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7369A - 用于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的方法以及用于提供空心型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的方法以及用于提供空心型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7369A
CN114667369A CN202080078111.8A CN202080078111A CN114667369A CN 114667369 A CN114667369 A CN 114667369A CN 202080078111 A CN202080078111 A CN 202080078111A CN 114667369 A CN114667369 A CN 114667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outlet
hollow profile
outlet channel
profile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811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米勒-布林肯
S·库格尔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ublication of CN114667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7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9/00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 B62D29/008Superstructures, understructures, or sub-uni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thereof predominantly of light alloys, e.g. extrud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3/00Electrophoretic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 C25D13/12Electrophoretic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ticle coated
    • C25D13/14Tubes; Rings; Hollow bod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3/00Electrophoretic co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cess
    • C25D13/22Servicing or operating apparatus or multistep 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xtrusion Of Metal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介质排出部(6)引入空心型材(1)中的方法,其中,借助第一工具将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引入空心型材(1)的外壁(5)中,通过所述第一介质排出通道,介质能从空心型材(1)的空腔(2)中流出,并且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将第二工具导入空心型材(1)的空腔(2)中,借助所述第二工具,将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引入空心型材(1)的内部的型材接片(4)中。本发明此外涉及一种用于提供空心型材(1)的方法,其中,挤出空心型材(1)并且将介质排出部(6)在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中引入空心型材(1)中,其中,根据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的位置选择型材接片(4)的几何结构,并且挤出具有型材接片(4)的选择的几何结构的空心型材(1)。

Description

用于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的方法以及用于提供空心 型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提供空心型材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由DE 10 2011 103 762 A1已知机动车车身的纵梁布置结构,其中,在侧壁外板上以及在空室型材的沿车辆垂直方向的下端部上在内部的成型板材上设置尤其是以排气阀形式的水排出设备。借助这样的水排出设备,在浸漆过程中渗透到纵梁布置结构的空腔中的液体可以在纵梁布置结构的经进行的涂漆之后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提供空心型材的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实现介质排出部的特别简单的引入以及介质从空心型材的特别完全的排出。
该任务按照本发明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用于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的方法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8的特征用于提供空心型材的方法解决。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用于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的方法,其中,所述空心型材尤其是机动车构件。在所述方法中规定,借助第一工具将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引入空心型材的外壁中,通过所述第一介质排出通道,介质能从空心型材的第一空腔中流出。在所述方法中此外规定,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将第二工具导入空心型材的第一空腔中,借助所述第二工具,将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引入空心型材的内部的型材接片中。借助所述型材接片,空心型材的第二空腔能够与第一空腔至少局部地分开。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型材接片能由介质穿流,从而介质能够从第二空腔流入第一空腔中并且能够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从空心型材中流出。由此,介质能够特别有利地从空心型材中导出。尤其地,介质排出通道能够实现介质从空心型材中的特别完全的排出,从而空心型材能特别有利地排干。
在本发明的一种扩展方案中规定,将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在外壁的最下面的区域中引入外壁中,并且将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在型材接片的最下面的区域中引入型材接片中。在这里分别根据空心型材的安装位置得出最下面的区域。基于重力,在空心型材中设置的流体只要重于空气就在分别最下面的区域中聚集。相应的介质排出通道在型材接片或外壁的相应的最下面的区域中的布置结构能够实现介质从空心型材中的特别完全的排出,方式为:介质通过介质排出通道从空心型材中流出。
