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64140A - 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64140A
CN114664140A CN202210234733.6A CN202210234733A CN114664140A CN 114664140 A CN114664140 A CN 114664140A CN 202210234733 A CN202210234733 A CN 202210234733A CN 114664140 A CN114664140 A CN 114664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imulation model
operation data
standar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3473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全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23473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641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64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641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lgebra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仿真模型记录受到的操作数据;将操作数据发送至终端;由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案,进而实现了导师能够通过仿真模型反复进行教学,同时,也给学生增加了更多的学习场景,使学生能够通过仿真模型反复练习;并且在导师将数据输入完成后,学生能够在无导师陪同的情况下能够自己练习,可以通过系统给出的反馈进行自我判断;学生能够根据终端的反馈了解自己的操作部位和操作力度,从而快速作出判断,然后进行纠正。

Description

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教学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对病人进行诊断时,经常需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病人的病灶或者健康状态进行初步的判断和评估。尤其是一些内在的,诸如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肌耐力等,医生需要通过手部来按压患者的肌肉或转动关节等组织,通过手部的触感来判断。但是手部触感一般只是一种感觉不能进行数字化,而且每个人的感官对外界的触觉感受也不同,因此无法根据触感向学生传授经验。学生对于骨性标志点、体位摆放等掌握不准确,在评估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肌耐力等时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学生的手部力量控制不准确,容易加重病患的伤情。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学生对人体体位摆放不准确;按压或牵伸力度掌握不精确;导师不能很好的判断学生的操作是否达标;学生练习机会少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比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仿真模型记录受到的操作数据;
将操作数据发送至终端。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操作数据包括仿真模型所处的空间位置数据、不同部位受到的位移数据、压力数据、拉伸数据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
结合第一方面,所述操作数据由设置于所述仿真模型内部的若干传感器获取;
所述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比对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仿真模型记录受到的操作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操作数据发送至终端。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仿真模型,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比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终端接收仿真模型发送的操作数据;
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比对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的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仿真模型预先输入操作数据;
将预先输入的操作数据作为后续获取的操作数据的比对标准;
将获取的操作数据与该点位的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比对方式包括:
两组数据的位移距离大小、压力的大小、拉伸的长短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长短。
结合第四方面,输出比对结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小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XX未达到标准!”;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大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XX超过标准!”;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等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符合标准!”。
第五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比对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仿真模型发送的操作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比对结果。
第六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四方面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中提供的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由于采用了仿真模型来模拟人体结构,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学生练习机会少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导师能够通过仿真模型反复进行教学,同时,也给学生增加了更多的学习场景,使学生能够通过仿真模型反复练习。
2、由于采用了点位数据的获取和反馈显示功能,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师不能很好的判断学生的操作是否达标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在导师将数据输入完成后,学生能够在无导师陪同的情况下能够自己练习,并且可以通过系统给出的反馈进行自我判断。
