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31043A -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偏振片复合体和光学层叠体 - Google Patents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偏振片复合体和光学层叠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631043A CN114631043A CN202080073989.2A CN202080073989A CN114631043A CN 114631043 A CN114631043 A CN 114631043A CN 202080073989 A CN202080073989 A CN 202080073989A CN 114631043 A CN114631043 A CN 1146310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arizing plate
- region
- retardation
- polarizing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3
- 239000011241 protect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4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2
- 239000012779 reinforc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6116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2834 transmitt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125000002723 ali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4027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1
- 239000011342 resin composi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9000012790 adhesiv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1 aliphatic polyo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5
- 229920005992 thermoplast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5
- 125000004435 hydrogen atom Chemical group [H]*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125000000217 alk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820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125000004432 carbon atom Chemical group C*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043 dye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ZCYVEMRRCGMTRW-UHFFFAOYSA-N 7553-56-2 Chemical compound [I] ZCYVEMRRCGMTR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52740 iod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630 iod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DNIAPMSPPWPWGF-UHFFFAOYSA-N Prop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CC(O)CO DNIAPMSPPWPWG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GYZLOYUZLJXAJU-UHFFFAOYSA-N diglycidyl ether Chemical class C1OC1COCC1CO1 GYZLOYUZLJXAJ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150000002170 eth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5672 polyolefin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809 inorganic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505 polymerization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379 polymer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862 poly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63 antioxidant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3700 epoxy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3986 novola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Eth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OCCO LYCAIKOWRPUZT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1931 aliphat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670 alkaline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230 bi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2421 cell wa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32 cross lin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894 electron beam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148 ester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698 laser cu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0570 polyeth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925 Acry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78 Acry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284 Cellulose tri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RTZKZFJDLAIYFH-UHFFFAOYSA-N Diethyl ether Chemical compound CCOCC RTZKZFJDLAIYF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41 Lewis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CERQOIWHTDAKMF-UHFFFAOYSA-N Methacry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C)C(O)=O CERQOIWHTDAKM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21 Polyphenylene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793 Polystyr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NNLVGZFZQQXQNW-ADJNRHBOSA-N [(2r,3r,4s,5r,6s)-4,5-diacetyloxy-3-[(2s,3r,4s,5r,6r)-3,4,5-triacetyloxy-6-(acetyloxymethyl)oxan-2-yl]oxy-6-[(2r,3r,4s,5r,6s)-4,5,6-triacetyloxy-2-(acetyloxymethyl)oxan-3-yl]oxyoxan-2-yl]methyl 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O([C@@H]1O[C@@H]([C@H]([C@H](OC(C)=O)[C@H]1OC(C)=O)O[C@H]1[C@@H]([C@@H](OC(C)=O)[C@H](OC(C)=O)[C@@H](COC(C)=O)O1)OC(C)=O)COC(=O)C)[C@@H]1[C@@H](COC(C)=O)O[C@@H](OC(C)=O)[C@H](OC(C)=O)[C@H]1OC(C)=O NNLVGZFZQQXQNW-ADJNRHBO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2947 alkylene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bisphenol A Chemical class C=1C=C(O)C=CC=1C(C)(C)C1=CC=C(O)C=C1 IISBACLAFKSPI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PXKLMJQFEQBVLD-UHFFFAOYSA-N bisphenol F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C=C1CC1=CC=C(O)C=C1 PXKLMJQFEQBVL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WERYXYBDKMZEQL-UHFFFAOYSA-N butane-1,4-diol Chemical compound OCCCCO WERYXYBDKMZEQ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38 cationic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678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94 diacetyl cellulos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1187 glycero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7517 lewis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JFNLZVQOOSMTJK-KNVOCYPGSA-N norborn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H]2CC[C@H]1C=C2 JFNLZVQOOSMTJK-KNVOCYPG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14 plastic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3207 poly(ethylene-2,6-na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707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515 polycarb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7 polycarbon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25 polyester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45 polyester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223 polyethylene glyc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12 polyethylene na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223 polystyr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5846 sugar alcohols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SDRZFSPCVYEJTP-UHFFFAOYSA-N 1-ethenylcyclohexene Chemical compound C=CC1=CCCCC1 SDRZFSPCVYEJT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2-(2-methoxy-5-methylphenyl)ethanamine Chemical compound COC1=CC=C(C)C=C1CCN SMZOUWXMTYCW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2-Propenoic acid Natural products OC(=O)C=C NIXOWILDQLNW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DYWAPFDKPAHSED-UHFFFAOYSA-N 2-cycloheptyloxepane Chemical group C1CCCCCC1C1OCCCCC1 DYWAPFDKPAHSE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URUKMUHHWWCNKS-UHFFFAOYSA-N 2-cyclohexyloxane Chemical group C1CCCCC1C1OCCCC1 URUKMUHHWWCNK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DFCBRMXZKAKKI-UHFFFAOYSA-N 2-hydroxybenzaldehyde;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OC1=CC=CC=C1C=O CDFCBRMXZKAKK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TWJRLJHJPIABL-UHFFFAOYSA-N 2-methylphenol;3-methylphenol;4-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O)C=C1.CC1=CC=CC(O)=C1.CC1=CC=CC=C1O QTWJRLJHJPIAB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PWNQTHUCYMVMZ-UHFFFAOYSA-N 4,4'-sulfonyldi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C=C1S(=O)(=O)C1=CC=C(O)C=C1 VPWNQTHUCYMVM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8347 Cellulose acetate propion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5 Discotic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BRLQWZUYTZBJKN-UHFFFAOYSA-N Epichlorohydrin Chemical compound ClCC1CO1 BRLQWZUYTZB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IAYPIBMASNFSPL-UHFFFAOYSA-N Ethylene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O1 IAYPIBMASNFSP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Flu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F] YCKRFDGAMUMZL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6 Lyotropic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0 Melamine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877 Melami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8 Nematic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OAZABIRPOALJNA-UHFFFAOYSA-N OC=1C(=C(C(=C(C1)CC1=CC=CC=C1)O)O)O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CC1=CC=CC=C1)O)O)O OAZABIRPOALJN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OC1=CC=CC=C1 ISWSIDIOOBJBQZ-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65 Poly-4-vinylphen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02 Polyethylene glyc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GOOHAUXETOMSMM-UHFFFAOYSA-N Propylene oxide Chemical compound CC1CO1 GOOHAUXETOMSM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90 Smectic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2674 Swell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4 Thermotropic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ZJCCRDAZUWHFQH-UHFFFAOYSA-N Trimethylolprop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CO)CO ZJCCRDAZUWHF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306 acid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aluminium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O-2].