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56126B - 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56126B
CN114656126B CN202210571625.8A CN202210571625A CN114656126B CN 114656126 B CN114656126 B CN 114656126B CN 202210571625 A CN202210571625 A CN 202210571625A CN 114656126 B CN114656126 B CN 1146561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drying
sludge
matched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7162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56126A (zh
Inventor
孙殿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l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al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al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ali Environme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7162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561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56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6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561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561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12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 C02F11/13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by de-watering, drying or thickening by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用于接收待干燥处理的污泥的接收腔、与所述接收腔连通设置且用于将所述污泥进行干燥处理的干燥模块、将所述接收腔内的污泥自动进料至所述干燥模块进行干燥作业的进料模块、和进一步将经过所述干燥模块内干燥处理完成获得的泥料进而统一储放的获取模块。本发明通过转动式圆盘的干燥模块将所述污泥进行连续的快速干燥处理作业,有效提高对污泥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干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低温污泥干化技术是一种通过低温干化系统产生的干热空气在系统内循环流动对污泥进行干化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处置特别是中小型污水厂产生的各类污泥。可把经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和离心脱水机的含固量为20%的污泥干燥为含固率90%的干化泥块。该技术能够将污泥体积缩减1/4,只需要消耗电能,不需要其他辅助能源,而且能耗是常规干化设备的1/3。进料时无需特别对污泥进行均匀分布的装置,对湿度也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外界的温度在10-35摄氏度之间,整个系统就能保持高效率的运动。如何处置河道污泥,寻找切实可行的最有效解决途径,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是目前本领域关注的问题。
本实验团队长期针对污泥干燥处理的相关技术进行大量相关记录资料的浏览和研究,同时依托相关资源,并进行大量相关实验,经过大量检索发现存在的现有技术如现有技术公开的JP2013117359A、CN111925096B、CN108609832A、和US07875123B2,如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真空冷热干燥联合的污泥干燥装置及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热对流干燥、冷冻干燥和热导干燥步骤,湿污泥先通过热干燥,将含水率降低至60~50%的粘稠态的污泥。通过阀门切换,进行真空冷冻干燥,污泥内部的冰升华形成水蒸气后抽出,进一步降低含水率,最后对污泥再次进行深度热干燥。
