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623556A -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623556A
CN114623556A CN202011458603.8A CN202011458603A CN114623556A CN 114623556 A CN114623556 A CN 114623556A CN 202011458603 A CN202011458603 A CN 202011458603A CN 114623556 A CN114623556 A CN 1146235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air conditioning
preset
indoor fan
conditioning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86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宇
罗莉莉
丁云霄
张宇晟
吴宣楠
李奥
樊文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Heating and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86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6235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6235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6235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空调设备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的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室内风机工作于第一模式;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的档位为零挡,室内风机在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大于零挡。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降低静音模式下风机噪音。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睡眠在人的一生中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场景中空调所产生的噪音直接影响到睡眠质量。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空调普遍设置了“静音模式”,其本质上是通过降低风机转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风机噪音,但风机噪音依然存在,导致在追求极致安静的场景下,风机噪音依然是痛点。因此,如何进一步降低静音模式下的风机噪音是空调领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静音模式下空调设备的风机噪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空调设备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与空调设备的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一模式;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的档位为零档,其中,室内风机在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大于零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空调设备。该空调设备包括:室内风机,用于将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控制机构,与室内风机连接,用于响应于空调设备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与空调设备的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控制机构用于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一模式;控制机构用于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室内风机工作于第二模式,并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的档位为零挡,其中,室内风机在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大于零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程序指令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空调设备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与空调设备的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一模式;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的档位为零档,其中,室内风机在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大于零挡。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空调设备工作于静音模式时,在设定温度与室内风机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大时,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一模式,以保证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效果,而在设定温度与室内风机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小时,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将室内风机的档位调为零档,以使室内风机停止工作,完全依靠自然对流的效果输出静音模式所需制冷/制热的能力,能够消除风机噪音。因此,本申请能够降低静音模式下空调设备的风机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空调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北上广城市25m2的卧室在一天中的负荷计算结果;
图9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空调设备工作在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下的能力区间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1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空调设备10、压缩机110、室内风机120、控制机构130、检测机构1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人类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空调,然而空调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直接影响到使用效果,尤其是在静音模式等特定使用场合。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各空调厂家通过设置“静音模式”,以降低风机噪音,有些厂家进一步通过降低室外压缩机噪音为用户营造安静的使用环境。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结合射流主动模式(对应于下文的第一模式)和自然对流被动模式(对应于下文的第二模式)的一体化空调设备方案。该空调设备可以在夜间睡眠负荷较小的情况下,关闭风机开启完全自然对流模式,从而实现真正的静音运行;而在其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开启风机调节室内温度,并根据负荷情况调节风机的档位及压缩机的工作频率,以降低噪音。
本申请首先提出一种空调设备,如图1所示,图1是本申请空调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空调设备10包括:室内风机120和控制机构130,控制机构130与室内风机120连接;其中,室内风机120用于将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实现室内空气的制冷/制热;控制机构130用于响应于空调设备10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与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控制机构130用于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控制机构130用于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并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为零挡,其中,室内风机120在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大于零挡。
本实施例空调设备10工作于静音模式时,在设定温度与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大时,控制机构130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以保证空调设备10的制冷/制热效果,而在设定温度与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小时,控制机构130控制室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将室内风机120的档位调为零档,以使室内风机120停止工作,完全依靠自然对流的效果输出静音模式所需制冷/制热的能力,能够消除风机噪音。因此,能够降低静音模式下空调设备的风机噪音。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空调设备10还包括压缩机110,与控制机构130连接;压缩机110用于压缩驱动制冷剂;在第二模式下,控制机构130控制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一预设工作频率;在第一模式下,控制机构130控制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大于第一预设工作频率。例如第一预设工作频率小于预设频率,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大于或等于预设频率。
