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35614A - 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35614A
CN111835614A CN202010737348.4A CN202010737348A CN111835614A CN 111835614 A CN111835614 A CN 111835614A CN 202010737348 A CN202010737348 A CN 202010737348A CN 111835614 A CN111835614 A CN 111835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data
network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373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梅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7373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8356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835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35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0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answering calls;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for absent or busy subscribers ; Centralised arrangements for recording messages
    • H04M3/51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 H04M3/523Centralised call answering arrangements requiring operator intervention, e.g. call or contact centers for telemarketing with call distribution or queue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8Trunked mobile radi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包括融合式终端、括程控数字交换机和网络交换机,所述融合式终端包括服务器、呼叫调度管理服务器、无线接入服务器,所述括程控数字交换机包括、窄带集群基站、数字集群用户终端和无线通信模式,所述网络交换机包括电缆调制解调器、无线网络接入节点、组网模块以及与馈线控制端连接的故障处理器,网络交换机,所述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多工模块传送至接收机,所述发射机传送的信号通过多工模块发送至天线。该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为用户提供一种更为经济、灵活、多样、安全和可靠的新型无线通信终端射频识别方法和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 通信的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信方式有很多种,但就网络来分的话,就包括WLAN无线网络、 3G/4G移动通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网络下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终端类型, 而现有的视频服务系统一般是建立在一个网络下,都是在同一网络类型下, 通过传输线路,将声音、图像及文件资料相互传送,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 以完成视频会议等功能。利用有线电视网络、互联网络、移动网络的各自优 势,为用户提供一个灵活、便利、高品质的互动视频享受,为各方运营商拓 宽增值业务渠道实现多赢合作,已经成为“三网融合”视频增值业务发展的 方向。
一直以来,语音、数据通信系统相互独立,存在较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 即使是现在,也存在着有线固话、移动通信、IP电话以及无线的800兆数字 集群、350兆模拟集群、短波电台等多种通信方式及相关设备。这些设备由于 购买时间不同、产品设计能力要求以及适用环境等原因导致其在对信令的支 持能力和通信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使得相互之间的互联互通存在极大 困难。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SensorNetworks,WSN)目前已经开始广泛应用 于工业监测、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环境 保护等社会各行各业中,尤其适用于某些不方便布线的领域,例如电力高压 设备在线监测、旋转设备振动在线监测等工业领域;或某些经常需要移动测 试的场合,例如工业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等。
