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1664A - 热交换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1664A
CN114641664A CN202080077202.XA CN202080077202A CN114641664A CN 114641664 A CN114641664 A CN 114641664A CN 202080077202 A CN202080077202 A CN 202080077202A CN 114641664 A CN114641664 A CN 114641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cleaning
heat exchange
exchange unit
injection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772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41664B (zh
Inventor
冈岛圭吾
松浦考伦
杂贺达也
冲恭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641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16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416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16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1/00Non-rotary, e.g. reciprocated, appliances
    • F28G1/16Non-rotary, e.g. reciprocated, appliances using jets of fluid for removing debr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GCLEANING OF INTERNAL OR EXTERNAL SURFACES OF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CONDUITS, e.g. WATER TUBES OR BOILERS
    • F28G9/00Cleaning by flushing or washing, e.g. with chemical sol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热交换单元(5)具备第1热交换器(41)、送风装置(54B)、吸入管道(60)和至少一个配管(51)。送风装置(54B)形成在第1热交换器(41)中通过的气流。在吸入管道(60)中,气流朝向第1热交换器(41)通过。在至少一个配管(51)形成有喷射液体的至少一个喷射口(Nz1)。至少一个喷射口(Nz1)包括对第1热交换器(41)喷射液体的第1喷射口(Nz1)。第1喷射口(Nz1)配置于第1热交换器(41)的供来自吸入管道(60)的气流流入的第1侧,并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的方向喷射液体。

Description

热交换单元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具有清洗功能的热交换单元以及具备该热交换单元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有清洗功能的热交换单元。例如,日本专利第5496555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对单元冷却器的制冷剂所通过的冷却用线圈的表面进行清洗的清洗装置。根据该单元冷却器的清洗装置,通过对将冷却用线圈的表面的整个清洗区域分割为多个而成的每个区域选择性地依次喷出来自供水源的水,能够没有遗漏地清洗该整个清洗区域。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496555号公报
在热交换单元的内部,容易在供由送风装置形成的气流流入的热交换器侧聚集粉尘等。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单元冷却器的清洗装置中,没有考虑该气流的朝向和粉尘等容易聚集的热交换器侧。
发明内容
本公开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稳定地进行热交换单元内部的自动清洗。
本公开所涉及的热交换单元具备第1热交换器、送风装置、吸入管道和至少一个配管。送风装置形成在第1热交换器中通过的气流。在吸入管道中,气流朝向第1热交换器通过。在至少一个配管形成有喷射液体的至少一个喷射口。至少一个喷射口包括对第1热交换器喷射液体的第1喷射口。第1喷射口配置于第1热交换器的供来自吸入管道的气流流入的第1侧,并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的方向喷射液体。
根据本公开,能够稳定地进行热交换单元内部的自动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3是图1的单元冷却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表示收容于图3的单元冷却器内的清洗配管、热交换器、集管、风扇以及排水盘的图。
图5是表示从图4除去了热交换器、集管以及风扇后的清洗配管以及排水盘45的整体的图。
图6是图4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从X轴方向(VII方向)俯视观察图4所示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在单元冷却器的清洗开始条件(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由图1的控制装置调出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0是图9的单元冷却器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功能框图。
图13是图12的单元冷却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4是图12的单元冷却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5是图12的单元冷却器的外观立体图。
