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8182B - 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8182B
CN114698182B CN202210603105.0A CN202210603105A CN114698182B CN 114698182 B CN114698182 B CN 114698182B CN 202210603105 A CN202210603105 A CN 202210603105A CN 114698182 B CN114698182 B CN 114698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intensity
light source
illumination intensit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031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8182A (zh
Inventor
高阔
孙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Yiw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Yiw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iw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iw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Advanced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Inc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iw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031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81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8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8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8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8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10Controlling the intensity of the ligh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3/00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3/06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 B05D3/061Pretreatment of surfaces to which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are to be applied; After-treatment of applied coatings, e.g. intermediate treating of an applied coating preparatory to subsequent applications of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by exposure to radiation using U.V.
    • B05D3/065After-treatment
    • B05D3/067Curing or cross-linking the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4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by heat drying, by cooling, by applying powders
    • B41F23/0403Drying webs
    • B41F23/0406Drying webs by radiation
    • B41F23/0409Ultraviolet dr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23/00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 B41F23/04Devices for treating the surfaces of sheets, webs, or other articles in connection with printing by heat drying, by cooling, by applying powders
    • B41F23/044Drying sheets, e.g. between two printing stations
    • B41F23/045Drying sheets, e.g. between two printing stations by radiation
    • B41F23/0453Drying sheets, e.g. between two printing stations by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dr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B41J11/0021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using UV radi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brightness or colour temperature of ambient l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Circuit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检测相邻的光区的交汇处所在位置的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然后将该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进行比对,若差值超过了预设区间值,则可以依据预设调整比例来增大或者减小相邻的光区的光照强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检测光区交汇处的光照强度,能够在同等检测范围下大幅减小检测点位的数量,并且本发明能够依据预设比例来调整相邻光区的光照强度,能够有效地对面光源的多个光区进行均一性调整,实现对UV LED面光源的光照强度进行均匀度调节,从而保证UV LED面光源能够实现均匀出光。

Description

