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8460A - 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8460A
CN114688460A CN202011641390.2A CN202011641390A CN114688460A CN 114688460 A CN114688460 A CN 114688460A CN 202011641390 A CN202011641390 A CN 202011641390A CN 114688460 A CN114688460 A CN 1146884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viation kerosene
mass fraction
diesel
oil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413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佩弦
丁凯
王晓司
王晓霖
李遵照
李明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6413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884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884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84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7STORING OR DISTRIBUTING GASES OR LIQUIDS
    • F17DPIPE-LINE SYSTEMS; PIPE-LINES
    • F17D3/00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 F17D3/03Arrangements for supervising or controlling working operations for controlling, signalling, or supervising the conveyance of several different products following one another in the same conduit, e.g. for switching from one receiving tank to an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arbonaceous Fuels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在航煤和柴油顺序输送时,控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两种油品在接触面处发生掺混;利用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x1以及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本发明能够精确切割航煤与柴油混油段,充分利用航煤质量潜力,保证管输后的航煤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管输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储运管道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航空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是由直馏馏分、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等组分及必要的添加剂调和而成的一种透明液体。航空煤油主要用作航空涡轮发动机的燃料,作为三大成品油之一,煤油分为航空煤油和灯用煤油,其中航空煤油是煤油的一个主要品种,目前占煤油产量的95%左右。近年来,国内炼厂大批量引入航煤装置,或者通过改扩建、优化运行等措施,增产航煤。航煤的大量生产急需成品油管道添加航煤进行顺序输送。
对于上千公里的长距离管道顺序输送,在对流扩散和紊流扩散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混油数量巨大。处理混油的方式主要有掺混处理、拔头处理(通过蒸馏将不同油品进行分离)及炼厂回炼处理。掺混处理是最常用的混油处理方式,它是以一定比例将混油头、尾的少量混油直接切入前、后行油品储罐,借助后续输入的纯净油品对其进行自然掺混,有效掺混的前提是精确的油品切割技术,合理的切割方式可以提高输送油品的质量指标,降低管输成本。
然而,目前的油品切割技术一般都是粗切割,导致切割后的油品质量不能满足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包括:
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
在航煤和柴油顺序输送时,控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两种油品在接触面处发生掺混;其中,顺序输送的油品依次经过管道的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和终点计量段;
在油品经终点计量段进入终点切割段时,利用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
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进一步地,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包括:
根据航煤的五个质量指标:航煤冰点、航煤馏程、航煤密度、航煤色度、航煤胶质所需分别满足的预设条件,进行航煤与柴油的掺混试验,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
进一步地,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包括:
根据柴油的五个质量指标:柴油硫含量、柴油粘度、柴油凝点、柴油闪点、柴油馏程所需分别满足的预设条件,进行柴油与航煤的掺混试验,确定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包括:
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按照第一关系模型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其中,第一关系模型为c=(ρ-ρB)/(ρAB);
其中,c表示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ρ表示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ρA表示前行油品的油品密度,ρB表示后行油品的油品密度。
进一步地,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包括: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一条件(1-x1)~100%,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A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二条件2(1-x1-y1)/3~(1-x1),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三条件(1-x1-y1)/3~2(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高体积分数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四条件y1~(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A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五条件0%~y1,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B罐。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
控制模块,用于在航煤和柴油顺序输送时,控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两种油品在接触面处发生掺混;其中,顺序输送的油品依次经过管道的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和终点计量段;
计算模块,用于在油品经终点计量段进入终点切割段时,利用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