图16是俯视观察图13的单元冷却器内部的图。
图17是图16的XVII-XVII线剖视图。
图18是表示收容于图13的壳体内的清洗配管、热交换器、风扇以及排水盘的图。
图19是图18的XIX-XIX线剖视图。
图20是图19的排水盘的外观立体图。
图21是表示清洗配管安装于吸入管道的状况的图。
图22是表示清洗配管安装于吸入管道的状况的图。
图23是表示从清洗配管喷射清洗水的状况的图。
图24是图23的XXIV-XXIV线剖视图。
图25是从X轴方向俯视观察图23的清洗配管的图。
图26是图24的XXVI-XXVI线剖视图。
图27是图26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其中,对图中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原则上不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4的制冷循环装置100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压缩机1、热交换器2(第2热交换器)、膨胀阀3、单元冷却器4(热交换单元)、开闭阀31、控制装置10和遥控器20(操作部)。在制冷循环装置100封入有制冷剂。该制冷剂按照压缩机1、作为冷凝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2、膨胀阀3以及单元冷却器4的顺序循环。
单元冷却器4包括:清洗配管40、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41(第1热交换器)、分配器42、集管43、风扇44(送风装置)和排水盘45。在清洗配管40形成有供给清洗水的供水口Win以及喷射清洗水的多个喷嘴Nz1(第1喷射口)、喷嘴Nz2(第2喷射口)、喷嘴Nz3(第3喷射口)以及喷嘴Nz4(第4喷射口)。热交换器41包括多个流入端口P1以及多个流出端口。分配器42接受来自膨胀阀3的制冷剂,对多个流入端口P1分别分配该制冷剂。从多个流出端口流出的制冷剂在集管43中合流,并从集管43朝向压缩机1。风扇44形成在热交换器41中通过的气流Wd。排水盘45接受来自热交换器41以及风扇44的水滴并排水。
开闭阀31连接在供水源30与供水口Win之间。通过打开开闭阀31,从供水源30对清洗配管40供给清洗水,而开始单元冷却器4内部的自动清洗。通过关闭开闭阀31,结束该自动清洗。供水源30包括产生从多个喷嘴Nz1~Nz4喷射清洗水所需的水压的泵(未图示)。供水口Win可以与自来水管道的水龙头连接。其中,供水源30也可以不包括泵。
控制装置10控制压缩机1的驱动频率来控制压缩机1每单位时间排出的制冷剂量。控制装置10以使从热交换器41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成为所希望的范围的方式控制膨胀阀3的开度。控制装置10控制风扇44的每单位时间的送风量。控制装置10控制开闭阀31。遥控器20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对控制装置10发送表示该操作的信号。控制装置10接受来自遥控器20的信号,控制制冷循环装置100。
控制装置10在表示热交换器41产生霜的条件(结霜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停止压缩机1,通过风扇44的送风进行热交换器41的除霜(停止循环除霜(off-cycle defrost))。作为结霜条件,可举出从由热交换器41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成为基准值以下起经过了基准时间这样的条件。基准值以及基准时间能够通过实机实验或者仿真来适当地决定。
图2是表示图1的控制装置10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0包括处理电路11、存储器12和输入输出部13。处理电路11可以是专用的硬件,也可以是执行储存于存储器12中的程序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在处理电路11为专用的硬件的情况下,处理电路11例如相当于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或者它们的组合。在处理电路11为CPU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0的功能通过软件、固件或者软件和固件的组合来实现。软件或者固件作为程序描述,且储存于存储器12。处理电路11读出并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2中的程序。存储器12包括非易失性或者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 Memory)、闪存、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或者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以及磁盘、软盘、光盘、CD、迷你盘或者DVD(Digital VersatileDisc)。其中,CPU也被称为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处理器或者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图3是图1的单元冷却器4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表示收容于图3的单元冷却器4内的清洗配管40、热交换器41、集管43、风扇44A、44B以及排水盘45的图。图5是表示从图4除去了热交换器41、集管43以及风扇44A、44B后的清洗配管40以及排水盘45的整体的图。在图3~图5所示的坐标轴中,X轴、Y轴以及Z轴彼此正交。在后面说明的图6、图7、图10以及图13~图27中也相同。
如图4所示,风扇44A、44B沿X轴方向并排配置。风扇44A、44B沿Y轴方向形成气流。在热交换器41中,以X轴方向为法线的多个翅片411沿X轴方向以大致相等的间隔并排配置,而形成供该气流通过的通风路。多个导热管412在X轴方向上贯通多个翅片411。在从Z轴方向俯视观察排水盘45时,排水盘45配置为与风扇44A、44B以及热交换器41各自的整体重叠。
如图5所示,排水盘45具有形成有排水口451的倾斜面452。倾斜面452形成有朝向排水口451下降的倾斜。清洗配管40包括沿X轴方向延伸的清洗部40A~40C。也一并参照图4,清洗部40A、40B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风扇44A、44B与热交换器41之间。在Z轴方向上,清洗部40B配置于清洗部40A与排水盘45之间。清洗部40C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各风扇44A、44B与排水盘45的外缘部之间。