[O-2].[O-2].[Al+3].[Al+3] PNEYBMLMFCGWS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518 antifoam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16 antistatic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3118 ary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group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KGBXLFKZBHKPEV-UHFFFAOYSA-N bo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B(O)O KGBXLFKZBHKPE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27 bor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2091 cation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663 cationic photopolyme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768 cat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217 cellulose acetate butyr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52 cla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77 co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003836 cresol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991 dicarboxylic aci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495 eth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C([H])([H])*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38 ethylene vinyl ace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47 exhib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1 flu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37 flu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6 gravure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XMIOPMDWAUFGU-UHFFFAOYSA-N hexane-1,6-diol Chemical compound OCCCCCCO XXMIOPMDWAUFG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477 hydrophilic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56 inorganic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75 inorganic fill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PNDPGZBMCMUPRI-UHFFFAOYSA-N iodine Chemical compound II PNDPGZBMCMUPR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2496 methyl group Chemical group [H]C([H])([H])*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66 organic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19 phase cycl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11 pheno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LYKRPDCJKSXAHS-UHFFFAOYSA-N phenyl-(2,3,4,5-tetrahydroxyphenyl)methanone Chemical compound OC1=C(O)C(O)=CC(C(=O)C=2C=CC=CC=2)=C1O LYKRPDCJKSXAH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59 photo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4 photosensitiz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00 poly(ethylene-vinyl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058 polyacry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6122 polyamid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291 polye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728 polyest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13716 polyethyle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3077 polyo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749 polyuretha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00 polyvinyl chlor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915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50 prog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870 radical polymerization initi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268 rod-like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50 screen-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LIVNPJMFVYWSIS-UHFFFAOYSA-N silic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Si-]#[O+] LIVNPJMFVYWSI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573 silicon-contain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050 silico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61 swel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803 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70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5/09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epoxy res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具有偏振片和设置于偏振片的一面侧的相位差层。偏振片具有厚度为15μm以下的偏振区域和在俯视时被偏振区域包围的非偏振区域。非偏振区域是在俯视时被偏振区域包围的贯通孔中设置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的区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偏振片复合体和光学层叠体。
背景技术
偏振片被广泛用作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的偏振光的供给元件,并且被广泛用作偏振光的检测元件。具备偏振片的显示装置也在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等移动设备中普及,从对显示目的的多样化、显示区分的明确化、装饰化等的要求出发,要求具有透射率不同的区域的偏振片。特别是在以智能手机、平板型终端为代表的中小型的移动终端中,从装饰性的观点出发,为了在整个面形成没有边界的设计,有时在显示面整个面贴合偏振片。在该情况下,有时在照相机镜头的区域、画面下的图标或标志印刷的区域也重叠偏振片,因此存在照相机的灵敏度变差、设计性变差这样的问题。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偏振板所包含的偏振片中局部地设置二色性物质的含量相对低的二色性物质低浓度部,与该二色性物质低浓度部对应地配置照相机,由此不会对照相机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156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实施使碱性溶液与包含二色性物质的树脂膜接触这样的化学处理,使树脂膜局部脱色而形成二色性物质低浓度部。为了脱色而使用的碱性溶液作为废液进行处理需要工夫、成本。另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在使用作为二色性物质的碘的情况下,通过接触碱性溶液,能够降低碘的含量而形成二色性物质低浓度部。然而,没有公开在使用碘以外的二色性物质的情况下形成二色性物质低浓度部的具体方法。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代替通过脱色等化学处理而形成了二色性物质的含量少的区域的偏振片的、具备新型偏振片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偏振片复合体和光学层叠体。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偏振片复合体和光学层叠体。
〔1〕一种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具有偏振片和设置于上述偏振片的一面侧的相位差层,
上述偏振片具有厚度为15μm以下的偏振区域和在俯视时被上述偏振区域包围的非偏振区域,
上述非偏振区域是在俯视时被上述偏振区域包围的贯通孔中设置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的区域。
〔2〕根据〔1〕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上述相位差层具有相位差区域和非相位差区域,所述相位差区域具有相位差特性且存在于与上述偏振区域对应的区域,所述非相位差区域不具有相位差特性且存在于与上述非偏振区域对应的区域,
上述非偏振区域和上述非相位差区域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
上述非相位差区域是在俯视时被上述相位差区域包围的贯通孔中设置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的区域。
〔3〕根据〔2〕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上述固化物的厚度与上述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中的包含上述偏振区域和上述相位差区域的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相同。
〔4〕根据〔2〕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上述固化物的厚度小于上述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中的包含上述偏振区域和上述相位差区域的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
〔5〕根据〔2〕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上述固化物的厚度大于上述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中的包含上述偏振区域和上述相位差区域的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
〔6〕根据〔2〕~〔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上述相位差区域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固化层。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上述非偏振区域具有透光性。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上述非偏振区域在俯视时的直径为0.5mm以上且20mm以下。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上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包含环氧化合物。
〔10〕根据〔9〕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上述环氧化合物包含脂环式环氧化合物。
〔11〕一种偏振片复合体,其具有〔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和设置于上述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至少一面侧的增强材料,
上述增强材料具有以各开口端面与上述偏振片的面对置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泡孔。
〔12〕根据〔11〕所述的偏振片复合体,其中,上述泡孔的上述开口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13〕根据〔12〕所述的偏振片复合体,其在上述泡孔的内部空间还设置有透光性的填充材料。