切割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模块,具体用于: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一条件(1-x1)~100%,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A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二条件2(1-x1-y1)/3~(1-x1),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三条件(1-x1-y1)/3~2(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高体积分数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四条件y1~(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A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五条件0%~y1,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B罐。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系统,包括:起点掺混段、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终点计量段、终点切割段;
所述起点掺混段包括成品油罐、阀门、离心泵,所述成品油罐中储存待输送的航煤及柴油,所述离心泵顺序泵送航煤以及柴油进入管道,并在两种油品的接触面处发生掺混,产生混油;
所述起点计量段包括在线密度计、流量计、收发球筒、阀门;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经过管道起点截面处的油品密度,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管道起点输送成品油的流量,所述收发球筒用于发送清管器;
所述中间计量段包括在线密度计、流量计和阀门;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经过管道中间段的油品密度,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管道中间段输送成品油的流量;
所述终点计量段包括收发球筒、在线密度计、流量计、阀门;所述收发球筒用于接收清管器,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管道终点输送成品油的流量;
所述终点切割段包括混油罐、在线密度计、流量计;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油品密度并根据实时检测到的油品密度计算该时刻下的油品质量分数,将该时刻下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作为切割依据,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进入不同混油罐的混油量;所述混油罐用于储存切割后的混油,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在航煤和柴油顺序输送时,控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两种油品在接触面处发生掺混;利用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然后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x1以及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由此可见,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管输油品的质量潜力,进行了精细化的油品切割,本发明能够精确切割航煤与柴油混油段,保证管输后的航煤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可以提高管输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目前的油品切割技术一般都是粗切割,导致切割后的油品质量不能满足质量要求。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管输油品的质量潜力,完善了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理论,发明了一种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本发明应能精确切割航煤混油段,充分利用航煤质量潜力,保证管输后的航煤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可以提高管输经济效益。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给予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用于密度差小于预设阈值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步骤101: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
在本步骤中,需要先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这里的质量要求可以为一些标准规范中规定的质量要求,如可以分别以GB 6537-2018《3号喷气燃料》和GB/T 19147-2016《车用柴油》规定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测试方法为依据,开展航煤与柴油的掺混试验,确定航煤与柴油最敏感的质量指标,进而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并以此质量指标作为切割依据。
步骤102:在航煤和柴油顺序输送时,控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两种油品在接触面处发生掺混;其中,顺序输送的油品依次经过管道的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和终点计量段。
步骤103:在油品经终点计量段进入终点切割段时,利用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
在本步骤中,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在输送过程中产生混油,沿途利用在线密度计实时监测混油段长度及位置,在终点切割段利用在线密度计反算输送油品的质量分数。例如,假设前行油品和后行油品分别为油品A和油品B。已知航煤(设为油品A)密度为ρA,柴油(设为油品B)密度为ρB,假设终点切割段在线密度计所在截面中前行油品A质量分数为c,当在线密度计测量油品密度为ρ时,满足如下关系:ρ=cρA+(1-c)ρB,进而可得c=(ρ-ρB)/(ρAB)。
步骤104: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在本步骤中,在线密度计计算得到油品A的质量分数后,可以根据油品A的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通过通信电缆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启,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油罐,例如,可以当油品A的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为第一关系时,控制油品进入第一油罐,其中,第一关系是指油品A的质量分数接近于100%或油品A的质量分数满足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这一条件的关系,第一油罐是指几乎纯净或含有少量混油的油品A的油罐(也即满足油品A质量要求的油罐)。
又如,可以当油品A的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为第二关系时,控制油品进入第二油罐,其中,第二关系是指油品A的质量分数不能够满足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这一条件,且所述航煤中掺有较少柴油的情况,相应地,第二油罐是指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B的油罐。
又如,可以当油品A的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为第三关系时,控制油品进入第三油罐,其中,第三关系是指油品A的质量分数不能够满足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这一条件,且所述航煤中掺有较多柴油的情况,相应地,第三油罐是指掺有高体积分数油品B的油罐。
