线性动态范围优于62dB,响应时间优于1μ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数转换器ADC中的数据采集卡为80Msps、16bit、8通道的数据采集卡。
CN202210595736.2A 2022-05-30 2022-05-30 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 Pending CN1146982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5736.2A CN114698218A (zh) 2022-05-30 2022-05-30 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5736.2A CN114698218A (zh) 2022-05-30 2022-05-30 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8218A true CN114698218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45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5736.2A Pending CN114698218A (zh) 2022-05-30 2022-05-30 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82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0034A (zh) * 2023-04-18 2023-08-0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临近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电磁传输测量地面模拟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2044A (ja) * 1998-10-29 2000-11-07 Tadahiro Omi レーザ発振装置、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20030070620A1 (en) * 2001-10-15 2003-04-17 Cooperberg David J. Tunable multi-zone gas injection system
CN103884449A (zh) * 2014-03-04 2014-06-25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喷口电弧温度非接触测量系统
US20160109736A1 (en) * 2014-10-16 2016-04-2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illouin scattering induced transparency
CN109655163A (zh) * 2018-12-25 2019-04-1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共视场多波段辐射强度时变特性测量装置
CN109688687A (zh) * 2019-01-30 2019-04-26 安徽工业大学 微波瑞利散射测定流注放电电离波头时变电子密度装置
CN111200896A (zh) * 2020-01-14 2020-05-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宽带反射系数曲线曲率分析的等离子体参数诊断方法
CN112135408A (zh) * 2020-09-24 2020-12-25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种等离子体风洞的等离子体参数测量方法
CN112163365A (zh) * 2020-09-29 2021-01-01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种等离子鞘套中太赫兹波传输特性等效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2992387A (zh) * 2021-02-01 2021-06-18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时延法测量二维电子密度剖面的太赫兹微波干涉阵列
CN113504414A (zh) * 2021-06-23 2021-10-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复介电常数瞬态微波透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848392A (zh) * 2021-08-16 2021-12-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激波管的多频点低频电磁波传播特性测量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3917253A (zh) * 2021-09-13 2022-01-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临近空间等离子体鞘套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及诊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2044A (ja) * 1998-10-29 2000-11-07 Tadahiro Omi レーザ発振装置、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20030070620A1 (en) * 2001-10-15 2003-04-17 Cooperberg David J. Tunable multi-zone gas injection system
CN103884449A (zh) * 2014-03-04 2014-06-25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喷口电弧温度非接触测量系统
US20160109736A1 (en) * 2014-10-16 2016-04-2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illouin scattering induced transparency
CN109655163A (zh) * 2018-12-25 2019-04-19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共视场多波段辐射强度时变特性测量装置
CN109688687A (zh) * 2019-01-30 2019-04-26 安徽工业大学 微波瑞利散射测定流注放电电离波头时变电子密度装置
CN111200896A (zh) * 2020-01-14 2020-05-2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宽带反射系数曲线曲率分析的等离子体参数诊断方法
CN112135408A (zh) * 2020-09-24 2020-12-25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种等离子体风洞的等离子体参数测量方法
CN112163365A (zh) * 2020-09-29 2021-01-01 北京环境特性研究所 一种等离子鞘套中太赫兹波传输特性等效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2992387A (zh) * 2021-02-01 2021-06-18 大连理工大学 基于时延法测量二维电子密度剖面的太赫兹微波干涉阵列
CN113504414A (zh) * 2021-06-23 2021-10-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复介电常数瞬态微波透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848392A (zh) * 2021-08-16 2021-12-2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激波管的多频点低频电磁波传播特性测量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3917253A (zh) * 2021-09-13 2022-01-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临近空间等离子体鞘套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及诊断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明兴等: "高超声速模型尾迹电子密度二维分布反演方法", 《物理学报》 *
马平等: "电磁波在等离子体高温气体中传输特性实验研究", 《实验流体力学》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0034A (zh) * 2023-04-18 2023-08-01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临近空间等离子体环境中电磁传输测量地面模拟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88830A (zh) 多频段雷达目标模拟器
FI78566B (fi)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vid antenn- och mottagningssystem av en radioteodolit.
CN111257655B (zh) 射频传感器被截获距离测试设备
CN109188111B (zh) 超高场强、超短脉冲、窄带微波辐射场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CN108562892B (zh) 一种无人机载无源双基地雷达装置及目标定位方法
CN103983903A (zh) 利用示波器检测射频信号的变电站全站局部放电定位方法
CN105973943B (zh) 一种吸波材料行波抑制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3156412B (zh) 一种激光雷达的电磁干扰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4698218A (zh) 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方法
CN109030959B (zh) 一种机载超短波电台电磁兼容性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12834830A (zh) 一种天线近场耦合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9884606A (zh) 基于单天线雷达散射截面rcs测量装置及性能分析方法
CN106680793B (zh) 一种双站全尺寸大俯角rcs测试系统
CN117192499A (zh) 一种二次雷达相控阵天线测试降噪处理方法
CN115801144B (zh) 一种被动侦察系统
CN114698217A (zh) 瞬态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测量装置
Toral et al. Measurements of very low-sidelobe conical horn antennas
CN213240486U (zh) 基于滤波锁相环分配技术的多维空间相关反射系统
CN211183962U (zh) 一种手持式射频辐射抗扰度故障精确诊断设备
CN105223556A (zh) L型收发阵列天线前端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9613342B (zh) 一种运载火箭电磁辐射发射分布式测量方法
Zhao et al. Prediction method of multi-frequency non-intermodulation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blocking effect of BeiDou navigation receiver
CN205749371U (zh) 一种吸波材料行波抑制性能测试装置
CN114689267B (zh) 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分布的七通道微波干涉仪数据处理方法
CN202939310U (zh) 抗gps干扰测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