移动业务的快速增长,加重了移动网络的数据承载压力;随着用户数量 的不断增多,移动网络将难以向所有用户同时提供高速的网络接入服务。而 现有的固定通信技术其网络接入能力和成本都极大优于移动网络,但其市场 份额却逐年下降。因此,移动通信终端如果能够利用固定通信网络实施各项 通信业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 通信的通信系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无线终 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包括融合式终端、括程控数字交换机 和网络交换机,所述融合式终端包括服务器、呼叫调度管理服务器、无线接 入服务器,所述括程控数字交换机包括、窄带集群基站、数字集群用户终端 和无线通信模式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机包括电缆调制解调器、无线 网络接入节点、组网模块以及与馈线控制端连接的故障处理器,网络交换机, 所述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多工模块传送至接收机,所述发射机传送的信号通过多工模块发送至天线,所述系统控制模块接到切换至RFID标签模式的命 令后向多工模块发出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呼叫调度管理服务器通过无线通信接口信号以及网络侧信 号之间通过宽带IP接入网进行传输,融合式终端的有线通信接口信号以及网 络侧信号之间通过宽带IP接入网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无线接入服务器通过无线公网接口实现与无线公网的连接; 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口实现与无线局域网的连接,以实现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 与外部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功能。
可选的,所述窄带集群基站通过宽带数字集群信道和窄带数字集群信道 同时向数字集群用户传输信号,同时为数字集群用户终端联合分配宽带数字 集群信道和窄带数字集群信道,多连接集群系统传输信道的联合分配在基宽 带集群基站和窄带集群基站之间建立新的接口,使所述宽窄带集群基站有线 互联,以互通物理层资源和需要传输的数据信号。
可选的,所述数字集群用户终端在所述控制面和媒体面之间通过基于控 制面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实现的接口相连。
可选的,所述无线通信模式通过改变功能而能够兼容所述多种无线通信 标准的多模式控制站和遵从所述多种无线通信标准中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标准 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站所构成的异种方式并存型的无线通信 系统。
可选的,所述电缆调制解调器对于某些简单的应用场景,不包括簇间通 信部分,而只包括簇内通信部分,由一个簇头节点和其所属的无线传感器节 点以及可选的中继节点组成,这时簇头节点将同时执行网关节点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无线网络接入节点和无线网络接入节点之间建立的连接时, 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节点指令所述基站装置在由基站装置进行的移动性管理 实体的下一次选择中选择实体节点。
可选的,所述组网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 无线通信模块和安全接入模块连接,所述DSP处理器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 其中,信号采集模块采集信号输入到处理器,处理器预处理后将信号输入到 处理器,所述故障处理器通过识别区分上行、下行链路数据,接收交互小塔 传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并转发至融合网核心网,接收融合网核心网下传的数据, 并将数据传送至电缆调制解调器终端系统。
可选的,所述故障处理器能够识别区分上行、下行链路数据,所述故障 处理器的具体识别步骤如下:
步骤A1,针对待识别的信号数据,存在对应的信号数据库,所述信号数 据库中有m1个上行链路数据,m2个下行链路数据,构成m个信号数据, m1=m2,将所述m个信号数据转换成数据矩阵X,根据以下公式构建与数据矩 阵X相关的鉴别函数:
Figure BDA0002605476510000041
其中,h(X)代表构建的与数据矩阵X相关的鉴别函数,为m行1列的矩阵, T代表矩阵的转置,e代表自然常数,η代表初始权重,预设为单位矩阵,sum() 代表求和,ln代表以e为底的对数;
步骤A2,构建m个信号数据的真实类别标签y,所述y为m行1列的矩阵, 当y=1时,代表信号数据为上行链路数据,当y=0时,代表信号数据为下行 链路数据;
步骤A3,根据步骤A2和步骤A3构建差距函数:
Figure BDA0002605476510000042
其中,J代表构建的差距函数,yi代表矩阵y的第i行的值,h(X)i代表矩阵 h(X)的第i行的值,log代表以2为底的对数;
Figure BDA0002605476510000043
其中,
Figure BDA0002605476510000044
代表鉴别差距函数分别对权重η中的各个位置的元素求导后得到 的矩阵,sign代表符号函数,通过不断的重复步骤A3,每一次重复步骤A3, 差距值会计算一遍,直到差距值小于0.1后,此时得到的η′为优化后的权重, 将优化后的权重η′代替步骤A1鉴别函数中的初始权重η,得到优化后的鉴别函 数h(X)′,进而运行步骤A4;
步骤A4,获取待识别的信号数据,对待识别的信号数据转换成数据矩阵X′, 然后代入优化后的鉴别函数中得到相应的鉴别结果h(X′)′,当0≤h(X′)′<0.5 时代表当前待识别的信号数据为上行链路数据,当0.5≤h(X′)′≤1时,代表 当前待识别的信号数据为下行链路数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具 备以下有益效果:
发明提出的融合式终端以及基于该终端的融合式网络通信系统与方法, 通过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技术和USB有线技术,构建了一个高效、统一的调度 指挥支撑平台,为方便、快速地处理不可预见的突发公共事件提供了强大地 综合业务调度、管理功能,从而为用户提供一种更为经济、灵活、多样、安 全和可靠的新型无线通信终端射频识别方法和系统,实现不同设备间互通, 除可以进行视频通信外,还可以借助于电子白板进行丰富交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融合式终端;2、括程控数字交换机;3、网络交换机;4、服 务器;5、呼叫调度管理服务器;6、无线接入服务器;7、窄带集群基站;8、 数字集群用户终端;9、无线通信模式;10、电缆调制解调器;11、无线网络 接入节点;12、组网模块;13、故障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 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 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 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 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 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 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包括融合式终端1、括程控数字交换机2和网络交换机 3,融合式终端1包括服务器4、呼叫调度管理服务器54、无线接入服务器64, 括程控数字交换机2包括、窄带集群基站7、数字集群用户终端8和无线通信 模式9之间相互连接,网络交换机3包括电缆调制解调器10、无线网络接入 节点11、组网模块12以及与馈线控制端连接的故障处理器13,网络交换机3, 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多工模块传送至接收机,发射机传送的信号通过多工 模块发送至天线,系统控制模块接到切换至RFID标签模式的命令后向多工模 块发出控制信号。
进一步地,呼叫调度管理服务器54通过无线通信接口信号以及网络侧信 号之间通过宽带IP接入网进行传输,融合式终端1的有线通信接口信号以及 网络侧信号之间通过宽带IP接入网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无线接入服务器64通过无线公网接口实现与无线公网的连接; 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口实现与无线局域网的连接,以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外 部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功能。
进一步地,窄带集群基站7通过宽带数字集群信道和窄带数字集群信道 同时向数字集群用户传输信号,同时为数字集群用户终端8联合分配宽带数 字集群信道和窄带数字集群信道,多连接集群系统传输信道的联合分配在基 宽带集群基站和窄带集群基站7之间建立新的接口,使宽窄带集群基站7有 线互联,以互通物理层资源和需要传输的数据信号。
进一步地,数字集群用户终端8在控制面和媒体面之间通过基于控制面 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实现的接口相连。
进一步地,无线通信模式9通过改变功能而能够兼容多种无线通信标准 的多模式控制站和遵从多种无线通信标准中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通 信方式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站所构成的异种方式并存型的无线通信系统。
进一步地,电缆调制解调器10对于某些简单的应用场景,不包括簇间通 信部分,而只包括簇内通信部分,由一个簇头节点和其所属的无线传感器节 点以及可选的中继节点组成,这时簇头节点将同时执行网关节点的功能。
进一步地,无线网络接入节点11和无线网络接入节点11之间建立的连 接时,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节点指令基站装置在由基站装置进行的移动性管 理实体的下一次选择中选择实体节点。
可选的,组网模块12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器和处理器,处理器与无线通信模 块和安全接入模块连接,DSP处理器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其中,信号采集模 块采集信号输入到处理器,处理器预处理后将信号输入到处理器,故障处理 器13通过识别区分上行、下行链路数据,接收交互小塔传送的上行链路数据 并转发至融合网核心网,接收融合网核心网下传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电 缆调制解调器10终端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故障处理器能够识别区分上行、下行链路数据,所述故 障处理器的具体识别步骤如下:
步骤A1,针对待识别的信号数据,存在对应的信号数据库,所述信号数 据库中有m1个上行链路数据,m2个下行链路数据,构成m个信号数据, m1=m2,将所述m个信号数据转换成数据矩阵X,根据以下公式构建与数据矩 阵X相关的鉴别函数:
Figure BDA0002605476510000071
其中,h(X)代表构建的与数据矩阵X相关的鉴别函数,为m行1列的矩阵, T代表矩阵的转置,e代表自然常数,η代表初始权重,预设为单位矩阵,sum() 代表求和,ln代表以e为底的对数;
步骤A2,构建m个信号数据的真实类别标签y,所述y为m行1列的矩阵, 当y=1时,代表信号数据为上行链路数据,当y=0时,代表信号数据为下行 链路数据;