又如,可以当油品A的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为第四关系时,控制油品进入第四油罐,其中,第四关系是指油品B的质量分数不能够满足所述柴油中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这一条件,且所述柴油中掺有较少量的航煤的情况,相应地,第四油罐是指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A的油罐。
又如,可以当油品A的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为第五关系时,控制油品进入第五油罐,其中,第五关系是指油品B的质量分数能够满足所述柴油中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这一条件,相应地,第五油罐是指油品B罐。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应打开不同的电动阀门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分别得到油品A罐、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B的油罐、掺有高体积分数B的油罐,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A的油罐、油品B罐。五个油罐依据油品A、B的质量分数进行划分,能充分利用两种油品的质量潜力,以方便下一步油品的处理利用。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在航煤和柴油顺序输送时,控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两种油品在接触面处发生掺混;利用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然后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x1以及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由此可见,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管输油品的质量潜力,进行了精细化的油品切割,本发明能够精确切割航煤与柴油混油段,保证管输后的航煤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从而可以提高管输经济效益。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包括:
根据航煤的五个质量指标:航煤冰点、航煤馏程、航煤密度、航煤色度、航煤胶质所需分别满足的预设条件,进行航煤与柴油的掺混试验,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
在本实施例中,以GB 6537-2018《3号喷气燃料》和GB/T 19147-2016《车用柴油》规定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测试方法为依据,开展航煤与柴油的掺混试验,确定航煤与柴油最敏感的质量指标,并以此质量指标作为切割依据。
具体地,GB 6537-2018《3号喷气燃料》规定了航空煤油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冰点、馏程、密度、色度、实际胶质等。
A、根据Gb 6537-2018,航煤冰点不高于47℃。由航煤与柴油掺混试验数据分析,航煤冰点与掺混柴油质量分数满足二次关系式,即
z=ax2+bx+c (1-1)
其中,z表示航煤冰点;x表示掺混柴油质量分数;a、b、c为常数,且a大于0;
可以理解的是,当掺混柴油质量分数达到x1时,航煤冰点大于47℃,航煤不再满足指标要求。
B、根据Gb 6537-2018,航煤10%馏出温度不高于205℃,50%馏出温度不高于232℃,终馏点温度不高于300℃。随着柴油掺混质量分数的不断提高,航煤的馏出温度会不断增加。由掺混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别得到航煤10%馏出温度、50%馏出温度以及终馏点与掺混柴油质量分数满足线性关系。其中,航煤终馏点温度受柴油质量分数影响最大,关系式为
z=ax+b
其中,z表示航煤馏程;x表示掺混柴油质量分数;a、b为常数,且a大于0;
可以理解的是,当掺混柴油质量分数达到x2时,航煤终馏点温度高于300℃,航煤不再满足指标要求。
C、根据Gb 6537-2018,航煤在20℃下的指标为775-830kg/m3,而柴油(以0号为例)在20℃下的密度为810-845kg/m3,因此,随着柴油质量分数的不断提高,航煤的密度会不断增加直至超过指标上限。由航煤与柴油掺混试验数据拟合可知,航煤密度与掺混柴油质量分数满足线性关系,关系式为
z=ax+b
其中,z表示航煤密度;x表示掺混柴油质量分数;a、b为常数,且a大于0;
可以理解的是,当掺混柴油质量分数达到x3时,航煤密度大于830kg/m3,航煤不再满足指标要求。
D、根据Gb 6537-2018,航煤的色度不小于25°。随着柴油掺混质量分数的不断提高,航煤的色度会不断降低。由掺混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其为线性关系,关系式为
z=ax+b
其中,z表示航煤色度;x表示掺混柴油质量分数;a、b为常数,且a大于0;
可以理解的是,当掺混柴油质量分数达到x4时,航煤色度小于25°,航煤不再满足指标要求。
E、根据Gb 6537-2018,航煤胶质含量不大于7mg/100mL。由掺混试验数据分析,当柴油掺混质量分数大于x5时,航煤的实际胶质出现波动,不再满足国标对胶质含量的要求。
对比不同条件下的掺混柴油质量分数x1、x2、x3、x4、x5,可知,掺混柴油质量分数x1最小,因此,可确定与柴油顺序输送时,航煤的冰点为其最敏感指标。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根据航煤在满足质量条件时所对应的五个质量指标:航煤冰点、航煤馏程、航煤密度、航煤色度、航煤胶质所需分别满足的预设条件,进行航煤与柴油的掺混试验,进而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包括:
根据柴油的五个质量指标:柴油硫含量、柴油粘度、柴油凝点、柴油闪点、柴油馏程所需分别满足的预设条件,进行柴油与航煤的掺混试验,确定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类似的是,本实施例根据GB 19147-2016《车用柴油》规定的柴油的质量指标,进行柴油与航煤的掺混试验,确定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具体地,GB 19147-2016《车用柴油》规定了柴油的质量指标主要包括硫含量、粘度、凝点、闪点、馏程等。同理,根据柴油与航煤的掺混试验,可知与航煤顺序输送时,柴油的闪点为其最敏感指标,此时掺混航煤的质量分数临界值为y1。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航煤与柴油的掺混试验,确定航煤最敏感指标为冰点,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为x1;通过柴油与航煤的掺混试验,确定柴油最敏感指标为闪点,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为y1。可以将x1和y1分别作为油品切割的两个临界点,中间混油段以两个临界点为起始点均分,以此作为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混油段的切割方法。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根据柴油在满足质量条件时所对应的五个质量指标:柴油硫含量、柴油粘度、柴油凝点、柴油闪点、柴油馏程所需分别满足的预设条件,进行柴油与航煤的掺混试验,进而确定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包括:
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按照第一关系模型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其中,第一关系模型为c=(ρ-ρB)/(ρAB);
