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5640A -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5640A
CN114625640A CN202210208731.XA CN202210208731A CN114625640A CN 114625640 A CN114625640 A CN 114625640A CN 202210208731 A CN202210208731 A CN 202210208731A CN 114625640 A CN114625640 A CN 114625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ect
test
state
projec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873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625640B (zh
Inventor
柯伟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Tianyancha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Jin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Jind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Jind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0873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5640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210208731.X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4625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5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5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625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5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5/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using knowledge-based models
    • G06N5/01Dynamic search techniques; Heuristics; Dynamic trees; Branch-and-bou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创建测试项目,并对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基础信息的配置;采集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获取当前时间,根据当前时间,基础信息和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确定缺陷风险状态。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将项目测试流程平台化管理,最大程度地固化及直接使用已有经验,通过创建测试项目,关联测试相关数据,并采集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采用决策树算法动态评估风险,并根据缺陷风险状态进行自动预警,实现了测试项目无人值守化,有效地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测试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互联网企业开发的应用软件的日益增加,对新开发软件的测试需求也日益增加。但是,迭代测试过程中测试信息是分散在多个独立系统中,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来梳理和统计线上线下的流程、规范、业务、数据等等,极度依赖测试人员的经验来把控项目测试中的风险,无法集中全面概览项目整体测试进度,实现对项目的自动监控,统一管理;进一步地,当不熟悉流程的开发、测试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未遵守流程规范时,将使不同部门团队无法及时对齐有效信息,不利于项目管理者掌控项目工作和进度,如果统计信息有误,将导致无法及时发现和规避项目风险,从而使测试项目进度延滞,无法按照预期完成。为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加大产品质量,急需构建一套集成体系化工具链的项目测试管理平台,通过收集测试信息相关数据,可视化测试流程和自动监控,使开发、测试能及时发现风险,提升企业整体的研发效率,便于管理者把控测试进度,利于企业业务的快速迭代和企业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企业软件测试需求日益增加,但软件测试信息分散造成的企业测试成本高,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软件测试项目管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测试项目,并对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基础信息的配置,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项目截止时间;
采集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缺陷等级值、缺陷处理状态和缺陷创建时间;
获取当前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时间和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t,以及所述测试项目截止时间与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n;
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所述时间间隔t、所述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所述时间间隔t、所述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包括:
采用决策树算法,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所述时间间隔t、所述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其中:
当0<t*d<k1*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为任意状态时,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
当k1*n≤t*d<k2*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仍为待处理状态时,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低风险状态;
当k2*n≤t*d<k3*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或者进行中状态时,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中风险状态;
当t*d≥k3*n时,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进行中状态或者已就绪状态时,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高风险状态。
其中,d为所述缺陷等级值,所述缺陷风险状态默认值为无风险状态,k1、k2和k3为正数,且k1<k2<k3。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所述测试项目后,调用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其与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关联,其中,调用的所述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包括测试用例、测试需求文档、测试需求执行计划、以及所述测试项目中每个子项目的负责人。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采集的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所述数据信息和项目进展进度进行图形化展示,其中,项目进展进度基于测试项目开始时间和所述测试项目截止时间进行图形化展示,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项目开始时间。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缺陷风险状态生成预警信息,并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员,其中,
当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时,不生成预警信息;
当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低风险状态时,生成缺陷低风险的预警信息后,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
当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中风险状态时,生成缺陷中风险的预警信息后,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
当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高风险状态时,通过内部虚拟电话通知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数据信息中的缺陷处理状态发生改变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中包括的解决所述缺陷的测试人员信息,通知解决所述缺陷的测试人员。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管理指令以执行如下操作:
创建所述测试项目;
调用所述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其与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关联;或
将采集的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和所述项目进展进度进行图形化展示。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数据库以存储所述测试项目的相关数据信息和从所述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采集的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版本创建单元,用于创建测试项目,并对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基础信息的配置,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项目截止时间;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缺陷等级值、缺陷处理状态和缺陷创建时间;
监控预警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时间和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t,以及所述测试项目截止时间与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n;以及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所述时间间隔t、所述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
可选地,在本发明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监控预警单元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时间间隔t,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包括:
采用决策树算法,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时间间隔t,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其中:
当0<t*d<k1*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为任意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
当k1*n≤t*d<k2*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仍为待处理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低风险状态;
当k2*n≤t*d<k3*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或者进行中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中风险状态;
当t*d≥k3*n时,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进行中状态或者已就绪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高风险状态。
其中,d为所述缺陷等级值,缺陷风险状态默认值为无风险状态,k1,k2和k3为正数,且k1<k2<k3。
可选地,在本发明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版本创建单元还用于创建测试项目后,调用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其与测试项目进行关联,其中,调用的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包括测试用例,测试需求文档,测试需求执行计划,以及测试项目中每个子项目的负责人。
可选地,在本发明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统计单元,用于将采集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和项目进展进度进行图形化展示,其中,项目进展进度基于测试项目开始时间和测试项目截止时间进行图形化展示,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项目开始时间。
可选地,在本发明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所述监控预警单元还用于根据缺陷风险状态生成预警信息,并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员,其中: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时,不生成预警信息;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低风险状态时,生成缺陷低风险的预警信息后,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中风险状态时,生成缺陷中风险的预警信息后,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高风险状态时,通过内部虚拟电话通知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
可选地,在本发明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所述监控预警单元还用于当所述数据信息中的缺陷处理状态发生改变时,自动通知解决所述缺陷的测试人员,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解决所述缺陷的测试人员。
可选地,在本发明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版本管理单元,用于生成管理指令以执行如下操作:
创建测试项目;
调用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其与测试项目进行关联;或
将采集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和项目进展进度进行图形化展示。
可选地,在本发明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建立数据库以存储所述测试项目的相关数据和从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采集的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中的任意一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本发明所述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中的任意一项。
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其中,方法包括:创建测试项目,并对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基础信息的配置;采集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获取当前时间,根据当前时间,基础信息和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确定缺陷风险状态。本实施例所述方法将项目测试流程平台化管理,最大程度地固化及直接使用已有经验,通过创建测试项目,关联测试相关数据,并采集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采用决策树算法动态评估风险,并根据缺陷风险状态进行自动预警,实现了测试项目无人值守化,有效地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示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示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判断缺陷风险状态并发送预警信息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发明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示例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示例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示例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应理解,对于本发明示例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本发明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发明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本发明对各个示例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示例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发明示例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终端设备、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示例性方法
图1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应用在电子设备上。如图1所示,本示例实施例所述的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从步骤101开始。
