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6127A - 一种空调系统及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系统及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6127A
CN114646127A CN202210410855.6A CN202210410855A CN114646127A CN 114646127 A CN114646127 A CN 114646127A CN 202210410855 A CN202210410855 A CN 202210410855A CN 114646127 A CN114646127 A CN 114646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air pressure
blockage
temperatur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1085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6127B (zh
Inventor
随亚宾
孙福涛
杨伟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1085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61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6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61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61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61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8Failure diagno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4Clogging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可提高冷媒循环异常检测的效率。该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该冷媒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以及室外换热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是否出现堵塞;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的情况下,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获取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根据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定堵塞类型,堵塞类型包括冰堵和非冰堵。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系统及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空调在娱乐、居家及工作等多种场所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在空调的使用中,由于安装人员的操作不当,或者受雨、雪天气等不良环境的影响,空调系统常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堵塞现象,例如冰堵、焊堵、以及异物堵等。当空调系统中出现堵塞时,系统内的冷媒流动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冷媒无法流入到压缩机中,对空调的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对空调循环系统进行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有着重要意义。
一般地,判断空调系统冷媒循环异常与否的常用方法是:技术人员现场观察机器现象,根据机器的系统压力值、吸气、排气温度以及管路的结霜现象等进行判断,以上方法受到空调安装场地的限制,效率低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判断的准确度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用于提高冷媒循环异常检测的效率,并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该冷媒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以及室外换热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是否出现堵塞;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的情况下,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获取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根据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定堵塞类型,堵塞类型包括冰堵和非冰堵。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一般冰堵的生成是因为冷媒循环回路中混入了水,当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空调管路内温度较低,且当有水混入空调管路的冷媒并经过室内换热器冷凝后,容易形成冰堵。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存在堵塞后,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应理解,制冷模式下空调系统管路内的温度较高,且冷媒循环回路循环方向改变,因此可以将管路内冰堵融化,这样制冷模式下空调逐渐恢复正常工作,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趋于正常。相应地,若空调堵塞类型为非冰堵类型,例如为焊接堵或异物堵等,则制冷模式下空调管路依然堵塞,因此空调的运行参数依旧异常。综上所述,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可以根据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定堵塞类型。这样,可以通过空调系统实现冷媒循环异常的自动检测,提高检测效率。此外,相比于通过人工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判断空调堵塞情况,本申请的检测基于空调系统对于空调运行参数的判断,准确度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器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在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正常的情况下,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或者,在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非正常的情况下,确定堵塞类型为非冰堵。
应理解,制热时,空调系统管路内温度较低,当管路内混有水分时空调系统更容易形成冰堵。若空调在制热模式下产生冰堵,将空调运行模式从制热转为制冷时,由于空调系统内管路温度较高,管路内冰堵被融化,因此在堵塞为冰堵时,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冰堵融化,运行参数将回归正常;相应地,堵塞为非冰堵时,空调系统切换为制冷模式并不能消除管路内的堵塞,因此空调的运行参数依旧异常。这样,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为制冷模式后,可以通过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判断空调系统是否发生冰堵,提高了冰堵检测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出口气压;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压缩机的吸入口气压;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是否出现堵塞,具体执行以下步骤: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获取第一吸入口气压和第一排出口气压;在第一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吸入口气压,以及第一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排出口气压时,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最大开度,将压缩机的频率设置为最大频率,并检测压缩机的频率;在压缩机的频率未能够达到最大频率的情况下,确定空调系统出现堵塞;或者,在压缩机的频率能够达到最大频率的情况下,确定空调系统未出现堵塞。
应理解,当空调系统出现堵塞时,压缩机无法正常启动,因此压缩机的吸入口和排出口气压下降。当第一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吸入口气压,以及第一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排出口气压时,认为压缩机可能存在启动异常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最大开度,将压缩机的频率设置为最大频率,并检测压缩机的频率,若压缩机频率并不能达到最大频率,则可确定压缩机启动异常,空调系统内存在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旁通管路,旁通管路设置于压缩机的排出口与电子膨胀阀之间;旁通阀,设置于旁通管路上,用于控制旁通管路截断或者连通;控制器,在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还被配置为:控制空调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第二排出口气压和第二吸入口气压,并控制旁通阀开启;在旁通阀开启第一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三排出口气压和第三吸入口气压;在第三排出口气压大于第二排出口气压,且第三吸入口气压大于第二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控制旁通阀关闭;在旁通阀关闭第二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四排出口气压和第四吸入口气压;在第四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三排出口气压,且第四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三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再次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