此外表明为有利的是,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以它们的相应的中轴线彼此倾斜地引入空心型材中。介质排出通道的相应的中轴线因此既不同轴也不彼此平行地定向。由此可以选择各介质排出通道在外壁以及型材接片上的相应的优化的布置结构,以便能够实现空心型材对介质的特别完全的排空。通过各介质排出通道的中轴线相对于彼此倾斜的定向,可以选择用于相应的介质排出通道的分别优化的位置并且尤其是能够实现相应的介质排出通道在型材接片或外壁的最下面的区域中的设置。此外,各介质排出通道彼此这样倾斜、即它们的中轴线彼此倾斜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可以以其中轴线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外壁地引入外壁中,由此可以使第一介质排出通道的横截面保持特别小。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因此以其横截面足够大地构造,以便能够实现将第二工具导入第一空腔中。同时第一介质排出通道以其横截面尽可能小地实施,以便确保空心型材的特别高的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规定,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以比外壁的第一介质排出通道更小的横截面引入型材接片中。尤其是根据第二工具的外径选择在外壁中的第一介质排出通道的横截面,以便确保,第二工具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可导入空腔中。可以根据通过第二介质排出通道要流出的介质的量选择第二介质排出通道的横截面。在这里,第二介质排出通道的横截面尤其是特别小地选择,以便确保空心型材的特别大的稳定性。第一介质排出通道的在其横截面方面相比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更大的设计方案能够实现第二工具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导入空心型材中,由此各介质排出通道以它们的相应的中轴线可彼此倾斜地定向。由此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可以有利地在型材接片的通常难以接近的位置处引入型材接片中。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表明为有利的是,将多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引入型材接片中。换句话说,第二工具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导入空腔中,并且借助第二工具将多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引入型材接片中。所述多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彼此间隔开地设置在型材接片中。尤其是当型材接片具有多个可以在其中聚集介质的凹槽时,有利的是,每个凹槽在其最下面的区域中配置有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通过相应的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可以因此保证,从型材接片的每个凹槽中,介质可以流出到空腔中并且可以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从空心型材中流出。由此空心型材通过介质排出通道特别可靠并且特别完全地可清除介质。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表明为有利的是,借助第二工具通过四轴加工或通过五轴加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引入型材接片中。备选地,可以在不同的夹装设备中借助常规的3轴铣削机或钻孔机加工空心型材。四轴加工和五轴加工是相应的切削加工过程。在这里术语四轴和五轴给出第二工具可运动的方向的数量。在这里,相应的轴线可以说明沿空间方向的平移的运动以及围绕空间方向的旋转的运动。四轴加工并且尤其是五轴加工能够实现第二工具的特别灵活的运动,由此可以实现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和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彼此特别多的不同的相对位置。由此可以保证相应的介质排出通道在型材接片或外壁的相应的最下面的区域处的设置,由此能够实现空心型材的特别可靠的和完全的排干。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表明为有利的是,根据第二工具的工具几何结构和/或根据第一介质排出通道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的相对位置选择第一介质排出通道的横截面。在这里第一介质排出通道的横截面尤其是最小可能地选择,以便确保空心型材的特别高的稳定性。第一介质排出通道的横截面选择成,使得第二工具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可插入空心型材的空腔中。备选或附加地,第一介质排出通道的横截面选择成,使得可以实现第一介质排出通道相对于要提供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的预定的相对位置,方式为:借助穿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插入的第二工具将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引入型材接片中。在这里,第二工具可以在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内在其定向上可调节,以便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以预定的相对位置引入型材接片中。第一介质排出通道的横截面的调节因此能够实现,完全首先可以将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引入型材接片中,因为能够实现第二工具到空腔中的插入。此外第一介质排出通道的横截面的调节能够实现在要引入型材接片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与第一介质排出通道之间的预定的相对位置的设置。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用于提供空心型材的方法,其中,尤其是涉及机动车构件。为了提供空心型材,挤出空心型材并且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在这里,介质排出部在如已经结合按照本发明的方法说明的方法中引入空心型材中,并且所述介质排出部不仅具有第一介质排出通道而且具有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为了制造空心型材,在铝挤压方法的范围中由铝制造空心型材。在所述方法中规定,根据第一介质排出通道在空心型材的外壁中的位置选择型材接片的几何结构并且挤出具有型材接片的选择的几何结构的空心型材。这意味着,对要制造的空心型材在其制造之前进行设计,并且在所述设计的范围中,型材接片在其位置和几何结构方面构造成,使得只要第二工具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插入空心型材的空腔中,所述型材接片对于第二工具就是可接近的,以便能够实现,借助第二工具能够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引入型材接片中。型材接片的几何结构尤其是关于其最下面的区域的布置结构、例如凹槽进行设计。由此可以保证,介质排出部能特别容易地引入空心型材中,并且通过所述介质排出部,空心型材能特别完全且快速地清除介质,方式为:介质通过介质排出部从空心型材中流出。
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的方法的优点和有利的扩展方案视为用于提供空心型材的方法的优点和有利的扩展方案,并且反之亦然。