在第一模式下,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较大,室内风机120的档位较大,使得空调设备10具有较明显的制冷/制热效果;在第二模式下,室内风机120停止工作,以消除室内风机120的噪音,且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减小,以降低压缩机110的噪音较小及压缩机110的功耗。
其中,压缩机110为空调设备10提供动力,低温的气体通过压缩机110压缩成高温的气体,气体在换热器中和其他的介质进行换热,压缩机110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空调设备10的效果。
其中,本实施例的控制机构130包括控制芯片及与控制芯片电连接的各种电路,例如压缩机电路、温控电路、保护电路等。当然,控制机构130可以集成一个或者多个控制芯片,如集成多个CPU等。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空调设备10还可以包括检测机构140,检测机构140至少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空调设备10还可以包括时钟模块及计时器,控制机构130分别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光传感器、时钟模块及计时器连接;其中,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在控制机构130的控制下采集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在控制机构130的控制下采集室外温度;光传感器用于在控制机构130的控制下采集室外光照强度;时钟模块用于提供时钟数据;计时器用于在控制机构130的控制下计时空调设备10的工作时长。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控制机构130进一步用于在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作于第一模式之前,响应于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其中,第二预设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机构130进一步用于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
由上述分析可知,控制机构130在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即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大时,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而在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即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小时,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因室内风机120在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小于在第三模式下的档位,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在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大时,控制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较大及室内风机120的档位较大,能够保证制冷/制热效果;可以在回风温度设定温度与之间的差值较小时,控制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较小及室内风机120的档位较小,能够减少压缩机110的噪音和室内风机120的风机噪音。
可选地,本实施例进一步响应于空调设备10在第一模式或者第三模式下的工作时长超过第一预定时长,获取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
通过这种方式,在空调设备10运行一段时间后,即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减小后,控制机构130再对差值与第一预设差值的大小关系进行判定,能够增加控制机构130的判定次数及控制次数,能够提高控制机构130的控制精度。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控制机构130进一步用于响应于当前时间属于预设时间段,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控制机构130进一步用于响应于当前时间不属于预设时间段,执行获取设定温度与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的步骤。
在计算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及后续步骤之前,对当前时间进行判定,能够确定空调设备10的当前工作环境,可以根据当前环境确定是否采用风机降噪,例如,预设时间段可以为[8:00-22:00],因这个时间段外界的噪音较大,风机噪音相对外界噪声可以忽略,也就是说,降低风机噪音并不能明显降低室内噪音。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简化控制;且该时间段室外的温度较高,空调设备10需要工作在第三模式才能满足负荷需求。
可选地,控制机构130用于响应于室外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控制机构130进一步用于响应于室外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执行获取设定温度与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的步骤。
通过这种方式,在计算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及后续步骤之前,将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若室外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可以认为室外的温度较高,空调设备10需要工作在第三模式才能满足负荷需求。
可选地,控制机构130用于响应于室外光照强度大于预设光照强度,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控制机构130进一步用于响应于室外光照强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光照强度,执行获取设定温度与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的步骤。
通过这种方式,在计算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及后续步骤之前,将室外光照强度与预设光照强度进行比较,若室外光照强度大于预设光照强度,空调设备10需要工作在第三模式才能满足负荷需求。
可选地,控制机构130进一步用于响应于空调设备10在预设时间段的工作时长超过第三预定时长或者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的工作时长超过第四预定时长,控制空调设备10退出静音模式。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如图2所示,图2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可以用于上述空调设备10,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响应于空调设备10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
控制机构130可以通过用户的触摸动作、语音信息、姿态信息、表情信息或者时间触发等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机构130将控制信号传输给空调设备10的相关部件,并控制这些部件进行相应动作,以使空调设备10工作在静音模式。例如,控制机构130将控制信号传输给压缩机110和室内风机120等,以将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调节至与静音模式对应的工作频率,将室内风机120的档位调节至与静音模式对应的档位;通常情况下,为降低噪音,提升静音效果,压缩机110在静音模式下的工作频率不大于其它工作模式下的工作频率,室内风机120在静音模式下的档位不大于其它工作模式下的档位。
该控制信号可以包括空调设备10的运行参数及控制指令,控制机构130可以从存储介质的配置表中获取静音模式的运行参数;空调设备10的配置表中存储有静音模式的多组运行参数,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运行参数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该运行参数可以包括运行时间、设定温度、制冷/制热状态等。
控制机构130将控制信号传输给第一温度传感器,以控制第一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将该回风温度反馈给控制机构130;控制机构130进一步从存储介质中获取设定温度;控制机构130计算设定温度与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
本实施例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是指二者之间差值的绝对值,因为空调设备10在制冷状态下,设定温度小于回风温度,而空调设备10在制热状态时,设定温度大于回风温度。
步骤S202: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
控制机构130从存储介质中获取第一预设差值,并将上述差值与第一预设差值进行比较,并在判定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时,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与大于零档的档位。
步骤S203: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为零挡,其中,室内风机120在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大于零挡。
控制机构130在判定上述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时,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下,将室内风机120的档位调低至零挡,以控制室内风机120停止工作,消除风机噪音。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空调设备10工作于静音模式时,在设定温度与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大时,控制机构130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以保证空调设备10的制冷/制热效果,而在设定温度与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小时,控制机构130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为零档,以控制室内风机120停止工作,完全依靠自然对流的效果输出静音模式所需制冷/制热的能力,能够消除风机噪音。因此,能够降低静音模式下空调设备10的风机噪音。