应理解,在确定上述堵塞类型为冰堵后,为进一步确认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可以将空调模式设置为制热模式运行并检测空调运行参数的变化。将空调模式设置为制热模式后,由于空调系统管路内温度下降,空调系统再次出现冰堵,获取压缩机的第二排出口气压和第二吸入口气压,此时由于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故第二排出口气压和第二吸入口气压的压力值都偏低。进一步地,将旁通阀打开后,旁通阀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的一部分输送至电子膨胀阀附近,若堵塞类型为冰堵,则可以使得空调系统管路内的冰堵有所融化,一段时间后,压缩机能恢复一定的工作能力,获取压缩机的第三排出口气压和第三吸入口气压,此时第三排出口气压大于第二排出口气压,且第三吸入口气压大于第二吸入口气压。进一步地,再旁通阀继续开启一段时间后,若堵塞类型为冰堵,则空调系统管路内的冰堵明显融化,获取压缩机的第四排出口气压和第四吸入口气压,则此时第四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三排出口气压,且第四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三吸入口气压,空调系统内的压缩机基本恢复正常工作。这样,可以将空调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后,通过空调运行参数的变化对堵塞类型作进一步验证,提高冷媒循环异常检测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控制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在压缩机启动时,控制旁通阀开启,以使得旁通管路连通;在压缩机停止时,控制旁通阀关闭,以使得旁通管路截断。
应理解,由于制热模式下空调系统的管路温度较低,因此冰堵一般出现在制热情况下。在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控制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并在制热模式的压缩机启动时,控制旁通阀开启,以使得旁通阀将压缩机中部分的高温高压气体输送至电子膨胀阀附近,持续地为空调系统融冰。以保证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的情况下完成融冰,而非直接断电停止运行,以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当压缩机停止时,控制旁通阀关闭,以使得旁通管路截断,以避免冷媒通过旁通阀回流入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冷媒循环回路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设置于电子膨胀阀与室外换热器之间;上述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的第一温度值;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的第二温度值;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过滤器的第一端的第三温度值;第四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过滤器的第二端的第四温度值;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控制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第一温度值、第二温度值、第三温度值以及第四温度值;若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电子膨胀阀;若第三温度值与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过滤器。
应理解,若冰堵位置在电子膨胀阀,则流经电子膨胀阀的出入口的冷媒温度差异很大。因此,若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则认为流经电子膨胀阀的出入口的冷媒温度差异足够大,冰堵位置位于电子膨胀阀。若冰堵位置在过滤器,则流经过滤器的出入口的冷媒温度差异很大。因此,若第三温度值与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认为流经过滤器的出入口的冷媒温度差异足够大,冰堵位置位于过滤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发出用于提示空调系统出现冰堵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冰堵位置。
基于此,可以在空调系统出现冰堵时及时提醒用户检修。同时,提示用户冰堵的具体位置,以提高检修的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是否出现堵塞;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的情况下,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获取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根据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定堵塞类型,堵塞类型包括冰堵和非冰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定堵塞类型包括:在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正常的情况下,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或者,在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非正常的情况下,确定堵塞类型为非冰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是否出现堵塞,包括: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获取第一吸入口气压和第一排出口气压;在第一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吸入口气压,以及第一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排出口气压时,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最大开度,将压缩机的频率设置为最大频率,并检测压缩机的频率;在压缩机的频率未能够达到最大频率的情况下,确定空调系统出现堵塞;或者,在压缩机的频率能够达到最大频率的情况下,确定空调系统未出现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在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还包括:控制空调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第二排出口气压和第二吸入口气压,并控制旁通阀开启;在旁通阀开启第一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三排出口气压和第三吸入口气压;在第三排出口气压大于第二排出口气压,且第三吸入口气压大于第二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控制旁通阀关闭;在旁通阀关闭第二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四排出口气压和第四吸入口气压;在第四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三排出口气压,且第四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三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再次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在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还包括:在压缩机启动时,控制旁通阀开启,以使得旁通管路连通;在压缩机停止时,控制旁通阀关闭,以使得旁通管路截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控制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第一温度值、第二温度值、第三温度值以及第四温度值;若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电子膨胀阀;若第三温度值与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过滤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发出用于提示空调系统出现冰堵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冰堵位置。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其中,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控制器执行第二方面以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以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以及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控制器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控制器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原理示意图;