〔14〕一种光学层叠体,其在〔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或〔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复合体的单面侧或双面侧具有保护层。
〔15〕根据〔14〕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上述保护层是设置于上述偏振片上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
〔16〕根据〔15〕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构成上述保护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是与构成上述非偏振区域中所含的上述固化物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相同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备新型偏振片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偏振片复合体和光学层叠体。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一个例子的偏振片侧的概要俯视图,图1的(b)是图1的(a)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z-z’截面图。
图2的(a)~(e)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另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
图3的(a)和(b)是示意地表示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非偏振区域和非相位差区域周边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用于说明确定设置于非偏振区域和非相位差区域的固化物的厚度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4的(a)~(d)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
图5的(a)和(b)是示意地表示图4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后续的概要截面图。
图6的(a)~(d)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另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
图7的(a)~(d)是示意地表示图6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后续的概要截面图。
图8的(a)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偏振片复合体的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图8的(b)是偏振片复合体的增强材料侧的概要俯视图。
图9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偏振片复合体的另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
图10的(a)和(b)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
图11的(a)和(b)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另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
图12的(a)和(b)是示意地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又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偏振片复合体和光学层叠体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所有附图中,为了容易理解各构成要素而适当调整比例尺来示出,附图所示的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与实际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未必一致。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1))
图1(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一个例子的偏振片侧的概要俯视图,图1的(b)是图1(a)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z-z’截面图。图1的(a)和(b)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具有偏振片10和设置于偏振片10的一面侧的相位差层70。
如图1的(a)所示,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所具有的偏振片10具有偏振区域11和非偏振区域12。偏振区域11的厚度为15μm以下。非偏振区域12是在俯视偏振片10时被偏振区域11包围的区域。非偏振区域12是在俯视时被偏振区域11包围的贯通孔22中设置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以下,有时称为“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的区域。
偏振区域11的厚度为15μm以下,可以为13μm以下,也可以为10μm以下,还可以为8μm以下,还可以为5μm以下,通常为1μm以上。如果偏振区域11的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则用于在非偏振区域12设置后述的包含固化性树脂(X)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作业性容易降低。另外,在偏振区域11小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难以得到所期望的光学特性。偏振区域11的厚度例如可以使用接触式膜厚测定装置(MS-5C,株式会社Nikon制)来测定。
偏振片10中的偏振区域11和非偏振区域12的配置只要以偏振区域11包围非偏振区域12的方式设置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在俯视偏振片10时,偏振区域11所占有的总面积优选大于非偏振区域12所占有的总面积。偏振片10具有1个非偏振区域12即可,也可以具有2个以上的非偏振区域12。在具有2个以上非偏振区域12的情况下,各个非偏振区域12的形状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相位差层70由整体具有相位差特性的相位差区域构成。相位差区域是指在波长590nm的波长下,面内相位差值(R0)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中的至少一者超过40nm的区域。
面内相位差值(R0)是与相位差层70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面内方向)的相位差值,可以通过下式(I)求出。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是相位差层70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可以通过下式(II)求出。
面内相位差值(R0)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均利用温度23℃下的波长590nm的光进行测定。
R0=(Nx-Ny)×d (I)
Rth=[{(Nx+Ny)/2}-Nz]×d (II)
[式(I)和式(II)中,
Nx是面内的折射率成为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
Ny是在面内与慢轴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d是相位差层的厚度[nm]。]
面内相位差值(R0)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例如可以利用王子计测机器公司制的双折射测定装置(商品名KOBRA-WPR)进行测定。
相位差层70所具有的相位差特性没有特别限定。相位差层70例如可以具有作为1/4波片、1/2波片、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或正C板发挥功能的相位差特性。
相位差层70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为30μm以下,可以为20μm以下,也可以为15μm以下,还可以为13μm以下,还可以为10μm以下,还可以为8μm以下,还可以为5μm以下,通常为1μm以上。
相位差层70的形成可以使用后述的原料相位差层。相位差层70例如是将热塑性树脂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成的拉伸膜、或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的聚合固化层等。
相位差层70可以借由未图示的贴合层而设置于偏振片10的一面侧。作为贴合层,可举出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作为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和用于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例如可举出用于构成后述的填充材料的粘合剂和粘接剂。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可以在偏振片10的一面侧具有1层相位差层,也可以具有2层以上的相位差层。在具有2层以上的相位差层的情况下,相位差层可以彼此借由贴合层而层叠,相位差特性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中,如图1的(a)所示,具有在俯视时被偏振区域11包围的非偏振区域12。因此,在将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应用于在智能手机、平板型终端等普及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时,通过与非偏振区域12对应地配置照相机镜头、图标或标志等印刷部,能够抑制照相机的灵敏度降低和外观设计性降低。
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中,通过使非偏振区域12包含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能够使偏振片10的贯通孔22为实心。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所具有的偏振片10的厚度薄至15μm以下,因此如果在非偏振区域12未设置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而使贯通孔22为中空的状态,则有可能因应用于显示装置时等受到的温度变化所伴随的偏振片的收缩而产生在贯通孔22的周边产生裂纹等不良情况。与此相对,通过像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所具有的偏振片10那样在贯通孔22中设置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能够使非偏振区域12为实心,因此能够抑制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2))
图2的(a)~(e)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另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图2的(a)~(e)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具有偏振片10和设置于偏振片10的一面侧的相位差层71。关于偏振片10,如上述中说明的那样。
相位差层71如图2的(a)~(e)所示,包括具有相位差特性的相位差区域75和不具有相位差特性的非相位差区域76。相位差区域75如图1所示的相位差层70中说明的那样,是指在波长590nm的波长处面内相位差值(R0)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中的至少一者超过40nm的区域。非相位差区域76是指在波长590nm的波长处面内相位差值(R0)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分别为40nm以下的区域。面内相位差值(R0)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的算出和测定可以利用上述方法进行。
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所包含的相位差层71中,相位差区域75存在于与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对应的区域,非相位差区域76存在于与偏振片10的非偏振区域12对应的区域。在此,相位差区域75存在于与偏振区域11对应的区域是指在俯视方向上,相位差区域75和偏振区域11彼此为大致相同形状、大致相同尺寸,同样地,非相位差区域76存在于与非偏振区域12对应的区域是指在俯视方向上,非相位差区域76和非偏振区域12为大致相同位置、大致相同形状、大致相同尺寸(直径)。换言之,是指将非相位差区域76在俯视方向上投影于偏振片10时,非相位差区域76的投影区域与位于该偏振片10的非偏振区域12大致相同。根据后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制造手段,可以有效地制造相位差区域75存在于与偏振区域11对应的区域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中所含的偏振片10具有2个以上的非偏振区域12的情况下,只要在与至少1个非偏振区域12对应的区域存在非相位差区域76即可,也可以在与其他非偏振区域12对应的区域存在相位差区域75。
相位差层71可以借由未图示的贴合层而设置于偏振片10的一面侧。作为贴合层,可举出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可以在偏振片10的一面侧具有1层相位差层,也可以具有2层以上的相位差层。在具有2层以上的相位差层的情况下,相位差层可以彼此借由贴合层而层叠,相位差特性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在具有2层以上的相位差层的情况下,只要至少1层为相位差层71,则其他相位差层也可以是例如上述的相位差层70。在该情况下,相位差层71优选设置于相对靠近偏振片10的一侧。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包含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非偏振区域12是在俯视时被偏振区域11包围的贯通孔22中设置有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的区域。非相位差区域76是在俯视时被相位差区域75包围、且设置于与上述贯通孔22对应的区域的贯通孔72中设置有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的区域。偏振片10的贯通孔22与相位差层71的贯通孔72在俯视时可以为相同形状。贯通孔22和贯通孔72可以在偏振区域11的厚度方向上连通,可以遍及连通的上述贯通孔22、72而设置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
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中,也与图1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同样地,在应用于显示装置时,能够抑制照相机的灵敏度降低和外观设计性降低,能够抑制上述不良情况的发生。特别是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中,相位差层71具有非相位差区域76。因此,通过与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对应地配置照相机镜头、图标或标志等印刷部,能够进一步抑制照相机的灵敏度降低和外观设计性降低。
