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94873A - 煅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煅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94873A
CN114694873A CN202210380876.8A CN202210380876A CN114694873A CN 114694873 A CN114694873 A CN 114694873A CN 202210380876 A CN202210380876 A CN 202210380876A CN 114694873 A CN114694873 A CN 114694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preservation
modules
module
furnace tube
m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808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华�
李扬
张克乾
贺诚
李宝军
洪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filed Critical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of Energy
Priority to CN2022103808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948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94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9487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FPROTECTION AGAINST X-RADIATION, GAMMA RADIATION, CORPUSCULAR RADIATION OR PARTICLE BOMBARDMENT; 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0Treating radioactively contaminated material; Decontamination arrangements therefor
    • G21F9/04Treating liquids
    • G21F9/06Processing
    • G21F9/14Processing by incineration; by calcination, e.g. desicc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00Preparing the batch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煅烧装置,包括:炉管(100);加热结构(300),用于对炉管(100)进行加热;保温套(210),套设在炉管(100)的外侧以对其进行保温,其中,保温套(210)包括多个保温模块(211),每个保温模块(211)沿炉管(100)的轴向延伸设置,多个保温模块(211)沿炉管(100)的周向布置,相邻的保温模块(211)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使多个保温模块(211)具有相互拼接以包裹炉管(100)的拼接状态以及至少一个保温模块(211)与其余保温模块(211)可完全分离的分离状态。上述保温模块可以被取下,以对该保温模块进行检修或更换,或将炉管的至少部分外露以便于对炉管、或炉管与保温套之间的其他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操作更加简单、快速,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煅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煅烧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煅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核工业领域中,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由于具有处理温度高、可处理废物类型广、熔炉使用寿命长、退役容易等优点,成为国内及国际上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理采用的较为先进的工艺手段。由于冷坩埚的埚体的容积有限,在处理主要以液态存在的放射性废物(即放射性废液)时,可以通过配备一台煅烧炉(例如回转煅烧炉)提前对放射性废液进行预处理,将放射性废液煅烧转形至固体粉末状,再通入至冷坩埚中进行后续熔融固化,这种方式被称为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
两步法冷坩埚玻璃固化技术的主要设备包括煅烧炉和冷坩埚。其中,煅烧炉通常采用回转煅烧炉,回转煅烧炉包括支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支架上的炉管、用于加热炉管的加热部件、与炉管的第一端连通的进料结构及与炉管的第二端连通的出料结构,炉管可沿自身轴线转动。放射性废液及其他添加剂通过进料结构进入到炉管中,通过加热部件对炉管进行加热,与此同时炉管沿自身轴线进行转动,放射性废液逐渐被煅烧转形至固体粉末状物料,并经由出料结构进行出料。出料结构与冷坩埚的埚体连通,由出料结构出来的物料混合玻璃基料一同进入冷坩埚的埚体中,进行后续的熔融固化过程。
在上述采用回转煅烧炉进行煅烧转形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在炉管的外侧设置对其进行保温的保温套。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保温套一般被制作为一体式的套状结构,当处于需要对炉管位于保温套内侧的部分进行检修、对炉管进行更换、对保温套进行维检修、对保温套进行更换中的任一情形下,均需要先将回转煅烧炉的炉管与其首、尾端的结构进行拆卸,再通过吊装炉管或保温套的方式将保温套由炉管上取下,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检修或更换操作,操作十分不便,检修、更换的效率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煅烧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煅烧装置,包括:炉管;加热结构,用于对炉管进行加热;保温套,套设在炉管的外侧以对其进行保温,其中,保温套包括多个保温模块,每个保温模块沿炉管的轴向延伸设置,多个保温模块沿炉管的周向布置,相邻的保温模块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使多个保温模块具有相互拼接以包裹炉管的拼接状态以及至少一个保温模块与其余保温模块可完全分离的分离状态。
进一步地,保温模块为两个。