在清洗部40A形成有多个喷嘴Nz1、Nz3、Nz4。其中,多个喷嘴Nz3在清洗部40A中形成于多个喷嘴Nz1的相反侧,因此,图5中没有示出。在清洗部40B形成有多个喷嘴Nz1、Nz4。多个喷嘴Nz4形成于各清洗部40A、40B的末端部。在清洗部40C形成有多个喷嘴Nz2。在从Z轴方向俯视观察排水盘45时,排水盘45配置为与各清洗部40A~40C的整体重叠。
图6是图4的VI-VI线剖视图。图7是从X轴方向(VII方向)俯视观察图4所示的结构的图。如图6以及图7所示,清洗部40A的喷嘴Nz1对热交换器41的上部喷射清洗水。清洗部40B的喷嘴Nz1在排水盘45与清洗部40A之间对热交换器41喷射清洗水。清洗部40A、40B各自的喷嘴Nz1配置于热交换器41的供气流Wd流出的一侧(第2侧)。通过从喷嘴Nz1喷射的清洗水,清洗热交换器41的通风路。作为其结果,例如,抑制热交换器41的通风路的堵塞和热交换器41的翅片以及导热管的腐蚀。
清洗部40A的喷嘴Nz3对风扇44A、44B喷射清洗水。通过从喷嘴Nz3喷射的清洗水,清洗风扇44A、44B。作为其结果,抑制风扇44A、44B的腐蚀。
参照图6,清洗部40C的喷嘴Nz2以使清洗水朝向排水口451的方式对倾斜面452喷射清洗水。通过从喷嘴Nz2喷射的清洗水清洗排水盘45的倾斜面452。抑制粉尘等在倾斜面452中的堆积,因此,稳定地进行从清洗配管40喷射的清洗水的排水。作为其结果,能够稳定地进行单元冷却器4内部的自动清洗。
参照图7,清洗部40A的喷嘴Nz4以及清洗部40B的喷嘴Nz4对分配器42以及多个流入端口P1喷射清洗水。向分配器42流入从膨胀阀3减压的温度比较低的制冷剂。因此,在分配器42以及从分配器42至多个流入端口P1为止的配管,容易因由制冷剂冷却的空气而产生水滴。另外,分配器42与多个流入端口P1大多通过配管的焊接而连接。焊接部分由于强度低,所以容易因腐蚀产生断裂。因此,在单元冷却器4中,从喷嘴Nz4对分配器42以及多个流入端口P1喷射清洗水,由此抑制焊接部分的腐蚀。作为其结果,能够抑制单元冷却器4的故障。
图8是表示在单元冷却器4的清洗开始条件(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由图1的控制装置10调出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8所示的处理通过综合控制制冷循环装置100的未图示的主程序而调出。作为清洗开始条件,例如可举出,以下的条件C1~C4以及条件C1~C4中的任意数量的条件组合而成的条件。
(C1)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运转开始起经过了基准时间(第2基准时间)、或者从开闭阀31的关闭起经过了该基准时间这样的条件
(C2)特定时刻到来这样的条件
(C3)由用户在遥控器20中进行表示清洗开始的操作这样的条件
(C4)结霜条件
在清洗开始条件为条件C1的情况下,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运转开始起以基准时间间隔进行单元冷却器4的清洗。条件C2的特定时刻也可以通过用户对遥控器20的操作来设定以及变更。在配置有单元冷却器4的空间的温度比0℃高的情况下,通过将条件C4作为清洗开始条件,能够通过清洗水促进热交换器41的除霜。因此,能够缩短压缩机1的停止时间。作为其结果,能够降低制冷循环装置100的运转的中断频次。
如图8所示,控制装置10在S11中打开开闭阀31,使处理进入S12。控制装置10在S12中等待基准时间(第1基准时间),使处理进入S13。控制装置10在S13中关闭开闭阀31并使处理返回主程序。其中,在清洗开始条件不包括条件C4的情况下,风扇44A、44B也可以在清洗开始时停止,在清洗结束后再起动。其中,条件C1的基准时间以及s12的基准时间能够通过实机实验或者仿真而适当地决定。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4A的制冷循环装置100A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制冷循环装置100A的结构是将图1的单元冷却器4置换为4A的结构。图10是图9的单元冷却器4A的剖视图。单元冷却器4A的结构是在图6的单元冷却器4追加了清洗部40D、40E的结构。除这些以外,其他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如图10所示,清洗部40D、40E分别沿X轴方向延伸。在清洗部40D、40E分别形成有多个喷嘴Nz1。清洗部40D的喷嘴Nz1对热交换器41的上部喷射清洗水。清洗部40E的喷嘴Nz1在排水盘45与清洗部40D之间对热交换器41喷射清洗水。清洗部40D、40E各自的喷嘴Nz1配置于热交换器41的供气流Wd流入的一侧(第1侧)。在单元冷却器4A中,多个喷嘴Nz1在气流Wd的方向(Y轴方向)上配置于热交换器41的两侧,因此,能够比单元冷却器4更有效地进行热交换器41的清洗。其中,喷嘴Nz1也可以不配置于热交换器41的供气流Wd流出的一侧。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4B的制冷循环装置100B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制冷循环装置100B的结构是将图1的单元冷却器4置换为4B的结构。除这些以外,其他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如图11所示,膨胀阀3可以包含于单元冷却器4B。
其中,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热交换单元所包含的热交换器,可以在制冷循环装置中用作冷凝器。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1以及变形例1、2所涉及的热交换单元,能够稳定地进行热交换单元内部的自动清洗。
实施方式2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具备热交换单元的一个例子即单元冷却器5的制冷循环装置200的结构的功能框图。制冷循环装置200的结构是将图1的单元冷却器4、开闭阀31以及控制装置10分别置换为单元冷却器5、流量调节阀5A以及控制装置10B并追加流量调节阀5B、5C、泵80以及压力传感器70而成的结构。除这些以外,其他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另外,单元冷却器5的结构是将清洗配管40、风扇44以及排水盘45分别置换为清洗配管50、风扇54以及排水盘55并且追加了清洗配管51以及浮子开关64而成的结构。除这些以外,其他相同,因此,不重复说明。