3、由于在仿真模型的不同部位中设置了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所以,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学生不能摆正人体体位和牵伸力度的问题,进而实现了学生能够根据终端的反馈了解自己的人体体位摆放的准确性,牵伸力度和按压力度的大小,从而快速作出判断,然后进行纠正。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仿真模型的数据比对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数据比对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仿真模型端的系统构成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系统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学生对人体体位摆放不准确;按压或牵伸力度掌握不精确;导师不能很好的判断学生的操作是否达标;学生练习机会少的缺陷,通过仿真模型来增加练习机会,并通过数据的获取和反馈显示功能,使学生能够快速找准人体体位的摆放姿势,控制按压的力度和牵伸的力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练习机会使学生能够自己判断是否达标。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串扰的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在仿真模型的不同部位设置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来获取导师或者学生对仿真模型的按压、移动、拉伸等操作,再将这些物理量转化为相应的压力数据、位移数据、拉伸数据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并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后发送至终端进行判断,判断前终端内部需要预先存储有作为标准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导师在教导前根据自己的经验对仿真模型进行按压、位移和拉伸等操作输入的,当完成预先输入后,学生自己练习时,数据会实时输入到终端与标准的数据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输出学生按压是否准确,使学生能够根据终端的反馈了解自己的人体体位摆放的准确性,牵伸力度和按压力度的大小,从而快速作出判断,然后进行纠正。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到的仿真模型可以是整个仿真人体或者人体的某个单独部位。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数据比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仿真模型记录受到的操作数据;
其中,操作数据包括仿真模型所处的空间位置数据、不同部位受到的位移数据、压力数据、拉伸数据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上述数据均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获取,包括不止一个的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
陀螺仪主要内置在模型的骨骼及关节处,用于记录仿真模型被移动时所移动的角度或者距离;
压力传感器主要内置在仿真模型的肌肉或真皮下方,用于记录仿真模型的各个点位受到的压力大小;
拉力传感器主要内置在仿真模型的肌肉、真皮下方或韧带处,用于记录仿真模型在拉伸过程中受到的拉力大小;
计时器用于记录上述各个传感器在接收数据后所持续的时间,例如,在压力传感器在接收到按压时即开始记录,当按压结束后即停止计时;
同时为了能够使获得的数据更加精确可以在仿真模型内部增加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体态的变化,即仿真模型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从而帮助学生找准体态。
S2:将操作数据发送至终端;
仿真模型和终端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其中,
无线连接包括蓝牙、Wi-Fi以及5G或4G信号连接;
S3: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通过所述仿真模型预先输入操作数据;
将预先输入的操作数据作为后续获取的操作数据的比对标准,具体包括:
在练习前,需要导师或者有经验的医师来设定标准数据,这些数据是学生在练习时的比对标准;
在输入标准数据前,首先需要对该标准数据进行命名,如“肱二头肌牵伸”,然后进行数据输入,然后确认固定手和操作手的位置,通过压力传感器确定手的位置,导师根据经验操作手,确认数据的正确性,或者通过多次操作取平均值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此处操作可以设定固定发方式,如“掌跟固定”,“全掌固定”,“手指固定”等;最后需要输入操作的时长,通过多次操作取平均值的方式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或者是如“坐位下肢牵伸”,导师将仿真模型摆放为坐姿,接收确认仿真模型的体态变化;然后转动膝盖至一定次数,记录次数;然后转动小腿至一个特定角度,感受小腿的反作用力的变化,从而形成一组数据;
将获取的操作数据与该点位的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比对方式包括:
两组数据的位移距离大小、压力的大小、拉伸的长短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长短;
位移距离为陀螺仪获取的数据,包括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的角度大小,或者肢体移动的幅度;
压力大小为压力传感器获取,包括点位受到的压力大小,通过压力大小可以进一步推断出学生按压的点位准确性;
拉伸的长短为拉力传感器获取,通过拉伸的长度判断肢体移动是否达标;
S4:输出比对结果。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小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输出“XX未达到标准!”;
具体的,当学生对肌肉的按压的力度过小时,经过与标准压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输出“按压未达到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转动角度过小时,经过与标准转动角度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输出“角度未达到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拉伸过短时,经过与标准拉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输出“拉伸未达到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按压、转动、拉伸所持续的时间过短时,经过与标准持续时间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输出“按压/转动/拉伸时间未达到标准!”;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大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输出“XX超过标准!”;
具体的,当学生对肌肉的按压的力度过大时,经过与标准压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输出“按压超过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转动角度过大时,经过与标准转动角度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输出“角度超过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拉伸过长时,经过与标准拉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输出“拉伸超过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按压、转动、拉伸所持续的时间过长时,经过与标准持续时间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输出“按压/转动/拉伸时间超过标准!”;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等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输出“符合标准!”。