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的厚度可以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中的包含偏振区域11和相位差区域75的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相同(图2的(a)),也可以小于该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图2的(b)、(c)),也可以大于该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图2(d)、(e))。上述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可以是偏振区域11的厚度与相位差区域75的厚度的合计厚度,该合计厚度可以包含介于偏振区域11与相位差区域75之间的层的厚度。例如,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在偏振片10与相位差层71之间具有贴合层的情况下,上述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是在偏振区域11的厚度与相位差区域75的厚度的合计厚度的基础上还加上贴合层的厚度而得到的厚度。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以填塞偏振片10的贯通孔22的至少一部分和相位差层71的贯通孔72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即可。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在偏振片10与相位差层71之间具有贴合层的情况下,以填塞设置于贴合层的贯通孔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设置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即可。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优选以填塞偏振片10的贯通孔22整体的方式设置,更优选以填塞偏振片10的贯通孔22整体、相位差层71的贯通孔72整体、以及上述贴合层的贯通孔整体的方式设置。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中的包含偏振区域11和相位差区域75的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2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下,可以为18μm以下,也可以为16μm以下,通常为2μm以上。如果上述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超过上述范围,则如后所述,用于在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设置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的作业性容易降低。厚度例如可以使用接触式膜厚测定装置(MS-5C,株式会社Nikon制)进行测定。
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固化物的厚度如下确定。首先,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中,假定包含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的表面(与相位差层71侧相反侧的表面)的第1平面和包含相位差层71的相位差区域75的表面(与偏振片10侧相反侧的表面)的第2平面。接下来,在非偏振区域12中,确定偏振片10侧的固化物的表面与第1平面所成的最短距离成为最大的位置即第1位置、以及相位差层71侧的固化物的表面与第2平面所成的最短距离成为最大的第2位置。然后,将第1位置的最短距离(dm)、第2位置的最短距离(dn)、以及第1平面与第2平面的距离(D)的合计值(dm+dn+D)作为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固化物的厚度。
基于图3对设置于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物的厚度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中的包含偏振区域11和相位差区域75的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不同的情况下的厚度的确定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图3的(a)和(b)是示意地表示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非偏振区域和非相位差区域周边的截面的一个例子的图,是用于说明确定设置于非偏振区域和非相位差区域的固化物的厚度的方法的说明图。
如图3的(a)所示,在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设置有固化物的情况下,将沿着偏振片10的与相位差层71侧相反侧的表面侧位于非偏振区域12的直线假定为第1平面11m。将连接该第1平面11m上的任意点与设置于非偏振区域12的固化物的表面上的任意点的直线成为最短距离的直线中的、该直线的长度(图3的(a)中的“dm”)成为最大时的位置设为第1位置。接下来,如图3的(a)所示,将沿着相位差层71的与偏振片10侧相反侧的表面侧位于非相位差区域76的由单点划线表示的直线假定为第2平面11n。将连接该第2平面11n上的任意点与设置于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物的表面上的任意点的直线成为最短距离的直线中的、该直线的长度(图3的(a)中的“dn”)成为最大时的位置设为第2位置。在此,如图3的(a)所示,在设置于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物的表面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厚度方向上存在于比第1平面11m和第2平面11n更靠内表面侧(偏振片10和相位差层71侧)的情况下,dm和dn以负值表示。另外,将第1平面11m与第2平面11n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设为D。这样,设置于图3的(a)所示的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物的厚度可以确定为D+dm+dn(dm和dn为负值)。
另外,如图3的(b)所示,对于在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设置有固化物的情况,也与上述同样地,通过假定第1平面11m和第2平面11n,能够确定设置于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固化物的厚度。具体而言,首先,将连接第1平面11m上的任意点和设置于非偏振区域12的固化物的表面上的任意点的直线成为最短距离的直线中的、该直线的长度(图3的(b)中的“dm”)成为最大时的位置设为第1位置。接下来,将连接第2平面11n上的任意点与设置于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物的表面上的任意点的直线成为最短距离的直线中的、该直线的长度(图3的(b)中的“dn”)成为最大时的位置设为第2位置。在此,如图3的(b)所示,在设置于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物的表面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厚度方向上存在于比第1平面11m和第2平面11n更靠外表面侧(与偏振片10和相位差层71侧相反侧)的情况下,dm和dn以正值表示。这样,设置于图3的(b)所示的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物的厚度可以确定为D+dm+dn(dm和dn为正值)。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可以为圆偏振板。在该情况下,相位差层70和相位差层71的相位差区域75可以具有作为1/4波片发挥功能的相位差特性。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为圆偏振板的情况下,可以在偏振片10的一面侧具有2层以上的相位差层70、71。例如,也可以在偏振片10的一面侧按照相位差特性为[a]1/2波片和1/4波片的顺序、[b]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和正C板的顺序、或[c]正C板和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的顺序配置的方式层叠相位差层70、71。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可以是单片体,也可以是具有在保存时、输送时等被卷绕成卷形状的长度的长条体。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的平面形状和大小没有特别限定。
(偏振区域)
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优选在波长380nm~780nm的范围的波长处显示出吸收二色性。偏振片10具有吸收具有与其吸收轴平行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使具有与吸收轴正交的(与透射轴平行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透射的性质,该性质能够主要通过偏振区域11得到。
偏振区域11例如可以使用:在聚乙烯醇系膜、部分缩醛化聚乙烯醇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上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并取向而得到的膜;使二色性物质吸附·取向于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系取向膜或取向有液晶化合物的膜而得到的膜等。其中,作为光学特性优异的膜,优选使用将聚乙烯醇系膜用碘染色并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的膜。
首先,对于成为优选的偏振区域11的、将聚乙烯醇系膜用碘染色并进行单轴拉伸而得到的膜,简单地说明其制造方法。
利用碘的染色例如通过将聚乙烯醇系膜浸渍于碘水溶液中来进行。单轴拉伸的拉伸倍率优选为3~7倍。拉伸可以在染色处理后进行,也可以一边染色一边进行。另外,也可以在拉伸后进行染色。
根据需要对聚乙烯醇系膜实施溶胀处理、交联处理、清洗处理、干燥处理等。例如,通过在染色之前将聚乙烯醇系膜浸渍于水中进行水洗,不仅能够清洗聚乙烯醇系膜表面的污垢、抗粘连剂,而且能够使聚乙烯醇系膜溶胀而防止染色不均等。
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的拉伸处理、染色处理、交联处理(硼酸处理)、水洗处理、干燥处理例如可以依据日本特开2012-159778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来进行。在该文献记载的方法中,通过在基材膜上涂覆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成为偏振区域11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此时,所使用的基材膜也可以用作后述的第1支撑层25。
接下来,对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于取向有液晶化合物的膜而成的偏振区域11进行简单说明。作为此时的偏振区域11,例如如日本特开2013-3735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3324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6-17036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7-83843号公报等中记载的那样,可以使用在液晶化合物聚合而成的固化膜中二色性色素取向而成的膜。作为二色性色素,可以使用在波长380~800nm的范围内具有吸收的二色性色素,优选使用有机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例如可举出偶氮化合物。液晶化合物为能够在取向的状态下进行聚合的液晶化合物,可以在分子内具有聚合性基团。这样的液晶化合物聚合而成的固化膜可以形成在基材膜上,该情况下,上述基材膜也可以用作后述的第1支撑层25。
也优选在如上述那样制作用于偏振区域11的偏振膜后,通过开孔加工形成非偏振区域12而形成偏振片10。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这样的仅由偏振区域11形成的偏振膜称为原料偏振片20。
偏振区域11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特别优选为99%以上。偏振区域11的单体透射率(Ts)通常小于50%,也可以为46%以下。偏振区域11的单体透射率(Ts)优选为39%以上,更优选为39.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以上,特别优选为40.5%以上。
单体透射率(Ts)是依据JIS Z8701的2度视野(C光源)进行测定并进行可见度修正而得到的Y值。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和单体透射率(Ts)例如可以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制品名:V7100)进行测定,基于进行了可见度修正的平行透射率Tp和正交透射率Tc,通过下述式求出。
Py[%]={(Tp-Tc)/(Tp+Tc)}1/2×100
(非偏振区域)
通常,“非偏振光”是指没有能够在电场成分中观测到的规则性的光。换言之,非偏振光是指未观测到主要特定偏振状态的随机光。另外,“部分偏振光”是指处于偏振光与非偏振光的中间状态的光,是指直线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中的至少1种与非偏振光混合而成的光。偏振片10中的非偏振区域12是指透射该非偏振区域12的光(透射光)成为非偏振光或部分偏振光的区域。特别是,优选透射光为非偏振光的非偏振区域。
偏振片10的非偏振区域12是在俯视时被偏振区域11包围的区域。
非偏振区域12包含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非偏振区域12优选为在设置于仅由偏振区域11形成的偏振片(原料偏振片20)的贯通孔中设置有包含后述的固化性树脂(X)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区域。非偏振区域12具有透光性。在本说明书中,透光性是指波长400nm~700nm的范围的可见光透射80%以上的性质(透射率),优选透射85%以上,更优选透射90%以上,进一步优选透射92%以上。以下的“透光性”的定义和对可见光的透射率的优选的范围也与上述相同。
通过使偏振片10的非偏振区域12具有透光性,能够在非偏振区域12中确保光学透明性。由此,在将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应用于显示装置时,通过与非偏振区域12对应地配置照相机镜头、图标或标志等印刷部,能够抑制照相机的灵敏度的降低、设计性的降低。
非偏振区域12的平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设为圆形;椭圆形;硬币形(日文原文:小判形);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多边形的至少1个角为圆角(具有R的形状)的圆角多边形等。
非偏振区域12的直径优选为0.5mm以上,可以为1mm以上,也可以为2mm以上,还可以为3mm以上。非偏振区域12的直径优选为20mm以下,可以为15mm以下,也可以为10mm以下,还可以为7mm以下。非偏振区域12的直径是指连接该非偏振区域12的外周的任意两点的直线中长度最长的直线的长度。
设置于非偏振区域12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的厚度可以与偏振区域11的厚度相同,也可以小于偏振区域11的厚度,还可以大于偏振区域11的厚度。如上所述,设置于非偏振区域12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优选以填塞贯通孔22整体的方式设置。
设置于非偏振区域12的固化物的厚度按照上述说明的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固化物的厚度的测定方法进行即可。具体而言,在上述测定方法中,将第2平面设为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的表面中的、与设为包含于第1平面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确定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的厚度即可。
(相位差区域)
相位差层71具有相位差特性,但该性质主要可以通过相位差区域75而得到。相位差区域75的波长590nm的波长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0)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中的至少一者超过40nm,各自独立地可以为100nm以上,也可以为500nm以上,还可以为1000nm以上,通常为15000nm以下。
相位差区域75例如可以具有作为1/4波片、1/2波片、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或正C板发挥功能的相位差特性。如上所述,也可以将相位差特性互不相同的相位差层层叠多种而制成相位差区域75。
相位差区域75可以设为由后述的整体为相位差区域的原料相位差层形成的区域。在将相位差特性互不相同的相位差层层叠多种而成的层设为相位差区域75的情况下,只要将该层叠多种而成的层设为原料相位差层即可。因此,相位差区域75由构成后述的原料相位差层的材料形成,具体而言,可以包含热塑性树脂。相位差区域例如可以由对热塑性树脂进行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成的拉伸膜、或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的聚合固化层等来形成。
相位差区域75的厚度优选为15μm以下,可以为13μm以下,也可以为10μm以下,还可以为8μm以下,还可以为5μm以下,通常为1μm以上。