进一步地,两个保温模块的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还包括:伸缩驱动结构,与至少一个保温模块可拆卸连接,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动作能够带动该保温模块移动,当多个保温模块处于分离状态且与伸缩驱动结构连接的保温模块与其余保温模块完全分离时,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带动该保温模块朝向背离炉管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伸缩驱动结构包括伸缩铰链、气缸、液压缸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伸缩铰链包括:固定底座和活动底座,活动底座可移动地设置在固定底座上;第一驱动装置,与活动底座驱动连接,以驱动活动底座相对于固定底座移动;两组连杆,每组连杆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多个连杆,两组连杆相对于一对称轴对称设置,并且两组连杆在对称轴的位置进行铰接,其中,两组连杆的首端与至少一个保温模块可活动连接,一组连杆的尾端与固定底座铰接,另一组连杆的尾端与活动底座铰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活动底座移动,以带动两组连杆进行伸缩。
进一步地,还包括:移动结构,与伸缩驱动结构驱动连接,以驱动伸缩驱动结构沿预设方向进行移动,其中,预设方向垂直于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方向或者与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方向之间呈锐角夹角。
进一步地,移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一导轨及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滑动件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滑动件沿第一导轨滑动,第一滑动件与伸缩驱动结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保温模块为两个,至少一个保温模块与伸缩驱动结构可拆卸连接,当两个保温模块处于分离状态时,该保温模块能够先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沿炉管的径向背离炉管移动,当其移动至使炉管对应于该保温模块的部分完全外露时,再通过移动结构的驱动沿预设方向进行移动;或者,当两个保温模块处于分离状态时,该保温模块能够先通过移动结构的驱动沿预设方向且背离炉管移动,其中预设方向为炉管的径向,当其移动至使炉管对应于该保温模块的部分完全外露时,再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保温模块为两个,两个保温模块呈上下布置、左右布置或斜向布置。
进一步地,保温模块为两个,两个保温模块呈上下布置,位于下方的保温模块与伸缩驱动结构可拆卸连接,煅烧装置还包括弹性支撑结构,弹性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下方的保温模块,当两个保温模块之间的连接解除后,下方的保温模块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移并向下压缩弹性支撑结构,直至炉管对应于该保温模块的部分完全外露,此时再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带动该保温模块移动至炉管的侧方。
进一步地,保温模块为两个,两个保温模块呈左右布置,煅烧装置还包括刚性支撑结构和滑动导向结构,刚性支撑结构用于支撑至少一个保温模块,刚性支撑结构固定在滑动导向结构上,当两个保温模块处于分离状态且设有刚性支撑结构的至少一个保温模块移动时,刚性支撑结构在该保温模块移动过程中始终对其进行支撑,并且通过滑动导向结构对该保温模块的移动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滑动导向结构包括:第二滑动件和第二导轨,刚性支撑结构与第二滑动件固定连接,第二滑动件可沿第二导轨滑动。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保温模块上设有机械手配合部,机械手配合部用于被机械手抓取以使该保温模块能够通过操作机械手进行移动或固定。
进一步地,相邻的保温模块之间和/或伸缩驱动结构与保温模块之间通过快拆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中,快拆结构可通过机械手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快拆结构包括:插接件、插槽及可活动卡扣,插接件和插槽分别设置在两个待连接件上,或者插槽为两个,两个插槽分别设置在两个待连接件上,插接件可独立于两个待连接件;其中,两个待连接件分别为相邻的两个保温模块或者伸缩驱动结构和保温模块;插接件上设有卡槽,可活动卡扣设置在插槽的槽壁上,可活动卡扣具有凸出于插槽的槽壁的凸出状态及隐藏于插槽的槽壁内部的隐藏状态,当插接件插入插槽后,控制可活动卡扣处于凸出状态并卡住卡槽,以使两个待连接件连接,当需要将两个待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解除时,控制可活动卡扣处于隐藏状态,以使插接件能够由插槽内拔出。
进一步地,快拆结构包括:突出件,与一个待连接件固定连接;锁紧套及压紧件,压紧件与另一个待连接件转动连接,锁紧套与压紧件转动连接,并且压紧件的转轴与锁紧套的转轴相互间隔,当锁紧套套设在突出件上后,控制压紧件沿背离突出件的方向转动,并带动锁紧套的转轴朝该方向移动,以使锁紧套锁紧突出件,当需要将两个待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解除时,控制压紧件沿朝向突出件的方向转动,并带动锁紧套的转轴朝该方向移动,以使锁紧套松开突出件,其中,两个待连接件分别为相邻的两个保温模块或者伸缩驱动结构和保温模块。
进一步地,保温套为多个,多个保温套沿炉管的轴向布置,相邻的保温套之间相互独立和/或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加热结构设置在保温套的内壁上并与保温套形成一体结构;和/或,加热结构可拆卸地插接在保温套上,并且加热结构的至少部分能够伸入至保温套的内侧。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当相邻的保温模块之间连接后,多个保温模块相互拼接以包裹住炉管(即为拼接状态),从而使多个保温模块拼接形成的整体结构能够有效地对炉管进行保温,保证对待处理物料的煅烧效果。当至少一个保温模块与其相邻的保温模块之间的连接解除后,该保温模块与其余保温模块完全分离(即为分离状态)。此时,上述解除连接的至少一个保温模块可以被取下,取下该保温模块的目的可以为对该保温模块进行检修或更换,也可以为将炉管的至少部分外露以便于对炉管、或炉管与保温套之间的其他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这样能够较为简单地、快速地实现上述检修或更换操作,节约检修或更换的工作时间,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作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可帮助对本发明有全面的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煅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煅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煅烧装置的保温套的两个保温模块处于拼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图3的保温套的两个保温模块处于分离状态且斜向移动下方的保温模块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煅烧装置的保温套的两个保温模块处于拼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在图5的保温套的两个保温模块处于分离状态且向下移动下