为了解决本领域普遍存在对大量污泥进行统一干燥处理时,由于污泥的粘性过大,不同区域的污泥的干燥作业不均匀;对污泥干燥处理后,干燥设备内残留有大量干泥沙,进而在多次连续作业后,对污泥的干燥效率明显下降,同时对设备的清洁处理难度大等等问题,作出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本邻域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所述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用于接收待干燥处理的污泥的接收腔、与所述接收腔连通设置且用于将所述污泥进行干燥处理的干燥模块、将所述接收腔内的污泥自动进料至所述干燥模块进行干燥作业的进料模块、和进一步将经过所述干燥模块内干燥处理完成获得的泥料进而统一储放的获取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腔包括与所述机体外界连通的进料口和与所述干燥模块连通设置的出料口,所述干燥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内且与所述接收腔互相独立作业的干燥腔、转动配合于所述干燥腔的中部区域且中轴区域为贯穿连通的空腔通道的转筒、内环壁分别环绕固定于所述转筒的两端末附近的外筒壁的闭合环板、至少四个分别将一端以预设间距均匀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外筒壁且另一端朝所述干燥腔的腔壁延伸设置的接收板、驱动所述转筒相对所述干燥腔进行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设置于各所述接收板内部的空腔、安装于所述空腔内的加热机构、配合设置于所述干燥模块内以对各相应接收板内的污泥进行冷凝固化作业的低温单元、对所述接收板和闭合环板进行清洁处理的清洁单元、和对位于相应接收板上的污泥所在环境进行真空处理的真空单元,其中,所述干燥腔为筒状空腔结构,且所述干燥腔被均匀划分为上腔室、下腔室、左侧腔室和右侧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板的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板边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闭合环板上,其中以两个相邻的接收板之间的闭合环板区域对应为所述闭合环板的一个单元区,且互相连接配合的单元区和接收板之间形成互相独立作业的开口结构的物料腔。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单元包括分别盘旋敷设于各单元区的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的其中一端的配合于所述闭合环板的外环区域的第一管道口、所述连通管道的另一端的配合于所述闭合环板的外环区域的第二管道口、与所述第一管道口进行配合连通以对所述连通管道进行冷凝气体输入的冷凝器、和与所述第二管道口进行配合连通以对进行热交换处理的冷凝气体从相应的连通管道转移出的抽风机。
进一步的,所述清洁单元包括与所述干燥腔的右侧腔室区域连通设置的清洁腔、固定于所述清洁腔内部的腔壁上且能朝所述干燥腔进行伸长作业的伸缩装置、固定于所述伸缩装置的靠近所述干燥腔的其中一末端上的旋转驱动电机、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设置以对相应物料腔的内腔壁进行刮刷处理的清洁刷、设置于所述清洁腔内部的腔壁的抽吸孔、与所述抽吸孔连通设置且朝所述清洁腔外延伸的连通管、分别为所述连通管提供负压的抽风泵、和与所述连通管连通设置以将从所述抽吸孔负压抽吸的泥料进行收集的收集箱。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模块包括转动配合于所述接收腔内以提高所述接收腔内的污泥的流动性的搅拌轴、控制所述出料口的闭合情况的电磁阀门、和与所述出料口连通设置以将所述接收腔内的污泥转移至位于所述干燥腔的上腔室的物料腔内的螺旋出料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模块包括与所述干燥腔的下腔室连通设置的出料通道、和与所述出料通道连通设置以接收位于下腔室的物料腔内的泥料的储料仓。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所述干燥模块内互相隔绝的物料腔以分别对污泥进行连续接收、干燥、和转移的配合作业,进而有效控制各物料腔对污泥进行干燥的量,同时通过各物料腔的对应的接收板上的加热机构,以保证对相应物料腔内的污泥进行全面加热的效率和保证相应物料腔内的污泥的均匀受热,以提高对污泥干燥处理的效率。
2.本发明通过位于各单元区的所述连通管道,进而实现对相应物料腔内的污泥进行均匀的冷凝处理,以保证相应物料腔内的污泥的冷凝效率,并通过所述真空单元以精准对相应物料腔的污泥的水分进行抽取,以提高对所述污泥的连续干燥效率。
3. 本发明通过所述真空单元以有效对相应物料腔进行精准真空控制,对应实现各物料腔的作业的配合度,并且通过所述清洁单元对相应物料腔的清洁处理,以控制相应物料腔的洁净度,同时有效保证所述物料腔每次干燥作业的污泥量,避免由于物料腔内每次干燥作业的污泥量不同进而导致不同批次污泥的对应干燥处理获得的泥料的湿度误差明显的现象发生,以提高对污泥进行连续干燥作业的效率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从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图中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将重点放在示出实施例的原理上。在不同的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对应的部分。