在清洗配管50形成有供给清洗水的供水口Win1。清洗配管50包括清洗部50A(第1清洗部)、清洗部50B(第1清洗部)和50C(第2清洗部)。在清洗部50A、50B形成有朝向热交换器41喷射清洗水的多个喷嘴Nz1。在清洗部50C形成有朝向排水盘55喷射清洗水的多个喷嘴Nz5(第2喷射口)。在清洗配管51形成有供给清洗水的供水口Win2。清洗配管51包括清洗部51A、51B。在清洗部51A、51B形成有朝向热交换器41喷射清洗水的多个喷嘴Nz1。
泵80产生从多个喷嘴Nz1、Nz5喷射清洗水所需的水压,从供水源30汲取清洗水并排出清洗水。压力传感器70对从泵80排出的清洗水的压力(水压)进行检测并输出至控制装置10B。流量调节阀5A连接于泵80与供水口Win1之间。流量调节阀5B连接于泵80与供水口Win2之间。流量调节阀5C在流量调节阀5A与供水源30之间和泵80并联连接。通过打开流量调节阀5A、5B,将来自供水源30的清洗水分别供给于清洗配管50、51,而开始单元冷却器5内部的自动清洗。通过关闭流量调节阀5A、5B,结束该自动清洗。供水口Win1、Win2也可以与自来水管道的水龙头连接。其中,供水源30可以不包括泵。
浮子开关64设置于排水盘55。浮子开关64对排水盘55的水面高度进行检测,并输出至控制装置10B。浮子开关64配置于气流Wd的风路之外的空间。由此,能够减少喷射的影响以及风路中的固定物的附着,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精度。另外,该空间更优选形成为,通过由板材等来划分而不受风以及喷射的影响。在单元冷却器5中,浮子开关64设置于与优选为不触碰水的部件(例如分配器42、集管43或者电磁阀等)一起划分出的机械室。浮子开关64优选设置于排水盘55的排水口附近。
控制装置10B控制压缩机1的驱动频率来控制压缩机1每单位时间排出的制冷剂量。控制装置10B以使从热交换器41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成为所希望的范围的方式控制膨胀阀3的开度。控制装置10B控制风扇54的每单位时间的送风量。控制装置10B接受来自压力传感器70的水压,控制泵80的每单位时间的排出量。控制装置10B控制流量调节阀5A~5C的开度。遥控器20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对控制装置10B发送表示该操作的信号。控制装置10B接受来自遥控器20的信号,控制制冷循环装置200。控制装置10B在排水盘55的液面高度比基准高度高的情况下,认为清洗水从排水盘55溢出的可能性高,而停止泵80。作为清洗水从排水盘55溢出的可能性高的情况,例如可举出排水盘55的排水口堵塞的情况。基准高度能够通过实机实验或者仿真适当地决定。
控制装置10B在结霜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停止压缩机1,通过风扇54的送风进行热交换器41的除霜(停止循环除霜)。作为结霜条件,可举出从由热交换器41流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成为基准值以下起经过了基准时间这样的条件。基准值以及基准时间能够通过实机实验或者仿真适当地决定。
图13~图15是图12的单元冷却器5的外观立体图。图16是俯视观察图13的单元冷却器5内部的图。图17是图16的XVII-XVII线剖视图。如图13~图17所示,单元冷却器5还具备吸入管道60、壳体61和端子箱63。壳体61收容热交换器41、风扇54A、54B以及清洗配管50、51。在壳体61形成有吹出口62。在吹出口62形成有用于调节送风方向的通气缝。从吸入管道60吸入室内的空气,将该空气供给于热交换器41。
端子箱63设置于壳体61的外部。通过将端子箱63设置于壳体61的外部,使端子箱63不影响热交换器41的清洗以及由风扇54形成的气流,从而能够使壳体61小型化。
图18是表示收容于图13的壳体61内的清洗配管50、51、热交换器41、风扇54A、54B以及排水盘55的图。图19是图18的XIX-XIX线剖视图。图20是图19的排水盘55的外观立体图。其中,图18中,为了容易观察清洗配管51在吸入管道60内部的配置,没有示出吸入管道60。
如图18~图20所示,清洗部50A~50C、51A、51B分别沿着热交换器41在X轴方向上延伸。风扇54A、54B沿X轴方向并排配置。清洗部50A、50B配置于风扇54A、54B与热交换器41之间。清洗部51A、51B形成于吸入管道60的内部。
在清洗部50A、50B、51A、51B分别形成有多个喷嘴Nz1。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配置于热交换器41的供来自吸入管道60的气流Wd流入的一侧(第1侧)。清洗部50A、50B配置于热交换器41的供气流Wd流出的一侧(第2侧)。
形成清洗部50A、50B的配管以及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的材料的耐寒性,比形成清洗部51A、51B的配管以及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的材料的耐寒性高。例如,清洗部51A、51B的配管以及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由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形成,清洗部50A、50B的配管以及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由硬质聚氯乙烯(High ImpactPolyvinyl Chloride:HI-PVC)形成。清洗部51A、51B的配管以及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虽然可以由能够在比0℃高的温度下使用的材料形成,但清洗部50A、50B的配管以及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优选由还能够耐受0℃以下的温度的材料形成。清洗部50A、50B的配管以及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由于通过作为蒸发器发挥功能的热交换器41而冷却的空气而成为低温。因此,通过将清洗部50A、50B的配管以及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由耐寒性高的材料形成,由此,能够防止因冻结等引起的清洗部50A、50B的配管以及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的破损。另外,清洗部51A、51B的配管以及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由于与没有由热交换器41冷却的空气接触,因此,由耐寒性高的高价材料形成的必要性低。通过由耐寒性低的材料形成清洗部51A、51B的配管以及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能够减少单元冷却器5的制造成本。