图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器与终端设备的交互示意图一;
图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管理界面示意图一;
图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管理界面示意图二;
图5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8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9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10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器与终端设备的交互示意图二;
图11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管理界面示意图三;
图12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又一种终端设备的管理界面示意图四;
图13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对管线进行描述时,本申请中所用“相连”、“连接”则具有进行导通的意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除非上下文另有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其他形式例如第三人称单数形式“包括(comprises)”和现在分词形式“包括(comprising)”被解释为开放、包含的意思,即为“包含,但不限于”。在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一些实施例(some embodiments)”、“示例性实施例(exemplary embodiments)”、“示例(example)”、“特定示例(specific example)”或“一些示例(some examples)”等旨在表明与该实施例或示例相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性包括在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示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所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以任何适当方式包括在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如背景技术所述,由于安装人员的操作不当,或者受雨、雪天气等不良环境的影响,空调系统常会出现不同情况的堵塞现象,例如冰堵、焊堵、以及异物堵等。当空调系统中出现堵塞时,系统内的冷媒流动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冷媒无法流入到压缩机中,对空调的稳定性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常需要对空调循环系统进行冷媒循环异常检测。然而,判断空调系统冷媒循环异常与否的常用方法是:技术人员现场观察机器现象,根据机器的系统压力值、吸气、排气温度以及管路的结霜现象等进行判断。上述判断方法受到空调安装场地的限制,效率低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判断的准确度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差。
对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在系统出现堵塞时,将空调运行模式设置为制冷模式。根据制冷模式下空调运行参数判断堵塞类型。这样,可以使空调系统自身对运行参数的进行检测进而实现堵堵塞类型的判断,提高了冷媒循环异常检测的效率,且不依赖于技术人员的个人经验,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为进一步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描述,图1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原理示意图。
参照图1,空调系统100可以包括:压缩机110、四通阀120、室内换热器130、电子膨胀阀140、室外换热器150、以及控制器(图1中未示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0还包括储液器160、过滤器170、旁通管路180、以及旁通阀190。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10配置于储液器160与电子膨胀阀140之间,用于为冷媒循环提供动力。压缩机110将由储液器160输送的冷媒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冷媒经由四通阀120输送至电子膨胀阀140。可选地,压缩机110可以是基于逆变器的转速控制的容量可变的逆变器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四通阀120的四个端口分别连接压缩机110,室外换热器150、储液器160以及电子膨胀阀140。四通阀120用于通过改变冷媒在系统管路内的流向来实现制冷模式以及制热模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130具有用于使液体冷媒在与电子膨胀阀140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气体冷媒在与压缩机110的排出口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室内换热器130使连接于第一出入口与第二出入口之间的热传管中流动的冷媒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140配置于室内换热器130和室外换热器150之间,具有使流经电子膨胀阀140的冷媒膨胀而减压的功能,可以用于调节管路内冷媒的供应量。若电子膨胀阀140减小开度,则通过电子膨胀阀140的冷媒的流路阻力增加。若电子膨胀阀140增大开度,则通过电子膨胀阀140的冷媒的流路阻力减小。这样,即使回路中其他器件的状态不变化,当电子膨胀阀140的开度变化时,流向室内换热器130或室外换热器150的冷媒流量也会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电子膨胀阀140的数量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空调系统10可以有多个电子膨胀阀140,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150一端通过四通阀120与储液器160相连,另一端与电子膨胀阀140相连。室外换热器150具有用于使冷媒经由储液器在室外换热器150与压缩机110的吸入口之间流通的第三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冷媒在室外换热器150与电子膨胀阀140之间流通的第四出入口。室外换热器150使连接于第三出入口和第四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中流动的冷媒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制冷模式中,室外换热器150作为冷凝器工作,在制热模式中,室外换热器150作为蒸发器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液器160的一端连接压缩机110,另一端通过四通阀120与室外换热器150相连。在储液器160中,从室外换热器150经由四通阀120流向压缩机110的冷媒被分离为气体冷媒和液体冷媒。并且,从储液器160向压缩机110的吸入口主要供给气体冷媒。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器170可以设置于电子膨胀阀140与室内换热器130之间(图1中未示出),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膨胀阀140与室外换热器150之间(如图1所示),用于过滤冷媒循环过程中空调系统管路内的杂质和污物,以保证制冷剂顺利流通,不致因堵塞影响正常工作。可选地,空调系统10可以设置多个过滤器170。进一步地,空调系统10的多个过滤器170可以设置于电子膨胀阀140的同侧,也可以设置于电子膨胀阀140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示的过滤器170仅为示例,图1所示的过滤器170的具体位置仅为示例,并不对过滤器170的位置构成具体限制,此外,图1所示的过滤器170的数量也不应对本申请的过滤器170的数量构成限制,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旁通管路180的一端连通于压缩机110的排出口与四通阀120之间的管路,另一端连通于电子膨胀阀140与室外换热器150之间的管路。可选地,旁通管路180用于在空调系统10发生冰堵时,将压缩机110排出的一部分高温高压气体传输至电子膨胀阀140与室外换热器150之间的管路,以融化空调系统10内的冰堵。进一步地,旁通管路180的管路半径小于预设半径阈值。其中,预设半径阈值小于压缩机110的排出口与四通阀120之间的管路半径,以使得压缩机110的排出口排除的大部分高温高压冷媒仍通过四通阀120进入常规的冷媒循环,小部分高温高压冷媒通过旁通管路180进行融冰,以保证压缩机110的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旁通阀190设置于旁通管路180之上,与控制器存在电路连接,用于控制旁通管路180截断或连通。优选地,旁通阀190可以设置于室外机内;可选地,旁通阀190可以设置于室内机内;可选地,旁通阀190可以独立于室内机和室外机以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图1中未示出),用于检测空调系统内管路压力并将检测的压力值转换为可用输出信号。可选地,空调系统10中可以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示例性地,空调系统10中可以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其中,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出口气压;第二压力传感器,与与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压缩机的吸入口气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图1中未示出),用于检测空调系统10内各部件温度值,例如管路温度值,并将检测的温度值转换为可用输出信号。可选地,空调系统10中可以包括多个温度传感器。示例性地,空调系统10可以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以及第四温度传感器。
