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82600A - 一种通风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82600A
CN114682600A CN202210317964.3A CN202210317964A CN114682600A CN 114682600 A CN114682600 A CN 114682600A CN 202210317964 A CN202210317964 A CN 202210317964A CN 114682600 A CN114682600 A CN 114682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purification
cavity
block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79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82600B (zh
Inventor
朱晓曦
熊雅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ahongshu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ahongshu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ahongshu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ahongshu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179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826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82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2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82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82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B08B15/02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using chambers or hoods covering the area
    • B08B15/023Fume cabinets or cupboards, e.g. for laborat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3/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of general applicability for machines or apparatus for cleaning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风控制系统,包括柜体,设置有工作腔以及净化腔,工作腔一侧呈开口设置;储气箱,设置在净化腔中,储气箱与工作腔连通设置;净化机构,设置在净化腔中,净化机构设置有多个;引流块,设置在净化腔中,引流块设置有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一端与储气箱连通设置,另一端与净化机构连通设置,多个净化机构位于引流通道的运动路径上;抽风机构,设置在柜体上,抽风机构用于使工作腔内的气体依次进入储气箱、引流块以及净化机构并排至柜体外;驱动机构,设置在柜体上,驱动机构与引流块连接。本申请具有能对不同的有害气体进行充分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实验室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风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通风系统是整个实验室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系统之一,通风系统的完善与否,直接对实验室环境、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实验设备的运行维护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其中通风柜则是通风系统的必备装置之一。
相关技术中,通风柜包括柜体,柜体设置有工作腔以及净化腔,具体的,工作腔的一侧开口设置以与柜体的外部相连通,其中柜体在工作腔的开口处设置有提拉窗;净化腔与工作腔相连通管,并且净化腔用于对有害气体进行处理的净化装置,此外柜体还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用于使工作腔内的气体先进入净化腔然后排出柜体外,所以在进行检测实验时,实验人员先启动抽风机,接着再将检测品放入工作腔中,然后下拉提拉窗但不完全封住工作腔,最后实验人员再伸手到工作腔内对检测品进行实验操作,从而抽风机便能将检测品所释放出的有害气体抽吸到柜体外。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因检测品的种类不同,所以检测品所释放的有害气体种类不同,故设置有一个净化装置的方式无法有效地对不同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处理,从而导致有害气体净化不彻底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能对不同的有害气体进行充分净化,本申请提供一种通风控制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风控制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通风控制系统,包括:
柜体,设置有工作腔以及净化腔,所述工作腔一侧呈开口设置;
储气箱,设置在所述净化腔中,所述储气箱与所述工作腔连通设置;
净化机构,设置在所述净化腔中,所述净化机构设置有多个;
引流块,设置在所述净化腔中,所述引流块设置有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一端与所述储气箱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净化机构连通设置,多个所述净化机构位于所述引流通道的运动路径上;
抽风机构,设置在所述柜体上,所述抽风机构用于使所述工作腔内的气体依次进入所述储气箱、所述引流块以及所述净化机构并排至所述柜体外;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柜体上,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引流块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对不同检测品进行实验时,先通过驱动机构使引流块运动,直至引流通道与对应的净化机构相连通,接着工作人员便可在工作腔中对检测品进行实验操作,与此同时,通过抽风机构使工作腔内的气体依次进入储气箱、引流块以及净化机构,然后再排至柜体外,相比于净化机构只设置有一个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在驱动机构以及引流块的作用下,气体能分别流入至不同的净化机构中,所以便可将不同的有害气体分别引入不同的净化机构中,从而能更充分地对不同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
优选的,所述储气箱的腔室内间隔设置有两个分隔板,两个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储气箱的腔室分为冷却腔室、容气腔室以及分隔腔室;所述冷却腔室内设置有引气管,所述引气管一端与所述工作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气腔室相连通,所述冷却腔室内设置有制冷件;所述容气腔室与所述引流通道相连通;所述分隔腔室与所述容气腔室之间设置有吹风单向阀;所述抽风机构包括抽风机和吹风机,所述抽风机设置在所述引气管中;所述吹风机设置在所述柜体上;所述吹风机与所述分隔腔室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检测实验时,先通过抽风机使工作腔内的有害气体流入引气管,此时有害气体处于冷却腔室中,同时制冷件会对引气管中的有害气体进行降温,接着有害气体会进入容气腔室中,然后通过吹风机从柜体外部向分隔腔室内吹气,则分隔腔室内的气体会进入容气腔室中,最后容气腔室中的有害气体会逐渐被挤入引流通道中,直至进入净化机构中进行处理,从而便达到将工作腔内的气体送入净化机构中的目的,此外一方面,因制冷件的设置,所以柜体中设备释放的热量不会对引气管的有害气体进行加热,从而使低燃点的有害气体不会在储气箱中被点燃,另一方面,因吹风机以及分隔腔室的设置,所以容气腔室内的有害气体会和空气稀释并一起被挤入净化机构中,从而既使有害气体的处理浓度会降低,也使有害气体在净化机构中的停留时间会更加充分,进而使净化机构能更充分地对有害气体净化。
优选的,所述引流块转动连接在所述净化腔中,所述引流通道与所述储气箱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引流块的回转中心上,多个所述净化机构绕所述引流块的回转中心分布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引流块转动连接,所以引流块是通过回转的方式来实现引流通道与不同净化机构相连通的,相比于引流块滑动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引流块与净化机构以及储气箱之间便不需要连接类似波纹软管之类的元件,从而使得整个通风控制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
优选的,所述储气箱与所述引流通道之间设置有第一延伸管,所述第一延伸管一端与所述储气箱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延伸管另一端与所述引流通道的内圈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延伸管与所述引流通道之间设置有能发生弹性形变的主挡气环以及辅挡气环,所述主挡气环的外侧与所述引流通道相连接,所述主挡气环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延伸管有间距;所述辅挡气环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延伸管相连接,所述辅挡气环的外侧与所述引流通道之间有间距,所述辅挡气环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主挡气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因第一延伸管的设置,所以引流通道与储气箱的连通处便不会在储气箱与引流块之间的接面处,则从储气箱内的有害气体进入引流通道后,便不易从引流块与储气箱之间的接面处泄漏至净化腔中,从而能提升储气箱与引流通道之间的连通气密性,另一方面,因引流块需要转动,所以引流通道与第一延伸管的外壁之间需要存在间距,故主挡气环以及辅挡气环的设置,则第一延伸管与引流通道之间的气流通道会呈蛇形弯折形状,从而能在不影响引流块转动的基础上,提升储气箱与引流通道之间的连通气密性。