图1为本发明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干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气密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清洁单元的模块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的实验化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接收板;2-清洁腔;3-转筒;4-闭合环板;5-汇合管;6-出料通道;7-干燥腔;8-密封板;9-伸缩驱动件;10-开口凹槽;11-抽气管;12-螺旋出料设备;13-配合管;14-轴承件;15-伸缩驱动杆;16-抵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其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要指出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查阅以下详细描述之后,本实施例的其它系统、方法和/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关于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本实施例构造了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
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所述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用于接收待干燥处理的污泥的接收腔、与所述接收腔连通设置且用于将所述污泥进行干燥处理的干燥模块、将所述接收腔内的污泥自动进料至所述干燥模块进行干燥作业的进料模块、和进一步将经过所述干燥模块内干燥处理完成获得的泥料进而统一储放的获取模块;
所述接收腔包括与所述机体外界连通的进料口和与所述干燥模块连通设置的出料口,所述干燥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内且与所述接收腔互相独立作业的干燥腔、转动配合于所述干燥腔的中部区域且中轴区域为贯穿连通的空腔通道的转筒、内环壁分别环绕固定于所述转筒的两端末附近的外筒壁的闭合环板、至少四个分别将一端以预设间距均匀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外筒壁且另一端朝所述干燥腔的腔壁延伸设置的接收板、驱动所述转筒相对所述干燥腔进行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设置于各所述接收板内部的空腔、安装于所述空腔内的加热机构、配合设置于所述干燥模块内以对各相应接收板内的污泥进行冷凝固化作业的低温单元、对所述接收板和闭合环板进行清洁处理的清洁单元、和对位于相应接收板上的污泥所在环境进行真空处理的真空单元,其中,所述干燥腔为筒状空腔结构,且所述干燥腔被均匀划分为上腔室、下腔室、左侧腔室和右侧腔室,且所述出料口与所述干燥腔的上腔室连通设置,所述污泥从所述进料口进入至位于所述上腔室的物料腔内;
其中,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将所述转筒的两端转动固定与于所述干燥腔的转动支座、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其中一端口的内筒壁上的固定盘、与所述固定盘的中部区域固定连接进而驱动所述转筒转动配合于所述干燥腔的电液马达,其中所述转动支座为轴承座,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物料腔依次循环经过所述上腔室、左侧腔室、下腔室、和右侧腔室;
所述冷凝器和气体回收腔被设置为与所述干燥腔的左侧腔室区域连通设置,所述接收板的其中两个相对设置的板边沿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闭合环板上,其中以两个相邻的接收板之间的闭合环板区域对应为所述闭合环板的一个单元区,且互相连接配合的单元区和接收板之间形成互相独立作业的开口结构的物料腔,且所述物料腔的靠近所述闭合环板的外环区域为所述物料腔的开口端;
所述低温单元包括分别盘旋敷设于各单元区的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的其中一端的配合于所述闭合环板的外环区域的第一管道口、所述连通管道的另一端的配合于所述闭合环板的外环区域的第二管道口、与所述第一管道口进行配合连通以对所述连通管道进行冷凝气体输入的冷凝器、和与所述第二管道口进行配合连通以对进行热交换处理的冷凝气体从相应的连通管道转移出的抽风机;
所述清洁单元包括与所述干燥腔的右侧腔室区域连通设置的清洁腔、固定于所述清洁腔内部的腔壁上且能朝所述干燥腔进行伸长作业的伸缩装置、固定于所述伸缩装置的靠近所述干燥腔的其中一末端上的旋转驱动电机、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设置以对相应物料腔的内腔壁进行刮刷处理的清洁刷、设置于所述清洁腔内部的腔壁的抽吸孔、与所述抽吸孔连通设置且朝所述清洁腔外延伸的连通管、分别为所述连通管提供负压的抽风泵、和与所述连通管连通设置以将从所述抽吸孔负压抽吸的泥料进行收集的收集箱;