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电子膨胀阀140的第一端的第一温度值。
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电子膨胀阀140的第二端的第二温度值。
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过滤器170的第一端的第三温度值。
第四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过滤器170的第二端的第四温度值。
其中,电子膨胀阀140的第一端,为制热模式下电子膨胀阀140的输入端;电子膨胀阀140的第二端,为制热模式下电子膨胀阀140的输出端;过滤器170的第一端,为制热模式下过滤器170的输入端;过滤器170的第二端,为为制热模式下过滤器170的输出端。进一步地,若空调系统10中存在多个电子膨胀阀140,则在每个电子膨胀阀140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以获取制热模式下各个电子膨胀阀14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温度差;同样地,若空调系统10中存在多个过滤器170,则在每个过滤器170的两端各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以获取制热模式下各个过滤器170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温度差。本申请不对温度传感器的数量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室内风扇(图1中未示出)。室内风扇产生通过室内换热器130的室内空气的气流,以促使在第一出入口和第二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中流动的冷媒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室内风扇马达(图1中未示出)。用于驱动或变更室内风扇的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室外风扇(图1中未示出)。室外风扇产生通过室外换热器150的室外空气的气流,以促使在第三出入口和第四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中流动的冷媒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室外风扇马达(图1中未示出)。室外风扇马达用于驱动或变更室外风扇的转速。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显示器(图1中未示出)。显示器与控制器之间存在电性连接。可选地,显示器用于显示空调系统10的控制面板,例如,显示器可以用于显示室内温度或当前运行模式。可选地,显示器与控制器相连接,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器在控制面板执行操作,设置程序。可选地,显示器还包括压力感应器或温度感应器,显示器可以根据用户的手势操作,例如按压按键等,将用户指令传送给控制以实现人机交互功能。可选地,显示器可以是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显示器的具体类型,尺寸大小和分辨率等不作限定,本领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器可以根据需要做性能和配置上一些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包括高压压力开关(图1中未示出),高压压力开关与控制器之间存在电性连接,用于监控空调管路的压力,在空调系统10的管路压力异常时,向控制器发送异常信息,以便控制器控制系统停机,保证空调系统10的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是指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指示空调系统10执行控制指令的装置。示例性的,控制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控制器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尽管图1未示出,空调系统1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装置(比如电池和电源管理芯片),电池可以通过电源管理芯片与控制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装置实现空调系统10的功耗管理等功能。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器200与终端设备300的交互示意图。
如图2所示,终端设备300可以与空调系统的控制器200建立通信连接。示例性地,可使用任何已知的网络通信协议来实现通信连接的建立。上述网络通信协议可以是各种有线或无线通信协议,诸如以太网、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火线(FIREWIRE)、任何蜂窝网通信协议(如3G/4G/5G)、蓝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NFC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通信协议。上述通信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NFC、紫蜂(zigbee)、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300仅是终端设备的一个示例。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300可以为遥控器、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表、上网本、可穿戴电子设备、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等,本申请对该终端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以终端设备300为手机为例,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设置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终端设备上显示空调系统的管理界面301,管理界面301包括“模式管理”的按键302。检测到用户点击管理界面301中的“模式管理”按键302,终端设备在管理页面301弹出运行模式下拉选择框303。终端设备检测到用户在运行模式下拉选择框303的选择指令选择后,将指令发送给空调系统,以完成运行模式的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300的管理界面开启冷媒循环异常检测功能。示例性地,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的管理界面301包括“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按键,图4所示的按键3041为“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按钮的关闭状态,终端设备检测到用户点击“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按钮的开关,将“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按键的状态变为3042所示的开启状态,并将开启检测的指令传送给空调系统,使空调系统进入自动的冷媒循环异常检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进行具体介绍。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
S101、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是否出现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S101具体实现为以下步骤:
S1011、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获取第一吸入口气压和第一排出口气压。
可选地,第一吸入口气压可以为第一时刻的压缩机吸入口气压,第一排出口气压可以为第一时刻的压缩机排出口气压。
可选地,第一吸入口气压为第一时间段内压缩机吸入口的平均气压,第一排出口气压为第一时间段内压缩机排出口的平均气压。
可选地,第一时间段内多次检测压缩机的吸入口气压和排出口气压,第一吸入口气压为第一时间段内检测的各个吸入口气压的中值,第一排出口气压为第一时间段内检测的各个排出口气压的中值。
应理解,当空调系统出现堵塞时,压缩机无法正常启动,因此压缩机的吸入口和排出口气压下降。进一步可以通过判断第一吸入口气压和第一排出口气压是否异常判断空调系统的堵塞情况。取同一时刻下的吸入口气压和排出口气压,可以进一步得到实时的空调工作状况。考虑到空调系统压力存在波动误差,且压力传感器也存在测量误差,也可以改为测一段时间内压缩机吸入口的压力平均值和排出口的压力平均值,或者,改为测一段时间内压缩机吸入口的压力中值和排出口的压力中值,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吸入口气压和排出口气压的计算方法仅为示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S1012、在第一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吸入口气压,以及第一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排出口气压时,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最大开度,将压缩机的频率设置为最大频率,并检测压缩机的频率。