具体的,当学生对肌肉的按压的力度、对肢体的转动角度、对肢体的拉伸幅度以及所持续的时间均达到标准后,通过显示器输出“符合标准!”;
同时基于本发明的方法,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比对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如图3所示,仿真模型端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仿真模型记录受到的操作数据;
其中,操作数据包括仿真模型所处的空间位置数据、不同部位受到的位移数据、压力数据、拉伸数据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上述数据均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获取,包括不止一个的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通过各个传感器对数据进行捕捉和记录;
发送模块,用于将操作数据发送至终端,将记录的数据发送至终端进行处理;
如图4所示,终端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仿真模型发送的操作数据;
接收仿真模型通过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获取的各项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在比对前,需要通过导师事先输入标准数据,设定完成后,学生输入的数据会与标准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比对结果;
将学生的数据和标准数据比较后,根据数据的达标情况输出学生的操作情况,其中输出方式包括显示输出。
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还提供了一种仿真模型,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阐述的上述方法。
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阐述的上述方法。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帮助学生快速找准人体点位,控制按压的力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练习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反馈自己判断是否达标。
实施例二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数据比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仿真模型记录受到的操作数据;
其中,操作数据包括仿真模型所处的空间位置数据、不同部位受到的位移数据、压力数据、拉伸数据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上述数据均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获取,包括不止一个的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
陀螺仪主要内置在模型的骨骼及关节处,用于记录仿真模型被移动时所移动的角度或者距离;
压力传感器主要内置在仿真模型的肌肉或真皮下方,用于记录仿真模型的各个点位受到的压力大小;
拉力传感器主要内置在仿真模型的肌肉、真皮下方或韧带处,用于记录仿真模型在拉伸过程中受到的拉力大小;
计时器用于记录上述各个传感器在接收数据后所持续的时间,例如,在压力传感器在接收到按压时即开始记录,当按压结束后即停止计时;
同时为了能够使获得的数据更加精确可以在仿真模型内部增加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体态的变化,即仿真模型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从而帮助学生找准体态。
S2:将操作数据发送至终端;
仿真模型和终端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其中,无线连接包括蓝牙、Wi-Fi以及5G或4G信号连接;
S3: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通过所述仿真模型预先输入操作数据;
将预先输入的操作数据作为后续获取的操作数据的比对标准,具体包括:
在练习前,需要导师或者有经验的医师来设定标准数据,这些数据是学生在练习时的比对标准;
在输入标准数据前,首先需要对该标准数据进行命名,如“位肱二头肌牵伸”,然后进行数据输入,然后确认固定手和操作手的位置,通过压力传感器确定手的位置,导师根据经验操作手,确认数据的正确性,或者通过多次操作取平均值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此处操作可以设定固定发方式,如“掌跟固定”,“全掌固定”,“手指固定”等;最后需要输入操作的时长,通过多次操作取平均值的方式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或者是如“坐位下肢牵伸”,导师将仿真模型摆放为坐姿,接收确认仿真模型的体态变化;然后转动膝盖至一定次数,记录次数;然后转动小腿至一个特定角度,感受小腿的反作用力的变化,从而形成一组数据;
将获取的操作数据与该点位的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比对方式包括:
两组数据的位移距离大小、压力的大小、拉伸的长短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长短;
位移距离为陀螺仪获取的数据,包括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的角度大小,或者肢体移动的幅度;
压力大小为压力传感器获取,包括点位受到的压力大小,通过压力大小可以进一步推断出学生按压的点位准确性;
拉伸的长短为拉力传感器获取,通过拉伸的长度判断肢体移动是否达标;
S4:输出比对结果。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小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XX未达到标准!”;
具体的,当学生对肌肉的按压的力度过小时,经过与标准压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按压未达到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转动角度过小时,经过与标准转动角度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角度未达到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拉伸过短时,经过与标准拉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拉伸未达到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按压、转动、拉伸所持续的时间过短时,经过与标准持续时间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按压/转动/拉伸时间未达到标准!”;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大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XX超过标准!”;
具体的,当学生对肌肉的按压的力度过大时,经过与标准压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按压超过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转动角度过大时,经过与标准转动角度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角度超过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拉伸过长时,经过与标准拉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拉伸超过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按压、转动、拉伸所持续的时间过长时,经过与标准持续时间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按压/转动/拉伸时间超过标准!”;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等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符合标准!”。
