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74069B - 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74069B
CN114674069B CN202210257836.4A CN202210257836A CN114674069B CN 114674069 B CN114674069 B CN 114674069B CN 202210257836 A CN202210257836 A CN 202210257836A CN 114674069 B CN114674069 B CN 1146740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current
depth
air conditioner
invag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578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74069A (zh
Inventor
袁珊珊
李建科
程杰
党海峰
杨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578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740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74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4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74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74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05Simultaneously evaluating both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body conditions, e.g. heart and respiratory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09Sleep detection, i.e. determining whether a subject is asleep or no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06Sleep evaluation
    • A61B5/4812Detecting sleep stages or cy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6Sleep mod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01B21/18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for measuring depth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24Reminder alarms, e.g. anti-los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被压状态;在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发出警示信息。由于第一用户被压时,智能床垫的内陷深度会增加,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被压,避免因第一用户的活动导致误判。当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时,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发出警示信息。通过发出警示信息将第二用户唤醒,以在睡眠过程中,减少第二用户压到第一用户的持续时间。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电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作为一种智能家电设备,通过联动的方式获取关联智能家居设备检测的参数,以增加新的功能。如何根据智能床垫检测的参数,监控用户的状态,是空调器在功能扩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关技术中的监控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与智能床垫的接触面积;获取第一用户处于智能床垫的活动次数;根据接触面积和活动次数确定第一用户的用户状态;将用户状态发送给移动终端。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该监控方法能够对用户的睡眠状态、坐立状态和站立状态进行监控。但是,在睡眠过程中,大人可能会压到婴幼儿。由于大人处于睡眠状态无法进行自控,持续的压迫会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该方法无法对这种情况进行监控和提醒,导致婴幼儿被长时间压到。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以在睡眠过程中,减少第二用户压到第一用户的持续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被压状态;在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发出警示信息。
可选地,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被压状态,包括:确定当前第一内陷深度与历史第一内陷深度的关系;在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大于历史第一内陷深度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第一内陷深度与深度阈值的关系;在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大于深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坐立状态或站立状态;在第一用户未处于坐立状态和站立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
可选地,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坐立状态或站立状态,包括: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接触面积;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和当前第一接触面积,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坐立状态或站立状态。
可选地,在确定当前第一内陷深度与深度阈值的关系之后,还包括:在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小于或等于深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第二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二内陷深度和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在当前第二内陷深度小于历史第二内陷深度且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小于历史第二接触面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
可选地,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发出警示信息,包括:检测第二用户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根据第二用户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确定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在与移动设备联动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移动设备振动发出警示信息;在未与移动设备联动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蜂鸣器运行发出警示信息。
可选地,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移动设备振动发出警示信息,包括:在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持续振动;在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逐渐提高振动的频率。
可选地,在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之前,还包括: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扫描,确定智能床垫上的用户类型;在用户类型包含第一用户的情况下,记录第一用户在睡眠状态下的多个第一内陷深度;根据多个第一内陷深度,确定深度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程序指令时,执行上述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用于空调器监控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上述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由于第一用户被压时,智能床垫的内陷深度会有所增加,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被压状态,避免因第一用户的活动导致误判。在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发出警示信息。通过发出警示信息将第二用户唤醒,以在睡眠过程中,减少第二用户压到第一用户的持续时间。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空调器监控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家电设备是指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智能控制、智能感知及智能应用的特征,智能家电设备的运作过程往往依赖于物联网、互联网以及电子芯片等现代技术的应用和处理,例如智能家电设备可以通过连接电子设备,实现用户对智能家电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
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是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电子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与如上的智能家电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也可以直接通过蓝牙、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等方式与如上的智能家电设备进行通信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例如为移动设备、电脑、或悬浮车中内置的车载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移动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其中,可穿戴设备例如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计步器等。