清洗部50A、51A的喷嘴Nz1对热交换器41的上部喷射清洗水。清洗部50B的喷嘴Nz1在Z轴方向上在排水盘55与清洗部50A之间对热交换器41喷射清洗水。清洗部51B的喷嘴Nz1在Z轴方向上在吸入管道60的底面与清洗部51A之间对热交换器41喷射清洗水。清洗部50A、50B、51A、51B的喷嘴Nz1向相对于重力方向(Z轴的负方向)倾斜的方向喷射清洗水。因此,在清洗热交换器41时从热交换器41反射的清洗水的几乎全部向斜下方落下。作为其结果,能够抑制从热交换器41反射的清洗水从吸入管道60的开口飞出。
排水盘55具有形成有排水口551的倾斜面552。倾斜面552形成为随着朝向排水口551而向重力方向倾斜。清洗部50C沿着排水盘55的端部而在X轴方向上延伸。清洗部50C的喷嘴Nz5以使清洗水逆着倾斜面552的倾斜而朝向排水盘55的端部的方式对倾斜面552喷射清洗水。在该端部形成有以覆盖倾斜面552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的妨碍板553(第1板构件)。
在风扇54A的风扇外壳形成有两个吸入口。在风扇54A的两个吸入口,以包围对应的吸入口的方式分别配置有妨碍板561A(第2板构件)以及妨碍板562A(第2板构件)。在风扇54B的风扇外壳形成有两个吸入口。在风扇54B的两个吸入口,以包围对应的吸入口的方式分别配置有妨碍板561B(第2板构件)以及妨碍板562B(第2板构件)。通过妨碍板561B、562B能够抑制风扇54B吸入清洗水而使水向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作业场地飞出。
在气流Wd的方向(Y轴方向)上的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与热交换器41之间的距离Ds2,大于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与热交换器41之间的距离Ds1。因此,能够使在配置有清洗部51A、51B的一侧从热交换器41反射的清洗水的势头变弱,从而能够抑制清洗水从吸入管道60飞出。另外,配置有清洗部50A、50B的一侧由于抑制从热交换器41反射的清洗水的必要性低,所以通过使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与热交换器41之间的距离Ds1比Ds2短,能够使单元冷却器5小型化。
从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每单位时间喷射的清洗水量(喷量),比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的喷量多。通常,热交换器41的配置有清洗部51A、51B的一侧,比热交换器41的配置有清洗部50A、50B的一侧容易变脏。另外,在清洗部51A、51B比清洗部50A、50B远离热交换器41的情况下,来自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的水势容易变弱。通过使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的喷量比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的喷量多,能够提高从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喷射的清洗水的水势。作为其结果,能够提高清洗部51A、51B的清洗效果。另外,能够节约从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喷射的清洗水。其中,喷嘴Nz1的喷量例如能够通过喷嘴Nz1的种类或者流量调节阀5A、5B的开度来调节。
在单元冷却器5中,多个喷嘴Nz1在气流Wd的方向上配置于热交换器41的两侧,因此,能够比单元冷却器4更有效地进行热交换器41的清洗。其中,喷嘴Nz1也可以不配置于热交换器41的供气流Wd流出的一侧。
图21以及图22是表示清洗配管51安装于吸入管道60的状况的图。如图21以及图22所示,清洗配管51通过鞍座以及硅间隔件而固定于形成吸入管道60的面板。
图23是表示从清洗配管51以及52喷射清洗水的状况的图。图24是图23的XXIV-XXIV线剖视图。如图23、图24所示,从各清洗部50A、50B、51A、51B向热交换器41喷射的清洗水为圆锥状。从清洗部50C向排水盘55喷射的清洗水是沿着排水盘55的高度方向的长度比沿着排水盘55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短的扇形状。清洗配管50具有与清洗部50A~50C的一端连接的分支部Br。清洗水从清洗部50A、50B各自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各清洗部50A、50B随着从该清洗部的另一端朝向一端而向重力方向倾斜。由热交换器41冷却后的空气直接向清洗部50A、50B送风。因此,在停止了自动清洗的情况下,若配管50内的清洗水被来自热交换器41的空气冷却而发生该清洗水的冻结,则清洗配管50可能破损。在单元冷却器5中,通过使各清洗部50A、50B随着从该清洗部的另一端朝向一端而向重力方向倾斜,而使清洗水在停止了自动清洗的情况下朝向分支部Br流动,由此能够抑制清洗水残留在被冷却空气吹到的清洗部50A、50B内。
清洗水从清洗部50C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清洗部50C随着从清洗部50C的一端朝向另一端而向重力方向倾斜。在清洗部50C的另一端形成有供清洗水流出的排水孔Ho。作为其结果,能够使来自分支部Br的清洗水从排水孔Ho流出,而使存在冻结可能性的清洗水经由排水盘55而从排水口551排出。
图25是从X轴方向俯视观察图23的清洗配管50以及51的图。如图25所示,形成于各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的喷角α小于形成于各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的喷角β。在清洗部51A、51B比清洗部50A、50B远离热交换器41的情况下,对于向热交换器41喷射的清洗水的区域而言,热交换器41的配置有清洗部51A、51B的一侧,比热交换器41的配置有清洗部50A、50B的一侧更容易扩展,因此,热交换器41的配置有清洗部51A、51B的一侧的清洗力可能降低。为此,通过使形成于各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的喷角α比形成于各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的喷角β小,能够实现充分覆盖热交换器41整体的充分的清洗力,并且抑制喷嘴Nz1的数量的增加。在单元冷却器5中,形成于各清洗部51A、51B的喷嘴Nz1的数量为16个,形成于各清洗部50A、50B的喷嘴Nz1的数量为14个。其中,喷嘴Nz1的喷角例如能够通过喷嘴Nz1的种类来调节。