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UV LED光源主要分为点光源、线光源和面光源三种形式,它们的发光原理相同,但是在使用场景上有很大的区别。UV LED点光源一般是单颗UV LED灯珠传出来的光,产生一个点状紫外线光斑,被称为点光源,主要应用在小型电子元器件的UV胶固化;UV LED线光源一般是由多个UV LED灯珠排列成一行,传出线形的紫外线光斑,被称为线光源,像触摸屏、喇叭和CMOS镜头一般会采用线光源;UV LED面光源是由众多UV LED灯珠,依照不一样排列与组合方式产生多行多列,形成面状光斑,被称为面光源,面光源与线光源的应用类似,但光照面积和光照强度更大。
UV LED光源在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应用广泛,例如SINO Plasma 200 UV固胶机即采用了UV LED面光源,UV LED面光源是紫外线LED灯的一种,也叫UV固化灯,其通过紫外线发光二极管芯片组,发射出连续均匀的紫外线发光带,用来对一些UV胶水、油墨等光敏材质起固化作用。其具有使用寿命长、光照均匀、能量高、耗电量低等优点,满足工业产品固化、封装、粘合和印刷等领域的使用需求。
现有技术中的UV LED光源因其控制器特性,只能对整组UV LED光源进行开关控制与输出功率调整,不能对单个或单独区域的UV LED进行控制和调整。而UV LED由于各种老化机理的作用,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光照强度会逐步衰减,且因为每个光源灯珠品质的差异,导致光强的衰减程度也各不相同,会影响UV LED面光源的整体光强均匀度,导致出光不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其能够对UV LED面光源的光照强度进行均匀度调节,从而保证UV LED面光源能够实现均匀出光。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面光源上相邻的所述光区交汇处的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
若所述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则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所述光区的光照强度;
其中,所述面光源具有多个所述光区,多个所述光区能够相互独立地实现光照强度的调节。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光源沿同一圆心分成多个环形分区,并将多个所述环形分区沿同一圆心划多条分区线进行分区,以形成多个所述光区,所述检测点位于相邻的四个所述光区的交汇处,且所述检测点位于其中一条所述分区线上,并位于相邻两个环形分区的交汇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检测相邻的所述光区交汇处的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的步骤,包括:
确定目标调整区域;
获取所述目标调整区域内所述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目标调整区域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有的所述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
将多个所述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进行相互比较;
将异常发光点处的检测点进行标记,并确定所述目标调整区域。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依据预设比例减小或增大相邻的所述光区的光照强度的步骤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相邻的所述光区对所述检测点的光强影响系数;
依据所述光区对所述投射监测的所述光强影响系数计算所述光区的预设调整比例;
其中,所述预设调整比例与所述光强影响系数正相关。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相邻的所述光区对所述检测点的光强影响系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相邻的所述光区的面积;
依据相邻的所述光区的面积来确定相邻的所述光区对所述检测点的光强影响系数;
其中,所述光强影响系数与所述光区的面积正相关。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获取相邻的所述光区对所述检测点的光强影响系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相邻的所述光区在所述检测点对应的所述分区线上的投影长度;
依据相邻的所述光区的投影长度来确定相邻的所述光区对所述检测点的光强影响系数;
其中,所述光强影响系数与所述光区的投影长度正相关。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所述光区的光照强度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实际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目标光照强度,则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减少相邻的所述光区对应的光源输出功率;
若所述实际光照强度小于所述目标光照强度,则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相邻的所述光区对应的光源输出功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所述光区的光照强度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相邻的下一个所述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
若所述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则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所述光区中与上一个所述检测点间隔的所述光区的光照强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区间值为所述目标光照强度的3%-5%。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适用于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包括:
面光源,所述面光源具有多个光区;