(非相位差区域)
相位差层71的非相位差区域76是在俯视时被相位差区域75包围的区域。非相位差区域76的波长590nm的波长处的面内相位差值(R0)和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为40nm以下,可以各自独立地为35nm以下,可以为30nm以下,也可以为20nm以下,还可以为0nm。
非相位差区域76可以在俯视时被相位差区域75包围的贯通孔72中包含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设置于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的厚度可以与相位差区域75的厚度相同,也可以小于非相位差区域76的厚度,还可以大于非相位差区域76的厚度。如上所述,设置于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优选以填塞贯通孔72整体的方式设置。如后所述,通过与非偏振区域12对应地设置这样的非相位差区域76,从而在将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应用于显示装置时,通过与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对应地配置照相机镜头、图标或标志等印刷部,能够抑制照相机的灵敏度降低、外观设计性降低。
设置于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物的厚度按照上述说明的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固化物的厚度的测定方法进行即可。具体而言,在上述测定方法中,将第1平面设为相位差层71的相位差区域75的表面中的、与第2平面所包含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确定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的厚度即可。
非相位差区域76的平面形状和直径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作为非偏振区域12的平面形状而例示的形状和直径。非相位差区域76的平面形状和直径优选分别与非偏振区域12的平面形状和直径相同。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中的非偏振区域12、以及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中的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如上所述,为设置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的区域,优选由包含该固化性树脂(X)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包含的固化性树脂(X)通过紫外线、可见光、电子束、X射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固化性树脂(X)优选为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包含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粘接剂,在该情况下,更优选为紫外线固化型的粘接剂。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为无溶剂型。无溶剂型是指未积极地添加溶剂,具体而言,无溶剂型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是指相对于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固化性树脂(X)100重量%,溶剂的含量为5重量%以下。
固化性树脂(X)优选包含环氧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是指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优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作为环氧化合物,可举出脂环式环氧化合物、脂肪族环氧化合物、氢化环氧化合物(具有脂环式环的多元醇的缩水甘油醚)等。固化性树脂(X)中所含的环氧化合物可以为1种,也可以为2种以上。
环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固化性树脂(X)100重量%优选为4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以上。环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固化性树脂(X)100重量%为100重量%以下即可,可以为90重量%以下,也可以为80重量%以下,还可以为75重量%以下。
环氧化合物的环氧当量通常为40~3000g/当量,优选为50~1500g/当量的范围内。如果环氧当量超过3000g/当量,则存在与固化性树脂(X)中含有的其他成分的相容性降低的可能性。
固化性树脂(X)中所含的环氧化合物优选含有脂环式环氧化合物。脂环式环氧化合物是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与脂环键合的环氧基的环氧化合物。“与脂环键合的环氧基”是指下述式所示的结构中的桥接的氧原子-O-。下述式中,m为2~5的整数。
[化学式1]
除去上述式中的(CH2)m中的1个或多个氢原子后的形式的基团与其他化学结构键合而成的化合物可以成为脂环式环氧化合物。(CH2)m中的1个或多个的氢原子可以被甲基、乙基等直链状烷基适当取代。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中,具有氧杂双环己烷环(上述式中m=3的环氧化合物)、氧杂双环庚烷环(上述式中m=4的环氧化合物)的环氧化合物对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和相位差层71的相位差区域75与形成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之间赋予优异的密合性,因此优选使用。以下,具体地例示优选使用的脂环式环氧化合物,但并不限定于这些化合物。
[a]下述式(IV)所示的环氧环己烷羧酸环氧环己基甲酯类:
[化学式2]
[式(IV)中,R8和R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b]下述式(V)所示的烷烃二醇的环氧环己烷羧酸酯类:
[化学式3]
[式(V)中,R10和R1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n表示2~20的整数。]
[c]下述式(VI)所示的二羧酸的环氧环己基甲酯类:
[化学式4]
[式(VI)中,R12和R1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p表示2~20的整数。]
[d]下述式(VII)所示的聚乙二醇的环氧环己基甲醚类:
[化学式5]
[式(VII)中,R14和R15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q表示2~10的整数。]
[e]下述式(VIII)所示的烷烃二醇的环氧环己基甲醚类:
[化学式6]
[式(VIII)中,R16和R17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r表示2~20的整数。]
[f]下述式(IX)所示的二环氧三螺环化合物:
[化学式7]
[式(IX)中,R18和R19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g]下述式(X)所示的二环氧单螺环化合物:
[化学式8]
[式(X)中,R20和R2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h]下述式(XI)所示的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物类:
[化学式9]
[式(XI)中,R22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i]下述式(XII)所示的环氧环戊醚类:
[化学式10]
[式(XII)中,R23和R2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j]下述式(XIII)所示的二环氧三环癸烷类:
[化学式11]
[式(XIII)中,R25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5的直链状烷基。]
作为脂肪族环氧化合物,可举出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环氧烷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醚。更具体而言,可举出1,4-丁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1,6-己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甘油的三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的三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丙二醇的二缩水甘油醚;通过在乙二醇、丙二醇或甘油等脂肪族多元醇上加成1种或2种以上的环氧烷(环氧乙烷、环氧丙烷)而得到的聚醚多元醇的聚缩水甘油醚等。
氢化环氧化合物是通过使表氯醇与脂环式多元醇反应而得到的,所述脂环式多元醇是对芳香族多元醇的芳香环进行氢化反应而得到的。作为芳香族多元醇,可举出双酚A、双酚F、双酚S等双酚型化合物;苯酚线型酚醛树脂、甲酚线型酚醛树脂、羟基苯甲醛苯酚线型酚醛树脂等线型酚醛型树脂;四羟基二苯基甲烷、四羟基二苯甲酮、聚乙烯基苯酚等多官能型的化合物。作为氢化环氧化合物中优选的化合物,可举出经氢化的双酚A的二缩水甘油醚。
固化性树脂(X)也可以与环氧化合物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一起含有(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等。通过并用(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可以期待提高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和相位差层71的相位差区域75与形成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之间的密合性、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的硬度和机械强度的效果,此外,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固化性树脂(X)的粘度、固化速度等的调整。“(甲基)丙烯酸”是指选自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方。
包含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优选包含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举出光阳离子系聚合剂等阳离子系聚合剂、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光阳离子系聚合引发剂通过可见光线、紫外线、X射线、电子束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产生阳离子物种或路易斯酸,引发环氧基的聚合反应。如上所述,固化性树脂(X)优选为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固化的紫外线固化性树脂,固化性树脂(X)优选包含脂环式环氧化合物,因此,此时的聚合引发剂优选为通过紫外线的照射而产生阳离子物种或路易斯酸的聚合引发剂。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含有光增敏剂、聚合促进剂、离子捕获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增粘剂、热塑性树脂、填充剂、流动调节剂、增塑剂、消泡剂、抗静电剂、流平剂等添加剂。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1)的制造方法)
图4和图5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在图4和图5中示出了得到图1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的情况。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例如可以使用整体具有相同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且不具有非偏振区域12的原料偏振片20来制造。由于原料偏振片20仅由上述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形成,所以原料偏振片20的厚度优选为与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相同的厚度即15μm以下。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例如可以通过以下工序来制造。首先,如图4的(a)所示,准备在原料偏振片20的一个面以能够相对于原料偏振片20剥离的方式设置有第1支撑层25的第1层叠体31。对于准备好的第1层叠体31,通过冲裁、剪切、切削或激光切割等形成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32(图4的(b))。由此,得到在原料偏振片20形成有贯通孔22的开孔偏振片21。接下来,在形成有贯通孔32的第1层叠体31的开孔偏振片21侧可剥离地设置第2支撑层26后(图4的(c)),剥离第1支撑层25(图4的(d))。由此,得到层叠有第2支撑层26和开孔偏振片21的第2层叠体33(图4的(d))。第2支撑层26以堵塞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的一侧的方式设置。
接下来,向第2层叠体33的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中填充包含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由此使贯通孔22内的固化性树脂(X)固化。由此,在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中形成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得到在第2支撑层26上层叠有偏振片10的第3层叠体34(图5的(a))。第3层叠体34的偏振片10中,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以外的区域成为偏振区域11,设置有固化物的贯通孔22的区域成为非偏振区域12。然后,在第3层叠体34的偏振片10侧借由未图示的贴合层层叠相位差层70,形成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也可以在层叠相位差层70后剥离第2支撑层26。
作为向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中填充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分注器或分配器等向第2层叠体33的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中注入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也可以一边在第2层叠体33的开孔偏振片21的表面上涂敷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向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中填充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敷于开孔偏振片21的表面上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可以作为后述的保护层。在涂敷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可以以覆盖通过涂敷而形成的涂布层表面的方式设置基材膜。基材膜可以作为后述的保护层使用,这种情况下,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层可以作为用于贴合后述的保护层的贴合层。基材膜可以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后剥离。
第1支撑层25可以是在原料偏振片20的制造时使用的支撑层,也可以使用在涂敷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时使用的上述基材膜。或者,可以是利用水等挥发性液体贴合于原料偏振片20的可剥离的支撑层,也可以是能够相对于原料偏振片20剥离的粘合片。第2支撑层26可以是利用水等挥发性液体贴合于开孔偏振片21的可剥离的支撑层,也可以是能够相对于开孔偏振片21剥离的粘合片。