方的保温模块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7是将图6的下方的保温模块再进行平移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煅烧装置的保温套的两个保温模块处于拼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在图8的保温套的两个保温模块处于分离状态且下方的保温模块下压弹性支撑结构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将图9的下方的保温模块再进行平移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煅烧装置的保温套的两个保温模块处于拼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在图11的保温套的两个保温模块处于分离状态且将两个保温模块进行平移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煅烧装置的快拆结构的可活动卡扣处于凸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快拆结构的可活动卡扣处于隐藏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煅烧装置的快拆结构的锁紧套未进行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快拆结构的锁紧套进行锁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并不一定按比例来绘制,而是仅以不影响读者理解的示意性方式示出。
附图标记说明:
100、炉管;210、保温套;211、保温模块;212、机械手配合部;220、伸缩铰链;221、固定底座;222、活动底座;223、连杆;230、移动结构;231、第一滑动件;232、第一导轨;240、弹性支撑结构;251、刚性支撑结构;252、滑动导向结构;2521、第二滑动件;2522、第二导轨;260、快拆结构;261、插接件;2611、卡槽;262、插槽;263、可活动卡扣;264、按压件;265、控制杆;266、突出件;267、锁紧套;268、压紧件;290、支架;300、加热结构;400、进料结构;500、出料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若全文中涉及“第一”、“第二”等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先后次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应该理解为“第一”、“第二”等描述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若全文中出现“和/或”,其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上方”、“下方”、“顶部”、“底部”等,仅用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为也包含除了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煅烧装置,该煅烧装置可以为应用于各种领域的煅烧装置。例如,煅烧装置可以为核工业领域的放射性废液处理工艺中所用到的回转煅烧炉,回转煅烧炉用于对放射性废液进行预处理以将放射性废液煅烧转形至固体粉末状物料,再通入至冷坩埚中进行后续的熔融固化处理。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煅烧装置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煅烧装置。
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煅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的煅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煅烧装置包括炉管100、用于对炉管100进行加热的加热结构300、与炉管100的第一端连通的进料结构400及与炉管100的第二端连通的出料结构500。以通过煅烧装置对放射性废液进行预处理为例,放射性废液和其他添加剂通过进料结构400进入到炉管100中,通过加热结构300对炉管100进行加热,与此同时炉管100沿自身轴线进行转动,放射性废液逐渐被煅烧转形至固体粉末状物料,并经由出料结构500进行出料。进一步地,煅烧装置还包括保温套210,保温套210套设在炉管100的外侧以对其进行保温。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结构300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并不作限定。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结构300设置在保温套210的内壁上并与保温套210形成一体结构。加热结构300可以为电热丝、电热带等,加热结构300可以与形成保温套210的保温材料(例如高密度陶瓷保温材料)一同压制而形成一体结构。此时,如果加热结构300发生损坏,则需要将与该加热结构300为一体的保温套210一同进行更换。如图2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结构300可拆卸地插接在保温套210上,并且加热结构300的至少部分能够伸入至保温套210的内侧,以能够对位于保温套210内侧的炉管100进行加热。加热结构300可以为硅钼棒等电加热棒。此时,如果加热结构300发生损坏,则将该加热结构300取下进行更换即可,对保温套210不会产生影响。
图3示出了实施例一的煅烧装置的保温套210的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拼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在图3的保温套210的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分离状态且斜向移动下方的保温模块211后的状态示意图。图5示出了实施例二的煅烧装置的保温套210的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拼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在图5的保温套210的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分离状态且向下移动下方的保温模块211后的状态示意图。图7示出了将图6的下方的保温模块211再进行平移后的状态示意图。图8示出了实施例三的煅烧装置的保温套210的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拼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在图8的保温套210的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分离状态且下方的保温模块211下压弹性支撑结构240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0示出了将图9的下方的保温模块211再进行平移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1示出了实施例四的煅烧装置的保温套210的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拼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在图11的保温套210的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分离状态且将两个保温模块211进行平移后的状态示意图。
