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7526A - 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装置、热成像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装置、热成像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7526A
CN114697526A CN202011608291.4A CN202011608291A CN114697526A CN 114697526 A CN114697526 A CN 114697526A CN 202011608291 A CN202011608291 A CN 202011608291A CN 114697526 A CN114697526 A CN 114697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imaging
burning
area
imaging equipment
determining wheth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82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7526B (zh
Inventor
严柯森
柯鸿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iew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829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75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7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7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75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75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30Transforming light or analogous information into electric information
    • H04N5/33Transforming infrared radi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装置、热成像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若满足,则读取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并根据所述姿态数据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若是,则采用预设模型确定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若存在,则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对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检测精度,以及降低了热成像设备在防灼烧过程中的误报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装置、热成像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装置、热成像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红外热成像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所生产的热成像设备,广泛应用于安防、电力、建筑和医疗等多个领域。然而,热成像设备的红外热成像镜头在太阳直射下,寿命会急剧减小,影响正常使用。因此,如何有效的对热成像设备进行防灼烧策略变得越来越重要。
现有技术中提出设置传感器采集太阳的光照强度,并根据光照强度调整红外热成像镜头的角度来防止镜头灼烧的方法,然而此种方法在确定何时采取防灼烧策略时,存在检测不精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还提出通过多次拍摄热红外图像来确定拍摄场景中是否存在太阳的方法,然而此种方法用热成像镜头直接探测太阳,同样存在检测不精确以及误报等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防灼烧方法存在的检测精度不高以及误报问题,尚未提出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装置、热成像设备及介质,以提高对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检测精度,以及降低热成像设备在防灼烧过程中的误报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
若满足,则读取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并根据所述姿态数据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
若是,则采用预设模型确定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
若存在,则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装置,该装置包括:
时间筛选模块,用于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
空间筛选模块,用于若满足,则读取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并根据所述姿态数据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
模型筛选模块,用于若是,则采用预设模型确定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
控制模块,用于若存在,则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热成像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任意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实施例所提供的任意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首先通过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来判断热成像设备是否存在太阳直射的情况,在有太阳直射的情况下,再根据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防灼烧区域,在存在防灼烧区域的情况下,再根据预设模型判断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在存在太阳影像的情况下,最终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防止了太阳直射对热成像设备造成的灼烧损伤,同时,基于分时分区域的自适应防灼烧策略,以及基于预设模型对太阳影像的再次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对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检测精度,以及降低了热成像设备在防灼烧过程中的误报问题,从而有效降低了火点的漏检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时间段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区域位置的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判断太阳火点模型进行防灼烧策略生效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可适用于热成像设备进行防灼烧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并具体配置于热成像设备中,该热成像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或固定终端。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包括:
S110、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根据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
其中,热成像设备是指带有红外热成像镜头的设备。热成像设备可以是具有拍摄方向调整功能的相机,如云台相机,可以是在云台相机上面集成有热成像传感器,以获取红外图像。
时间信息包括热成像设备所在位置处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以及当前时间等信息。天气信息包括热成像设备所在位置处的天气信息,如天气是否是阴天、雨天和晴天等,根据天气信息,可以得知热成像设备周围的天气情况,以及太阳的光照强度等。
预设判断条件是指当前热成像设备是否存在热成像传感器被阳光直射的情况。具体地,根据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可以是根据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热成像设备是否处在白天中,若热成像设备处在黑夜中,则确定当前热成像设备的热成像传感器不会受到阳光直射的情况,或者若热成像设备处在白天,但是当前是属于阴雨天气,则可以确定当前热成像设备的热成像传感器不会受到阳光直射的情况。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可以综合决策出当前热成像设备是否存在阳光直射的情况,若不存在阳光直射的情况,可对应将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策略关闭,以有效降低防灼烧策略的误报情况。
可选地,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包括: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读取当前位置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以及天气信息;或者,通过光敏元件采集光照强度,以确定当前位置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以及天气信息。
其中,当前位置是指当前热成像设备所在的位置地点。
日出时间是指太阳每天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时间;日落时间是指太阳每天从西方地平线降落的时间。通常,一年之中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是不断变化的,即使是在同一天当中,不同经纬度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也是不同的。因此,通过实时获取最新的日出时间和日落时间,可以确定当前时间热成像设备是否会受到阳光直射的影响。
其中,移动通信网络可以是4G网络或5G网络等,通过移动通信网络,热成像设备可以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来获取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以及天气信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还可以通过热成像设备与后台服务器交互得到。其中,后台服务器是指管理热成像设备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与热成像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S120、若满足,则读取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并根据姿态数据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
以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为例,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利用景物自身发射的热辐射成像。
姿态数据主要用于描述热成像设备的姿态,其包括热成像设备的空间位置信息和热成像设备的镜头朝向信息等。
防灼烧区域是指热成像设备的热成像画面中,存在有太阳照射的区域,例如水平面以上的区域,针对有太阳照射的区域,采取一定的防灼烧策略进行防灼烧。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可以得到热成像设备的位置以及热成像设备的镜头朝向等信息。可选地,若热成像设备不满足预设判断条件,也即不存在太阳直射的情况,则不采取防灼烧策略对热成像设备进行防灼烧。
S130、若是,则采用预设模型确定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
其中,预设模型可以是采用深度学习模型训练得到的分类模型,用于对防灼烧区域是否存在太阳影像的情况进行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在确定是否存在太阳直射以及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后,对计算得到的防灼烧区域进行再次判断,基于预设模型,对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进行检测,若检测结果是存在太阳影像,则可以将太阳直射的情况筛选出来,并执行相应的防灼烧策略。
可选地,预设模型是通过预设数量的模拟火点影像的影像形状进行训练得到的。其中,太阳的影像形状可以是趋近于圆形的,而实际火点的影像形状,可以是下表面趋于直线,上表面成高度不一的曲线的形状。预设模型训练的精度与训练样本的数量相关,训练样本的数量越大,所训练得到的预设模型在对太阳影像进行识别时,识别精度更高。
其中,训练样本可以是通过预先模拟测试得到的大量的模拟火点影像数据。例如,在热成像设备周围随机放置模拟火点影像,并记录热成像设备中是否存在火点影像,重复多次试验,得到大量的模拟火点影像数据。
具体地,预设模型的训练过程可以是,基于预设数量的模拟火点影像的影像形状,采用监督学习的训练方法,对预设模型进行拟合得到。
或者可选地,考虑热成像设备上传的历史防灼烧数据,预设模型还可以通过预设数量的模拟火点影像的影像形状和/或历史防灼烧数据进行训练得到。
若热成像设备的热成像画面中不存在防灼烧区域,则不采取防灼烧策略对热成像设备进行防灼烧,即使热成像设备满足预设判断条件,存在太阳直射的情况。
S140、若存在,则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
其中,防灼烧控制指令包括根据防灼烧区域控制热成像设备动作的命令指令。其中,防灼烧区域是根据热成像设备的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计算得到的。而该命令指令可以是控制热成像设备移动的角度信息或者是控制热成像设备移动的位置信息;或者,该命令指令还可以是控制热成像设备的档片进行移动的位置信息,其中,档片设置于热成像设备上,用于在热成像设备存在防灼烧区域时,对热成像设备的镜头进行遮挡,以达到放灼烧区域全部被遮挡为止。可以理解的,由于放灼烧区域往往出现在热成像设备的画面的上方,因此该挡片可以是设置在镜头的上方,从上而下移动对镜头进行遮挡的。
可选地,若采用预设模型确定防灼烧区域中,不存在太阳影像,则不采取防灼烧策略对热成像设备进行防灼烧。
本申请实施例首先通过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来判断热成像设备是否存在太阳直射的情况,在有太阳直射的情况下,再根据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防灼烧区域,在存在防灼烧区域的情况下,再根据预设模型判断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在存在太阳影像的情况下,最终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防止了太阳直射对热成像设备造成的灼烧损伤,同时,基于分时分区域的自适应防灼烧策略,以及基于预设模型对太阳影像的再次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对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检测精度,以及降低了热成像设备在防灼烧过程中的误报问题,从而有效降低了火点的漏检率。
实施例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上述方案的优化。