优选的,所述引流通道远离所述储气箱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引流块远离所述储气箱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净化机构包括有与所述引流通道相连通的处理箱体以及排气管,多个所述净化机构的所述处理箱体绕所述引流块的回转中心分布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处理箱体之间设置有补充块,在所述引流通道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处理箱体之间时,所述补充块用于封住所述引流通道;所述排气管一端与处理箱体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柜体的外部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补充块的设置,一方面,在不同处理箱体进行净化处理时处理箱体内部的化学反应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处理箱体附近的环境变化也会不同,故补充块能分隔开不同净化机构的处理箱体,从而使不同处理箱体之间不会相互干扰,避免也能在引流块转动而处于两个处理箱体之间时使引流通道远离储气箱一端被封闭住,另一方面,在引流块转动而使引流通道切换与不同处理箱体相连通的过程中,补充块会封闭住引流通道远离储气箱的一端,所以不需要关闭抽风机构以防止储气箱内的有害气体进入净化腔中,从而通风控制系统在使用时能更加适配在不同检测实验之间切换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引流块靠近所述处理箱体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延伸管,所述第二延伸管与所述引流通道相连通;所述处理箱体以及所述补充块靠近所述引流块的端面均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延伸管嵌入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呈圆弧延伸设置,多个所述密封槽连接形成闭合圆环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第二延伸管以及密封槽的设置,所以引流通道与处理箱体的连通处不在引流块与处理箱体之间的接面处,则有害气体从引流通道进入处理箱体后,便不易从引流块与处理箱体之间的接面处泄露处净化腔内,从而能提升引流通道与处理箱体之间的连通气密性。
优选的,所述第二延伸管嵌入所述密封槽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气密环,所述气密环与所述密封槽的槽底相抵接,所述气密环在所述处理箱体处时的挤压形变量小于在所述补充块处时的挤压形变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引流通道与处理箱体相连通时,有害气体会受到抽风机构的影响而具有进入处理箱体内的动力,所以有害气体本身不易逆流至第二延伸管与密封槽之间的接面处,在引流通道与补充块相连通时,此时有害气体无法继续向前流动,第二延伸管与密封槽之间的气压值会较高,故气密环在处理箱体处时的挤压形变量小于在补充块处时的挤压形变量,既能在引流通道切换至不同处理箱体之间时不会大幅度影响引流块的转动流畅性,也能在引流通道与补充块连通时保持第二延伸管与密封槽之间的气密性,从而能提升整个通风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蜗杆以及从动蜗轮,所述主动蜗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净化腔中,所述主动蜗杆的轴线与所述引流块的回转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从动蜗轮套设在所述引流块上,所述从动蜗轮与所述主动蜗杆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引流通道只会与一个处理箱体相连通,所以引流块整体的受力并不平衡,故驱动机构包括主动蜗杆以及从动蜗轮的方式,可通过从动蜗轮与主动蜗杆之间的自锁特性,使从动蜗轮无法驱动主动蜗杆转动,所以有害气体依次进入储气箱、引流块以及处理箱体的过程中,引流块也不易发生转动,从而在通风控制系统工作时能保持引流块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安装杆,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引流块远离所述储气箱的一端上;
曲柄连接杆,一端固定套设在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上;
摇杆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曲柄连接杆远离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定位滑块,一端与所述摇杆连接杆远离所述曲柄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定位滑块的另一端滑动穿出所述净化腔,所述定位滑块设置有多个指示线,多个所述指示线沿所述定位滑块的滑动方向分布设置,多个所述指示线与多个所述净化机构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引流块绕自身转动中心运动时,曲柄连接杆会绕安装杆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同时曲柄连接杆会通过摇杆连接杆使定位滑块做往复直线滑动,而因定位滑块的其中一端滑动穿出净化腔,所以在引流块转动的过程中,定位滑块处于净化腔外一端的长度会发生变化,故指示线的设置,可通过哪个指示线对齐定位滑块与净化腔的穿设处来判断引流通道与哪个净化机构的处理箱体相连通,从而更加便于实验人员使用该通风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柜体、储气箱、净化机构、引流块、驱动机构以及抽风机构的设置,在驱动机构以及引流块的作用下,气体能分别流入至不同的净化机构中,所以便可将不同的有害气体分别引入不同的净化机构中,从而能更充分地对不同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