光强检测器,所述光强检测器用于检测相邻的所述光区交汇处的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光强检测器和所述面光源均电连接,并用于在所述实际光照强度与所述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的情况下,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所述光区的光照强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面光源出光方向上的承载支架,所述光强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承载支架上,且所述承载支架的端部还设置有偏光装置,所述偏光装置用于将所述面光源发出的光折射至所述光强检测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面光源包括出光面板和均匀分布在所述出光面板上的多个LED灯珠,且每个所述LED灯珠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每个所述光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LED灯珠,且多个所述LED灯珠均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输出功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首先检测相邻的光区的交汇处所在位置的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即能够反映出相邻光区的分界处的光照强度,然后将该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进行比对,若差值超过了预设区间值,则说明该检测点周围区域需要进行光照强度的调整,可以依据预设调整比例来增大或者减小相邻的光区的光照强度,直至多个光区的出光保持均一。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检测光区交汇处的光照强度,能够在同等检测范围下大幅减小检测点位的数量,并且本发明能够依据预设比例来调整相邻光区的光照强度,能够有效地对面光源的多个光区进行均一性调整,实现对UV LED面光源的光照强度进行均匀度调节,从而保证UV LED面光源能够实现均匀出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面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框图;
图4为图1中面光源的分区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110-面光源;111-出光面板;113-LED灯珠;130-光强检测器;131-承载支架;133-偏光装置;150-控制装置;170-光区;171-检测点;173-分区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公开的,现有的UV LED面光源,其通常采用的是整体式调整方法,无法实现分区调整,导致灯珠老化后面光源的均匀性下降,影响在封装制程中的固化效果。
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检测UV LED面光源均匀性的方法,其能够准确地测出面光源的均匀性是否在合理范围内。然而,这种测试方法仅仅是对均匀度进行检测,后续调整通常是通过换灯珠或者一一维修等方式进行的,费时费力,且无法保证维修或更换灯珠后的面光源的均匀性。故如何保证UV LED面光源出光均匀性的问题,为现有技术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100和方法,其适用于UV LED面光源,并且能够在同等检测范围下大幅减小检测点位的数量,并且能够实现对UV LED面光源110的光照强度进行均匀度调节,从而保证UV LED面光源110能够实现均匀出光。
本实施例提供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100,包括面光源110、光强检测器130和控制装置150,其中面光源110用于发出UV光线,以用于固化胶层等封装制程,且面光源110具有多个光区170,多个光区170相互接合,从而能够射出面光斑。光强检测器130位于UV LED面光源110的下方,并用于检测相邻的光区170交汇处的检测点171的实际光照强度,控制装置150同时与光强检测器130和面光源110电连接,从而能够在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的情况下,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光区170的光照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面光源110包括出光面板111和均匀分布在出光面板111上的多个LED灯珠113,且每个LED灯珠113均与控制装置150电连接,每个光区17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LED灯珠113,且多个LED灯珠113均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输出功率。具体地,控制装置150可以是PLC设备,通过分析光强检测器130采集的实际光照强度信号来适应性地调整对应光区170内的LED灯珠113的输出功率,从而实现了光区170的光照强度的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多个LED灯珠113单独控制,能够实现自由分区,即可以根据需要,例如根据所需固化的集中wafer(晶圆)的大小来划分面光源110的多个光区170,灵活地选择想要使用的区域,降低了UV LED面光源110的发热情况,延长了灯组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了设备用电,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光强检测器130可以是多个,并设置在一承载支架131上,同时光强检测器130均位于面光源110的出光方向,其设置在相邻光区170的交汇处的检测点171处,从而实现对该点位处的光照强度的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及的检测点171,其本质上为一虚拟点位,并沿光路方向与相邻光区170的交汇处对应,通过对该虚拟点位处的光照强度进行检测,即得到了相邻光区170的交汇处的实际发光强度,该指标可以与目标发光强度进行比对,从而对不同光区170进行光强调整。此外,本实施例中提及的目标光照强度,可以预先内置在控制装置150的数据库中,其标定值可以是出厂前经过校准后在检测点171的光强标准值,也可以是根据模拟软件对均匀出光状态下检测点171的光强模拟值,目标光照强度可以作为局部区域是否出现出光不均的判定标准,即实际光照强度若大于或小于目标光照强度一定值,则可以判定其周围光区170出现了光照强度异常点,需要进行均匀性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面光源110为UV LED光源,并设置在以反应腔室内,其中承载架为活动放置式结构,当需要进行均匀性调整时,例如UV LED光源运行一定时间后部分灯珠老化时,可以将反应腔室清空,然后将承载架通过特定的机械结构水平地送入到反应腔内部,通过多个光强检测器130来测定检测点171处的实际光照强度,并生成光强信息后传递至控制装置150进行分析,控制装置150则更加检测结果,按照预设比例调整相邻光区170对应的LED灯珠113的输出功率,以达到所需的光照强度。
结合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V LED面光源110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适用于前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100,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检测相邻的光区170交汇处的检测点171的实际光照强度。
具体而言,在检测前需要对面光源进行分区,以形成多个光区。由于多个LED灯珠113均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输出功率,故此处可以通过在控制装置150内进行编程,将其中一些LED灯珠113划分为一个光区170进行统一的输出功率调整,从而能够实现了自由分区,此处可以根据实际的光照检测器的分布方式来调整分区,从而形成多个光区170。