进一步地,将操作“读取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并根据姿态数据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细化为“读取热成像设备的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根据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以完善热对防灼烧区域的确定。
进一步地,将操作“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细化为“控制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以使自适应挡片遮挡住防灼烧区域;或者,控制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以使自适应挡片遮挡住整个热成像画面”,以完善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操作。
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包括:
S210、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根据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
S220、若满足,则读取热成像设备的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
其中,俯仰角是指热成像设备的中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与热成像设备的镜头朝向相关。监控视场角是指热成像设备的红外热成像镜头的视野范围,与热成像设备自身的参数相关。
如附图3所示,图3为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的示意图,图3中示有热成像设备的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
S230、根据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热成像设备的俯仰角,可以知道热成像设备的朝向,例如,当热成像设备的俯仰角为零时,表明热成像设备是水平放置的。若热成像设备的上边沿低于水平线时,对应一个俯仰角为水平线以下的角度,在热成像设备的上边沿低于水平线时,则不可能存在太阳出现在热成像画面中的情况,此时防灼烧区域不存在;若热成像设备的上边沿高于水平线时,也可以对应一个俯仰角,则存在太阳出现在热成像画面中的情况,此时可以根据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计算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区域。
可选地,在热成像设备的热成像画面中,存在防灼烧区域时,对整个热成像画面进行防灼烧。
或者可选地,为了精确地确定热成像设备的红外热成像镜头中需要防灼烧的区域。具体地,根据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包括:
若俯仰角为水平线以下的角度,则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874068420000101
其中,A为防灼烧区域,α为俯仰角,β为监控视场角;
若俯仰角为水平线以上的角度,则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874068420000102
其中,A为防灼烧区域,α为俯仰角,β为监控视场角。
其中,防灼烧区域A是一个相对于热成像画面的区域占比值,根据上述区域占比值,可以计算得到最终需要进行防灼烧的区域。
继续参见附图3,具体地,若热成像设备的上边沿超过水平线,而中线未超过水平线,也即俯仰角为水平线以下的角度时,则根据热成像设备此时的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来确定防灼烧区域占比为:
Figure BDA0002874068420000103
同时将水平线映射到画面中,将画面分成上下两部分,则上半部分进行防灼烧策略,下半部分屏蔽热灼热策略;若热成像设备的下边沿未超过水平线,而中线超过水平线,也即俯仰角为水平线以上的角度时,则根据热成像设备此时的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来确定防灼烧区域占比为:
Figure BDA0002874068420000111
同时将水平线映射到画面中,将画面分成上下两部分,则上半部分进行防灼烧策略,下半部分屏蔽热灼热策略;若热成像设备整体都超过水平线,也即热成像设备的下边沿也超过水平线,则对热成像设备进行全区域的防灼烧策略。
S240、若是,则采用预设模型确定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
S250、若存在,则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
S260、根据防灼烧控制指令,控制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以使自适应挡片遮挡住防灼烧区域;或者,控制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以使自适应挡片遮挡住整个热成像画面。
其中,自适应档片是指在确定热成像设备存在防灼烧区域,且在上述防灼烧区域中存在太阳影像时,热成像设备可以根据防灼烧控制指令,自动调整档片的位置,以实现将有太阳照射的区域进行快速遮挡,从而使得热成像设备的镜头可以免受太阳的灼烧损伤。
可以理解的是,自适应档片可以根据防灼烧控制指令中的防灼烧区域信息,对应将存在防灼烧区域的部分进行遮挡;或者,为了安全起见,在确定热成像设备存在防灼烧区域时,直接控制控制自适应挡片将整个热成像设备的热成像画面进行遮挡。
考虑到热成像画面中设置有挡片会影响热成像设备的正常工作,可选地,在控制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之后,还包括:生成姿态调整指令,以将热成像设备姿态调整至热成像画面中不包括防灼烧区域,并控制自适应挡片移动至无遮挡状态。
其中,姿态调整指令是指用于对热成像设备姿态进行调整的操作指令,如姿态调整指令包括控制热成像设备的位置进行移动以及控制热成像设备的镜头进行旋转等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在热成像设备检测到存在防灼烧区域时,可以第一时间利用自适应档片对防灼烧区域进行遮挡,以减少热成像设备受到的阳光照射,之后再根据姿态调整指令,将热成像设备的姿态进行调整,直至将热成像设备姿态调整至热成像画面中不包括防灼烧区域,此时,可以控制自适应挡片移动至无遮挡状态,在将自适应挡片移动至无遮挡状态时,热成像设备工作时可以得到完整的热成像画面。
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读取热成像设备的俯仰角来确定热成像设备的朝向,并根据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来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使得防灼烧区域的确定更加明确;同时,在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后,根据防灼烧控制指令,控制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以使自适应挡片遮挡住防灼烧区域,达到了对热成像设备中存在太阳直射的区域进行有效遮挡,有效的防止了太阳直射对热成像设备造成的灼烧损伤,并且通过自适应切换挡片,达到了高效防灼烧的目的。
实施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方案,本申请实施例可适用于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进行防灼烧的情况。
随着监控领域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热成像技术不受黑夜的限制,越来越受欢迎。红外辐射不受可见光影响,夜晚依然存在,能够24小时工作。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被动接受目标辐射的红外线,其本身并不向外辐射电磁波,不易被对方发现和干扰,能在恶劣的天气下工作,透烟雾、尘埃和雨的能力较强,在复杂环境中发现目标并识破目标伪装。
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包括:
S310、开启对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的防灼烧检测。
本实施例中,在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进行防灼烧检测。通常,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以一定的高度安装在监控杆上方。