具体的,当学生对肌肉的按压的力度、对肢体的转动角度、对肢体的拉伸幅度以及所持续的时间均达到标准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符合标准!”;
同时为了方便学生的操作,在输出时还可将语音通过耳机的形式输出。
同时基于本发明的方法,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比对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如图3所示,仿真模型端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仿真模型记录受到的操作数据;
其中,操作数据包括仿真模型所处的空间位置数据、不同部位受到的位移数据、压力数据、拉伸数据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上述数据均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获取,包括不止一个的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通过各个传感器对数据进行捕捉和记录;
发送模块,用于将操作数据发送至终端,将记录的数据发送至终端进行处理;
如图4所示,终端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仿真模型发送的操作数据;
接收仿真模型通过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获取的各项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在比对前,需要通过导师事先输入标准数据,设定完成后,学生输入的数据会与标准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比对结果;
将学生的数据和标准数据比较后,根据数据的达标情况输出学生的操作情况,其中输出方式包括显示输出和语音输出。
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还提供了一种仿真模型,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阐述的上述方法。
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阐述的上述方法。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帮助学生快速找准人体点位,控制按压的力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练习机会,使学生能够实时获得反馈,并根据反馈判断是否达标,从而快速作出调整。
实施例三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数据比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仿真模型记录受到的操作数据;
其中,操作数据包括仿真模型所处的空间位置数据、不同部位受到的位移数据、压力数据、拉伸数据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上述数据均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获取,包括不止一个的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
陀螺仪主要内置在模型的骨骼及关节处,用于记录仿真模型被移动时所移动的角度或者距离;
压力传感器主要内置在仿真模型的肌肉或真皮下方,用于记录仿真模型的各个点位受到的压力大小;
拉力传感器主要内置在仿真模型的肌肉、真皮下方或韧带处,用于记录仿真模型在拉伸过程中受到的拉力大小;
计时器用于记录上述各个传感器在接收数据后所持续的时间,例如,在压力传感器在接收到按压时即开始记录,当按压结束后即停止计时;
同时为了能够使获得的数据更加精确可以在仿真模型内部增加测距传感器,测距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体态的变化,即仿真模型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从而帮助学生找准体态。
S2:将操作数据发送至终端;
仿真模型和终端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或者无线连接来进行数据的传输,其中,
无线连接包括蓝牙、Wi-Fi以及5G或4G信号连接;
S3: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通过所述仿真模型预先输入操作数据;
将预先输入的操作数据作为后续获取的操作数据的比对标准,具体包括:
在练习前,需要导师或者有经验的医师来设定标准数据,这些数据是学生在练习时的比对标准;
在输入标准数据前,首先需要对该标准数据进行命名,如“位肱二头肌牵伸”,然后进行数据输入,然后确认固定手和操作手的位置,通过压力传感器确定手的位置,导师根据经验操作手,确认数据的正确性,或者通过多次操作取平均值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此处操作可以设定固定发方式,如“掌跟固定”,“全掌固定”,“手指固定”等;最后需要输入操作的时长,通过多次操作取平均值的方式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
或者是如“坐位下肢牵伸”,导师将仿真模型摆放为坐姿,接收确认仿真模型的体态变化;然后转动膝盖至一定次数,记录次数;然后转动小腿至一个特定角度,感受小腿的反作用力的变化,从而形成一组数据;
在该步骤中,导师也可以上传该部分的按压操作视频来帮助学生自我学习,视频包括短视频、长视频或者动图图片,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按压时的点位,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无导师的情况下自我学习;
同时为了能够更好的统一标准,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专家对仿真模型的操作数据,来作为学生评判的标准数据。
将获取的操作数据与该点位的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比对方式包括:
两组数据的位移距离大小、压力的大小、拉伸的长短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长短;
位移距离为陀螺仪获取的数据,包括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的角度大小,或者肢体移动的幅度;
压力大小为压力传感器获取,包括点位受到的压力大小,通过压力大小可以进一步推断出学生按压的点位准确性;
拉伸的长短为拉力传感器获取,通过拉伸的长度判断肢体移动是否达标;
S4:输出比对结果。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小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XX未达到标准!”;
具体的,当学生对肌肉的按压的力度过小时,经过与标准压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按压未达到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转动角度过小时,经过与标准转动角度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角度未达到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拉伸过短时,经过与标准拉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拉伸未达到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按压、转动、拉伸所持续的时间过短时,经过与标准持续时间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按压/转动/拉伸时间未达到标准!”;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大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XX超过标准!”;