空调器作为一种空气调节的设备,常用于夏天制冷、冬天制热,其他季节处于停止使用的状态。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空调器具有越来越多的检测与控制功能,成为一种智能家电设备。通过联动的方式可以获取关联智能家居设备检测的参数,对关联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并将参数和控制的结果推送到终端设备。智能床垫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家居设备,可以检测用户的睡眠参数并发送至关联智能家电设备,且具有提高用户的睡眠质量的功能。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包括:
S230,空调器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
S240,空调器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被压状态。
S250,在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的情况下,空调器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发出警示信息。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由于第一用户被压时,智能床垫的内陷深度会有所增加,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被压状态,避免因第一用户的活动导致误判。在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发出警示信息。通过发出警示信息将第二用户唤醒,以在睡眠过程中,减少第二用户压到第一用户的持续时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主要用于对处于睡眠状态的用户进行监控。以婴幼儿为第一用户,以大人为第二用户。其中,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数量可以为单个或多个。当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数量为多个时,采用取平均值的方式确定第一用户和/或第二用户的参数。在采用上述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的情况下,空调器能够发出警示信息将大人唤醒,减少大人压到婴幼儿的持续时间。当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同样适用于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均为大人,或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均为婴幼儿的情况。
对于智能床垫的内陷深度,可以是内陷深度的最大值(局部),也可以是内陷深度的平均值(整体)。
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包括:
S230,空调器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
S241,空调器确定当前第一内陷深度与历史第一内陷深度的关系。
S242,在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大于历史第一内陷深度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当前第一内陷深度与深度阈值的关系。
S243,在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大于深度阈值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坐立状态或站立状态。
S244,在第一用户未处于坐立状态和站立状态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并执行步骤S250。
S245,在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小于或等于深度阈值的情况下,空调器获取第二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二内陷深度和当前第二接触面积。
S246,在当前第二内陷深度小于历史第二内陷深度且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小于历史第二接触面积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
S250,空调器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发出警示信息。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大于历史第一内陷深度时,第一用户的第一内陷深度增加,可能存在被压到的情况。通过确定当前第一内陷深度与深度阈值的关系,分析第一用户当前所处的状态。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大于深度阈值时,第一用户可能处于坐立或站立状态,也可能被第二用户或其他物品压到。若处于坐立或站立状态,第一用户未被压到处于安全状态,不需发出警示信息进行提醒。若未处于坐立和站立状态,第一用户被压的力度大处于危险状态,需要发出警示信息进行提醒。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小于或等于深度阈值时,第一用户可能被第二用户压到的力度小,或调整了睡姿。当第二内陷深度和第二接触面积减小时,第二用户将部分力转移到第一用户,确定第一用户被压到。为避免第二用户在睡眠中无法自控导致压力逐渐增加而影响第一用户,在被压力度小的情况下也发出警示信息。调整睡姿的情况下不发出警示信息,避免误提醒影响第二用户的睡眠。当第一用户被其他物品压到的力度大或被第二用户压到时,空调器发出警示信息进行提醒,减少第一用户被压的持续时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历史参数,为前一次获取的当前参数,用于确定该参数当前是否增大或减小。参数包括第一内陷深度、第二内陷深度、第一接触面积和第二接触面积。例如,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大于历史第一内陷深度,说明第一用户的第一内陷深度增加,第一用户被压或调整了睡姿。
可选地,步骤S243中的空调器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坐立状态或站立状态,包括:空调器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接触面积。空调器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和当前第一接触面积,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坐立状态或站立状态。这样,在坐立、站立或睡眠状态下,对应的内陷深度和接触面积不同。睡眠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触面积大,第一内陷深度小。坐立或站立时,第一用户的第一接触面积小,第一内陷深度大。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和当前第一接触面积,能够确定第一用户的当前状态,以避免因第一用户改变状态导致误发出警示信息。
在步骤S243中的空调器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坐立状态或站立状态之后,在第一用户处于坐立状态或站立状态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30。在步骤S245中的空调器获取第二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二内陷深度和当前第二接触面积之后,在当前第二内陷深度大于或等于历史第二内陷深度,或,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大于或等于历史第二接触面积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230。
结合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包括:
S230,空调器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
S240,空调器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被压状态。
S251,在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的情况下,空调器检测第二用户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S252,空调器根据第二用户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确定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
S255,在与移动设备联动的情况下,空调器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移动设备振动发出警示信息。
S256,在未与移动设备联动的情况下,空调器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蜂鸣器运行发出警示信息。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在空调器与移动设备联动的情况下,优先通过移动设备发出警示信息,减少对处于睡眠中的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的影响。在空调器未与移动设备联动的情况下,通过自身的蜂鸣器发出警示信息,减少第二用户压到第一用户的持续时间。
对于步骤S251中的空调器检测第二用户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是通过空调器的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对第二用户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进行检测。作为非接触式的传感器,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对于心率和呼吸频率检测的精确度高,以便确定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