如图3至图1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温套210包括多个保温模块211,每个保温模块211沿炉管100的轴向延伸设置,多个保温模块211沿炉管100的周向布置。其中,相邻的保温模块211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使多个保温模块211具有相互拼接以包裹炉管100的拼接状态以及至少一个保温模块211与其余保温模块211完全分离的分离状态。
当相邻的保温模块211之间连接后,多个保温模块211相互拼接以包裹住炉管100(即为拼接状态),从而使多个保温模块211拼接形成的整体结构能够有效地对炉管100进行保温,保证对待处理物料的煅烧效果。当至少一个保温模块211与其相邻的保温模块211之间的连接解除后,该保温模块211与其余保温模块211可完全分离(即为分离状态)。此时,上述解除连接的至少一个保温模块211可以被取下,取下该保温模块211的目的可以为对该保温模块211进行检修或更换,也可以为将炉管100的至少部分外露以便于对炉管100、或炉管100与保温套210之间的其他部件进行检修或更换,这样能够较为简单地、快速地实现上述检修或更换操作,节约检修或更换的工作时间,效率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解除连接的至少一个保温模块211被“取下”指的是该保温模块211在解除连接后,能够由原拼接形成的整体结构上分离出来,该保温模块211与其余的保温模块211不接触。当上述保温模块211被取下后,可以采用热室中的吊车等工具将其吊装运走;也可以将该保温模块211移动至某一位置并固定在该位置,此时主要目的在于将炉管100的至少部分外露出来。
优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温模块211为两个,这样可以在实现保温套210模块化装配的同时尽量减少保温模块211的数量,从而减少其他例如连接结构等附属结构的数量。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保温模块211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以上。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保温模块211的结构相同,即形状、尺寸相同,也就是说,两个保温模块211是相对于一对称轴对称设置,该对称轴沿炉管100的径向延伸。在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两个保温模块211拼接形成的整体结构呈环形,每个保温模块211呈半环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保温模块211的结构也可以不同,例如,两个保温模块211拼接形成环形,其中一个的圆心角大于另一个的圆心角。
上述两个保温模块211的对称轴的设置方式可以为多种。下面将分为多个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煅烧装置中,两个保温模块211呈斜向布置,此时两个保温模块211的对称轴(图中点划线所示)倾斜设置。两个保温模块211上均设有机械手配合部212。机械手能够抓取机械手配合部212,以通过操作机械手将保温模块211进行移动。如图3所示,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拼接状态,两个保温模块211之间通过快拆结构260进行可拆卸连接。当将两个保温模块211之间的连接解除后,可以通过机械手抓取下方的保温模块211上的机械手配合部212,操控机械手将该保温模块211大致沿斜向下的方向进行移动(如图4所示的状态),从而直接将下方的保温模块211取下。其中,通过操控机械手移动下方的保温模块211的方向可以为先沿垂直于对称轴向斜下方进行移动,当炉管100对应于下方的保温模块211的部分完全外露后,此时则可以再使保温模块211沿水平或斜向上的方向继续向外移动。此外,上方的保温模块211也可以通过机械手抓取机械手配合部212后操作机械手的方式将其进行移动,以使上方的保温模块211也能够被取下。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和图4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两个保温模块211可以不设置额外的支撑结构,当两者连接后,其形成的整体结构直接搭在炉管100的外侧,依靠炉管100进行支撑,而炉管100则需要通过支架290进行支撑。当通过机械手取下下方的保温模块211时,可以同样通过机械手抓取上方的保温模块211的机械手配合部212将其固定住,也可以同时采用机械手将上方的保温模块211取下。
实施例二
如图5至图7所示,在实施例二的煅烧装置中,两个保温模块211呈上下布置,此时两个保温模块211的对称轴(图中点划线所示)水平设置。位于上方的保温模块211上设有机械手配合部212。机械手能够抓取机械手配合部212,以通过操作机械手将保温模块211向上进行移动。如图5所示,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拼接状态,两个保温模块211之间通过快拆结构260进行可拆卸连接。当将两个保温模块211之间的连接解除后,上方的保温模块211能够被机械手直接吊装运走,使炉管100的顶部外露出来,从而对炉管100的顶面进行检修或者对炉管100进行更换或者对上方的保温模块211进行更换;下方的保温模块211需要借助其他装置先进行下移再进行外移以实现取出,从而使炉管100的底部外露出来,进而对炉管100的底面进行检修或者对下方的保温模块211进行更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煅烧装置还包括伸缩驱动结构,伸缩驱动结构与至少一个保温模块211可拆卸连接,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动作能够带动该保温模块211移动。具体地,当多个保温模块211处于分离状态且与伸缩驱动结构连接的保温模块211与其余保温模块211完全分离时,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带动该保温模块211朝向背离炉管100的方向移动。通过伸缩驱动结构带动保温模块211进行移动,相比于通过机械手操控的方式,自动化程度更高。其中,伸缩驱动结构的类型可以为多种,例如,伸缩驱动结构包括伸缩铰链220、气缸、液压缸、弹簧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伸缩驱动结构为伸缩铰链220。伸缩铰链220包括固定底座221、活动底座222、第一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以及两组连杆223。其中,活动底座222可移动地设置在固定底座221上。第一驱动装置与活动底座222驱动连接,以驱动活动底座222相对于固定底座221移动。两组连杆223中的每组连杆223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多个连杆223。两组连杆223相对于一对称轴对称设置,并且两组连杆223在对称轴的位置进行铰接,从而形成“菱形”的铰链机构,该“菱形”的铰链机构的首端(即两组连杆223的首端)的两个连杆223活动连接(铰接和/或可滑动连接)在同一连接座上,该连接座与至少一个保温模块211固定连接。例如,上述伸缩铰链220的连接座与图5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位于下方的保温模块211进行连接。同时,一组连杆223的尾端与固定底座221铰接,另一组连杆223的尾端与活动底座222铰接。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活动底座222移动,活动底座222移动可带动与其连接的连杆223动作,从而带动两组连杆223进行伸展或收缩。例如,图5中示出的伸缩铰链220处于伸展状态,此时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活动底座222向外移动即可带动两组连杆223压缩至图6所示状态,从而实现对下方的保温模块211的移动。