通过在设置有非偏振区域12的偏振片10上设置相位差层70,可以制造图1(b)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该相位差层70可以是将热塑性树脂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成的拉伸膜,也可以是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的聚合固化层。在相位差层70为聚合固化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在基材层上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固化而形成聚合固化层的带基材层的聚合固化层。将该带基材层的聚合固化层的聚合固化层侧借由贴合层层叠于第3层叠体34的偏振片10侧后,剥离该基材层,由此可以在偏振片10上形成相位差层70。
如上所述,通过使原料偏振片20的厚度为15μm以下,从而设置于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的深度也能够设为15μm以下。由此,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向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的填充、填充于贯通孔22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处理,因此能够抑制作业性的降低。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2)的制造方法)
图6和图7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在图6和图7中示出了得到图2的(a)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情况,但图2的(c)和(e)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也可以通过下述说明的方法来制造。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例如可以使用整体具有相同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且不具有非偏振区域12的原料偏振片20(图6的(a)),进一步使用整体为相位差区域的聚合固化层85(图6的(b))作为原料相位差层来制造。原料偏振片20成为上述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因此原料偏振片20的厚度优选为与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相同的厚度即15μm以下。聚合固化层85成为上述相位差层71的相位差区域75,因此聚合固化层85的厚度优选为与相位差层71的相位差区域75相同的厚度。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例如可以通过以下工序来制造。首先,按照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步骤,准备第1层叠体31(图6的(a))。在基材层84上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固化,准备在基材层84上形成有整体为相位差区域的聚合固化层85的带基材层的聚合固化层80(图6的(b))。在准备好的第1层叠体31的原料偏振片20侧,借由未图示的贴合层层叠带基材层的聚合固化层80的聚合固化层85侧(图6的(c))。由此,得到依次层叠有基材层84、聚合固化层85、原料偏振片20和第1支撑层25的第4层叠体35(图6的(c))。对于第4层叠体35,通过冲裁、剪切、切削或激光切割等形成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36(包括贯通孔22、72)(图6的(d)),剥离第1支撑层25而得到第5层叠体37(图7的(a))。
由此,可以得到在原料偏振片20形成有贯通孔22的开孔偏振片21、以及在聚合固化层85形成有贯通孔72的开孔相位差层81。
接下来,在第5层叠体37的开孔偏振片21侧层叠第3支撑层27(图7的(b)),剥离基材层84(图7的(c))。第3支撑层27以堵塞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的一侧的方式设置。然后,在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和开孔相位差层81的贯通孔72中填充包含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由此使贯通孔22、72内的固化性树脂(X)固化,在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和开孔相位差层81的贯通孔72中形成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图7的(d))。由此,在第3支撑层27上得到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在第3支撑层27上依次层叠有偏振片10和相位差层71。在形成固化物后,可以剥离第3支撑层27。所得到的偏振片10中,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以外的区域成为偏振区域11,设置有固化物的贯通孔22的区域成为非偏振区域12。所得到的相位差层71中,开孔相位差层81的贯通孔72以外的区域成为相位差区域75,设置有固化物的贯通孔72的区域成为非相位差区域76。并且,位于偏振片10的非偏振区域12与位于相位差层71的非相位差区域76相互连通。
代替上述方法,图2的(a)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例如也可以如下制造。以下,示出了得到图2的(a)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情况,图2的(b)和(d)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也可以通过下述说明的方法来制造。如图6的(c)和(d)所示,对于第4层叠体35,通过冲裁、剪切、切削或激光切割等形成在层叠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36后,剥离基材层84。接下来,在剥离基材层84而露出的一侧(开孔相位差层81侧)层叠第4支撑层,剥离第1支撑层25。第4支撑层以堵塞开孔相位差层81的贯通孔72的一侧的方式设置。然后,在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和开孔相位差层81的贯通孔72中填充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由此使贯通孔22、72内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固化性树脂(X)固化,在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和开孔相位差层81的贯通孔72中形成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由此,在第4支撑层上得到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在第4支撑层上依次层叠有相位差层71和偏振片10。在形成固化物后,可以剥离第4支撑层。
作为在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和开孔相位差层81的贯通孔72中填充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方法,可举出带被覆层的偏振片(1)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填充方法。在一边在开孔偏振片21的表面上涂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一边进行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向贯通孔22、72的填充的情况下,涂覆于开孔偏振片21的表面上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层可以作为后述的保护层。在涂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可以以覆盖通过涂覆而形成的涂布层表面的方式设置基材膜。基材膜可以作为后述的保护层使用,在该情况下,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层可以作为用于贴合后述的保护层的贴合层。基材膜可以在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固化性树脂(X)固化后剥离。
作为设置第3支撑层27和第4支撑层的方法,可举出作为设置第1支撑层25和第2支撑层26的方法而例示的方法。
如上所述,通过使原料偏振片20的厚度为15μm以下,设置于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的深度也可以设为15μm以下。如对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所说明的那样,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中的包含偏振区域11和相位差区域75的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优选为30μm以下,因此作为原料相位差层的聚合固化层85的厚度优选为15μm以下。因此,设置于开孔相位差层81的贯通孔72的深度也可以设为15μm以下。
由此,能够将贯通孔22和贯通孔72的合计深度设为30μm以下。
因此,能够以短时间进行固化性树脂(X)向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和开孔相位差层71的贯通孔72的填充、填充于贯通孔22和贯通孔72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处理,因此能够抑制作业性的降低。
在此,对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制造中使用的原料偏振片和原料相位差层的制造简单地进行说明。
(原料偏振片)
原料偏振片20优选不易因用于使填充于贯通孔22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固化性树脂(X)固化而照射的活性能量射线而显著变性。这样的原料偏振片20例如为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并取向而成的膜、或二色性色素在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层中取向而成者,它们的制造方法如上述的偏振区域11中说明的那样。
(原料相位差层)
原料相位差层由整体具有相位差特性的相位差区域构成。原料相位差层例如可以具有上述说明的相位差层70或相位差区域所具有的相位差特性。原料相位差层例如可以具有作为1/4波片、1/2波片、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或正C板发挥功能的相位差特性。
原料相位差层例如是将热塑性树脂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成的拉伸膜、或聚合性液晶性化合物的聚合固化层等。
作为构成拉伸膜的热塑性树脂,优选具有透光性的(优选光学透明的)热塑性树脂。具体而言,可举出链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等)、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等聚烯烃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纤维素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酯、聚萘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
构成聚合固化层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中具有聚合性反应基团且显示出液晶性的化合物。作为聚合性反应基团,可举出原料偏振片中例示的聚合性反应基团。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棒状液晶化合物、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和它们的混合物。关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液晶性可以是热致性液晶,也可以是溶致性液晶,作为相序结构,可以是向列液晶,也可以是近晶液晶。
原料相位差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形成:[v]例如在形成于基材膜上的取向层上涂布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相位差层形成用组合物,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固化的方法;[vi]在基材层上涂布相位差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涂膜,将该涂膜与基材层一起拉伸的方法。作为基材层,可举出在原料偏振片中说明的上述[ii]中使用的基材膜。
作为构成原料相位差层的拉伸膜和聚合固化层,例如可举出国际公开2018/003416号中记载的相位差层。
<偏振片复合体>
(偏振片复合体(1))
图8的(a)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偏振片复合体的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图8的(b)是偏振片复合体的增强材料侧的概要俯视图。图8的(a)所示的偏振片复合体42具有图1(b)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和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的相位差层70侧的增强材料50。增强材料50除了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的相位差层70侧以外,还可以设置于偏振片10侧。
偏振片复合体42中,增强材料50具有以各开口端面与偏振片10的面对置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泡孔51。各开口端面可以与偏振片10直接接触地对置,也可以如图8的(a)所示的偏振片复合体42所示,隔着相位差层70而与偏振片10的面对置。泡孔51具有被划分泡孔51的泡孔隔壁53包围的中空柱状(筒状)的结构,柱状的结构的轴向两端成为开口的开口端面。
偏振片复合体42中,如图8的(a)所示,增强材料50优选以在偏振片10的与非偏振区域12及其周边对应(投影)的区域存在泡孔51的方式设置,更优选以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的整个面存在泡孔51的方式设置。
由于偏振片10具有非偏振区域12,所以认为由于应用于显示装置时等受到的温度变化所伴随的偏振片10的收缩,容易在非偏振区域12的周边产生裂纹。另外,认为偏振片10由于偏振区域11的厚度薄至15μm以下,所以在受到冲击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裂纹。在偏振片复合体42中,如上所述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的单面设置有增强材料50,因此认为能够抑制受到温度变化、冲击时产生的偏振片10的裂纹、微细的裂纹发展成大的裂纹。从偏振片复合体42的耐冲击性的观点出发,增强材料50优选至少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的相位差层70侧。
增强材料50与偏振片10一起应用于显示装置等。如果增强材料50的泡孔51的内部空间为空洞,则有可能因泡孔隔壁53与泡孔51的内部空间的折射率的差异等而导致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性降低。因此,优选在偏振片复合体42中的增强材料50的泡孔51的内部空间设置透光性的填充材料。在偏振片复合体42的增强材料50中,如后所述在多个泡孔51之间设置有间隙的情况下,优选在该间隙中也设置透光性的填充材料。关于这样的填充材料,将在后面叙述。
(偏振片复合体(2))
图9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偏振片复合体的另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图9所示的偏振片复合体43具有图2的(a)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和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相位差层71侧的增强材料50。在此,示出了增强材料50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相位差层71侧的情况,但增强材料50除了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相位差层71侧以外,还可以设置于偏振片10侧。另外,也可以不将增强材料50设置于相位差层71侧而是设置于偏振片10侧,从耐冲击性的观点出发,增强材料50优选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的相位差层71侧。
关于增强材料50,如上所述。如上所述增强材料50可以在增强材料50的泡孔51的内部空间和多个泡孔51之间的间隙设置填充材料。
图9所示的偏振片复合体43分别具有图2的(a)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和增强材料50,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偏振片复合体43中所含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可以是图2的(b)~(e)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