步骤A3,根据步骤A2和步骤A3构建差距函数:
Figure BDA0002605476510000081
其中,J代表构建的差距函数,yi代表矩阵y的第i行的值,h(X)i代表矩阵 h(X)的第i行的值,log代表以2为底的对数;
Figure BDA0002605476510000082
其中,
Figure BDA0002605476510000083
代表鉴别差距函数分别对权重η中的各个位置的元素求导后得到 的矩阵,sign代表符号函数,通过不断的重复步骤A3,每一次重复步骤A3, 差距值会计算一遍,直到差距值小于0.1后,此时得到的η′为优化后的权重, 将优化后的权重η′代替步骤A1鉴别函数中的初始权重η,得到优化后的鉴别函 数h(X)′,进而运行步骤A4;
步骤A4,获取待识别的信号数据,对待识别的信号数据转换成数据矩阵X′, 然后代入优化后的鉴别函数中得到相应的鉴别结果h(X′)′,当0≤h(X′)′<0.5 时代表当前待识别的信号数据为上行链路数据,当0.5≤h(X′)′≤1时,代表 当前待识别的信号数据为下行链路数据。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快速的准确的确定待识别的信号数据为下行 链路数据还是上行链路数据,且在判断过程中,所以的结果都通过计算机计 算判断,不需要人为的干预,使得所述过程不仅工作量小,且可实施性强, 同时在鉴定过程中,差距函数通过不断的迭代最终将差距值降低到0.1以下, 从而提高了识别区分的准确性,将区分后的上行链路数据传送并转发至融合 网核心网,接收融合网核心网下传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电缆调制解调器 10终端系统,为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奠定了基础。
综上,该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
S1:网络交换机3同时支持对有线呼叫和无线呼叫的自动呼叫分配功能, 可以自动灵活地处理大量不同类型的呼入和呼出业务,将来自不同通信网络 的呼叫按照一定的分配策略分配到拥有不同业务技能的座席组,并提供各类 响应服务;
S2:融合式终端1向预置发送发现请求消息,查询地址,发现请求消息 中包含了用于区别短距离微功率无线接入和有线接入方式的接入方式类标, 融合网网关接收融合网核心网传送的数据,识别并下发经有线网络至电缆调 制解调器10终端系统;
S3:网络交换机3通过远程无线网络连接到移动运营商内部网络,再通 过移动运营商与物联网主站系统之间的有线专线连接到主站系统,实现大容 量、高质量的数据传输及融合;
S4:电缆调制解调器10终端系统接收融合网网关下发的数据,根据电缆 调制解调器10终端系统上配置的静态组播规则把组播送到对应的正交振幅调 制通道并调制出去,根据指令目的地址将下行链路数据发送至电缆调制解调 器10;
S5:天线接收到的呼叫调度管理服务器54所发送的射频信号被变化的天 线端接阻抗调制反射以后向散射方式传送返回阅读器,返回的射频信号携带 有移动通信终端的RFID数据及实时距离位置信息。
S6:服务器4设置无线通信终端启动辅助通信模块,进入辅助通信功能 状态,接入访问其它制式的无线或有线通信网络。在空闲模式下,无线通信 终端处于空闲功能状态,等待并立即响应用户或网络操作命令;
S7:无线接入服务器64组成一个星型网络结构,不同无线传感器节点占 用不同的时隙资源,同一个簇头节点下的多个无线传感器节点以TDMA方式进 行通信,占用同一个频点资源,相邻簇头节点下相同时隙的不同无线传感器 节点工作在不同的频点,以FDMA方式进行通信;
S8:将用于终端的多个节点布置在移动通信系统核心网络中,节点用作 管理终端的移动性的节点,并且关于节点对终端所提供的服务功能而彼此不 同。
S9:在系统中新增用于实现集群业务的下行逻辑信道和下行传输信道, 下行逻辑信道为传输集群寻呼控制信息的集群寻呼控制信道、传输控制信息 的集群控制信道和传输数据信息的集群业务信道,下行传输信道为承载信道 的集群寻呼传输信道;
S10:当建立有与终端的会话的第一移动性管理实体节点释放在基站装置 与第一移动性管理实体节点之间建立的连接时,第一移动性管理实体节点指 令基站装置在基站装置进行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的下一次选择中选择第二移动 性管理实体节点。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 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融合式终端(1)、括程控数字交换机(2)和网络交换机(3),所述融合式终端(1)包括服务器(4)、呼叫调度管理服务器(5)、无线接入服务器(6),所述括程控数字交换机(2)包括、窄带集群基站(7)、数字集群用户终端(8)和无线通信模式(9)之间相互连接,所述网络交换机(3)包括电缆调制解调器(10)、无线网络接入节点(11)、组网模块(12)以及与馈线控制端连接的故障处理器(13),网络交换机(3),所述天线接收到的信号通过多工模块传送至接收机,所述发射机传送的信号通过多工模块发送至天线,所述系统控制模块接到切换至RFID标签模式的命令后向多工模块发出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调度管理服务器(5)通过无线通信接口信号以及网络侧信号之间通过宽带IP接入网进行传输,融合式终端(1)的有线通信接口信号以及网络侧信号之间通过宽带IP接入网进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服务器(6)通过无线公网接口实现与无线公网的连接;通过无线局域网接口实现与无线局域网的连接,以实现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集群基站(7)通过宽带数字集群信道和窄带数字集群信道同时向数字集群用户传输信号,同时为数字集群用户终端(8)联合分配宽带数字集群信道和窄带数字集群信道,多连接集群系统传输信道的联合分配在基宽带集群基站和窄带集群基站(7)之间建立新的接口,使所述宽窄带集群基站(7)有线互联,以互通物理层资源和需要传输的数据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