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6505A - 电动机及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机及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6505A
CN114696505A CN202111597665.1A CN202111597665A CN114696505A CN 114696505 A CN114696505 A CN 114696505A CN 202111597665 A CN202111597665 A CN 202111597665A CN 114696505 A CN114696505 A CN 1146965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fixing portion
motor
winding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76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96505B (zh
Inventor
矢沢岳彦
山本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Instrument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6965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65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965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65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02K3/521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 H02K3/522Fastening salient pole winding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applicable to stators only for generally annula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32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 H02K3/3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02K3/345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s or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between conductor and core, e.g. slot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机及泵装置,在固定于树脂制的外壳上的基板中,能够抑制向连接绕组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及连接连接器端子的第二连接部施加应力。在电动机中,在固定于树脂制的外壳(6)上的基板(19)中,沿着基板的端部配置有:与绕组端子(71)的第一连接部(191)、与连接器端子(75)的第二连接部(192)、通过第一螺丝(91)固定的第一固定部(97)及使用第二螺丝(92)的第二固定部(98)。第一固定部配置于基板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央或大致中央,第二固定部配置于基板在第二方向上的中央或大致中央。另外,配置第一连接部的角度范围及配置第二连接部的角度范围是包括基板的第一方向(X)的中央在内的区域。

Description

电动机及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线圈延伸的绕组的端部连接到绕组端子的电动机及泵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有沿以电动机轴线为中心的周向配置有多个突极的定子铁芯、被定子铁芯保持的绝缘体以及经由绝缘体卷绕在突极上的线圈的电动机中,提出了一种结构,将从线圈延伸的绕组连接到被绝缘体保持的绕组端子上,之后,用树脂制的外壳将定子铁芯、绝缘体及线圈覆盖(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中,在外壳上连接有多个连接器端子,在外壳的端部固定有电连接多个连接器端子和多个绕组端子的基板。因此,在基板上,沿着基板的外周缘依次配置有电连接多个绕组端子和基板的多个第一连接部、通过第二螺丝将基板固定在外壳上的固定部及电连接多个连接器端子和基板的多个第二连接部,当将基板的中央设为中心时,多个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配置于相反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中国实用新型公告第20923367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用螺丝将基板固定在外壳上的固定部是一个部位,因此存在基板因外部振动而弯曲并对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施加过大的压力的问题。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机及泵装置,在固定于树脂制的外壳上的基板中,能够抑制向连接绕组端子的第一连接部及连接连接器端子的第二连接部施加应力。