本发明其他的特征由权利要求、附图和对附图的说明得出。以上在说明书中提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以下在附图说明中提到的和/或在附图中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可以以分别给出的组合使用、而且也可以以其他组合使用或单独地使用。
附图说明
现在借助优选的实施例以及参考附图更详细地阐述本发明。在此,所述唯一的图示出空心型材的示意的剖面图,所述空心型材包括外壁和由外壁包围的型材接片,所述空心型材包括介质排出部,所述介质排出部具有延伸穿过外壁的第一介质排出通道以及延伸穿过型材接片的第二介质排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在唯一的图中示出用于机动车、尤其是汽车的空心型材1。空心型材1当前由铝制成。在空心型材1在机动车中的使用中有利的是,空心型材1特别轻且同时特别稳定地构成。为了特别轻和稳定的构成,空心型材1当前具有通过型材接片4彼此分开的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型材接片4由空心型材1的外壁5在周边侧包围,由此限定各空腔2、3。在加工中、尤其是在具有空心型材1的机动车的阴极的浸漆的范围中的涂层中,介质、尤其是液体可以到达第一空腔2和/或第二空腔3中。为了能够实现介质从第一空腔2以及第二空腔3中的排出,设置介质排出部6。
介质排出部6当前具有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以及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相应的介质排出通道7、8是相应的开口。借助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空心型材1的外壁5被穿通,由此第一空腔2与空心型材1的环境以流体方式连通。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穿透型材接片4,由此第一空腔2和第二空腔3以流体方式相互连通。因此,为了从空心型材1中去除介质,在第二空腔3中设置的介质可以通过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流动到第一空腔2中并且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从第一空腔2中流出到空心型材1的环境中并且因此从空心型材1中流出。
为了将介质排出部6引入空心型材1中,借助第一工具将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引入外壁5中。随后第二工具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推入第一空腔2中。借助第二工具将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引入型材接片4中。根据第二工具的相应的外部尺寸选择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的相应的外部尺寸、尤其是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的横截面,以便确保第二工具导入第一空腔2中。第二工具设计用于,在四轴加工的范围中或者尤其是在五轴加工的范围中将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引入型材接片4中。由此存在关于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相对于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的相对位置的特别大的灵活性,由此可以将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以及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的相应的位置选择成,使得介质通过介质排出部6可以特别完全地从空心型材1中流出。由于用于将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引入型材接片4中的第二工具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推入第一空腔2中,所以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具有比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更大的横截面。各介质排出通道7、8的相应的横截面可自由地选择,其中,各介质排出通道7、8当前具有圆形的横截面。
在将介质排出部6引入空心型材1中时规定,将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引入配置给第一空腔2的外壁5的在空心型材1的安装位置中最下面的区域中,以便确保在第一空腔2中设置的介质从空心型材1中完全流出。此外规定,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在型材接片4的在空心型材1的安装位置中最下面的区域中引入型材接片4中,以便能够实现介质从第二空腔3到第一空腔2中并且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到空心型材1的环境中的特别完全的流出。
当前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和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具有彼此倾斜的中轴线。因此各所述工具设计用于,使介质排出通道7、8彼此定向成,使得各介质排出通道的中轴线彼此倾斜,由此可以保证,介质排出通道7、8设置在用于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的外壁5或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的型材接片4的相应的最下面的区域中。
备选于在唯一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案,可以借助第二工具将多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引入型材接片4中,以便保证在第二空腔3中设置的介质从第二空腔3中完全流出。
此外表明为有利的是,型材接片4的几何结构或在空心型材1内的定向设置成,使得借助第二工具在第二工具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插入第一空腔2中的状态中可在型材接片4中引入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在这里,型材接片4尤其是设计成,使得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可引入型材接片4的在空心型材1的安装位置中最下面的区域中。按照具有型材接片4的经调节的几何结构和定向的空心型材1的设计方案,空心型材1由铝挤压加工。当前所述空心型材1是挤出型材或拉挤型材。
用于将介质排出部6引入空心型材1中的所述方法基于这样的认识,即,在车身构件中可确保介质从空心型材1中的完全的排出,以便例如在阴极的浸漆过程中避免在各介质盆之间的污染或以便阻止作为车身构件构成的空心型材1通过处于空腔2、3中的水的腐蚀。在以连续的方法中制造的空心型材1中,介质排出部6引入空心型材1中。