具体的,当学生对肌肉的按压的力度过大时,经过与标准压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按压超过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转动角度过大时,经过与标准转动角度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角度超过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拉伸过长时,经过与标准拉力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拉伸超过标准!”;
当学生的对肢体的按压、转动、拉伸所持续的时间过长时,经过与标准持续时间值进行比较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按压/转动/拉伸时间超过标准!”;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等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符合标准!”。
具体的,当学生对肌肉的按压的力度、对肢体的转动角度、对肢体的拉伸幅度以及所持续的时间均达到标准后,通过显示器或扬声器输出“符合标准!”;
同时为了方便学生的操作,在输出时还可将语音通过耳机的形式输出,耳机可以是有线耳机或者蓝牙耳机。
基于上述输出的方式,不仅仅只有显示输出和声音输出,也可以包括震动反馈,根据学生的按压、转动、拉伸以及时间的准确性来输出不同的振动效果,从而使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
同时基于本发明的方法,还提供了一种数据比对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如图3所示,仿真模型端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仿真模型记录受到的操作数据;
其中,操作数据包括仿真模型所处的空间位置数据、不同部位受到的位移数据、压力数据、拉伸数据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上述数据均通过不同的传感器进行获取,包括不止一个的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通过各个传感器对数据进行捕捉和记录;
发送模块,用于将操作数据发送至终端,将记录的数据发送至终端进行处理;
如图4所示,终端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仿真模型发送的操作数据;
接收仿真模型通过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获取的各项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在比对前,需要通过导师事先输入标准数据,设定完成后,学生输入的数据会与标准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比对结果;
将学生的数据和标准数据比较后,根据数据的达标情况输出学生的操作情况,其中输出方式包括显示输出和语音输出。
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还提供了一种仿真模型,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阐述的上述方法。
基于本发明的方法和系统,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发明阐述的上述方法。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帮助学生快速找准人体点位,控制按压的力度,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练习机会,使学生能够通过反馈自己判断是否达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仿真模型记录受到的操作数据;
将所述操作数据发送至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数据包括仿真模型所处的空间位置数据、不同部位受到的位移数据、压力数据、拉伸数据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据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数据由设置于所述仿真模型内部的若干传感器获取;
所述传感器包括陀螺仪、压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以及计时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数据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读取模块,用于仿真模型记录受到的操作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将操作数据发送至终端。
5.一种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数据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终端接收仿真模型发送的操作数据;
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比对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据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的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仿真模型预先输入操作数据;
将预先输入的操作数据作为后续获取的操作数据的比对标准;
将获取的操作数据与该点位的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比对方式包括:
两组数据的位移距离大小、压力的大小、拉伸的长短以及各数据的持续时间长短。
8.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数据比对方法,其特征在于:输出比对结果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小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XX未达到标准!”;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大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XX超过标准!”;
当接收的操作数据等于预设的数据时通过文字显示或语音输出“符合标准!”。
9.一种数据比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仿真模型发送的操作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将操作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
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比对结果。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234733.6A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46641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4733.6A CN114664140A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34733.6A CN114664140A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64140A true CN114664140A (zh) 2022-06-24