(增强材料)
如上所述,增强材料50所具有的泡孔51具有被划分泡孔51的泡孔隔壁53包围的中空柱状(筒状)的结构,柱状结构的轴向两端成为开口的开口端面。泡孔51具有配置于偏振片复合体42、43的与偏振片10的距离相对近的一侧的第1开口端面和配置于相对远的一侧的第2开口端面作为开口端面。增强材料50只要以第1开口端面和第2开口端面中的至少一者与偏振片10对置的方式排列即可,优选以第1开口端面和第2开口端面这两者与偏振片10对置的方式排列。
增强材料50所具有的泡孔51的开口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第1开口端面的开口的形状与第2开口端面的开口的形状优选为相同大小的相同形状,但也可以为不同的形状,也可以为相同形状但大小不同。另外,增强材料50所具有的多个泡孔的开口的形状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增强材料50所具有的多个泡孔51优选在俯视开口端面时以各泡孔51的开口相互邻接的方式排列。多个泡孔51也可以在开口端面的俯视时,例如如图8的(b)所示的泡孔51的开口的形状为六边形等的情况那样,以泡孔51相互无间隙地配置的方式排列。或者,在俯视开口端面时,多个泡孔51也可以像泡孔51的开口的形状为圆形等的情况那样,以多个泡孔51的泡孔隔壁53的一部分相接且在多个泡孔51之间具有间隙地配置的方式排列。
增强材料50例如如图8的(b)所示,优选在第1开口端面和第2开口端面中的任一者中开口的形状均为六边形状,具有在偏振片复合体42的面方向上以开口彼此相邻且无间隙地配置的方式排列有多个泡孔的蜂窝结构。
增强材料50的泡孔51的开口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优选具有比非偏振区域12的直径小的直径。泡孔的直径优选为3mm以下,可以为2mm以下,也可以为1mm以下,通常为0.1mm以上,可以为0.5mm以上。该泡孔51的开口的直径是指连接开口的外周的任意两点的直线中长度最长的直线上的长度。
增强材料50的泡孔51的高度(与泡孔51的开口端面正交的方向的长度)通常为0.1μm以上,可以为0.5μm以上,也可以为1μm以上,还可以为3μm以上,另外,通常为15μm以下,可以为13μm以下,也可以为10μm以下。
增强材料50的划分泡孔51的泡孔隔壁53优选具有透光性。
增强材料50的泡孔隔壁53的线宽例如为0.05mm以上,可以为0.1mm以上,也可以为0.5mm以上,还可以为1mm以上,另外,通常为5mm以下,可以为3mm以下。
增强材料50的泡孔隔壁53例如可以由树脂材料或无机氧化物形成,优选由树脂材料形成。作为树脂材料,可举出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等固化性树脂等。作为树脂材料,例如可举出上述固化性树脂(X);作为上述填充材料中使用的热塑性树脂而例示的热塑性树脂等。作为无机氧化物,可举出氧化硅(SiO2)、氧化铝等。
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双面侧设置有增强材料50的情况下,2个增强材料50可以彼此相同(泡孔51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双面侧的2个增强材料50的泡孔51的开口可以以俯视时相互重叠的方式配置,但优选以俯视时相互错开的方式配置。
(填充材料)
可以设置于增强材料50的填充材料具有透光性、能够填塞增强材料50的泡孔51的内部空间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填充材料优选为与构成增强材料50的泡孔隔壁53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更优选包含树脂材料。作为该树脂材料,例如可举出选自热塑性树脂、热固化性树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等固化性树脂等中的1种以上,也可以为粘合剂或粘接剂。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举出链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等)、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等聚烯烃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醚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氟系树脂等。
作为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举出上述的固化性树脂(X)。
粘合剂通过将其本身贴附于被粘物而表现出粘接性,被称为所谓的压敏型粘接剂。作为粘合剂,可举出包含(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有机硅系聚合物、聚酯系聚合物、聚氨酯系聚合物、聚醚系聚合物或橡胶系聚合物等聚合物作为主成分的粘合剂。
在本说明书中,主成分是指粘合剂的总固体成分中包含50质量%以上的成分。粘合剂可以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热固化型,也可以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加热来调整交联度、粘接力。
粘接剂包含固化性的树脂成分,是压敏型粘接剂(粘合剂)以外的粘接剂。作为粘接剂,可举出使固化性的树脂成分溶解或分散于水中而成的水系粘接剂、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热固化性粘接剂等。
作为粘接剂,也可以使用偏振板的技术领域中通用的水系粘接剂。
作为水系粘接剂中含有的树脂成分,可举出聚乙烯醇系树脂、氨基甲酸酯系树脂等。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可举出紫外线、可见光、电子束、X射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的组合物。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可以使用包含上述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作为热固化性粘接剂,可举出包含环氧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酚醛系树脂、三聚氰胺系树脂等作为主成分的热固化性粘接剂。
(偏振片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图8和图9所示的偏振片复合体42、43可以通过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上形成增强材料50来制造。增强材料50例如可以通过使用树脂材料或无机氧化物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表面形成划分泡孔51的泡孔隔壁53而得到。
作为使用树脂材料形成泡孔隔壁53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喷墨印刷、丝网印刷、凹版印刷等印刷法;光刻法;使用喷嘴、模头等的涂布法等。在上述方法中,可以使用将树脂材料与溶剂、添加剂等混合而成的树脂组合物。作为添加剂,可举出流平剂、抗氧化剂、增塑剂、增粘剂、有机或无机的填充剂、颜料、防老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等。泡孔隔壁53可以根据需要对所印刷或涂布的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或用于固化的处理而形成。
作为使用无机氧化物形成泡孔隔壁53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蒸镀无机氧化物来形成。
在偏振片复合体42、43的增强材料50具有填充材料的情况下,对于形成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增强材料50,在泡孔51的内部空间、泡孔51之间的间隙填充构成填充材料的材料即可。构成填充材料的材料例如也可以通过在增强材料50上进行涂敷来填充。或者,在使用粘合剂作为构成填充材料的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脱模膜上贴合设置有粘合剂层的粘合片来填充粘合剂。
<光学层叠体>
图10~图12是示意地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一个例子的概要截面图。
光学层叠体在图1和图2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图8和图9所示的偏振片复合体42、43的单面侧或双面侧具有保护层。
(光学层叠体(1))
图10的(a)和(b)所示的光学层叠体44、45具有图1(b)和图2的(a)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和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偏振片10侧的保护层17。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也可以为图2的(b)~(e)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
保护层17是直接设置于偏振片10上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层。作为构成作为固化物层的保护层17的固化性树脂(X),例如可举出上述说明的固化性树脂(X)。保护层17优选为与构成偏振片10的非偏振区域12、或偏振片10的非偏振区域12和相位差层71的非相位差区域76中所含的固化物的固化性树脂(X)相同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层。
在保护层17为与构成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固化物的固化性树脂(X)相同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层的情况下,保护层17优选至少被覆偏振片10的非偏振区域12。保护层17只要被覆偏振片10的单面的至少一部分即可,优选被覆偏振片10的单面的整个面。
为了制造光学层叠体44、45,在上述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方法中,例如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偏振片10侧涂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并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由此使固化性树脂(X)(与填充于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或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和开孔相位差层81的贯通孔72的固化性树脂(X)一起)固化。由此,可以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偏振片10上形成作为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层的保护层17而得到光学层叠体44、45。
或者,在制造图10的(a)所示的光学层叠体44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通过在上述第2层叠体33(图4的(d))的开孔偏振片21的表面上涂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向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中填充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开孔偏振片21的表面也形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层。然后,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使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内和表面上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固化性树脂(X)固化,形成固化物和作为固化物层的保护层17,可以得到光学层叠体44。在该情况下,相位差层71只要设置于偏振片10的与形成有保护层17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即可。由此,可以将非偏振区域12中所含的固化物与构成保护层17的固化物层一体化,构成保护层17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可以设为与非偏振区域12中所含的固化物相同。
在制造图10的(b)所示的光学层叠体45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在上述说明的第4支撑层上依次层叠有开孔相位差层81和开孔偏振片21的层叠体中,在开孔偏振片21的表面上涂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由此,在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和开孔相位差层81的贯通孔72中填充包含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开孔偏振片21的表面也形成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涂布层。然后,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使开孔偏振片21的贯通孔22内、开孔相位差层81的贯通孔72内和开孔偏振片21上的涂布层中所含的固化性树脂(X)固化,形成固化物和作为固化物层的保护层17,可以得到光学层叠体45。在该情况下,可以将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中所含的固化物与构成保护层17的固化物层一体化,构成保护层17的固化性树脂(X)可以与构成非偏振区域12和非相位差区域76中所含的固化物的固化性树脂(X)相同。
在图2的(b)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上设置作为固化物层的保护层17的情况下,可以以填塞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与非偏振区域12的厚度差的方式设置保护层17。具体而言,在图2的(b)所示的偏振片10的、非偏振区域12中比偏振区域11的厚度小的一侧(图2的(b)的上侧的表面侧),以消除其厚度差且被覆偏振区域11的表面的方式涂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而设置保护层17即可。
在图2(d)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上设置作为固化物层的保护层17的情况下,可以在图2(d)所示的偏振片10的、非偏振区域12比偏振区域11的表面更突出的一侧(图2(d)的上侧的表面侧),以填塞其厚度差的方式涂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而设置保护层17。在该情况下,保护层17可以覆盖非偏振区域12的表面,也可以不覆盖非偏振区域12的表面。
在涂覆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情况下,可以以覆盖通过涂覆而形成的涂布层表面的方式设置基材膜。在该情况下,可以将基材膜作为保护层17,将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层作为用于将保护层17贴合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贴合层。基材膜可以在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后剥离。
(光学层叠体(2))
图11的(a)和(b)所示的光学层叠体46、47在图1(b)和图2的(a)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双面侧具有保护层17、18。光学层叠体46、47也可以仅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单面侧具有保护层17(或18)。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可以为图2的(b)~(e)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
保护层17、18可以借由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等贴合层而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上。在该情况下,例如,只要借由贴合层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上层叠膜状的保护层17、18即可。在光学层叠体47为在图2的(b)或(d)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偏振片10侧借由贴合层设置有保护层17的情况下,优选以填塞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与非偏振区域12的厚度差的方式设置贴合层,从而设置保护层17。在光学层叠体47为在图2的(c)或(e)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相位差层71侧借由贴合层设置有保护层18的情况下,优选以填塞相位差层71的相位差区域75与非相位差区域76的厚度差的方式设置贴合层,从而设置保护层18。