S320、通过时间、亮度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时间段。
本实施例中,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模块获取当前日出、日落,以及天气情况,并且在监控摄像机中设置有光敏元件,以实现对光照强度的检测,通过上述信息可以综合决策出,是否需要进行昼夜切换策略控制,若当前时间存在阳光直射的情况,则进行防灼烧策略,若没有则不进行防灼烧策略。
如附图5所示,图5为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时间段的流程图。若通过时间、亮度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时间段不存在,则重新开启对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的防灼烧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即使是在黑夜中也存在火点,但不会产生太阳直射灼烧,故在无太阳的时间点屏蔽防灼烧策略,以减小误触发,导致火点漏检。
S330、根据俯仰角以及水平线位置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区域位置。
通常,一般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的朝向都是水平线以下,如果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的上边沿低于水平线,则不可能存在太阳出现在热成像画面中的情况,则不开启防灼烧策略。
本实施例中,若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的上边沿超过水平线,而中线未超过水平线,则令俯仰角为α,监控视场角为β,确定防灼烧区域占比为:
Figure BDA0002874068420000141
同时将水平线映射到画面中,将画面分成上下两部分,则上半部分进行防灼烧策略,下半部分屏蔽热灼热策略;若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的下边沿未超过水平线,而中线超过水平线,则令俯仰角为α,监控视场角为β,确定防灼烧区域占比为:
Figure BDA0002874068420000142
同时将水平线映射到画面中,将画面分成上下两部分,则上半部分进行防灼烧策略,下半部分屏蔽热灼热策略;若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整体都超过水平线,则进行全区域的防灼烧策略。
如附图6所示,图6为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区域位置的流程图。若根据俯仰角以及水平线位置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区域位置不存在,则重新开启对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的防灼烧检测。
S340、通过学习模型,模拟火点区域,判断太阳火点模型进行防灼烧策略生效。
其中,太阳火点模型是通过预设数量的模拟火点影像进行训练得到的,用来对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进行判定。
本实施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防灼烧策略优化后,在检测到的防灼烧区域中,进行探测性的检测,将检测的结果进行模拟训练得到训练模型,如果通过检测模型的分类,则可以将太阳直射的情况筛选出来,进行防灼烧策略优化,有效减低误检率。
如附图7所示,图7为判断太阳火点模型进行防灼烧策略生效的流程图。若通过学习模型,模拟火点区域,判断太阳火点模型防灼烧策略无效,则重新开启对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的防灼烧检测。
S350、若防灼烧策略生效,则实施防灼烧操作。
具体地,若防灼烧策略生效,则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根据防灼烧控制指令,控制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以使自适应挡片遮挡住防灼烧区域;在控制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之后,生成姿态调整指令,以将热成像设备姿态调整至热成像画面中不包括防灼烧区域,并控制自适应挡片移动至无遮挡状态。
重复执行上述S310-S350这五个步骤,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工作时,会不断地进行防灼烧检测,从时间、空间以及太阳火点模型进行自适应决策防灼烧策略。在防灼烧策略生效时,将挡片开启,并不断检测当前时间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是否还满足防灼烧机制。
本申请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时间、亮度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时间段,并根据俯仰角以及水平线位置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区域位置,最后通过学习模型,模拟火点区域,判断太阳火点模型进行防灼烧策略生效;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有效防止太阳直射对红外热成像监控摄像机造成的灼烧损伤的同时,又极大地优化了防灼烧策略生效的过程,避免误触发,有效降低火点的漏检率。
实施例四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装置,该装置包括:时间筛选模块410、空间筛选模块420、模型筛选模块430和控制模块440。
时间筛选模块410,用于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根据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
空间筛选模块420,用于若满足,则读取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并根据姿态数据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
模型筛选模块430,用于若是,则采用预设模型确定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
控制模块440,用于若存在,则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首先通过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来判断热成像设备是否存在太阳直射的情况,在有太阳直射的情况下,再根据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判断防灼烧策略生效的防灼烧区域,在存在防灼烧区域的情况下,再根据预设模型判断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在存在太阳影像的情况下,最终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效的防止了太阳直射对热成像设备造成的灼烧损伤,同时,基于分时分区域的自适应防灼烧策略,以及基于预设模型对太阳影像的再次检测,极大地提高了对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检测精度,以及降低了热成像设备在防灼烧过程中的误报问题,从而有效降低了火点的漏检率。
进一步地,预设模型是通过预设数量的模拟火点影像进行训练得到的。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440,包括:
移动单元,用于控制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以使自适应挡片遮挡住防灼烧区域;
或者,
控制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以使自适应挡片遮挡住整个热成像画面。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440,还包括:
姿态调整单元,用于生成姿态调整指令,以将热成像设备姿态调整至热成像画面中不包括防灼烧区域,并控制自适应挡片移动至无遮挡状态。
进一步地,空间筛选模块420,包括:
数据读取单元,用于读取热成像设备的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