在所述方法中,相比于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更大的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在包围第一空腔2的第一空心型材室的最深的点处引入外壁5中。此外,至少一个相比于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更小的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在型材接片4中引入。所述至少一个介质排出通道8在包围第二空腔3的第二空心型材室的最深的点处定位在型材接片4中,其中,可以不发生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相对于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的中轴线的同轴的定向。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的尺寸可选择成,使得给出第一空腔2对于第二工具的可接近性,借助所述第二工具,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可引入型材接片4中。由此可以放弃在型材接片4的端部处的穿孔,所述穿孔可利用特别大的加工机、例如铣削中心来引入。该穿孔应具有与介质排出通道8相同的功能并且能够实现介质从第二空腔3中的排出。用于将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引入型材接片4中的第二工具的与在将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安置到外壁5中时第一工具的第一加工方向偏离的第二加工方向可以通过第二工具实现,所述第二工具当前作为四轴加工机或作为五轴加工机构成。
为了能够实现在型材接片4的最下面的区域中引入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可以适配型材接片4的内接片构造,以便将提供第二空腔3的第二空心型材室的最深的点移动到介质排出通道8特别低成本和/或特别简单地可引入型材接片4中的地方。
总体上,本发明示出可以如何提供从多室型材中的成本优化的介质排出部6。
附图标记列表
1 空心型材
2 第一空腔
3 第二空腔
4 型材接片
5 外壁
6 介质排出部
7 第一介质排出通道
8 第二介质排出通道

Claims (8)

1.一种用于将介质排出部(6)引入空心型材(1)中的方法,其中,借助第一工具将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引入空心型材(1)的外壁(5)中,通过所述第一介质排出通道,介质能从空心型材(1)的空腔(2)中流出,并且通过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将第二工具导入空心型材(1)的空腔(2)中,借助所述第二工具,将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引入空心型材(1)的内部的型材接片(4)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在外壁(5)的最下面的区域中引入外壁(5)中,并且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在型材接片(4)的最下面的区域中引入型材接片(4)中。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以它们的相应的中轴线彼此倾斜地引入空心型材(1)中。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以比外壁(5)中的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更小的横截面引入型材接片(4)中。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多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引入型材接片(4)中。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借助第二工具通过四轴加工或五轴加工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引入型材接片(4)中。
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二工具的工具几何结构和/或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相对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介质排出通道(8)的相对位置来选择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的横截面。
8.一种用于提供空心型材(1)的方法,其中,挤出空心型材(1),并且将介质排出部(6)在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中引入空心型材(1)中,其中,根据第一介质排出通道(7)的位置选择型材接片(4)的几何结构,并且挤出具有型材接片(4)的选择的几何结构的空心型材(1)。
CN202080078111.8A 2020-01-10 2020-12-03 用于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的方法以及用于提供空心型材的方法 Pending CN1146673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00387.0A DE102020100387A1 (de) 2020-01-10 2020-01-10 Verfahren zum Einbringen eines Medienablaufs in ein Hohlprofil sowie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Hohlprofils
DE102020100387.0 2020-01-10
PCT/EP2020/084365 WO2021139931A1 (de) 2020-01-10 2020-12-03 Verfahren zum einbringen eines medienablaufs in ein hohlprofil sowie verfahren zum bereitstellen eines hohlprofil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7369A true CN114667369A (zh) 2022-06-24

Family

ID=73740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8111.8A Pending CN114667369A (zh) 2020-01-10 2020-12-03 用于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的方法以及用于提供空心型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26573A1 (zh)
CN (1) CN114667369A (zh)
DE (1) DE102020100387A1 (zh)
WO (1) WO2021139931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42970A1 (de) * 1995-10-18 1997-04-24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zum Beschichten einer Karosserie
DE10116242A1 (de) * 2001-03-31 2002-11-14 Volkswagen Ag Anordn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schwenkbaren Anbauteils
DE102009024622A1 (de) * 2009-06-12 2010-01-21 Daiml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teils
WO2012095576A1 (fr) * 2011-01-14 2012-07-19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avillon de toit pour vehicule equipe de barres longitudinales de toit
CN105934295A (zh) * 2014-05-07 2016-09-07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借助空心铆接元件固定多个工件的方法
DE102015204917A1 (de) * 2015-03-18 2016-09-2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eitentür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Fahrzeug mit einer derartigen Seitentür