所述进料模块包括转动配合于所述接收腔内以提高所述接收腔内的污泥的流动性的搅拌轴、控制所述出料口的闭合情况的电磁阀门、和与所述出料口连通设置以将所述接收腔内的污泥转移至位于所述干燥腔的上腔室的物料腔内的螺旋出料设备;
所述获取模块包括与所述干燥腔的下腔室连通设置的出料通道、和与所述出料通道连通设置以接收位于下腔室的物料腔内的泥料的储料仓,在相应物料仓转动配合至所述下腔室时,相应腔室内的泥料在重力作用下从相应物料仓脱出并进一步通过所述出料通道转移至所述储料仓内;
进而,本发明通过所述干燥模块内互相隔绝的物料腔以分别对污泥进行连续接收、干燥、和转移的配合作业,进而有效控制各物料腔对污泥进行干燥的量,同时通过各物料腔的对应的接收板上的加热机构,以保证对相应物料腔内的污泥进行全面加热的效率和保证相应物料腔内的污泥的均匀受热,以提高对污泥干燥处理的效率。
实施例二:
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除了包含以上实施例的内容以外,还在于:
所述低温单元包括分别盘旋敷设于各单元区的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的其中一端的配合于所述闭合环板的外环区域的第一管道口、所述连通管道的另一端的配合于所述闭合环板的外环区域的第二管道口、与所述第一管道口进行配合连通以对所述连通管道进行冷凝气体输入的冷凝器、和与所述第二管道口进行配合连通以对进行热交换处理的冷凝气体从相应的连通管道转移出的抽风机,其中,所述冷凝器和抽风机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在相应物料腔转移至所述干燥腔的左侧腔室时,对应位于所述左侧腔室的物料腔上的连通管道的第一管道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风端连通配合设置,同时对应位于所述左侧腔室的物料腔上的连通管道的第二管道口与所述抽风机的抽风端对位连通设置,进而在相应物料腔转移至所述左侧腔室时,通过所述低温单元对相应物料腔内的污泥的降温作业以将相应污泥进行冷凝固化处理;
所述真空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各所述物料腔所在的外筒壁上通气孔、设置于所述通气孔上的滤网、一端与所述通气孔连通设置且另一端朝所述转筒的中轴区域延伸设置的抽气管、配合于所述空腔通道内且对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进行连通配合的汇合管、配合于所述抽气管内的用于控制相应物料腔与所述汇合管的连通情况的电控阀门、与所述汇合管的其中一末端可转动连通设置的配合管、控制所述汇合管和配合管的连接配合区域的气密性的气密控制机构、配合设置于所述左侧腔室的以对位于左侧腔室的物料腔的开口端进行气密抵接的密封机构、和与所述汇合管连通设置以驱动相应的物料腔内形成负压的真空负压泵,其中,所述电控阀门分别配合于所述所述抽气管的与所述通气孔连通的附近区域上,所述汇合管的其中一末端为开口结构且所述汇合管的另一末端为闭合结构;
具体的,在相应物料腔位于所述左侧腔室时,对应物料腔的两个接收板的板沿对应与所述左侧腔室的腔壁所相对的区域为所述左侧腔的抵接区,且以相对位于所述左侧腔室的上端的抵接区为上抵接区,以相对位于所述左侧腔室的下端的抵接区为下抵接区,所述密封机构包括配合设置于所述左侧腔室的开口凹槽、固定于所述开口凹槽的凹槽面上的伸缩驱动件、和与所述伸缩驱动件连接设置且由所述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以活动配合于所述开口凹槽的密封板,所述开口槽的上槽沿为所述上抵接区且所述开口槽的下槽沿为所述下抵接区;
其中,所述冷凝器和抽风机被设置于所述左侧腔室的腔壁的非开口凹槽区域上,且所述密封板活动配合于所述开口凹槽内,所述密封板的各板边沿与所述开口凹槽的内槽壁抵接滑道配合,具体的,所述密封板的底板边沿和顶板边沿分别抵接配合于相应的物料腔的接收板上,所述密封板的其余两个侧板边沿被设置为分别抵接配合于相应的物料腔内的闭合环板上,进而在所述物料腔位于所述左侧腔室时,所述伸缩驱动件将位于所述开口凹槽内的密封板驱出至配合于相应物料腔内直至所述密封板的对应板沿配合抵接于相应物料腔的接收板和闭合环板上,进而实现对相应物料腔的开口端进行气密配合作业;
通过位于各单元区的所述连通管道,进而实现对相应物料腔内的污泥进行均匀的冷凝处理,以保证相应物料腔内的污泥的冷凝效率,并通过所述真空单元以精准对相应物料腔的污泥的水分进行抽取,以提高对所述污泥的连续干燥效率。
实施例三:
结合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除了包含以上实施例的内容以外,还在于:
所述配合管和所述汇合管之间通过轴承件转动连通设置,具体的,以所述轴承件、所述配合管的与所述轴承件固定配合的一端的预设长度范围的外管壁区域、以及汇合管的与所述轴承件固定配合的一端的预设长度范围的外管壁区域为配合区,所述气密控制机构通过作业于所述配合区以控制所述配合管和汇合管连通配合的气密性,且所述气密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与所述配合区抵接配合的弧形结构的抵接板、敷设于所述抵接板的内弧壁上的气密橡胶层、敷设于所述气密橡胶层上的柔性压力传感器、至少两个分别通过相应安装座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内筒壁上的伸缩驱动杆、和将所述抵接板依次与相应伸缩驱动杆的伸缩末端连接固定的连接件,其中,在所有抵接板抵接配合于所述配合区时,所述抵接板之间互相连接围绕配合于所述配合区的外管壁区域上,进而将所述配合区进行气密抵接,以保证所述真空负压泵进行作业时,所述配合管和汇合管之间的气密连通,以保证相应物料腔内的真空效果,进而保证相应物料腔内的污泥的低温干燥效率;