可选地,为进一步降低静音模式下空调设备10的噪音,提升静音效果,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二模式下,控制机构130调节空调设备10的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一预设工作频率,其中,压缩机110在第一模式下的第一预设工作频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频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实现了压缩机110的控制。在第一模式下,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较大,以保证空调设备10的制冷/制热效果;在第二模式下,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减小,能够降低压缩机110的噪音及功耗。
进一步地,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持续超过第四预定时长,控制空调设备10退出静音模式,以结束空调设备10在静音模式工作。其中,第一预定时间、第二预定时长、第三预定时长和第四预定时长可以全部相同、部分相同或者全部不同。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响应于空调设备10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
步骤S301与上述步骤S201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302: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
步骤S302与上述步骤S202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303: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持续超过第二预定时长,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为零挡,其中,室内风机120在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大于零挡。
控制机构130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同时控制计时器开启,以通过计时器统计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的持续工作时长;控制机构130从存储介质获取第二预定时长,并将持续工作时长与第二预定时长进行比较,在持续工作时长超过第二预定时长时,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
步骤S304: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为零挡,其中,室内风机120在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大于零挡。
步骤S304与上述步骤S203类似,这里不赘述。
在图2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持续超过第二预定时长,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由上述分析可知,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时,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较高,且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不为零档,以保证空调设备10的制冷/制热效果,随着空调设备10在第一模式下的工作时长的增加,室内负荷越来越小,此时可以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与第二模式,以降低噪音。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响应于空调设备10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
步骤S401与上述步骤S201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402: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在第三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于第一档位及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其中,第二预设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
控制机构130从存储介质中获取第二预设差值,并将上述差值与第二预设差值进行比较,并在判定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时,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
步骤S403: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于第一档位及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大于第一预设工作频率,第二档位大于零档,第一档位大于第二档位。
控制机构130在判定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差值时,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下,室内风机120的档位小于第三模式下的档位,且压缩机110工作频率与第一模式相同。在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差值较大时,室内负荷较大,室内风机120的档位较大,以保证空调设备10的制冷/制热效果;在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较小时,室内符合较小,室内风机120的档位较小,以降低风机噪音。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压缩机在第一模式下的工作频率可以小于第三模式下的工作频率。
步骤S404: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或第三模式持续超过第一预定时长,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
由于设定温度或/和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可能出现变化,因此需要重新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获取差值的方法可参照上述步骤S301。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404可以省去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的步骤。
步骤S405: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
步骤S405与上述步骤S302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406: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持续超过第二预定时长,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为零挡,其中,室内风机120在第一模式下的第二档位大于零挡。
步骤S406与上述步骤S303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407: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为零挡,其中,室内风机120在第一模式下的第二档位大于零挡。
步骤S407与上述步骤S304类似,这里不赘述。
在图3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空调设备10运行一段时间后,即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减小后,控制机构130再对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与差值的大小关系进行判定,能够增加控制机构130的判定次数及控制次数,能够提高控制机构130的控制精度。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响应于空调设备10进入静音模式,获取当前时间。
控制机构130可以从时钟模块获取当前时间。
步骤S502:响应于当前时间属于预设时间段,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其中,将响应于当前时间不属于预设时间段,作为执行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步骤的触发条件。
其中,在第三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于不为零档的第一档位及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第一档位大于零档。
控制机构130从存储介质中获取预设时间段,并将当前时间与预设时间段进行匹配;在判定当前时间属于预设时间段时,控制机构130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在第三模式下,室内风机120的档位大于零档,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频率,能够保证空调设备10的制冷效果。
步骤S503:响应于当前时间不属于预设时间段,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1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
本实施例的获取差值的方法可参照上述步骤S201。
步骤S504: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在第三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于第一档位及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其中,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大于第一预设工作频率,第二预设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