其中,c表示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ρ表示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ρA表示前行油品的油品密度,ρB表示后行油品的油品密度。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在输送过程中产生混油,沿途利用在线密度计实时监测混油段长度及位置,在终点切割段利用在线密度计推导出输送油品的质量分数。例如,假设前行油品和后行油品分别为油品A和油品B,已知航煤(设为油品A)密度为ρA,柴油(设为油品B)密度为ρB,假设终点切割段在线密度计所在截面中前行油品A质量分数为c,当在线密度计测量油品密度为ρ时,其满足如下关系ρ=cρA+(1-c)ρB,从而可得c=(ρ-ρB)/(ρAB)。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能够根据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从而便于后续利用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精确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从而完成油品的精细切割。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包括: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一条件(1-x1)~100%,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A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二条件2(1-x1-y1)/3~(1-x1),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三条件(1-x1-y1)/3~2(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高体积分数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四条件y1~(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A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五条件0%~y1,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B罐。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由在线密度计计算得到油品A的质量分数后,可以通过通信电缆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启,当油品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x1)~100%、2(1-x1-y1)/3~(1-x1)、(1-x1-y1)/3~2(1-x1-y1)/3、y1~(1-x1-y1)/3、0%~y1时,如图2所示,对应打开不同的电动阀门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分别得到油品A罐、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B的油罐、掺有高体积分数B的油罐,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A的油罐、油品B罐。在本实施例中,五个油罐依据油品A、B的质量分数进行划分,精细且精确地界定了混油段的油品所处的不同情况,从而能够精确地对航煤与柴油混油段进行切割,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充分利用了两种油品的质量潜力,使得切割得到的五种油品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利用。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通过航煤与柴油的掺混试验,确定航煤最敏感指标为冰点,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为x1;通过柴油与航煤的掺混试验,确定柴油最敏感指标为闪点,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为y1,进而将x1和y1分别作为油品切割的两个临界点,中间混油段以两个临界点为起始点均分,以此作为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混油段的切割方法,本实施例这种处理方式,依据油品A、B的质量分数进行合理有效的精确划分,充分利用了两种油品的质量潜力,进行了精细化的油品切割,本发明能够精确切割航煤与柴油混油段,保证管输后的航煤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以方便下一步油品的处理利用,从而提高了管输经济效益。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对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进行取样,分别进行航煤与柴油、柴油与航煤的掺混试验,得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柴油中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
S2、顺序输送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并在两种油品的接触面处发生掺混,产生混油。
S3、顺序输送的油品依次经过管道的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和终点计量段,在线密度计实时检测管道中的油品密度,流量计用于实时计量管道输送成品油的流量。
S4、油品经终点计量段进入终点切割段,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反算出该时刻下的油品质量分数。
S5、当前行油品质量分数分别为(1-x1)~100%、2(1-x1-y1)/3~(1-x1)、(1-x1-y1)/3~2(1-x1-y1)/3、y1~(1-x1-y1)/3、0%~y1时,通过通信电缆控制不同电动阀门的开启,使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
S6、油品依次进入油品A罐、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B的油罐、掺有高体积分数B的油罐,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A的油罐、油品B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由此可见,通过该切割方法,完善了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混油段的切割理论研究,精确切割航煤与柴油混油段,充分利用了航煤质量潜力,保证了管输后的航煤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了管输经济效益。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装置,包括:确定模块201、控制模块202、计算模块203和切割模块204,其中:
确定模块201,用于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
控制模块202,用于在航煤和柴油顺序输送时,控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两种油品在接触面处发生掺混;其中,顺序输送的油品依次经过管道的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和终点计量段;
计算模块203,用于在油品经终点计量段进入终点切割段时,利用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
切割模块204,用于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模块204,具体用于: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一条件(1-x1)~100%,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A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二条件2(1-x1-y1)/3~(1-x1),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三条件(1-x1-y1)/3~2(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高体积分数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四条件y1~(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A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五条件0%~y1,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B罐。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其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系统,如图4所示,该系统包括:起点掺混段、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终点计量段、终点切割段;
