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7043A - 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7043A
CN114667043A CN202210335163.XA CN202210335163A CN114667043A CN 114667043 A CN114667043 A CN 114667043A CN 202210335163 A CN202210335163 A CN 202210335163A CN 114667043 A CN114667043 A CN 114667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ion
fan
equipment cabinet
cavity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516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竑理
江文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aiw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ai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aiw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aiw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516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7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7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7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0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gaseous coolant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136Forced ventilation, e.g. by fans
    • H05K7/20145Means for directing air flow, e.g. ducts, deflectors, plenum or gu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用于解决现有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制冷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包括底部框架、冷凝组件、蒸发组件、压缩机以及冷媒管路;所述冷凝组件、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蒸发组件通过所述冷媒管路进行连接;所述冷凝组件、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蒸发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蒸发组件包括蒸发风机、蒸发器以及蒸发腔体;所述蒸发腔体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蒸发腔体的顶面为开口结构,所述蒸发风机安装于所述蒸发腔体内,并且所述蒸发风机的进风侧朝向上方,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蒸发风机的一侧,并且所述蒸发器呈预设倾斜角度固定于所述蒸发腔体内,所述蒸发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蒸发器的侧面形成楔形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
背景技术
现有很多设备柜体内由于放置有容易产生热量的电子元器件,需要在其内部安装冷却组件,即空调。
现有用于设备柜体的空调一般会安装于设备柜体的底部空间内,用于维持设备柜体内电子元件的正常工作温度,设备柜体内的空气经过回风口进入到空调的蒸发器进行换热,但是由于现有蒸发组件的结构问题,蒸发风机将设备柜体内的空气吸入后马上吹向蒸发器继而被再次送入设备柜体,设备柜体内的空气停留在蒸发器的时间极其短暂,空气根本无法得到充分换热就被蒸发风机再次送入到设备柜体内,从而造成设备柜体空调制冷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因此,寻找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用于解决现有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制冷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包括底部框架、冷凝组件、蒸发组件、压缩机以及冷媒管路;
所述冷凝组件、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蒸发组件通过所述冷媒管路进行连接;
所述冷凝组件、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蒸发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上;
所述蒸发组件包括蒸发风机、蒸发器以及蒸发腔体;
所述蒸发腔体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蒸发风机安装于所述蒸发腔体内,并且所述蒸发风机的进风侧朝向上方,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蒸发风机的一侧,并且所述蒸发器呈预设倾斜角度固定于所述蒸发腔体内,所述蒸发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蒸发器的侧面形成楔形空间。
可选地,所述蒸发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蒸发腔体的顶面相隔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蒸发腔体的顶面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腔体、冷凝风机和冷凝器;
所述冷凝腔体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冷凝腔体的底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冷凝腔体的顶面设置有盖板;
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冷凝腔体内,所述冷凝风机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上方,所述冷凝风机的进风侧朝向上方,所述盖板上与所述冷凝风机的进风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多个网孔,所述冷凝风机的进风侧贴紧所述网孔,所述冷凝风机的出风侧朝向所述冷凝器。
可选地,所述冷凝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冷凝器相隔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底部框架上还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蒸发腔体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可驱动所述蒸发腔体升降。
可选地,所述底部框架包括纵向梁和横向梁;
所述纵向梁与所述横向梁相互拼接构成所述底部框架;