在步骤101,创建测试项目,并对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基础信息的配置,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项目截止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互联网企业对于一个拟进行研发的应用软件,需要进行产品立项。根据研发的应用软件的难易程度,可能会对成立的项目进行拆分,分成若干个子项目。当应用软件初步研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测试,此时,项目管理人员就需要创建一个测试项目,并对所述测试项目进行一些基础信息的配置,其中,所述基础信息中包括测试项目开始时间,测试项目截止时间,测试项目管理负责人等。所述基础信息还可包括项目版本等。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创建测试项目后,调用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其与测试项目进行关联,其中,调用的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包括测试用例,测试需求文档,测试需求执行计划,以及测试项目中每个子项目的负责人。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初步研发完成的应用软件进行测试时,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迭代测试过程中测试信息多是分散在多个独立系统中的,因此,可以在创建测试项目后,对测试项目进行配置时,通过设置接口调用其他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创建的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调用的测试信息与创建的测试项目进行关联。jira即为目前已知的软件测试系统之一,从jira中可调用的与创建的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包括测试用例,测试需求文档,测试需求执行计划等,当创建的测试项目有多个子项目时,还可以包括每个子项目的负责人。
在步骤102,采集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缺陷等级值、缺陷处理状态和缺陷创建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测试人员对创建的测试项目进行测试时,如果没有诸如jira的软件测试系统,则会在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装置上手动输入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而当存在独立的软件测试系统时,则可以和对创建的测试项目进行配置时一样,通过接口自动调用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所述未解决的数据信息包括缺陷等级值,缺陷处理状态,缺陷创建时间,开发人员,测试用例执行进度等。对于缺陷等级,可以分成不同等级,比如次要,中等重要,十分重要,同时,为了方便进行缺陷风险状态的评估,可以对缺陷等级进行赋值,比如次要等级对应的等级值为1,中等重要等级对应的等级值为2,十分重要等级对应的等级值为3。缺陷处理状态在需要测试人员手动输入至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装置时,在缺陷创建时,可以默认初始状态为待处理状态,如果是通过接口调用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的信息时,则直接读取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的缺陷处理状态即可。根据缺陷处理的进程,可将缺陷处理状态划分为四种,分别是待处理状态,进行中状态,已就绪状态和已集成状态。采集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中包括开发人员,则可以根据缺陷风险状态的不同,向开发人员及时发出不同的预警,让开发人员更好地了解测试项目的进度,提高处于缺陷的效率。
在步骤103,获取当前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时间和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t,以及所述测试项目截止时间与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n。
在步骤104,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时间间隔t,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
优选地,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时间间隔t,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包括:
采用决策树算法,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时间间隔t,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其中:
当0<t*d<k1*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为任意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
当k1*n≤t*d<k2*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仍为待处理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低风险状态;
当k2*n≤t*d<k3*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或者进行中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中风险状态;
当t*d≥k3*n时,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进行中状态或者已就绪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高风险状态。
其中,d为所述缺陷等级值,缺陷风险状态默认值为无风险状态,k1,k2和k3为正数,且k1<k2<k3。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时间间隔t是当前时间与缺陷创建时间的差值,时间间隔n是测试项目截止时间与缺陷创建时间的差值,而测试项目截止时间必然是晚于当前时间的,以及当前时间,测试项目截止时间又都是易于缺陷创建时间的,因此,时间间隔t和时间间隔n一定都是正数,且时间间隔t小于时间间隔n,那么,对于处于同一缺陷等级的未解决的缺陷,通过合理设置时间系数来改变时间间隔n和时间间隔t之间的差值的大小,并结合缺陷处理状态,则可以有效地评估缺陷风险状态。本实施例中将缺陷风险状态分为无风险状态,低风险状态,中风险状态和高风险状态四种,对应地,设置了三个时间常数k1,k2和k3,由于时间间隔t和时间间隔n为正数,故时间常数k1,k2和k3也为正数,且k1<k2<k3,通过这样的设置,保证了k1*n,k2*n和k3*n依次变大,从而形成了判断t*d的值的4个连续区间,对应4种缺陷风险状态。进一步地,采用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时,对于处于不同缺陷等级值的未解决缺陷,在时间t相等的情况下,由于缺陷等级越高,赋的值也越大,故t*d的值越大,从而越容易判断为高级别的风险状态,并通过不同级别的监控预警通知开发人员和项目负责人,引起开发人员和项目负责人的重视,提高缺陷解决的效率。
图2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判断缺陷风险状态并发送预警信息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缺陷处理状态为四种,分别是待处理状态,进行中状态,已就绪状态和已集成状态,对于不同缺陷等级的未解决缺陷,代入计算确定的时间间隔t和时间间隔n,以及缺陷等级值,并结合缺陷处理状态即可判断缺陷的风险状态。从图2可以看出,当0<t*d<k1*n时,无论缺陷处理状态是什么,缺陷风险状态都认定为无风险状态,也不需要发出预警,而当k1*n≤t*d<k2*n时,如果缺陷处理状态还是待处理状态,则将认定缺陷风险状态为低风险状态,并发出对应级别的预警信息,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只有在缺陷处理状态至少已经变化为进行中状态,才认定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相类似地,当k2*n≤t*d<k3*n,如果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或者进行中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变更为中风险状态,并进行对应的预警,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只有在缺陷处理状态至少已经变化为已就绪状态,才认定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当t*d≥k3*n时,如果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进行中状态或者已就绪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变更为高风险状态,并进行对应的预警,通过内部虚拟电话通知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只有在缺陷处理状态已经变化为已集成状态,才认定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采集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和项目进展进度进行图形化展示,其中,项目进展进度基于测试项目开始时间和测试项目截止时间进行图形化展示,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项目开始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采集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量,测试用例的执行进度,项目进展进度等用统计表,柱形图等进行图形化展示,将更加直观的展示项目进度和项目缺陷状态,方便项目管理者掌握测试项目的进度,提高测试项目进行的效率。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缺陷风险状态生成预警信息,并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员,其中: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时,不生成预警信息;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低风险状态时,生成缺陷低风险的预警信息后,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中风险状态时,生成缺陷中风险的预警信息后,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高风险状态时,通过内部虚拟电话通知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数据信息中的缺陷处理状态发生改变时,自动通知解决所述缺陷的测试人员,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解决所述缺陷的测试人员。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未解决的缺陷通过及时追踪评估缺陷的风险状态,并根据风险状态的不同发送不同级别的预警信息至开发人员和/或项目负责人,而当缺陷处理状态发生改变时,又能及时通知缺陷对应的测试人员进行测试,则能使所有参与项目开发,以及项目测试的人员及时对齐有效信息,保证信息的有效流通,降低业务风险。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管理指令以执行如下操作:
创建测试项目;
调用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其与测试项目进行关联;或
将采集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和项目进展进度进行图形化展示。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建立数据库以存储所述测试项目的相关数据和从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采集的数据。
示例性装置
图3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件测试项目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示例实施例所述的件测试项目管理装置包括:
版本创建单元301,用于创建测试项目,并对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基础信息的配置,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项目截止时间;
数据采集单元302,用于采集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缺陷等级值、缺陷处理状态、缺陷创建时间;
监控预警单元303,用于获取当前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时间和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t,以及所述测试项目截止时间与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n;以及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时间间隔t,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
优选地,监控预警单元303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时间间隔t,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包括:
采用决策树算法,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时间间隔t,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其中:
当0<t*d<k1*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为任意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
当k1*n≤t*d<k2*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仍为待处理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低风险状态;
当k2*n≤t*d<k3*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或者进行中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中风险状态;
当t*d≥k3*n时,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进行中状态或者已就绪状态时,缺陷风险状态为高风险状态。
其中,d为所述缺陷等级值,缺陷风险状态默认值为无风险状态,k1,k2和k3为正数,且k1<k2<k3。
优选地,版本创建单元301还用于创建测试项目后,调用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其与测试项目进行关联,其中,调用的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包括测试用例,测试需求文档,测试需求执行计划,以及测试项目中每个子项目的负责人。
优选地,所述监控预警单元303还用于根据缺陷风险状态生成预警信息,并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员,其中: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时,不生成预警信息;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低风险状态时,生成缺陷低风险的预警信息后,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中风险状态时,生成缺陷中风险的预警信息后,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
当缺陷风险状态为高风险状态时,通过内部虚拟电话通知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
优选地,所述监控预警单元303还用于当所述数据信息中的缺陷处理状态发生改变时,自动通知解决所述缺陷的测试人员,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解决所述缺陷的测试人员。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统计单元,用于将采集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和项目进展进度进行图形化展示,其中,项目进展进度基于测试项目开始时间和测试项目截止时间进行图形化展示,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项目开始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对于创建的测试项目,通过数据统计单元对采集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和项目相关数据进行图形化展示,能够更加直观地展示项目进度和项目缺陷的状态,便于管理者掌握测试项目进度。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版本管理单元,用于生成管理指令以执行如下操作:
创建测试项目;
调用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其与测试项目进行关联;或
将采集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和项目进展进度进行图形化展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版本管理单元通过生成不同的管理指令,根据管理指令进行操作,提供了对测试项目的不同服务的调用,从而实现了不同服务的切换。通过生成管理指令执行的操作包括创建测试项目,调用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其与测试项目进行关联,将采集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和项目进展进度进行图形化展示,进一步地,还可包括项目需求设置,项目需求文档查阅,测试用例、测试结果显示等事务管理功能。
优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建立数据库以存储所述测试项目的相关数据和从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采集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数据存储单元,可以对测试项目的相关数据,从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从而为调用测试项目的不同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本发明所述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装置实现对软件测试项目的管理的步骤与本发明所述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采取的步骤相同,并且达到的技术效果也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电子设备
图4为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一个或两者、或与它们独立的单机设备,该单机设备可以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通信,以从它们接收所采集到的输入信号。图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示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处理器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41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公开的各个示例实施例的软件程序的确定目标对象的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404和输出装置404,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此外,该输入装置404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40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该输出设备4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4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中与本公开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示例性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实施例的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实施例的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1)

