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40664A - 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40664A
CN114640664A CN202210312291.2A CN202210312291A CN114640664A CN 114640664 A CN114640664 A CN 114640664A CN 202210312291 A CN202210312291 A CN 202210312291A CN 114640664 A CN114640664 A CN 114640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xpert
technical problem
support
so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122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Lud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Lu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Lud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Lud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122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406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40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40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53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with pre-configuration of logical or physical connections with a determined number of other pe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44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 H04L67/1053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with pre-configuration of logical or physical connections with a determined number of other peers
    • H04L67/1057Group management mechanisms  with pre-configuration of logical or physical connections with a determined number of other peers involving pre-assessment of levels of reputation of pe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包括双向连接的控制中心和支援中心、双向连接控制中心的多个用户端、以及双向连接支援中心的专家端,双向连接均通过通信模块进行连接,用于数据的传输;控制中心连接注册模块、储存模块和监测模块;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专家端指导用户端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并对专家进行信誉标记;信誉标记通过专家解决技术问题的完成度分为恶劣信誉、一般信誉和积极信誉等级;注册模块用于用户端和专家端信息的录入;储存模块用于储存信息及数据;本发明可以便捷的匹配适合的工作人员解决技术问题,提高了远程支援的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支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
背景技术
对维修技术的远程支援一直是军事领域关注的问题。早期,各种努力集中在改善和提高作战部队的物资保障上,现代理论研究和大量实践证明,改善信息资源拥有状况和信息处理能力,能够显著提高战斗力。因此,当前军事领域,普遍讨论并不断实践的远程技术支援主要体现在改进远程的信息资源状况和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方面。
现有的维修技术的远程支援都是基于现有的网络架构,通过请求端发出消息,传输到终端,再被处理端的工作人员获取处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可以便捷的匹配适合的工作人员解决技术问题,提高了远程支援的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包括双向连接的控制中心和支援中心、双向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多个用户端、以及双向连接所述支援中心的专家端,所述双向连接均通过通信模块进行连接,用于数据的传输;
所述控制中心连接注册模块、储存模块和监测模块;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专家端指导所述用户端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并对专家进行信誉标记;所述信誉标记通过专家解决技术问题的完成度分为恶劣信誉、一般信誉和积极信誉等级;
所述注册模块用于用户端和专家端信息的录入;
所述储存模块用于储存信息及数据。
优选的,所述用户端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如下:
步骤一:用户自行解决技术问题;
步骤二:用户无法解决技术问题时,用户通过注册的信息登录用户端,并呼叫控制中心解决技术问题;
步骤三:用户在控制中心的指导下解决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控制中心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控制中心通过用户端获取技术问题;
第二步:控制中心通过储存模块或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解决技术问题,问题解决则指导用户端的用户解决技术问题;
第三步:当控制中心无法解决技术问题时,控制中心联系支援中心,并发送技术问题至支援中心;
第四步:支援中心分配一位或多位专家端的专家解决技术问题,并指导用户端的用户解决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支援中心连接有紧急支援模块,所述紧急支援模块用于派遣多位专家前往用户位置并指导用户解决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紧急支援模块派遣多位专家支援的过程如下:
(1)当支援中心分配的多位专家在线上均无法解决技术问题时,此时支援中心通过紧急支援模块派遣多位专家前往用户位置进行指导;
(2)紧急支援模块首先获取用户位置以及专家位置,并通过专家的是否处于工作时间、距离用户的距离以及信誉标记派遣多位专家到用户的位置;
(3)多位专家通过专家端获取用户位置,并前往用户位置解决技术问题。