所述起点掺混段包括成品油罐、阀门、离心泵,所述成品油罐中储存待输送的航煤及柴油,所述离心泵顺序泵送航煤以及柴油进入管道,并在两种油品的接触面处发生掺混,产生混油;
所述起点计量段包括在线密度计、流量计、收发球筒、阀门;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经过管道起点截面处的油品密度,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管道起点输送成品油的流量,所述收发球筒用于发送清管器;
所述中间计量段包括在线密度计、流量计和阀门;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经过管道中间段的油品密度,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管道中间段输送成品油的流量;
所述终点计量段包括收发球筒、在线密度计、流量计、阀门;所述收发球筒用于接收清管器,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管道终点输送成品油的流量;
所述终点切割段包括混油罐、在线密度计、流量计;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油品密度并根据实时检测到的油品密度计算该时刻下的油品质量分数,将该时刻下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作为切割依据,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进入不同混油罐的混油量;所述混油罐用于储存切割后的混油,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参见图4,其中,1表示航煤罐,2表示柴油罐,3、4、10、11、12、14、19、20、21、23、24均表示阀门,5、6、8均表示离心泵,7、15、17、25均表示流量计,8、16、18、26均表示在线密度计,13、22表示收发球筒,27、29、31、33、35均表示电动阀门,28、30、32、34、36表示不同的混油罐,37表示通信电缆。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系统包括成品油罐(1、2)、阀门(3、4、10、11、12、14、19、20、21、23、24)、离心泵(5、6、8)、流量计(7、15、17、25)、在线密度计(8、16、18、26)、收发球筒(13、22)、电动阀门(27、29、31、33、35)、混油罐(28、30、32、34、36)与通信电缆(37)。
可以理解的是,航煤和柴油分别储存在成品油罐中(1、2),顺序输送时,先打开阀门(3)和离心泵(5),当航煤罐(1)中航煤输送完毕后,关闭阀门(3)和离心泵(5),打开阀门(4)和离心泵(6),再输送柴油罐(2)中的成品油至管道的起点掺混段,航空煤油为前行油品,柴油为后行油品。顺序输送的成品油进入起点计量段,依次经过流量计(7)、在线密度计(8)进行流量和密度的检测,未进行收发球作业时,阀门(12、14)处于关闭状态,成品油依次经过阀门(10、11)进入中间计量段;若进行收发球筒作业时,需将阀门(11)关闭,让顺序输送的油品经阀门(12)、收发球筒(13)、阀门(14)进入中间计量段。在中间计量段,依次经过流量计(15)、在线密度计(16),实时检测顺序输送油品的流量和密度。最后进入终点计量段,在终点计量段,未进行收发球作业时,阀门(21、23)处于关闭状态,成品油依次经过阀门(19、20、24)进入终点切割段;若进行收发球筒作业时,需将阀门(20)关闭,让顺序输送的油品经阀门(21)、收发球筒(22)、阀门(23)、阀门(24)进入终点切割段。
可以理解的是,在终点切割段,流量计(25)计量进入每个混油罐的油品流量,在线密度计(26)用于实时检测油品密度并反算出该时刻下的油品质量分数作为切割依据。当前行油品,即航煤的质量分数为(1-x1)~100%时,通过通信电缆(37)控制电动阀门(27)打开,油品进入混油罐(28);当质量分数为2(1-x1-y1)/3~(1-x1)时,通过通信电缆(37)控制电动阀门(29)打开,油品进入混油罐(30);当质量分数为(1-x1-y1)/3~2(1-x1-y1)/3时,通过通信电缆(37)控制电动阀门(31)打开,油品进入混油罐(32);当质量分数为y1~(1-x1-y1)/3时,通过通信电缆(37)控制电动阀门(33)打开,油品进入混油罐(34);当质量分数为0%~y1时,通过通信电缆(37)控制电动阀门(35)打开,油品进入混油罐(36)。混油罐(28、30、32、34、36)分别为前行油品罐、掺有低质量分数后行油品的油罐、掺有高质量分数后行油品的油罐,掺有低质量分数前行油品的油罐、后行油品罐。到此完成油品顺序输送及混油切割过程,油罐中的油存储起来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利用。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系统,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其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详述。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见图5,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处理器301、存储器302、通信接口303和通信总线304;
其中,所述处理器301、存储器302、通信接口303通过所述通信总线3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通信接口303用于实现各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
所述处理器3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302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在航煤和柴油顺序输送时,控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两种油品在接触面处发生掺混;其中,顺序输送的油品依次经过管道的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和终点计量段;在油品经终点计量段进入终点切割段时,利用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在航煤和柴油顺序输送时,控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两种油品在接触面处发生掺混;其中,顺序输送的油品依次经过管道的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和终点计量段;在油品经终点计量段进入终点切割段时,利用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
此外,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此外,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
在航煤和柴油顺序输送时,控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两种油品在接触面处发生掺混;其中,顺序输送的油品依次经过管道的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和终点计量段;
在油品经终点计量段进入终点切割段时,利用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
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包括:
根据航煤的五个质量指标:航煤冰点、航煤馏程、航煤密度、航煤色度、航煤胶质所需分别满足的预设条件,进行航煤与柴油的掺混试验,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包括:
根据柴油的五个质量指标:柴油硫含量、柴油粘度、柴油凝点、柴油闪点、柴油馏程所需分别满足的预设条件,进行柴油与航煤的掺混试验,确定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包括:
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按照第一关系模型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其中,第一关系模型为c=(ρ-ρB)/(ρAB);