1.一种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测试项目,并对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基础信息的配置,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项目截止时间;
采集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缺陷等级值、缺陷处理状态和缺陷创建时间;
获取当前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时间和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t,以及所述测试项目截止时间与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n;
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所述时间间隔t、所述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所述时间间隔t、所述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包括:
采用决策树算法,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所述时间间隔t、所述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其中:
当0<t*d<k1*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为任意状态时,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
当k1*n≤t*d<k2*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仍为待处理状态时,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低风险状态;
当k2*n≤t*d<k3*n,所述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或者进行中状态时,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中风险状态;
当t*d≥k3*n时,缺陷处理状态为待处理状态、进行中状态或者已就绪状态时,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高风险状态。
其中,d为所述缺陷等级值,所述缺陷风险状态默认值为无风险状态,k1、k2和k3为正数,且k1<k2<k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所述测试项目后,调用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其与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关联,其中,调用的所述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包括测试用例、测试需求文档、测试需求执行计划、以及所述测试项目中每个子项目的负责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采集的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所述数据信息和项目进展进度进行图形化展示,其中,项目进展进度基于测试项目开始时间和所述测试项目截止时间进行图形化展示,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项目开始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缺陷风险状态生成预警信息,并将所述预警信息发送到相关人员,其中,
当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无风险状态时,不生成预警信息;
当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低风险状态时,生成缺陷低风险的预警信息后,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
当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中风险状态时,生成缺陷中风险的预警信息后,通过邮件或内部通信工具发送至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
当所述缺陷风险状态为高风险状态时,通过内部虚拟电话通知缺陷所在子项目的开发人员和负责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数据信息中的缺陷处理状态发生改变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中包括的解决所述缺陷的测试人员信息,通知解决所述缺陷的测试人员。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生成管理指令以执行如下操作:
创建所述测试项目;
调用所述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中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并将其与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关联;或
将采集的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和所述项目进展进度进行图形化展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数据库以存储所述测试项目的相关数据信息和从所述第三方软件测试系统采集的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测试信息。
9.一种软件测试项目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版本创建单元,用于创建测试项目,并对所述测试项目进行基础信息的配置,其中,所述基础信息包括测试项目截止时间;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与所述测试项目相关的未解决的缺陷的数据信息,其中,所述数据信息包括缺陷等级值、缺陷处理状态和缺陷创建时间;
监控预警单元,用于获取当前时间,并计算所述当前时间和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t,以及所述测试项目截止时间与所述缺陷创建时间的时间间隔n;以及根据所述缺陷处理状态、所述时间间隔t、所述时间间隔n和所述缺陷等级值确定缺陷风险状态。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208731.XA 2022-03-04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625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8731.XA CN114625640B (zh) 2022-03-04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8731.XA CN114625640B (zh) 2022-03-04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5640A true CN114625640A (zh) 2022-06-14
CN114625640B CN114625640B (zh) 2024-06-07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2343A (zh) * 2023-11-08 2023-12-08 珠海芯业测控有限公司 基于辅助系统的芯片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7005A1 (en) * 2009-09-11 2011-03-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determine defect risks in software solutions
US9268674B1 (en) * 2013-05-08 2016-02-23 Amdocs Software Systems Limite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onitoring testing progress of a software testing project utilizing a data warehouse architecture
US20170091071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dicting software product quality