可选地,步骤S252中的空调器根据第二用户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确定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包括:在心率小于深睡心率阈值且呼吸频率小于深睡呼吸频率阈值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第二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在心率小于深睡心率阈值且呼吸频率大于或等于深睡呼吸频率阈值,或,心率小于浅睡心率阈值且大于或等于深睡心率阈值,或,心率大于浅睡心率阈值且呼吸频率小于浅睡呼吸频率阈值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第二用户处于浅度睡眠状态。在心率大于或等于浅睡心率阈值且呼吸频率大于或等于浅睡呼吸频率阈值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第二用户处于清醒状态。其中,深睡心率阈值小于浅睡心率阈值,深睡呼吸频率阈值小于浅睡呼吸频率阈值。这样,根据第二用户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能够准确对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进行确定,以便空调器选择合适的提醒方式。
可选地,步骤S255中的空调器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移动设备振动发出警示信息,包括:在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状态的情况下,空调器控制移动设备持续振动。在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状态的情况下,空调器控制移动设备逐渐提高振动的频率。这样,当第二用户处于浅度睡眠时,容易惊醒,控制移动设备持续振动以减少唤醒第二用户的时间。当第二用户处于深度睡眠时,控制移动设备逐渐提高振动的频率,防止对第二用户造成惊吓影响健康。
可选地,步骤S256中的空调器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蜂鸣器运行发出警示信息,包括:在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状态的情况下,空调器控制蜂鸣器持续发出声响。在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状态的情况下,空调器控制蜂鸣器逐渐提高发出声响的频率。这样,当第二用户处于浅度睡眠时,容易惊醒,控制控制蜂鸣器持续发出声响以减少唤醒第二用户的时间。当第二用户处于深度睡眠时,控制蜂鸣器逐渐提高发出声响的频率,防止对第二用户造成惊吓影响健康。
结合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包括:
S230,空调器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
S240,空调器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被压状态。
S253,在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的情况下,空调器获取第二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和活动次数。
S254,空调器根据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和活动次数,确定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
S255,在与移动设备联动的情况下,空调器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移动设备振动发出警示信息。
S256,在未与移动设备联动的情况下,空调器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蜂鸣器运行发出警示信息。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对于不具有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空调器,通过获取智能床垫检测的第二接触面积和活动次数,对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进行确定。由于省去了雷达传感器,提高了空调器的通用性,且降低了空调器的成本。
可选地,步骤S254中的空调器根据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和活动次数,确定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包括:在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大于接触面积阈值且活动次数小于第一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第二用户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在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大于接触面积阈值,和,活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一次数阈值且小于第二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第二用户处于浅度睡眠状态。在活动次数大于或等于第二次数阈值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第二用户处于清醒状态。这样,在睡眠状态的情况下,第二用户在智能床垫的第二接触面积大。在睡眠深的情况下,第二用户的活动次数少。在睡眠浅的情况下,第二用户的活动次数中。在清醒的情况下,第二用户的活动次数多,且不考虑第二接触面积的大小。根据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和活动次数,能够确定用户的睡眠状态,以便空调器选择合适的提醒方式。
结合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另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包括:
S200,空调器获取智能灯的状态。
S201,在智能灯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空调器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扫描,确定智能床垫上的用户类型。
S210,在用户类型包含第一用户的情况下,空调器记录第一用户在睡眠状态下的多个第一内陷深度。
S220,空调器根据多个第一内陷深度,确定深度阈值。
S230,空调器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
S240,空调器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被压状态。
S250,在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的情况下,空调器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发出警示信息。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当智能灯关闭时,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才进入睡眠状态,避免因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清醒时的活动造成误提醒。第一用户的不同睡姿,对应于不同的第一内陷深度,需要获取多个第一内陷深度避免深度阈值的误确定。采用多个第一内陷深度确定深度阈值,提高了判断第一用户是否被压的准确性,以减少第一用户被压的持续时间。
对于步骤S220中的深度阈值,是在多个第一内陷深度中,选择最大的第一内陷深度,并设置有一定的裕量避免警示信息的误发出。
可选地,步骤S201中的空调器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扫描,确定智能床垫上的用户类型,包括:空调器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检测用户的热源面积。在用户的热源面积小于或等于热源面积阈值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用户类型为第一用户。在用户的热源面积大于热源面积阈值的情况下,空调器确定用户类型为第二用户。这样,根据热源面积的大小,能够确定用户的类型,便于空调器区分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参数。上述步骤是以婴幼儿为第一用户,以大人为第二用户,进行用户类型的确定。当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均为大人,或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均为婴幼儿时,仅需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可。
结合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1和存储器(memory)42。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Interface)43和总线44。其中,处理器41、通信接口43、存储器42可以通过总线4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43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41可以调用存储器42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4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42作为一种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4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2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
存储器4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含上述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装置。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上述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
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9)

1.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
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被压状态;
在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发出警示信息;
其中,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被压状态,包括:
确定当前第一内陷深度与历史第一内陷深度的关系;
在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大于历史第一内陷深度的情况下,确定当前第一内陷深度与深度阈值的关系;
在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小于或等于深度阈值的情况下,获取第二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二内陷深度和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在当前第二内陷深度小于历史第二内陷深度且当前第二接触面积小于历史第二接触面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当前第一内陷深度与历史第一内陷深度的关系之后,还包括:
在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大于深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坐立状态或站立状态;
在第一用户未处于坐立状态和站立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第一用户处于被压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坐立状态或站立状态,包括:
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接触面积;
根据当前第一内陷深度和当前第一接触面积,确定第一用户是否处于坐立状态或站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发出警示信息,包括:
检测第二用户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根据第二用户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确定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
在与移动设备联动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移动设备振动发出警示信息;
在未与移动设备联动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蜂鸣器运行发出警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二用户的睡眠状态,控制移动设备振动发出警示信息,包括:
在睡眠状态为浅度睡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持续振动;
在睡眠状态为深度睡眠状态的情况下,控制移动设备逐渐提高振动的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第一用户在智能床垫的当前第一内陷深度之前,还包括:
通过红外温度传感器进行扫描,确定智能床垫上的用户类型;
在用户类型包含第一用户的情况下,记录第一用户在睡眠状态下的多个第一内陷深度;
根据多个第一内陷深度,确定深度阈值。
7.一种用于空调器监控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
8.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装置。
9.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
CN202210257836.4A 2022-03-14 2022-03-14 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6740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7836.4A CN114674069B (zh) 2022-03-14 2022-03-14 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57836.4A CN114674069B (zh) 2022-03-14 2022-03-14 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4069A CN114674069A (zh) 2022-06-28
CN114674069B true CN114674069B (zh) 2024-03-22

Family

ID=82073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57836.4A Active CN114674069B (zh) 2022-03-14 2022-03-14 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7406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91952U (zh) * 2014-04-19 2015-01-14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婴幼儿睡眠双模式远程监护系统
CN108403087A (zh) * 2018-03-27 2018-08-17 南华大学 一种睡眠监测与督管系统
CN110833397A (zh) * 2019-11-25 2020-02-25 深圳市码影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床脚检测方法和系统、装置
CN110974236A (zh) * 2019-10-29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监控方法、装置、智能床垫及存储介质
CN111067300A (zh) * 2019-11-01 2020-04-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床垫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8904A (zh) * 2020-01-19 2020-06-09 佛山市木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婴幼儿看护装置及其方法
JP2021099203A (ja) * 2019-12-23 2021-07-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サーバ、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14041752A (zh) * 2021-11-18 2022-02-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监测睡眠状况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睡眠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91952U (zh) * 2014-04-19 2015-01-14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婴幼儿睡眠双模式远程监护系统
CN108403087A (zh) * 2018-03-27 2018-08-17 南华大学 一种睡眠监测与督管系统
CN110974236A (zh) * 2019-10-29 2020-04-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监控方法、装置、智能床垫及存储介质
CN111067300A (zh) * 2019-11-01 2020-04-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床垫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3397A (zh) * 2019-11-25 2020-02-25 深圳市码影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床脚检测方法和系统、装置
JP2021099203A (ja) * 2019-12-23 2021-07-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サーバ、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CN111248904A (zh) * 2020-01-19 2020-06-09 佛山市木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婴幼儿看护装置及其方法
CN114041752A (zh) * 2021-11-18 2022-02-1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监测睡眠状况的方法及装置、智能睡眠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被压隐患警报器让父母和婴儿安心入睡》;江苏科技报;江苏科技报;A5 *
江苏科技报.《被压隐患警报器让父母和婴儿安心入睡》.江苏科技报.2018,A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74069A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12319B2 (en) Earbud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wearing detection and touch operation
CN207427199U (zh) 车内遗留物检测系统
CN113251623A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
CN106020418A (zh) 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CN113432286B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
CN106500276A (zh) 智能模块和智能空调器
CN111594999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空调系统
KR20150012104A (ko) 졸음 상태 판별 장치 및 방법
US20160299483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device, and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227820A1 (zh) 用于家居系统中睡眠环境控制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07534805A (zh) 基于传感器的信号发射方法和装置
CN114061053B (zh) 用于控制空气调节设备的方法及装置、空气调节设备
WO2023050903A1 (zh) 用于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09432568B (zh) 一种辅助睡眠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6373337A (zh) 智能看护方法
TWM537277U (zh) 嬰兒照護資訊系統
CN112217699A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432715A (zh) 闭环报警管理
CN113237207A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
CN113108441A (zh) 一种空调器智能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9303548A (zh) 一种儿童睡姿监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305923A (zh) 家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家电设备、控制终端和电子设备
CN114674069B (zh) 用于空调器监控的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CN112880150A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空调
CN113158009A (zh) 饮食推荐方法、冰箱、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