所述横向梁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斜面,所述安装斜面从所述横向梁的第一端部往所述横向梁的第二端部逐渐向上倾斜。
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为剪刀式升降装置;
所述剪刀式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中部相互铰接以形成剪刀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顶端部与所述蒸发腔体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底端部铰接于所述横向梁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顶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底端部沿竖直方向上下布置;
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底端部铰接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梁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顶端部铰接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蒸发腔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轴沿竖直方向上下布置;
所述横向梁的第二端部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铰接轴沿所述横向梁往靠近第二支撑臂的第二底端部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铰接轴往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顶端部的方向同步移动,进而使所述蒸发腔体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为驱动螺杆;
所述驱动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横向梁的第二端部,所述驱动螺杆的尾端部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外侧面相抵触,所述驱动螺杆受驱往横向梁的内部方向移动时,所述驱动螺杆驱动所述第一铰接轴沿所述横向梁往靠近第二支撑臂的第二底端部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铰接轴往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顶端部的方向同步移动,进而使所述蒸发腔体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
可选地,所述横向梁的第二端部开设有第一滑动通槽,所述第一滑动通槽沿所述横向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蒸发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动通槽,所述第二滑动通槽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通槽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二滑动通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通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通槽,所述第二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通槽。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施例中的蒸发风机的进风侧朝向上方,蒸发器位于蒸发风机的一侧,并且蒸发器呈预设倾斜角度固定于蒸发腔体内,蒸发风机的出风侧与蒸发器的侧面形成楔形空间。蒸发风机的进风侧吸入设备柜体的空气后,将空气吹到楔形空间内,空气在该楔形空间能够与蒸发器进行充分的换热,经过蒸发器充分换热的空气继而被送入到设备柜体内。通过上述的设计,有利于循环空气在蒸发器处的降温,使空调的制冷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的蒸发组件的侧面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的冷凝组件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的底部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的升降装置与蒸发组件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的升降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的第一滑动通槽与第二滑动通槽的位置示意图;
图示说明:底部框架1;横向梁101;第一滑动通槽1011;安装斜面1012;纵向梁102;升降装置2;驱动螺杆201;第一支撑臂202;第一顶端部2021;第一底端部2022;第二支撑臂203;第二顶端部2031;第二底端部2032;第一铰接轴204;蒸发组件3;蒸发腔体301;第二滑动通槽3011;蒸发风机302;蒸发器303;楔形空间304;密封弹性件305;冷凝组件4;冷凝腔体401;盖板4011;网孔4012;冷凝风机402;冷凝器403;压缩机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用于解决现有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制冷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包括:
底部框架1、冷凝组件4、蒸发组件3、压缩机5以及冷媒管路;
所述冷凝组件4、所述压缩机5以及所述蒸发组件3通过所述冷媒管路进行连接;
所述冷凝组件4、所述压缩机5以及所述蒸发组件3均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1上;
所述蒸发组件3包括蒸发风机302、蒸发器303以及蒸发腔体301;
所述蒸发腔体301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1上,所述蒸发风机302安装于所述蒸发腔体301内,并且所述蒸发风机302的进风侧朝向上方,所述蒸发器303位于所述蒸发风机302的一侧,并且所述蒸发器303呈预设倾斜角度固定于所述蒸发腔体301内,所述蒸发风机302的出风侧与所述蒸发器303的侧面形成楔形空间30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蒸发风机302为离心式风机,该类型风机实现轴向进风,周向出风。另外,蒸发器303呈预设倾斜角度固定于蒸发腔体301内的倾斜角度实质为蒸发器303与蒸发腔体301的底面所形成的夹角角度,优选该夹角角度范围为30°至60°。
本实施例中的蒸发风机302的进风侧朝向上方,蒸发器303位于蒸发风机302的一侧,并且蒸发器303呈预设倾斜角度固定于蒸发腔体301内,蒸发风机302的出风侧与蒸发器303的侧面形成楔形空间304。蒸发风机302的进风侧吸入设备柜体的空气后,将空气吹到楔形空间304内,空气在该楔形空间304能够与蒸发器303进行充分的换热,经过蒸发器303充分换热的空气继而被送入到设备柜体内。通过上述的设计,有利于循环空气在蒸发器303处的降温,使空调的制冷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蒸发风机302的进风侧与所述蒸发腔体301的顶面相隔预设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的设计,能使设备柜体内的空气停留在蒸发腔体301内更长时间,也有利于空气与蒸发器303进行充分换热,确保空调的制冷效果更佳。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蒸发腔体301的顶面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弹性件305。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在安装到设备柜体的底部空间时,蒸发腔体301的顶面需要与设备柜体底部的送风口和回风口紧贴,因此,通过设置密封弹性件305,能够使得设备柜体内的气流不外泄,确保设备柜体内的冷热循环交换能够正常进行。上述的密封弹性件305可以为密封橡胶条或密封硅胶条。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冷凝组件4包括冷凝腔体401、冷凝风机402和冷凝器403;