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的多个突极沿以电动机轴线为中心的周向配置;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被所述定子铁芯保持;线圈,所述线圈经由所述绝缘体卷绕在所述突极上;多个绕组端子,所述多个绕组端子被所述绝缘体保持,且连接从所述线圈延伸的绕组;树脂制的外壳,所述外壳覆盖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绝缘体以及所述线圈;多个连接器端子,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被所述外壳保持;以及基板,所述基板配置于所述外壳的端部,且供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和所述多个绕组端子分别电连接,通过第一螺丝将所述基板固定到所述外壳上的第一固定部、通过第二螺丝将所述基板固定到所述外壳上的第二固定部、电连接所述多个绕组端子和所述基板的多个第一连接部以及电连接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和所述基板的多个第二连接部以沿着所述基板的端部的方式配置,当将与所述电动机轴线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电动机轴线及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配置于从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虚拟线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分开的位置,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配置于从所述虚拟线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分开的位置。
在本发明中,由于基板由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固定,因此基板不易发生弯曲,所以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不容易损伤。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连接部配置于从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虚拟线向第二方向的一侧分开的位置,第二连接部配置于从所述虚拟线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分开的位置,因此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与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分开。因此,即使由于树脂制的外壳和基板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在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产生应力,该应力也不容易传递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因此,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不容易损伤。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固定部配置于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央或大致中央,所述第二固定部配置于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央或大致中央,将电动机轴线设为中心时的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配置的角度范围及将电动机轴线设为中心时的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配置的角度范围都是包括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央的区域。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沿着所述第一方向配置,所述多个绕组端子沿着以所述电动机轴线为中心的周向配置。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基板作为整体具有圆形的平面形状,所述外壳具备围绕所述基板的周围的圆环状的壁部,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中,所述第一螺丝在所述基板与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从所述壁部向径向的内侧分离的位置的第一柱状部接触的状态下贯通所述基板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柱状部,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中,所述第二螺丝在所述基板与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从所述壁部向径向的内侧分离的位置的第二柱状部接触的状态下贯通所述基板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柱状部。据此,即使外壳因温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由该变形引起的应力也不易经由第一柱状部及第二柱状部从壁部传递到基板。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多个突极从圆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从所述电动机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柱状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第二柱状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圆环部重叠。据此,能够通过定子铁芯来抑制第一柱状部及第二柱状部的变形。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绝缘体由与所述多个突极的每一个对应设置的多个分割绝缘体构成。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从所述电动机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柱状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第二柱状部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多个分割绝缘体中相邻的两个分割绝缘体之间与所述圆环部重叠。据此,第一柱状部及第二柱状部经由分割绝缘体之间与定子铁芯重叠。因此,可以通过定子铁芯抑制第一柱状部及第二柱状部的变形。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多个绕组端子分别被所述多个分割绝缘体中的不同分割绝缘体保持,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都配置于所述基板的比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央靠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据此,能够使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从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分离。