其中,c表示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ρ表示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ρA表示前行油品的油品密度,ρB表示后行油品的油品密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包括: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一条件(1-x1)~100%,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A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二条件2(1-x1-y1)/3~(1-x1),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三条件(1-x1-y1)/3~2(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高体积分数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四条件y1~(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A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五条件0%~y1,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B罐。
6.一种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对于顺序输送的航煤和柴油,确定航煤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
控制模块,用于在航煤和柴油顺序输送时,控制航煤和柴油由离心泵顺序泵送进入管道的起点掺混段,两种油品在接触面处发生掺混;其中,顺序输送的油品依次经过管道的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和终点计量段;
计算模块,用于在油品经终点计量段进入终点切割段时,利用在线密度计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并根据所述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计算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
切割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模块,具体用于: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一条件(1-x1)~100%,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A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二条件2(1-x1-y1)/3~(1-x1),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三条件(1-x1-y1)/3~2(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高体积分数B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四条件y1~(1-x1-y1)/3,则控制油品进入掺有低体积分数油品A的油罐;
若当前时刻下前行油品的油品质量分数c满足第五条件0%~y1,则控制油品进入油品B罐。
8.一种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起点掺混段、起点计量段、中间计量段、终点计量段、终点切割段;
所述起点掺混段包括成品油罐、阀门、离心泵,所述成品油罐中储存待输送的航煤及柴油,所述离心泵顺序泵送航煤以及柴油进入管道,并在两种油品的接触面处发生掺混,产生混油;
所述起点计量段包括在线密度计、流量计、收发球筒、阀门;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经过管道起点截面处的油品密度,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管道起点输送成品油的流量,所述收发球筒用于发送清管器;
所述中间计量段包括在线密度计、流量计和阀门;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经过管道中间段的油品密度,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管道中间段输送成品油的流量;
所述终点计量段包括收发球筒、在线密度计、流量计、阀门;所述收发球筒用于接收清管器,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经过管道终点截面的油品密度,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管道终点输送成品油的流量;
所述终点切割段包括混油罐、在线密度计、流量计;所述在线密度计用于实时检测油品密度并根据实时检测到的油品密度计算该时刻下的油品质量分数,将该时刻下的油品质量分数与所述航煤中允许掺混柴油的最大质量分数x1以及所述柴油在满足质量要求的条件下允许掺混航煤的最大质量分数y1的关系作为切割依据,控制油品进入不同的混油罐,完成油品切割过程;
所述流量计用于计量进入不同混油罐的混油量;所述混油罐用于储存切割后的混油,以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
CN202011641390.2A 2020-12-31 2020-12-31 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 Pending CN1146884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1390.2A CN114688460A (zh) 2020-12-31 2020-12-31 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41390.2A CN114688460A (zh) 2020-12-31 2020-12-31 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8460A true CN114688460A (zh) 2022-07-01

Family

ID=82135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41390.2A Pending CN114688460A (zh) 2020-12-31 2020-12-31 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8846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3255A (zh) * 1998-11-07 2000-05-17 商鹏 混油的切割及回掺处理工艺技术
WO2011143728A1 (pt) * 2010-05-21 2011-11-24 Petróleo Brasileiro S.A. - Petrobras Processo de produção de bioquerosene de aviaçáo e composição de querosene de aviação
RU2012138866A (ru) * 2012-09-10 2014-03-20 Сибирское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рубопровод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ОАО "Сибтранснефтепродукт" Способ остановк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разносортных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US20150166904A1 (en) * 2013-12-16 2015-06-18 Active Resource Technologies Ltd Preparation of a Modified Liquid
CN106764448A (zh) * 2015-11-20 2017-05-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段切割方法
CN108253297A (zh) * 2018-02-10 2018-07-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油品顺序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10608368A (zh) * 2019-08-01 2019-12-24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物料长输线的进厂油头切换时间的预测方法及切换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3255A (zh) * 1998-11-07 2000-05-17 商鹏 混油的切割及回掺处理工艺技术