下面以其中一种分区方式为例对本控制方法进行说明,该分区方式并不起到限定作用。具体地,将面光源110沿同一圆心分成多个环形分区,并将多个环形分区沿圆心划出多条分区线173进行分区,从而形成了多个光区170。例如,设定面光源110发出圆光斑,将面光源110分成4个同心设置且相互接合的环形分区,然后按照沿水平和垂直方向分别划出一条分区线173,按照十字切割法将面光源110分隔成了4个扇形区域,每个扇形区域内均分布有4个线弧状的光区170,共计16个光区170,每个光区170内的LED灯珠113均可以实现独立地控制亮灭以及调整输出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分区线173和环形分区均为虚拟区域设定,其并不存在实体边界。当然,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分区方式,例如仅仅采用扇形分区,或仅仅采用环形分区,或者采用阵列网格分区等。并且,在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对于每个分区的控制精度做不同布置,例如,少数分区可以采用简化控制,多数分区采用精确控制,从而能够进一步简化相关的光强控制结构。
具体地,在分区完成后,首先需要确定目标调整区域,即找出发光异常区域,具体步骤可以是检测所有的检测点171的实际光照强度,然后将多个检测点171的实际光照强度进行相互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常发光点,将异常发光点处的检测点171进行标记,并确定目标调整区域。其中,确定目标调整区域的步骤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50来实现,控制装置150将所有点位的光强进行比对,找出其中的发光异常点位并进行标记,即可确定目标调整区域。在目标调整区域确定后,可以再次获取目标调整区域内检测点171的实际光照强度,即发光异常点位处的实际光照强度。
在本发明其他较佳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对所有的检测点171的实际光照强度进行检测,先同步调整4个扇形区域,再逐步调整所有区域,实现光强均匀。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在分区完成后,可以设置多个检测点171,且每个检测点171均位于相邻的四个光区170的交汇处,即检测点171位于其中一条分区线173上,并位于相邻两个环形分区的交汇处。
若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则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光区170的光照强度。由于本实施例仅仅在光区170交汇处监测光照强度,并通过光区170交汇处的光强数据即可完成光区170调整,相较于常规检测手段,可以大幅减少监测点位的数量。
在完成步骤S2后,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50对实际光照强度和目标光照强度进行比对,若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则执行步骤S3,若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未超过预设区间值,则无需对光区170的光照强度进行调整。
S2: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光区170的光照强度。
具体地,若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则说明该检测点位处的光照强度异常,此时需要依照预设的调整比例依次调整相邻的光区170的光照强度。其中,预设区间值为目标光照强度的3%-5%,该取值在范围内对光照均匀度的影响较小,而超过该取值则会造成明显不均影响曝光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检测点171周围均分布有4个光区170,两个分区线173将面光源110分隔成了4个象限区,其中两个象限区位于左半区,另两个象限区位于右半区,本实施例中以右半区同一分区线173上的3个检测点171为例来说明具体的调整步骤,其他象限区的调整与此类似。
结合参见图4,在本实施例中,将右上象限区内的4个光区170由圆心向外的方向依次命名为A1、A2、A3、A4,同时将右下象限区内的4个光区170由圆心向外的方向依次命名为D1、D2、D3、D4,其中A1、A2、D1、D2的交汇处设置有一个检测点171,A2、A3、D2、D3的交汇处设置有一个检测点171,A3、A4、D3、D4的交汇处设置有一个检测点171,本实施例中以光照强度异常点为T1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2之前,该控制方法还需要确定相邻光区170的预设调整比例,具体地,首先需要获取相邻的光区170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然后依据光区170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计算光区170的预设调整比例;其中,预设调整比例与光强影响系数正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光强影响系数与光区170的面积正相关,相邻的光区170面积越大,其对于检测点171的实际光照强度的影响越大,例如此处A1的面积小于A2的面积,则说明A1对于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小于A2对于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基于此原理,使得在调整光区170的光照强度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光强影响系数设定不同的预设调整比例。
在获取光强影响系数时,首先需要获取相邻的光区170的面积,然后依据相邻光区170的面积来确定相邻的光区170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具体地,此处A1与D1的面积相同,故二者对于检测点171的光照强度影响能力相同,同理可知A2和D2对于检测点171的光照强度影响能力也相同,经发明人计算可以知晓,检测点171处的光照强度满足以下公式:
Y1=aK1+bK2+cK3+dK4;
其中,Y1为检测点171处的光照强度,K1为A1的光照强度,K2为D1的光照强度,K3为A2的光照强度,K4为D2的光照强度,也就是说,A1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为a,D1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为b,A2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为c,D2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为d。在本实施例汇总,由于A1与D1面积相同,A2和D2的面积相同,故此处a=b,c=d。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的分区条件下,上述公式具体为:
Y1=20%K1+20%K2+30%K3+30%K4;
其中,Y1为检测点171处的光照强度,K1为A1的光照强度,K2为D1的光照强度,K3为A2的光照强度,K4为D2的光照强度,也就是说,A1和D1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为20%,A2和D2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为30%。当然,此处的公司仅仅是根据某些参数设定计算而来,在其他不同形状、不同分区以及不同检测方式的实施例中,上升公司中的光强影响系数可以发生变化。
