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6563B - 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6563B
CN114686563B CN202011602726.4A CN202011602726A CN114686563B CN 114686563 B CN114686563 B CN 114686563B CN 202011602726 A CN202011602726 A CN 202011602726A CN 114686563 B CN114686563 B CN 1146865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circularized
stranded
seq
cycl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27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86563A (zh
Inventor
布洛克·安德鲁·彼得斯
拉多杰·德玛纳克
程小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GI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GI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GI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MGI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0272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865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86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6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86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65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06Preparing nucleic acids for analysis, e.g. fo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ssa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1)提供针对待环化单链序列设计的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其中所述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分别在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一端形成部分双链,且所形成的两个部分双链的末端为互补的粘性末端;(2)将所述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与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退火,在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两端形成两个部分双链;(3)将所述两个部分双链通过粘性末端连接,将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环化。本发明的方法利用两条单链环化序列与单链序列进行结合,使得单链序列两端形成双链结构,并且在单链序列的两端形成粘性末端,对所述粘性末端进行连接反应使得单链序列成环。

Description

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核酸单链环化技术分为RNA单链环化和DNA单链环化。目前比较常用的单链环化技术是使用一条单链核苷酸序列作为桥梁。该序列的两端分别与目标单链的核酸的3’端和5’端的序列互补,将单链拉成单链环。对于单链RNA的环化,可以使用RNA连接酶直接进行连接。
现有的核酸单链环化技术包括利用单链桥连接和直接连接两种方法。DNB-seq平台使用的是利用单链桥的方法进行核酸单链环化。利用单链桥的方法进行核酸单链环化,会导致部分模板单链环形成多模板成一个环的情况,而且对于片段过小的模板或者片段过大的模板,该方法的成环效率较低。RNA连接酶只能应用于RNA模板成环。且RNA连接酶在连接片段大于200bp的模板时效率较低。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改进的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提高核酸单链环化的效率,减少多模板成环的比例。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提供针对待环化单链序列设计的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其中所述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分别在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一端形成部分双链,且所形成的两个部分双链的末端为互补的粘性末端;
(2)将所述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与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退火,在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两端形成两个部分双链;
(3)将所述两个部分双链通过粘性末端连接,将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环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4)去除未环化的序列,并将所述环化的序列纯化。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长度为200nt-700nt。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所述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为DNA序列或RNA序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两端包括接头序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接头序列的长度为17nt-22nt。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两端分别连接接头序列。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接头序列为:
接头-1:5’-ACACTCGGTTCCTCAAC-3’(SEQ ID NO.1);
接头-2:5’Phos-GAGACGTTCTCGACTCAGCAGA-3’(SEQ ID NO.2)。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粘性末端的长度为2或2个以上碱基,例如3、4、5至10个碱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在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5’或3’端有粘性末端。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的长度为18-28个碱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环化序列为:
环化序列-1:5’-TCTGCTGAGTCGAGAACGTC-3’(SEQ ID NO.3);
环化序列-2:5’-TCTGTGAGCCAAGGAGTTG-3’(SEQ ID NO.4);
环化序列-3:5’-TCTGCTGAGTCGAGAACG-3’(SEQ ID NO.5);
环化序列-4:5’-TCTCTGTGAGCCAAGGAGTTG-3’(SEQ ID NO.6);
环化序列-5:5’-TCTGCTGAGTCGAGAA-3’(SEQ ID NO.7);
环化序列-6:5’-CGTCTCTGTGAGCCAAGGAGTTG-3’(SEQ ID NO.8);
其中所述环化序列按如下两两配对使用:环化序列-1和环化序列-2、环化序列-3和环化序列-4、环化序列-5和环化序列-6。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通过核酸外切酶去除未环化的序列。
本发明利用两条单链环化序列与单链序列进行结合,使得单链序列两端形成双链结构,并且在单链序列的两端形成粘性末端,对所述粘性末端进行连接反应使得单链序列成环。
附图说明
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两条环化序列(环化序列-1和环化序列-2)与单链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单链环化的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现参考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图示在附图中。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方案不代表本发明的所有方案。相反,这些方案仅是所附权利要求中涉及的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方法的示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两条环化序列(环化序列-1和环化序列-2)与单链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两条环化序列(环化序列-1和环化序列-2)分别与单链模板的两端退火。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核酸单链环化的过程的示意图,包括环化、成环后和消化后三个阶段。如图2所示,环化序列-1与单链模板的一端退火,单链模板的末端多出2个(本发明中不限于2个)未配对碱基。环化序列-2与单链模板的另一端退火,环化序列-2的末端多出2个(本发明中不限于2个)未配对碱基。单链模板末端多出的2个碱基与环化序列-2末端多出的2个碱基可以互补,从而在环化反应时,通过连接酶实现粘性末端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包括:
(1)DNA变性获得单链
使用热变性(95℃维持3分钟,然后立刻放置于冰上),形成DNA单链;或者,通过强碱变性处理双链DNA序列,然后用Tris-HCl进行中和,形成DNA单链。在变性前该DNA样本两端分别已经加上接头序列,所述接头序列例如:
接头-1:5’-acactcggttcctcaac-3’(SEQ ID NO.1);
接头-2:5’Phos-gagacgttctcgactcagcaga-3’(SEQ ID NO.2)。
添加接头的目的是方便后续环化序列的设计。例如对于多个待环化序列的情形,借助于添加接头序列,方便序列扩增和统一使用一套环化序列进行环化。接头序列的长度通常可以为22nt及以上;接头序列的设计原则是优选包含一段可以与PCR引物退火的区域。
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待环化序列可以来自双链核酸序列变性,所述双链核酸序列优选包括接头序列。
(2)环化序列退火
向例如如(1)所述已变性含有接头序列的单链DNA样本中加入环化序列-1和环化序列-2的1:1的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混匀后使用梯度降温的方法进行退火,例如95℃维持3分钟,40℃维持3分钟,4℃保持的孵育条件进行退火。
环化序列-1与单链模板的一端退火,退火后在单链模板末端多出数个未配对碱基;环化序列-2与单链模板的另一端退火,环化序列-2末端多出数个未配对碱基,单链模板末端多出的数个未配对碱基与环化序列-2末端多出的数个碱基互补,二者形成粘性末端,方便进行DNA连接酶连接。粘性末端序列可以根据使用的DNA连接酶选择长度及具体的碱基序列。例如,T4 DNA连接酶连接的粘性末端为1个到多个,但优选不超过10个碱基。
示例性环化序列举例如下:
环化序列-1:5’-tctgctgagtcgagaacgtc-3’(seq id no.3);
环化序列-2:5’-tctgtgagccaaggagttg-3’(seq id no.4);
环化序列-3:5’-tctgctgagtcgagaacg-3’(seq id no.5);
环化序列-4:5’-tctctgtgagccaaggagttg-3’(seq id no.6);
环化序列-5:5’-tctgctgagtcgagaa-3’(seq id no.7);
环化序列-6:5’-cgtctctgtgagccaaggagttg-3’(seq id no.8);
其中按如下两两配对使用:环化序列-1和环化序列-2、环化序列-3和环化序列-4、环化序列-5和环化序列-6。
(3)环化反应
将(2)中所得混合液在退火结束后加入连接反应试剂,例如加入T4DNA连接酶和连接反应缓冲液后,在30℃下反应30分钟。
(4)未环化序列的消化
在上述环化反应结束后,在所得混合液中加入消化反应试剂进行消化反应,去除没有被环化的核酸序列,例如使用外切酶3和外切酶1缓冲液,在37℃下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终止缓冲液。
(5)纯化
使用DNA纯化磁珠对消化后的样本进行纯化,获得纯的单链环。
本发明的方法不但适用于DNA,而且适用于RNA。对于RNA而言,在RNA两端可以通过T4 RNA ligase作用加上一段与环化序列互补的DNA接头序列,然后再进行变性、环化序列退火,连接、未环化序列的消化及纯化。由于此时环化连接的位点依然是在含有环化序列的DNA接头上,因此RNA环化的变性、环化序列退火,连接、未环化序列的消化条件和DNA单链环化条件一致,但RNA的纯化需使用RNA纯化磁珠。因此,本发明的待环化单链序列可以为DNA序列或RNA序列,所述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优选为DNA序列。
实施例
本实施例详细步骤如下:
(1)双链DNA样本加接头
在双链DNA样本两端分别加上接头序列。使用T4 DNA连接酶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是5μL 20μM接头-1/接头-2退火产物(退火条件是70℃维持3分钟,以0.1℃梯度降温至20℃,20℃维持30分钟),2μL T4 DNA连接酶(600U/mL),33.3μL 3×连接缓冲液(6mL 50%PEG-8000,0.75mL 2M Tris-HCl(pH 7.8),0.3mL 1M MgCl2,0.3mL 0.1M ATP,15μL 1M DTT,75μL 20mg/mL BSA和560mL灭菌超纯水),然后用灭菌超纯水补体积至100μL。在25℃下反应30分钟,在65℃下反应15分钟。
接头序列如下:
接头-1:5’-ACACTCGGTTCCTCAAC-3’(SEQ ID NO.1);
接头-2:5’Phos-GAGACGTTCTCGACTCAGCAGA-3’(SEQ ID NO.2)。
(2)DNA变性获得单链