所述冷凝腔体401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1上,所述冷凝腔体401的底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冷凝腔体401的顶面设置有盖板4011;
所述冷凝器403设置于所述冷凝腔体401内,所述冷凝风机402位于所述冷凝器403的上方,所述冷凝风机402的进风侧朝向上方,所述盖板4011上与所述冷凝风机402的进风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多个网孔4012,所述冷凝风机402的进风侧贴紧所述网孔4012,所述冷凝风机402的出风侧朝向所述冷凝器403;
具体地,所述冷凝风机402的出风侧与所述冷凝器403相隔预设距离。
上述的冷凝风机402为离心式风机,该类型风机实现轴向进风,周向出风,风压大。
需要说明的是,将冷凝风机402以及冷凝器403放置在四周用围板拼接的冷凝腔体401内,使得气流从设备柜体后侧进入设备柜体内,然后从冷凝腔体401的顶面进入冷凝风机402的进风侧,再在冷凝腔体401的作用下使气流只能从冷凝风机的底部经过冷凝器403后排出冷凝腔体401外(即设备柜体外),常规的离心风机只能实现轴向进风,周向出风,本实施例在保证风压的前提下,对气流方向进行了优化,能够使气流集中吹向冷凝器403,冷凝风机402的进风侧紧贴冷凝腔体401的顶面网孔4012,冷凝风机402出风侧与冷凝器403相隔预设距离,有利于冷凝换热器的快速散热,进一步能够提升空调的制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框架1上还安装有升降装置2,所述升降装置2与蒸发腔体301连接,所述升降装置2可驱动所述蒸发腔体301升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蒸发腔体301可在升降装置2的驱动下实现升降功能,在将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安装到设备柜体内部时,安装人员可通过升降装置2调整蒸发腔体301的高度,使得蒸发组件3能够顺利被推入到设备柜体的底部安装空间,然后,安装人员再控制升降装置2调整蒸发腔体301到合适的高度,以使蒸发腔体301贴紧设备柜体底部的送风口和回风口,从而完成安装。通过上述的设计,能够使得蒸发组件3能够适用于不同高度安装空间的设备柜体,使得蒸发组件3的适用范围更广,另外通过升降装置2将蒸发腔体301贴紧设备柜体底部的送风口和回风口,同等蒸发风机302转速下可以实现更大风压,有利于设备柜体内的冷热循环交换。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底部框架1包括纵向梁102和横向梁101;
所述纵向梁102与所述横向梁101相互拼接构成所述底部框架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底部框架1采用框架式梁型材进行拼接,相比于板型材拼接,可以实现同等功能效果下的更低材料成本。
另外,所述横向梁101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斜面1012,所述安装斜面1012从所述横向梁101的第一端部往所述横向梁101的第二端部逐渐向上倾斜。
通过上述的设计,有利于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在安装时,能够借助重力使得底部框架1与设备柜体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固,且只需锁紧上述的安装斜面1012的一侧即可完成整个底部框架11的锁紧。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中的升降装置2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其中一种结构形式可采用剪刀式升降装置;
所述剪刀式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臂202和第二支撑臂203,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臂202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臂203的中部相互铰接以形成剪刀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臂202的第一顶端部2021与所述蒸发腔体301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203的第二底端部2032铰接于所述横向梁101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支撑臂202的第一顶端部2021与所述第二支撑臂203的第二底端部2032沿竖直方向上下布置;
所述第一支撑臂202的第一底端部2022铰接有第一铰接轴204,所述第一铰接轴204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梁101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支撑臂203的第二顶端部2031铰接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蒸发腔体301的底部,所述第一铰接轴204与所述第二铰接轴沿竖直方向上下布置;
所述横向梁101的第二端部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铰接轴204沿所述横向梁101往靠近第二支撑臂203的第二底端部2032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铰接轴往第一支撑臂202的第一顶端部2021的方向同步移动,进而使所述蒸发腔体301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
具体地,如图5和图7所示,上述的驱动件为驱动螺杆201;
所述驱动螺杆201螺纹连接于所述横向梁101的第二端部,所述驱动螺杆201的尾端部与所述第一铰接轴204的外侧面相抵触,所述驱动螺杆201受驱往横向梁101的内部方向移动时,所述驱动螺杆201驱动所述第一铰接轴204沿所述横向梁101往靠近第二支撑臂203的第二底端部2032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铰接轴往第一支撑臂202的第一顶端部2021的方向同步移动,进而使所述蒸发腔体301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人员可通过螺丝刀等操作工具拧动驱动螺杆201,使得驱动螺杆201往横向梁101的内部方向移动以驱使第一铰接轴204往第二支撑臂203的第二底端部2032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横向梁101的第二端部开设有第一滑动通槽1011,所述第一滑动通槽1011沿所述横向梁101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蒸发腔体301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动通槽3011,所述第二滑动通槽3011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通槽1011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二滑动通槽30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通槽1011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铰接轴204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通槽1011,所述第二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通槽301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在横向梁101上设计第一滑动通槽1011,可使得第一铰接轴204在移动时平稳顺畅,并且第一滑动通槽1011对第一铰接轴204还起到限位作用,确保第一铰接轴204在滑动时不会出现偏移。