步骤S504与上述步骤S402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505: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于第二档位及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第二档位大于零档,第一档位大于第二档位。
步骤S505与上述步骤S403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506: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或第三模式持续超过第一预定时长,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
步骤S506与上述步骤S404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507: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
步骤S507与上述步骤S405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508: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持续超过第二预定时长,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为零挡。
步骤S508与上述步骤S406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509: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为零挡。
步骤S509与上述步骤S407类似,这里不赘述。
在图4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获取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之前,对当前时间进行判定,能够确定空调设备10的当前工作环境,可以根据当前环境确定是否采用风机降噪,例如,预设时间段可以为[8:00-22:00],因这个时间段外界的噪音较大,风机噪音相对外界噪声可以忽略,也就是说,降低风机噪音并不能明显降低室内噪音。因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简化控制;且该时间段室外的温度较高,压缩机110需要工作在较高工作频率,室内风机120需要工作才能满足负荷需求。
进一步地,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持续超过第三预定时长,控制空调设备10退出静音模式,以结束空调设备10在静音模式工作。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响应于空调设备10进入静音模式,获取室外温度。
控制机构130将控制信号传输给第二温度传感器,以控制第二温度传感器采集室外温度,第二温度传感器将室外温度反馈给控制机构130;控制机构130从存储介质中获取预设温度。
步骤S602:响应于室外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其中,将响应于室外温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温度,作为执行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步骤的触发条件。
其中,在第三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于不为零档的第一档位及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
控制机构130将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在判定室外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时,控制机构130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在第三模式下,室内风机120的档位大于零档,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频率,能够保证空调设备10的制冷效果。
步骤S603:响应于室外温度大于预设温度,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1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
步骤S604: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在第三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于第一档位及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其中,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大于第一预设工作频率,第二预设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
步骤S605: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于第二档位及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第二档位大于零档,第一档位大于第二档位。
步骤S606: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或第三模式持续超过第一预定时长,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
步骤S606与上述步骤S404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607: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
步骤S608: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持续超过第二预定时长,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
步骤S609: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为零挡。
步骤S603-S609与上述步骤S503-S509类似,这里不赘述。
在图4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获取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之前,将室外温度与预设温度进行比较,若室外温度大于预设温度,可以认为室外的温度较高,压缩机110需要工作在较高工作频率,且室内风机120需要工作才能满足负荷需求。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另一实施例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701:获取室外光照强度。
控制机构130将控制信号传输给光传感器,以控制光传感器采集室外光照强度,光传感器将室外光照强度反馈给控制机构130;控制机构130从存储介质中获取预设光照强度。
步骤S702:响应于室外光照强度大于预设光照强度,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其中,将响应于室外光照强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光照强度,作为执行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步骤的触发条件。
其中,在第三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于不为零档的第一档位及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
控制机构130将室外光照强度与预设光照强度进行比较;在判定室外光照强度大于预设光照强度时,控制机构130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在第三模式下,室内风机120的档位大于零档,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频率,能够保证空调设备10的制冷效果。
步骤S703:响应于室外光照强度大于预设光照强度,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1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
步骤S704: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三模式,在第三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于第一档位及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其中,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大于第一预设工作频率,第二预设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第二档位大于第一档位。
步骤S705: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在第一模式下控制室内风机120工作于第二档位及压缩机110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第二档位大于零档,第一档位大于第二档位。
步骤S706: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或第三模式持续超过第一预定时长,获取设定温度和空调设备10的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的差值。步骤S706与上述步骤S404类似,这里不赘述。
步骤S707: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
步骤S708:响应于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一模式持续超过第二预定时长,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其中,室内风机120在第一模式下的第一档位大于零挡。
步骤S709: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120的档位为零挡,其中,室内风机120在第一模式下的第一档位大于零挡。
步骤S703-S709与上述步骤S503-S509类似,这里不赘述。
在图4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获取设定温度与回风温度的差值之前,将室外光照强度与预设光照强度进行比较,若室外光照强度大于预设光照强度,认为压缩机110需要工作在较高工作频率,且室内风机120需要工作才能满足负荷需求。