应理解,若压缩机无法正常启动,则压缩机的吸入口和排出口气压下降。当第一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吸入口气压,以及第一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排出口气压时,认为压缩机可能存在启动异常的情况。为进一步验证压缩机是否启动异常,在此基础上,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最大开度,将压缩机的频率设置为最大频率,并检测压缩机的频率,判断压缩机的工作频率是否正常。
S1013、在压缩机的频率未能够达到最大频率的情况下,确定空调系统出现堵塞;或者,在压缩机的频率能够达到最大频率的情况下,确定空调系统未出现堵塞。
应理解,当空调系统出现堵塞时,压缩机无法正常启动。当将电子膨胀阀开度设置为最大,且将压缩机的频率设置为最大频率时,压缩机应以最大频率工作。若压缩机频率并不能达到最大频率,则说明压缩机出现限频现象,可确定压缩机启动异常,因此空调系统内存在堵塞。相应地,若压缩机能达到最大频率,则说明压缩机可以正常工作,空调系统未出现堵塞。
S102、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的情况下,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
应理解,若堵塞类型为冰堵,则空调从制热模式转为制冷模式后,空调系统的堵塞状况会缓解。因此,为进一步检测空调系统是否是冰堵,可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以作进一步判断。
S103、获取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运行参数包括:压缩机排出口气压、以及压缩机吸入口气压。
S104、根据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定堵塞类型,堵塞类型包括冰堵和非冰堵。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104具体实现为:在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正常的情况下,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或者,在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非正常的情况下,确定堵塞类型为非冰堵。
示例性地,当运行参数为:压缩机排出口气压、以及压缩机吸入口气压时,步骤S104具体实现为:若压缩机排出口气压大于第二预设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三预设排出口气压,则认为压缩机排出口气压正常;若压缩机吸入口气压大于第二预设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三预设吸入口气压,则认为压缩机吸入口气压正常。若同时检测到压缩机排出口气压、以及压缩机吸入口气压均正常时,则认为空调系统的堵塞类型为冰堵。否则,则确定堵塞类型为非冰堵。
应理解,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时,为进一步判断该堵塞是否为冰堵,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作进一步检测。一般冰堵的生成是因为冷媒循环回路中混入了水,当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空调管路内温度较低,且当有水混入空调管路的冷媒并经过室内换热器冷凝后,会在空调管路内凝结成冰,随着结冰增多会导致空调节流部件堵塞,空调无法继续运行,压缩机停止运转。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存在堵塞后,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应理解,制冷模式下空调系统管路内的温度较高,且冷媒循环回路循环方向改变,因此可以将管路内的冰堵融化,这样,制冷模式下空调逐渐恢复正常工作,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趋于正常。相应地,若空调堵塞类型为非冰堵类型,例如为焊接堵或异物堵等,则制冷模式下空调管路依然堵塞,并不会因为管路温度的改变而消除,因此空调的运行参数依旧异常。综上所述,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可以根据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定堵塞类型。这样,可以通过空调系统实现冷媒循环异常的自动检测,提高检测效率,此外,相比于通过人工观察机器运行情况判断空调堵塞情况,本申请的检测基于空调系统对于空调运行参数的判断,准确度更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空调系统在确认堵塞类型为冰堵后,为进一步提高冰堵检测的准确率,还可以再次验证空调系统的堵塞类型。基于此,如图7所示,该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51、控制空调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
应理解,若控制空调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由于制热模式下的空调内管路温度较低,故冰堵会再次产生。因此可以控制空调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以便进一步地根据堵塞是否再次出现判断空调系统内是否存在冰堵。
S1052、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第二排出口气压和第二吸入口气压,并控制旁通阀开启。
其中,第二排出口气压为压缩机的排气口气压,第二吸入口气压为压缩机的吸入口气压。
可选地,第二吸入口气压可以为第二时刻的压缩机吸入口气压,第二排出口气压可以为第二时刻的压缩机排出口气压。
可选地,第二吸入口气压为第二时间段内压缩机吸入口的平均气压,第二排出口气压为第二时间段内压缩机排出口的平均气压。
可选地,第二时间段内多次检测压缩机的吸入口气压和排出口气压,第二吸入口气压为第二时间段内检测的各个吸入口气压的中值,第二排出口气压为第二时间段内检测的各个排出口气压的中值。
应理解,取同一时刻下的吸入口气压和排出口气压,可以进一步得到实时的空调工作状况。考虑到空调系统压力存在波动误差,且压力传感器也存在测量误差,也可以改为测一段时间内压缩机吸入口的压力平均值和排出口的压力平均值,或者,改为测一段时间内压缩机吸入口的压力中值和排出口的压力中值,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吸入口气压和排出口气压的计算方法仅为示例,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示例中,步骤S1052所述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可以具体实现为上述步骤S1011至S1013,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将空调模式设置为制热模式后,空调系统管路内温度下降,再次出现堵塞,则堵塞大概率是冰堵。此时由于压缩机不能正常工作,故压缩机的排出口气压和吸入口气压的压力值都偏低。为进一步判断温度升高是否可以改变空调系统的堵塞情况,则获取第二排出口气压和第二吸入口气压,并控制旁通阀打开,使旁通管路内的高温高压气体的一部分输送至冰堵位置附近,以便进一步验证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是否随着旁通阀的打开而改变。
S1053、在旁通阀开启第一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三排出口气压和第三吸入口气压。
应理解,将旁通阀打开后,旁通阀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的一部分输送至电子膨胀阀附近,若堵塞类型为冰堵,则可以使得空调系统管路内的冰堵有所融化,一段时间后,压缩机能恢复一定的工作能力,则吸入口气压和排出口气压增大。为进一步判断空调系统的压缩机排出口气压和吸入口气压是否恢复正常,获取第三排出口气压和第三吸入口气压以作进一步判断。
S1054、在第三排出口气压大于第二排出口气压,且第三吸入口气压大于第二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控制旁通阀关闭。
应理解,若第三排出口气压大于第二排出口气压,且第三吸入口气压大于第二吸入口气压,则说明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趋于正常,空调系统管路内的冰堵有所融化,在旁通阀开启第一预设时长之后,压缩机能恢复一定的工作能力。为进一步验证压缩机恢复正常工作是否与旁通阀的开启有关,控制旁通阀关闭,以进一步判断压缩机的工作情况。
S1055、在旁通阀关闭第二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四排出口气压和第四吸入口气压。
应理解,若堵塞类型为冰堵,则旁通阀关闭第二预设时长之后,由于管路温度降低,系统内再次产生冰堵,故压缩机的吸入口气压和排出口气压会下降,因此,可以在旁通阀关闭第二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四排出口气压和第四吸入口气压,以根据压缩机吸入口气压和排出口气压的变化,判断堵塞类型。
S1056、在第四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三排出口气压,且第四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三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再次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
应理解,若第四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三排出口气压,且第四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三吸入口气压,则说明旁通阀关闭后,空调系统再次出现堵塞。