本发明的电动机能够应用于泵装置,在该情况下,在泵装置上设置有被所述电动机旋转驱动的叶轮。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基板由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固定,因此基板不易发生弯曲,所以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不易损伤。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连接部配置于从连接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虚拟线向第二方向的一侧分离的位置,第二连接部配置于从所述虚拟线向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分离的位置,所以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从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分开。因此,即使由于树脂制的外壳和基板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在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产生应力,该应力也不易传递到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因此,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不容易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泵装置及电动机的一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泵装置及电动机的纵剖视图。
图3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泵装置卸下罩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从图3所示的状态卸下基板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电动机中使外壳和定子分离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径向的内侧观察图5所示的绕组端子附近的立体图。
图7是从径向的内侧观察图5所示的绕组端子的立体图。
图8是从径向的内侧观察图5所示的公共端子附近的立体图。
图9是图3所示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的布局等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泵装置;2…壳体;3…定子;4…转子;6…外壳;10…电动机;19…基板;31…定子铁芯;32、33…绝缘体;35…线圈;35(U)…第一相的线圈;35(V)…第二相的线圈;35(W)…第三相的线圈;60…树脂密封部件;61…第一隔壁部;62…第二隔壁部;63…底壁;66…主体部;67…第一柱状部;68…第二柱状部;69…连接器外壳;71…绕组端子;72…公共端子;75…连接器端子;91…第一螺丝;92…第二螺丝;97…第一固定部;98…第二固定部;191…第一连接部;192…第二连接部;311…圆环部;312…突极;320、330…分割绝缘体;321、331…外周侧部分;322、332…内周侧部分;326…第一孔;327…第二孔;350…绕组;711…基板连接部;720…板部;721…绕组连接部;721(U)…第一绕组连接部;721(V)…第二绕组连接部;721(W)…第三绕组连接部;715、725…腿部;716、726…第一腿部;717、727…第二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动机及泵装置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电动机轴线L方向是指电动机轴线L延伸的方向,径向的内侧及径向的外侧中的径向是指以电动机轴线L为中心的半径方向,周向是指以电动机轴线L为中心的旋转方向。
(整体结构)
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泵装置1及电动机10的一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泵装置1及电动机10的纵剖视图。在图1及图2中,泵装置1具有:具备吸入口21a及排出口22a的壳体2;相对于壳体2配置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电动机10;以及配置于壳体2的内部的泵室20中的叶轮25,叶轮25通过电动机10绕电动机轴线L旋转驱动。电动机10具备圆筒状的定子3、配置于定子3的内侧的转子4、覆盖定子3的树脂制的外壳6以及可旋转地支承转子4的圆棒状的支轴5。支轴5是金属制或陶瓷制。在本方式的泵装置1中,流体是液体,泵装置1在环境温度、流体温度容易变化的条件下使用。
壳体2构成泵室20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壁面23及沿周向延伸的侧壁29。壳体2具备沿着电动机轴线L延伸的吸入管21和沿与电动机轴线L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排出管22,吸入管21及排出管22分别在端部具备吸入口21a及排出口22a。吸入管21相对于电动机轴线L以同心状设置。
在电动机10中,定子3具有定子铁芯31、被定子铁芯31保持的绝缘体32、33、经由绝缘体32、33卷绕在定子铁芯31上的线圈35。
转子4具备从在径向的内侧与定子3对置的位置沿着电动机轴线L朝向泵室20延伸的圆筒部40,圆筒部40在泵室20开口。在圆筒部40的外周面上,以在径向的内侧与定子3对置的方式保持有圆筒状的磁铁47。磁铁47例如是钕粘结磁铁。
在转子4中,在圆筒部40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端部形成有圆盘状的凸缘部45,在凸缘部45,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连接有圆盘26。在圆盘26的中央形成有中央孔260。在圆盘26的与凸缘部45对置的面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多个叶片部261,该多个叶片部261从中央孔260的周围以圆弧状弯曲并且向径向的外侧延伸,圆盘26经由叶片部261固定于凸缘部45。因此,由凸缘部45和圆盘26构成被连接到转子4的圆筒部40的叶轮25。在本方式中,圆盘26以径向的外侧比径向的内侧靠凸缘部45侧的方式倾斜。