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预定工作时长、第二预定工作时长、第三预定工作时长及第四预定工作时长可以均相等、部分相等或者全部不相等。
如图8所示,图8是北上广城市25m2的卧室在一天中的负荷计算结果。从图8中可以看出,如果用户在午休或者其它有日照期间开启静音模式,该空调设备10需在第一模式或者第三模式下运行才能满足负荷要求;而如果用户在夜间开启静音模式,空调设备10需根据上述方法判断进入第二模式。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控制机构130首先根据当前时间、室外温度及室外光照强度判定空调设备10的工作环境,以确定是否采用后续降噪控制,能够避免空调设备10在当前工作环境中,进行降噪控制而导致其功率等参数不满足负荷需求的问题。
在一应用场景中,如图9所示,空调设备10开启静音模式后,控制机构130首先根据室内机/室外机侧的时间信息判断当前时间属于预设时间段[8:00~20:00];若是,则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在第三模式(主动模式),并调低室内风机120的最高风挡档位至F1,控制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不小于C1,至静音模式结束;若否,则判断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间的差值是否大于T1,若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间的差值大于T1,则调低室内风机120的档位最高风挡档位至F1,控制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不小于C1,即控制压缩机110和室内风机120工作在第三模式,并保持第三模式运行t1后再次进行判断;若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间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T1,则调低室内风机120的档位最高风挡档位至F2(F2<F1),控制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不小于C1,即控制压缩机110和室内风机120工作在第一模式(主动模式);保持第一模式运行t1后再次判断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间的差值是否大于T2;若差值大于T2,则调低室内风机120的档位最高风挡档位至F2(F2<F1),控制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不小于C1,即控制压缩机110和室内风机120工作在第一模式;保持第一模式运行t1后关闭风机,进入第二模式(被动模式),并控制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不大于C1,并保持第二模式直至静音模式结束;若差值小于T2,则关闭室内机风机,直接进入第二模式,并控制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不大于C1,并保持第二模式直至静音模式结束。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如图10所示,空调设备10开启静音模式后,控制机构130首先判断室外温度是否大于T3;若是,则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在第三模式,并调低室内风机120的最高风挡档位至F1,控制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不小于C1,至静音模式结束;若否,则判断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间的差值是否大于T1,并执行后续控制,后续控制可以参照对图9的描述,这里不赘述。
在另一应用场景中,如图11所示,空调设备10开启静音模式后,控制机构130首先判断室外光照强度是否大于L2;若是,则控制空调设备10工作在第三模式,并调低室内风机120的最高风挡档位至F1,控制压缩机110的工作频率不小于C1,至静音模式结束;若否,则判断室内风机120的回风温度与设定温度间的差值是否大于T1,并执行后续控制,后续控制可以参照对图9的描述,这里不赘述。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空调设备10在主动模式(第一模式与第三模式)下和被动模式(第二模式)下的能力处于独立的区间。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用于存储上述实施例的程序指令810,程序指令810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程序指令810已在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这里不赘述。
本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80可以是但不局限于U盘、SD卡、PD光驱、移动硬盘、大容量软驱、闪存、多媒体记忆卡、服务器等。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空调设备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与空调设备的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响应于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一模式;响应于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调节室内风机的档位为零档,其中,室内风机在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大于零挡。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空调设备工作于静音模式时,在设定温度与室内风机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大时,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一模式,以保证空调设备的制冷/制热效果,而在设定温度与室内风机回风温度之间的差值较小时,控制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二模式,在第二模式下将室内风机的档位调为零档,以使室内风机停止工作,完全依靠自然对流的效果输出静音模式所需制冷/制热的能力,能够消除风机噪音。因此,本申请能够降低静音模式下空调设备的风机噪音。
另外,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存储在一个移动终端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即,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存储有程序数据的存储装置,所述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该存储装置可以为如U盘、光盘、服务器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其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智能终端执行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机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机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机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与所述空调设备的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
响应于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一模式;
响应于所述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调节所述室内风机的档位为零挡,其中,所述室内风机在所述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大于零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控制所述空调设备的压缩机工作于第一预设工作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和所述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之前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
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属于预设时间段,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所述第三模式;
其中,将响应于所述当前时间不属于所述预设时间段,作为执行所述获取设定温度和所述空调设备的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步骤的触发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和所述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之前包括:
获取室外温度;
响应于所述室外温度大于预设温度,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所述第三模式;
其中,将响应于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温度,作为执行所述获取设定温度和所述空调设备的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步骤的触发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和所述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之前包括:
获取室外光照强度;
响应于所述室外温度大于预设光照强度,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所述第三模式;
其中,将响应于所述室外温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光照强度,作为执行所述获取设定温度和所述空调设备的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步骤的触发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所述第三模式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工作于第一档位及所述压缩机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所述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工作频率,所述第一档位大于零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之前包括:
响应于所述差值大于第二预设差值,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三模式,在所述第三模式下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工作于第一档位及所述压缩机工作于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差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
响应于所述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差值,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所述第一模式,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控制所述室内风机工作于第一档位及所述压缩机工作于所述第二预设工作频率;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工作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工作频率,所述第二档位大于零档,所述第一档位大于所述第二档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执行获取设定温度和所述空调设备的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的触发条件包括: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所述第一模式或所述第三模式持续超过第一预定时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于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一模式之后包括: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所述第一模式持续超过第二预定时长,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所述第二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所述第三模式持续超过第三预定时长或者工作于所述第二模式持续超过第四预定时长,控制所述空调设备退出所述静音模式。
11.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包括:
室内风机,用于将制冷剂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
控制机构,与所述室内风机连接,用于响应于所述空调设备进入静音模式,获取设定温度与所述室内风机的回风温度的差值;所述控制机构用于响应于所述差值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一模式;所述控制机构用于响应于所述差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控制所述空调设备工作于第二模式,并在所述第二模式下调节所述室内风机的档位为零挡,其中,所述室内风机在所述第一模式下的档位大于零挡。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能够被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2011458603.8A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6235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8603.8A CN114623556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8603.8A CN114623556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623556A true CN114623556A (zh) 2022-06-14

Family

ID=818959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8603.8A Pending CN114623556A (zh) 2020-12-11 2020-12-11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62355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6069A (zh) * 2007-03-17 2008-09-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静音功能空调器的多档运行控制方法
CN104654532A (zh) * 2015-03-23 2015-05-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冷媒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7143984A (zh) * 2017-06-23 2017-09-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睡眠控制模式实现方法和实现装置以及实现系统
CN108061365A (zh) * 2017-12-06 2018-05-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辐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辐射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023426A (zh) * 2019-12-30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6069A (zh) * 2007-03-17 2008-09-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静音功能空调器的多档运行控制方法
CN104654532A (zh) * 2015-03-23 2015-05-27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冷媒控制方法和空调系统
CN107143984A (zh) * 2017-06-23 2017-09-08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及其睡眠控制模式实现方法和实现装置以及实现系统
CN108061365A (zh) * 2017-12-06 2018-05-2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辐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辐射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023426A (zh) * 2019-12-30 2020-04-1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1635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c rotation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of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motor
CN108917103B (zh) 中央空调系统的冷水主机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488988A (zh) 空调器制冷控制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1121244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5020844A (zh) 空调器及其导风控制方法
CN111351175A (zh) 一种高温下制冷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3746090B (zh) 一种分布式资源电力需求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09236622A (zh) 一种压缩机频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9269004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45493B (zh) 驻车空调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2880124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06839313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1987761A (zh) 充电装置、充电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11998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3883673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08981093A (zh) 一种静音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800464B (zh) 空调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4623556A (zh) 一种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90670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18114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7975925B (zh) 风机档位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10848919A (zh) 风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主控板和电器设备
CN112503716B (zh) 空调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接水容器的设计方法、存储介质
CN116066981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05186B (zh) 初始运行频率的设定方法、变频控制器及变频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