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煅烧装置还包括移动结构230,移动结构230与伸缩驱动结构驱动连接,以驱动伸缩驱动结构沿预设方向进行移动。其中,预设方向垂直于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方向或者与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方向之间呈锐角夹角。移动结构230与伸缩驱动结构相配合,能够实现保温模块211沿两个方向的移动,使用更加灵活。
具体地,当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分离状态时,该保温模块211能够先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沿炉管100的径向背离炉管100移动,当其移动至使炉管100对应于该保温模块211的部分完全外露时,再通过移动结构230的驱动沿预设方向进行移动。例如,在图5至图7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伸缩驱动结构(即伸缩铰链220)驱动下方的保温模块211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移动结构230驱动伸缩驱动结构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当下方的保温模块211需要取下时,先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收缩驱动保温模块211下移,再通过移动结构230驱动保温模块211和伸缩驱动结构向外移动至侧方。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结构230包括第一滑动件231、第一导轨232及第二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一滑动件231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滑动件231沿第一导轨232滑动,第一滑动件231与伸缩驱动结构固定连接。上述移动结构230的结构简单,并且第一导轨232能够对第一滑动件231进行滑动导向。当然,移动结构230的具体形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移动结构230也可以为其他例如气缸、液压缸、电机与齿轮齿条组合的机构等。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移动结构230和伸缩驱动结构不限于用于下方的保温模块211的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方的保温模块211也同样可以采用上述移动结构230和伸缩驱动结构实现移动。
实施例三
如图8至图10所示,实施例三的煅烧装置的主要区别在于,与伸缩驱动结构驱动连接的保温模块211的移动方式不同。具体地,当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分离状态时,该保温模块211能够先通过移动结构230的驱动沿预设方向且背离炉管100移动,其中预设方向为炉管100的径向,当其移动至使炉管100对应于该保温模块211的部分完全外露时,再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进行移动。例如,在图8至图10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结构230驱动下方的保温模块211沿竖直方向进行移动,伸缩驱动结构(即伸缩铰链220)驱动保温模块211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当下方的保温模块211需要取下时,先通过移动结构230驱动保温模块211和伸缩驱动结构下移,再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收缩驱动保温模块211向外移动至侧方。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煅烧装置还包括弹性支撑结构240。弹性支撑结构240用于支撑下方的保温模块211。当两个保温模块211之间的连接解除后,移动结构230驱动下方的保温模块211下移并向下压缩弹性支撑结构240,直至炉管100对应于该保温模块211的部分完全外露。在此过程中,弹性支撑结构240始终能够对下方的保温模块211起到支撑作用。当炉管100对应于该保温模块211的部分完全外露后,再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带动该保温模块211移动至炉管100的侧方。其中,弹性支撑结构240与保温模块211之间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也可以只是接触支撑,不进行额外的连接。弹性支撑结构240的具体类型可以为例如弹簧、无驱动伸缩杆等。实施例三的煅烧装置的其他例如保温模块211的结构及分布方式、伸缩驱动结构、移动结构230等均与实施例二的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弹性支撑结构240对保温模块211进行支撑的情况下,当两个保温模块211之间连接解除后,下方的保温模块211的下移可以不通过移动结构230驱动的方式实现,而是在保温模块211的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移并向下压缩弹性支撑结构240,直至炉管100对应于该保温模块211的部分完全外露,此时再通过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带动该保温模块211移动至炉管100的侧方。在此过程中,移动结构不主动提供驱动力,而是随着保温模块211的移动进行移动,此时也可将移动结构看作是滑动导向结构。
实施例四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实施例四的煅烧装置中,两个保温模块211呈左右布置,此时两个保温模块211的对称轴(图中点划线所示)竖直设置。两个保温模块211上均设有机械手配合部212。机械手能够抓取机械手配合部212,以通过操作机械手将保温模块211向左、右进行移动。如图11所示,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拼接状态,两个保温模块211之间通过快拆结构260进行可拆卸连接。当将两个保温模块211之间的连接解除后,两个保温模块211能够通过机械手操控分别向左右两侧进行移动,从而使炉管100外露出来,进而对炉管100进行检修或更换,或者对两个保温模块211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更换。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机械手抓取机械手配合部212后,也可用于将该保温模块211进行固定,例如通过机械手将左侧的保温模块211固定住,再通过另一机械手将右侧的保温模块211向右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煅烧装置还包括刚性支撑结构251和滑动导向结构252。刚性支撑结构251用于支撑至少一个保温模块211。刚性支撑结构251固定在滑动导向结构252上。当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分离状态且设有刚性支撑结构251的至少一个保温模块211移动时,刚性支撑结构251在该保温模块211移动过程中始终对其进行支撑,并且通过滑动导向结构252对该保温模块211的移动进行导向。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保温模块211在移动过程中也始终能够被支撑。例如,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两个保温模块211均设置有刚性支撑结构251和滑动导向结构252,在两个保温模块211向左右移动时,刚性支撑结构251分别对相应的保温模块211始终起到支撑作用,而滑动导向结构252则起到导向作用。