在转子4中,在圆筒部40的径向的内侧,通过铆接等方法保持有圆筒状的向心轴承11,转子4经由向心轴承11被支轴5可旋转地支承。支轴5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第一端部51被形成于外壳6的底壁63上的轴孔65保持。在壳体2上形成有在泵室20侧与支轴5的泵室20侧的第二端部52对置并限制支轴5朝向泵室20侧的可动范围的接收部280。壳体2具备从吸入管21的内周面向电动机10侧延伸的三个支承部27。在支承部27的端部形成有支轴5位于其内侧的筒部28,由筒部28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L2的底部构成接收部280。在支轴5的第二端部52安装有圆环状的推力轴承12,推力轴承12配置于向心轴承11和筒部28之间。在此,第一端部51及轴孔65的至少一部分形成D字形截面,支轴5的第二端部52及推力轴承12的孔形成D字形截面。因此,阻止了支轴5及推力轴承12的旋转。
外壳6是具有与泵室20的壁面23对置的第一隔壁部61和介于定子3和磁铁47之间的第二隔壁部62的隔壁部件。另外,外壳6具有从径向的外侧覆盖定子3的圆筒状的主体部66。因此,外壳6是从径向的两侧及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两侧覆盖定子3的树脂密封部件60,是通过聚苯硫醚(PPS:Polyphenylene Sulfide)等嵌件成型定子3时的树脂部分。
(电动机10的详细结构)
图3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泵装置1卸下罩18后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从图3所示的状态卸下基板19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电动机10中使外壳6和定子3分离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图3、图4及图5相对于图1及图2将电动机轴线L方向上下反转,将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设为附图的上侧。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在外壳6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端部64,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固定有罩18,在罩18和外壳6的底壁63之间配置有基板19,在基板19上设置有控制对线圈35的供电的电路等。
基板19通过使用第一螺丝91的第一固定部97和使用第二螺丝92的第二固定部98固定于外壳6。在外壳6上形成有从底壁63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第一柱状部67,通过将由贯通形成于基板19的边缘的缺口197的自攻螺丝构成的第一螺丝91固定于第一柱状部67,构成第一固定部97。另外,在外壳6上形成有在以电动机轴线L为中心的相反侧从底壁63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第二柱状部68,通过将由贯通形成于基板19的边缘的缺口198的自攻螺丝构成的第二螺丝92固定于第二柱状部68,构成第二固定部98。
在基板19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部191,其通过焊锡连接有从定子3贯通外壳6的底壁63并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的金属制的绕组端子71;以及第二连接部192,其通过焊锡连接有被保持在外壳6上的金属制的连接器端子75。在基板19上,形成有经由安装在基板19上的驱动电路等电连接第二连接部192和第一连接部191的配线等。
在外壳6上形成有筒状的连接器外壳69,连接器端子75的端部位于连接器外壳69的内侧。因此,当将连接器与连接器外壳69连接以供给信号等时,该信号经由连接器端子75及第二连接部192输入到驱动电路,结果是,在驱动电路中生成的驱动电流经由第一连接部191及绕组端子71供给到各线圈35。其结果是,转子4绕电动机轴线L旋转。由此,由于叶轮25在泵室20内旋转且泵室20的内部形成负压,因此流体从吸入管21吸入到泵室20,从排出管22排出。
如图2及图5所示,在定子3中,定子铁芯31具备以圆环状延伸的圆环部311和从圆环部311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多个突极312。突极312在周向上以恒定间距配置。定子铁芯31是由磁性材料构成的薄的磁性板层叠形成的层叠铁芯。在圆环部311的外周面上,与多个突极312对应地形成有沿电动机轴线L方向延伸的凹部315。在本方式中,定子铁芯31是将以直线状延伸的部件弯曲成圆环状之后将圆环部311的端部彼此焊接而成的铁芯。因此,定子铁芯31在圆环部311的周向上的一个部位具备将沿周向延伸的部分彼此连接的焊接部310。
绝缘体32、33分别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两侧与定子铁芯31重叠,覆盖在多个突极312中的每一个上。在本方式中,绝缘体32、33由与多个突极312的每一个对应地分割的多个分割绝缘体320、330构成。多个分割绝缘体320、330分别具备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与定子铁芯31的圆环部311重叠的外周侧部分321、331、在突极31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突出的内周侧部分322、332、连接外周侧部分321、331和内周侧部分322、332的筒部形成部分(未图示),线圈35经由筒部形成部分卷绕至突极312。
电动机10是三相电动机。因此,在多个线圈35上依次配置有由U相线圈构成的第一相的线圈35(U)、由V相线圈构成的第二相的线圈35(V)及由W相线圈构成的第三相的线圈35(W)。在本方式中,第一相的线圈35(U)、第二相的线圈35(V)及第三相的线圈35(W)各配置有三个,线圈35的总数共计九个。因此,分割绝缘体320共计配置有九个,九个分割绝缘体320具有相同的结构。
在本方式中,在九个分割绝缘体330的外周侧部分321的外表面,形成有卷绕线圈35时的绕组350的导向槽335,第一相线圈35(U)由一个绕组构成。因此,三个第一相的线圈35(U)串联电连接。第二相的线圈35(V)及第三相的线圈35(W)也一样。