2.通过第一延伸管的设置,引流通道与储气箱的连通处便不会在储气箱与引流块之间的接面处,则从储气箱内的有害气体进入引流通道后,便不易从引流块与储气箱之间的接面处泄漏至净化腔中,从而能提升储气箱与引流通道之间的连通气密性;
3.通过主挡气环以及辅挡气环的设置,第一延伸管与引流通道之间的气流通道会呈蛇形弯折形状,从而能在不影响引流块转动的基础上,提升储气箱与引流通道之间的连通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风控制系统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柜体;11、工作腔;12、净化腔;2、储气箱;21、分隔板;22、冷却腔室;221、引气管;222、制冷件;23、容气腔室;24、分隔腔室;25、吹风单向阀;3、净化机构;31、处理箱体;32、排气管;4、引流块;41、引流通道;42、第一延伸管;43、主挡气环;44、辅挡气环;45、第二延伸管;46、气密环;5、抽风机构;51、抽风机;52、吹风机;6、驱动机构;61、主动蜗杆;62、从动蜗轮;63、安装杆;64、曲柄连接杆;65、摇杆连接杆;66、定位滑块;67、指示线;7、补充块;8、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通风控制系统。参照图1和图2,通风控制系统包括柜体1、储气箱2、净化机构3、引流块4、抽风机构5以及驱动机构6,具体的,柜体1设置有工作腔11以及净化腔12,其中工作腔11的一侧呈开口设置,以供工作人员将检测品放入工作腔11内,并且工作腔11的开口处还安装有提拉窗,则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下拉提拉窗但不完全封闭工作腔11的开口处,以供实验人员在工作腔11内对检测品进行实验操作;净化腔12与工作腔11相邻设置,并且净化腔12供储气箱2、净化机构3、引流块4、驱动机构6以及抽风机构5设置,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净化腔12用于对工作腔11内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最后才会排至柜体1外。
参照图1和图2,储气箱2固定设置在净化腔12中,并且储气箱2的腔室内间隔固定有两个分隔板21,两个分隔板21将储气箱2的腔室分为冷却腔室22、容气腔室23以及分隔腔室24,其中冷却腔室22内固定设置有引气管221,引气管221一端通过单向阀与工作腔11单向连通设置,另一端与容气腔室23相连通,并且冷却腔室22内还设置有制冷件222,以隔绝净化腔12中其他设备所释放热量对引气管221内有害气体的影响,从而使低燃点的有害气体不会在储气箱2中被点燃;容气腔室23位于冷却腔室22与分隔腔室24之间,并且容气腔室23能与净化机构3相连通,而且分隔腔室24与容气腔室23之间设置有吹风单向阀25,则分隔腔室24内的气体能单向流至容气腔室23内,从而形成容气腔室23内的气体能进入净化机构3的部分结构基础。
参照图1和图2,抽风机构5包括抽风机51以及吹风机52,抽风机51安装在引气管221中,并且抽风机51用于将工作腔11内的有害气体流入引气管221中,接着引气管221中的有害气体便会流入容气腔室23中;吹风机52安装在柜体1上,并且吹风机52能与分隔腔室24相连通,则在需要将工作腔11内的有害气体送入净化机构3中时,先通过抽风机51让工作腔11内的有害气体进入容气腔室23中,接着通过吹风机52将空气吹入容气腔室23中,然后容气腔室23内的有害气体会和空气稀释并一起被挤入净化机构3中,从而达到将有害气体送入净化机构3中的目的。
参照图1和图2,引流块4转动连接在净化腔12中,并且引流块4是通过驱动机构6来转动,而且引流块4上开设有引流通道41,具体的,引流通道41的一端与储气箱2的容气腔室23连通设置,并且该连通处位于引流块4的回转中心上,另一端延伸至引流块4远离储气箱2一端的端面上,并且该连通处靠近引流块4端面的周侧边缘,在本实施例中,净化机构3设置有多个,多个净化机构3绕引流块4的回转中心分布设置,具体的,净化机构3包括处理箱体31以及排气管32,处理箱体31固定安装在净化腔12中,并且处理箱体31与引流通道41远离储气箱2的一端连通设置;排气管32一端与处理箱体31固定连接,并且该端与处理箱体31相连通,另一端与净化腔12内壁固定连接,并且该端与柜体1的外部相连通,最后再统一连通至实验室的排风管道中,从而能将净化处理后的有害气体输送至外部环境中。
参照图1和图2,当要对不同检测品进行实验时,先通过驱动机构6来让引流块4转动,直至引流通道41与对应净化机构3的处理箱体31相连通,接着工作人员可在工作腔11中对检测品进行实验操作,与此同时启动抽风机构5,然后工作腔11内的有害气体便会依次进入储气箱2、引流块4以及净化机构3的处理箱体31中,最后再沿着净化机构3的排气管32排至柜体1外,从而便达到对不同的有害气体进行分类净化的目的,进而能对更充分地对不同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
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储气箱2与引流通道41之间的连通气密性进行有一些气密处理,其一,储气箱2与引流通道41之间设置有第一延伸管42,第一延伸管4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储气箱2上,并且与储气箱2的容气腔室23相连通,另一端伸入引流通道41中并通过轴承与引流块4相连接;其二,第一延伸管42与引流通道41之间设置有弹性材质制成的主挡气环43以及辅挡气环44,主挡气环43的外侧与引流通道41固定连接,主挡气环43的内侧与第一延伸管42之间存在间距;辅挡气环44的内侧与引流通道41固定连接,辅挡气环44的外侧与引流通道41之间存在间距,并且辅挡气环44位于相邻两个主挡气环43之间,则使第一延伸管42与引流通道41之间形成一个蛇形的通气路径,从而能在保持储气箱2与引流通道41之间气密性的基础上不影响引流块4的转动流畅性。