通过确定各相邻的光区170对于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来计算光区170的预设调整比例,例如,当检测点171处的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为Y时,则可以确定该检测点171的光强变化值为Y,根据上述公式反推出,A1和D1区需要调整20%Y,A2和D2区需要调整30%Y,从而能够精准地对相邻的光区170进行调整。具体地,若检测点171的实际光照强度和目标光照强度相同时,则不需要改变任何一个光区170的光照强度大小,光照强度的变化值Y为0;若检测点171的实际光照强度大于目标光照强度时,则可以通过上述比例减少相邻的光区170的光照强度,从而减少多余的光强变化值Y,若检测点171的实际光照强度小于目标光照强度时,则可以通过上述比例增加相邻的光区170的光照强度,从而增加多余的光强变化值Y。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预设调整比例后,则可以增加或减少相邻的光区170对应的光源输出功率。具体地,若实际光照强度大于目标光照强度,则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减少相邻的光区170对应的光源输出功率,若实际光照强度小于目标光照强度,则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相邻的光区170对应的光源输出功率。光源输出功率的调整则可以通过控制装置150来调整LED灯珠113的功率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调整检测点171的光照强度时,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检测点171的光照强度,因此,当调整后其他检测点171的光照强度超出目标光照强度时,则可以在其他检测点171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检测点171的光照强度均保持在了合理的区间范围内。
具体地,在完成步骤S2后,还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S3:检测相邻的下一个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
具体地,利用与步骤S1同样的检测方式,来检测相邻的检测点的光照强度。若步骤S3中检测的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则执行步骤S4。
S4: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光区中与上一个检测点间隔的光区的光照强度。
具体地,此处调整下一检测点171周围的光区,且为了避免再一次影响上一检测点171的光强,此处可以仅仅调整未与上一检测点171相邻的光区,即调整与上一个检测点171相间隔的光区的光照强度。
值得注意的是,首先根据目前的调整方式,由于各分区间是循环连接的,不是直线连接的,所以调节完一个检测点171周围的四个区之后,相邻的检测点171光强可能会发生变化,又可以也会超过预设区间值,因此会引发下一个检测点171的周围光区调整,这样就需要一个循环调整的过程(涉及到一个顺序,如顺时针或逆时针),在首个检测点171周围4个光区调整过后,下一个检测点171如光强超过预设区间值,即降低其相邻的4个光区中未调整过的2个光区的光强,以此类推,完成多次调整,最终达到所有点都能在预设区间值内即停止,以上是同一环形分区上的检测点171,不同环形分区上的检测点171也有同样的问题,需要在第一个检测点周围4个分区调整后,调整相邻检测171点未调整过的两个对应分区,然后在相邻环上进行循环。当然,此处可以以任意一个检测点171作为起始检测点,并按照一定方向进行向外或向内检测,直至遍历所有的检测点171。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合理的区间范围即指的是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不超过预设区间值,该预设区间值可以是目标光照强度的3%-5%,保证不同检测点171存在分布在区间上下限的差异性冗余的空间,并且该取值对均匀度的影响较小,超过该区间范围会造成明显不均影响曝光效果,同时在明确前述的迭代调整关系后,对应的数据取值也有利于降低迭代次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100和方法,通过检测光区170交汇处的光照强度,能够在同等检测范围下大幅减小检测点位的数量,并且本发明能够依据预设比例来调整相邻光区170的光照强度,能够有效地对面光源110的多个光区170进行均一性调整,实现对UV LED面光源110的光照强度进行均匀度调节,从而保证UV LED面光源110能够实现均匀出光。并且,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系统,由于多个LED灯珠113具有相互独立性,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光区170进行重组、拆分等,灵活地选择想要使用的区域,不仅降低了UV LED面光源110的发热情况,延长了灯组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减少设备用电,节约了生产成本。并且,采用分不同光区170进行控制的方法,能够实现均匀出光,使光强的均匀性更高,应对UV LED光源光照强度衰减的调整能力更强。
第二实施例
请继续参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 LED面光源110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基本步骤和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未提及之处,可以参考第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步骤S1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不同的是步骤S2。
本实施例中步骤S2包括: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光区170的光照强度。
在执行步骤S2之前,该控制方法还需要确定相邻光区170的预设调整比例,具体地,首先需要获取相邻的光区170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然后依据光区170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计算光区170的预设调整比例;其中,预设调整比例与光强影响系数正相关。其中预设调整比例与光强影响系数正相关,而在本实施例中,光强影响系数与光区170在分区线173上的投影长度正相关。具体地,相邻的光区170在检测点所在的分区线173上的投影长度越大,则其对于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的影响越大,例如A1在分区线173上的投影长度小于A2在分区线173上的投影长度,则说明A1对于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小于A2对于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基于此原理,使得在调整光区170的光照强度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光强影响系数设定不同的预设调整比例。