另外,在九个分割绝缘体320中的与第一相的线圈35(U)中的一个相对应的分割绝缘体320、与第二相的线圈35(V)中的一个相对应的分割绝缘体320及与第三相的线圈35(W)中的一个相对应的分割绝缘体320的外周侧部分321,各自保持有绕组端子71。在三个绕组端子71中的每一个绕组端子上,连接有构成串联连接的三个线圈35的绕组350的一端部351,另一端部352与保持于另一个分割绝缘体320的外周侧部分321上的金属制的公共端子72电连接。在本方式中,另一端部352是起卷的端部,一端部351是终卷的端部。
绕组端子71从分割绝缘体320朝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绕组端子71的前端部即基板连接部711与图2、图3及图4所示的基板19连接。
(绕组端子71的结构)
图6是从径向的内侧观察图5所示的绕组端子71附近的立体图。图7是从径向的内侧观察图5所示的绕组端子71的立体图。此外,图6及图7与图3等一样,也将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设为上侧。
如图5所示,在未设置公共端子72的分割绝缘体320中、对应的相不同的三个分割绝缘体320上,保持有连接从线圈35延伸的绕组350的终卷端部351的绕组端子71。
如图6及图7所示,绕组端子71具有基板连接部711、被分割绝缘体320保持的多个腿部715、在腿部715和基板连接部711之间将板厚方向朝向径向的板部710、从板部710突出的部分以在内侧保持绕组350的方式弯曲的绕组连接部718。绕组连接部718的从板部710的腿部715侧的端部710a突出的部分向上方弯曲以将绕组350保持在内侧。因此,绕组连接部718通过熔接加工保持绕组350的端部351,并且与绕组350的端部351电连接。熔接加工是利用电阻连接绕组350和绕组连接部718的热铆接加工。
在本方式中,绕组端子71具有能够在板部710和基板连接部711之间弹性变形的弹性部714。在此,如图4所示,从定子铁芯31、绝缘体32、线圈35及绕组端子71的腿部715到绕组连接部718的部分由树脂密封部件60覆盖,但基板连接部711及弹性部714从树脂密封部件60的底壁63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且露出。更具体地说,板部710的大部分由树脂密封部件60覆盖,但板部710的弹性部714侧的端部710b从树脂密封部件60的底壁63露出。因此,基板连接部711及弹性部714从树脂密封部件60的底壁63向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突出且露出。
在本方式中,两条腿部715中一条腿部715是第一腿部716,另一条腿部715是相对于第一腿部716设置于周向的另一侧CCW的第二腿部717。与该结构相对应,在分割绝缘体320上设置有供第一腿部716嵌入的第一孔326和相对于第一腿部726在周向的另一侧CCW供第二腿部717嵌入的第二孔327。
在本方式中,第一孔326是供第一腿部716嵌入的压入孔,第二孔327是供第二腿部717嵌入的导向孔。在此,两条腿部715都是截面为四边形的方棒状,粗细相等。但是,第一孔326是截面为圆形的圆孔,第二孔327是截面为四边形的方孔。因此,可以由第二孔327构成导向孔,可以由第一孔326构成压入孔。此外,第一孔326在将分割绝缘体320的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的面和径向的内侧的面切口而形成的凹部329的底部开口。
在本方式中,弹性部714是在板部710和基板连接部711之间,以在周向上折回的方式蜿蜒的蜿蜒部712。在此,弹性部714从板部710的周向的另一侧CCW的端部710c朝向基板连接部711延伸,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观察时,蜿蜒部712不与压入用的第一腿部716重叠。因此,当按压板部710的与分割绝缘体320相反的一侧的端部710a将第一腿部716压入第一孔326时,蜿蜒部712不容易成为妨碍。另外,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观察时,弹性部714在周向上与板部710重叠的范围内蜿蜒,未从板部710沿周向伸出。因此,能够缩短绕组端子71的周向尺寸。
这样,在本方式中,由于在绕组端子71的基板连接部711和腿部715之间设置有弹性部714,因此能够通过弹性部714吸收应力。因此,能够通过弹性部714抑制应力从绕组端子71向基板19的传递。例如,当将基板连接部711插入基板19的孔中并通过焊锡来连接基板连接部711和基板19的焊盘时,能够抑制应力施加在基板19上而损伤电路。另外,即使当驱动电动机10时,在线圈35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绕组端子71而使得绕组端子71热膨胀,也能够抑制基板19弯曲而损伤电路。另外,当对定子3进行树脂密封时,由于绕组端子71的一部分也被树脂密封,因此即使在绕组端子71因树脂密封时的热量而热膨胀时,也能够抑制基板19弯曲而损伤电路。
(公共端子72的结构)
图8是从径向的内侧观察图5所示的公共端子72附近的立体图。此外,图8与图3等一样,也将电动机轴线L方向的一侧L1设为上侧。
如图5所示,在未设置绕组端子71的分割绝缘体320中的一个分割绝缘体320(W)上,保持有供从多相的线圈35的每一个延伸的与相数相应的绕组350的起卷的端部352连接的公共端子72。
在本方式中,公共端子72具备:沿周向延伸的板部720;从板部720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突出的部分分别以将绕组350的端部352保持在内侧的方式弯曲的多个绕组连接部721;以及在多个绕组连接部721中的相邻的绕组连接部721的一个之间从板部720朝向分割绝缘体320突出的一条腿部725,腿部725由分割绝缘体320保持。腿部725仅设置于多个绕组连接部721中相邻的绕组连接部721之间。因此,由于腿部725的数量较少,所以板部720的周向上的尺寸短。因此,板部720形成为沿着周向直线延伸的平板状。
另外,多个绕组连接部721以将绕组350的端部352保持在内侧的方式弯曲,绕组连接部721通过熔接加工保持绕组350的端部352,并且与绕组350的端部352电连接。
在本方式中,由于相数为3,因此绕组连接部721为三个,腿部725为两条。两条腿部725中的一条腿部725是第一腿部726,另一条腿部725是相对于第一腿部726设置于周向的另一侧CCW的第二腿部727。与该结构相对应,与保持绕组端子71的分割绝缘体320一样,在分割绝缘体320上设置有供第一腿部726嵌入的第一孔326和相对于第一腿部726在周向的另一侧CCW供第二腿部727嵌入的第二孔327。
在本方式中,第一孔326是供第一腿部726嵌入的压入孔,第二孔327是供第二腿部727嵌入的导向孔。在此,两条腿部725都是截面为四边形的方棒状,粗细相等。但是,第一孔326是截面为圆形的圆孔,第二孔327是截面为四边形的方孔。因此,可以由第二孔327构成导向孔,可以由第一孔326构成压入孔。