实验组1和2:使用强碱变性(1M NaOH)处理加接头的双链DNA序列和环化序列,此双链DNA序列长度不超过3K bp,不短于200bp。反应体系为:双链DNA 100ng、环化序列-1(SEQ ID NO.3)和环化序列-2(SEQ ID NO.4)混合液,每种环化序列的浓度均为1mM,混合液体积0.5μL,1M NaOH(Sigma氢氧化钠,221465,预先溶解定容至1M)体积4.75μL,用灭菌超纯水补体积到42.72μL;震荡混匀后,在室温下反应5分钟,然后加入4.75μL 1M Tris-HCl进行中和,形成DNA单链,并且环化引物退火到结合位点。
实验组3和4:使用强碱变性(1M NaOH)处理加接头的双链DNA序列和环化序列,此双链DNA序列长度不超过3K bp,不短于200bp。反应体系为:双链DNA 100ng、环化序列-3(SEQ ID NO.5)和环化序列-4(SEQ ID NO.6)混合液,每种环化序列的浓度均为1mM,混合液体积0.5μL,1M NaOH(Sigma氢氧化钠,221465,预先溶解定容至1M)体积4.75μL,用灭菌超纯水补体积到42.72μL;震荡混匀后,在室温下反应5分钟,然后加入4.75μL 1M Tris-HCl进行中和,形成DNA单链,并且环化引物退火到结合位点。
实验组5和6使用强碱变性(1M NaOH)处理加接头的双链DNA序列和环化序列,此双链DNA序列长度不超过3K bp,不短于200bp。反应体系为:双链DNA 100ng、环化序列-5(SEQID NO.7)和环化序列-6(SEQ ID NO.8)混合液,每种环化序列的浓度均为1mM,混合液体积0.5μL,1M NaOH(Sigma氢氧化钠,221465,预先溶解定容至1M)体积4.75μL,用灭菌超纯水补体积到42.72μL;震荡混匀后,在室温下反应5分钟,然后加入4.75μL 1M Tris-HCl进行中和,形成DNA单链,并且环化引物退火到结合位点。
对照组:使用热变性处理双链DNA序列和环化引物-7。反应体系如下:双链DNA100ng,浓度为20μM的环化引物-7 25μL,用TE Buffer(AM9849,Ambion)将反应体积补齐至48μL,95℃维持3分钟,40℃维持3分钟,反应结束后放置于冰上,形成DNA单链,并且环化引物-7退火到结合位点。
环化引物-7:5’-cgagaacgtctctgtgagccaagg-3’(SEQ ID NO.9)。
(3)环化反应
实验组:退火结束后加入连接反应试剂:10×TA缓冲物(330mM Tris-乙酸缓冲液pH 7.8、660mM乙酸钾、100mM乙酸镁、5mM DTT、1mg/mL牛血清白蛋白)6μL、0.1M ATP 1.5μL、T4 DNA连接酶(Enzymatics,600U/μL)1μL、灭菌超纯水4μL,在37℃下反应60分钟。
对照组:10×TA缓冲物6μL、0.1M ATP 0.6μL、T4 DNA连接酶(Enzymatics,600U/μL)0.2μL、灭菌超纯水5.2μL,在37℃下反应30分钟。
(4)未环化序列的消化
实验组/对照组: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消化反应试剂进行消化反应。反应体系为:10×TA缓冲物0.4μL,EXOI(NEB 20U/ul)1.95μL、EXOIII(NEB 100U/ul)0.65μL和灭菌超纯水1μL。在37℃下反应30分钟,反应结束后加入反应终止缓冲液0.5M EDTA(51201,LONZA)3μL。
(5)纯化
使用DNA纯化磁珠(N411-01,VAHTS DNA Clean Beads)对消化后的样本进行纯化,每个样本加入150μL纯化磁珠,震荡混匀后常温孵育10分钟,上磁力架弃掉上清,用75%乙醇清洗2遍磁珠,去掉上清后室温晾干3-5分钟,然后用TE缓冲物溶解磁珠,室温反应5分钟,上磁力架,回收上清液。
(6)用QubitTM ssDNA Assay Kit(Q10212,thermo)对回收后的上清定量,计算环化效率。
实验结果:
尽管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文的描述和附图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不限于所发明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各种改型和变体是可能的。
序列表
<110>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20> 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
<160> 9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17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1
acactcggtt cctcaac 17
<210> 2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2
gagacgttct cgactcagca ga 22
<210> 3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3
tctgctgagt cgagaacgtc 20
<210> 4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4
tctgtgagcc aaggagttg 19
<210> 5
<211> 18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5
tctgctgagt cgagaacg 18
<210> 6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6
tctctgtgag ccaaggagtt g 21
<210> 7
<211> 16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7
tctgctgagt cgagaa 16
<210> 8
<211> 23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8
cgtctctgtg agccaaggag ttg 23
<210> 9
<211> 24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Sequence)
<400> 9
cgagaacgtc tctgtgagcc aagg 24

Claims (11)

1.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提供针对待环化单链序列设计的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其中所述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分别在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末端形成部分双链,且所形成的两个部分双链的末端为互补的粘性末端;
(2)将所述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与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退火,在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两端形成两个部分双链;