在获取光强影响系数时,首先需要获取相邻的光区170在检测点171对应的分区线173上的投影长度,然后依据相邻的光区170的投影长度来确定相邻的光区170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其中,光强影响系数与光区170的投影长度正相关。具体地,此处A1与D1在T1所在分区线173上的投影长度相同,故二者对于检测点171的光照强度影响能力相同,同理可知A2和D2对于检测点171的光照强度影响能力也相同,经发明人计算可以知晓,检测点171处的光照强度满足以下公式:
Y1=15%K1+15%K2+35%K3+35%K4;
其中,Y1为检测点171处的光照强度,K1为A1的光照强度,K2为D1的光照强度,K3为A2的光照强度,K4为D2的光照强度,也就是说,A1和D1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为15%,A2和D2对检测点171的光强影响系数为35%。
本实施例中以光区170在分区线173上的投影长度为基准来确定光强影响系数,使得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100,其基本结构和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未提及之处,可以参考第一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100包括面光源110、光强检测器130和控制装置150,其中面光源110用于发出UV光线,以用于固化胶层等封装制程,且面光源110具有多个光区170,多个光区170相互接合,从而能够射出面光斑。光强检测器130位于UV LED面光源110的下方,并用于检测相邻的光区170交汇处的检测点171的实际光照强度,控制装置150同时与光强检测器130和面光源110电连接,从而能够在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的情况下,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光区170的光照强度。
进一步地,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100还包括用于设置在面光源110出光方向上的承载支架131,光强检测器130设置在承载支架131上,且承载支架131的端部还设置有偏光装置133,偏光装置133用于将面光源110发出的光折射至光强检测器130。具体地,偏光装置133可以是三棱镜,该三棱将将垂直出射的光线折射水平方向,使得光强检测器130接受光线更加精准,并且能够使得光强检测器130可以水平安装,更加有利于承载支架131的小型化,便于其进出反应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面光源上相邻的光区交汇处的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
获取相邻的所述光区对所述检测点的光强影响系数;
依据所述光区对所述检测点的所述光强影响系数计算所述光区的预设调整比例,其中所述预设调整比例与所述光强影响系数正相关;
若所述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则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所述光区的光照强度;
其中,所述面光源具有多个所述光区,多个所述光区能够相互独立地实现光照强度的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光源沿同一圆心分成多个环形分区,并将多个所述环形分区沿同一圆心划多条分区线进行分区,以形成多个所述光区,所述检测点位于相邻的四个所述光区的交汇处,且所述检测点位于其中一条分区线上,并位于相邻两个环形分区的交汇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相邻的所述光区交汇处的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的步骤,包括:
确定目标调整区域;
获取所述目标调整区域内所述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目标调整区域的步骤,包括:
检测所有的所述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
将多个所述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进行相互比较;
将异常发光点处的检测点进行标记,并确定所述目标调整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相邻的所述光区对所述检测点的光强影响系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相邻的所述光区的面积;
依据相邻的所述光区的面积来确定相邻的所述光区对所述检测点的光强影响系数;
其中,所述光强影响系数与所述光区的面积正相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相邻的所述光区对所述检测点的光强影响系数的步骤,包括:
获取相邻的所述光区在所述检测点对应的分区线上的投影长度;
依据相邻的所述光区的投影长度来确定相邻的所述光区对所述检测点的光强影响系数;
其中,所述光强影响系数与所述光区的投影长度正相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所述光区的光照强度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实际光照强度大于所述目标光照强度,则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减少相邻的所述光区对应的光源输出功率;
若所述实际光照强度小于所述目标光照强度,则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相邻的所述光区对应的光源输出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所述光区的光照强度的步骤之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检测相邻的下一个所述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
若所述实际光照强度与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则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所述光区中与上一个所述检测点间隔的所述光区的光照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区间值为所述目标光照强度的3%-5%。
10.一种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UV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光源,所述面光源具有多个光区,多个所述光区能够相互独立地实现光照强度的调节;