优选的,所述通信模块采用WEB、电话、E-Mail、即时消息、视讯会议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的通信方式进行通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用户通过用户端发送信息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自身或通过支援中心便于解决用户端用户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对用户支援的效率,也避免了无法匹配到相应的专家导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简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用户端解决技术问题流程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中心解决技术问题流程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包括双向连接的控制中心和支援中心、双向连接控制中心的多个用户端、以及双向连接支援中心的专家端,双向连接均通过通信模块进行连接,用于数据的传输;
控制中心连接注册模块、储存模块和监测模块;
监测模块用于监测专家端指导用户端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并对专家进行信誉标记;信誉标记通过专家解决技术问题的完成度分为恶劣信誉、一般信誉和积极信誉等级;
注册模块用于用户端和专家端信息的录入;
储存模块用于储存信息及数据。
如图1所示,其中用户和专家均通过注册模块注册信息,在用户出现技术问题时,控制中心获取到用户端的技术问题时首先通过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和储存模块内部储存的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尝试是否可以解决技术问题,可以解决的话则指导用户解决技术问题,无法解决的时候,支援中心匹配相应的专家指导用户对用户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解决,可以便捷的匹配适合的工作人员解决技术问题,提高了远程支援的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其中通过信誉标记便于对专家进行区分,避免了支援中心匹配到恶劣信誉的专家来解决用户的技术问题,避免了专家无法解决技术问题或解决技术问题到一半停止指导的情况出现,提高了远程支援的效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用户端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如下:
步骤一:用户自行解决技术问题;
步骤二:用户无法解决技术问题时,用户通过注册的信息登录用户端,并呼叫控制中心解决技术问题;
步骤三:用户在控制中心的指导下解决技术问题。
其中用户在使用用户端相控制中心发出信息时大多已经过自身解决的过程,此时用户仅需要登录控制中心,从而便于在控制中心的帮助指导下快速解决技术问题,提高了用户耳朵工作效率。
控制中心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控制中心通过用户端获取技术问题;
第二步:控制中心通过储存模块或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解决技术问题,问题解决则指导用户端的用户解决技术问题;
第三步:当控制中心无法解决技术问题时,控制中心联系支援中心,并发送技术问题至支援中心;
第四步:支援中心分配一位或多位专家端的专家解决技术问题,并指导用户端的用户解决技术问题。
支援中心连接有紧急支援模块,紧急支援模块用于派遣多位专家前往用户位置并指导用户解决技术问题。
其中支援中心会在线上匹配信誉标记为一般信誉和积极信誉等级的单一专家来指导用户解决技术问题,避免出现专家信誉标记等级较低的专家指导用户解决技术问题,避免了出现专家指导用户解决技术问题解决到一半不指导的现象,降低专家也无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概率,以便于缩短时间,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其中在单一专家无法解决技术问题的情况下,支援中心会匹配多位专家进行协同配合解决用户的技术问题,一方面便于保证技术问题可以得到解决;另一方面也缩短了指导的时间。
紧急支援模块派遣多位专家支援的过程如下:
(1)当支援中心分配的多位专家在线上均无法解决技术问题时,此时支援中心通过紧急支援模块派遣多位专家前往用户位置进行指导;
(2)紧急支援模块首先获取用户位置以及专家位置,并通过专家的是否处于工作时间、距离用户的距离以及信誉标记派遣多位专家到用户的位置;
(3)多位专家通过专家端获取用户位置,并前往用户位置解决技术问题。
通信模块采用WEB、电话、E-Mail、即时消息、视讯会议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的通信方式进行通讯。
其中,当支援中心匹配的单一专家和多位专家协同配合均无法解决技术问题时,此时紧急支援模块会通过获取专家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并匹配距离相距较短的多位专家前往用户的位置进行实时实地的指导用户解决技术问题,在线下进行指导用户解决技术问题,可以避免用户在发送信息到控制中心的信息出错的情况,在实地以便于多个专家进行相互协调配合,解决技术问题,并将解决的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发送至控制中心,以便于下次出现同样的问题时,通过控制中心可以直接解决用户的技术问题,提高了解决用户技术问题的效率,可以便捷的匹配适合的工作人员解决技术问题,提高了远程支援的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包括双向连接的控制中心和支援中心、双向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多个用户端、以及双向连接所述支援中心的专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连接均通过通信模块进行连接,用于数据的传输;
所述控制中心连接注册模块、储存模块和监测模块;
所述监测模块用于监测所述专家端指导所述用户端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并对专家进行信誉标记;所述信誉标记通过专家解决技术问题的完成度分为恶劣信誉、一般信誉和积极信誉等级;
所述注册模块用于用户端和专家端信息的录入;
所述储存模块用于储存信息及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如下:
步骤一:用户自行解决技术问题;
步骤二:用户无法解决技术问题时,用户通过注册的信息登录用户端,并呼叫控制中心解决技术问题;
步骤三:用户在控制中心的指导下解决技术问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中心解决技术问题的过程如下:
第一步:控制中心通过用户端获取技术问题;
第二步:控制中心通过储存模块或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解决技术问题,问题解决则指导用户端的用户解决技术问题;
第三步:当控制中心无法解决技术问题时,控制中心联系支援中心,并发送技术问题至支援中心;