Family

ID=82029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34733.6A Pending CN114664140A (zh) 2022-03-10 2022-03-10 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64140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88865U (zh) * 2016-02-21 2016-07-20 张兆君 一种外科手术教学及训练系统
CN206179371U (zh) * 2016-06-23 2017-05-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急救技术训练用炸伤仿真人体模型
CN208622309U (zh) * 2017-12-15 2019-03-19 河南有道展览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式实验用生物模型
CN111158472A (zh) * 2019-12-18 2020-05-1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虚拟实验的仿真情境构建方法及系统
CN210574606U (zh) * 2019-10-18 2020-05-19 陕西康宁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可发声的人体软组织按摩学习教具
CN210896171U (zh) * 2019-10-29 2020-06-30 承德医学院 一种叩诊练习与考核自动评估模型
CN112071149A (zh) * 2020-09-17 2020-12-11 苏州智昕医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式医学仿真穿刺技能训练系统及方法
CN214042796U (zh) * 2020-10-12 2021-08-24 萱闱(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肺复苏训练和无人值考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88865U (zh) * 2016-02-21 2016-07-20 张兆君 一种外科手术教学及训练系统
CN206179371U (zh) * 2016-06-23 2017-05-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急救技术训练用炸伤仿真人体模型
CN208622309U (zh) * 2017-12-15 2019-03-19 河南有道展览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式实验用生物模型
CN210574606U (zh) * 2019-10-18 2020-05-19 陕西康宁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可发声的人体软组织按摩学习教具
CN210896171U (zh) * 2019-10-29 2020-06-30 承德医学院 一种叩诊练习与考核自动评估模型
CN111158472A (zh) * 2019-12-18 2020-05-1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虚拟实验的仿真情境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2071149A (zh) * 2020-09-17 2020-12-11 苏州智昕医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穿戴式医学仿真穿刺技能训练系统及方法
CN214042796U (zh) * 2020-10-12 2021-08-24 萱闱(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心肺复苏训练和无人值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89121B1 (en) Apparatus for motor training and exercise of the human body
CN113706960B (zh) 一种基于vr技术的护理操作练习平台及使用方法
US8550821B2 (en) Simulation system for arthroscopic surgery training
EP2451339B1 (en) Performance testing and/or training
US20030031993A1 (en) Medical examination teaching and measurement system
CN105788390A (zh) 基于增强现实的医学解剖辅助教学系统
CN104379056A (zh) 用于肌肉活动的采集和分析的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2016956A (zh) 压力条件下的视觉和认知测试及/或训练
Gamecho et al. A context-aware application to increase elderly users compliance with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exercises at home via animatronic biofeedback
Doyle et al. The effects of visual feedback in therapeutic exergaming on motor task accuracy
CN108172092A (zh) 手部推拿手法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07945601A (zh) 交互式心肺复苏术教学辅具装置
KR20190067966A (ko) 클라우드 기반 학습자 중심의 침술훈련과 평가를 위한 인체모형 및 가상 시뮬레이터
JP7023004B2 (ja) 運動解析システム、運動解析プログラム、及び運動解析方法
RU2666517C1 (ru) Способ реабилитации пациентов с нарушением двигательной функции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й системы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аудиовизуальной биологической обратной связи
CN114664140A (zh) 一种仿真模型、终端及其数据比对方法和系统
US2023016988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aluating simulation-based medical training
RU2747874C1 (ru)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амостоятельного обучения технике выполнения упражнений
TWI467521B (zh) 臨床診斷之學習系統及方法
RU2768474C2 (ru) Периферийное контро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митации 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их процедур
Lawrance et al. Enhancing palpation skills through the use of stereognosis drills
JP6859264B2 (ja) ある特定の対象の筋骨格系における変化を特定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KR20090058803A (ko) 비디오운동 강습방법
RU2799123C1 (ru) Способ обучения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взаимодействия с физическими объектами в виртуальной реальности
CN107224697B (zh) 一种协调性感统训练的测评系统及其测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