同样地,在蒸发腔体301的底部设置第二滑动通槽3011,目的都是使第二铰接轴在移动时平稳顺畅,并确保第二铰接转轴在滑动时不会出现偏移。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升降装置2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形式,例如升降装置2可以为顶升气缸或液压缸;
顶升气缸或者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底部框架1上,并且顶升气缸或液压缸的活塞杆与蒸发腔体301的底部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安装人员需要对蒸发腔体301进行升降时,安装人员可通过控制顶升气缸或液压缸直接驱使蒸发腔体301进行升降。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冷凝组件、蒸发组件、压缩机以及冷媒管路;
所述冷凝组件、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蒸发组件通过所述冷媒管路进行连接;
所述冷凝组件、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蒸发组件均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上;
所述蒸发组件包括蒸发风机、蒸发器以及蒸发腔体;
所述蒸发腔体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蒸发风机安装于所述蒸发腔体内,并且所述蒸发风机的进风侧朝向上方,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蒸发风机的一侧,并且所述蒸发器呈预设倾斜角度固定于所述蒸发腔体内,所述蒸发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蒸发器的侧面形成楔形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风机的进风侧与所述蒸发腔体的顶面相隔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受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腔体的顶面的边缘设置有密封弹性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腔体、冷凝风机和冷凝器;
所述冷凝腔体安装于所述底部框架上,所述冷凝腔体的底面为开口结构,所述冷凝腔体的顶面设置有盖板;
所述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冷凝腔体内,所述冷凝风机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上方,所述冷凝风机的进风侧朝向上方,所述盖板上与所述冷凝风机的进风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多个网孔,所述冷凝风机的进风侧贴紧所述网孔,所述冷凝风机的出风侧朝向所述冷凝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风机的出风侧与所述冷凝器相隔预设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上还安装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与蒸发腔体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可驱动所述蒸发腔体升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包括纵向梁和横向梁;
所述纵向梁与所述横向梁相互拼接构成所述底部框架;
所述横向梁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斜面,所述安装斜面从所述横向梁的第一端部往所述横向梁的第二端部逐渐向上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为剪刀式升降装置;
所述剪刀式升降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中部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中部相互铰接以形成剪刀状结构,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顶端部与所述蒸发腔体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底端部铰接于所述横向梁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顶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底端部沿竖直方向上下布置;
所述第一支撑臂的第一底端部铰接有第一铰接轴,所述第一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梁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支撑臂的第二顶端部铰接有第二铰接轴,所述第二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蒸发腔体的底部,所述第一铰接轴与所述第二铰接轴沿竖直方向上下布置;
所述横向梁的第二端部连接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可驱动所述第一铰接轴沿所述横向梁往靠近第二支撑臂的第二底端部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铰接轴往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顶端部的方向同步移动,进而使所述蒸发腔体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为驱动螺杆;
所述驱动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横向梁的第二端部,所述驱动螺杆的尾端部与所述第一铰接轴的外侧面相抵触,所述驱动螺杆受驱往横向梁的内部方向移动时,所述驱动螺杆驱动所述第一铰接轴沿所述横向梁往靠近第二支撑臂的第二底端部的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铰接轴往第一支撑臂的第一顶端部的方向同步移动,进而使所述蒸发腔体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柜体底座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梁的第二端部开设有第一滑动通槽,所述第一滑动通槽沿所述横向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蒸发腔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滑动通槽,所述第二滑动通槽位于所述第一滑动通槽的正上方,且所述第二滑动通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滑动通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动通槽,所述第二铰接轴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滑动通槽。