参照图1和图2,因处理箱体31在对不同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时,处理箱体31内部的化学反应是不同的,同时处理箱体31附近的环境变化也会不同,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处理箱体31之间设置有补充块7,并且补充块7与处理箱体31会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形,而且补充块7能封住引流通道41远离储气箱2的一端,此外补充块7的设置,还可在引流块4转动而使引流通道41切换与不同处理箱体31相连通的过程中,不需要关闭抽风机构5以防止储气箱2内的有害气体进入净化腔12中,从而通风控制系统在使用时能更加适配在不同检测实验之间切换的情况。
参照图2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升引流通道41与补充块7之间的封闭气密性以及引流通道41与处理箱体31之间的连通气密性,则引流块4远离储气箱2一端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延伸管45,第二延伸管45与引流通道41相连通;处理箱体31以及补充块7上均开设有供第二延伸管45嵌入的密封槽8,密封槽8呈圆弧延伸形状,并且多个密封槽8连通形成闭合的圆环形状,所以引流通道41与处理箱体31之间的连通处便不在引流块4与处理箱体31之间的接面处上。
参照图2和图4,第二延伸管45远离引流块4一端的端面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由弹性材质制成的气密环46,气密环46与密封槽8的槽底抵接,其中处理箱体31上密封槽8的槽深大于补充块7上密封槽8的槽深,则气密环46在处理箱体31处时的挤压形变量小于在补充块7处时的挤压形变量,所以既能在引流通道41切换至不同处理箱体31之间时不会大幅度影响引流块4的转动流畅性,也能在引流通道41与补充块7连通时保持第二延伸管45与密封槽8之间的气密性,从而使得整体通风控制系统的综合性能得到提升。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6包括主动蜗杆61以及从动蜗轮62,主动蜗杆61转动连接在净化腔12中,并且主动蜗杆61的轴线与引流块4的回转中心线相互垂直,而且主动蜗杆61的其中一端穿出净化腔12中,以供实验人员进行转动;从动蜗轮62固定套设在引流块4上,并且从动蜗轮62与主动蜗杆61相啮合,所以便可利用蜗轮蜗杆之间的自锁性,以在有害气体通过引流块4时能使引流块4不易发生转动。
参照图1和图2,驱动机构6还包括定位组件,具体的,定位组件包括有安装杆63、曲柄连接杆64、摇杆连接杆65以及定位滑块66,安装杆63呈圆杆形状,安装杆63一端同轴固定连接在引流块4远离储气箱2一端的端面上,另一端向远离引流块4的方向水平延伸;曲柄连接杆64一端固定套设在安装杆63远离引流块4的一端上,曲柄连接杆64的轴线与安装杆63的轴线相互垂直;摇杆连接杆65一端与曲柄连接杆64远离安装杆63的一端转动连接,并且摇杆连接杆65的所在平面与曲柄连接杆64的所在平面平行;定位滑块66一端与摇杆连接杆65远离曲柄连接杆64的一端铰接,另一端滑动穿出净化腔12,所以曲柄连接杆64、摇杆连接杆65以及定位滑块66便会形成曲柄滑块机构。
参照图1和图2,定位滑块66上设置有多个指示线67,多个指示线67沿定位滑块66的滑动方向分布设置,并且多个指示线67与多个净化机构3对应设置,则在引流块4绕自身的回转中心转动时,曲柄连接杆64会绕引流块4的回转中心做圆周运动,同时曲柄连接杆64会通过摇杆连接杆65使定位滑块66做往复直线运动,其中在指示线67对齐定位滑块66与净化腔12的穿设处时,引流通道41便与对应净化机构3的处理箱体31相连通,所以可通过哪个指示线67对齐定位滑块66与净化腔12的穿设处来判断引流通道41与哪个净化机构3的处理箱体31相连通,从而更加便于实验人员使用该通风控制系统。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柜体1会并联连接在控制装置上,则可通过控制装置对多个柜体1进行协同工作,从而能够更加高效对不同实验室的通风控制系统进行管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通风控制系统的实施原理为:当要对不同检测品进行实验时,先通过驱动机构6来让引流块4转动,直至引流通道41与对应的净化机构3的处理箱体31相连通,接着工作人员可在工作腔11中对检测品进行实验操作,与此同时启动抽风机构5,然后工作腔11内的有害气体便会依次进入储气箱2、引流块4以及净化机构3的处理箱体31中,最后再沿着净化机构3的排气管32排至柜体1外,从而便达到对不同的有害气体进行分类净化的目的,进而能对更充分地对不同的有害气体进行净化。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1),设置有工作腔(11)以及净化腔(12),所述工作腔(11)一侧呈开口设置;
储气箱(2),设置在所述净化腔(12)中,所述储气箱(2)与所述工作腔(11)连通设置;
净化机构(3),设置在所述净化腔(12)中,所述净化机构(3)设置有多个;
引流块(4),设置在所述净化腔(12)中,所述引流块(4)设置有引流通道(41),所述引流通道(41)一端与所述储气箱(2)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净化机构(3)连通设置,多个所述净化机构(3)位于所述引流通道(41)的运动路径上;
抽风机(51)构(5),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所述抽风机(51)构(5)用于使所述工作腔(11)内的气体依次进入所述储气箱(2)、所述引流块(4)以及所述净化机构(3)并排至所述柜体(1)外;