三个绕组连接部721包括第一绕组连接部721(U)、相对于第一绕组连接部721(U)设置于周向的另一侧CCW的第二绕组连接部721(V)以及设置于第一绕组连接部721(U)和第二绕组连接部721(V)之间的第三绕组连接部721(W)。从第一相的线圈35(U)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从周向的一侧CW到达第一绕组连接部721(U)。从第二相的线圈35(V)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从周向的另一侧CCW到达第二绕组连接部721(V)。从第三相的线圈35(W)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从周向的一侧CW到达第三绕组连接部721(W)。在此,在分割绝缘体320上设置有导向用的凹部329,该导向用的凹部329在第一绕组连接部721(U)和第三绕组连接部721(W)之间,从径向的内侧向第三绕组连接部721(W)引导从第三相的线圈35(W)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因此,即使从第一相的线圈35(U)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及从第三相的线圈35(W)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均从周向的一侧CW到达,从第三相的线圈35(W)延伸的绕组350的端部352也可以通过导向用的凹部329向第三绕组连接部721(W)引导,所以向公共端子72的连接容易。
这样,在本方式的电动机10及泵装置1中,在公共端子72中,在相邻的绕组连接部721的一个之间设置有一条腿部725。另外,腿部725仅设置于多个绕组连接部721中的相邻的绕组连接部721之间,在板部720的两端未设置腿部725。因此,由于公共端子72的周向上的尺寸短,所以能够减少公共端子72的成本。另外,由于腿部725的条数少,所以公共端子72向绝缘体32的安装容易。
另外,由于公共端子72的周向上的尺寸较短,所以能够实现公共端子72被一个分割绝缘体320保持的构造。因此,供腿部725嵌入的第一孔326及第二孔327的相对位置精度高。因此,公共端子72的安装容易。另外,由于公共端子72的周向上的尺寸较短,所以公共端子72的板部720为平板状即可,无需使板部720弯曲的工序。因此,能够减少公共端子72的成本。
另外,在绝缘体32上,第一孔326是供第一腿部726嵌入的压入孔,第二孔327是供第二腿部727嵌入的导向孔。因此,能够通过第二腿部727及第二孔327引导公共端子72并且将第一腿部726压入第一孔326中。因此,与压入两条腿部双方的情况相比,公共端子72向绝缘体32的安装容易。
(第一固定部97及第二固定部98等的布局)
图9是图3所示的第一固定部97及第二固定部98的布局等的说明图。此外,在图9中,用单点划线表示第一方向X上的基板19的中央线Cx及第二方向Y上的基板19的中央线Cy。另外,用双点划线表示连接第一固定部97和第二固定部98的虚拟线S。
如图4及图9所示,基板19作为整体具有圆形的平面形状,在外壳6的端部64设置有围绕基板的周围的圆环状的壁部640。另外,在基板19的端部形成有供从壁部640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突部645嵌入的缺口199,基板19在被突部645和缺口199在周向上定位的状态下由第一固定部97及第二固定部98固定。
在此,第一固定部97、第二固定部98、多个第一连接部191及多个第二连接部192沿着基板19的端部配置。另外,将与电动机轴线L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X,将与电动机轴线L及第一方向X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Y时,第一固定部97配置于比基板19在第一方向X上的中央靠一侧X1,第二固定部98配置于比基板19在第一方向X上的中央靠另一侧X2。更具体地说,第一固定部97配置于基板19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央或大致中央,第二固定部98配置于基板19在第二方向Y上的中央或大致中央。另外,以电动机轴线L为中心时的多个第一连接部191配置的角度范围及以电动机轴线L为中心时的多个第二连接部192配置的角度范围都是包括基板19的第一方向X的中央的区域。另外,多个第一连接部191在与连接第一固定部97和第二固定部98的虚拟线S向第二方向Y的一侧Y1分离的位置沿着周向配置,多个第二连接部192沿着第二方向Y配置。
这样,在本方式中,由于基板19被第一固定部97及第二固定部98固定,因此在基板19中不容易发生弯曲。因此,在第一连接部191及第二连接部192的焊盘处不容易出现裂缝等,第一连接部191及第二连接部192的可靠性高。即使在该情况下,由于第一连接部191配置于从连接第一固定部97和第二固定部98的虚拟线S向第二方向Y的一侧Y1分离的位置,并且第二连接部192配置于从所述虚拟线S向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分离的位置,所以第一连接部191及第二连接部192从第一固定部97及第二固定部98分离。因此,即使由于树脂制的外壳6和基板19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而在第一固定部97及第二固定部98产生应力,该应力也不易传递到第一连接部191及第二连接部192。因此,在第一连接部191及第二连接部192的焊盘处不容易出现裂缝等,第一连接部191及第二连接部192的可靠性高。
在此,像参照图5及图6说明的那样,多个绕组端子71由多个分割绝缘体320中的不同分割绝缘体320保持,因此第一连接部191具有不能配置于基板19在第一方向X上的中央等的限制。因此,第一连接部191从基板19在第一方向X上的中央偏向周向的另一侧CCW。与该布局相对应,在本方式中,第一固定部97及第二固定部98均配置于比基板19在第二方向Y的中央靠第二方向Y的另一侧Y2的位置。因此,能够使第一连接部191及第二连接部192双方从第一固定部97及第二固定部98分离。
在本方式中,如图5所示,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观察时,第一柱状部67的至少一部分及第二柱状部68的至少一部分与定子铁芯31的圆环部311重叠。在此,由于在定子铁芯31上保持有多个分割绝缘体320,所以从电动机轴线L方向观察时,第一柱状部67的至少一部分及第二柱状部68的至少一部分经由多个分割绝缘体320中的相邻的两个分割绝缘体320之间与定子铁芯31的圆环部311重叠。因此,即使在外壳6随着温度变化而膨胀或收缩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定子铁芯31抑制第一柱状部67及第二柱状部68的变形。因此,外壳6的膨胀或收缩不易经由第一柱状部67及第二柱状部68传递到基板19。