可见,空调系统的堵塞会因为旁通阀的开启或关闭而消失或者出现,因此堵塞类型为冰堵。这样,可以将空调模式设置为制热模式运行后通过空调运行参数的变化对堵塞类型作进一步验证,提高冷媒循环异常检测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确认堵塞类型为冰堵后,控制器可以控制空调系统进行融冰处理。基于此,如图8所示,该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61、在压缩机启动时,控制旁通阀开启,以使得旁通管路连通。
应理解,旁通阀开启后,旁通管路连通,旁通阀将压缩机中部分的高温高压气体输送至电子膨胀阀附近,持续地为空调系统融冰。
在一些示例中,旁通阀保持常开。
在另一些示例中,在旁通阀开启一段时间后,若检测到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恢复正常时,控制旁通阀关闭,停止融冰。
此外,考虑到旁通阀关闭后,空调系统内可能再次产生冰堵,因此,在一些示例中,空调系统还执行以下步骤:获取压缩机的第五排出口气压和第五吸入口气压。若第五排出口气压小于第四预设排出口气压,第五吸入口气压小于第四预设吸入口气压,则再次执行步骤S1061。
S1062、在压缩机停止时,控制旁通阀关闭,以使得旁通管路截断。
应理解,当压缩机停止时,控制旁通阀关闭,以使得旁通管路截断,可以避免冷媒通过旁通管路回流入压缩机。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制热模式下空调系统的管路温度较低,因此空调系统一般在制热模式下产生冰堵。步骤S1061和步骤S1062实现了空调系统运行过程的融冰,使得空调系统融冰时不影响室内的正常供暖,提高用户体验。此外,空调系统可以在第一次确认堵塞类型为冰堵后就执行融冰操作,也可以在再次确认堵塞类型为冰堵后再执行融冰操作,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在确认堵塞类型为冰堵后,为进一步确认冰堵所在位置,如图9所示,还可以执行以下步骤Sa1至Sa3:
Sa1、在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控制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
Sa2、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第一温度值、第二温度值、第三温度值以及第四温度值。
Sa3、若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电子膨胀阀。若第三温度值与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过滤器。
在一些示例中,步骤Sa3具体实现为以下步骤:
Sa31、若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电子膨胀阀;若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在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则判断第三温度值与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
Sa32、若第三温度值与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过滤器;若第三温度值与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则再次执行上述步骤Sa31至Sa32。
应理解,若冰堵位置在电子膨胀阀,则流经电子膨胀阀的出入口的冷媒温度差异很大。因此,若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则认为流经电子膨胀阀的出入口的冷媒温度差异足够大,冰堵位置位于电子膨胀阀。若冰堵位置在过滤器,则流经过滤器的出入口的冷媒温度差异很大。因此,若第三温度值与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则认为流经过滤器的出入口的冷媒温度差异足够大,冰堵位置位于过滤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确认堵塞类型为冰堵后,空调系统还发出用于提示空调系统出现冰堵的提示信息。
可选地,空调系统自身可以发出提示信息。例如,可以以语音形式播放“空调系统存在冰堵”,或者以蜂鸣声、信号灯闪烁、以及振动等形式提示用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选地,空调系统可以向终端设备发出提示信息。示例性地,如图10所示,空调系统的控制器200向终端设备300发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以文字弹窗305的形式显示在终端设备界面,文字弹窗305显示“系统存在冰堵!”的文字信息。此外,在终端设备显示提示信息时,可以以文字、语音、音乐、振动、动画等其他方式提示用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示例中,提示信息还包括冰堵位置。如图11所示,若终端设备检测到用户点击文字弹窗305的操作,则进入空调系统的管理页面306。空调系统的管理页面306包括了“冰堵位置”按键307,终端设备检测到用户点击按键307的操作,进入冰堵位置详情页面,以便用户根据具体的冰堵位置对空调系统进行检修。
在一些示例中,用户还可以在接收到提示信息后,从终端设备关闭空调系统。如图12所示,空调系统的管理页面308还可以包括“一键关闭”按键309,终端设备检测到用户点击按键309的操作,则向空调系统发送指令,使空调系统停止运行,以便及时检修。
可以看出,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控制器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装置500包括:
处理单元501,用于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空调系统是否出现堵塞;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的情况下,将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
获取单元502,用于获取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
处理单元501,还用于根据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定堵塞类型,堵塞类型包括冰堵和非冰堵。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501具体用于,在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正常的情况下,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或者,在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非正常的情况下,确定堵塞类型为非冰堵。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单元502具体用于,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获取第一吸入口气压和第一排出口气压。处理单元501具体用于,在第一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吸入口气压,以及第一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排出口气压时,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最大开度,将压缩机的频率设置为最大频率,并检测压缩机的频率;在压缩机的频率未能够达到最大频率的情况下,确定空调系统出现堵塞;或者,在压缩机的频率能够达到最大频率的情况下,确定空调系统未出现堵塞。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501还用于,控制空调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获取单元502还用于,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第二排出口气压和第二吸入口气压。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在获取第二排出口气压和第二吸入口气压之后,控制旁通阀开启。获取单元502还用于,在旁通阀开启第一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三排出口气压和第三吸入口气压。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在第三排出口气压大于第二排出口气压,且第三吸入口气压大于第二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控制旁通阀关闭。获取单元502还用于,在旁通阀关闭第二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四排出口气压和第四吸入口气压。处理单元501还用于,根据第四排出口气压、第三排出口气压、第四吸入口气压以及第三吸入口气压,再次判断堵塞类型。其中,在第四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三排出口气压,且第四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三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再次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在压缩机启动时,控制旁通阀开启,以使得旁通管路连通;在压缩机停止时,控制旁通阀关闭,以使得旁通管路截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在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控制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获取单元502还用于,在检测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第一温度值、第二温度值、第三温度值以及第四温度值;处理单元501还用于,根据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差值、以及第三温度值与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确定冰堵位置在过滤器。其中,若第一温度值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电子膨胀阀;若第三温度值与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过滤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发出用于提示空调系统出现冰堵的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冰堵位置。