第四步:支援中心分配一位或多位专家端的专家解决技术问题,并指导用户端的用户解决技术问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援中心连接有紧急支援模块,所述紧急支援模块用于派遣多位专家前往用户位置并指导用户解决技术问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急支援模块派遣多位专家支援的过程如下:
(1)当支援中心分配的多位专家在线上均无法解决技术问题时,此时支援中心通过紧急支援模块派遣多位专家前往用户位置进行指导;
(2)紧急支援模块首先获取用户位置以及专家位置,并通过专家的是否处于工作时间、距离用户的距离以及信誉标记派遣多位专家到用户的位置;
(3)多位专家通过专家端获取用户位置,并前往用户位置解决技术问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采用WEB、电话、E-Mail、即时消息、视讯会议其中一种或多种组合的通信方式进行通讯。
CN202210312291.2A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 Pending CN1146406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2291.2A CN114640664A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12291.2A CN114640664A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40664A true CN114640664A (zh) 2022-06-17

Family

ID=81950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12291.2A Pending CN114640664A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4066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9514A (zh) * 2019-10-17 2020-03-17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空中交通管制台站设备应急抢修远程支援系统及方法
CN112001709A (zh) * 2020-09-04 2020-11-2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智能指派调度ar多人远程协助方法
CN113610236A (zh) * 2021-08-05 2021-11-05 南京业恒达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群智感知的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支援系统
CN114090990A (zh) * 2021-11-03 2022-02-25 苏州春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技术开发技术支持问答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9514A (zh) * 2019-10-17 2020-03-17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空中交通管制台站设备应急抢修远程支援系统及方法
CN112001709A (zh) * 2020-09-04 2020-11-27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智能指派调度ar多人远程协助方法
CN113610236A (zh) * 2021-08-05 2021-11-05 南京业恒达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群智感知的矿山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支援系统
CN114090990A (zh) * 2021-11-03 2022-02-25 苏州春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技术开发技术支持问答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4694B (zh) 多媒体集群调度指挥系统、移动终端及语音通话方法
CN115314844A (zh) 基于5g网络通信的铁路智能精准寻址系统和实现方法
CN114640664A (zh) 一种基于会勘会检的远程专家支援系统
CN109039427B (zh) 一种船舶监控管理装置
CN111835614A (zh) 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
CN202374454U (zh) 多媒体集群调度指挥系统及多媒体移动终端
CN105959498A (zh) 基于客服系统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5577967A (zh) 一种移动终端关机状态时的来电提醒装置及其方法
CN101931715B (zh) 一种客服系统及其中跨平台监控方法
RU2494564C1 (ru) Комплексное компьютерно-телекоммуникац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мена данными,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ассоциированных с каналом связи данных между агентом и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м сервисом
CN102957995A (zh) 智能矿用无线定位通讯系统
CN202043117U (zh) 船岸数据通讯系统
CN108391019B (zh) 供电服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CN105873197A (zh) 一种智能管理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64248B (zh) 供电服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CN115942263B (zh) 应用于多运营商的短信业务调度系统及方法
CN109814000A (zh) 一种用于电网快速抢修的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25375A (zh) 一种地铁调度通信的信息传输分发方法
CN110570156A (zh) 一种项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5442767B (zh) 车控事件关联方法、装置及系统、介质
CN211531120U (zh) 一种基于frqr的特种设备数据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平台
US2021038588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462865A (zh) 一种基于智能运维的快速调度的算法
KR100304121B1 (ko) 전화번호 및 케이블선번 자동안내 방법
CN114040054A (zh) 电力数据通信智能采集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