优选地,如图11和图12所示,滑动导向结构252包括第二滑动件2521和第二导轨2522,刚性支撑结构251与第二滑动件2521固定连接,第二滑动件2521可沿第二导轨2522滑动。上述滑动导向结构252的结构简单,并且第二导轨2522能够对第二滑动件2521进行滑动导向。当然,滑动导向结构252的具体形式不限于此,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滑动导向结构252也可以为滑轮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申请的煅烧装置中,例如相邻的保温模块211之间、伸缩驱动结构与保温模块211之间、弹性支撑结构240与保温模块211之间、刚性支撑结构251与保温模块211之间等需要可拆卸连接的位置均可以采用快拆结构260进行连接,其中,快拆结构260可通过机械手进行操作,并且能够实现快速拆卸。特别是在煅烧装置具有工程规模且处于放射性环境中时,通过机械手可以实现远程拆卸操作,并且机械手操作更加简单。
图13示出了一个实施例的煅烧装置的快拆结构260的可活动卡扣263处于凸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示出了图13的快拆结构260的可活动卡扣263处于隐藏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快拆结构260包括插接件261、插槽262及可活动卡扣263。插接件261和插槽262分别设置在两个待连接件上;或者,插槽262为两个,两个插槽262分别设置在两个待连接件上,插接件261可独立于两个待连接件。其中,两个待连接件为需要进行可拆卸连接的两个部件,例如可以为相邻的两个保温模块211,或者伸缩驱动结构和保温模块211,或者弹性支撑结构240与保温模块211,或者刚性支撑结构251与保温模块211,等等。
具体地,插接件261上设有卡槽2611,可活动卡扣263设置在插槽262的槽壁上。可活动卡扣263具有凸出于插槽262的槽壁的凸出状态及隐藏于插槽262的槽壁内部的隐藏状态。当插接件261插入插槽262后,控制可活动卡扣263处于凸出状态并卡住卡槽2611,以使两个待连接件连接(如图13中所示)。当需要将两个待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解除时,控制可活动卡扣263处于隐藏状态,以使插接件261能够由插槽262内拔出(如图14中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可活动卡扣263在凸出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切换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在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快拆结构260还包括按压件264和控制杆265,可活动卡扣263可转动地连接在插槽262的槽壁上,控制杆265包括转动杆和滑动杆,转动杆的第一端与可活动卡扣263铰接,并且该铰接点与可活动卡扣263的转动中心之间具有一定距离,转动杆的第二端与滑动杆的第一端铰接,滑动杆的第二端与按压件264固定连接,滑动杆被限位结构进行限位以使其只能沿竖直方向进行滑动。当快拆结构260处于图13所示的状态时,可活动卡扣263处于凸出状态,插接件261被卡接固定。当需要将快拆结构260解除连接时,通过主从机械手(主要用于做精密动作,较为灵活)远程操作按压件264,将按压件264向下按压,滑动杆随着按压件264的按压向下滑动,转动杆相对于滑动杆沿顺时针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可活动卡扣263沿逆时针转动至隐藏状态,进而使插接件261的卡接解除,此时通过主从机械手可以拔出插接件261,实现快拆结构260的连接解除。此后,通过动力机械手(主要用于施加动力)将保温模块211取下。同样地,在进行相邻的保温模块211之间或保温模块211与其他部件之间的装配时,采用动力机械手吊持保温模块211,主从机械手进行对快拆结构260的精细动作,两者配合以实现远程快速装配连接。
图15示出了另一个实施例的煅烧装置的快拆结构260的锁紧套267未进行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6示出了图15的快拆结构260的锁紧套267进行锁紧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快拆结构260包括突出件266、锁紧套267及压紧件268。突出件266与一个待连接件固定连接,压紧件268与另一个待连接件转动连接,锁紧套267与压紧件268转动连接,并且压紧件268的转轴与锁紧套267的转轴相互间隔。其中,两个待连接件为需要进行可拆卸连接的两个部件,例如可以为相邻的两个保温模块211,或者伸缩驱动结构和保温模块211,或者弹性支撑结构240与保温模块211,或者刚性支撑结构251与保温模块211,等等。
具体地,当锁紧套267套设在突出件266上时,锁紧套267与突出件266之间未进行锁紧,两者之间刚刚接触贴合或者具有缝隙(如图15所示)。此后,控制压紧件268沿背离突出件266的方向转动(例以图15中压紧件268的位置起沿顺时针转动),并带动锁紧套267的转轴朝该方向移动,以使锁紧套267与突出件266之间紧密配合,即锁紧套267向突出件266沿朝向其转轴移动方向施加一锁紧力,从而锁紧突出件266(如图16所示)。当需要将两个待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解除时,控制压紧件268沿朝向突出件266的方向转动(以图16中压紧件268的位置起沿逆时针转动),并带动锁紧套267的转轴朝该方向移动,以使锁紧套267松开突出件26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套设锁紧套267、转动压紧件268等操作可通过主从机械手远程进行操作,至于通过动力机械手与主从机械手的配合来实现保温模块211的装配和取下的过程与前述的快拆结构260的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保温套210为多个,多个保温套210沿炉管100的轴向布置。相邻的保温套210之间相互独立和/或可拆卸连接。优选地,保温套210为三个。采用上述保温套210的设置方式时,只需针对损坏的保温套210进行更换,或者只需取下与炉管100需要检修的部位相对应的保温套210,使用更加灵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省成本。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保温套210也可以为一个。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根据本申请的放射性废物处理系统的实施例包括煅烧装置和熔融装置,煅烧装置为上述的煅烧装置。其中,放射性废物进入到煅烧装置中进行煅烧转形,得到的物料再与玻璃基料一同进入到熔融装置中进行熔融并形成熔融玻璃,熔融玻璃由熔融装置的卸料阀卸出。在用于放射性废物处理的具体应用场景下,煅烧装置为回转煅烧炉,熔融装置为冷坩埚。煅烧装置包括炉管100、用于对炉管100进行加热的加热结构300、与炉管100的第一端连通的进料结构400及与炉管100的第二端连通的出料结构500。以通过煅烧装置对放射性废液进行预处理为例,放射性废液和其他添加剂通过进料结构400进入到炉管100中,通过加热结构300对炉管100进行加热,与此同时炉管100沿自身轴线进行转动,放射性废液逐渐被煅烧转形至固体粉末状物料,并经由出料结构500进行出料。出料结构500与冷坩埚的埚体连通,由出料结构500出来的物料混合玻璃基料一同进入冷坩埚的埚体中,进行后续的熔融固化过程。当物料放置在冷坩埚埚体内后,打开高频感应电源向感应线圈通电,通过感应线圈将电流转换成电磁流并透过冷坩埚埚体的壁体进入待处理物料内部,从而在待处理物料内部形成涡流产生热量,进而实现对待处理物料的加热。