集群用户终端(8)在所述控制面和媒体面之间通过基于控制面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实现的接口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式(9)通过改变功能而能够兼容所述多种无线通信标准的多模式控制站和遵从所述多种无线通信标准中至少一种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站所构成的异种方式并存型的无线通信系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调制解调器(10)对于某些简单的应用场景,不包括簇间通信部分,而只包括簇内通信部分,由一个簇头节点和其所属的无线传感器节点以及可选的中继节点组成,这时簇头节点将同时执行网关节点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网络接入节点(11)和无线网络接入节点(11)之间建立的连接时,通过移动性管理实体节点指令所述基站装置在由基站装置进行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的下一次选择中选择实体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网模块(12)包括相互连接的处理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无线通信模块和安全接入模块连接,所述DSP处理器与信号采集模块连接,其中,信号采集模块采集信号输入到处理器,处理器预处理后将信号输入到处理器,所述故障处理器(13)通过识别区分上行、下行链路数据,接收交互小塔传送的上行链路数据并转发至融合网核心网,接收融合网核心网下传的数据,并将数据传送至电缆调制解调器(10)终端系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处理器(13)能够识别区分上行、下行链路数据,所述故障处理器(13)的具体识别步骤如下:
步骤A1,针对待识别的信号数据,存在对应的信号数据库,所述信号数据库中有m1个上行链路数据,m2个下行链路数据,构成m个信号数据,m1=m2,将所述m个信号数据转换成数据矩阵X,根据以下公式构建与数据矩阵X相关的鉴别函数:
Figure FDA0002605476500000031
其中,h(X)代表构建的与数据矩阵X相关的鉴别函数,为m行1列的矩阵,T代表矩阵的转置,e代表自然常数,η代表初始权重,预设为单位矩阵,sum()代表求和,ln代表以e为底的对数;
步骤A2,构建m个信号数据的真实类别标签y,所述y为m行1列的矩阵,当y=1时,代表信号数据为上行链路数据,当y=0时,代表信号数据为下行链路数据;
步骤A3,根据步骤A2和步骤A3构建差距函数:
Figure FDA0002605476500000032
其中,J代表构建的差距函数,yi代表矩阵y的第i行的值,h(X)i代表矩阵h(X)的第i行的值,log代表以2为底的对数;
Figure FDA0002605476500000033
其中,
Figure FDA0002605476500000034
代表鉴别差距函数分别对权重η中的各个位置的元素求导后得到的矩阵,sign代表符号函数,通过不断的重复步骤A3,每一次重复步骤A3,差距值会计算一遍,直到差距值小于0.1后,此时得到的η′为优化后的权重,将优化后的权重η′代替步骤A1鉴别函数中的初始权重η,得到优化后的鉴别函数h(X)′,进而运行步骤A4;
步骤A4,获取待识别的信号数据,对待识别的信号数据转换成数据矩阵X′,然后代入优化后的鉴别函数中得到相应的鉴别结果h(X′)′,当0≤h(X′)′<0.5时代表当前待识别的信号数据为上行链路数据,当0.5≤h(X′)′≤1时,代表当前待识别的信号数据为下行链路数据。
CN202010737348.4A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 Pending CN1118356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7348.4A CN111835614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37348.4A CN111835614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35614A true CN111835614A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25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37348.4A Pending CN111835614A (zh) 2020-07-28 2020-07-28 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83561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8564A (zh) * 2022-08-02 2022-11-0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呼叫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网络系统
CN116233032A (zh) * 2023-03-02 2023-06-06 深圳市中创鑫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窄带融合组网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81683A (ko) * 2000-02-18 2001-08-29 박홍성 마일리지를 이용한 유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601316A (zh) * 2015-02-02 2015-05-06 清华大学 宽窄带融合的多连接集群系统及其传输信道分配方法