图14中的单元也可以称为模块,例如,处理单元可以称为处理模块。
图14中的各个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控制器2000包括处理器2001,可选的,还包括与处理器2001连接的存储器2002和通信接口2003。处理器2001、存储器2002和通信接口2003通过总线2004连接。
处理器2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2001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处理器20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20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20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存储器2002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20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2002中可以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2001用于执行存储器20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
通信接口2003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2003可以是模块、电路、收发器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总线20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20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发明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模块或多个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媒循环回路,所述冷媒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室内换热器、电子膨胀阀以及室外换热器;
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是否出现堵塞;
在检测到所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
获取所述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定堵塞类型,所述堵塞类型包括冰堵和非冰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定堵塞类型,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正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堵塞类型为冰堵;或者,
在所述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非正常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堵塞类型为非冰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口气压;
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气压;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是否出现堵塞,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获取第一吸入口气压和第一排出口气压;
在所述第一吸入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吸入口气压,以及所述第一排出口气压小于第一预设排出口气压时,将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设置为最大开度,将所述压缩机的频率设置为最大频率,并检测所述压缩机的频率;
在所述压缩机的频率未能够达到所述最大频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或者,
在所述压缩机的频率能够达到所述最大频率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空调系统未出现堵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排出口与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
旁通阀,设置于所述旁通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旁通管路截断或者连通;
所述控制器,在确定所述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还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空调系统以制热模式运行;
在检测到所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第二排出口气压和第二吸入口气压,并控制所述旁通阀开启;
在所述旁通阀开启第一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三排出口气压和第三吸入口气压;
在所述第三排出口气压大于所述第二排出口气压,且所述第三吸入口气压大于所述第二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旁通阀关闭;
在所述旁通阀关闭第二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四排出口气压和第四吸入口气压;
在所述第四排出口气压小于所述第三排出口气压,且所述第四吸入口气压小于所述第三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再次确定所述堵塞类型为冰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确定所述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
在所述压缩机启动时,控制所述旁通阀开启,以使得所述旁通管路连通;
在所述压缩机停止时,控制所述旁通阀关闭,以使得所述旁通管路截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媒循环回路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室外换热器之间;
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的第一温度值;
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的第二温度值;
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过滤器的第一端的第三温度值;
第四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检测所述过滤器的第二端的第四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
在检测到所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值、所述第二温度值、所述第三温度值以及所述第四温度值;
若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所述电子膨胀阀;
若所述第三温度值与所述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确定所述冰堵位置在所述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发出用于提示所述空调系统出现冰堵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包括所述冰堵位置。
8.一种空调系统的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检测所述空调系统是否出现堵塞;
在检测到所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的情况下,将所述空调系统从制热模式切换到制冷模式;
获取所述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
根据所述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运行参数是否正常,确定堵塞类型,所述堵塞类型包括冰堵和非冰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第二排出口气压和第二吸入口气压,并控制所述旁通阀开启;
在所述旁通阀开启第一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三排出口气压和第三吸入口气压;
在所述第三排出口气压大于所述第二排出口气压,且所述第三吸入口气压大于所述第二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控制所述旁通阀关闭;
在所述旁通阀关闭第二预设时长之后,获取第四排出口气压和第四吸入口气压;
在所述第四排出口气压小于所述第三排出口气压,且所述第四吸入口气压小于所述第三吸入口气压的情况下,再次确定所述堵塞类型为冰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
在所述压缩机启动时,控制所述旁通阀开启,以使得所述旁通管路连通;
在所述压缩机停止时,控制所述旁通阀关闭,以使得所述旁通管路截断。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堵塞类型为冰堵之后,控制所述空调系统运行制热模式;
在检测到所述空调系统出现堵塞之后,获取所述第一温度值、所述第二温度值、所述第三温度值以及所述第四温度值;
若所述第一温度值与所述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值,确定冰堵位置在所述电子膨胀阀;
若所述第三温度值与所述第四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值,确定所述冰堵位置在所述过滤器。