驱动机构(6),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所述驱动机构(6)与所述引流块(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箱(2)的腔室内间隔设置有两个分隔板(21),两个所述分隔板(21)将所述储气箱(2)的腔室分为冷却腔室(22)、容气腔室(23)以及分隔腔室(24);所述冷却腔室(22)内设置有引气管(221),所述引气管(221)一端与所述工作腔(1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容气腔室(23)相连通,所述冷却腔室(22)内设置有制冷件(222);所述容气腔室(23)与所述引流通道(41)相连通;所述分隔腔室(24)与所述容气腔室(23)之间设置有吹风单向阀(25);所述抽风机(51)构(5)包括抽风机(51)和吹风机(52),所述抽风机(51)设置在所述引气管(221)中;所述吹风机(52)设置在所述柜体(1)上;所述吹风机(52)与所述分隔腔室(24)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块(4)转动连接在所述净化腔(12)中,所述引流通道(41)与所述储气箱(2)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引流块(4)的回转中心上,多个所述净化机构(3)绕所述引流块(4)的回转中心分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箱(2)与所述引流通道(41)之间设置有第一延伸管(42),所述第一延伸管(42)一端与所述储气箱(2)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延伸管(42)另一端与所述引流通道(41)的内圈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第一延伸管(42)与所述引流通道(41)之间设置有能发生弹性形变的主挡气环(43)以及辅挡气环(44),所述主挡气环(43)的外侧与所述引流通道(41)相连接,所述主挡气环(43)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延伸管(42)有间距;所述辅挡气环(44)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延伸管(42)相连接,所述辅挡气环(44)的外侧与所述引流通道(41)之间有间距,所述辅挡气环(44)位于相邻两个所述主挡气环(4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通道(41)远离所述储气箱(2)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引流块(4)远离所述储气箱(2)一端的端面上;所述净化机构(3)包括有与所述引流通道(41)相连通的处理箱体(31)以及排气管(32),多个所述净化机构(3)的所述处理箱体(31)绕所述引流块(4)的回转中心分布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处理箱体(31)之间设置有补充块(7),在所述引流通道(41)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处理箱体(31)之间时,所述补充块(7)用于封住所述引流通道(41);所述排气管(32)一端与处理箱体(31)连通设置,另一端与所述柜体(1)的外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块(4)靠近所述处理箱体(31)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延伸管(45),所述第二延伸管(45)与所述引流通道(41)相连通;所述处理箱体(31)以及所述补充块(7)靠近所述引流块(4)的端面均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延伸管(45)嵌入的密封槽(8),所述密封槽(8)呈圆弧延伸设置,多个所述密封槽(8)连接形成闭合圆环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延伸管(45)嵌入所述密封槽(8)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能发生弹性形变的气密环(46),所述气密环(46)与所述密封槽(8)的槽底相抵接,所述气密环(46)在所述处理箱体(31)处时的挤压形变量小于在所述补充块(7)处时的挤压形变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主动蜗杆(61)以及从动蜗轮(62),所述主动蜗杆(61)转动连接在所述净化腔(12)中,所述主动蜗杆(61)的轴线与所述引流块(4)的回转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从动蜗轮(62)套设在所述引流块(4)上,所述从动蜗轮(62)与所述主动蜗杆(61)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风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6)还包括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安装杆(63),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引流块(4)远离所述储气箱(2)的一端上;
曲柄连接杆(64),一端固定套设在所述安装杆(63)的另一端上;
摇杆连接杆(65),一端与所述曲柄连接杆(64)远离所述安装杆(63)的一端转动连接;
定位滑块(66),一端与所述摇杆连接杆(65)远离所述曲柄连接杆(64)的一端铰接,所述定位滑块(66)的另一端滑动穿出所述净化腔(12),所述定位滑块(66)设置有多个指示线(67),多个所述指示线(67)沿所述定位滑块(66)的滑动方向分布设置,多个所述指示线(67)与多个所述净化机构(3)对应设置。