CN106856601A (zh) * 2016-12-29 2017-06-16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综合通信系统
CN206389489U (zh) * 2016-10-10 2017-08-08 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播电视有线无线融合宽带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81683A (ko) * 2000-02-18 2001-08-29 박홍성 마일리지를 이용한 유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4601316A (zh) * 2015-02-02 2015-05-06 清华大学 宽窄带融合的多连接集群系统及其传输信道分配方法
CN206389489U (zh) * 2016-10-10 2017-08-08 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广播电视有线无线融合宽带系统
CN106856601A (zh) * 2016-12-29 2017-06-16 河北远东通信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综合通信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姜斌: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特点及在新建铁路上的应用", 《电气化铁道》 *
赵顾良等: "宽窄带融合集群专网应用技术展望",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78564A (zh) * 2022-08-02 2022-11-0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呼叫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网络系统
CN115278564B (zh) * 2022-08-02 2023-11-2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呼叫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通信系统以及网络系统
CN116233032A (zh) * 2023-03-02 2023-06-06 深圳市中创鑫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窄带融合组网系统及方法
CN116233032B (zh) * 2023-03-02 2023-10-20 深圳市中创鑫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窄带融合组网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7327A (zh) 业务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09148212A1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nd establishing relay channel between base station and non-line-of-sight channel terminal in next generatio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598848A (zh) 通信系统、紧凑型基站和通信方法
CN101820683A (zh) 干扰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02176697A (zh) 网络通信方法和系统
EP224700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CN111835614A (zh) 一种基于无线终端实现有线无线融合通信的通信系统
CN110267213B (zh) 一种铁路客站宽窄带融合通信信息系统
CN110401971A (zh) 一种基于230MHz电力专有频段智能自组网的通信方法
CN103841605B (zh) 一种实现多个bbu设备间基带信号协同处理的方法与设备
CN101521909A (zh) 用于基站间通信中基于多个终端中继的信令转发方法
CN107277861A (zh) 一种移动全网络分布式接入方法
CN203872191U (zh) Td-lte区域通讯网络分布式智能管理系统
CN113852967A (zh) 用于nsa的组网装置、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16633988A (zh) 一种多通信信道采控分离网关系统
CN207150618U (zh) 一种通信接口系统
CN112702748B (zh) 一种混合组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210247067U (zh) 免授权频段无线数据传输装置
CN103648167B (zh) 电网应急通信的业务调度方法与系统
CN107182040A (zh) 组呼创建和组呼数据传输方法、移动性管理装置及基站
CN113179498A (zh) 一种输变电在线监测数据自组网通信方法及系统
WO2017010630A1 (ko) Sdn 기반의 다중 무선 네트워크 통합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08632828B (zh) 一种区分不同频段核心网的基站及其处理方法
CN103634943B (zh) 一种WiFi接入方法及装置
CN206195781U (zh) 一种实现应急通信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