CN202210335163.X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 Pending CN114667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5163.XA CN114667043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5163.XA CN114667043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7043A true CN114667043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33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5163.XA Pending CN114667043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704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27242A1 (en) * 2016-02-05 2017-08-10 Denso Corporation Integrated Typ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208931339U (zh) * 2018-08-02 2019-06-04 江门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dc750v直供电变频空调机组
CN208931340U (zh) * 2018-10-16 2019-06-04 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框架式轨道车辆空调机架、空调箱体及空调机组
CN111688444A (zh) * 2020-06-30 2020-09-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的空调布局结构及使用其的汽车
CN211953369U (zh) * 2019-09-06 2020-11-17 青岛凯创电器有限公司 一体式制冷机组及立式冷藏柜
CN213594046U (zh) * 2020-09-09 2021-07-02 上海汇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车载空调
CN213594047U (zh) * 2020-09-09 2021-07-02 上海汇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升降式顶置车载空调
CN215909240U (zh) * 2021-07-05 2022-02-25 青岛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17131559U (zh) * 2022-03-31 2022-08-05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的空调蒸发组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27242A1 (en) * 2016-02-05 2017-08-10 Denso Corporation Integrated Type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208931339U (zh) * 2018-08-02 2019-06-04 江门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dc750v直供电变频空调机组
CN208931340U (zh) * 2018-10-16 2019-06-04 石家庄国祥运输设备有限公司 框架式轨道车辆空调机架、空调箱体及空调机组
CN211953369U (zh) * 2019-09-06 2020-11-17 青岛凯创电器有限公司 一体式制冷机组及立式冷藏柜
CN111688444A (zh) * 2020-06-30 2020-09-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的空调布局结构及使用其的汽车
CN213594046U (zh) * 2020-09-09 2021-07-02 上海汇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车载空调
CN213594047U (zh) * 2020-09-09 2021-07-02 上海汇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机升降式顶置车载空调
CN215909240U (zh) * 2021-07-05 2022-02-25 青岛海信网络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17131559U (zh) * 2022-03-31 2022-08-05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升降的空调蒸发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46197B2 (en) Bathroom air-conditioner
CN2811873Y (zh) 一种空调压缩机散热装置
CN102748824B (zh) 通讯机房空调热管一体机的排热装置
CN210959210U (zh) 一种集成热交换功能的空调机柜系统
CN217131559U (zh) 一种可升降的空调蒸发组件
CN104235967B (zh) 空调室外机
CN114667043A (zh) 一种设备柜体底座空调
CN113757818B (zh) 换热机构及空调装置
KR0150079B1 (ko) 에어콘의 공기토출구 승강장치
KR10075895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S607258Y2 (ja) 車両用ヒ−トポンプ空調装置
CN2811829Y (zh) 空调器室外机底盘
KR100381435B1 (ko) 창문형 에어컨의 송풍팬 어셈블리
KR101045960B1 (ko) 디퓨져가 구비된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218781473U (zh) 一种除湿热泵热源机
CN211204295U (zh) 一种能够实现温度适时调整的风冷除湿热泵
CN217952460U (zh) 一种风冷直膨空调的伸缩装置
CN220981618U (zh) 一种吸排风位置可调的空气源热泵
CN215597446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5597447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0241850U (zh) 电梯厢型芯片致冷式冷气机装置
CN114034157B (zh) 一种可冷热转换的风冷立式透明门储藏箱
KR19980018950U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구조
KR100313421B1 (ko) 패키지 에어콘용 실내기
KR200171604Y1 (ko) 패키지 에어컨의 실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