光强检测器,所述光强检测器用于检测相邻的所述光区交汇处的检测点的实际光照强度;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光强检测器和所述面光源均电连接,并用于在所述实际光照强度与所述目标光照强度的差值超过预设区间值的情况下,依据预设调整比例增大或减小相邻的所述光区的光照强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V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设置在所述面光源出光方向上的承载支架,所述光强检测器设置在所述承载支架上,且所述承载支架的端部还设置有偏光装置,所述偏光装置用于将所述面光源发出的光折射至所述光强检测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光源具有多个同心设置的环形分区,且多个所述环形分区沿同一圆心划有多条分区线,以将多个所述环形分区分隔成多个所述光区,其中,多个所述光区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光照强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光源包括出光面板和均匀分布在所述出光面板上的多个LED灯珠,且每个所述LED灯珠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每个所述光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LED灯珠,且多个所述LED灯珠均能够相互独立地调整输出功率。
CN202210603105.0A 2022-05-31 2022-05-31 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4698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3105.0A CN114698182B (zh) 2022-05-31 2022-05-31 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03105.0A CN114698182B (zh) 2022-05-31 2022-05-31 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8182A CN114698182A (zh) 2022-07-01
CN114698182B true CN114698182B (zh) 2022-08-12

Family

ID=82131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03105.0A Active CN114698182B (zh) 2022-05-31 2022-05-31 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81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4595B (zh) * 2023-02-13 2023-04-28 东莞市雅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uv固化光源均匀性检测调整系统
CN117073989B (zh) * 2023-10-13 2023-12-15 江苏邑文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汞灯光源检测组件及uv固胶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2302A (zh) * 2019-12-05 2020-02-21 北京云端光科技术有限公司 获得均匀面光源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6554B (zh) * 2013-03-14 2015-02-25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光源光强均一性测调系统及测调方法
EP3374827A1 (en) * 2015-11-10 2018-09-19 Lumileds Holding B.V. Adaptive light source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2302A (zh) * 2019-12-05 2020-02-21 北京云端光科技术有限公司 获得均匀面光源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8182A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98182B (zh) Uv led面光源光强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641888B (zh) 用于测试光电器件的方法及装置
WO2011152081A1 (ja) ソーラーシミュレーターおよび太陽電池検査装置
WO2011152082A1 (ja) ソーラーシミュレーターおよび太陽電池検査装置
CN107966882B (zh) 曝光设备和曝光方法
CN104915716B (zh) 用于带钢表面检测的照明led阵列光源的均匀优化方法
US20130265567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graphene board
TW201837980A (zh) 光處理裝置、塗布顯影裝置、光處理方法及記錄媒體
CN101825237A (zh) 光照射装置
JP2011134932A (ja) 光源ユニット、露光光照射装置、露光装置及び表示パネル基板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発光素子部の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CN112240867B (zh) 检测光源模块与检测装置
KR102566424B1 (ko) 경화 장치
KR20130051503A (ko) 패키지 유닛으로 led를 결합하는 방법 및 다수의 led를 포함하는 패키지 유닛
CN110822302B (zh) 获得均匀面光源的方法
CN113695204B (zh) 膜层固化装置
JP2011165765A (ja) 照明装置
KR101427509B1 (ko) 능동 배광 제어 조명 기구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192628B2 (ja) デスクライト
WO2020184695A1 (ja) 光照射システム
TWI763418B (zh) 光源系統、顯示裝置及光照度調節方法
JP5382373B2 (ja) 光照射装置
JP7288274B2 (ja) 光照射システム
KR101427468B1 (ko) 조도제어가 용이한 엘이디 조명장치
JP2020149914A (ja) 照明システム
JP2020149913A (ja) 照明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6400 No.1 Jinshan Road, zuegang street, Rudong Coun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Yiw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Wuxi Yiw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6400 No.1 Jinshan Road, zuegang street, Rudong Coun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Yiwe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WUXI YIW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