进而,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筒在所述干燥腔内进行转动作业时,所述伸缩驱动杆为收缩状态,同时所述配合管和汇合管在轴承的作用下相对发生转动,直至相应物料腔转动配合至所述干燥腔的相应腔室时,转动驱动机构停止对相应转筒的转动驱动作业,进一步所述伸缩驱动杆驱动所述抵接板以预设压力抵接配合于所述配合区,进而保证所述配合区与其外界的气密性;
所述清洁单元包括与所述干燥腔的右侧腔室区域连通设置的清洁腔、固定于所述清洁腔内部的腔壁上且能朝所述干燥腔进行伸长作业的伸缩装置、固定于所述伸缩装置的靠近所述干燥腔的其中一末端上的旋转驱动电机、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设置以对相应物料腔的内腔壁进行刮刷处理的清洁刷、设置于所述清洁腔内部的腔壁的抽吸孔、与所述抽吸孔连通设置且朝所述清洁腔外延伸的连通管、分别为所述连通管提供负压的抽风泵、和与所述连通管连通设置以将从所述抽吸孔负压抽吸的泥料进行收集的收集箱;
进而在所述物料腔位于所述右侧腔室时,通过所述清洁刷对相应物料腔内粘附的泥料进行刮取,以及所述抽吸孔对清洁刷所刮取获取的泥料进行及时抽吸进而保证相应物料腔的洁净,以提高所述物料腔持续进行污泥的干燥作业的效率;
本发明通过所述真空单元以有效对相应物料腔进行精准真空控制,对应实现各物料腔的作业的配合度,并且通过所述清洁单元对相应物料腔的清洁处理,以控制相应物料腔的洁净度,同时有效保证所述物料腔每次干燥作业的污泥量,避免由于物料腔内每次干燥作业的污泥量不同进而导致不同批次污泥的对应干燥处理获得的泥料的湿度误差明显的现象发生,以提高对污泥进行连续干燥作业的效率和稳定性。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改变和修改。也就是说上面讨论的方法,系统和设备是示例。各种配置可以适当地省略,替换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在替代配置中,可以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执行方法,和/或可以添加,省略和/或组合各种部件。而且,关于某些配置描述的特征可以以各种其他配置组合,如可以以类似的方式组合配置的不同方面和元素。此外,随着技术发展其中的元素可以更新,即许多元素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并且应当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记载的内容之后,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效变化和修饰同样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真空智能干燥设备包括机体、设置于所述机体内的用于接收待干燥处理的污泥的接收腔、与所述接收腔连通设置且用于将所述污泥进行干燥处理的干燥模块、将所述接收腔内的污泥自动进料至所述干燥模块进行干燥作业的进料模块、和进一步将经过所述干燥模块内干燥处理完成获得的泥料进而统一储放的获取模块;
所述接收腔包括与所述机体外界连通的进料口和与所述干燥模块连通设置的出料口,所述干燥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机体内且与所述接收腔互相独立作业的干燥腔、转动配合于所述干燥腔的中部区域且中轴区域为贯穿连通的空腔通道的转筒、环绕所述转筒的闭合环板、四个分别将一端以预设间距均匀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外筒壁且另一端朝所述干燥腔的腔壁延伸设置的接收板、驱动所述转筒相对所述干燥腔进行转动的转动驱动机构、设置于各所述接收板内部的空腔、安装于所述接收板内部的空腔内的加热机构、配合设置于所述干燥模块内以对各相应接收板内的污泥进行冷凝固化作业的低温单元、对所述接收板和闭合环板进行清洁处理的清洁单元、和对位于相应接收板上的污泥所在环境进行真空处理的真空单元,所述干燥腔为筒状空腔结构,且所述干燥腔被均匀划分为上腔室、下腔室、左侧腔室和右侧腔室;
所述接收板朝向干燥腔腔壁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闭合环板上;其中以两个相邻的接收板之间的闭合环板区域对应为所述闭合环板的一个单元区,且互相连接配合的单元区和接收板之间形成相互独立作业的开口结构的物料腔;
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将所述转筒的两端转动固定于所述干燥腔的转动支座、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其中一端口的内筒壁上的固定盘、与所述固定盘的中部区域固定连接进而驱动所述转筒转动配合于所述干燥腔的电液马达,其中所述转动支座为轴承座,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物料腔依次循环经过所述上腔室、左侧腔室、下腔室、和右侧腔室;
所述真空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各物料腔所在的转筒上的通气孔、设置于所述通气孔上的滤网、一端与所述通气孔连通设置且另一端朝所述转筒的中轴区域延伸设置的抽气管、配合于所述空腔通道内且对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进行连通配合的汇合管、配合设置于所述抽气管内的用于控制相应物料腔与所述汇合管的连通情况的电控阀门、与所述汇合管的其中一末端可转动连通设置的配合管、控制所述汇合管和配合管的连接配合区域气密性的气密控制机构、对位于左侧腔室的物料腔的开口端进行气密抵接的密封机构、和与所述汇合管连通设置以驱动相应的物料腔内形成负压的真空负压泵,其中,所述电控阀门分别配合设置于所述抽气管与所述通气孔连通的附近区域上,所述汇合管的其中一末端为开口结构且所述汇合管的另一末端为闭合结构;