[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用于泵装置1的电动机10,但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装载在其他设备上的电动机。

Claims (9)

1.一种电动机,其特征在于,具有:
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的多个突极沿以电动机轴线为中心的周向配置;
绝缘体,所述绝缘体被所述定子铁芯保持;
线圈,所述线圈经由所述绝缘体卷绕在所述突极上;
多个绕组端子,所述多个绕组端子被所述绝缘体保持,且连接从所述线圈延伸的绕组;
树脂制的外壳,所述外壳覆盖所述定子铁芯、所述绝缘体以及所述线圈;
多个连接器端子,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被所述外壳保持;以及
基板,所述基板配置于所述外壳的端部,且供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和所述多个绕组端子分别电连接,
通过第一螺丝将所述基板固定到所述外壳上的第一固定部、通过第二螺丝将所述基板固定到所述外壳上的第二固定部、电连接所述多个绕组端子和所述基板的多个第一连接部以及电连接所述多个连接器端子和所述基板的多个第二连接部以沿着所述基板的端部的方式配置,
当将与所述电动机轴线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将与所述电动机轴线及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第二方向时,
所述第一固定部配置于比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央靠一侧的位置,
所述第二固定部配置于比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央靠另一侧的位置,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配置于从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虚拟线向所述第二方向的一侧分开的位置,
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配置于从所述虚拟线向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分开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部配置于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央或大致中央处,
所述第二固定部配置于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中央或大致中央处,
将电动机轴线设为中心时的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配置的角度范围及将电动机轴线设为中心时的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配置的角度范围都是包括所述基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央在内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沿着所述周向配置,
所述多个第二连接部沿着所述第二方向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整体具有圆形的平面形状,
所述外壳具备围绕所述基板的周围的圆环状的壁部,
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中,所述第一螺丝在所述基板与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从所述壁部向径向的内侧分开的位置的第一柱状部相接的状态下,贯通所述基板并固定于所述第一柱状部,
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中,所述第二螺丝在所述基板与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从所述壁部向径向的内侧分开的位置的第二柱状部相接的状态下,贯通所述基板并固定于所述第二柱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多个突极从圆环部朝向径向的内侧突出,
从所述电动机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柱状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第二柱状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圆环部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体由与所述多个突极的每一个对应设置的多个分割绝缘体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电动机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一柱状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第二柱状部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多个分割绝缘体中相邻的两个分割绝缘体之间与所述圆环部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绕组端子分别被所述多个分割绝缘体中的不同分割绝缘体保持,
所述第一固定部及所述第二固定部都配置于所述基板的比所述第二方向的中央靠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的位置。
9.一种泵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机,其特征在于,
具有由所述电动机旋转驱动的叶轮。
CN202111597665.1A 2020-12-25 2021-12-24 电动机及泵装置 Active CN1146965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216595A JP2022102073A (ja) 2020-12-25 2020-12-25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JP2020-216595 2020-12-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6505A true CN114696505A (zh) 2022-07-01