保护层17、18也可以不借由贴合层而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直接接触地设置。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偏振片10侧的保护层17、18例如可以是通过将包含构成保护层17、18的树脂材料的组合物涂布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偏振片10上或相位差层70、71上,并使该涂布层固化或硬化等而形成的。在光学层叠体47为在图2的(b)或(d)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偏振片10侧借由贴合层设置有保护层17的光学层叠体的情况下,优选以填塞偏振片10的偏振区域11与非偏振区域12的厚度差的方式设置包含构成保护层17的树脂材料的组合物,从而形成保护层17。在光学层叠体47为图2的(c)或(e)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的相位差层71侧借由贴合层设置有保护层18的光学层叠体的情况下,优选以填塞相位差层71的相位差区域75与非相位差区域76的厚度差的方式设置包含构成保护层18的树脂材料的组合物,从而形成保护层18。
(光学层叠体(3))
图12的(a)和(b)所示的光学层叠体48、49在图8的(a)和图9所示的偏振片复合体42、43的双面侧具有保护层17、18。光学层叠体48、49可以仅在偏振片复合体42、43的单面侧具有保护层17(或18)。保护层17、18可以借由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等贴合层而设置于偏振片复合体42、43上。在该情况下,例如只要借由贴合层在偏振片复合体42、43上层叠膜状的保护层17、18即可。设置于偏振片复合体42、43的增强材料50侧的保护层18例如以填塞增强材料50的泡孔51的内部空间和多个泡孔51之间的间隙等的方式设置贴合层,并层叠保护层即可。
或者,也可以通过将在膜状的保护层的单面形成有成为贴合层的材料的涂布层的层叠片层叠于增强材料50上,从而在增强材料50的泡孔51的内部空间和多个泡孔51之间的间隙等填充成为贴合层的材料而形成保护层。
保护层17、18可以以不借由贴合层而与偏振片复合体42、43直接接触的方式设置。设置于偏振片复合体42、43的偏振片10侧的保护层17、18例如可以是通过将包含构成保护层17、18的树脂材料的组合物涂布于偏振片复合体42、43的偏振片10上,并使该涂布层固化或硬化等而形成的。设置于偏振片复合体42、43的增强材料50侧的保护层18可以以填塞增强材料50的泡孔51的内部空间和多个泡孔51之间的间隙等的方式设置包含构成保护层18的树脂材料的组合物,从而形成保护层18。
在设置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和偏振片复合体42、43的单面侧的保护层17(或18)为以与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和偏振片复合体42、43直接接触的方式设置的层的情况下,该保护层17(或18)可以设为与构成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和偏振片复合体42的非偏振区域12、或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和偏振片复合体43的非偏振区域12和非泡孔区域56中所含的固化物的固化性树脂(X)相同的固化性树脂(X)的固化物层。由此,可以使非偏振区域12、或非偏振区域12和非泡孔区域56中所含的固化物为与构成固化物层的固化性树脂(X)相同的固化性树脂(X),所述固化物层构成保护层17(或18)。
保护层17、18可以将一者设为借由贴合层而设置的保护层,将另一者设为不借由贴合层而设置的保护层。光学层叠体46~49中所含的保护层17、18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在偏振片复合体42、43具有在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的两面设置有增强材料50的结构的情况下,保护层17、18分别设置于位于两面的增强材料50上即可。
(保护层)
保护层17、18优选为能够透射光的树脂层,可以为树脂膜,也可以为涂布包含树脂材料的组合物而形成的涂布层。作为树脂层中使用的树脂,优选为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各向同性、拉伸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举出构成可以用于制造上述原料偏振片20的基材膜的热塑性树脂。在光学层叠体44~49、91~94在两面具有保护层17、18的情况下,保护层17、18的树脂组成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从薄型化的观点出发,保护层17、18的厚度通常为200μm以下,优选为15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可以为80μm以下,也可以为60μm以下。保护层17、18的厚度通常为5μm以上,可以为10μm以上,也可以为20μm以上。保护层17、18可以具有相位差,也可以不具有相位差。光学层叠体44~49、91~94在两面具有保护层17、18的情况下,保护层17、18的厚度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贴合层)
贴合层为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作为用于形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剂和用于形成粘接剂层的粘接剂,例如可举出用于构成上述填充材料的粘合剂和粘接剂。
<具有光学显示元件用贴合层的层叠体>
图1和图2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0、41、图8和图9所示的偏振片复合体42、43、图10~图12所示的光学层叠体44~49也可以进一步具有用于贴合于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的光学显示元件(液晶面板、有机EL元件)的光学显示元件用贴合层。
在如图2的(b)~(e)所示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1那样在偏振区域11与非偏振区域12之间、或相位差区域75与非相位差区域76之间产生厚度差的表面设置光学显示元件用贴合层的情况下,优选以填塞该厚度差的方式设置光学显示元件用贴合层。
在偏振片复合体42、43和光学层叠体48、49中,在增强材料50的表面设置光学显示元件用贴合层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构成光学显示元件用贴合层的材料作为设置于增强材料50的填充材料,同时进行填充材料向增强材料50的泡孔51的内部空间等的填充和光学显示元件用贴合层的形成。
附图标记说明
10:偏振片,11:偏振区域,11m:第1平面,11n:第2平面,12:非偏振区域,17、18:保护层,20:原料偏振片,21:开孔偏振片,22:贯通孔,25:第1支撑层,26:第2支撑层,27:第3支撑层,31:第1层叠体,32:贯通孔,33:第2层叠体,34:第3层叠体,35:第4层叠体,36:贯通孔,37:第5层叠体,40、41: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42、43:偏振片复合体,44~49:光学层叠体,50:增强材料,51:泡孔,53:泡孔隔壁,70,71:相位差层,72:贯通孔,75:相位差区域,76:非相位差区域,80:带基材层的聚合固化层,81:开孔相位差层,84:基材层,85:聚合固化层。
Claims (16)
1.一种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具有偏振片和设置于所述偏振片的一面侧的相位差层,
所述偏振片具有厚度为15μm以下的偏振区域和在俯视时被所述偏振区域包围的非偏振区域,
所述非偏振区域是在俯视时被所述偏振区域包围的贯通孔中设置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相位差层具有相位差区域和非相位差区域,所述相位差区域具有相位差特性且存在于与所述偏振区域对应的区域,所述非相位差区域不具有相位差特性且存在于与所述非偏振区域对应的区域,
所述非偏振区域和所述非相位差区域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
所述非相位差区域是在俯视时被所述相位差区域包围的贯通孔中设置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所述固化物的厚度与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中的包含所述偏振区域和所述相位差区域的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所述固化物的厚度小于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中的包含所述偏振区域和所述相位差区域的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所述固化物的厚度大于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中的包含所述偏振区域和所述相位差区域的层叠结构部分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相位差区域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固化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所述非偏振区域具有透光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所述非偏振区域在俯视时的直径为0.5mm以上且20m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所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包含环氧化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其中,所述环氧化合物包含脂环式环氧化合物。
11.一种偏振片复合体,其具有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和设置于所述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至少一面侧的增强材料,
所述增强材料具有以各开口端面与所述偏振片的面对置的方式排列的多个泡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偏振片复合体,其中,所述泡孔的所述开口的形状为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偏振片复合体,其在所述泡孔的内部空间还设置有透光性的填充材料。
14.一种光学层叠体,其中,在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或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偏振片复合体的单面侧或双面侧具有保护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保护层是设置于所述偏振片上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固化物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构成所述保护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是与构成所述非偏振区域中所含的所述固化物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相同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94278 | 2019-10-25 | ||
JP2019194278A JP7456748B2 (ja) | 2019-10-25 | 2019-10-25 | 光学積層体 |
PCT/JP2020/033057 WO2021079621A1 (ja) | 2019-10-25 | 2020-09-01 | 位相差層付き偏光子、偏光子複合体、及び光学積層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631043A true CN114631043A (zh) | 2022-06-14 |
Family
ID=75620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73989.2A Pending CN114631043A (zh) | 2019-10-25 | 2020-09-01 |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偏振片复合体和光学层叠体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456748B2 (zh) |
KR (1) | KR20220084383A (zh) |
CN (1) | CN114631043A (zh) |
TW (1) | TW202120310A (zh) |
WO (1) | WO2021079621A1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176657A1 (en) * | 2013-11-08 | 2017-06-22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With Polarizer Windows |
JP2018128664A (ja) * | 2017-02-10 | 2018-08-1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214594B2 (ja) | 2014-04-25 | 2017-10-1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子、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
2019
- 2019-10-25 JP JP2019194278A patent/JP7456748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9-01 CN CN202080073989.2A patent/CN114631043A/zh active Pending
- 2020-09-01 KR KR1020227016876A patent/KR20220084383A/ko unknown
- 2020-09-01 WO PCT/JP2020/033057 patent/WO202107962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0-09-08 TW TW109130765A patent/TW202120310A/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176657A1 (en) * | 2013-11-08 | 2017-06-22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With Polarizer Windows |
JP2018128664A (ja) * | 2017-02-10 | 2018-08-16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20084383A (ko) | 2022-06-21 |
TW202120310A (zh) | 2021-06-01 |
WO2021079621A1 (ja) | 2021-04-29 |
JP7456748B2 (ja) | 2024-03-27 |
JP2021067869A (ja) | 2021-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436459B (zh) | 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 |
KR101945164B1 (ko) | 편광판,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 |
CN114599515B (zh) | 偏振片复合体及光学层叠体 | |
CN113939751B (zh) | 光学层叠体 | |
KR101781308B1 (ko) | 편광판 세트 및 액정 패널 | |
KR101748531B1 (ko) | 편광판 세트 및 액정 패널 | |
CN114631043A (zh) |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偏振片复合体和光学层叠体 | |
TWI857133B (zh) | 偏光片複合體及光學積層體 | |
CN114631045A (zh) | 偏振片复合体及光学层叠体 | |
JP7456747B2 (ja) | 光学積層体 | |
CN114631044A (zh) | 偏振片复合体和光学层叠体 | |
JP7516027B2 (ja) | 光学積層体 | |
KR20230121917A (ko) | 편광판 | |
CN116266001A (zh) | 层叠体 | |
TW201732326A (zh) | 偏光板及液晶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