防灼烧区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
进一步地,防灼烧区域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区域确定子单元,用于若俯仰角为水平线以下的角度,则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874068420000171
其中,A为防灼烧区域,α为俯仰角,β为监控视场角;
第二区域确定子单元,用于若俯仰角为水平线以上的角度,则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BDA0002874068420000172
其中,A为防灼烧区域,α为俯仰角,β为监控视场角。
进一步地,时间筛选模块410,包括:
信息读取单元,用于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读取当前位置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以及天气信息;
或者,
通过光敏元件采集光照强度,以确定当前位置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以及天气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装置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设备包括处理器510、存储器52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
设备中处理器5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9中以一个处理器510为例;设备中的处理器510、存储器52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9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输入装置530,用于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
输出装置540,用于输出防灼烧控制指令。
处理器510可以根据输入装置530输入的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还可以在满足预设判断条件的情况下,读取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并根据所述姿态数据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还可以热成像画面中存在防灼烧区域的情况下,采用预设模型确定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还可以在存在太阳影像的情况下,向输出装置540传输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
存储器520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装置中的时间筛选模块410、空间筛选模块420、模型筛选模块430和控制模块440)。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20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
存储器5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如上述实施例中的时间信息、天气信息、姿态数据和预设模型等)。此外,存储器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520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设备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输出装置540可包括显示屏等显示设备。
实施例六
本申请实施例六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根据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
若满足,则读取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并根据姿态数据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
若是,则采用预设模型确定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
若存在,则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
若满足,则读取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并根据所述姿态数据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
若是,则采用预设模型确定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
若存在,则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包括:
控制所述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以使所述自适应挡片遮挡住所述防灼烧区域;
或者,
控制所述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以使所述自适应挡片遮挡住整个热成像画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制所述热成像设备上面预先设置的自适应挡片移动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姿态调整指令,以将热成像设备姿态调整至热成像画面中不包括防灼烧区域,并控制所述自适应挡片移动至无遮挡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读取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并根据所述姿态数据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包括:
读取热成像设备的俯仰角和监控视场角;
根据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监控视场角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俯仰角和所述监控视场角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包括:
若所述俯仰角为水平线以下的角度,则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FDA0002874068410000021
其中,A为防灼烧区域,α为俯仰角,β为监控视场角;
若所述俯仰角为水平线以上的角度,则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Figure FDA0002874068410000022
其中,A为防灼烧区域,α为俯仰角,β为监控视场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包括:
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读取当前位置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以及天气信息;
或者,
通过光敏元件采集光照强度,以确定当前位置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以及天气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模型是通过预设数量的模拟火点影像的影像形状进行训练得到的。
8.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时间筛选模块,用于获取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根据所述时间信息和天气信息确定当前时间是否满足预设判断条件;
空间筛选模块,用于若满足,则读取热成像设备的姿态数据,并根据所述姿态数据确定热成像画面中是否存在防灼烧区域;
模型筛选模块,用于若是,则采用预设模型确定防灼烧区域中,是否存在太阳影像;
控制模块,用于若存在,则生成防灼烧控制指令,以控制热成像设备执行防灼烧操作。