CN106573526A (zh) * 2014-08-21 2017-04-19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为车辆内部空间受控地供给空气的出风装置
CN107848575A (zh) * 2015-11-10 2018-03-27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结构构件
CN108602460A (zh) * 2016-05-18 2018-09-28 宝马股份公司 安装元件、系统和用于制造安装元件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103762A1 (de) 2011-06-08 2012-12-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etzen des Staates Delaware) Längsträgeranordnung einer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DE102018213526A1 (de) * 2018-08-10 2020-02-13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arosseri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42970A1 (de) * 1995-10-18 1997-04-24 Volkswagen Ag Verfahren zum Beschichten einer Karosserie
DE10116242A1 (de) * 2001-03-31 2002-11-14 Volkswagen Ag Anordn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schwenkbaren Anbauteils
DE102009024622A1 (de) * 2009-06-12 2010-01-21 Daiml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teils
WO2012095576A1 (fr) * 2011-01-14 2012-07-19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avillon de toit pour vehicule equipe de barres longitudinales de toit
CN105934295A (zh) * 2014-05-07 2016-09-07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借助空心铆接元件固定多个工件的方法
CN106573526A (zh) * 2014-08-21 2017-04-19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为车辆内部空间受控地供给空气的出风装置
DE102015204917A1 (de) * 2015-03-18 2016-09-22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Seitentür für ein Fahrzeug sowie Fahrzeug mit einer derartigen Seitentür
CN107848575A (zh) * 2015-11-10 2018-03-27 宝马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结构构件
CN108602460A (zh) * 2016-05-18 2018-09-28 宝马股份公司 安装元件、系统和用于制造安装元件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26573A1 (en) 2023-01-26
DE102020100387A1 (de) 2021-07-15
WO2021139931A1 (de)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3289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valve housings, and a valve housing
DE102009051864B4 (de) Kühlvorrichtung für eine elektrische Einrichtung
US10307771B2 (en) Lance nozzle and excess sprayed coating removal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2219004B1 (en) Multi-chamber heat exchanger header and method of making
EP2666568A1 (de) Werkzeughaltervorrichtung
CN114667369A (zh) 用于将介质排出部引入空心型材中的方法以及用于提供空心型材的方法
EP1194321B1 (de) Hydraulikaggregat
JPH0316633A (ja) 流体を均一に導入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17125220A1 (en) Metal cutting tool holder comprising fluid passages
EP0757928A1 (en) A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heat exchanger, particularly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condenser for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KR20180102144A (ko) 원심력에 의해 작동될 수 있는 보링 바아
DE102010035698A1 (de) Mehrkanalmembran
EP198678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lying a fluid
US8042452B2 (en) Lifting ram for lifting platforms
US10583399B2 (en) Modular distributor head for membrane housing bodies
EP3844364B1 (en) Bottom profile of a frame of a window or door and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a bottom profile
US20100265792A1 (en) Static mixing device, and production method
DE3541436C2 (zh)
CN100464963C (zh) 冷却和校准塑料型材的装置
CN114423984A (zh) 用于多腔型材和/或管线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EP3129522B1 (de) Gasverteilvorrichtung einer vakuumkammer mit einer gasführungseinrichtung
US6945112B2 (en) Testing device for the ultrasonic inspection of barstock
KR102400463B1 (ko) 단부 측 조립 마킹을 갖는 유성 기어 장치 핀 및 유성 기어 장치 핀을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EP1108944A2 (de) Einfrierkopf für Rohreinfriergeräte
JP2001349973A (ja) 下部ノズ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