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9)

1.一种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管(100);
加热结构(300),用于对所述炉管(100)进行加热;
保温套(210),套设在所述炉管(100)的外侧以对其进行保温,
其中,所述保温套(210)包括多个保温模块(211),每个所述保温模块(211)沿所述炉管(100)的轴向延伸设置,多个所述保温模块(211)沿所述炉管(100)的周向布置,相邻的所述保温模块(211)之间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多个保温模块(211)具有相互拼接以包裹所述炉管(100)的拼接状态以及至少一个所述保温模块(211)与其余所述保温模块(211)可完全分离的分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模块(211)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保温模块(211)的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伸缩驱动结构,与至少一个所述保温模块(211)可拆卸连接,通过所述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动作能够带动该保温模块(211)移动,
当所述多个保温模块(211)处于所述分离状态且与所述伸缩驱动结构连接的所述保温模块(211)与其余所述保温模块(211)完全分离时,通过所述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带动该保温模块(211)朝向背离所述炉管(100)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驱动结构包括伸缩铰链(220)、气缸、液压缸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铰链(220)包括:
固定底座(221)和活动底座(222),所述活动底座(222)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底座(221)上;
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活动底座(222)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活动底座(222)相对于所述固定底座(221)移动;
两组连杆(223),每组所述连杆(223)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多个所述连杆(223),两组所述连杆(223)相对于一对称轴对称设置,并且两组所述连杆(223)在所述对称轴的位置进行铰接,
其中,两组所述连杆(223)的首端与至少一个所述保温模块(211)可活动连接,一组所述连杆(223)的尾端与所述固定底座(221)铰接,另一组所述连杆(223)的尾端与所述活动底座(222)铰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活动底座(222)移动,以带动所述两组连杆(223)进行伸缩。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结构(230),与所述伸缩驱动结构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伸缩驱动结构沿预设方向进行移动,其中,所述预设方向垂直于所述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方向或者与所述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方向之间呈锐角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结构(230)包括:
第一滑动件(231)、第一导轨(232)及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滑动件(231)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滑动件(231)沿所述第一导轨(232)滑动,所述第一滑动件(231)与所述伸缩驱动结构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模块(211)为两个,至少一个所述保温模块(211)与所述伸缩驱动结构可拆卸连接,
当所述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所述分离状态时,该保温模块(211)能够先通过所述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沿所述炉管(100)的径向背离所述炉管(100)移动,当其移动至使所述炉管(100)对应于该保温模块(211)的部分完全外露时,再通过所述移动结构(230)的驱动沿所述预设方向进行移动;或者,
当所述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所述分离状态时,该保温模块(211)能够先通过所述移动结构(230)的驱动沿所述预设方向且背离所述炉管(100)移动,其中所述预设方向为所述炉管(100)的径向,当其移动至使所述炉管(100)对应于该保温模块(211)的部分完全外露时,再通过所述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进行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模块(211)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温模块(211)呈上下布置、左右布置或斜向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模块(211)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温模块(211)呈上下布置,位于下方的所述保温模块(211)与所述伸缩驱动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煅烧装置还包括弹性支撑结构(240),所述弹性支撑结构(240)用于支撑下方的所述保温模块(211),当两个所述保温模块(211)之间的连接解除后,下方的所述保温模块(211)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下移并向下压缩所述弹性支撑结构(240),直至所述炉管(100)对应于该保温模块(211)的部分完全外露,此时再通过所述伸缩驱动结构的伸缩带动该保温模块(211)移动至所述炉管(100)的侧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模块(211)为两个,两个所述保温模块(211)呈左右布置,所述煅烧装置还包括刚性支撑结构(251)和滑动导向结构(252),所述刚性支撑结构(251)用于支撑至少一个所述保温模块(211),所述刚性支撑结构(251)固定在所述滑动导向结构(252)上,当所述两个保温模块(211)处于所述分离状态且设有所述刚性支撑结构(251)的至少一个所述保温模块(211)移动时,所述刚性支撑结构(251)在该保温模块(211)移动过程中始终对其进行支撑,并且通过所述滑动导向结构(252)对该保温模块(211)的移动进行导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导向结构(252)包括:
第二滑动件(2521)和第二导轨(2522),所述刚性支撑结构(251)与所述第二滑动件(252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动件(2521)可沿所述第二导轨(2522)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保温模块(211)上设有机械手配合部(212),所述机械手配合部(212)用于被机械手抓取以使该保温模块(211)能够通过操作所述机械手进行移动或固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邻的所述保温模块(211)之间和/或伸缩驱动结构与所述保温模块(211)之间通过快拆结构(260)进行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快拆结构(260)可通过机械手进行操作。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结构(260)包括:
插接件(261)、插槽(262)及可活动卡扣(263),所述插接件(261)和所述插槽(262)分别设置在两个待连接件上,或者所述插槽(262)为两个,两个所述插槽(262)分别设置在两个待连接件上,所述插接件(261)可独立于两个所述待连接件;其中,
两个所述待连接件分别为相邻的两个所述保温模块(211)或者所述伸缩驱动结构和所述保温模块(211);
所述插接件(261)上设有卡槽(2611),所述可活动卡扣(263)设置在所述插槽(262)的槽壁上,所述可活动卡扣(263)具有凸出于所述插槽(262)的槽壁的凸出状态及隐藏于所述插槽(262)的槽壁内部的隐藏状态,
当所述插接件(261)插入所述插槽(262)后,控制所述可活动卡扣(263)处于所述凸出状态并卡住所述卡槽(2611),以使两个所述待连接件连接,
当需要将两个所述待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解除时,控制所述可活动卡扣(263)处于所述隐藏状态,以使所述插接件(261)能够由所述插槽(262)内拔出。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拆结构(260)包括:
突出件(266),与一个待连接件固定连接;
锁紧套(267)及压紧件(268),所述压紧件(268)与另一个待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锁紧套(267)与所述压紧件(268)转动连接,并且所述压紧件(268)的转轴与所述锁紧套(267)的转轴相互间隔,
当所述锁紧套(267)套设在所述突出件(266)上后,控制所述压紧件(268)沿背离所述突出件(266)的方向转动,并带动所述锁紧套(267)的转轴朝该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紧套(267)锁紧所述突出件(266),
当需要将两个所述待连接件之间的连接解除时,控制所述压紧件(268)沿朝向所述突出件(266)的方向转动,并带动所述锁紧套(267)的转轴朝该方向移动,以使所述锁紧套(267)松开所述突出件(266),
其中,两个所述待连接件分别为相邻的两个所述保温模块(211)或者所述伸缩驱动结构和所述保温模块(211)。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温套(210)为多个,多个所述保温套(210)沿所述炉管(100)的轴向布置,相邻的所述保温套(210)之间相互独立和/或可拆卸连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煅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结构(300)设置在所述保温套(210)的内壁上并与所述保温套(210)形成一体结构;和/或,
所述加热结构(300)可拆卸地插接在所述保温套(210)上,并且所述加热结构(300)的至少部分能够伸入至所述保温套(210)的内侧。
CN202210380876.8A 2022-04-12 2022-04-12 煅烧装置 Pending CN1146948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0876.8A CN114694873A (zh) 2022-04-12 2022-04-12 煅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0876.8A CN114694873A (zh) 2022-04-12 2022-04-12 煅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94873A true CN114694873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42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80876.8A Pending CN114694873A (zh) 2022-04-12 2022-04-12 煅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9487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72801U (zh) 一种自动焊接平台
CN201544461U (zh) 一种辊体套管收口整形设备
CN103203585A (zh) 压缩机转子热套组件无损拆分装置
CN114694873A (zh) 煅烧装置
CN101725560A (zh) 一种核主泵转子屏蔽套的热套装设备
CN114682782A (zh) 一种惰性气体保护雾化设备的料棒进给机构
CN114664468A (zh) 煅烧装置
CN108609839A (zh) 模具预热及传送装置和玻璃热弯机
EP0230732B1 (en) Formation of ceramics
CN114656129A (zh) 煅烧装置
CN106825173B (zh) 多工位墩头机
CN109802534A (zh) 一种电机外壳定子自动热装设备
CN114395877A (zh) 一种水性无溶剂型超细纤维革基布的碱减量装置
CN211670747U (zh) 热套机构
CN108972054A (zh) 一种便于快速更换工装的工装夹具
CN208471888U (zh) 模具预热及传送装置和玻璃热弯机
CN211164025U (zh) 一种玻璃模具加工用抓取爪
CN113619003A (zh) 一种用于smc材料模压成型前工序的带预热自动上料机
CN209502859U (zh) 全自动墩头设备及系统
CN20929344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钢材用夹具
CN215847783U (zh) 一种机械臂外壳加工用夹具
CN212404193U (zh) 一种碳钢螺丝热处理夹具
CN220728937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电炉丝的电炉
CN209190611U (zh) 一种工业生产煅烧用夹具
CN218769683U (zh) 电芯热压装置和电芯批量热压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