9.一种热成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
CN202011608291.4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装置、热成像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6975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8291.4A CN114697526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装置、热成像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8291.4A CN114697526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装置、热成像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7526A true CN114697526A (zh) 2022-07-01
CN114697526B CN114697526B (zh) 2024-02-20

Family

ID=8213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8291.4A Active CN114697526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装置、热成像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752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9091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天津宏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防烧灼摄像机
CN108347560A (zh) * 2018-01-17 2018-07-3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防太阳灼伤方法、摄像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62213A (zh) * 2019-05-27 2019-07-26 四川长虹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防灼伤监控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
CN111294526A (zh) * 2020-03-06 2020-06-1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防太阳灼伤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47413A (zh) * 2020-03-31 2020-07-2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太阳灼伤的高温监控方法、设备及存储装置
CN112067131A (zh) * 2019-06-11 2020-12-11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热成像摄像机灼伤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69091A (zh) * 2013-09-17 2015-03-25 天津宏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防烧灼摄像机
CN108347560A (zh) * 2018-01-17 2018-07-3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防太阳灼伤方法、摄像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62213A (zh) * 2019-05-27 2019-07-26 四川长虹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防灼伤监控显示器及其显示方法
CN112067131A (zh) * 2019-06-11 2020-12-11 杭州海康微影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热成像摄像机灼伤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294526A (zh) * 2020-03-06 2020-06-1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防太阳灼伤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447413A (zh) * 2020-03-31 2020-07-24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太阳灼伤的高温监控方法、设备及存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7526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47560A (zh) 一种摄像机防太阳灼伤方法、摄像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085865A1 (en) Expert system for controlling local environment based on radiance map of sky
CN111294526B (zh) 一种摄像机防太阳灼伤处理方法及装置
JP6350549B2 (ja) 映像解析システム
JP6127152B2 (ja) セキュリティ監視システム及び相応な警報触発方法
CN103472501A (zh) 云检测及全天空总云量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1447413B (zh) 防太阳灼伤的高温监控方法、设备及存储装置
CN109379584B (zh) 一种复杂环境光应用条件下的相机系统及像质调节方法
EP357332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camera device under strong light
WO2012126272A1 (zh) 全视野闪电事件观测系统及方法
CN107766801A (zh) 一种基于红外热点追踪的绝缘子识别方法及装置
Köhler et al. They see me rollin’: Inherent vulnerability of the rolling shutter in cmos image sensors
CN109413411A (zh) 一种监控线路的黑屏识别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WO2021195879A1 (zh) 图像传感器保护方法、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及无人机
CN116743970A (zh) 一种具有视频ai预警分析的智能管理平台
CN114697526B (zh) 一种热成像设备的防灼烧方法、装置、热成像设备及介质
CN111382610A (zh) 一种事件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661753A (zh) 一种基于YOLOv3的机房视频检测方法
CN112489338B (zh) 一种报警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5169641B2 (ja) 画像解析装置および画像解析プログラム
CN113691730A (zh) 一种摄像头的任务切换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037176A (zh) 人体存在检测装置
CN111586352A (zh) 多光电最佳适配联合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12242038B (zh) 一种火情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RU66580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пожара на промышленных объекта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