图26是图24的XXVI-XXVI线剖视图。图27是图26的立体图。如图18、图26以及图27所示,清洗部51A、51B配置为接近风扇54A、54B。若从清洗部51A、51B喷射的清洗水从各风扇54A、54B的吸入口被吸入风扇外壳,则可能从各风扇54A、54B的送风口向单元冷却器5的外部排出清洗水。为此,在单元冷却器5中,通过在风扇54A的两个吸入口分别配置妨碍板561A、562A并且在风扇54B的两个吸入口分别配置妨碍板561B、562B,能够防止从清洗部50A、50B喷射至热交换器41的清洗水被吸入风扇54A、54B。
清洗部50C的喷嘴Nz5朝向排水盘55的底部(特别是比角部稍稍靠近近前的底部)将清洗水喷射于倾斜面552。作为其结果,清洗水由于排水盘55的侧面和妨碍板553而以折回的方式移动,因此,能够清洗至排水盘55的各个角落。另外,通过妨碍板553,能够防止从喷嘴Nz5喷射的清洗水飞散至排水盘55的外部。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热交换单元,能够稳定地进行热交换单元内部的自动清洗。
还计划将本次公开的各实施方式在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地组合而实施。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应该认为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公开的范围不是通过上述说明而是通过请求范围示出,旨在包括与请求范围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2、41...热交换器;3...膨胀阀;4、4A、4B;5...单元冷却器;5A~5C...流量调节阀;10、10B...控制装置;11...处理电路;12...存储器;13...输入输出部;20...遥控器;30...供水源;31...开闭阀;40、50、51...清洗配管;40A~40E、50A~50C、51A、51B...清洗部;42...分配器;43...集管;44、44A、44B、54、54A、54B...风扇;45、55...排水盘;60...吸入管道;61...壳体;62...吹出口;63...端子箱;64...浮子开关;70...压力传感器;80...泵;100、100A、100B、200...制冷循环装置;411...翅片;412...导热管;451、551...排水口;452、552...倾斜面;553、561A、561B、562A、562B...妨碍板;Br...分支部;Ho...排水孔;Nz1~Nz5...喷嘴;P1...流入端口;Win、Win1、Win2...供水口。

Claims (21)

1.一种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备:
第1热交换器;
送风装置,其形成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中通过的气流;
吸入管道,其供所述气流朝向所述第1热交换器通过;以及
至少一个配管,其形成有喷射液体的至少一个喷射口,
所述至少一个喷射口包括对所述第1热交换器喷射所述液体的第1喷射口,
所述第1喷射口配置于所述第1热交换器的供来自所述吸入管道的所述气流流入的第1侧,并向相对于重力方向倾斜的方向喷射所述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排水盘,所述排水盘接受来自所述第1热交换器的水滴并排水,
所述排水盘具有形成有排水口的倾斜面,
所述倾斜面形成为随着朝向所述排水口而向所述重力方向倾斜,
所述至少一个喷射口包括对所述倾斜面喷射所述液体的第2喷射口,
所述第1喷射口配置于所述第1侧以及所述第1热交换器的供所述气流流出的第2侧中的至少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浮子开关,所述浮子开关配置于所述排水口的周围,并对所述排水盘的液面的高度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喷射口以使所述液体逆着所述倾斜面的倾斜而朝向所述排水盘的端部的方式对所述倾斜面喷射所述液体,
在所述端部形成有以覆盖所述倾斜面的一部分的方式形成的第1板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喷射口包括:配置于所述第1侧的第1喷射口、以及配置于供所述气流流出的所述第2侧的第1喷射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形成配置于所述第2侧的第1喷射口的材料的耐寒性,比形成配置于所述第1侧的第1喷射口的材料的耐寒性高。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气流的方向上,配置于所述第1侧的第1喷射口与所述第1热交换器之间的距离,比配置于所述第2侧的第1喷射口与所述第1热交换器之间的距离长。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1侧的第1喷射口的喷角,比配置于所述第2侧的第1喷射口的喷角小。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配置于所述第1侧的第1喷射口的喷量,比配置于所述第2侧的第1喷射口的喷量多。
10.根据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2板构件,所述第2板构件配置于所述送风装置的吸入口与配置于所述第2侧的第1喷射口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配管包括在所述第2侧沿着所述第1热交换器延伸的第1清洗部,
所述液体从所述第1清洗部的一端向另一端流动,
所述第1清洗部随着从所述另一端朝向所述一端而向所述重力方向倾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配管包括沿着所述排水盘的端部延伸的第2清洗部,
所述第2清洗部的一端与所述第1清洗部的一端连接,
所述液体从所述第2清洗部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流动,
所述第2清洗部随着从所述一端朝向所述另一端而向所述重力方向倾斜,
在所述另一端形成有供所述液体流出的孔。