CN202210410855.6A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空调系统及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 Active CN1146461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0855.6A CN114646127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空调系统及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10855.6A CN114646127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空调系统及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6127A true CN114646127A (zh) 2022-06-21
CN114646127B CN114646127B (zh) 2023-09-19

Family

ID=81997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10855.6A Active CN114646127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空调系统及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61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7488A (zh) * 2022-05-23 2022-08-0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脏堵确定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41050U (zh) * 1987-08-31 1989-03-10
JPH0735387A (ja) * 1993-07-19 1995-02-07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3322380A (ja) * 2002-04-25 2003-11-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US20060086105A1 (en) * 2004-10-26 2006-04-27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logged state of pipe of heat pump type multi-air conditioner
JP2008020168A (ja) * 2006-07-14 2008-01-31 Mitsubishi Jisho Sekkei Inc 空調システム
CN103017392A (zh) * 2013-01-10 2013-04-03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制冷系统和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冰箱
CN104596038A (zh) * 2015-01-26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405324A (zh) * 2018-11-06 2019-03-01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蒸发器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05101A (zh) * 2018-11-06 2019-03-01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风路中央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79151A (zh) * 2018-12-27 2019-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底盘化冰结构、空调及空调化冰控制方法
US20190212024A1 (en) * 2016-09-19 2019-07-11 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for operating mode of indoor units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441050U (zh) * 1987-08-31 1989-03-10
JPH0735387A (ja) * 1993-07-19 1995-02-07 Hitachi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3322380A (ja) * 2002-04-25 2003-11-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US20060086105A1 (en) * 2004-10-26 2006-04-27 Lg 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logged state of pipe of heat pump type multi-air conditioner
JP2008020168A (ja) * 2006-07-14 2008-01-31 Mitsubishi Jisho Sekkei Inc 空調システム
CN103017392A (zh) * 2013-01-10 2013-04-03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的制冷系统和具有该制冷系统的冰箱
CN104596038A (zh) * 2015-01-26 2015-05-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90212024A1 (en) * 2016-09-19 2019-07-11 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Multi-spli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for operating mode of indoor units thereof
CN109405324A (zh) * 2018-11-06 2019-03-01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蒸发器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405101A (zh) * 2018-11-06 2019-03-01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双风路中央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79151A (zh) * 2018-12-27 2019-04-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底盘化冰结构、空调及空调化冰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7488A (zh) * 2022-05-23 2022-08-0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脏堵确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6127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2986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766446B (zh) 检测复式空调通信线路间错误连接状态的系统及其方法
JP6061819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04215001A (zh) 双级压缩机空调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107058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4646127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冷媒循环异常检测方法
CN106705305A (zh) 空调器及空调器用蓄热组件工作状态的检测方法
JPS62223552A (ja) 空気調和機の除霜制御装置
CN114877488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脏堵确定方法
CN114754413B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故障定位方法
CN113669841A (zh) 一种空调器积灰堵塞的检测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5854488A (zh) 空调设备及故障检测方法
CN114923273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76798B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5049001A (ja) 空気調和機
CA2885449C (en)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an hvac system having tandem compressors
JP3119209B2 (ja) 冷凍装置の高圧保護制御装置
JP5812699B2 (ja) 貯湯式給湯機
CN113124541A (zh) 膨胀阀反接的判断方法、装置、控制器及空调
JPH07174388A (ja) 多室空気調和機
JP7197814B2 (ja) 冷媒漏洩検知システム
CN115200194B (zh) 多联机的室外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介质
CN207395105U (zh) 一种具有压力检测功能的中央空调智能控制柜
JPH0713978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5931402A (zh) 一种空调热泵能效测定方法、测定装置及其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