(3)将所述两个部分双链通过粘性末端连接,将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环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4)去除未环化的序列,并将所述环化的序列纯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长度为200nt-700nt。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所述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为DNA序列或RNA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待环化单链序列的两端包括接头序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接头序列的长度为17nt-22n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接头序列为SEQ ID NO.1和SEQ ID NO.2。
8.根据权利要求1、2、6或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粘性末端的长度为2或2个以上碱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粘性末端的长度为3至10个碱基。
10.根据权利要求1、2、6、7或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环化序列和第二环化序列的长度为18-28个碱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所述环化序列为SEQ ID NO.3和SEQ ID NO.4;SEQ IDNO.5和SEQ ID NO.6;或者SEQ ID NO.7和SEQ ID NO.8。
CN202011602726.4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 Active CN1146865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2726.4A CN114686563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02726.4A CN114686563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6563A CN114686563A (zh) 2022-07-01
CN114686563B true CN114686563B (zh) 2023-09-05

Family

ID=82131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2726.4A Active CN114686563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86563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4589A (ja) * 2006-08-31 2008-03-1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環状1本鎖dnaの製造方法
CN112111544A (zh) * 2020-09-23 2020-12-2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提高单链dna连接效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54589A (ja) * 2006-08-31 2008-03-13 Toyo Seikan Kaisha Ltd 環状1本鎖dnaの製造方法
CN112111544A (zh) * 2020-09-23 2020-12-2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提高单链dna连接效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蒋凯等.环状RNA:从生物发生到医学治疗.《中国医药导刊》.2023,第25卷(第1期),第21-2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6563A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0191B (zh) 一种双链核酸片段加接头的方法、文库构建方法和试剂盒
US10400279B2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a sequencing library based on a single-stranded DNA molec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JP6483249B2 (ja) 単離された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および核酸の配列決定におけるその使用
EP3192901B1 (en)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nucleic acid single-stranded cyclic library and reagents thereof
WO2016082129A1 (zh) 一种核酸的双接头单链环状文库的构建方法和试剂
US20070117121A1 (en) cDNA library preparation
EP3208336B1 (en) Linker element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to construct sequencing library
US8795968B2 (en) Method to produce DNA of defined length and sequence and DNA probes produced thereby
AU2016365720A1 (en)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for the making and using of guide nucleic acids
JP2003532380A (ja) 線状自己アニーリングセグメントからの一本鎖環状dnaの産出
CN112930405A (zh) 复合表面结合的转座体复合物
JP2002532085A (ja) 核酸を環状ベクターに挿入するための改良された方法
CN110791814A (zh) 一种快速型的单链建库方法
CN107488655B (zh) 测序文库构建中5’和3’接头连接副产物的去除方法
KR102311972B1 (ko) 이중 가닥 핵산 분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dna 라이브러리 내 유리 어댑터 제거 방법
CN114032288A (zh) 一种试剂盒及其制备测序用靶核苷酸的方法
CN114686563B (zh) 一种核酸单链环化的方法
EP1333089A1 (en) Method of synthesizing single-stranded nucleic acid
CN106801044B (zh) 一种环状转座子复合物及其应用
CN112359090A (zh) 一种核酸片段的连接方法、测序文库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JP2020096564A (ja) Rna検出方法、rna検出用核酸及びrna検出用キット
CN110551794B (zh) 对rna分子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试剂盒和复合体
JP5048915B2 (ja) 整長cDNA由来両鎖cRNAサブトラクション方法
CN114774411B (zh) 大片段dna环化连接方法
KR20230163386A (ko) 증폭된 라이브러리에서 바람직하지 않은 단편을 선택적으로 고갈시키기 위한 차단 올리고뉴클레오티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