13.根据权利要求2~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喷射口还包括对所述送风装置喷射所述液体的第3喷射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
壳体,其收容所述第1热交换器、所述送风装置以及所述至少一个配管;和
端子箱,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外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流入端口,
所述热交换单元还包括分配器,所述分配器对所述多个流入端口分别分配制冷剂,
所述至少一个喷射口还包括第4喷射口,所述第4喷射口对所述分配器以及所述多个流入端口中的至少一方喷射所述液体。
16.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
压缩机;
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交换单元;
膨胀阀;
第2热交换器;
开闭阀,其连接于供水源与所述至少一个配管之间;以及
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开闭阀,
所述制冷剂按所述压缩机、所述第2热交换器、所述膨胀阀以及所述分配器、所述第1热交换器的顺序循环,
所述控制装置在特定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打开所述开闭阀,并在从打开所述开闭阀起经过第1基准时间后关闭所述开闭阀。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条件包括:从所述制冷循环装置的运转开始起经过了第2基准时间、或者从所述开闭阀的关闭起经过了所述第2基准时间这样的条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条件包括特定时刻已到来这样的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循环装置还具备接受来自用户的操作的操作部,
所述特定条件包括:在所述操作部中进行了表示所述热交换单元的清洗开始的操作这样的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特定条件包括:表示在所述第1热交换器产生了霜的条件。
21.根据权利要求16~2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单元包括所述膨胀阀。
CN202080077202.XA 2019-11-12 2020-11-11 热交换单元 Active CN1146416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9/044398 2019-11-12
PCT/JP2019/044398 WO2021095131A1 (ja) 2019-11-12 2019-11-12 熱交換ユニット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CT/JP2020/042011 WO2021095752A1 (ja) 2019-11-12 2020-11-11 熱交換ユニット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1664A true CN114641664A (zh) 2022-06-17
CN114641664B CN114641664B (zh) 2024-06-21

Family

ID=75911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77202.XA Active CN114641664B (zh) 2019-11-12 2020-11-11 热交换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330285B2 (zh)
CN (1) CN114641664B (zh)
WO (2) WO2021095131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6799A (ja) * 2001-12-03 2003-06-13 Dai-Dan Co Ltd 内部自動洗浄空調機
JP2004191012A (ja) * 2002-12-13 2004-07-08 Dai-Dan Co Ltd 空調機の洗浄システムおよび洗浄方法
JP2010156482A (ja) * 2008-12-26 2010-07-15 Daikin Ind Ltd ドレンパン洗浄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101837353A (zh) * 2008-08-26 2010-09-22 丹巴杰纳 一种空调器维护的系统和方法
CN103635759A (zh) * 2011-07-01 2014-03-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装置以及空调机
CN103765124A (zh) * 2011-09-01 2014-04-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CN104011485A (zh) * 2012-01-24 2014-08-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JP2016121812A (ja) * 2014-12-24 2016-07-07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9790994A (zh) * 2017-04-28 2019-05-21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736816Y1 (zh) * 1970-02-27 1972-11-08
JPS6329167A (ja) * 1986-07-21 1988-02-0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ヒ−トポンプ式空気調和機
JPH05187658A (ja) * 1992-01-08 1993-07-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天井埋込形空気調和機
JP2974971B2 (ja) * 1995-10-23 1999-11-10 廉正 赤澤 車両空調装置用の洗浄装置
JPH10205791A (ja) * 1997-01-20 1998-08-04 Kiyomasa Akazawa 空気調和装置用の付属装置