所述配合管和所述汇合管之间通过轴承件转动连通设置,以所述轴承件、所述配合管与所述轴承件固定配合的一端的预设长度范围的外管壁区域、以及汇合管与所述轴承件固定配合的一端的预设长度范围的外管壁区域为配合区,所述气密控制机构通过作业于所述配合区以控制所述配合管和汇合管连通配合的气密性,且所述气密控制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分别与所述配合区抵接配合的弧形结构的抵接板、敷设于所述抵接板的内弧壁上的气密橡胶层、敷设于所述气密橡胶层上的柔性压力传感器、至少两个分别通过相应安装座固定于所述转筒的内筒壁上的伸缩驱动杆、和将所述抵接板依次与相应伸缩驱动杆的伸缩末端连接固定的连接件,在所有抵接板抵接配合于所述配合区时,所述抵接板之间互相连接围绕配合于所述配合区的外管壁区域上,将所述配合区进行气密抵接;
在所述转动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转筒在所述干燥腔内进行转动作业时,所述伸缩驱动杆为收缩状态,同时所述配合管和汇合管在轴承的作用下相对发生转动,直至相应物料腔转动配合至所述干燥腔的左侧腔室时,转动驱动机构停止对相应转筒的转动驱动作业,进一步所述伸缩驱动杆驱动所述抵接板以预设压力抵接配合于所述配合区;
所述密封机构包括配合设置于所述左侧腔室的侧面的开口凹槽、固定于所述开口凹槽的伸缩驱动件、和与所述伸缩驱动件连接设置且由所述伸缩驱动件伸缩驱动以活动配合于所述开口凹槽的密封板;在相应物料腔位于所述左侧腔室时,所述开口凹槽的上槽沿与位于左侧腔室的物料腔的上接收板位置相对应,所述开口凹槽的下槽沿与位于左侧腔室的物料腔的下接收板位置相对应;
所述低温单元包括分别盘旋敷设于各物料腔的连通管道、所述连通管道的其中一端具有位于所述闭合环板的外环区域的第一管道口、所述连通管道的另一端具有位于所述闭合环板的外环区域的第二管道口、与所述第一管道口进行配合连通以对所述连通管道进行冷凝气体输入的冷凝器、和与所述第二管道口进行配合连通以对进行热交换处理的冷凝气体从相应的连通管道转移出的抽风机;
所述密封板活动配合于所述开口凹槽内,所述密封板的各板边沿与所述开口凹槽的内槽壁抵接滑动配合,在所述物料腔位于所述左侧腔室时,所述伸缩驱动件将位于所述开口凹槽内的密封板驱出至配合于相应的物料腔,实现对相应物料腔的开口端进行气密配合作业;
在相应物料腔转移至所述干燥腔的左侧腔室时,对应位于所述左侧腔室的物料腔上的连通管道的第一管道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风端连通配合设置,同时对应位于所述左侧腔室的物料腔上的连通管道的第二管道口与所述抽风机的抽风端对位连通设置,进而在相应物料腔转移至所述左侧腔室时,通过所述低温单元对相应物料腔内的污泥进行降温作业以将污泥进行冷凝固化处理;
所述清洁单元包括与所述干燥腔的右侧腔室区域连通设置的清洁腔、固定于所述清洁腔内部的腔壁上且能朝所述干燥腔进行伸长作业的伸缩装置、固定于所述伸缩装置的末端的旋转驱动电机、与所述旋转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设置以对相应物料腔的内腔壁进行刮刷处理的清洁刷、设置于所述清洁腔腔壁的抽吸孔、与所述抽吸孔连通设置且朝所述清洁腔外延伸的连通管、为所述连通管提供负压的抽风泵、和与所述连通管连通设置以将从所述抽吸孔负压抽吸的泥料进行收集的收集箱;
在所述物料腔位于所述右侧腔室时,通过所述清洁刷对相应物料腔内粘附的泥料进行刮取,以及所述抽吸孔对清洁刷所刮取获取的泥料进行及时抽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真空智能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模块包括转动配合于所述接收腔内以提高所述接收腔内的污泥的流动性的搅拌轴、控制所述出料口的闭合情况的电磁阀门、和与所述出料口连通设置以将所述接收腔内的污泥转移至位于所述干燥腔的上腔室的物料腔内的螺旋出料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真空智能干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与所述干燥腔的下腔室连通设置的出料通道、和与所述出料通道连通设置以接收位于下腔室的物料腔内的泥料的储料仓。
CN202210571625.8A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 Active CN1146561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1625.8A CN114656126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71625.8A CN114656126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6126A CN114656126A (zh) 2022-06-24
CN114656126B true CN114656126B (zh) 2022-12-27

Family