CN114696505B CN114696505B (zh) 2024-01-30

Family

ID=82135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7665.1A Active CN114696505B (zh) 2020-12-25 2021-12-24 电动机及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02073A (zh)
CN (1) CN1146965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44345B1 (ja) 2022-08-31 2024-03-06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用封止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解体方法
WO2024048369A1 (ja) * 2022-08-31 2024-03-07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ステータ用封止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ステータの解体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08783A (ja) * 2015-04-28 2016-12-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16226179A (ja) * 2015-05-29 2016-12-2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209233673U (zh) * 2018-12-11 2019-08-09 常州雷利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水泵和用于该电子水泵的控制器安装结构
JP2020005460A (ja) * 2018-06-29 2020-01-0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20102954A (ja) * 2018-12-21 2020-07-0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08783A (ja) * 2015-04-28 2016-12-0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16226179A (ja) * 2015-05-29 2016-12-2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2020005460A (ja) * 2018-06-29 2020-01-09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
CN209233673U (zh) * 2018-12-11 2019-08-09 常州雷利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水泵和用于该电子水泵的控制器安装结构
JP2020102954A (ja) * 2018-12-21 2020-07-02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杨连发: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第二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102073A (ja) 2022-07-07
CN114696505B (zh) 2024-0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0482B2 (en) Stator, motor, and compressor
CN114696505B (zh) 电动机及泵装置
US10148143B2 (en) Mo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tor
US20200021160A1 (en) Motor and pump device
CN211975417U (zh) 泵装置
US11757315B2 (en) Rotor and brushless motor
US20200186000A1 (en) Motor and pump device
JP2017025854A (ja) ポンプ装置
JP7562404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JP7473459B2 (ja) ポンプ装置
JP7503489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WO2023090267A1 (ja) 電気装置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JP2020043726A (ja) 電動ポンプ
CN212649201U (zh) 马达
JP2022102074A (ja)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JP2024005602A (ja)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CN214533711U (zh) 泵装置
JP3972251B2 (ja) 電動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燃料ポンプ
JP2020102955A (ja) 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22183754A (ja)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CN113958512B (zh) 泵装置
CN117477845A (zh) 马达及泵装置
US20220106948A1 (en) Pump comprising an electric motor with plug connection in the form of an intermediate ring
JP2024018118A (ja)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JP2022073086A (ja) モー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