WO2011143728A1 (pt) * 2010-05-21 2011-11-24 Petróleo Brasileiro S.A. - Petrobras Processo de produção de bioquerosene de aviaçáo e composição de querosene de aviação
RU2012138866A (ru) * 2012-09-10 2014-03-20 Сибирское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трубопровод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ОАО "Сибтранснефтепродукт" Способ остановки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разносортных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US20150166904A1 (en) * 2013-12-16 2015-06-18 Active Resource Technologies Ltd Preparation of a Modified Liquid
CN106764448A (zh) * 2015-11-20 2017-05-3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段切割方法
CN108253297A (zh) * 2018-02-10 2018-07-06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油品顺序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10608368A (zh) * 2019-08-01 2019-12-24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物料长输线的进厂油头切换时间的预测方法及切换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公茂柱;宋金凤;任越;: "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切割、处理及混油罐设置的优化设计", 化学工程与装备, no. 02, 15 February 2017 (2017-02-15), pages 171 - 173 *
姚广;温带宽;: "惠莞长输管线航煤投油", 化学工程与装备, no. 06, 15 June 2020 (2020-06-15), pages 115 - 117 *
王凤娟等: "提高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混油切割精度方法", 当代化工, no. 07, 31 July 2014 (2014-07-31), pages 1376 - 137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79680B1 (en) Method for modifying the volatility of petroleum products prior to ethanol addition
US898640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d optimizing the manufacture of gasoline blendstocks for blending with an alcohol as an oxygenate
US696632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withdrawal of liquid product from pipelines
US20190359905A1 (en) Distillate blending system with online derived and/or indicated cetane number analyzer and related methods
CN110580545B (zh) 一种多组分汽油调和配方优化方法及装置
BR112019015343B1 (pt) Mistura controlada de biodiesel em fluxos de destilados
CN106764448B (zh) 一种成品油顺序输送混油段切割方法
EP2752727A1 (en) A computer implemented blend control system of a hydrocarbon blend and method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N114593369B (zh) 成品油混油切割方法及装置
CN115455827A (zh) 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的成品油管道混油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4688460A (zh) 航煤与柴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325459A (zh) 航煤与汽油顺序输送的切割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11908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research octane number and the motor octane number for a liquid blended fuel
Wojcieszyk et al. Effect of alternative fuels on marine engine performance
Theodorou et al. The use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and precision data in conformity assessment of automotive fuel products
JP7353780B2 (ja) セジメント発生予測システム、セジメント発生予測方法及び燃料油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US20220412946A1 (en)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dicting physical properties by indirect measurement
CN207976785U (zh) 一种油品在线混合系统
CN116307141A (zh) 一种成品油管道油品进罐后关键指标预测方法及装置
Golovina et al. A simulation model for a compounding process for commercial gasolines
Riverol et al. A Non-linear Autoregressive External Inputs (NARX)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mixing volumes between batches in TRANSMIX
KR20160102169A (ko) 성분들의 혼합물의 유도된 특성, 특히 배출물 특성을 모니터링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14519164A (zh) 柴油闪点衰减值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1899808B (zh) 一种在线调合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21011548A (ja) 燃料油組成物製造システム及び燃料油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8

Address after: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Applicant after: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Applicant after: Sinopec (Dalian) Petrochemical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728 No. 22 North Main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Chaoyangmen

Applicant before: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Applicant before: DALI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AND PETROCHEMICALS, SINOPEC Corp.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