ID=82037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71625.8A Active CN114656126B (zh) 2022-05-25 2022-05-25 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561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80796B (zh) * 2022-09-13 2023-05-23 深圳包清天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污泥干化控制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22064D0 (en) * 1983-08-16 1983-09-21 Ti Domestic Appliances Ltd Laundry drying equipment
CN202204256U (zh) * 2010-08-24 2012-04-25 月岛机械株式会社 间接加热型旋转干燥机
CN108609832A (zh) * 2018-05-07 2018-10-02 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真空冷热干燥联合的污泥干燥装置及方法
CN108999233A (zh) * 2018-07-31 2018-12-1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111121418A (zh) * 2019-11-29 2020-05-08 安吉县宇宏粘土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烘干设备
CN212030081U (zh) * 2020-02-24 2020-11-27 淄博宏业珍珠岩厂 一种用于珍珠岩加工用的烘干筒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322064D0 (en) * 1983-08-16 1983-09-21 Ti Domestic Appliances Ltd Laundry drying equipment
CN202204256U (zh) * 2010-08-24 2012-04-25 月岛机械株式会社 间接加热型旋转干燥机
CN108609832A (zh) * 2018-05-07 2018-10-02 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一种真空冷热干燥联合的污泥干燥装置及方法
CN108999233A (zh) * 2018-07-31 2018-12-14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装置
CN111121418A (zh) * 2019-11-29 2020-05-08 安吉县宇宏粘土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秸秆烘干设备
CN212030081U (zh) * 2020-02-24 2020-11-27 淄博宏业珍珠岩厂 一种用于珍珠岩加工用的烘干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56126A (zh) 2022-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56126B (zh) 一种污泥的低温真空智能闭合环板干燥设备
CN109059442B (zh) 一种储热式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方法
CN105466174A (zh) 真空管束干燥机
KR102187379B1 (ko) 건조저항을 제거한 미생물 슬러지 건조방법 및 건조 장치
CN205332668U (zh) 一种真空式管束干燥机
CN109323536A (zh) 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
CN107628740A (zh) 一种适用多种形态物料的真空低温干化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6089480U (zh) 一种畜禽粪便处理固液分离机
KR102038682B1 (ko) 슬러지 건조 장치
CN116558242A (zh) 一种磷酸锂铁的除水装置及工艺
CN206512088U (zh) 一种污泥快速干燥机
CN109956644A (zh) 一种用于污泥干化的密闭循环设备
CN202354320U (zh) 卧式圆盘连续干燥机
CN213984329U (zh) 一种中药材节能低碳热泵烘干机
CN104402191B (zh) 节能碟片式干燥系统
CN205373308U (zh) 一种磁力驱动的真空滚筒玻态干燥机
CN114877626A (zh) 一种凝胶处理装置
CN203964569U (zh) 一种真空干燥装置
CN111925096B (zh) 一种市政污泥真空低温连续干燥方法及设备
CN209378487U (zh) 一种真空冷冻干燥机
CN201094269Y (zh) 一种用于制备干果的太阳能动态真空干燥装置
CN209039308U (zh) 一种活性污泥连续干燥系统
CN220229776U (zh) 一种冻干容器
CN220135864U (zh) 一种冻干系统
CN216964440U (zh) 一种饲料加工用不易沾料的混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