CN202210317964.3A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通风控制系统 Active CN114682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7964.3A CN114682600B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通风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7964.3A CN114682600B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通风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2600A true CN114682600A (zh) 2022-07-01
CN114682600B CN114682600B (zh) 2022-12-27

Family

ID=82141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7964.3A Active CN114682600B (zh) 2022-03-26 2022-03-26 一种通风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8260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40370U (zh) * 2013-03-26 2013-08-21 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清洁工件的洁净装置
KR20160056405A (ko) * 2014-11-10 2016-05-20 주식회사 신생 흄후드
CN213221482U (zh) * 2020-07-21 2021-05-18 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的除尘装置
CN213613238U (zh) * 2020-10-17 2021-07-06 昆明科奥特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量自动调节的通风柜
CN214046427U (zh) * 2020-11-24 2021-08-24 漏金淼 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
CN113874112A (zh) * 2019-07-10 2021-12-31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安全柜
CN113976189A (zh) * 2021-10-13 2022-01-28 王提涛 一种通风生物安全柜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140370U (zh) * 2013-03-26 2013-08-21 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清洁工件的洁净装置
KR20160056405A (ko) * 2014-11-10 2016-05-20 주식회사 신생 흄후드
CN113874112A (zh) * 2019-07-10 2021-12-31 株式会社日立产机系统 安全柜
CN213221482U (zh) * 2020-07-21 2021-05-18 陕西陕煤曹家滩矿业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环保的除尘装置
CN213613238U (zh) * 2020-10-17 2021-07-06 昆明科奥特实验室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风量自动调节的通风柜
CN214046427U (zh) * 2020-11-24 2021-08-24 漏金淼 一种电气设备防尘箱
CN113976189A (zh) * 2021-10-13 2022-01-28 王提涛 一种通风生物安全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82600B (zh) 2022-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95782A (zh) 移动式生物安全实验室
CN102636315A (zh) 空调室外机充氦真空检漏系统
CN102027860A (zh) 食用菌接种工作系统
NZ742682A (en) Process of operating th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cab of a machine
CN114682600B (zh) 一种通风控制系统
CN215432084U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随动开关式抽风装置
CN213408057U (zh) 一种移动双吸式等离子切割烟尘净化设备
CN202294154U (zh) 一种汽车空调
CN207850081U (zh) 炭素材料生产窑炉物料出炉用吸料系统
KR20200019838A (ko) 드라이룸의 부스 장치
CN105276770B (zh) 移动闸门式室内外气体循环智能控制器系统
CN102895826A (zh) 反吹袋式除尘器
CN207080619U (zh) 一种免维护全密封切断盖板阀
CN201244484Y (zh) 低温生物操作台
CN209971468U (zh) 一种用于挤出机的吸尘排烟系统
CN106121291B (zh) 一种具有内部循环风扇的超净间
CN113060569A (zh) 一种超长火车装焦仓除尘系统及方法
CN201935328U (zh) 正负压换气式小环境综合治理系统
CN1776310A (zh) 空调装置
CN213316745U (zh) 一种解决不同时工作问题的多排口集气装置
CN104896594A (zh) 一种多送风模式风道系统
CN220489352U (zh) 一种车间污染物外排系统
CN117212945B (zh) 三元锂电池含镁高温烟尘车间通风系统
CN220346725U (zh) 一种净化车间密封检修口
CN211247703U (zh) 一种节能型通风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