JP3718057B2 (ja) * 1998-06-15 2005-11-16 株式会社クボタ プレート式熱交換器のオゾン循環洗浄システム
JP2006046694A (ja) * 2004-07-30 2006-02-16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JP2009150574A (ja) * 2007-12-19 2009-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分配器、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熱交換器並びに空気調和機
JP2009243796A (ja) * 2008-03-31 2009-10-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9270726A (ja) * 2008-04-30 2009-1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調機
RU2474771C2 (ru) * 2008-06-04 2013-02-10 Данфосс А/С Клапанный узел с встроенным коллектором
JP5496555B2 (ja) * 2009-06-23 2014-05-21 株式会社不二工機 ユニットクーラーの洗浄装置
JP5178771B2 (ja) * 2010-04-26 2013-04-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冷蔵庫
JP2014156236A (ja) * 2013-02-18 2014-08-28 Mitsubishi Motors Corp 電動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16023877A (ja) * 2014-07-22 2016-02-08 株式会社サムソン 熱交換器の洗浄方法及び熱交換器用洗浄剤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66799A (ja) * 2001-12-03 2003-06-13 Dai-Dan Co Ltd 内部自動洗浄空調機
JP2004191012A (ja) * 2002-12-13 2004-07-08 Dai-Dan Co Ltd 空調機の洗浄システムおよび洗浄方法
CN101837353A (zh) * 2008-08-26 2010-09-22 丹巴杰纳 一种空调器维护的系统和方法
JP2010156482A (ja) * 2008-12-26 2010-07-15 Daikin Ind Ltd ドレンパン洗浄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装置
CN103635759A (zh) * 2011-07-01 2014-03-1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冷冻循环装置以及空调机
CN103765124A (zh) * 2011-09-01 2014-04-30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CN104011485A (zh) * 2012-01-24 2014-08-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JP2016121812A (ja) * 2014-12-24 2016-07-07 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 ヒタチ エア コンディショニング テクノロジー(ホンコン)リミテッド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9790994A (zh) * 2017-04-28 2019-05-21 日立江森自控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30285B2 (ja) 2023-08-21
JPWO2021095752A1 (zh) 2021-05-20
CN114641664B (zh) 2024-06-21
WO2021095752A1 (ja) 2021-05-20
WO2021095131A1 (ja) 2021-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5399B (zh) 空調機
KR101057338B1 (ko) 증발식 응축기
KR101395120B1 (ko) 제빙장치 및 이를 갖춘 냉장고
CN109154445A (zh) 空调机的室内机
CN105091212A (zh) 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41664B (zh) 热交换单元
JP3528760B2 (ja) 熱交換器洗浄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10392808B (zh) 空调机
KR102024228B1 (ko) 냉장고
JP6975735B2 (ja) 冷蔵庫
JP6514094B2 (ja) セル型製氷機
KR100565213B1 (ko) 공기조화기용 실외기의 배수 결빙 방지 장치
JPWO2021095752A5 (zh)
JP7066422B2 (ja) 天井埋込み型空気調和機
KR100319692B1 (ko) 온도센서 보호장치를 갖춘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WO2022049627A1 (ja) 熱交換ユニット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KR102124349B1 (ko) 냉각탑용 급수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냉각탑
JP7180292B2 (ja) ドレン水処理装置
JPH0989394A (ja) フィンチューブ凝縮器用冷却装置
JP4431250B2 (ja) 空調機のドレン排水装置
KR100218926B1 (ko) 냉장고
CN207180145U (zh) 冰箱
WO2013132785A1 (ja) 冷蔵庫
JP2022133938A (ja) ショーケースの排水口構造
KR100389422B1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의 응축수 배수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