CN106708738A (zh) * 2016-12-23 2017-05-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测试缺陷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9274526A (zh) * 2018-08-31 2019-01-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缺陷自动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08411A (zh) * 2018-08-20 2019-02-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决策树的分层检测软件行为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CN109388376A (zh) * 2018-09-29 2019-02-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软件开发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97748A (zh) * 2017-09-30 2019-04-09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代码缺陷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10109834A (zh) * 2019-04-30 2019-08-09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报告自动生成装置及方法
CN110221962A (zh) * 2019-04-28 2019-09-10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一种集中式软件测试管理系统及方法
DE202020104075U1 (de) * 2020-07-14 2020-08-12 Johoson Technology Co., Ltd. Software-Inspektionsplattform zur Echtzeitanzeige des Inspektionsfortschritts
CN113127324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报告自动化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67005A1 (en) * 2009-09-11 2011-03-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determine defect risks in software solutions
US9268674B1 (en) * 2013-05-08 2016-02-23 Amdocs Software Systems Limited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monitoring testing progress of a software testing project utilizing a data warehouse architecture
US20170091071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dicting software product quality
CN106708738A (zh) * 2016-12-23 2017-05-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软件测试缺陷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9597748A (zh) * 2017-09-30 2019-04-09 北京国双科技有限公司 代码缺陷预警方法及装置
CN109308411A (zh) * 2018-08-20 2019-02-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人工智能决策树的分层检测软件行为缺陷的方法和系统
CN109274526A (zh) * 2018-08-31 2019-01-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缺陷自动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88376A (zh) * 2018-09-29 2019-02-26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软件开发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21962A (zh) * 2019-04-28 2019-09-10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一种集中式软件测试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0109834A (zh) * 2019-04-30 2019-08-09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报告自动生成装置及方法
CN113127324A (zh) * 2019-12-30 2021-07-1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报告自动化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E202020104075U1 (de) * 2020-07-14 2020-08-12 Johoson Technology Co., Ltd. Software-Inspektionsplattform zur Echtzeitanzeige des Inspektionsfortschritt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92343A (zh) * 2023-11-08 2023-12-08 珠海芯业测控有限公司 基于辅助系统的芯片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7192343B (zh) * 2023-11-08 2024-01-23 珠海芯业测控有限公司 基于辅助系统的芯片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16192B (zh) 敏捷项目的管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132774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documentation for microservice based applications
US8997052B2 (en) Risk-based test plan construction
US8694487B2 (en)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US10417712B2 (en) Enterprise application high availability scoring and prioritization system
Concas et al. Simulation of software maintenance process, with and without a work‐in‐process limit
US20140025417A1 (en) Characterizing Time-Bounded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s
CN114662953A (zh) 物联网设备运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579469A (zh) 全链路接口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69801A (zh) 工作流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2817843A (zh) 项目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6779404B (zh) 一种流程预告警方法和装置
CN112734182A (zh) 一种实体数字化转型能力评估方法和装置
Sojan et al. Monitoring solution for cloud-native DevSecOps
CN114625640B (zh)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625640A (zh) 软件测试项目管理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Molka et al. Dotted Chart and Control-Flow Analysis for a Loan Application Process.
US20210349450A1 (en) Hierarchical assessment of processes for implementing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CN112256594A (zh) 一种项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Van Beest et al. A process mining approach to redesign business processes-a case study in gas industry
CN115812195A (zh) 计算开发过程中的开发者时间
Dos Santos et 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quantitative modeling of it service processes using mashup patterns
CN112363716A (zh) 动态组装评估模型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2101718A (zh) 基于互联网的多人协作结构化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43325A (zh) 一种数据采集的监测方法、监测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3

Address after: Room 404-405, 504, Building B-17-1, Big data Industrial Park, Kecheng Street, Yannan High tech Zone,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 224000

Applicant after: Yancheng Tianyanchaw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000 room 501-503, building b-17-1, Xuehai road big data Industrial Park, Kecheng street, Yannan high tech Zon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ancheng Jindi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